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全文

时间:2024-05-28 08:10:43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全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全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全文

小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全文1

  一、课题提出背景:

  1、初中和高中都属于基础教育。把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日益显现出它的必要性,因此,应通盘考虑,全面把握。无论初中或高中化学教学都是化学教学的一部分。化学是为变革的社会服务的,是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应该具有的基础知识,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必须的教育。初中教学要为高中教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化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2、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高中化学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

  3、初高中教材、教学内容应衔接现行的初、高中教材虽然有它的连续性,但更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编写上也有些不配套;初中是义务教育,高中是非义务教育,导致初、高中的教学不能有效的沟通,很多初中教师根本就没有看到过高中的教材,更没有进行教学技能的培训,对高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了解;而高中教师根本就没有看到初中的教材,没有去了解学生究竟在初中学习了哪些知识;初中化学教学时间仅为短短的一年,并要参加升学考试,客观上造成了初中化学教学赶进度,教学内容一般不超过课本教材内容,教师也无意去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导致许多学生基础不够扎实。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初高中化学的教学当务之急是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包括教材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衔接、初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等,鉴于各种因素,我们选取了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衔接作为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论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通过设计一项重大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总而言之,建构主义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建构,重视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从而主张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衔接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建构主义思想,是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相吻合的学习方式。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为本课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是人化的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本性和价值、尊严和自由、成就与潜能。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应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联结,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学习者了解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更是指学习者所做出的一种自主、自觉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人本主义学习论为衔接教学的研究奠定了人文基础,它让人们看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必须以其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只有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特性,给予其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的机会,学生才能够获得发展。

  3、化学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课题的研究将以两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和研究对象。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本课题的提出,主要依据教育、教学的改革,依据化学课课程标准,依据学校的发展,也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2、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教师寻求实施新课程的最佳结合点,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捕捉教育时机,同时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真正落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3、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高中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作为教学情景,设计题目,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

  4、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能注意把握好教学难度,注意学生与初中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使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机整合、协同发展。

  四、课题研究团队:

  研究课题: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席继磊

  课题研究成员:李玉磊冯学铭

  课题参与人:长葛二高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

  五、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xx.9——20xx.10)提出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的构想,成立课题研究组。学习相关理论,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新课题组成员的课程理念,统一思想,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xx.9——20xx.10)课题研究组成员走访初中兄弟学校化学教师,调查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了解初中化学所讲知识内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特点;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设计一套自测题,对学生初中化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第三阶段:(20xx.9)课题研究组成员根据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初中化学复习学案,利用开学第一周时间对初中化学进行复习,同时让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第四阶段:(20xx.10——20xx.xx)课题研究组成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把对每一节课涉及到初中化学知识都给予体现出来;研究组成员还定期进行交流总结心得体会,对实际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第五阶段:(20xx.xx——20xx.1)课题研究成果展示阶段,课题组成员共同写出研究心得体会,在学校教研组会上进行交流。同时由席继磊参加学校及长葛市优质课比赛。

  六、研究内容:

  (一)通用对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学习,是我们认识到:

  1、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联系

  a.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继续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基础性

  b.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继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化学课程的主旨

  c.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继续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2、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区别

  a.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

  b.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

  c.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注重课程的多元化

  【注】详细材料见过程性材料《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二)通过对初中教师的走访及学生的测试,我们认为要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应该从学习能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入手。

  ◆教学内容的衔接是搞好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基础对现行九年级化学教材与高一教材认真进行比较、分析,有许多内容可在初中适当拓宽知识的边界,有效与高中知识内容进行衔接,略举数例说明。

  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阶段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时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开进行教学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没有列出,将这些概念割裂开来,显得很零散,而且教材仅从得失氧的角度来判断、分析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所以初中在讲还原反应时应与氧化反应联系起来讲,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实例的分析,除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外,还要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来分析,让学生对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概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2.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阶段在介绍碳的性质时,只简单介绍了金刚石、石墨、C60,未对上述物质的结构进行剖析,而高中阶段更强调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为了能与高中化学教学更好地接轨,初中教学应通过对碳单质的结构性质、用途进行分析,让学生初步确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概念,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学习。

