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观课报告

时间:2024-05-18 17:42:08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观课报告(精选)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课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观课报告(精选)

观课报告1

  我选择以教师把控课堂,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为观察角度观察了李敏老师《测量电功率》一课。现将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李老师在本节课程的设置上旨在让学生知道了电功率的概念、单位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I·U的基础上,实际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让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让学生充分讨论,制定探究的方案,自主完成探究实验活动,经历探究过程,使学生理解小灯泡在不同的电压下会有不同的电功率,只有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为额定功率,小灯泡才正常发光。

  通过实验,学生对所发生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并很好地理解了灯的亮度可以用它的实际功率来表示。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到了重点突出,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使学生会用实验的方法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在让学生知道了电功率的概念、单位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I·U的基础上,逐步让学生找到所需的仪器:电源、导线、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用电器)。

  2、提示:让学生画出实验电路图

  3、引导:

  (1)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几节干电池串联、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等注意事项。

  (2)学生在连接实际电路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师巡视?提醒(如开关处于什么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接法、闭合开关前滑动片的位置等等)。

  4、管理好学生,使学生自己操作又不损坏器材,是上课教师的成功典范,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因为多年以来在做这个实验时,很多学生总是把小灯泡烧坏。以上几点反应了教师把控课堂的能力超群。

  本节教材的难点有两个,其一是为什么要进行多次测量,其二是为什么说“平均功率”是没有意义的。本次探究实验,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交流分析数据,在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来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在本节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甄选方案,锻炼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学生把在操作过程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问题能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养好严谨治学的习惯。

  体现在:

  1、学生分工明确、积极配合、人人有事做、气氛热烈,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

  2、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不但学到了实际操作的经验,具体观察到实际电压U实与U额的关系联系到灯泡的亮度。

  电压关系

  灯泡的亮暗程度

  电功率关系

  U实P额

  本节课的两个难点“其一是为什么要进行多次测量,其二是为什么说“平均功率”是没有意义的”得以突破。

  建议:在录制课堂实录的时候,从多角度摄影、剪接,让观课教师能看到上课教师风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学生积极参与、协同配合的课堂气氛。

观课报告2

  本次研修,我认真地观看了一师一优课活动中六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受益匪浅。其中范振华老师执教的《桂林山水》一课给我印象最深。

  《桂林山水》一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奇特、秀丽、险峻和漓江水的平静、清澈、碧绿的特点,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真挚情感。这是一篇文质兼美、写景抒情的好范文。如何挖掘文章中的美,让学生深刻地感爱美呢?范振华老师的教学让我耳目一新。

  一、设境激趣,触发美“感人之心,莫先乎情”。课始,教师精心设计导语,并适时配上绚丽多姿的画面,创设情景。教师以饱满的精神,亲切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以“师情”动“生情”,以“师情”激“生情”,师生的情感融洽地交织在一起,学生沉醉其间,为桂林山水的奇秀之所动、所感,油然产生美的遐想,心驻神往,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潜心品读,体验美儿童的心灵最敏感,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因此,教师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幼小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朗读的方式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例如:在读“波澜壮阔”一词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浩渺无边的大海图,引导学生用雄壮、浑厚的重音朗读,让他们感染到大海喧闹的动态美;在读“水平如镜”这词时,则要求学生用轻柔的声音读西湖的水,让他们感染到那种无声无息的恬静的美。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加上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审美的愉悦。

  三、读中感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在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中有思考,读中有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往往还停留在表层,在教学中老师不断引导和点拨,应该说这节课中,文本的朗读是充分的扎实的,主要包括朗读整篇课文或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朗读。首先让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带着情感和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章的味道,语感也便随之产生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作为审美的主体,通过感官与心智去感受、去体验。

  四、抒情表达,人们在欣赏各种美的事物而产生美感时,总是有赖于直观的形象,只有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它内在的本质,从而得到情感的愉快。在教学时,教师以图像为主来展示形象美,欣赏景美。例,教师在讲解中根据课文描述演示录像,如,有的山形像一位老人伸展双臂,满脸笑容地欢迎八方游客;有的像大象贪婪地吮吸着清凉甘甜的江水;有的像一只高大的骆驼眺望远方;还有的像初生的新笋充满生机......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充分突出了桂林山的特点,让学生头脑中构成-幅幅栩栩如生的美丽图画,引人入情入景。

  语言训练能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祖国山河秀丽多姿,从而产生炽热的爱国之情。在本节课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又是参与讨论的学习者,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并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相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观课报告3

  在研修期间,有幸观看学习王爱东老师四年级的《艳丽的大公鸡》,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色彩中最有魅力的当然也是画好色彩的最关键环节就是运用色彩的冷暖色对比表现,王爱东老师的这节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很好的诠释了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让作品产生特有的美感,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运用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授、艺术实践、展示评价、拓展五个方面进行,总体上看王老师的整个课堂有趣、气氛活跃,非常有趣,整个教学思路清晰,三维目标明确,设计的每个环节很紧凑,各个环节衔接自然。

  下面我将从五个教学流程对本节课的观看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1.故事性导入生动、有趣,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标明确,为下边的新授环节打下基础。

  2.新授环节让学生扮演大公鸡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公鸡的一些习性,并且分别采取三个不同的名字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色彩,通过对比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回忆巩固色彩的冷暖知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冷暖对比产生的艳丽的效果,直击本节课重点。在欣赏课本作品这个环节,王老师通过三个问题启发学生色彩运用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让大公鸡艳丽的方法,这种直观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的知道怎样通过冷暖对比的方法表现艳丽。在接下来出现的四只公鸡强化学生之前对冷暖对比色知识的记忆。

  3.在艺术实践环节,王老师用水粉进行示范,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到在深色和浅色之间过渡的方法。

  4.展示评价环节,王老师创设情境,学生把作业展示在自己喜欢的区域,采取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教师评多元评价,王老师注重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性、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5.欣赏生活中运用冷暖色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课本学习升华到生活中,学会运用色彩装点生活,服务生活。

