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村级调研报告

时间:2024-08-14 18:43:30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村级调研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村级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村级调研报告

村级调研报告1

  几年来,______镇党委坚持以“五好党委”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强镇富民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手段,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镇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层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提高。

  按照区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我镇党委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积极的走访、座谈,我们也真切的体会到,目前,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虽然越来越好,但是从客观上看,农村干部的工作环境却日趋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从某些程度上限制了村级班子建设和村政事务的发展,在这些问题中,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团组织建设等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体现在:

  1、一些村干部漠视村后备干部、村团组织建设,认为其不重要,致使一些村团组织存在“懒、散、瘫”现象。

  2、一些村尽管配备后备干部,但是由于工作机制的局限性不能使农村党组织发现更好的优秀青年人才。

  3、村后备干部、村团组织建设的不平衡、不健全,致使一些村班子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现象,一些村村干部整体年龄偏大,造成其工作开拓性不强,创新性不高、因循守旧,限制了村政事务的发展,遇到换届选举,给党委很难找到合适的后备干部人选,增加了这些村出现不稳定情况的因素。

  4、一些优秀青年人才尽管有理想、有抱负,但由于村干部岗位经济收入偏低,不能保证其正常经济开支,失去了他们投身村政事务工作的积极性和吸引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提高各村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拓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渠道,解决村级后备干部配备问题,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______镇党委专门出台了《______关于“公推直选”村级团支部书记及村级后备干部的意见》,全面组织实施了村团支部书记及村级后备干部“公推直选”工作。

  一、具体做法:

  1、明确指导思想和原则:努力拓宽识人用人的渠道,不断优化团干部队伍和村级后备干部结构,为______镇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青年人材。根据《团章》和平谷区委关于选拔任用村级后备干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坚持“民主、公开、平等”的原则,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明确“公推直选”的程序。“公推直选”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各支部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公推直选”领导小组和资格审查小组,组成人员:书记、副书记、村主任(或村委)、村民代表、团员代表各1人,党员代表2人;

  (2)对参与竞选的.人员条件、具体时间安排进行公示(凡是35岁以下的党员,28岁以下的团员均可报名竞选);

  (3)由本村团员青年、党员或村民联名(2人以上)推荐或本人自荐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人选;

  (4)由镇党委和派出所、村支部联合对推荐、自荐的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人选的资格进行审查并进行公示;

  (5)由镇党委组织出题对村级团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进行笔试;

  (6)对通过笔试的人选进行面试,组织竞选演说和现场答辩。由本村团员、党员、村民代表和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投票,推选村级后备干部和村团支部书记候选人;

  (7)组织本村全体团员采取直接投票的方式,从两名村团支部书记候选人中选举产生村团支部书记一名。(8)对当选的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公示,试用期为半年,试用期满,由镇党委考核,合格者作为村级后备干部。

  3、明确了职责分工:此项工作经镇党委会研究通过,由镇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制订政策,指导工作,规范程序,各支部具体组织各环节的工作落实,镇纪委全程参与监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保障措施:

  对当选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镇党委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明确要求要让他们广泛参与村内事务,根据实际情况给他们安排兼职工作,进行压担锻炼,主要是做好以下六个环节的工作。

  1、思想发动环节。充分利用广播、公开栏等宣传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公推直选”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广大团员青年知情、参与,让广大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岗前培训环节。镇党委将对新上岗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对共青团知识,工作任务及村内各项工作有一个充分了解和认识,为他们做好本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跟踪培训环节。为抓好新上岗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各村支部都要安排支部副书记、支委与他们结对,并建立个人档案(镇党委备案),镇党委也将委派包村干部与他们定期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对村内事务的认识,以便有针对性的加强引导,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4、民主测评环节。每年年中和年末,镇党委都要组织党、团员、村民代表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及时反馈测评结果,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责成专人监督整改落实。

  5、工作锻炼环节。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要敢于大胆使用,给他们定目标,清责任,使他们尽快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环境,提高解决村内事务的能力,给他们以时间和锻炼提高的机会。

  6、工资待遇环节。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镇党委统一规定村团支部书记享受村党支部委员的工资待遇,村后备干部根据使用情况享受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两项工资标准必须经村有关会议通过),规定村团支部书记列席村党支部会议和其它有关会议。

  三、取得的初步工作成果。

  为了保障这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我镇党委采取了“试点先行,稳步实施”的办法,首先以鱼子山、东洼、北寺三个村为试点,实施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公推直选”工作。共有28名团员青年报名参加了笔试,13人参加了面试,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答辩和民主表决,最终有6人进入了后备干部队伍,其中3人当选为村团支部书记。目前,村级后备干部、团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工作已在______镇全面推开,为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形式,拓宽干部选拔任用渠道探索出一条新路。“公推直选”工作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体现在:

  1、得到了村两委干部的支持。过去由于机制和思路的问题,村干部不重视发现培养优秀人才或很难发现优秀的青年人才,镇党委们出台措施,从制度上保障各支部提高对后备干部及团支部工作的认识,经过三个村的实践,各村两委班子非常支持这样的公开选拔竞争方式,拓宽了各村选拔任用人才的渠道,提高了村支部的威信。

  2、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过去由于在选拔任用村后备干部中透明度、公开性不强,致使一些有能力、有威信的青年人才虽有好的愿望,却无用武之地和展示的舞台,这样的选拔方式,群众参与、群众把关,还权于民,真正体现了民主,受到了村民的认可。

  3、得到了团员青年的欢迎。通过三个村的试点,我们确实体会到,农村团员青年对这项工作非常关注,热情很高,农村不是缺团员青年,而是不乏优秀的青年人才,这种选举的方式他们很欢迎,内心潜在的关心村内事务、组织的归属感得到了加强,28人参与报名竞争,这样的关注、参与、欢迎程度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4、壮大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公平竞争,一些原来没有后备干部的村有了后备干部,一些后备干部队伍不健全、素质不高的村后备干部队伍得到了调整和充实,通过有计划的培养、使用,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增强了后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政绩意识。

  5、健全完善了村级团组织,战斗力普遍得到增强。“公推直选”工作开展之前,我镇党委首先委托镇团委对各村团员团籍进行了清理,对青年进行了登记,对这些团员、青年的组织关系进行了重新注册和确认,使一些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团员青年回到组织的怀抱。其次,通过公开竞选承诺,当选的村团支部书记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服务意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

  6、发现一批优秀青年人才。通过竞选村后备干部和村团支部书记,我们也发现了一批农村优秀的青年人才,尽管他们没有竞选成功,但他们的表现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镇党委对这些新发现的优秀青年人才建立了人才库,以便今后继续培养使用。