  3.化学计算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化学计算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都是关于质量的计算,而高中的化学计算通常以物质的量(摩尔)进行计算,从而架起宏观与微观之间相联的桥梁。为了引导学生形成量的意识,在介绍气体的收集方法时需了解各种气体的密度,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例分析。例如: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密度是1.429,若用32除以1.429得22.4;又如: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密度是0.089,若用2除以0.089也等于22.4。通过常数22.4建立了气体密度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联系,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出不同气体的密度。这样既减轻学生对气体密度大小的记忆负担,又形成了有关物质的量的概念。

  4.复分解反应与离子反应的衔接。初中化学在介绍复分解反应时,简要地介绍了一些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要求产物中须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而高中化学则要求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的书写方法,因此在初中辅导学生时应作些复分解反应条件分析的延伸,让学生学会写电离方程式,使学生了解在溶液里所起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5.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6.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7.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

  2、H

  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

  2、HCl、SO

  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初中教学中能与高中知识衔接的知识点还有不少,例如:元素化合价、元素周期表、化合物的形成等等,只要我们细加揣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也许只要“点到为止”,往往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为将来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法的衔接是实现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关键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多“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要多让学生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进行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自学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教师需要在化学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功夫,研究怎样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学,以实现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等方面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搞好衔接教学,教师还要精心备好课,力求教学形式不拘一格,尽可能使课堂生动活泼、有趣,对教学内容中重点知识的讲授方式要反复推敲,精心安排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教学中灵活应用教法,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提高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是实现初中与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保证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习惯于记忆、重现、简单模仿,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主要是依赖教师。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学习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

  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性,用主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重要任务,在“要学”的基础上做到”学会”,进而达到“会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要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阶段,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一环。

  总之,初中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法的衔接,我们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初中学生尽快提高知识和能力,为将来高中化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日常教学的改进和完善

  (四)成果展示

  七、结题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初步研究,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基于中学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缺乏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学生将无法继续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将远大于其理论价值。由于本课题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加上受人力和物力投入的限制,虽然本课题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但仍还有大量的工作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

  1、实践研究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理论的价值在于付诸实践、指导实践。本课题虽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各种观点的提出都有其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必竟还是一种点上的、局部的实践,有赖广大的中学和每一位中学化学教师的参与,做到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推广,在推广中提升,进一步强化课题实践研究的系统性。同时,本课题也可成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实践平台,这也是本课题的重要价值所在。

  2、课题研究的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宽

  本课题的衔接教学研究几乎涵盖了中学化学的各个方面,所涉及的要素除本报告内容所及之外,还有一些相关人文等方面的因素,研究的范围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宽。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衔接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关注,要注意学生人格的培养,增强学生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意识,通过衔接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3、化学教师的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大多数中学初高中分离办学的模式实际上形成了一道隔离初高中教师交流的屏障。

  就化学学科面言,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教学要求,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教学要求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适度建立初高中化学教师的交流体制,加强初高中的互动,促进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沟通交流,将十分有利于衔接教学的实施。这也是本课题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

  4、化学课程一体化有待进一步深化

小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全文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意义:

  英语教学正面临重大变革。现行高中英语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应用;重死记、轻灵活。这种弊端造成了耗时多、费力多、收效微;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恶果。不彻底改变它,高中英语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就无法改变全民口诛笔伐的严峻形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各地都对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应该说这几年课程、教材、教学模式的变革进行的如火如荼,需要我们对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分析、检验、总结,最后采用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实现“全面更新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正确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二、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实验研究,改变过去和现在正存在着的僵化而低效、高分而低能、劳累而无味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一种灵活而轻松、简洁而高效、新颖而引人的教学模式,使之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而能够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