  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让我学到很多,尤其是教师的示范性教学,这是在我的课堂中应该注意的,整堂课学生很轻松的学到知识,效果很棒。我认为在大公鸡的造型上,主要的特征需要讲解一下,这样学生可以对大公鸡的整体造型有个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观课报告4

  在这次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看得了许多优秀教师精彩的授课,学习到了不少新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受益匪浅。在观摩了四个活动后,李老师组织的《爱发脾气的菲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目标设计准确,活动层次分明教师对教材把握很准,设计的目标准确、具体,有层次,符合幼儿认知规律。活动内容容量适当,时间安排合理。该活动属于语言和社会领域的是整合活动。活动以“情绪”为主线,设计了认识各种情绪,怎样使自己保持好的情绪,怎样表现情绪三个部分的内容,其中怎样保持和调整情绪是活动的重点。活动开始部分采取让幼儿体验的方法,指导幼儿认识各种情绪(高兴、伤心、愤怒、害怕),并让幼儿自己来表现自己的表情。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争先恐后的举手来表现自己。活动展开部分通过故事《爱发脾气的菲菲》引导幼儿了解知道坏脾气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解一些有效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先让孩子帮助菲菲想办法赶走坏脾气,之后讲述故事第三段,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菲菲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让自己开心的,然后再将经验迁移到“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让自己开心呢?最后再根据音乐来表现,这个环节让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甜美的声音,自然大方的教态,精确的问题设置,结合生动的肢体语言,用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感染孩子,抓住了孩子的心。特别是灵活的应对幼儿的'回答,针对问题启发引导,激发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活动中孩子们乐意用语言、动作等来表现自己的情绪感知人的多种情绪,能与同伴交流、分享让自己高兴的办法,完成了教育目标。

  二、组织形式多样,促进幼儿探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直接经验为基础,在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自由多样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爱发脾气的菲菲》活动中,教师让孩子主动交流自己生气时的表现,最后是如何变快了的,使孩子明白不能道理,老师非常注意引导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并注意始终以游戏为主线,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真正贯彻《发展指南》中的这一理念。

  三、各领域巧整合,促发展更全面教师精确设置问题,巧妙引导,让幼儿主动交流,并且做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幼儿的主管能动性,促进语言、社会经验和思维的发展。魔法盒子环节设计新颖,通过开放性的提问,不但引导幼儿体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在活动中学会合理宣泄,感受合理宣泄情绪后带来的好心情,还整合了音乐领域的因素,增强幼儿的情绪体验。

  四、信息技术巧使用,为活动锦上添花在活动设计中,教师通过精美的ppt课件演示了菲菲发脾气的样子,帮助幼儿理解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幼儿能围绕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对乱发脾气有了直观的了解,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生活经验。一节优质课,既要看过程,又要看结果;既要引发幼儿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要看活动目标实现的程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对课改理念的把握、教材的选择、教学机智以及课后反思,都显示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化的高水平。

观课报告5

  我们本次高研班研修的理念就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观课之前,我们四组全体成员经过艰苦、深入、反复的研讨,确立了两个观课视角,观测量表的研制付出了大家的心血,是群众智慧的结晶。第一个视角是:课堂资源的生成与处理;第二个视角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们组的执教课题是:与诚信结伴同行。由来自校园的--x老师执教。在整个备课的过程中,焦老师花费了很多大的心思和精力,组内其他老师也参与了整个的备课过程。从课堂效果来看,我们认为实现了预想的目标,到达了预期的效果。从评价量表的运用过程来看,课堂观察维度得到了较准确的量分。实际运用也就应较为合理。

  新课改倡导“动态生成”性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体现出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共同结果,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基础,合理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保证。正如著名学者钟启泉教授所说的:“教材和教案是个剧本,教学如同实际的演出,若要把戏演得精彩,则需要导演对剧本独具匠心的诠释和演员对所演主角的创造。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整,甚至大胆地创造。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焦老师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前以“小调查”的形式作为本课的教学起点,调查的资料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发学生用心的思考,促进了有效资源的生成。她在“感悟诚信”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用心性,设计了由学生参与的小品表演活动,促进了有效资源的生成。在“合理想象”和“生活剧场”环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用心参与讨论,生成了许多有效资源。这是我们所有观课老师都需要学习的。精心的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预设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成是现时的

  生发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新型教学形式。关于预设与生成,有一个搞笑的比喻:预设与生成就像课堂上的两张网,学生正像渴求食物的“鱼”,老师可用预设的网先逮“大鱼”,再用生成的网捕住“小鱼”。对于一些不往两张网里钻的“鱼”,老师要善于观察、呵护、引导、点拨,从而催生新的精彩生成。在“合理想象”环节,焦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你会聘用徐励寒吗?”学生回答的观点都是正面的,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理由。焦老师做了合理的引导。但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能够更进一步进行挖掘。比如,我们能够这样设问:如果我是一个造假公司的老板,会聘用他吗?学生会想到,他会把我公司的造假的信息如实上报有关部门,或者到处散布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言论,我是不会聘用他的。这样拓展,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更有深度和厚度了。“诚信宣誓”环节设计比较好,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背景音乐声中群众宣誓,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凸显了思想品德课德育的学科特点。

  从无效资源的生成和利用的观察点进行观察时,本课中确实出现了一些无效资源。比如一开始的小调查:选取承担职责的同学到达了100%,这明显是一个不合实情的比例,也就是说,有的同学说谎了,不诚信了,这时老师就能够反问,“这个数字真实吗?为什么说谎?这说明什么?”最后得出结论:在有些状况下,人们出于种种顾虑,很容易出现不诚信的言行,做到诚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应对这个100%出乎老师意料的无效资源,老师则一语带过,没有透过追问,将无效变为有效,属于利用不当。从一开始就出现的紧张气氛,影响到了课堂教学。老师就应感觉到了,但没有采取措施加以改变,属于对无效资源的无力改变,因为老师也紧张,没有完全放开。究其原因,在老师。情景剧的表演《小寒逃离现场后》,学生表演时明显紧张,导致第一遍出错。这是无效资源,老师能够号召大家给他们热烈的掌声以缓和活跃气氛,但老师漠视了。情景剧后老师的评价,“这几位同学表演的惟妙惟肖”,此话有些不诚实,在场的人都看出来了,表演的还行但达不到惟妙惟肖。老师的评价过了,老师说了违心话,违背诚信,属于处理不当。诚实的用心评价能够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表演,紧张难免,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准备和更多的机会锻炼,相信

  他们必须更精彩!”

