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时间:2023-04-25 18:47:19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1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发布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xx-20xx》。报告全面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整体情况,对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由一个主报告和两个分报告构成,兼顾采用“全景式”与“主题式”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分报告一:大学生就业发展报告》的调研对象涵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3个学科门类不同学历的20xx届大学毕业生,从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9个维度详细分析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状况和特点。《分报告二:大学生创业发展报告》调研对象为在校创业者与毕业五年内创业者,调研覆盖我国八大经济区,涵盖985高校、211高校、省属本科高校、民办高校与高职高专院校等学校类型,并兼顾不同学历层次与学科门类。从创业率、创业观、创业者等9个维度详细分析中国大学生创业发展状况和特点。

  报告显示,在就业方面,选择信息、制造和金融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位列前三。毕业生对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认知度高,就业选择更加理性,最看重“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兴趣爱好”“工作稳定”“工作地点”等因素;在创业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多数为综合素质较为优秀的学生,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创业者有社会实践经历,八成以上大学生创业者有学生干部经历,相比去年比例有所提升。20xx届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教育和文化体育领域创业。同时,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呈现逐步完善趋势。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

  6月9日上午,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蓝皮书显示,20xx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为9.5%,比20xx届(6.7%)高2.8个百分点。

  在20xx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读研比例最高的是医学,为15.6%;读研比例最低的是管理学,为5.9%。

  在20xx届本科毕业后就读研的毕业生中,有28%转换了专业。其中,读研转换专业比例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有46%的读研学生转换了专业;读研转换专业比例最低的是医学和工学,均为18%。

  20xx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最主要的动机是职业发展需要(34%)和就业前景好(24%),有5%的人因为就业难暂时读研。读研人群选择研究生院校时最关注的因素是所学专业的声誉(35%)和学校的牌子(24%)。

  20xx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后有3.3%选择了专升本,专升本比例最高的高职高专专业大类是农林牧渔大类(7.0%),其次为文化教育大类(6.2%)。20xx届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读本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就业前景好和职业发展需要(均为27%)。

  20xx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正在读研究生和已读完研究生的比例为16.4%,20xx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正在读本科和已经读完本科的比例为29.7%。

  全班32人,16人考上了研究生,成为常州大学史上的“最牛考研班”;

  专科—本科—研究生,16个人成功实现学历的三级跳;

  日前,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化工096班一半的学生如愿考上研究生的消息,成了该校师生广泛谈论的话题。

  怀德学院是常州大学下属的独立民办三本院校。 “最牛考研班”化工096班,在怀德学院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全班32名同学,全部是由专科学校升至三本的。

  自知底子薄,基础差,在刚进校园时,他们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先天不足”。上进心强不甘落后的他们,便将本一、本二学生视为赶超对象,暗中较上了劲。逐渐,班级里面形成了一种抱团向上的学习氛围。正是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他们今天的“最牛考研班”称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考研的复习中,他们扎堆备考。虽然大家所报考的院校与专业各不相同,但为了相互促进,他们每天吃饭、自习都习惯性地聚在一起,而且经常会讨论一下各自在学习上的得失经验,还会将自己手中的资源拿出来大家一起共享。20xx年暑期开学前夕,学校开放考研教室,同学们凌晨两点半就带着桌子、椅子、热水瓶一起去抢座位的经历,已经成了大家共同的美好回忆。

  面试遭拒,成就“榜眼”。

  瘦瘦高高的司舒童,是当天接受采访学生中显眼的代表。在今年报考常州大学化工专业研究生的考试中,他以总分416分在所有考生中名列第二,被大家戏称为“榜眼”。

  要知道,“榜眼”的成绩并不是一直优异的,高考那年,成绩不理想,只能走进专科院校,在专转本的考试中,分数又只是刚刚过线,然而在这次的考研中,他却以416的高分完成了华丽的逆袭。