  2.借助于新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提高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成功的信心,激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活学生发展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在不断激励的状态中取得不断进步。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多元智能理论

  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因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特别需要认真对待英语兴趣相对不浓的学生,平时对他们降低要求,注重学习引导,激励成功的自信心,努力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和机会,采用激励性措施让大部分学生从教学中感受到快乐,使其对英语产生兴趣,进而乐学并及早跟上优生。

  2.激励教育理论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管理心理学认为,认得一切行为都是因受激励而产生的,研究表明收到充分激励的人其能力可以发挥到激励前的三倍到四倍。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创设积极的教育时空环境和情感体验,更多的采取表扬、赞美、宽容的教育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容动力机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3.学习靠兴趣,兴趣使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人对有兴趣的事物总是心神向往,优先给予注意。浓厚的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倾向时,就发展成为爱好。因此,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能激发学生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提倡趣味教学。

  4.《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老师们能理解自主合作学习的内涵,能够灵活运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技能,帮助和指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够创设一个互动、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接受新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主动地探究总结问题等。

  具体目标:

  1.能够探索出一套学生分组学习高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策略与实施方案。

  2.培养学生浓厚的自主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在小组中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教学”现象,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自主研究、合作交流,转变学生的习性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题的研究内容:

  1、如何设置课堂合作学习环境?

  2、如何微调英语课程?

  3、探索学生合作学习策略。

  4、探索课堂教学程序与基本策略。

  5、正确处理合作学习中的几种关系和几对矛盾。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本课题将采取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网上查询、文献法、调查法、发现法、观察法、讨论法、问卷法、教学总结等研究方法。比如:上网收集信息、图书馆查资料、问卷调查、找学生座谈、上观摩课、课题组成员进行教研讨论、经验总结、网上交流、撰写论文等,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1.第一阶段:收集资料20xx.9-----20xx.10

  主要任务:建立课题组,收集资料,研究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动态,制订并完善课题方案,做好开题审报工作。

  研究方式:文献调查法。

  负责人:侯邦智

  2.第二阶段:实验观察20xx.11---20xx.xx

  主要任务:组织教师进行“同题异构”实验听评课,并在相关主题下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研究。

  研究方式:实验分析法。

  负责人:雷光金李世芳魏丽丹侯邦智赵云亮

  3.第三阶段归纳提升20xx.1----20xx.3

  主要任务:调查学生学习效果,进一步实施有效性的教育研究,请相关专家给予评定。

  研究方式:访谈调查法

  负责人:李世芳魏丽丹

  4.第四阶段模式构建20xx.4----20xx.6

  主要任务:完成结题报告、论文撰写和课堂教学成果汇编。课题组进一步总结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有效教学模式。

  研究方式:分析总结法

  负责人:雷光金赵云亮

  八、课题研究成果及分析:

  1.“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预习案的制定和分发——情境创设——成果展示——疑问展示——讨论深化——小组互助——释疑答惑——整合总结——知识构建——强化训练

  2.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

  九、课题研究的反思:

  1.通过一年的教学实验研究,我们意识到学生自主的合作学习是真正提高学生的知识容度、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综合素质的有效的重要途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全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发展的空间,都有成才的欲望和机会。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的思考以及同组的合作探究,往往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这种闪光点,及时进行激励表扬;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或走一点弯路,此时教师要本着宽容的心态,允许这种意外的发生,通过点拨或精炼的指导使学生及时进行自我纠正,自我完善。使学生体验探究、发现、收获的喜悦。

  3.在实验过程中,对一些难点问题,学生的观点异彩纷呈,参差不一,这样一来进行讨论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混乱”的课堂表象,甚至于个别学生因为基础差、习惯差而浑水摸鱼,趁势作乱。对这种现象就需要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发挥作用了,而这种能力却是因人而异,需要各位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自我探索,自我总结,自我完善。