  由此,我们感受到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当教师对问题设计的指向性不够准确,或偏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时候,学生的反馈或呈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或偏离教学目标,浪费了课堂时间,甚至走入思维误区,让老师难以应对,最终无法正常完成教学目标,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而生成的课堂无效资源。为此我推荐需注意以下两点。1.设计问题需贴近学生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自己最熟知的生活中会积累许多教材中找不到的资源,挖掘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就是我们情感目标达成的前提。广为传颂的凡人事迹,也无时不引领着生活的践行,贴近生活才能指导生活2.设计问题需紧扣课标,科学高效。教师需精研课标,紧扣课题,有梯度且有高度。文字表述要精炼,准确,并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最大限度的促进有效课堂资源的生成。尽管在教学中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的知识储备,个性差异等因素也总会在课堂上生成一些无效资源。出现问题不可怕,怕的是我们不去用心应对。课堂教学没有完美只有更美,艺海无涯,学无止境,艰辛的探索必将还我们一方秀丽的晴空。

  本课在“践行诚信”环节中,有一个“生活场景”小活动,焦老师出示了六个情景,分工以后,迅速请所有同学站起身来,在小组组长带领下展开讨论,起到了用心的督促作用。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焦老师用心参与小组话题讨论,并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小组讨论以后,焦老师请各小组选派代表作为本组的“形象代言人”到台前发表本组达成的观点。这个设计十分精彩,选派“形象代言人”,这对发言代表是一个督促和激励。正是这个身份,激励他把任务完成的更好,更准确、深入。贴合小组合作活动指导有效的要求。总之,焦老师在这个小组活动中所起的指导作用是十分有效的,准确落实了本课课标。但是,“感悟诚信”环节中的活动指导方面出了点小状况。各小组对“是否聘请徐砺寒”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焦老师展现了出色的督促作用,但忽视了讨论过程的参与和有效指导。被提问的六个同学,观点十分准确,其中四个同学的观点有必须深度,都涉及到讲诚信关系和公司发展的前途问题。焦老师对这个临时生成的资源只做了简单的激励性点评,使用了“十分好”之类的用语,忽视了对这个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例如,如果我国公民的诚信度个性高,我们的企业发展、乃至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民族的振兴进程,不就越来越快了吗

  ?如果做这样一个引深指导,更能说明诚信的作用,更深入的落实课标。

  本堂课中,在合作探究环节,我发现每个组员并没有全身心地参与,每个人的意见并没有充分被吸纳,有的一言不发,有的则只顾自己讲;在小组汇报环节,通常都是少数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作为代表,汇报合作解决问题的结果。教师也往往更关注解决问题的结果,而合作学习展开的具体过程则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这种环境能使学生在愉快、充满自信和勇气的氛围中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此,我推荐: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上以幽默亲和的表情、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精神,给学生以亲近感,做到以情激情,以趣激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兴奋状态。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给学生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个性是对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应在给予肯定、鼓励的同时恰当引导,不轻易否定。其次,教师要尊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差生更应个性关注,给予他们参与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时时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

  心创设探索问题的情境,抓住时机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参与意识。

  透过本次高研班的磨课、量表的制定、网上研讨等活动,我们四组在专家老师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都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东西。集中研修时间是短暂的,但是我们相逢是首歌,相聚是份缘,相别会幻作长长的永恒眷恋。我们热望我们研修的每一个瞬间都能化作永恒。我推荐透过本次的磨课活动,我们每一位老师,应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思品课堂的品味,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我们的思品课堂,深深的爱上我们的思品课堂。这是我们大家期望的。

观课报告6

  在xx年山东省远程研修中,有一个观评课课程。幼儿园学习项目中有四节课,分别是《小帮手》,大班音乐活动《风儿找妈妈》,济南市xx年度一师一优课赛事活动《区分左右》,王雅玲老师执教的小班综合课《小脚的朋友》。看完这四个课例的视频感触颇多,下面对照评课标准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自己平时的工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目标设计准确,活动容量适当

  这四节课,教师们对教材把握得很准确,设计的目标准确、具体,有层次,并且可观测,最重要的是目标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活动内容容量适当,时间安排合理。

  二、组织形式多样,引导孩子探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自由而多样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这四节课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在《小帮手》中,旨在通过情境和好玩的游戏,让幼儿懂得了自己有一双能干的小手,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体会劳动是光荣的`。而且还懂得关心别人,能够互相帮助,做他人的小帮手,让幼儿感受关心、帮助他人的愉悦,激发了幼儿关心人的意识。在《风儿找妈妈》中,用课件在森林、天空寻找妈妈的形式,激发幼儿演唱的欲望,在找到妈妈后对话的互动,将幼儿和歌曲推向了情感的高潮。在《区分左右》中,设计了“由自身到环境”的认识顺序,先认识双手的“左右”,再逐步认识以自身为中心环境的“左右”。《小脚的朋友》中,数一数小脚,要求点一个脚趾数一个数。挠一挠小脚,我们来挠一挠自己的脚,再挠一挠旁边小朋友的脚,看看有什么感觉。总之,在这几节课中,老师都注意引导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并注意以游戏为主线,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

  三、注意领域整合,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幼儿园的课程分为了五大领域。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我们要注意各领域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几节课都很好的落实了这一理念。比如在《小脚的朋友》中,数一数小脚,要求点一个脚趾数一个数。挠一挠小脚,我们来挠一挠自己的脚,再挠一挠旁边小朋友的脚,看看有什么感觉。从这个活动中,学会计数。有健康领域的内容。由社会领域的内容,知道只有专心才能干好一件事情。有语言领域的内容。因为老师们注意各领域的整合,使孩子们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四、巧用信息技术,为课锦上添花

  在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更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最主要的是提高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学习,突破重难点的。在《风儿找妈妈》中,用课件在森林、天空寻找妈妈的形式,激发幼儿演唱的欲望。