  司舒童考研的念头,直接缘起于一次失败的面试经历。在一次校园招聘中,当他鼓起勇气,走向南京的一家企业投递简历时,却被用人单位直白的拒绝了:我们不收三本学生。

  “三本不好找工作”,使他坚定了考研的`决心。大学四年,勉强通过四级英语考试,面对难度更大的考研英语,司舒童将整个人都投入到考研的备战之中:早晨8:00左右到教室看书,12:00下楼吃饭,吃完饭回座位上趴着午睡一会,接着看书,晚上10:00回宿舍休息,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大半年,几乎日复一日从不间断。“辛苦是一定的,要想取得理想学历,就要付出的比别人更多。” 司舒童说:“现在想想,以前付出的都是值得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翼青在观察了考上南京大学研究生的同学的一些状况后曾在微博上这样感慨:以前常常感到奇怪为什么本校和其他名校的学生考不上南大研究生,考上的常常是些名不见经传学校的学生。现在看来,原因只有一个,名校学生太多机会,常常一心多用。所以非名校的学生出路少,他们只有破釜沉舟而不能有一点犹豫。所以毅力和决心是决定考上研究生的最重要因素。”

  这番话是对同学努力的最佳注解。采访中,记者了解到, 096化工班考取研究生的大部分同学都来自于徐州、盐城、沭阳、南通等苏北地区。也许地区差异,家庭环境的不足,使得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强,有着不服输的拼劲,让他们能够在考研的这个战斗中脱颖而出。常州大学“最牛考研班”决胜的秘诀,也就在于没有退路而勇往直前的更大决心。

  暑期原本是学生们放松玩乐的时间,然而对于一些已经保送上研究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研究生生活已经提前开始,跟着导师做项目、忙科研成为这个暑期的主题。

  保送研究生的大学生不用为工作奔波,也不用为考研起早贪黑,在大学最后几个月的时间里过起了“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但是在这个暑期,不少保送研究生都要结束这种生活,打起精神跟着导师做项目、搞科研,提前开始研究生生活。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专业的杨柳被保送本专业研究生。暑期她要跟着导师一起做宁夏财政厅农业评估项目。杨柳对记者说:“我们负责评估的项目在宁夏南部山区农村,原本计划的旅行也泡汤了,虽然很辛苦,但是能利用暑假做一些实践项目,不仅能充实专业知识,还能提前适应研究生生活。”

  保研一族在暑假期间做项目、搞科研多数都有更实际的考虑,就是为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打基础,以期能够顺利毕业。陈春宜今年已经顺利获得武汉大学工学硕士,她说:“当时申请保研成功后我就一直跟着导师做实验,暑期时就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内容,现在来看,暑期打下的基础对顺利毕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导师之所以“剥夺”学生的暑期实为无奈之举。一些导师认为,近年来研究生的学制不断缩短,3年变两年半,甚至两年就毕业,而且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学生几乎无法安心科研。为了确保教学科研的质量,只好把暑期利用起来。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3

  6月12日上午,麦可思研究院在京发布《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用数据来回答上述问题。今年是麦可思第八次发布年度报告,报告基于两部分研究对象:毕业半年后的20xx届大学毕业生和毕业3年后的20xx届大学毕业生。前者调查样本为25万,后者为4.1万。麦可思公司创始人王伯庆对报告部分内容进行了解读。

  经济下行,但大学生总体就业率稳定

  【核心数字】20xx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20xx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7%)与20xx届(92.1%)和20xx届(91.4%)基本持平。

  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受雇工作比例下降,深造和创业比例持续上升。20xx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7.4%)与20xx届、20xx届(分别为79.2%、80.6%)相比有所下降;“自主创业”的比例(3%)与20xx届、20xx届相比有所提升;“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与20xx届相比有所下降。

  【解读】虽然去年与今年经济下行,但20xx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基本稳定。这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和深造比例上升,减少了需就业的基数。此外,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就业适应性更好,从而就业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其他人群小。

  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资金支持主要靠父母亲友

  【核心数字】20xx届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是3.0%,比20xx届(2.9%)高出0.1个百分点,20xx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9%)高于本科毕业生(2.1%)。

  大学毕业生毕业3年后创业比例增长为5.7%,其中毕业时创业3年后还存活的约为1个百分点,就业后再创业的约为4.7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创业群体中大部分是先就业后创业。20xx届毕业时创业的大学毕业生,3年后还在创业的比例为42.2%,20xx届的创业3年存活率增长为47.8%,大学毕业生创业质量在提高。