  4.还有一种情况也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注意,那就是对课堂节奏以及进度的掌控,因为从宏观上看,我们的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宏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一节课或几节课,所以要对教材以及教学任务有着宏观和长期的规划和安排。否则机会出现“作秀于一节课”而“作乱于一门课”的情况。

  十、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目录:

  1.论文《浅谈高中英语“小组合作”的实施》已于20xx年3月在国家二级报纸《学习报》教育研究版第61期第三版上正式发表。

小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全文3

  一、课题提出背景:

  1、初中和高中都属于基础教育。把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日益显现出它的必要性,因此,应通盘考虑,全面把握。无论初中或高中化学教学都是化学教学的一部分。化学是为变革的社会服务的,是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应该具有的基础知识,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必须的教育。初中教学要为高中教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化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2、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高中化学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

  3、初高中教材、教学内容应衔接现行的初、高中教材虽然有它的连续性,但更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编写上也有些不配套;初中是义务教育,高中是非义务教育,导致初、高中的教学不能有效的沟通,很多初中教师根本就没有看到过高中的教材,更没有进行教学技能的培训,对高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了解;而高中教师根本就没有看到初中的教材,没有去了解学生究竟在初中学习了哪些知识;初中化学教学时间仅为短短的一年,并要参加升学考试,客观上造成了初中化学教学赶进度,教学内容一般不超过课本教材内容,教师也无意去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导致许多学生基础不够扎实。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初高中化学的教学当务之急是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包括教材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衔接、初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等,鉴于各种因素,我们选取了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衔接作为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论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通过设计一项重大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总而言之,建构主义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建构,重视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从而主张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衔接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建构主义思想,是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相吻合的学习方式。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为本课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是人化的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本性和价值、尊严和自由、成就与潜能。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应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联结,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学习者了解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更是指学习者所做出的一种自主、自觉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人本主义学习论为衔接教学的研究奠定了人文基础,它让人们看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必须以其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只有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特性,给予其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的机会,学生才能够获得发展。

  3、化学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课题的研究将以两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和研究对象。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本课题的提出,主要依据教育、教学的改革,依据化学课课程标准,依据学校的发展,也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2、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教师寻求实施新课程的最佳结合点,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捕捉教育时机,同时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真正落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3、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高中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作为教学情景,设计题目,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

  4、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能注意把握好教学难度,注意学生与初中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使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机整合、协同发展。

  四、课题研究团队:

  研究课题: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席继磊

  课题研究成员:李玉磊冯学铭

  课题参与人:长葛二高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

  五、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xx.9——20xx.10)提出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的构想,成立课题研究组。学习相关理论,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新课题组成员的课程理念,统一思想,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xx.9——20xx.10)课题研究组成员走访初中兄弟学校化学教师,调查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了解初中化学所讲知识内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特点;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设计一套自测题,对学生初中化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第三阶段:(20xx.9)课题研究组成员根据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初中化学复习学案,利用开学第一周时间对初中化学进行复习,同时让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第四阶段:(20xx.10——20xx.xx)课题研究组成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把对每一节课涉及到初中化学知识都给予体现出来;研究组成员还定期进行交流总结心得体会,对实际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第五阶段:(20xx.xx——20xx.1)课题研究成果展示阶段,课题组成员共同写出研究心得体会,在学校教研组会上进行交流。同时由席继磊参加学校及长葛市优质课比赛。

  六、研究内容:

  (一)通用对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学习,是我们认识到:

  1、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联系

  a.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继续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基础性

  b.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继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化学课程的主旨

  c.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继续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2、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区别

  a.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

  b.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

  c.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注重课程的多元化

  【注】详细材料见过程性材料《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二)通过对初中教师的走访及学生的测试,我们认为要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应该从学习能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入手。

  ◆教学内容的衔接是搞好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基础对现行九年级化学教材与高一教材认真进行比较、分析,有许多内容可在初中适当拓宽知识的边界,有效与高中知识内容进行衔接,略举数例说明。