  四、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新上任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和监督,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镇党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的监督管理。

  1、建立谈话机制。我们要求村党支部每月与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谈话一次,镇党委每季度安排组织委员和镇团委书记与他们谈话一次,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对内各项工作的认识,以便加强帮助指导,提高他们驾驭工作的能力。

  2、建立测评机制。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他们进行民主测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3、建立考核机制。我们将把对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的考核纳入“五好”支部争创工作中,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每半年考核一次,由组织部门考察备案,对考核不称职或连续两次考核基本称职的,要按照有关组织程序进行处理,对表现优秀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公推直选”工作得到的几点启发和思考

  “公推直选”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是我镇党委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镇党委对新时期下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团组织建设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通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这项工作的实施使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

  1、完善了选人用人机制,加快了农村民主化进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能够使我们发现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这样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农村民主化进程的具体体现,我镇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得到了健全和完善。

  2、强化了镇村两极干部的民主意识,提高了我们的执政意识和服务水平。“公推直选”工作让群众广泛参与,充分体现和发扬民主,从中我们镇、村两级干部深切的感受到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群众中蕴含的热情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激励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执政意识和服务水平,还权于民,造福于民。

  3、解决了村级班子的后继乏人问题。“公推直选”这种模式使我们发现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各种机制保障我们能够进一步培养、使用、锻炼这些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实践锻炼,能够使他们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最终走上村干部岗位,增强了干部选任的连续性,解决了村班子后继乏人、青黄不接问题。

  4、提高了村班子的执政水平,巩固了农村两委班子的执政地位。通过这种选任模式,提高了村干部的威信,提高了村班子的执政水平,巩固了农村两委班子的执政地位,农村两委班子尤其是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公推直选”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是我镇党委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镇党委对新时期下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团组织建设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通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这项工作的实施,完善了我镇选人用人机制,加快了农村民主化进程,解决了村级班子后继乏人问题,切实增强了村级团支部的战斗力,为今后广大团员青年为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条件。

村级调研报告2

  剖析驼巷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因,其奥秘在于创新实施了"能人引领多元经营精细管理"的发展模式。

  (一)能人引领,各方给力

  一项事业的成功与否,带头人的作用不可小觑。驼巷村集体经济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果,离不开村支书、第一书记、帮扶队员等各类能人的引领带动。20xx年在最初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时,村支书马如俊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综合本村实际经过反复考量,最终决定成立"村级发展资金互助社"保本金赚利息;成立"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置资产赚服务费,为村集体掘回了"第一桶金"。事情往往会在干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并萌生新的想法。20xx年底,驼巷村又争取到国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200万元。马如俊有20多年

  的养牛贩牛经验,他养的'牛体型大,产肉多,且有稳定的购销渠道。他认为发展养牛业比较稳妥,和村两委一班人协商后决定搞育肥牛养殖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集体养殖的肉牛膘肥体壮,即将陆续出栏。马如俊本人在20xx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该村目前的第一书记褚广继是原州区农牧局草原站下派干部,业务能力强,工作有思路、有想法,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提出在因地制宜基础上,稳扎稳打,积小赚为大赚,走多元化发展道路。野兔繁育及小杂粮、青贮玉米种植都是他的建议。近期,他又和村支书考察养鹿的项目。

  (二)因地制宜,多元经营

  20xx年,驼巷村拿到320万元的第一笔扶持资金时,村两委班子起初对这一笔"巨款"怎么花还没有思路,该村的帮扶单位主动聘请专家帮助做了规划设计,计划利用全部扶持资金发展乡村旅游业。但村两委班子坐下来认真研究以后,认为本村既没有秀丽的山水,又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加之张易镇驼巷村地处高海拔山区,一年中的大半年都是寒凉气候,发展旅游业有瓶颈制约。于是,村两委班子硬是顶着压力否定了这个规划,而是选择了适宜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随着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的不断壮大,该村并没有把所有资金都押在一个"赌注"上,而是把资金分散开来使用,多元化经营,多条腿走路。既有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和农机服务中心带来的稳打稳收的"服务性"收入,又有养牛场、野兔场及种植业等效益较高的"产业性"收入。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既适宜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又能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起到分解补给作用,使刚刚起步的村集体经济长足稳定发展。

  (三)精细管理,重在细节

  驼巷村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模式不只是达到了规范,而是极尽精细。一是对村集体账务进行精细管理。聘请固原君源会计事务所的一名专业会计对集体经济的所有往来账务进行规范管理,并严格执行层层签字制度。重大开支必须上合作社理事会、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研究通过。二是对经营活动进行精细管理。当初驼巷村农机服务中心成立时,大多数人并不看好,认为集体的资产未必能管好用好,更别说挣钱了。但在当时扶贫队员褚兴民的亲自主持下,对驼巷村的农机服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使用制度。农机每次使用必须由农户申请,村主任开派车单,农机中心理事长依据派车单派出农机具。驾驶人完成作业

  5从服务对象收取服务费用,交予村会计进账。服务面积用GPS现场读取,农户也承认,排除了纠纷。农机每年春秋季各保养一次,理事长亲自监督农机保养的细节。农机从购入使用至今,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且为村集体累计创收20余万元。三是对产业发展进行精细管理。办养殖育肥场后,为了精确计算投入产出比,村支书和第一书记请教畜牧专家,设计了育肥牛成长记录卡,对育肥牛从购进第一天就进行建档立卡,一牛一档,内容包括编号、品种、年龄、性别、体重、毛色、购进日期及成长发育记录、育肥记录、疫病记录、防疫记录等。从生长发育全过程直至屠宰,每月详细记录一次体重、体高、体长、胸围数据并对胸肋、背腰、四肢、毛皮每月打一次分,综合考评生长状态。出栏后,跟踪测出栏活重,净肉量,计算屠宰率。养殖好不好全部用数据综合考评,投入产出有了"明白账"。

村级调研报告3

  按照区委组织部要求,我街道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调研工作。共分8个工作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街道5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分别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严格按照给定的提纲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现将相关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村级组织运行现状

  目前,我街道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健全,运行较好。全街道5个行政村中,书记、主任共10人;3个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有3人。在调研中有这么一种感觉,凡是由党员群众公选出的候选人而进入村班子的年轻干部,在工作上比较敢闯敢干,热情较高;而部分由村支部和村委会提名为候选人而进入村班子的干部(大部分都是在村任职时间较长的年长干部),在工作魄力上有些欠缺,工作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推诿现象。这种情况也引起了街道党委的高度重视。

