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孝的成语

时间:2023-02-10 15:06:07 成语 我要投稿

关于孝的成语

  导读: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孝的成语 篇1

  1、移孝为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2、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3、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4、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5、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6、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7、移孝作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8、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

  9、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10、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11、孝思不匮: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12、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13、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14、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15、孝悌忠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16、慈乌返哺: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亦作“慈乌反哺”。

  17、乌鸟之情:古时传说,乌鸦有反哺之情。因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18、入孝出悌: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19、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20、薄养厚葬: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孝的成语 篇2

  尝粪心忧

  原文: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诗赞: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译文:南齐人庾黔娄,任孱陵县令。到孱陵县赴任不满十天,忽然觉得心惊胆战,浑身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到家得知父亲病重已两天了。医生说:“要想知道病情好转还是恶化,只要尝一点病人粪便,味道苦说明是好事。”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到夜里,跪拜北斗星,叩头乞求以自身代父去死。

  乳姑不怠

  原文: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诗赞: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译文: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崔山南(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他的曾祖母长孙老夫人年事已高,牙齿完全脱落。他祖母唐夫人每天早上盥洗后,都上堂来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婆婆长孙老夫人没有吃过一粒粮食,数年身体依然健康。后来一天忽然病倒了,将全家大小全召集在一起,发愿说:“我没有什么能报答媳妇的恩义了,但愿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就好了。”

  涤亲溺器

  原文: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诗赞: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译文: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黄庭坚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哲宗元符年间位居太史,天性极其孝顺。他虽然身居显官,富贵异常,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他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马桶),从没有一天不尽儿子的职责。

  弃官寻母

  原文: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诗赞: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译文:宋代天长人朱寿昌,七岁的时候,生身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于是不改嫁他人。母子不能相见已经五十年了。神宗时,朱寿昌(得到线索后)辞官不做,赶赴陕西(寻找生母),与家人告别时发誓不见到母亲绝不返回。后来,寻访到在陕西同州,终于找到了生母,母子欢聚。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孝感动天

  原文: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诗赞: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译文: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瞽瞍老汉的儿子(瞽瞍,盲人也)。天生就懂得大孝。他父亲脾气古怪,继母性情变化无常,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象,非常不懂事(他们多次设诡计陷害舜,但舜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干活时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如他播种,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同时嫁给舜为妻子,最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戏采娱亲

  原文: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烂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诗赞: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闱。

  译文:周朝时有个老人叫莱子,非常孝顺。他伺候二老双亲,总是极尽所能地做可口的甘美的食物。他的年龄马上就七十了(古稀之年,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从来不在父母面前说老子。他经常身穿色彩鲜艳的婴儿装,象婴儿一样在双亲身边戏昵。有一次曾经在为老人端洗脚水时,故意假装跌倒,趴在地上,学小婴儿的哇哇哭声,逗老人开心。

  鹿乳奉亲

  原文:周剡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剡子具以情告,乃免。

  诗赞: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译文:周朝时有个人叫剡子,天性非常孝顺。他的父母年纪大了,俩人的眼睛都患上了眼病,想吃野鹿的乳汁。剡子于是穿上鹿皮做的衣服,进到深山密林里,混到鹿群当中,挤母鹿的乳汁拿回家供养双亲。一次,猎人发现了他,以为是只失群的小鹿,便用弓箭瞄准准备射他,吓的他赶紧大喊说自己是为得到鹿乳而装扮成鹿的人,才逃过了一场大难。

  为亲负米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诗赞: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译文:周朝的仲由,表字子路。(他是孔子的学生,他年轻时家里很穷)经常吃嫩藜叶和野藿叶等野菜做的饭,他把自己的俸米从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家给双亲吃。后来,双亲死了,子路当了大官,他到南方的楚地游学时,护卫车队达到一百辆,家里积攒的粮食上万钟(钟,一种容器,铁铸,容积约30斤),坐的时候座位上铺着几层厚厚的坐垫,吃饭时面前摆着各种食器和餐具。面对此景,子路放下筷子叹息:“虽然如此,我宁愿还吃嫩藜叶和野藿叶等野菜做的饭,继续为双亲从百里外背米回家供养,可惜再也得不到这样的机会了。”

  啮指心痛

  原文: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诗赞: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译文: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芦衣顺母

  原文: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以衣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紖。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诗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译文:春秋时期鲁国的闵损,字子骞(孔子的弟子,以德孝著称),幼年时母亲就死了。父亲续娶了后妻,后母又生了两个儿子。(冬天)继母给两个亲儿子穿着用棉花填絮做的冬衣,因为厌弃闵损,给他穿用芦花填絮的“绵衣”。一天,父亲出门让闵损驾御马车,闵损因身体寒冷发抖,将缰绳坠落地上(因此被父亲鞭打,打破棉衣发现芦花)。父亲得知闵损受到虐待后,要休掉后妻。闵损求父亲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孩子受冷;赶走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继母听说,立即悔恨知错,从此改过。

  亲尝汤药

  原文: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诗赞: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译文:汉代第三个皇帝是汉文帝(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最初被封为代王。文帝的生母是薄太后。他即帝位后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常年生病,一病就是三年,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亲自照顾,给母亲服用的汤药,他要没有亲口尝过就不让母亲服用。他(在位重德治)以仁孝之名闻天下。

  拾葚供亲

  原文: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诗赞: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译文:西汉末年汝南(今属河南)人蔡顺,很小就丧父成了孤儿,对待母亲非常孝敬。当时正遭遇王莽篡汉之乱,年景也是荒年,粮食不够吃,只得拾桑葚果(充饥),并用不同的器皿盛着。(一天)赤眉军(汉末义军,统治者污为贼)撞见他后就问道他(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器皿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熟透的桑葚是供老母食用,红色未熟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同情他的孝心,送给他白米两斗、牛腿一只让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孝的成语 篇3

  扇枕温席

  【解释】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孝感动天

  【解释】讲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动上天的故事。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鹿乳奉亲

  【解释】讲述了作为孝子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得到鹿乳来奉养亲人。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百里负米

  【解释】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啮指痛心

  【解释】曾参入山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让你知道。”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芦衣顺母

  【解释】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衣顺母是《论语·先进》中的'典故

  涌泉跃鲤

  【解释】讲述了汉代姜诗与其妻的孝行。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怀橘遗亲

  【解释】陆绩怀里藏两个橘子,带给年迈的母亲吃。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扇枕温衾

  【解释】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行佣供母

  【解释】行佣供母,二十四孝之一,说的是 东汉时齐国临淄人江革,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的故事。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涤亲溺器

  【解释】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恣蚊饱血

  【解释】拿自己的血喂饱了蚊子,让他不要再叮父母。形容子女非常孝顺。

  【出处】见前文《二十四孝》

【孝的成语】相关文章:

孝的名言警句02-21

关于孝的名言01-14

孝的名言警句11-15

孝的回答美文04-05

孝字开头的语02-19

孝字相关的词语02-19

有关孝的名言警句04-02

孝亲名言警句06-19

孝亲敬老名言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