  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主要靠父母亲友或个人积蓄。20xx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本科为78%,高职高专为75%)。

  20xx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风险因素为缺少资金(28%),其后是市场推广困难(26%)、缺乏企业管理经验(24%)。20xx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风险因素与本科生类似。

  【解读】创业资金主要靠父母亲友或个人积蓄,而不是政府资金或商业投资。除了大学生创业需要提高项目质量,政府资助政策也需要落实。商业投资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还需要更好对接,并控制投资风险。

  中小微企业雇用超一半大学生,建筑制造业等需求下降

  【核心数字】大学毕业生就业重心变化,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成为主要就业去向。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xx届的54%上升到20xx届的59%,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xx届的22%下降到20xx届的18%,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xx届的.11%下降到20xx届的9%。

  20xx—20xx届大学毕业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3%下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51%上升为55%。20xx—20xx届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xx届的52%上升到20xx届的55%。

  报告还显示,20xx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应用心理学、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美术学。比如,生物技术20xx年就业率为87.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专业20xx届毕业生毕业3年后月收入较低(5680元),进入收入较低本科专业前10位。20xx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税务。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

  【解读】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就业于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在经济转型中“船小好调头”,在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中越加持重。中小微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大学毕业3年后收入涨幅远超城市居民

  【核心数字】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连续上升。20xx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726元)比20xx届(3487元)增长了239元,比20xx届(3250元)增长了476元。

  20xx届大学生毕业3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696元(本科为6371元,高职高专为5020元),与其毕业时相比涨幅比例为87%。其中,本科涨幅比例为89%,高职高专涨幅比例为84%,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5.7%),大学教育的中期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的中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从事IT类职业的本科毕业生收入较高,医学本科毕业生起薪低但后劲足。20xx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在20xx届本科学科门类中,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95%),其次是工学和教育学(均为71%),最低的是农学(55%)。在20xx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药卫生大类(89%),其次是材料与能源大类(74%),最低的是公共事业大类和轻纺食品大类(均为51%)。

  在20xx届本科学科门类中,医学半年内离职率最低(12%),文学和农学半年内离职率最高(均为31%)。在20xx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医药卫生大类半年内离职率最低(22%),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半年内离职率最高(54%)。

  【解读】大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资增幅**超过城镇员工3年同期增长,说明教育的回报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教育的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的回报不是看毕业时,而是看毕业后的中长期回报。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4

  本次参与调查的人群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分布在3000~5000元范围内,并且,期望月薪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其中,专科生期望月薪接近3000元;本科生期望月薪为3500元;硕士生接近5000元;博士生超过7000元。

  与20xx年相比,此次参与调查人群的期望月薪略有回落,除去物价上涨因素,今年的期望月薪更为现实。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期望月薪依次为(单位:元):2890、3480、4840、7160。显然,今年的期望月薪也更为合理了。

  工作地点二线城市更受青睐

  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以一线城市(直辖市)作为首选的人群比例进一步下降(20xx年20.5%,20xx年14.4%),而以二线城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作为首选的人群比例在上升,并超过一半(20xx年46.8%,20xx年55.0%)。因此,本次调查不仅没有发现逃回北上广的趋势,反而发现了更为明显的逃离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半数以上(54.0%)的被调查者以个人发展机会作为选择工作地点的`主要标准。

  考研不热创业不冷

  对于毕业选择:超过半数(51.3%)的人认为应该直接就业,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一直以来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都是主流选择;而赞成考研与自主创业的人都在两成左右(考研20.8%;创业17.9%),这种意愿性的调查结果,与考研以及创业的实际情形正好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实际考研人数近年来都在30-50%甚至更高的比例,因此,想考研的人远少于实际考研的人数,这样一对比就会让人觉得考研并不是真的热;而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实际比例一直都没有超过2%!这样一对比自然会让人觉得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的心其实并不冷,可能只是因为各种条件不具备而暂时限制了大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梦想。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5

  5月28日,团市委下属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的就业压力总体回升,大学生平均期望月薪相比20xx年上涨了1830元,达到5510元,但幸福感有所下降。同时,今年的就业压力感受平均数为18.39,明显高于20xx年。

  继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今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之多。