  二、影响换届的潜在因素

  1、部分好干部在选举中不占优势。有些村干部坚持原则,按上级要求敢抓敢管,工作中免不了触及一些人的利益,甚至有对立面,可能会失掉一些选票。

  2、宗族势力对选举的影响。由于受陈腐观念的影响和村级组织职能的弱化,致使一些村宗派、宗族势力有

  所抬头,随着选举工作的推进,可能会对选举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3、外出打工人员多。加达村有很大一批有见识、有责任心的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可能会造成组织选举吸纳年青力量和新鲜血液难度较大。

  4、村民的民主意识还有一定差距,对选举权利的认识不够,认为选举是村干部的事,填写选票时敷衍了事,影响选举的公正性,甚至不配合、不参与选举工作,不参加会议,致使选举没办法开展。

  三、对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几点建议

  今年,随着街道、区、市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圆满结束,马上就要迎来村级组织的换届选举。为切实做好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结合我街道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灵活选择选举形式。无论是深化完善“两推一选”制度,还是推行“公推直选”制度,都要因地制宜,结合本村实际。对于选民素质较高,民主基础较好的地方,可以推行“公推直选”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增强党组织在广大村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是先导,认识是前提。凡是宣传教育工作到了位,群众参选热情就高,否则,群众漠不关心,选举工作就难于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营

  造浓厚的选举氛围。同时,要注重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宣传联系,激发和调动广大村民的参选热情,确保党员和选民的参选率。

  三是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首先要明确责任,街道党委和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一级对一级签订选举工作责任状。其次是准备工作要充分,在选举之前,各村应全面清理财务,并将结果张榜公布,让选民放心,更好地挑选信赖的村委会班子。再次是要注重选举中的细节设计,尽量减少操作过程中的漏洞。要把选举工作的.法定程序、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详细分解安排到每一天,实行倒计时日程安排。在选举前,负责选举的工作人员要根据本村具体情况,尽量完善工作细节,避免选举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矛盾。

  四是要严格依法办事,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街道要分派指导组,对选举全过程严密加以指导,确保选举依法依程序进行。同时,要做好选情监测工作,及早掌握各种动态,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选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问题。

  五是要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后续工作。一方面要保证新老班子平稳过渡,着重做好对落选者的安抚工作,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对任职时间较长的正常离任村干部给予一定的补助。另一方面,有必要对新“两委”成员加强培训,使他们尽快融入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

村级调研报告4

  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近两年,__县积极开展村级卫生室建设,探索村级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__县全面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当前村级卫生室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建设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村级卫生室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村级卫生室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部分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开展业务的专门场所,业务区和生活区不分,诊室、治疗室和药房混设;服务条件简陋,缺少最基本的医疗器械和常用药品配备,乡村医生开展诊疗服务还是依靠听诊器、温度表、注射器等“老三件”,承担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长期没有报酬或报酬微薄。目前,__县虽然将10万元村医生报酬配套资金列入了财政预算,但由于州财政配套资金尚未到位,今年前几个月的村医生报酬大多是由乡镇卫生院先行垫付发放。

  二是乡村医生素质低下。乡村医生绝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培养的“赤脚医生”,文化程度不高,医疗水平较差,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__县452名村级卫生人员中,具有国家正规全日制中专医学学历的只有18人,仅占3.9;238名乡村医生中,只有2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仅占0.8%;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知识老化问题突出,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乡村医生不按规程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现象较为普遍,群众的医疗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得不到很好落实。

  三是村级卫生室设置矛盾较多。乡镇行政区划撤并前,__县共有241个村(居委会),设置村卫生室238个,配备村级卫生人员452人,其中乡村医生238人,村妇幼保健员214人。乡镇行政区划撤并后,__县村(社区)削减为150个,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村级卫生室只能设置200个左右,聘用乡村医生200多名,部分村级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将被撤消和落聘,安置落聘乡村医生困难较大。

  四是村级卫生室管理难以到位。村级卫生室点多面广,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人员有限,对村级卫生室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质量等日常工作实行一体化监督、管理、考核的难度很大。

  二、进一步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建立村级卫生室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落实专人专抓,形成党政统一领导,卫生局统一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农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级卫生室建设。统一建设标准,根据公路沿线和偏远山村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层次村的实际,分层次制定建设标准和实施方案,使村级卫生室建设科学有序进行。各级各部门领导要经常深入村级卫生室建设现场加强指导服务,积极为村级卫生室建设排忧解难。

  二是加大建设投入。建立村级卫生室建设长效投入机制,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将村级卫生室建设投入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个人、集体和社会各界参与村级卫生室建设,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村集体和乡村医生个人投入为辅、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步提高村级卫生室的建设水平。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机制,整合医疗卫生技术资源,建立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基地,定期对乡村医生开展医疗卫生业务知识和卫生、药品等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业务素质。落实城镇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村级卫生室开展业务指导和医疗服务制度、城镇医疗机构人员在职称晋升前到村级卫生室服务制度、城镇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村级卫生室工作制度,加强业务指导,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实行乡村医生学历和执业资格强制性提高制度,严把乡村医生准入关,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

  四是科学设置村级卫生室。设置村级卫生室既要严格按政策办事,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由乡镇政府、村委会和乡镇卫生院共同确定村级卫生室的数量和地址。聘用乡村医生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择优录取,优先聘用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和具有国家正规医学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和进行了岗位培训的乡村医生。高度重视并妥善安置落聘乡村医生,防止在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因素。

  五是加强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村级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人员、机构、业务、财务、药品“五统一”管理。行政管理上,村级卫生室接受乡镇卫生院及村委会的双重领导,以乡镇卫生院管理为主,卫生局对村卫生室实行行业管理。业务管理上,村级卫生室接受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卫生局统一印制村级卫生室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村级卫生室严格按制度规程开展业务工作。财务管理上,乡镇卫生院要指导村级卫生室建立健全财务帐表,规范财务收支程序,村级卫生室每月向乡镇卫生院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并接受卫生局的检查指导,村级卫生室要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卫生室发展专用基金,主要用于卫生室的房屋修缮、设备购置和业务培训等。药品管理上,按有关规定建立村级卫生室基本用药目录和用药计划,满足临床、预防保健用药需要,所用药品、卫生材料由乡镇卫生院统一购进、统一供应,统一实行政府指导的药品价格,村级卫生室不得私自购进药品和卫生材料。卫生局、乡镇卫生院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乡村医生服务质量的绩效评估、考核、监督,实行绩效与报酬挂钩,强化乡村医生的服务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村级调研报告5

