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地理研修报告

时间:2024-03-29 14:29:40 林强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地理研修报告(通用1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研修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研修报告(通用15篇)

  地理研修报告 1

  在大学本科地理教学论的课上,教授教我们如何写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它有三部分构成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工作两年后修订了新课标,提出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综合分析。但课标的更新并不意味着三维目标的过时,相反核心素养并没有否定过去的三维目标,而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延续。

  一、新课标学习体会: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北师大王民教授用一张混合鲜榨果汁的图来类比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关键。即三维目标将知识、技能与方法、和价值观的培养割裂,像各种不同的果蔬。而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融合,就像将不同的果蔬混合在一起榨成果汁,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这样的改变是符合科学规律的。过去我在写三维目标时总遇到一个困惑,就是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很难独立区分开写,知识总是通过一定的活动呈现的,在学习知识的过程里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训练。而核心素养对其的融合正解决了我的困惑。知识、过程、价值观的养成应该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除了明确核心素养的内容外,新课标还给出了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对每一条核心素养都给出了描述性的语言来判断学生是否达成要求。并且将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成若干级别的水平,从水平到要求逐渐提高。

  相比于之前的课标,在最新修订的'课标中增加了一下之前没有的内容。例如增加了土壤、海洋、海气相互作用的知识,增加了资源与国土安全的知识。涉猎面更广,专业程度加深,体现家国情怀。

  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地理课有时候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一些内容过于浅显导致其学科专业性不强,本科非地理专业的人员也可以在工作后通过自学高中地理课本执教高中地理,只要不碰到专业问题,基本上就没有问题。这也导致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学生总是功利的,物理化学难,就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物理和化学。也希望新课标和新的教材能够在专业深度上有一定的增加,使学生能体会到地学之美。

  最后对于新课标学习,只停留在对课标的研读是不够的。没有见到与课标匹配的教材之前,就好像只有价值观,没有方法论,再多畅想也只是空对空。在看到具体的课本之前,我觉得再组织类似的课标学习没有太大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项目组的发展建议

  命题组成立之初本着为全市培养青年地理教师、储备命题后备专家力量为目的,为全市范围内的年轻地理老师提供命题技能培训。准入门槛低,只有年龄限制。组内纪律严明,不能按时保质完成作业者退出后不得重回。定期举行线下活动,形式以讲座、开课以及分组讨论为主。着实为青年地理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途径,但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命题培养周期过长

  命题组的活动显然缺少完整的时间规划,或者有但没有公布。从命题组成立之初加入命题组至今,开展的活动、布置的任务多为写试题解析,技能培训以AI画图为主,真正亲自命题的机会只有两次,一次是命题竞赛,另一次为分组为市里命制学考模拟卷。考虑到所有人都有本职教学工作,不少人还身兼班主任工作。过长的培训周期会增加青年教师的工作负担。

  其次考虑到培训过程的循序渐进,从最初学习撰写试题解析到后来亲自动手命题,过程中逐渐有新人加入。新来的朋友们错过之前的基础培训,直接到后期的任务,既不知道方法也不明确要求,显得不知所措。

  因此建议命题组活动可以缩短培训周期,增加培训期次,明确培训计划。例如,开设命题技能一期、二期、三期培训等,每期固定不同主题,报名完成后即关闭准入渠道。学员须完成前一阶段的培训学习,才可以参加后面的培训。一期介绍绘图技能,二期培训试题解析方法,三期开始参与试题命制。

  2、命题组成员过多,规模太大

  正因为目前没有分期制度,所有人在一个组里共同学习,每次举办线下活动都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空间移动需要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所在单位领导的批准,也会增加一线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其次人数过多导致机会的不均等,我们会发现每次线下活动发言者来来回回总是几个熟悉面孔,全市青年教师陪跑,效率低,收益有限。

  因此建议不仅分期培训,更要分组培训。以学校所在地、所在片区为单位,分组开展线下活动。小规模活动,提高效率,增加针对性。可在年终做成果汇报总结时再将所有命题分组聚在一起。

  THEEND

  总而言之,个人愚见,青年教师应该以课堂教学为基,命题、科研、课题等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我们希望通过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但当精力有限时,必然是以校内本职工作为重。

  地理研修报告 2

  非常高兴参加本次教师远程培训,在这些培训的日子里,我观看了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更加贴近了课改的课堂;使我体会到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根据学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应该抛弃。我非常喜欢这次网络课程的组织形式,它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的教研天地。本次培训中的几点收获:

  1、做成功的教育者我从教的是峨眉山市高桥中学,虽然十几年的教书经验和责任感让我对工作不敢懈怠,但我却少有成就感。

  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做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

  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2、构建新的课程观新的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师课堂实施和教学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同时也不能忽视课程标准的学习。

  新的课程观建立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的解构。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正如著名课程专家所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艺术品。

  其次,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所谓开放,是指课程的开发要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共同参与;课程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趋向完善;课程的设计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民主,就是课程决策、课程编制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所谓科学,是指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必须回归学生世界、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