  五、课堂气氛活跃,完成既定目标

  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既要看过程,也要看结果。一节好课要幼儿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学习气氛活跃有序。能完成既定的活动目标,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并要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在这几节课中,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师心中要有目标。

  这次的观摩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执教老师对课改理念的把握、教学材料的选择、活动中的教学机智、以及活动后的反思,都显示了她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好地专业化水平。由此我体会,必须在每日活动中认真对学习材料深入分析。只有不断实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灵活掌握教学机智与应答、以及活动后认真反思是促使自己专业化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促进孩子们的发展,我们要争取上出高质量的课。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观课报告7

  今年暑假我认真研习了xx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通过此次学习,我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规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有了新的认识。这次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性质方面:

  1、完善了历史课的学科属性相关表述。

  2、突出历史课的育人功能,突出以史育人,将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基础性作为历史课育人的特点,更为简洁。

  二、课程理念方面: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2、以中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基本线索,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精选和优化课程内容,突出思想性、基础性。

  4、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鼓励教学方式的创新。

  5、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三、课程目标方面:

  1、凝练了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2、凝练了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依据。

  3、历史课程具体目标要求与核心素养一一对应。

  四、课程内容方面:

  1、使历史课程内容结构化。以通史体例,阶段性呈现课程内容:以大概念整合六个板块教学内容,以导论+专题呈现各板块的具体内容。每个版块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三位一体。

  2、让学生通过七大板块课程内容地学习,能够立足时空,运用史料,认识历史,形成唯物史观,涵养家国情怀。(见课标第10页图1)

  五、研制了历史学业质量标准:

  1、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

  2、了解历史过程中的各种联系。

  3、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

  三个维度水平的学习由点—线—面,同时进行,也同时获得提高。

  六、增强了对历史课的指导性:

  针对历史课“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了好用、管用、实用。

  基于以上的诸多新变化,在今后的历史课教学中,我们要理解历史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树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并付诸实施: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

  二、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大概念整合内容,开展单元教学。

  四、创设历史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开展史料研习,组织历史论证。

  五、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多种研习活动,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在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

  1、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对教师实现基于素养导向的教学至关重要。

  2、具有整体化、结构化的必备知识结构。

  3、具有情境化的教学策略。

  4、具有聚焦必备知识的深度教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具有指导学生跨学科主题活动实践探究的能力。

  总之,在今后的历史课教学中,我们要将新课标的要求贯彻、落实到课堂实践中。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导向,从研究教师“怎样教”变为研究学生“怎样学”,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观课报告8

  一、课程目的和考察点的选择

  设计考察是近年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经过教学改革新增设的一门课程,时间为两周,一般安排在大三,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开课。该课程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开阔其视野,使其积累人生阅历,对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一个理性认识,同时与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更紧密地衔接起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性比较强,学生上大学前接触到的行业信息一般比较少。通过设计考察,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设计行业信息和设计资源,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有很大帮助。广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着“千年商都”的美誉。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的经济、文化得到巨大发展,中国第一家成功为企业导入CI设计的广告公司就诞生于此。近年来,广州聚集了数十家4A广告公司,广告设计行业发达,从设计、制作到有着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此外,广州市区还有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设计院校。深厚的设计产业背景和众多的文化机构,使广州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考察的理想目的地。

  二、根据课程定位安排考察内容、明确考察目的

  设计考察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延展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思想和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主张多元化的设计教学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让课程成为学校与企业、学生与设计师之间的桥梁,为学生后继的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设计考察课程总学时只有两周,学时少,考察内容多、范围广。课程教学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介绍行业特点、专业特色、企业的运转流程和行业运作规律等知识,引导学生在考察过程中深化所学知识、拓展思维,加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视觉传达设计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信息变化大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对时展需求有准确的领悟,既要关心商家的诉求,又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该行业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设计、制作和应用等三个环节的相互衔接。为了让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行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课程由行业概况、参观交流、视觉观察和资料收集等四部分教学内容构成,其中参观交流和视觉观察是本课程的重点。

  1.行业概况教师通过PPT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涉及的行业,特别是行业的特点、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重点介绍在大时代背景下广州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特色、资源、优势以及市场分布情况。

  2.参观交流第一,参观广告公司。教师选择一到两家实力较强的4A广告公司进行参观交流,通过观摩和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对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公司与客户的交流方式以及如何设计策划方案等方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参观文化创意产业园。广州红专厂创意艺术区是艺术文化交流机构、国际画廊、艺术家工作室、私人博物馆、私人美术馆、设计公司、创意产品商店的聚集地。学生可以自由参观体验,观摩最新的国际创意设计、展示设计和创意产品,了解最前沿的设计资讯。第三,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博物馆、美术馆分别陈列着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和视觉艺术品,是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研究、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理想场所。教师可以选择几家广州市区的大型博物馆、美术馆让学生参观,了解广东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重点思考艺术的发展和变迁,并收集相关设计元素为以后的.设计创作积累素材,如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东美术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第四,美术院校交流。选择广州的一家美术院校进行参观交流,包括参观实训室、设计工作室,听学术讲座,与本专业师生交流互动等,相互交流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设计思想。

  3.视觉观察第一,观察城市视觉导向系统。城市交通视觉导向系统、商业视觉导向系统以及文化视觉导向系统等城市视觉导向系统,能有效地将复杂的城市空间层次化、条理化,极大地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同的城市、地域和文化影响了城市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对城市视觉导向的观察,主要是对广州市不同类型的导向系统及其关系进行观察研究。第二,观察城市公共空间广告。城市建筑物、道路、广场、市政公共设施等的公共空间广告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出行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对广州市公共空间中的户外广告、灯箱广告、多媒体的电子LED广告等进行观察,重点分析广告的创意、诉求点、受众及其影响力。第三,观察商业卖场视觉营销设计。城市大型商业卖场中的展示空间设计、照明设计、道具设计、商品陈列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视觉营销设计,有利于建立品牌形象,促进销售,是现代商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教师可选择广州市的一到两家大型商业卖场,让学生针对其视觉营销设计进行观察,思考卖场是如何通过合理地展示和营造视觉冲击力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4.资料收集第一,宣传册、广告单。博物馆、美术馆、商业卖场等场所免费发放的宣传册和广告单是很好的视觉设计研究资料。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要有意识地收集设计宣传资料,为以后的设计创作提供实物参考。第二,照片。设计考察内容多,时间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发现新颖的设计或者有启发的设计,可以用相机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创作的参考素材。