  所谓村级财务,是指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往来有关的各项事务。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更是广大群众极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管理好村级财务是各级政府和各村居民委员会的职责,更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

  目前,我区村级财务管理的模式是实行“村财镇管”,所谓“村财镇管”,按照字面解释应该是:村级财务由镇上管理。各村委托镇财政所代理记账,按说财政所只是承担会计和出纳的工作,但实际情况是财政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村民委员会作为村级财务管理的主体,作用没能发挥、财政所职能模糊。

  为了适应乡镇机构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区村级财务的管理,明确各自职责,规范财务行为,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能力,按照市、区财政局对村级财务管理调研工作的安排,近期对我镇的村级财务管理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现行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责任主体

  按照村民自治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村级财务管理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各村民委员会。但由于实行了“村财镇管”,村委会的主体责任削弱,镇财政所的责任无限扩大,事务无限增加。在村级财务管理上村民委员会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依赖性较强。

  (二)村级财务管理的工作任务

  目前,村级财务管理的重心在财政所,工作任务由财政所大包大揽。主要工作任务及执行部门:制定或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部门镇财政所、定期进行村级财务培训,执行部门镇财政所、收付款及账务处理,执行部门镇财政所、财务公开,执行部门村居和民政办、定期进行财务自查,执行部门镇财政所、村级财务督查,执行部门镇纪委、年度审计,执行部门镇审计办。

  (三)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规章制度、相关业务培训、账务处理、财务公开、督查审计等。

  (四)村级财务管理的岗位设置

  按照相关规定,我镇村级财务管理设置了以下岗位:村出纳员各村1名(报账员)、镇村财出纳1名、镇村财会计1名。

  (五)村级财务管理各岗位职责

  1.镇财政所所长的职责

  起草制定或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组织业务培训、指导账务处理、组织自查、收集存在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

  2. 村财会计、出纳的职责

  (1)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办理收付款及代理记账业务;

  (2)按照村居或相关部门的要求查阅会计档案;

  (3)按规定及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4)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5)对村民委员会要求其作出不当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行为的,予以拒绝;

  (6)对村民委员会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相关问题予以解释;

  (7)临时保管会计档案,临时保管期限为1年。

  3.村民委员会出纳员(报账员)的职责

  审核本集体经济组织收付款凭证,办理收付款业务,并将收付凭证及相关手续及时移交镇财政所报账、审核、记账;登记现金日记账、存款备查账和有价证劵登记薄,固定资产和物资台账,同时负责资产的管理和清查工作;领取、保管和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备用金;组织财务公开、公示;接受上级部门监督、检查或审计;反映本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问题或管理建议;领取和妥善保管收款收据;定期整理财务及文书档案,并按规定保管和移交。

  4.村民委员会主任的职责

  村民委员会主任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定代表人是财务行为的主要责任人,对本组织的会计资料和财务管理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5.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职责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对本村事务实施监督,参与制定本村集体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村集体财务收支凭证等,必须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后方可入账。

  6.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实现形式及各岗位对村级财务的审计情况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及运行模式、货币资金管理、收入票据管理、支出管理、生活费及接待费管理、项目管理、集体资产和债权债务管理、财务公开等内容。

  在坚持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监督权、知情权“五权”不变的原则下,实行村财镇管。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业务集中委托镇财政所代理,实行电算化管理。

  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将财会业务委托镇财政所代理后,由镇财政所设村财代理会计和村财代理出纳,负责办理委托代理的相关业务。各村设出纳员一人,负责办理村财具体业务。

  各村出纳员根据业务需要取备用金或办理转账业务,并以村组为单位逐笔登录收付日记账,妥善保管好相关票据。每季度末,各村出纳员到镇财政所交账一次,并与财政所代理出纳核对现金、存款余额,做到日清月结,账实相符,不得以借据和白条抵库。

  镇村财代理出纳每季度定期与代理会计对账,并在结出的余额上相互加盖个人印鉴。代理会计必须按科目进行明细核算,不得统收统支。代理会计、代理出纳及出纳员,因岗位调整,须办理移交手续。

  票据审批流程和权限:经办人写明事由、用途并签字,附上相关附件,交村监督委员会审核签字,再按审批权限完善签字手续后,到村出纳员处报账。经办人及村委会主任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各环节审核人对支出事项的合规性负责。

  所有支出统一使用正式发票,严禁白条报账。代理出纳和村出纳员付款时,必须严格审核原始凭证及其相关附件,审核的内容包括: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对审批手续不全的支出凭证以及不合规的票据不予报销。各村出纳员、代理出纳、代理会计严格把关,如发现有已违规报销的票据,由相关人员追回报销款项,不能追回的由经办人员承担。出纳员在代理出纳处结算时,必须填写单据交接单,并相互签字确认。代理出纳付款后加盖付讫章。

  二、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职责不清。由于实行的是“村财镇管”,村民委员会作为村级财务管理的责任主体职责不清,村居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认识不到位,管理缺乏主动性。镇财政所作为委托代理记账单位存在越位的现象,集管理、报账、记账、培训于一体,职责不清,财政所成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裁判员和运动员;村级财务监督、管理的部门未能真正履职,如农服中心、经发办;

  2. 村级财务管理执行难。由于村居干部、组长、监督委员会成员等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加之村组事务繁多,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读相关规定,同时要求高、办理流程复杂,村居干部难以理解和胜任,导致对村财管理办法理解不透,掌握不准,执行不到位,或不愿执行;

  3.业务人员年龄老化,不懂财务,人手不够。目前,各村居报账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更不懂财务;镇村级财务会计、出纳各1人,均在50岁以上,不愿学习新的操作,账务处理过于笼统;

  4.村务监督委员会未能真正履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其成员由于年龄偏大、知识欠缺,不懂业务,未能真正履行监督职责;认为事不关已,何苦得罪人,普遍存在好人主义思想,不坚持原则,不想履行监督职责。

  5.干部待遇低,经常加班又不能领取加班补助或务工补助,无心管理村级财务;

  6.组上集体资金管理缺失,无明确的管理程序,支出由组长一人签字,失去监督;

  7.财务公开流于形式。

  三、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

  1.以区政府的名义行文,明确村级财务管理各部门的职责,包括村民委员会、镇财政所、经发办(审计办)、农服中心,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作为村财管理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至少全区统一细化村级财务的操作规范流程;应将“村财镇管”改为“村财镇代理”,财政所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进一步明确财政所的职责;

  2.配备年轻村居干部特别是报账员和监督委员会主任;