  3、积极开展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在地理课堂上也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运用过程中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经过市培培训,我才发现自己的认识其实十分有限。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能自如开展教学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而非简单的“行为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4、努力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研究我们都把教育教学实验研究看作是专家学者或大学教师的任务,认为中学教师工作琐碎繁杂,本身又缺乏理论知识,没有时间也缺乏能力进行教学实验研究。通过培训,我们发现中学教师具有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的最佳条件,我们本身就在教学一线,亲身经历着教与学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地理教学的对象———学生和我们零距离。如果我们参与研究,就能获取来自地理教育田野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并且亲身来检验各种教学理论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

  我们需要的改变就是更加有意识地关注我们的教学活动,注意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用文字的形式(论文)来总结我们的教学,并且对我们的教学进行改进和发展,这其实就是一个实验研究的过程,然后再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论文的撰写。我们在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我们在这次教师培训中学到了最基本的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引起我们对改进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兴趣。我们每天的教学工作决不是程式化的无创意的事物,而是大有可为的实践性强的科学。我们应该和优秀的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在专家的理论引领和指导下,进行自己的教改实验研究。

  以上几点是我参加这次教师培训之后的几点感想和体会。这次的时间转眼即逝,我们马上就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感谢乐山市远培中心,通过培训,我们更有自信面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发现今后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我们将带着各自感兴趣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研究回到学校,进入培训的第二阶段实践教学。希望我能以实践中的较好成绩为本期培训画上满意的句号,力争能够更上一层楼。

  地理研修报告 3

  地理教研组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进一步贯彻落实肥城市教体局四层面“72”字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四个研究”,锐意进取,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不同的工作经验和不同的年级,让五位老师在工作过程中能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激发更大的潜力;在各位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使地理教研组教学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有了更大的进步。现将一学期工作汇报如下:

  一、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做到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让学生运用知识结构图或自绘思维导图,掌握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地理规律,建立知识联系。初一地理继续利用教研室下发的知识体系,完成学生对教材知识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再由厚到薄的过程,实现突出主干知识、抓住关键环节、把握学习重点、提升地理素养的目的。

  2、重视对教情、学情的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针对我校的实际,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出发,组织开展教情、学情研究活动。全组每月确定一个研究主题,确定一名主要发言人,分组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研究学生,研究问题,最终形成共识。通过这些活动,提升了全组教师的理论认识水平。

  3、大力开展听课调研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组织教师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听老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组织的形式多样,采用集体组织与个人行动相结合。全组集体组织听课达每人达到20节以上。通过听课调研活动中,老教师多出主意,年轻教师虚心好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重视教法、学法研究。①集体备课促教法研究。“三关注两提高”,完善“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个性化完善—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五环节备课流程。②同课异构促教法研究。同学科同课异构与骨干教师同课异构相结合,提炼风格,形成特色。③课题研究促教法研究。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解决即成果,深化草根教研。

  4、突出重点,在学习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讲的更精彩,提升学生学科素养。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中考试题进一步突出了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为此,我们将在教学中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立足教研中心“三关注两提高”备课要求,积极开展“三课两评一反思”课例研讨活动,明确“讲”的主题,划定“讲”的内容,训练“讲”的技巧,选准“讲”的时机,形成“讲”的氛围,优化“讲”的评价,实现能讲、敢讲、规范的讲到精彩的讲的递进与升华。并通过典型的例题和适当的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从而适应中考的发展趋势,也为学生进入高中奠定基础。

  5、夯实基础,抓住关键。

  不管中考试题如何变化,地理基础知识仍是考查的重点,为此,在教学中要始终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策略,采取表格、提纲、图形对比等各种方式督促学生及时回顾基础知识,同时重视区域地理的学习。在知识的复习巩固中提高地理分析和总结能力,扎扎实实抓好基础,轻轻松松度过考试。

  6、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变化是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参考因素。近期以来,为深入贯彻教体局72字工作要求,地理组坚持把推进课堂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突破重点,以“让学生讲得更精彩”为课改目标。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思考,在小组合作中讲、在课堂展示中讲、在探究活动中讲,让学生去享受“讲出来”的成就感,真正做到激兴趣、提能力。

  二、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深入开展教研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学期初,我们地理组群策群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计划。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本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在上课、备课、听课、作业等方面要落实各项考核与检查。教案定期检查,作业批改要求及时、准确,学生的作业订正需有反馈。以此来规范本组教师的从教行为,使组内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2、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提高业务水平

  配合教导处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活动,检查全组成员的各类教学常规,通过教学常规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全组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极大地提高全组教师业务水平。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注重实效

  开展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试题研究,小课题研究等。

  开学初,我们学科组就根据学校安排制定了教研组活动计划,并确定了每一周教研主题,并对任务进行了划分,我们将严格按照计划如实进行,着重新授课和复习课的课堂模式探讨,并及时探讨相关复习策略和复习计划,对课件设计进行了分工,我们将继续实行超周备课的模式,进一步发挥老师们的聪明才智,实现资源共享。

  集备时间定在周五也是我们精挑细选的,因为利用这一天我们可以反馈本周的课堂进度;反馈本周课堂中的生成问题;明确下一周工作的总体安排等等。让每位老师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最大限度的追求学习效果最优化,课堂效率最大化。