  调查显示,相比20xx年的期望月薪平均值3680元,今年大学生平均期望月薪增长了近20xx元(1830元)而达到了5510元。

  今年,期望月薪首度有了大幅提高。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表示,物价和职场总体工资上涨,求职者期望月薪也水涨船高,“但这种过大的增幅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加大了求职者的就业压力。”调查也显示,期望月薪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

  本次调查中,近半数(48.8%)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去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这样的二线城市工作,仅有14%的人表示希望去直辖市。

  在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57%的人认为应该找工作就业,有创业想法的人数占到23%,明显超过今年选择考研的人数。20xx年选择“考研”的比例较前一年有明显下降,仅占到13.2%。

  调查显示,今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平均数为18.39,明显高于20xx年的压力水平(16.91)。而在“幸福感”这一调查内容中,近4年就业大学生的幸福感均值以20xx年为最低,20xx年仅达到3.08,明显低于20xx年的3.39。

  调查还发现,国家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占到37.9%,其次是房价与物价因素,分别占到30.7%和25.1%。

  北京中考志愿填报5月26日顺利结束,记者27日从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中考报考人数为8.45万人,其中具有升学资格的考生为7.35万人,比去年增加3000人。三个“市级统筹”计划备受考生和家长的认可,总体报录比接近6:1。

  据北京市中招办统计的志愿填报数据显示:三个“市级统筹”计划共计招生2242人,报考总人数为12479人,总体报录比为5.6:1。其中,“统筹一”计划招生数为368人,报考人数为5656人,报录比高达15:1;“统筹二”计划招生数为1464人,报考人数为6981人,报录比接近5:1;“统筹三”计划招生数为410人,报考人数为3316人,报录比为8:1。

  据了解,三个“市级统筹”计划是北京市教委今年推出的中招新政,参与“统筹一”招生的学校包括四中、人大附中等10所优质高中,10所优质高中将把招生计划分配到除东城、西城、海淀三个区之外的各区县所有初中,每所初中可得到一个名额。“统筹二”是指部分优质高中新建或扩建校区或城乡一体化学校的招生计划。参加该类招生的为有寄宿条件的,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华夏女中等11所优质高中校的分校。这些优质高中新校区招收部分学生由学校与艺术院校进行联合培养,高中毕业后艺术素养考核合格者,经高考可以申请进入市属高校的双培及外培计划。“统筹三”是由优质普通高中拿出部分计划与艺术院校合作,进行零起点艺术教育,学生在高中本校上课,经过3年艺术素养学习后,毕业后经高考可进入“双培”及“外培”计划。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北京市中考各学科在命题上将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进一步降低难度,剔除0.2以下难度过大的试题。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考试的难度系数降低了,但中考命题上将侧重考查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试题的取材范围将更宽更广。

  高考移民,除了基于地域的不公外,背后还有身份、地位带来的不公。高考制度的.改革,不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需要全局视野内的系统性优化。

  高考制度与户籍制度合谋,诞下一个怪胎——高考移民。近日,内蒙古有关部门发布消息称,对此要“毫不动摇地治理”,去年以来当地已有1465名空挂学籍的高考移民被清退。

  这种向教育欠发达地区的高考移民,制造了“双重不公”。以河北向内蒙古的“人往低处走”为例,河北相对而言有着更高的教育质量、更好的教育资源。挂空籍去内蒙古考试,意味着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却只是参与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考试竞争,对于当地考生的不公显而易见。

  另一方面,那些能通过种种渠道采取非正常手段迁移户口,或者有能力通过购房等方式入籍者,权力与财富,至少需占其一。在内蒙古查出的高考移民中,家长大多为公职人员,许多还是领导干部,正说明了这一点。这也意味着,除了基于地域的不公外,背后还有身份、地位带来的不公。

  而在高考移民中,还往往形成“合谋”。“移民”们增加了升学的可能性,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获得了更高的升学率。在这条利益链上,当地考生,以及那些无法“移民”的寒门子弟,处于最末端。这让受损的远不只是个人,更是公平的教育理念,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平等的发展权。

  去年高考前夕,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的新闻照片也直观地呈现出,这样一次考试,承载着多少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应试教育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几乎没有人不承认,高考是目前来看最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之一,也是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重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高考其实维系着整个教育体制乃至整个社会的“底线正义”。