  3.增加编制,招录喜学上进的年轻人充实村财管理队伍;

  4.全区每年至少统一进行一次村级财务培训,讲解相关的财务制度、操作规范、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经验交流等;每年至少进行2次村财管理片区交流座谈会;各街镇每季度对村财业务人员包括监委主任进行一次业务培训;

  5.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其成员的待遇直接由镇上发放,并建议适当提高补助标准,由镇纪委或民政办监管。发放依据,村上考勤记录、镇上抽查履职情况,并定期进行培训。

村级调研报告6

  xx月初,市政协学宣委对我市村级卫生室建设情况展开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村卫生室3xx2个,其中行政村卫生室2xx3个,通过省标准化村卫生室验收241个,建成省级示范村卫生室1xx个。现有在岗乡村医生1211人,平均每个村卫生室有医生3。4人。

  目前,我市已取得乡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xxxx6名,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23人,执业助理医师87人,乡镇执业助理医师446人。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6xxxx人,退职离岗乡村医生373人。

  二、突出问题

  (一)建设与发展不平衡,设施滞后。一是镇域间不平衡。相比其他乡镇(街道),墨河街道办卫生室建设与发展情况较差。全办共有21个卫生室,其中13个设在私人家中,形成了夫妻店、父子店、兄妹店等。二是村级间不平衡。即同一乡镇的村卫生室,建设与发展情况也不平衡。比如高流镇的石涧村和黑沙墩村卫生室对比明显,差距较大。据统计,目前我市尚有20个行政村卫生室和27个非行政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需要进一步改善。另外,还有1xx个行政村、16个非行政村卫生室业务用房产权属个人所有,给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和困难。三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部分村卫生室房屋陈旧老化,用房设置与面积未达到标准,“六室”(即诊断室、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健康教育室和药房)没有独立分开,不符合消毒灭菌和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年龄与学历不合理,水平不高。一是年龄老化。我市乡村医生平均年龄46岁,其中,4xx岁以上xx87人,36—44岁473人,3xx岁以下仅有1xx1人,占总数的13%。正规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又不愿意到农村工作,留不住人,导致乡村医生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二是学历层次低。我市乡村医生中,中专学历1120人,占总数的92%。专科学历28人,占总数的2。xx%,本科学历仅有3人。三是业务水平不高。受年龄和学历影响,大多村医知识结构老化,诊疗方式陈旧,培训不够,视野不宽,整体业务水平不高。四是存在非法行医现象。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和一定的.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黑诊所和游医依然存在。

  (三)待遇与生存不乐观,保障不全。一是收入降低。20xx年12月起,我市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据统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我市村医人均年收入从23714元降至19xx82元。二是维持艰难。村卫生室医疗项目单一、用药品种少,加之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工作总结就医人数急剧减少,医疗收入很难维持日常开支。三是机制不全。乡村医生定额补偿机制尚未落实,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杯水车薪,乡医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

  (四)资金与土地不充足,改扩较难。一是经费投入不足。有的镇卫生院自身运转不畅,在村卫生室建设中没有任何投入,仅靠省、市下拨的建设资金,杯水车薪。二是重建或扩建困难。个别卫生室房屋严重老化,出现墙体裂缝及地面塌陷等现象,已经成为危房,比如合沟的前朱村,墨河的力庄村卫生室等。但由于土地或资金不足,部分卫生室无法改建或重建。特别是墨河、高流、瓦窑等镇(街道),土地协调异常困难。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投入,切实推进村级卫生室的建设。一是加大建设力度。要将标准化(示范)村卫生室建设纳入卫生工作的考核内容,适当调整部分村卫生室布局。另外,建议镇(街道)、村两级政府协调解决村卫生室建设土地困难问题;建议市、镇两级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二是整合各类资源。目前,村级卫生室改建或扩建有困难的,应将卫生室纳入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整合资金,节约资源。卫生室建在村医家里的,要逐步理清关系,明晰产权。另外,可以动员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个体业主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扶助村卫生室建设。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各镇(街道)卫生院要根据村卫生室的实际需要,加大投入,合理配置常用医疗器械,完善相关附属设施等,切实改善村卫生室的服务条件。

  (二)加快培养,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素质。一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要通过教育培训、范文参考网业务指导、外出学习等有效手段,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村医轮训制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定向培养,提升层次。依托“徐州市钟吾卫生学校”,实施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签订定向培养及服务协议,确保乡村医生后继有人和提高专业学历层次。三是完善机制,维护利益。要尽快建立落实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偿机制,维护好乡村医生的切身利益,尽可能让乡村医生感受到全社会的关怀与尊重。

  (三)加强保障,切实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一是完善养老保障体制。将在职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集体承担的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养老保险金及时足额上缴。另外,对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退职离岗村医,适当提高其生活补助标准,建立退职离岗村医生活补助年增长机制。二是建立健全补偿机制。落实市财政对乡村医生的补助政策,对在职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补助水平与当地村干部相衔接。三是建议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议实行乡村医生工资最低保障线制度与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个人简历保障乡村医生工资水平与社会发展同步。

  (四)强化管理,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加强一体化管理。加强市卫生行政部门、镇(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各自责任,共同推进村卫生室的发展;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制度、药械、财务、档案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二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各镇(街道)卫生院要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考核激励办法,对村级卫生室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绩效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乡村医生岗位工资发放、职称评定、岗位聘用挂钩,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三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坚决打击、严厉整治非法行医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要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从严控制输液行为,促进合理用药,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保障的卫生服务。

村级调研报告7

  5月中旬,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市农办会同市农林局、财政局、国土局等部门,在去年年底调查10个乡镇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另外10乡镇街道和37个不同区域、不同集体经济实力和不同发展模式的行政村,采取听、问、看、查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逐个进行实地摸底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调查情况来看,广大干部群众能积极探索发展路子,推陈出新,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村级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和保障。从调查情况看,近五年来,我市各行政村主要依靠本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苦苦扮演着“一级政府”的角色。

  1.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有人干事”的重要保障。

  从我国目前现行的行政体制来看,村委会属于村民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不在政府地财政预算之内,无固定的运作经费来源。从调查情况来看,村干部和联防、保洁、管理等人员的工资报酬,主要都由村里自己解决支付。人员工资的及时足额到位,对确保村里工作人员思想稳定、提高工作积极性、维护农村社会安全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2.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有钱办事”的重要来源。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河道道路养护、绿化、合作医疗和各类创建等项目,虽然上级有部份的配套资金,但杯水车薪,还要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来开支,确保了村级组织的运作和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