  组织课堂改革理论研究,立足教研中心“四项研究”要求,创新教学理论研究,锻造新型课堂理念,建构高效课堂有效实施机制,完善课改评价反馈体系。“内修于心,更新观念;外化于形,创新发展”,擘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加强校本培训,增进教师专业发展

  1、为了提高全组教师的素质,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文章,认真学习了有关地理的报刊杂志,并鼓励教师自觉订阅报刊,达到每人至少订阅一份报刊。通过学习,丰富了教师的地理知识,对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了解,提高了各位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从而也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2、立足学生实际,优化整合教材,打造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树立大教材观,将教材研究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相结合。举办教学设计大赛,单元整体教学说课比赛,学科教材整合能力大赛,课堂教学大赛,激发教学活力。研讨促进学科内部和跨学科教材研究的交流、融合、成果推广。

  四、积极展开校本研究,促升教师专业素养

  立足于本校实际,立足于自己面对的学生实际,通过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观摩、评课、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教学反思、测验、考试等常规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找到最好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并付诸实施。教师都要使自己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不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复制”,不过分依赖已有的经验,而是让课堂充满研究的味道,展示研究的成果。

  五、落实训练题研究

  (一)落实下水做题,夯实功底。①促进常规训练题研究;②强化中考试题研究;③细化期中、期末试题研究。

  (二)落实上岸出题、确保质量。①精心设计导学案;②自主命制试题;③测试内容形式多元化。

  (三)落实作业分层,鼓励特色。①分层布置作业,减负增效;②设计选做题,体现科目特色;③增加实践性、探究性、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四)落实规范测试,以考促学。以全程规范促习惯养成。

  (五)落实分析交流,以测促教。①落实试题分析报告交流;②政史地生落实当堂达标,每周一练;③数物化落实一周一题,开阔视野。

  (六)落实晒赛展评,激发活力。①学生参与课堂,展示交流;②课堂内外探讨,互助提升;③优秀资料展评,自我管理;④训练题设计赛,以赛激悟。

  新学期工作措施与思路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我将继续保持优秀的做法,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继续做好备课研究工作,钻研教材、研读课标、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确保学生学有收获、学有提高;积极主动辅导学困生,确保提升地理成绩。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注重实效

  开展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试题研究,小课题研究等。继续深化“四个研究”,提升教师和学生素养。

  3、做好班级的应急性工作

  4、积极展开校本研究,促升教师专业素养

  立足于本校实际,立足于自己面对的学生实际,通过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观摩、评课、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教学反思、测验、考试等常规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找到最好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并付诸实施。

  我将在新学期继续乘势努力,积极进取,争取做好各项工作,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作出自己的贡献。

  地理研修报告 4

  20xx年我参加了初中地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通过这次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感触颇多。新的一轮新课程改革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正顺应着教育职能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帮助学生获得适应学习社会需要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是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方向。地理学科的教育,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理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使学生能够从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了解、理解、认识和评价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形成对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具有21世纪对人力资源要求的基本素质。

  地理教学的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更要求深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之中,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拓宽,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已提到日程上,触及到每位教师习以为常或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中,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在“满足学习需要的有意识的交流活动”中下功夫,使学习过程成为积极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悦的活动,改变那种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扭转“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像、重积累轻运用”的地理教学活动,以改革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新教材不在是讲一些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深奥、空洞的知识;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研究、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一切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参与科技活动,探究与日常生活细细相关的地理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坚持真理、自主创新、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能力。新地理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生活背景素材,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的变化直观的说明了新课程要求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共同基础,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注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理论联系实际,提倡教学模式多样化。

  其次,地理教学目标变了,从以往的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二维目标转变为重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规律,同时学习基本观点和科学思想;为了培养学生能力,经历探究过程,应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理问题,验证地理规律;让学生学会调控学习过程,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运用地理意识;唤起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能让学生关注并思考与地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关心国内、国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复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即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对教师的要求变了。一个称职的初中地理教师,决不能“一支粉笔,一本书”照本宣科,而是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过去认为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要把课讲清楚、讲明白,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平等对话、一种平等沟通、一种平等合作,强调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学中,要把课堂活动权利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通过专家讲座,老师辅导,学员之间相互讨论,使我深感收获巨大。从而使我认为,新课程改下的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新理念:

  第一、吃透新教材

  旧教材的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新教材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第一位。我们不在是给予学生知识,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探究、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第二、推进平等、开放式教学

  教师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方法训练;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和实践性课题;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应用,扩大知识面;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让我们明确了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想,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及参与意识最重要的规律,就是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并可以随时举手发表看法,不必拘泥于课堂进程。描述一种奇特的地理现象,叙述一个离奇的故事,讲解一则精彩的'报道,展示一幅有趣的漫画,引入一首优美的诗句,唱出一句熟悉的歌词,说出一段深刻的体验等等,都可以。教师可创造机会让他们随便说,并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发他们的热情。多鼓励少指责,民主和谐而宽松的课堂环境是培植探究与创新的沃土,因为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串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标准。实现从由“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新教材不再片面强调学生的知识来自书本和教师,不再片面强调学生既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的差异和冲突,而是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三、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上课可以在课堂,也可在室外;教师讲,也可不讲。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