  然而,对高考的公平期待,也屡屡遭到侵蚀。虽然大部分已被取消,但加分乱象至今仍未能根除。去年辽宁本溪体优生的加分,就爆出“足球4万,游泳7万到8万”的丑闻。高考制度需要改革,高校招生也需要改革,但不管怎样改,公平的底线是无论如何需要守护好的。

  高考移民再次被曝光,也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高考制度的改革,不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需要全局视野内的系统性优化。现阶段,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录取,还无法实现。但从长远看,需要的是以政策杠杆、财政杠杆,逐步变高考分数线上的“优惠政策”为增加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让教育资源分配更合理。如日本,早在1954年就制定了《偏僻地方教育振兴法》,规定了国家和地方为振兴偏僻地方的教育必须实施的各种措施,并制定了施行令和施行规则保障法律的实施。

  “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虽然这样的高考标语被认为有价值观问题,但背后却是强烈的公平诉求。对个人和家庭,或许要破除“高考神话”;对社会管理者,却不能不重视这样的声音。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6

  麦可思研究院昨日发布的《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建筑学无疑是20xx届大学生最幸福的专业,无论是就业满意度、就业率还是毕业生月收入均排名第一,当之无愧地成为今年大学生就业的第一绿牌专业。

  另外,从大学生连续三届就业的城市类型分布上来看,仍然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泛渤海湾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超过7成的本科毕业生集中在上述三个区域就业。

  看就业 本科学建筑最好找工作

  调查显示,就业率较高的前50个专业,就业率均超过了全国本科平均91。8%的就业水平。建筑学以98。3%的就业率高居榜首。排名前五位的建筑学、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护理学专业,都是理科专业。

  就业率较低的前10个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90%,这些专业以基础学科居多。物理学专业以85。3%的就业率排名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被炒得火热的法学、动画学以及艺术类的音乐表演专业,此次都入围了就业率最低的10大本科专业。

  就业率最高的前5个高职专业,有三个和轨道交通有关。第一名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达97。6%。排在第三名、第四名的电气化铁道技术和铁道工程技术,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也都超过了96%。就业率最低的十大高职专业中,法律事务上榜。

  看收入 学建筑和软件挣钱最多

  20xx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中,建筑学以毕业后半年平均月收入4757元高居榜首。其次是金融学、软件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它们都超过了4000元。全国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560元。而收入最低的10大专业中,学前教育以2673元排名最末。

  毕业三年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平均月收入可达8275元,排名第一。排名前十的专业有8个是理科背景,只有第七名和第八名的金融学和日语会招文科生。排名最低的10大专业中,体育教育以4413元平均月收入排名最低,这个收入远低于5962元的全国平均水平。

  在薪资涨幅方面,从毕业后半年到毕业后三年,薪资涨幅最大的是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从2988元的平均月收入上涨到7038元,涨幅比例高达136%。同样,涨幅最快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有9个是理科背景。

  看加薪 从事环保月薪涨幅最大

  金融学成为高薪职业最不可或缺的专业。在排名前10的`高薪职业中,出纳员、金融服务销售商、新账户办事员、信贷面谈员和办事员等四个专业都有金融学专业的需求。

  大学生毕业三年以后,薪资最高的前10大职业以计算机、金融、销售等职业为主。互联网开发师这一职业以高达9446元的平均月收入高居榜首。

  调查显示,或许受到近年来公众对环保的极大关注,环境保护类职业的20xx届毕业生比大他们一届的师兄师姐,平均月收入从2931元增加到3361元,多了14。7%,涨幅最大。

  职业门槛最高的前三个职业都出现在医护领域,注册护士和有从业许可证的执业护士,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100%,内科医生的相关度为98%。而社会及社区服务经理,工作和专业相关度只有20%。

  就业满意度最高的前五大职业类别中,公检法职业以60%的满意度排名第一。

  看转行 外语专业学生转行最多

  调查显示,动画学专业以40%的半年内离职率成为最容易离职的本科专业。而从毕业三年内转换职业的职业转换率来看,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生最爱转行,职业转换率高达45%。