  3.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税费改革后,农户农业生产支出越来越小,基本上不交任何费用,但进行

  必要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生产,必须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来支配。我市平原各行政村每年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一般都要在10万元左右,从而保证了农业的稳定生产。

  4.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如**村、**村等集体经济强村,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明显高于市平均水平。实践证明,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弱,与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发展现状:从20xx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看(共列入**个村社),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万元,与20xx年的**万元相比,增长**%;所有者权益**万元,比20xx年的**万元相比,增长**%,扭转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下降的局面。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万元;当年收入(含土地征用补偿)按村组分,50万元以下的村社132个,占总村数的46.975%;50-100万元的村社数60个,占21.35%;100万元以上的.村数89个,占31.67%;全市当年集体经济收入入不敷出的村有95个,占村总数的33.81%,比20xx年多1个,连续二年出现低收益的村增多、高效益村减少的现象。

  (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①村级经营收入9267万元,占总收入的43.22%;②发包及上交收入3791万元,占17.68%;③村投资收益445万元,占2.08%;④其他经济收入7937万元,占37.02%。另外,各级的补助收入7250万元,未计入总收入。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集体经济总体上体现出北强南弱、近郊村优于远郊村、平原优于山区的特点。

  (三)存在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两极分化”。从统计数据来看,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比较突出。50万元以下的村社132个,占总村数的46.975%,50-100万元的村社数60个,占21.35%;100万元以上的村数89个,占31.67%。如,**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含土地征用费)达1588余万元,而**村、***等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几千元。

  2.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加大,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工业园区,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靠自然资源的有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3.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20xx年各种财政配套补助**万元,村社均**万元,依靠上级财政的补助,使村级组织勉强度日。同时,也使少数农村干部群众产生了“等、要、靠”等惰性思想,艰苦奋斗、主动作为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意识日渐淡化,甚至出现了大部分村所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与当年实际收入相差甚远的虚假情况。

  4.钢性支出逐年攀升,部分村级组织不堪重负。农村环卫长效保洁、治安联防、农田设施、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集体经济本身薄弱的村级组织来说,实在难释重负。另外,部份农民群众集体意识不强,只要权利,不要义务,拖欠、拒交应交费用的现象滋生,无疑又给村级组织增添了不该有的负担。

  5.集体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村级组织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但得不到相关的物权回报。如,在农村饮用水、电网改造等方面的费用,都要由村级组织负担一部分,但工程完成后,物权和收益由水、电等相关部门所有,无形之中使村级资产化为乌有。

村级调研报告8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各级政府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各级政府加大了涉农惠农资金的投入,村级经济组织的资金量也在不断增加。作为村级经济组织如何确保涉农资金的专款专用及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主要取决于涉农项目实施主体村级集体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就目前如何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纠正存在的问题,堵塞漏洞,怎样从源头遏制腐败现象进行一些探讨。

  一、村级财务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现状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报支手续不规范

  从基层各村组看,大多数村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有的村根本就未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加之财务公开不到位、不透明,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对一些不便或没公开的支出都在“其它支出”科目中列支,且数额较大,群众根本就不知详情。从报支手续上看是五花八门,有白条直接支付,有自制的现金付款条直接列支,连工程结算也不开税票。有的仅施工合同就列支工程款。

  2、工程发包和惠农补偿资金不透明,监督管理不到位

  农村集体工程项目发包透明度不高,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着有的工程项目无预算、超预算现象。目前农村兴修水利、建桥造路、村庄整治、河塘清理等村级基础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工程和专项资金工程的实施有时不经过村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和村民表决。工程不进行公开招标,不签订施工合同。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专门人员进行跟踪监督,工程结束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就结清工程款。有的村支部书记开据领取专项资金一次就是十多万元,有会计他不用,逃避会计监督。有的村对应发放到群众手中的专项资金不及时,克扣、占用引发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有的村对补偿中的公用面积部分不及时公布于众,且没有作为村级收入游离于帐外,或相关费用直接在里面列支形成“坐收坐支”现象。

  3、帐务处理和档案归档不及时,村级资产处置不力

  有的村几个月甚至半年才集中报帐,由于收支凭证结报不及时,处理帐务拖拉,导致跨年度核算,加之村帐目设置不规范,科目单一,收支往来明细帐不平,漏记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无法年终转帐,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会计档案管理滞后,没有制订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明确专人管理档案,造成会计档案不全,遗失,有的村会计把会计资料放在家里,任期结束自然帐就结束,要查帐目死无对证,为个别村干部中饱私囊留下了制度上的漏洞。目前各村都先后建起了农村服务中心,迁入新中心后对原来村部房屋和资产处置时不公开又不透明,不进行评估作价和公开招标,更谈不上公示、公开、公正的原则,处置手续不完备,有的资产转让费不入帐被长期占用。

  4、会计业务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

  当前村级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部分人员因年龄偏大或因接受能力差已不适应形势需要,有的会计连电脑都不会开,更不要说简单的电子表格了。年轻的不把培养,老的又培养不了,村委会换届就是一任支书一任会计,导致会计队伍不稳定。

  二、解决当前现状的举措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更是农村基层组织政治思想建设发展的需要。全面出台农村级财务管理措施,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建全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已刻不容缓。

  1、健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财经法规,应制订一套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制度细则,如: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来进行细化、强化,使财务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2、健立健全村级财务定期监督制度

  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镇财政、农经、纪检及审计部门应组织思想过硬、业务精练、政策精通的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考核、通报审计结果,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充分运用村“财务公开栏”这一载体,每月定期向村民公开当月各项财务收支、项目工程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监督集体资产处置情况,公示内容要全面同时要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疑惑,接受村民监督。

  3、加强档案管理建立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明确专人、专室管理村级各项财务档案、干部骋任及劳动报酬档案、工程项目立项、招标、实施、验收档案等,确保各类档案资料的完整。对离任村干部要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做到工作调动必审、任届期满必审,这样才能严肃财经纪律,规范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勤政建设,对村干部任职期内各项工作进行公证的评价,增加村干部任期内的工作透明度,提高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对违纪违规现象的处罚力度,做到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举,严查虚报冒领、挤占倾吞集体资产等违法乱纪行为。对因工作失职、把关不严。导致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出现严重问题的,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村级调研报告9

  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问题,是农村群众十分关注的敏感话题,事关农村经济健康运行、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村级财务管理,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开展了以村级财务清理整顿和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从中发现和暴露出了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试提出了一些对策。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㈠集体资金“乡管村用”制度执行存在偏差