  总之,教学是一种充满了新鲜与创意的专业,地理教学让我和我的学生都收获了知识和快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在这次适岗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这次培训让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丰富了教育教学技能,明确了今后成长发展的方向。

  地理研修报告 5

  本学期初一、二地理教研组的共有四位老师负责地理教学工作,我们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力争做好每一项工作。现将本学期所做过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研读新课程教学标准,探究实施新课程教学方法

  在开学之初,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地理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老师们通过认真阅读新教材,发现教材的实用性,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能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于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我们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教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在本备课组内开展教学研讨,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教师每听一节课,都互相交流意见,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使教师得到了迅速地成长,教师在上好每堂课的基础上,面对学生厌学,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现状,努力思考,寻找突破口,寻求新的教学策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依据我们组规定,每个教师每节课后都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在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总结不足,不断积累和提高。

  三、加强反思、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每次阶段性考试之后,组内第一时间探讨考试反馈情况,分析其中得失,利用集体备课,认真分析其中原因,惩前毙后,查漏补缺,绝不讳疾忌医。

  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组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我们将继续以积极进去的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付出更大的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为台前县思源实验学校增光添彩!

  地理研修报告 6

  本学期,我们地理教研组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认真学习先进理念,在地理教学中继续推行层递式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利用导学案作为抓手,做好集体备课和课例研讨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地理教研组每周二集体教研,每周五上午集体备课,本学期研修主题“图示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个方面设计导学案、教学设计、小组合作活动。

  二、积极参加各级培训与竞赛活动

  9月24日,地理教研员宋飞老师听苏少芳、杨兰欣两位老师的常态课,并提出宝贵意见。

  苏少芳老师利用地球仪直观进行教学,结合多媒体的应用,教学由浅入深。

  小组合作总结经纬线的特点

  杨兰欣老师的课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你说我猜、抢答等环节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从而突破重难点

  9月26日,张静、苏少芳、杨兰欣三位老师去雄县第一初级中学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跟岗学习活动

  9月30日,杨兰欣老师参加初中地理学科中心教研组活动,所做的观摩课收到好评

  10月,在初中地理课改研讨会上作经验报告《践行课改理念,打造小组合作学习》受到好评

  11月,崔月肖老师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心教研组活动中所作的观摩课受到好评

  12月24日,崔月肖老师在“实验大讲堂”进行演讲,讲述了去浙江师范大学省外研修学习心得

  三、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四、丰硕的成果

  地理教研组教师大力推进课堂改革,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活动和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张静、崔月肖和张倩老师的导学案分获县级一等奖和二等奖;苏少芳、张倩老师参加教师素质大赛分获县级一等奖和三等奖;杨兰欣和崔月肖老师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心教研组活动中所作的观摩课收到好评;崔月肖老师在县课改研讨会上的示范课获得好评;苏少芳、杨兰欣和崔月肖老师参加“一师一优课”获得市级优质课。

  教学就是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地理组各位教师会不断的反思来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力争使地理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地理研修报告 7

  一、前一阶段听课的回顾

  在开学一个多月的听课实践中,我们大体总结出了以下三种课堂

  教学模式

  ①讲述—领悟型。这种课型主要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我们在课堂上首先采取以教师讲述为主,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规律,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和练习进行自我领悟,最后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从而使学生达到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

  ②自学—探究型。这种课型主要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其基本组织形式是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我学习(有时也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或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学或课前预习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对问题进行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与小结。这种课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③实践活动型。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内容而进行。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或在教室内完成的,那么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课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这种课型主要就是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耳等,此外,结合其它课型的学习内容,有时也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活动课。

  二、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已由陌生逐渐适应,后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在心得前一学段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为此地理备课组经过认真研讨,对后一阶段的教学达成以下共识

  1.作为教师,继续加大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的力度,同时加强备课组内、备课组之间的相互听课活动,充分调动备课组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后一阶段要重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认识、如何进一步落实分层次教学等方面下功夫。

  2.在总结、心得前一阶段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后一阶段的教学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几方面的关系主要包括

  ①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与落实基础知识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

  ②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③关于不同学习模式与课堂形式的关系,新课程改革针对现行教育的弊端而强调研究、探究性学习,并不排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和重要,一堂课究竟采取何种学习方式或课堂教学模式,要因人、因时、因课程内容制宜,不能一刀切。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言堂”、“满堂转”不对,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是正确的,但要注重区别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真正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

  ④各类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还是在课堂,因此任何忽视课堂教学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3.进一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前一学段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各类实践活动兴趣浓厚,期望也较高。因此后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如加强研究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适当组织学生走出校门等。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走到我们面前,作为实验者,我们只有加强研究,努力实践,积极应对,这样才能抢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地理研修报告 8

  20xx年的春天是抚宁一中地理教研组全员参与封校、投身抗疫教学的春天,也是地理人探索高效课堂、提升专业水平的.春天。

  认真落实“双教研”深入探究“五五一”

  地理教研组从学习“五五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出发,精心设计教学五个环节,落实教学五个要求,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各备课组坚持将“双教研”落实落细,研教、研学两不误,掀起听评课热潮。教师个人充分备课,集体教研、日教研成为备课常态,大家集思广益,在不断探讨、借鉴、学习和改进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积极探索求高效,示范引领亮标杆

  为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地理教研组推出杨倩、许芳两位老师作标杆课示范。她们立足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备课;汲取了地理组全体教师的智慧,精心磨课;授课中目标明确,讲解由浅入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为老师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引领。评课过程中,组内教师全员积极发言,热烈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收获颇丰!