  三、合理安排,科学组织考察

  设计考察课程有学时短、考察内容多、信息量大、考察点分布广、实践性强、学生人数多等特点。怎样合理组织安排学生开展考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鉴于此,可以根据考察点和考察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1.集中考察,统一行动对于学生获得信息量是相同的考察点,可以通过集体组织的形式统一考察。如,企业参观以座谈会和观摩为主,采取统一行动,比较方便开展考察;院校交流主要是学术讲座、参观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强调团体间的沟通和互动,也适合集体行动。

  2.分组考察,先集中后分散部分公共场所的场地空间有限,考察信息点分布广,采用统一行动的形式显然难以组织开展,有时还会因为考察点同时涌入大量人员造成拥堵,人为地制造障碍,导致考察效率低下。这样的考察点比较适合分组考察,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由教师统一带队到考察点,明确当天的考察重点,然后分组进行考察。分组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数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一般5~6人一组为宜,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活动。如,广州红专厂创意艺术区总占地16万平方米,园区内的私人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创意产品商店等空间容量有限且分布广泛,教师可将学生统一带队到园区,然后根据园区地图,拟定多条考察路线,让学生按小组分路线进行考察。此外,每天外出考察前,教师要让学生制订当天的考察计划、明确考察内容和目标,拟定交通线路和考察时间,锻炼学生计划和组织的能力。在考察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和行业从业者沟通交流,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树立自信心,增强社会活动能力。每天考察结束后,教师可在晚上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交流考察方法、考察心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四、整理资料,举办考察汇报展

  设计考察实践课程结束后,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应及时整理与总结考察成果,方便以后的学习与研究使用,这是设计考察实践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考察成果的体现。

  1.整理考察资料和存档教师应对考察、参观过程中收集的图片、实物、影像等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方便以后研究和调用。可以根据资料类型进行分类,如地域文化素材、现代设计元素、商业广告、橱窗设计、创意产品等分类归档。此外,教师应要求学生找一两件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作品的创意、表现、制作以及优缺点等,然后整理出一份文件材料存档,锻炼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2.撰写考察报告撰写考察报告是考察实践活动重要的后续任务,学生应在整理考察资料的基础上,对考察的总项目或者子项目进行深入的探讨、总结,形成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可以从考察概况、考察内容、考察分析和考察收获等四个方面进行撰写,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客观、语言平实、叙述合理。

  3.举办考察汇报展将整理后的考察资料、报告以及主题设计作品以汇报展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这是检验学生考察成果的良好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在组织展览的过程中回顾考察活动的过程,加深对设计的感悟,锻炼学生的设计、组织和协调能力;另一方面,扩大设计考察成果的受益范围,让更多人通过展览享受考察成果,激励学生在设计道路上不断前进。为了从多方面检验学生的考察成果,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汇报展分成若干个主题板块进行展示,如分成主题海报设计、设计分析、考察报告、实物资料、照片素材等五个主题板块。主题海报设计板块以考察的城市为主题,用收集的素材进行城市形象海报创作,检验学生考察后的创作水平,如,以“印象广州”为主题,要求学生创作一幅广州城市形象海报;设计分析板块,则将前面整理的作品分析文档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展出;考察报告板块,把考察报告设计成可展示的折页;实物资料板块,将收集的宣传册、宣传单、海报等实物资料精选部分展示;照片素材板块,精选一部分设计作品照片,辅以文字说明进行展示,检验学生的设计审美水平,如,以“设计新发现”为主题,要求学生精选十张新颖的设计作品照片,辅以文字解说,以照片墙的形式展出。总之,通过多元化主题的汇报展,可以多角度地检验学生设计考察的收获,同时让未参与考察的师生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魅力。

  五、结语

  设计考察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走出校门、接触行业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学时短,考察内容多,但它对拓展学生的视野、转变设计观念、培养团队精神、增强自身设计素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对于设计考察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明确教学目的、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还要多关注行业新动态,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观课报告9

  本次研修,我分别观摩了xx老师的《柳树醒了》,xx老师的《爱写诗的小螃蟹》,xx老师的《画杨桃》,xx老师的《识字2》,xx老师的《落花生》,xx老师的《卧薪尝胆》。纵观所有老师的课,他们的课堂风格迥异,但都带给孩子们不同的收获,同时我也深受启发。下面就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一下分析点评。

  一、着眼基础知识的积累,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识字方法

  这些老师的课普遍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xx老师的《柳树醒了》中醒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酉”字旁,又复习了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部分,教师的注意将不同类的生字分类出示,引导学生分类识字方法的运用,同时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顺口溜等,促进了学生识字效率。

  xx老师的《爱写诗的小螃蟹》根据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种识字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识字方法,特别是老师的“螃蟹”二字的识写,引导学生关注虫字旁和虫字底的不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品质。其他老师也对个性化识字方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训练。

  二、结合文本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中悟情

  文本中所包含的情必须经由学生精读方能领悟,学生在读中能够感悟到作者所传递的一些信息。

  刘明娟老师的《柳树醒了》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读,进一步体会春雷春风等事物的特点,体会春天的美丽。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春天还有什么醒了?让学生交流并体会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写小诗:春天跟 说话了,说着说着 。课中教师紧紧抓住文本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口头语言,用儿童的视角去审视儿童诗,培养了学生的写诗兴趣,也对学生的课外拓展进行了很好的引领。

  xx老师的《爱写诗的小螃蟹》中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之后,关注学生的朗读感悟,通过多种方式读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培养学生语言积累。课堂结尾,老师通过儿歌的形式重现故事,培养儿童兴趣,并推荐学生阅读《小巴掌童话》,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xx老师的《落花生》中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分角色读,默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齐读)等,去体味文章的语言,去感受蕴涵的哲理。这样一遍一遍地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同时抓住文本详略得当的特点,通过校园美景为载体来训练孩子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三、不足及建议:

  xx老师的《画杨桃》中老师在引导学生的体会“我”内心的时候,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中年级应关注学生的练笔,所以建议老师设置练笔环节,如:听到同学们的嘲笑声,我的心里( )……进一步从人物的心理活动来体会人物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xx老师的《识字2》中点评学生写字的环节,往往着眼于哪个地方写的不好,怎样改正。我建议孩子在评价别人写字时,最好先评价人家的优点,再提出不足,鼓励别人完善自己,慢慢他们会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同时也会促进自己的写字。

  xx老师的《落花生》中讲授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老师以写校园为例,但是老师蜻蜓点水,一语带过,学生应该最终也未能明白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究竟好在哪里及什么内容详什么内容简略。这里建议组织课后小练笔,让学生通过练笔,明白哪些内容详写以及为什么要详写。

  xx老师的《卧薪尝胆》中三年级的训练重点应该向复述课文过渡,学生在经过了第二课时的多读感悟之后应该引导他们讲故事,不用太多,哪怕是一个段落,也可以对学生的理解力和口语表达进行很好地训练。

  总之很多老师的课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都说教学是有缺憾的艺术,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尽可能地减少遗憾,让孩子好学乐学吧!

观课报告10

  从课前的1+1≠2有时也是正确的,到课堂中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呈现与分析,至最后刘老师再一次小结“以后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看问题要学会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刘松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中不断地引领孩子们学会换个角度看分数,也在引领孩子要会用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角度一:认识分数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数的认识从自然数想小数、分数延伸发展,由原来的绝对数值向相对数值拓宽。从认识表示数量与顺序的绝对值到认识表示相对数值的分数,相对于自然数而言,无疑是一次认识数中的质的飞跃。在课中刘老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起较好地探讨了分数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

  1、 两个角度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课堂上刘老师设计了多个情境来引领学生认识分数的相对性,如“给不同的图(3朵花、六朵花、九朵花)的2/3涂色,说说涂色的花各有几朵”并 讨论“为什么都是2/3,但是每幅图里涂色的花朵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再如呈现1/5与相应的三幅图不完整的图,来讨论单位“1”额数量等等。在学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相信他们在较好认识到分数的相对性;同一个分数因单位“1”的不同使得它所代表的数量多少也会不同。当然同一事物因相对的单位“1”不同而需要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分数的相对性这一非常抽象的本质特征也随着问题的解决逐步得以深刻地认识与理解。

  2、 从“率”到“量”的辨析中理解分数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分数可以看做是除法的另一种形式,是分的结果和比的结果,以“具体数量”与“抽象的数”两种形态呈现,即分数的绝对数值和相对数值。对这一问题的辨析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刘老师课中巧妙地创设了情境:“红绿两根丝带一样长,红丝带用去了1/2,绿丝带用去了1/2米,哪种丝带剩下的长?”在辨析的过程中,通过大于、等于、小于1米的三条线段的呈现与讨论,将1/2和1/2米作了一次又一次的对比。无论总长度怎么变化,但1/2米的长度始终不变,而1/2却会随着单位“1”的变化而变化。分数作为绝对值和相对值的存在通过一个情境中的多次对比得以不断清晰。分数既可以表示“关系”又可以表示具体的量,刘老师在教学中找准了对接点,在两种意义的沟通上作了巧妙地无缝衔接。

  角度二:从度量的维度认识分数

  分数意义理解主要分为四个维度:比率、度量、运作和商。这四个维度中很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度量。分数的度量即指可以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积。本节课中刘老师很好的引领学生们体验了“度量”这一分数的意义,感受到了分数单位的重要性。

  1、从分数的产生来认识度量

  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是基于日常生活中实际需要,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表示。

  仅此而已吗?刘老师的课中将分数的产生与度量很好地进行了结合。现场时光穿越回到远古时代,让学生用木棒测量黑板的长度。学生在分数产生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度量的意义,体会到了分数单位的重要性,也就能很好地进行有效地度量。分数单位的重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呈现。

  2、从度量结果来认识分数的意义

  从单位“1”的认识来认识分数单位,再把分数单位作为学生认识的另一个起点,重新构建对分数的认识。分数墙的构建过程中,从分数单位1/2、1/3、1/4到1/n,学生也学会了用更多元、更丰富的角度来客观地认识分数。就这样,刘老师利用分数单位,通过度量,来充分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很好地构建起分数认识的一个回路。

  通过下图的'梳理更是很清晰地认识到分数产生过程中几者之间必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角度三:从“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来认识分数

  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分数的教学一般都采用份数的定义,分数份数定义是学习分数的起点。但从数学的观点来看,商的定义体现了分数的本质,符合数系扩张的数学思想。

  张奠宙先生在《分数的意义》一文中提到:这个用份数定义的分数,易学好懂,但其内涵却很局限,并且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分数是一个不同于自然数的新数,正整数a除以正整数b的商,记作a/b。整除时,结果是自然数;除不尽时,得到的商是分数。分数的本质意义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在本节课中,刘老师从分数产生的角度也渗透了分数就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分数的产生还可以从内部找到解释,比如计算除法时,7÷7、6÷7、8÷7…….a÷b,都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使得分数的意义从单一走向完善。

  相信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换个角度看分数。分数依然是曾经学过的那个分数,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学生们还知道了分数是两个数的关系,是度量的结果,它是一个商等等。分数是简单的却是复杂的,分数是丰富的,也是灵动的。刘老师的课不仅让学生,也让在场的老师对于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引领学生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教师必须首先具有换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刘老师的课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他对于分数这一知识体系理解得非常深刻到位,只有具备了这份能力,才能引领学生的学习从浅显走向深刻,从单一走向多元,甚至是学会思维方式的转变,让与会的老师们叹服。

  在刘老师的课堂上还有一点印象特备深的一点就是刘老师的幽默。也可能是口音问题,在课堂中就好像易中天进了数学课堂,特殊的语音,有趣的语言,将每个学生和听课老师深深吸引。老师适时的幽默,学生适时的放松,思维的闸门才能如洪水般涌出。