  职业晋升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三年内职位晋升的比例最高,70%的学生都得到了晋升。排名前10的专业中,管理类专业就占到了6个,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纷纷上榜。

  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排名前50的专业大部分都是理工科专业,前五名甚至全部为理工科专业。建筑学以99%的相关度排名第一。而在职业期待吻合度方面,建筑学以70%的吻合度排名第一,城市规划以61%的职业期待吻合度排名第二。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7

  高考刚刚结束,考生及家长即将进入另一重要环节——志愿填报。哪些专业就业被看好,月收入更高?今天,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软件工程、工程管理领跑本科就业率最高专业,食品药品管理类为就业率最高的高职高专专业。

  整体来看,20xx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总体稳定,为91.6%。其中,本科院校20xx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高职高专院校20xx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

  本科生就业情况调查

  软件工程就业居首位

  《报告》指出,20xx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前3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5%)、工程管理(95.9%)、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5.8%)。20xx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3.6%),其次是工学(93.5%);最低的是法学(84.9%)。

  教育学就业满意率最高

  什么才是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报告》显示,20xx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教育学(70%),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为历史学(63%)。就行业而言,20xx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软件出版业”“本科学院和大学”“各级党政领导机构及人大、政协”(均为79%),最低的行业是“其他金属制品制造业”(48%)。

  薪资最高的是媒体及通信

  关于学生和家长最关注的“月收入”,《报告》显示,20xx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为3988元。其中,本科院校20xx届毕业生月收入为4376元,20xx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4676元),最低的是医学(3766元),20xx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5174元),其次是“运输业”(5036元)。

  高职高专生就业情况

  就业率最高的食品药品管理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报告》指出,20xx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食品药品管理类(93.9%),最低的是畜牧兽医类(89.3%)。

  《报告》显示,居就业率前3位的专业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98.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95.9%)、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95.8%)。而在20xx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医药卫生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均为66%),最低的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57%)。

  什么行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最满意?《报告》指出,20xx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铁路运输业”(82%),最低的行业是“土地规划业”和“印刷及相关产业”(均为50%)。

  薪资情况调查

  高职高专院校20xx届毕业生月收入为3599元,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电子信息大类(3939元),最低的是医药卫生大类(3210元)。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4139元),其次是“运输业”(4113元)。

  20xx届大学毕业生总结

  《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与20xx届相比,20xx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最多的行业类为“教育业”(增加3.1%),其次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增加2.0%)、“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增加1.8%);降低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降低了1.6%。

  20xx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12.4%),其次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和“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均为7.5%)。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有多高,就业状况究竟如何,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处于怎样的地位?调查显示,20xx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成功率为72%;平均起薪为每月2153元;中部和东北地区大学毕业生工资低于东部和西部;大学毕业生最想进入政府和国企;自主创业比例仅达4%;英语成绩、综合素质对提高工资作用明显。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名牌大学毕业生优势明显。

<spanhttp://uploads.gzpinda.com/image/<p>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的毛入学率快速增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升,20xx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30万,“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激烈的竞争让大学生倍感压力,毕业即失业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即便是国内顶尖的大学,也难以达到100%的就业率。</p><p>  为了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清晰的认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和教育研究院于20xx年启动了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问卷的设计汇集了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专家的意见。问卷中不仅涉及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背景,还包括了高考成绩,大学期间的活动以及就业信息等。问卷详细询问了大学毕业生所获录用通知中最好工作的相关信息,这使得我们能够获得大学生毕业的就业数据,从而清晰地了解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p><p>  本报告的分析主要基于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数据。本报告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首先,本报告对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进行细致的描述,以此对中国大学生的毕业起薪给出客观评价。</p><p>  其次,根据就业地区、行业、部门,我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分解,以此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和起薪差异。</p><p>  第三,我们从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出发,考察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p><p>  第四,围绕家庭背景对初始工资的影响展开分析。</p><p>  第五,大学质量对工资的影响,尤其关注名牌大学与普通大学的起薪差异。</p><p>  最后,针对大学生就业状况,提出对策建议。</p><script>s(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相关文章: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04-25

大学生的就业报告03-27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07-08

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02-22

大学生毕业就业调研报告02-24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研报告2篇04-21

大学生就业工作报告12-06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04-11

大学生的就业调查报告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