  认真领悟抓落实阶段总结促提升

  教研组长孙铁柱老师结合学校阶段性的教研总结大会要求,带领组内成员认真学习领悟改进,号召教师多听课,要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形成团结协作、良性互助氛围,真正将真实、实在、实用、实效贯穿我们的常态课堂。备课要充分,设计要精妙,讲练要精当,紧紧围绕目标教,做到清晰、简练、重难点明确。

  相信地理教研组全体同仁一定会让“五五一”课堂常态化,让常态课堂高效化,让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更优化!

  地理研修报告 9

  我参加了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学习,感受颇深。通过这次的学习,在专家们的引领下回顾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我的心得如下:

  一、教师将面临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

  1、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由于学生在研究、探索的学习中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老师们失去了对书本对大纲的依托,也就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因此我们的老师在走进教室、走近学生的时候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忐忑不安”的感觉。实行素质教育以后,指导学生学习时的力不从心,无能为力,让教师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的单一、知识面的狭窄、对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了继续学习、完善自己的强烈愿望。

  这是未来时代教师必须具有的品质和素养。通过观看视频,听到了专家对问题的精辟讲解,使我掌握如何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2、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老师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可以基本上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对学生课题小组进行指导。教师要学会合作,这是老师面临的又一个挑战。做作业的过程,使我对以前自己做的很多教学工作进行了很好的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我体会到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转变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2、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教师要成为主动的课程研制者,积极设计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新课程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三、新时期的中学地理教师应积极接受挑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求我们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所有教育行为都必须以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广泛猎取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国际国内社会热点、高新科技的信息。

  1、复合型的知识素质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搞好教学所必备的先决条件之一。科学文化知识是指具有当代科学和人文发展的基本知识,当代科学的基本知识指对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新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和海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了解。新课程十分重视知识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发展学生的个性。与传统的教育理论重结果、轻过程的观点相比较,新课程强调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发展过程。新课程要求中学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什么,而且要懂得怎么教,还应明白为什么这样教。教师如果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就难以自由而科学地设计和驾驭教育教学过程,更难以进行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

  2、健全的专业情意

  教师的情感是丰富的,尤其是教师的职业情感更具特色,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态度,对教书育人的热情以及敬业精神等。教师作为完整的人不仅仅是理性的人,教师的欲望、情绪、价值信仰等人格特征更应受到重视。

  在线研讨,让我们与全省各地的教师、与专家近距离接触,通过讨论开阔了眼界;很多好的创意迸发出来。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更开阔,而且使自己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每位教师都应当树立课改新理念,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教育观、学生观,深入钻研新教材,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以研究性学习为开端,教师将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

  地理研修报告 10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学年即将结束,回顾昨天,我们心怀坦荡,展望明天,向“新”而行。

  一年来,本着践行新课程理念,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目标,构建教研共同体。认真落实学校及科研室教研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张掖中学关于学科教研组建设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不断规范教研活动程序,充实教研活动内容,在全体地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使教研活动出现了新的局面,也助推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教研活动朝着务实有序的方向发展。

  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从教行为。在教研活动中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积极开展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课标学习、聆听专家讲座、系列网络培训学习等。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拓宽了组内教师的学习渠道,使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结合新教材使用,积极开展“三新”改革教研活动,交流、分享新教材使用经验,加强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关注,不断更新完善学科知识,拓宽专业视野,努力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营建教研文化,促进专业成长

  教研组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小气候”。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如何把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业务提升与专业成长相一致是关键。通过营建教研文化,以研促教,以教促发展,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完善和发展教研组文化,开展深度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三新背景下的一节好课”为题,积极探讨适应新课改的教研活动方式、重点工作和具体实施举措,逐步形成适应“三新”要求的新策略和新教法,真正将集体智慧汇聚于“三新”改革实践过程中。从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活动开展新颖、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等方面,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方向。

  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同课异构”竞赛活动,“新课程研讨课”、“高二区域地理复习研讨课”等不同类型的示范课,观摩课,复习课和习题课等活动。授课教师们全面贯彻学科新课程理念,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活动和评价方式。研讨课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完成设计的任务,分组讨论,个人展示等,课堂氛围轻松而活跃,对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围绕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听课评课。特别是通过规范评课议课的要求以后,使评课由原来的信口开河,一团和气,一好遮百丑等庸俗无效的评课,逐步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高效务实的`方向迈进。

  在评议过程中,大家提出了关于新教材使用的建设性意见,还分享了新教材使用与学科建设的宝贵经验。研讨活动加强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利于拓展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教师们立足“三新”改革进行的一次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的深度碰撞。“三新”课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一如既往地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才能实现“三新”课堂教学改革落地课堂。