  农村税费改革后,推行了村帐乡代管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实行“乡管村用”,要求乡镇农经管理机构对村级集体资金,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附加,上级用于村级建设事业的专项拨款,用于村级正常工作运转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及村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发包收入、“一事一议”筹资款、种种代收、借贷往来等属于集体所有的各项收入纳入到代理财务会计核算和审计监督的范围。但是一些乡镇在具体执行中,没有按要求将村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发包收入、“一事一议”筹资款、种种代收、借贷往来等纳入到应代管的集体资金中来,对村集体这一部分资金仍然由村财务进行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村两本帐的局面,一本帐在乡镇,一本帐仍在村里,两本帐各管各的,互不相干。这种“一村两帐”的做法导致未纳入乡镇代管的那部分村级财务,仍然出现了现金管理混乱无序,会计帐目不清,各项开支缺乏约束和监督的问题.在旧有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同时,又为部分村和部分村干部违规操作或中饱私囊留下了制度上的漏洞,主要表现为:利用两头报帐或者制作假帐,有的干脆做糊涂帐或者不入帐、不设帐,贪污、私分、挪用村集体财产。

  ㈡监督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基础性的群众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在群众知情权、民主管理权没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下,不但群众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还增加了政府监管的'难度。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在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时间上都与相关规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表现为有的村连续几年都不公开,有的村公开不完整,甚至出现个别村搞假公开。在民主管理方面,村级民主理财工作滞后,表现为有的村村民民主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理财小组根本就没有成立,有的村虽然成立了理财小组,但形同虚设,极少发挥作用。

  其次,业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不够到位。在对村级财务收支进行业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时,往往流于形式,只注重资金平衡和单据审查,而对村级支出的真实性的实质性审查和对村级收入的完整性、真实性的审查,以及对村级资金使用中是否被截留,挪用或者改变用途等的审查都不够到位,使得利用虚报开支,现金收入不入帐和截留、挪用等方式贪污、私分村集体财产的现象没能及时发现,且长期得不到查处。

  二、对策

  ㈠继续推进、巩固和加强以“乡管村用”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农村税费改革后,用于村级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附加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以及其它集体资金,实行“乡管村用、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由乡镇农经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十分明确的政策,必须全面贯彻执行。所有应纳入乡代管范围的村集体资金,都必须由乡镇农经管理机构代理并实行审计监督。

  ㈡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

  税费改革后,乡镇不再设立专门的农经部门,村级财务管理职能实际上由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分担,具体由乡镇村级财务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在这种体制下,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就应围绕明确职责分工来进行,一是明确由财政所负责村级财务的日常管理,负责帐务管理、资金管理和报帐事宜的程序上、形式上的审查。二是明确由乡镇纪检部门领导农业服务中心经管人员负责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负责对村级财务的收入、支出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进行实质性审查。三是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做到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责任人各负其责。

  ㈢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以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在制度上完善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之外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没有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就会使相关制度的执行脱离群众基础,实施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实、全面、详细的财务公开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有效监督检查,将使村级财务置于全体村民的监督之下,一方面村民可以直接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为政府监管提供线索和依据。

  ㈣加强镇村财务人员管理和镇村干部的财会知识教育

  镇村财务人员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具体负责人,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有直接的作用。加强镇村干部的财会知识教育,使镇村干部明确村级财务管理的范围和程序等相关规定,增强镇村干部照章理财的自觉性。

村级调研报告10

  一、村情概况

  xx村位于太平镇西部,西边与宣恩县交界,周边与本镇三岔口、枞阳坡、沙园等村相邻,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属“老、少、边、山、穷”村。全村幅员面积34。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00余亩,林地面积45802。2亩。全村共有村民230户,总人口702人,少数民族357人,辖4个村民小组。地处二高山,山大人稀,峡谷地带,坡陡、高寒,平均海拔1200米,生存条件差。

  二、贫困人口识别

  三、产业状况及收入

  该村抢抓武陵山实验区和脱贫奔小康建设机遇,抓基础产业发展,全村主导产业以烟叶、魔芋为主,散种玉米。XX年发展烟叶250亩,主要集中在该村二、三组。养殖业以牲猪、蜜蜂为主,其中牲猪人平一头,养蜂技术缺乏,产量不稳定,饲养少量牛羊及家禽。人均纯收入5995元。

  四、公共服务及设施

  通过安全饮水工程及“三万”项目帮扶,一、二、三组都已修建水池20口,入户水管XX0米,全村用水问题大部分解决,剩下四组用水困难。

  通村公路弯多路窄,道路安防工程正进入实施中,预计七月底完工。该村四组不通公路,长度为16公里;三组产业基地公路为砂石路, 长度为4公里,严重制约当地烟叶产业发展;该村为高寒地区,沼气建设少。

  该村没有卫生室,与邻近的三岔口村共用一个中心卫生室,中心卫生室有乡村医生1名,办公场所200平方米,配有诊断室、输液室、病床、药房等,能够满足村民最基本的看病需求。XX年,xx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达95.72%。该村没有小学,大多数村民选择将学生送到太平集镇、鹤峰县城乃至县外就读。该村按照“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的原则,逐步建立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XX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纳率达95%。

  五、村级治理情况

  该村于XX年修建村委会一栋二层,占地面积180平方米,改善了村级办公条件。xx村村支两委成员共4人,其中男性3人,女性1人,4人均为党员。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为燕道新,土家族,高中学历;党支部委员燕美林,高中学历;党支部委员吴长发,初中学历,同时担任村委会委员;村委会计生委员燕良元,初中学历。该村有党员19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

  六、近两年变化情况

  近两年烟叶发展迅速,XX年xx村烟叶发展面积100多亩,XX年烟叶面积达250余亩。XX年建设蓄水池5口,铺设自来水管道7000米,解决200人安全饮水问题。村支两委换届,村党支部充实两名高中学历干部,入党积极分子4名,村组后备干部力量不断增强。村风文明,村容整洁,最美评选模范涌现。

  七、下步发展中的难题

  (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在道路建设方面,虽然在XX年实施了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入村道路有了很大改观,但四组还没有通公路,二、三组通组公路无硬化,严重制约了烟叶产业基地发展需求,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在饮水工程方面,四组水管和水池建设滞后,还存在饮水困难;在扶贫资金筹集方面,渠道狭窄,仅依靠扶贫项目资金和县直单位的有限帮扶资金,难以满足该村发展的扶贫投入需求。