  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阶段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时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开进行教学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没有列出,将这些概念割裂开来,显得很零散,而且教材仅从得失氧的角度来判断、分析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所以初中在讲还原反应时应与氧化反应联系起来讲,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实例的分析,除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外,还要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来分析,让学生对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概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2.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阶段在介绍碳的性质时,只简单介绍了金刚石、石墨、C60,未对上述物质的结构进行剖析,而高中阶段更强调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为了能与高中化学教学更好地接轨,初中教学应通过对碳单质的结构性质、用途进行分析,让学生初步确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概念,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学习。

  3.化学计算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化学计算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都是关于质量的计算,而高中的化学计算通常以物质的量(摩尔)进行计算,从而架起宏观与微观之间相联的桥梁。为了引导学生形成量的意识,在介绍气体的收集方法时需了解各种气体的密度,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例分析。例如: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密度是1.429,若用32除以1.429得22.4;又如: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密度是0.089,若用2除以0.089也等于22.4。通过常数22.4建立了气体密度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联系,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出不同气体的密度。这样既减轻学生对气体密度大小的记忆负担,又形成了有关物质的量的概念。

  4.复分解反应与离子反应的衔接。初中化学在介绍复分解反应时,简要地介绍了一些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要求产物中须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而高中化学则要求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的书写方法,因此在初中辅导学生时应作些复分解反应条件分析的延伸,让学生学会写电离方程式,使学生了解在溶液里所起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5.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6.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7.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

  2、H

  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

  2、HCl、SO

  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初中教学中能与高中知识衔接的知识点还有不少,例如:元素化合价、元素周期表、化合物的形成等等,只要我们细加揣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也许只要“点到为止”,往往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为将来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法的衔接是实现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关键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多“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要多让学生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进行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自学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教师需要在化学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功夫,研究怎样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学,以实现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等方面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搞好衔接教学,教师还要精心备好课,力求教学形式不拘一格,尽可能使课堂生动活泼、有趣,对教学内容中重点知识的讲授方式要反复推敲,精心安排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教学中灵活应用教法,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提高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是实现初中与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保证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习惯于记忆、重现、简单模仿,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主要是依赖教师。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学习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

  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性,用主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重要任务,在“要学”的基础上做到”学会”,进而达到“会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要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阶段,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一环。

  总之,初中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法的衔接,我们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初中学生尽快提高知识和能力,为将来高中化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日常教学的改进和完善

  (四)成果展示

  七、结题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初步研究,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基于中学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缺乏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学生将无法继续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将远大于其理论价值。由于本课题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加上受人力和物力投入的限制,虽然本课题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但仍还有大量的工作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

  1、实践研究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理论的价值在于付诸实践、指导实践。本课题虽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各种观点的提出都有其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必竟还是一种点上的、局部的实践,有赖广大的中学和每一位中学化学教师的参与,做到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推广,在推广中提升,进一步强化课题实践研究的系统性。同时,本课题也可成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实践平台,这也是本课题的重要价值所在。

  2、课题研究的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宽

  本课题的衔接教学研究几乎涵盖了中学化学的各个方面,所涉及的要素除本报告内容所及之外,还有一些相关人文等方面的因素,研究的范围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宽。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衔接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关注,要注意学生人格的培养,增强学生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意识,通过衔接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3、化学教师的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大多数中学初高中分离办学的模式实际上形成了一道隔离初高中教师交流的屏障。

  就化学学科面言,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教学要求,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教学要求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适度建立初高中化学教师的交流体制,加强初高中的互动,促进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沟通交流,将十分有利于衔接教学的实施。这也是本课题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

  4、化学课程一体化有待进一步深化

【小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全文】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03-06

【经典】课题研究结题报告01-17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08-23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05-02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12-17

化学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12-08

(荐)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01-23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9篇【精品】01-25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经典(11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