  携手同行,助力高考

  按照学校《关于开展高三年级教学教研工作督导的通知》,有地理督导小组历时月余,对高三年级五位地理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的督导检查,采取推门听课,跟踪听课,随堂评议和课后交流等方式,走班级,进课堂,与学生交谈,查看学生作业和试题批阅,参加高三地理组教研活动等方式。全体地理组教师也参加了听课活动,累计共听课110多节。

  督导结束后,经督导小组充分交换意见,汇总情况达成共识,对督查情况进行反馈。高三老师以这次督导为契机,发扬优点,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优化复习方法和策略,提升复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对后期备考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注重地理实践,培养核心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活动是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育,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是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以及研学旅行课程将成为地理学科的教学趋势。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地理活动室、家乡丰富多样的地貌和人文景观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立足于课堂,延伸与课外,组织学生开展社团、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活动,引领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模式的变革。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社会实践课程组织和操作能力,还可以积累乡土教学素材,提升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教研能力,更多地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促进社会实践课程的发展。

  要使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教师必须先行,之后才能逐步向学生层面渗透推广。为了解黑河水文、河床地貌,以及近年来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成就,更好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进行了《走近黑河,寓教于践》、乌江镇港供蔬菜基地、校园种植的树种类型及生长环境要求等野外考察活动。

  在教研组各项活动的引领下,地理组中青年教师在反思中前行,在实践中成长,不断充实专业基础知识,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结对帮扶、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等方式,快速成长起来,自身潜能不断挖掘,成为我校地理教学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

  一年来,地理组教师在教学创新、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组内60%以上的老师参加了课题研究,其中有三项课题被确定为省级立项课题。在校领导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xx年“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的《第十五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中,授予我校“地理科普先进教育单位”称号;校长王学舜被授予“全国科教先进校长”荣誉称号,李宁等十位老师荣获指导教师一等奖,并授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坚守初心担使命,鼓劲扬帆再出发

  为了传承高三复习备考经验,在高考结束后举行了《高考回来话备考》为主题的“地理组新高考经验分享座谈会”。会上,原高三地理老师分别从不同方面结合今年高考试题,诠释了备考复习的得失与感悟,情真意切,受益匪浅。对传承备考经验,调整今后的教学思路及高考备考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当有为。我们地理学科组将发扬成绩,再接再厉。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以深化教学改革,营建高效课堂为载体;以提高全体地理教师综合素养和学科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教学模式创新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优势资源,激发每位教师的潜能,逐步形成民主、协作、务实、发展的教研机制,使地理学科组成为富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

  地理研修报告 11

  回顾地理教研组一年来的工作,几多感慨,几多欣慰。我们组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和要求,以追求“有效备课”“有效上课”为目标,重视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基础性工作,加强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贯彻落实《地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积极投身教学、教研工作,深入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努力使活动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有成效。在全组成员的`不断努力下,坚持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踏踏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现将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

  理念引领

  强化教研组的学术研究职能,教研组承担本学科基础性和拓展性课程建设、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青年教师培养等任务。———《银川市实验中学20xx年—20xx年发展规划》明确了教研组的工作职能和目标。“一训三风”的引领、“三课”体系的构建、“三近两课一研”的推进、“名师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互联网+教育的探索。————《教育:牵着灵魂的手行走》又为教研组工作明确了路径。

  目标驱动

  路径清晰

  1、地理组从学科特点出发,制定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协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能力。

  2、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结合学科和学生特点,确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3、积极有效地组织地理组教师开展各种活动(实践培训、理论学习、问题研究、教法交流等)。

  4、针对不同学段,带领和指导备课组长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和教学研究计划,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5、协助学校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出和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6、做好上级、学校各种会议精神的传达、落实工作,配合年级组搞好各项活动。

  7、组织地理学科学生活动,如地理研学活动、地理小报比赛、地理绘图比赛等

  8、积极参加学校的“三课”活动,前有计划、中有实施、后有总结,在活动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9、积极参加银川市地理大教研活动,并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展示。

  地理研修报告 12

  单位 教师

  学科: 英语 活动类型:校本研修

  活动时间:20xx年x月-20xx年x月

  主持人:xx

  参加人员:本校课题组成员及相关科目教师

  活动方案制定人员:xx

  研修任务:学习气氛与训练课程的有效互动

  研修方法:查阅资料 教师讨论交流

  一、研修课题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素质教育方针,遵循“求真务实抓课改”的要求,创新校本教研方式,通过学习气氛与训练课程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在英语学科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英语课堂的开放度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提升教学质量。

  二、研修课题的预期目标

  1.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业务能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2.引导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立足于在实践中真正解决课堂实践中遇到的教学现象或教学问题。

  3.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三、研修课题的实施措施

  1.创新教研形式和内容,改变单一的听课和评课形式。以课例为载体,通过教育教学,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同上一节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教研。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将实施“六步骤”校本教研方式,即: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试讲----观摩研讨----总结反思----再次执教。教研组内定期开展“人人讲课,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在互相学习、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究出“学习气氛与训练课程的有效互动”的方法。