观课报告11

  有幸聆听李宁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整堂课给我的感受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对单位“1”的理解又是学习分数意义的基础,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教学的难点。

  李老师能把这样一堂抽象的.概念课上成功实属不易,值得学习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知识的生长点,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课的开始,师出示“1/4”,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马上在脑中搜索以前学过的知识,很好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说出了这个分数的意义,这个分数每部分表示的意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从学生的回答中,师提取了相关的信息:一个图形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平均分 ,准确的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顺利的进入本课的学习。接着以尝试解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新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从而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也为揭示分数的意义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二、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三次动手操作,第一次让学生利用手中的8根小棒和12个正方体找出它们的“1/4”,通过比较明确整体的数量不同,分的份数相同,但每份的数量会不同。第二次操作用12颗星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也顺利引出了概念中的关键词“若干份”。第三次操作安排在练习中,让学生从9块巧克力中拿出“1/3”,再从剩下的6快巧克力中拿出“1/3”,最后从4块巧克力中拿出“1/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是“1/3”,前两个同学拿的数量却不一样,为什么一个是“1/3”,一个是“1/2”,后两位同学拿的数量却是相同的,这样的操作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完单位“1”后,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这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了生活的数学,也为理解分数意义奠定了基础。

  整堂课,学生在观察、操作、对比、思考、交流中探究知识,老师始终站在引导的地位,顺利的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观课报告12

  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多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中,倾听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孩子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伴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一环。

  为了培养学生精心倾听的`能力,孙虹老师在讲授《小白兔和小灰兔》这节课的过程中,综合采用图片、动画、音乐、分角色朗读、即时评价等手段来吸引学生关注教师教学,关注同学发言、朗读,这些手段的巧妙运用,使得90%以上的学生能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与同学的发言,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几个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他们的表现是:1.插嘴。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非他先发言不可。2.神不守舍。坐姿端正,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让他们回答问题或是读书,便会出现不知所然的现象。老师还以为他很用心在听课,其实不然,是“假”听。3.做“小动作”。在课堂上玩铅笔、橡皮,乱翻书,东张西望,偷偷地和小朋友玩耍。4.啃咬东西。在课堂上“啃咬手指或其它东西”,产生倾听障碍。

  对于这部分学生,建议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关注,多加提醒,从而使学生改掉上述毛病,提高注意力,真正学会倾听。

  课堂评价观课报告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有效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发生在学习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李老师就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先说老师的评价。

  1、 评价很真实。没有出现“你真好”、“你真棒”,而是具体化了,让学生感到了自己棒在哪里,如:(师:你的见解非常独到。)

  2、 评价不空洞。现在大家都在追求课堂丰富多彩的评价语言,于是就会制造出一种假象,不管学生说的好不好,对不对,缺乏了针对性,然而李老师却直截了当的做出评价。如(师:我发现你在概括课文内容的时候,抓住主要内容,干什么,结果怎样。概括的水平越来越高了。请坐。谁还再来说一说。)李老师在课堂上除了自己恰到好处的评价学生之外,还叫学生去评价学生,李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记忆很深:谁来简单地评价一下这几位同学?注意先说优点,再提建议呀。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里面包含的却不简单,真正地实现了教书育人。

  总之,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准确而得体,生动而实效,而这决非一日之功。它虽生于即兴,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和文化修养中。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应该懂得多,看得远,想得深,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评价行为,研究课堂评价策略,改进课堂评价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建构属于自己的课堂评价艺术!

观课报告13

  在这次分散研修活动中,我听了许多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受益匪浅。王老师执教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印象尤为深刻,现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选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观察点选点说明

  课堂教学要有实效性,为了便于观察,我确定了以下几个观察维度:教材的组织与呈现、教师的讲解、学习方式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这几个维度的观察与分析,能正确认识、了解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师生的双边关系的处理等。

  二、观察结果分析:(教学过程评价、主要优点、教学建议)

  (一)教学过程评价:

  王老师引入新课干净利落;教学设计层次分明,从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再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各环节的连接都是在师生默契的对话中顺利进行,各个环节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并且教学民主、课堂氛围融洽,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二)主要优点:

  下面我在观察视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的优点作如下分析:

  教师在教学中,就现实生活中的国旗制作比例入手,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活动的内容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和语言交际的能力。教师还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和数学思想的渗透。我认为,王老师不仅在传授数学知识与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课堂练习既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又适应了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提高了实际应用的能力,达到了多元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然后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不断构建知识体系。王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复习旧知,水到渠成导入新课。通过求比值,发现几组的比值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写成等式,自然流畅地引出比例。运用已有经验完成新知识的衔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进而总结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教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题中先写比、再写比例,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的区别,再由比的各部分名称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紧接着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们多方面验证,从个别推广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实事求是验证比例的基本性质。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这个愉快的探究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建议

  王老师这节课其实已经很完备,教学环节也好,教学方法也很好,但我觉得还有以下两方面需要加强以下:

  1、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学生不能很好的回答问题时,应耐心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3、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呈现和学习,始终都从经验出发,获取新知。教学时,应该通过创设生活化数学知识并采用循序渐进引向深入,为学生提升“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抑扬顿挫,才能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

  三、自我提升

  通过观摩王老师的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从教学手段还是师生互动方面都受益匪浅。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不能一种方式用到底,这样会让学生们觉得枯燥而厌烦学习数学。作为一名老师,要多学习,多思考,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趣,让学生们愿意上数学课。

观课报告14

  她始终在不断地钻研、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所教学科教学成绩显著,她的教学成绩在全旗统考中连续好几年第一。

  为了管理好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班级凝聚力,她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她的班会课每周一个主题,内容丰富:理想、勤奋、团结、安全、学习方法……学生在这些主题班会课中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方法,增强了凝聚力。她还以小组为单位办了班级小报《清风小河报》,优化班级文化建设,她不仅是严格管理学生的管理人,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跑人。