  2.强化学习,提高认识,提升能力。每位教师除研读要求读的一本教学刊物外,还要学习《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学教学设计》等,并做好学习记录,写出学习体会。领悟《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的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让教研组的活动发挥其实际的作用。

  3.使行管理制度化,保证研究顺利开展。

  每周要保证有固定的研讨时间,并轮流负责记录每次的研讨内容,建立专题研究的资料档案。研讨形式可以是理论学习、交流探讨、课例研究等。每个月至少有一节专题研讨课。不能只停留在研讨课和评课上,要开展二次研讨,甚至三次研讨,通过多次对同一个问题的不断深入的探讨,寻求突破,达到举一反三之迁移效果。

  四、研修课题的步骤和节奏

  20xx年x月:

  1.理论学习。

  2.围绕我校校本教研的主题,制定英语教研计划。

  20xx年x月:

  1.教师基本功比赛

  2.集体备课:八年级:Unit 2。

  20xx年x月:

  1.同课异构展示课。

  2.集体备课:九年级:Unit 3 ,七年级:Recycle 1 。

  20xx年x月:

  1.主题研训第三阶段――研讨交流。

  2.主题研训第四阶段――总结反思。

  20xx年x月:

  1.制定复习计划。指导学生做好复习工作。

  2.期末学科教学质量检测。

  五、对研修效果的评价指标

  运用数字、案例等手段对前期与研修后来作对比。

  六、研修成果及反思总结:

  1.教师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教师能积极参与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但思想转变的力度不足,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要求还存在一些距离,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教育引导。学科教研小组的合作研讨还处在刚开始阶段,还没有一套科学实用的激励评价规则。大部分青年英语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有待提升,课堂研讨与展示还只是少数几位老师主要参与。

  2.校本研修活动设计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校本研修活动主题的设计只有从课堂出发,到课堂中去,才能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能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尽管他们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但还缺乏经验,工作中往往注重知识学习,忽略与学生沟通,注重教学形式忽略教学效果,从而影响了校本教研成果落到实处,还需加强跟踪指导。

  4.校本教研是一个新鲜事物,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实践方面也没有系统而成熟的经验,我组在校本教研中取得的经验,还有待再实践,找出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使我组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

  七、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英语学科校本教研的培训与管理。通过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形成教研组对校本教研活动的正确认识,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新老教师的结对互助,加强英语教师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管理与考核。

  2.教研组长应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中间,了解把握教学真实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了解问题,从而抓好课堂教学优化,抓好新课标学习与新教材钻研。

  3.在英语校本教研中积极推广杜郎口经验,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

  4.重视英语校本教研中的教学反思工作。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对英语老师来说尤其重要。在今后的校本教研工作中,将教学反思作为提高英语教师自身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地理研修报告 13

  规模空前的全省新课程培训结束了,在省教育厅领导与课程专家共同搭建的网络平台上,我校地理组15名教师作为高中地理滨州3班的学员,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定点定时参加学习。除此之外,教师晚上加班加点,认真的学习、研究、反思。10天的学习,10天的交流,竟然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怎会忘记,一屏之隔,咫尺天涯,网上互动,专家对话;仍在回味,课程的理解,思想的沉淀,感情的共鸣。

  十天来,全组成员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各地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的教学。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中,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学科价值、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及评价方式的变化;认识到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探讨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等教学遇到的一些问题;深入研讨了案例教学及学生评价的问题。通过网上探讨,感触最多最大的还是大课程观、大课堂观、大教育观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冲击。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我们对教学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换、对教材的理解与运用、对学生的激励与鞭策也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探究的问题。今后,随着新课程的实验与素质教育的推进,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

  在研训中,经过大家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许多老师的作业与文章受到了省级专家和指导老师的推荐。在培训期间,我们还编辑了三期《博兴二中地理培训简报》,即总结了培训成果,又展示了我校地理课程实验的成果,其中针对“大气运动难点问题突破策略”开展的校本研讨活动图片新闻,在山东省课程简报第七期《五色土》作了刊登,受到了专家与学员的普遍关注。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总有一些风景,让我们回味;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动情!在这个平台中,我们交流出了经验,交流出了感情,交流出了自信。短短的培训,让我们的思想受到强大震动,师魂再度得到铸炼!在新课程的实验与素质教育的推进中,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使自己的教学生涯更加精彩!

  地理研修报告 14

  一、研修背景

  1、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2、参加研修的有学校的教务主任和地理组成员。

  《利用经纬网定位》一课,是初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从教材位置可以看出,本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这个基础如果没有打好,将会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

  另外,第一节内容的设计,先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初步认识地球仪。然后,通过经线和纬线一课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地球仪。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知识。体现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教材设计是由浅入深进行的,而本课就是由浅入深的“深”,所以非常重要。

  二、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只有一个: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要求达到掌握水平。

  1、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活动、练习,引导学生学会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项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进行一定的德育渗透。

  2、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学会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学习策略目标:教学利用图像,联系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方法。还要注意启发性和趣味性,尤其要多练习,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的状况:首先在小学阶段没有学过地理,对地理知识基本上是空白的。其次,这个年龄的学生空间思维感比较弱。而本课所设计到的经线、纬线,不仅空间思维感很强,而且还不是地球上真实存在的,利用经纬网定位就是利用虚拟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这对初一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更加困难。所以,本课知识是难点知识。

  四、教学媒体的'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是从学生年龄特征、学习爱好的角度出发的。本节主要采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首先通过经纬网课件师生互动,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明白利用经纬网定位的原理。然后,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熟练的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研究

  (一)导入新课

  在学生进入课堂之前随机发给学生座位票,让学生对号入座。并播放歌曲营造气氛。然后,学生总结找座位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认识座位的排和列与经纬线的相似之处,从而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通过四项活动展开:

  活动一利用多媒体展现经纬网地图,以及动画效果,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活动二“看谁找得准”,教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标有经纬网和城市的大地图,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内容相同的小地图,以防止学生看不清。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找出悉尼、纽约、大连和北京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四个城市的经纬度位置。初步练习利用经纬网定位。并介绍经纬网定位的用途。

  活动三“看谁找得快”,继续利用此地图,让学生仍以小组竞赛形式,将教师所给的带有经纬度位置的地点标在图上。这是与活动二相反的练习。所采用的地点是泰坦尼克号沉没位置(36°n,24°w)和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位置(44°s,150°w),以及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28°n,125°e)和有“魔鬼海域”之称的百慕大三角的位置(73°w,32°n)。选择这四个地点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趣味性。

  通过这活动二和三的练习之后,学生基本上可以比较熟练的掌握利用经纬网定位的知识了,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活动四游戏,就是让学生更加熟练的运用这一知识,并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四游戏——求救,首先给学生座位设计成经纬度的形式,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要将座位设计的与图上一致。即横排为纬线,纵列为经线,中间横排为赤道,前排为北纬,后排为南纬,中间纵列为零度经线,左侧(学生)为西经,右侧(学生)为东经。然后根据学生数确定度数,并将每排每列的经纬度位置做成标示牌发给学生,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自己所对应的经纬度位置。

  然后,教师随机提问学生所在的经纬度,或说经纬度位置让大家找是谁,又一次练习。

  接着,教师示范游戏:假如我是救援指挥部人员,某某同学请注意,现在,有一个人在沙漠中迷路了,他所在的位置是东经90度,北纬40度。请你快去救援!告诉我,这个人是谁?

  学生很快的找到了这个同学。

  最后,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一个游戏情景,看谁能快速的找到求救者,成为最佳救护员!这个游戏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真正成为活动主体。

  六、教学反思

  经过教学,收获很大,具体反思如下:

  成功点就在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学生较难理解的,如果讲深了,学生就学不明白。所以,将教学内容做简单化处理。即利用排列交叉点的找座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经线和纬线交叉点的经纬网定位原理,之后,再通过多个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这样,有利于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1、有遗漏的地方。例如,在讲到经纬网定位的注意事项,让学生说出如果不写明东西经和南北纬,就会找到四个点时,本来设计的让学生在图上找到是哪四个点,结果给遗漏了。

  2、缺少终结性评价。课堂上,让男、女同学比赛,激发学习兴趣的活动,在课程结束时,应给学生终结性评价。结果没有给以及时的评价。

  另外,课堂中学生的表现,给老师带来惊喜,也给课堂效果添彩不少。主要表现在游戏求救这一环节,学生自己设计的游戏情境,远远超出教师的意料,甚至比教师的设计还更胜一筹。我想,这些亮点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在备每一节课时,教师都应该充分挖掘学生个体潜力,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这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地理研修报告 15

  一、培训时间和内容

  8月15日专题一:八年级地理新课程整体性分析8月16日专题二:八年级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剖析

  8月17日专题三:八年级地理必修二提高自然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二、培训收获和心得

  此次给我们培训的是中学地理主要编写人员之一的王丽老师。培训中我认真观看了视频讲座,学习了文本资料,参加了在线研讨,学习了学员的优秀作业,完成了专题作业,对一些文章进行了评论,和专家、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时间,但总体感觉受益匪浅。

  1、通过培训,能更好的把握高中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体系,无论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区域地理,都有了更加明确,更加清晰的把握。

  2、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写观后感,既学到了他人之长,也体会到了自己之短。希望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3、通过学习专家和其他同仁们的文章及见解,深深感受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心无止境,学无止境。尤其是一些教学时间长的老师,让我体会到为人师者的境界和气度,值得学习!

  4、通过培训,学习到了很多可操作的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方法,尤其是对高三地理备考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增长了新的见识,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灵活,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5、这次培训的专题中尤其设计了新课程中大家关注的高中地理学习的评价问题,使得我们习得了新课程的理念,理清了思路,掌握了方法,这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

  6、通过培训,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自己的教学中会不断进行反思,有利于今后自己在专业教学的道路上更快成长!

  总之,实施新课程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我们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为上转变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既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探究学习的能力,也让自己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

【地理研修报告】相关文章:

地理研修报告11-29

初中地理研修报告04-25

初中地理研修报告11-26

初中地理研修报告15篇11-26

地理远程研修培训心得04-16

2022年地理远程研修观课报告01-21

地理教师校本研修总结10-26

2022年地理远程研修观课报告6篇01-21

地理教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