  20xx年,棋盘井中学参加了全国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她是我校课题的.负责人,为了带领大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实现少教多学,课堂高效,她向年轻教师一样,积极参加培训,虚心学习,参加公开课教学展示,与同行切磋,相互学习。她总是走在课改的前列,作为学校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她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她是我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她带领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沉吟集》《中学生必备古诗词》《棋盘井中学优秀作文集》,她创建了我校首个文学社团——"春晖"文学社,并且出了六期社报,在"少教多学"课题研究过程中她负责编写了《少教多学论文反思集》《少教多学案例集》《少教多学阶段小结和结题报告集》,她热心帮助年轻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她待人诚恳,为人谦虚耿直,捧着一颗教育热心,做好每一件事。在教育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30年,仍能以满腔的热情从事一线教学,从不懈怠,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相信张炜老师会在将后的教育岗位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主要业绩:

  20xx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旗级优秀教师称号;

  20xx年荣获内蒙古首届"文星杯"青少年作文大优秀组织奖;

  20xx年教学案例《月亮上的足迹》获部级一等奖;

  20xx年论文《课改让语文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发表在内蒙古自治区出版的《新课改理论与实践》上;

  20xx年鄂旗首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竞赛三等奖。

  20xx年被评为鄂尔多斯市语文教学改革成果奖;

  20xx年课件《大雁归来》被自治区评为"辽教杯"教学软件二等奖;

  20xx论文《诵读课之我见》获部级一等奖并发表在《方法》杂志第三期上;

  20xx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名教师称号;

  20xx年教学录像课《三国演义导读》获自治区一等奖,论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初探》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学科第三届教学论文二等奖;

  20xx年负责编写了棋盘井中学语文校本课程《沉吟集》;

  20xx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明星教师称号;

  20xx年被旗教育局授予鄂托克旗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称号;

  20xx年负责编写了棋盘井中学学生优秀作文集第一辑:初一《春阳》、初二《雨荷》、初四《寻梦》。

  20xx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明星园丁称号;

  20xx年在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中荣获初中组"读书百杰"奖;

  20xx年在鄂尔多斯市第五届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初中语文教学能手;

  20xx年负责编写了棋盘井中学学生优秀作文集第二辑:初一《春阳》、初二《雨荷》、初三《寻梦》;

  20xx年所带班级107班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

  20xx年编写了棋盘井中学校本教材《中学生必备古诗词》;

  20xx年教学案例《三国演义》导读被评为部级一等奖;

  20xx年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并撰写了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主持课题研究;

  20xx年先进事迹在鄂托克旗电视台桃李芬芳栏目中报道,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20xx年被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中评为优秀主持人;

  20xx年是"少教多学"的结题年,负责收集了所有结题的资料,并编写了教师《论文反思集》、《案例集》、《阶段小结和结题报告集》;

观课报告15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怀着一颗兴奋但有些紧张的心,带着教学中的种种困惑,参加了xx省教师远程研修,为期十天的培训。坐在电脑前似火炉,为了提高我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对于一个农村中学的xx教师来讲能有一次与同行老师专家在网上交流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因此,我倍加珍惜。

  各位教育专家的循循善诱、娓妮道来和窗外丝丝夏雨一样,洗去了所有的炎热,也滋润着我焦渴的心灵,我干瘪的行囊,渐渐变得充盈丰满。十天宝贵的培训时间就要过去了,回顾这段时间的所见所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啊。下面具体谈一谈本次学习的诸多心得体会:

  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掌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而老师们的设计是想方设法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看似简单,但老师们都是精心备课的。他们设计的活动内容大都贴近学生现学教材,并能联系实际,一环扣一环,每个步骤都衔接得很好。我觉得平时老师们上课能做到这一点,对学生的训练就会相当扎实,形式活泼多样,不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xx学习,兴趣在先。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老师的精心设计。设计新颖,学生就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乐在其中,越学越爱学。

  三、老师们的评论深入浅出,侃侃而谈。

  幽默机智的.淡吐中,一定会让课堂焕发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在他的引导下,我明白了如何在教实践中行之有效地提高xx教学的有效性。

  这次暑期的xx培训,给我们xx教学入指明了明确的方向。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被传统的的教学模式所束缚着,禁锢着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在教学中迷失了方向。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觉自己是收获是挺大的。了解了一些先进教育理念,也掌握了一些教育教学方法。今后我会把学到的先进的理论认识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为我们xx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1

  本次研修,通过观看平台提供的三节课我受益匪浅。三位老师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判断教学设计是否有效,要看教师如何引领学生从起点走向目标。虽然几位教师的课各有千秋,老师对教材的研究,对课标的把握,对学生的驾驭都非常到位,体现出了教材、学生、教师交融一体。

  一、创新与务实并重

  三位老师的课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包装,回归课堂的原生态,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情景导入部分简简单单,课件实实在在,但是切合课堂主题,能引发学生思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鄄实验中学的老师在讲授《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时,开篇简单明了的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赤道、撒哈拉沙漠和中国的气候呈现出的特征不一致?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列举身边生活的例子为学生详细解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和以往的传统课程相比,这几位老师的课在内容重组和课程设计独具匠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两耳充闻天下事

  在观看这几位老师的课时,我发现所有老师都注重了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出合适的情境,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让学习的目标不止于知识与技能。例如在讲授《锋面系统》这节课时,教师以以诙谐幽默的新闻视频天气报道开篇,既切合本节课的主题,又体现了对学生知识应用的引导。《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这节课开始就以学生熟悉的学习图片引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例分析人地思想的演变,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产生影响。这个设计不光有“心”,更有“新”。

  因此,在新时期我们教师不仅要“一心只读教参书”,更要“两耳充闻天下事”。“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留意生活,关心时事,能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有效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过程更趋完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整体上来看本课教师教学评价及时但并不是十分有效,一堂课中大多都是“好的,请坐”、“很好”等效果并不明显的激励性语言。如何才能对学生做出有效的评价,这也是我们教师以后要着重思考的内容。

  学无止境,在看了这几位老师的课后,让我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自己专业能力上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探索,博采众长,在探索、学习、反思中不断进步。

【观课报告】相关文章:

观课报告05-18

音乐课的观课报告03-13

观课报告数学03-19

英语观课报告09-26

观课报告优秀10-15

小学观课报告09-20

语文观课报告03-10

观课报告范文04-23

化学观课报告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