  (二)产业发展滞后。xx村山大人稀、山高坡陡,农业产业发展条件欠缺,不能规模化实施小型机械化耕种,农业生产效率低;其次,该村农业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留守的“老”“弱”“病”“残”,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仅县外务工就占全村人口的32.33%,产业发展没有充实的劳动力量;第三是交通条件差,通村公路弯多路窄,产业基地公路还没有实施硬化工程,运输成本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运力需求;第四是技术管理不到位,如魔芋种植、养蜂等缺乏技术性指导和支持,收益不稳定;第五是前期林业发展如柳杉、厚朴、落叶松等生长周期长达20年,村民年化收益低,占用优质土地资源,无法发挥土地资源效益。

  (三)村民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在走访、座谈中发现,留守群众学习意识不强,观念陈旧,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如有的村民发展养蜂,在雨水多的年份蜜源不足的情况下,不能有效预防和科学养蜂,导致蜜蜂死亡;有的.村民种玉米喂猪,卖猪的收入不能算经济账,入不敷出,依旧停留在10几年前传统发展模式上,没有好的发展门路。外出务工人员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及职业技能缺乏等原因,收入不均衡、不稳定,不能有效把资金转移到村组建设及产业发展上。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xx村处于二高山之间,山高坡陡,交通是制约该村发展的最大障碍。通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正在实施,预计今年7月底完工。该村四组通组公路及各组公路硬化工程、烟叶产业基地公路硬化工程建设必须马上列入实施日程,从而有效提升道路运力,不断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该村四组需要建设蓄水池及铺设水管,满足该组群众安全饮水。

  (二)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根据xx村山大人稀的客观自然条件,在产业发展增收上,要找准脱贫致富命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相应资源与服务,做好留守人员“老人经济”,抓实农户产业稳定增收,向土地要收益,向产业要效益。

  1。全力发展“一年种、多年管、多年收”农业产业:根据该村气候、海拔、地势等自然条件特征,推进油茶、薇菜种植;政府加强政策扶持,积极争取资源,培育银杏产业发展;烟叶是核心产业,要继续抓实抓好,做大做强。

  2。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业发展,利用广大山林资源优势,对回村创业者予以政策支持,规模化牛羊养殖、中蜂养殖。同时,及时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支持。

  (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座谈交流等活动,加强村民的政策宣讲培训和思想引导,不断提升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掌握专业农业栽种和养殖技能,让广大群众有脱贫致富的信心,有产业发展的好路子,有创业干事的希望和激情。

村级调研报告11

市委组织部:

  为全面摸清我乡村级收入现状,进一步研究增加村级经营性收入、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对策措施,根据市里的统一要求,结合我乡的当前的工作实际,抽调乡组织室、经管站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对我乡的个行政村开展了村级收入情况的调研。现将仪阳乡的调研情况统计分析汇报如下:

  一、的村级收入的现状

  共有4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06万人,耕地面积46699亩。其中村级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村有5个,占10。2%,3万元-5万元的村有26个,占53。1%,5万元-10万元的村有9个,占18。4%,10万元-50万元的村有9个,占18。4%,50万元-100万元的村有1个,占2%。

  总体上来说,近几年我乡村级收入有了很大转变,主要呈以下三个特点:(1)村财政收入来源比较广,充分利用资源性(开发旅游、发展肥桃)、资产性(各种固定资产的承包、转让、租赁费用等)的优势增加村级收入。(2)村级收入比较稳定。村干部敢于创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比较好。(村级的一些企业、协会初具规模)(3)村财管理使用具有计划性。除了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公益事业、落实干部待遇等非生产性的开支外,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再生产投入,保持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增加村级收入的经验做法

  由于各村自然、经济基础不同,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各村因村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临近城区的村,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仪阳乡政府为鼓励村级发展招商引资,发展民营,对村级自主招商引资项目上制定了在乡级工商税收中返还20%的优惠政策。乡驻地村为民营经济发展搞好服务,引进了6个工业项目,建商业楼2.2万平方米,全村从事第三产业人数达1260人,集体每年纯收入200多万元。

  (2)农产品有优势的村,在产业链上做文章。仪阳乡村依托丰富的桃花资源,大搞生态旅游,连续两年,仅门票一项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他们还成立了肥桃协会,积极为桃农开展系列化微利服务,集体年可增收10万元。目前全乡有22个村普遍采取了“支部+协会”的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林果、有机菜、桑蚕,促进了集体群众双增收。

  (3)有矿产资源的村,立足资源增加收入。全乡非煤矿山,每年向村级提供承包费80多万元,东西部山区一些山多、石多的村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4)“三荒”资源多的村,围绕土地增加收入。去年以来,全乡发展用材林、经济林10000多亩,有效的增加了村级收入。

  不同类型的村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历次税费改革对集体收入的影响,确保了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三、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级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我们认为,当前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级收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性问题,资源相对单一,有的已承包给个人,部分剩余的利用率不高。

  2、资金性问题,资金相对匮乏,对再生产的'投入力度不够。

  3、引进来、走出去的问题,有些村级企业只局限于本地区、没有做好本区域外的文章。

  总之,我乡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级收入存在的问题既有全市性的共性因素,也有我乡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从深层次剖析还有村级班子建(!)设的问题,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客观原因——自然条件差,全乡共有144座山,49个村47个有山,而且全都是立地条件差、开发难度大的青石山。水源奇缺,80%的村只能解决生活用水。除石才外,没有任何资源可以开发。20多个村集中在东部山区,都是山村、小村。

  2、主观原因——致富能力不强,部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活跃,经济意识不强,找不到致富门路,即使有好的致富门路,也不敢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级经济发展的路子。

  3、历史原因——村级债务重,村以前欠帐比较多,换贷负担重,沉重的村级债务加重了村级组织和农民的负担,村级收入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换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生产的投入。

  四、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增加村级收入的对策措施

  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增加村级收入,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物质基础,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把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增加村级收入、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至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扎实有效的抓发展,抓创新,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选准项目,政策扶持,营造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增加村级收入的良好环境。制定项目发展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强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发展村级经济有较大成绩的进行表彰奖励。

  2、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乡镇拿出配套资金,作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创办实体,增加村级收入的启动资金;在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上,优先安排给村级经济薄弱村,改善生产条件,优化

  起发展环境。

  3、乡党委要积极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加强村两委班子的培训、学习、交流,活跃思路,特别是在选人上下大气力,通过换届,一大批“双带”型的致富能手进入班子,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要积极引导村级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变资源优势为新兴产业优势,利用山野风光、历史文化沉淀,开发扩大乡村游、民俗游等等。

村级调研报告12

  我国兽医防疫机构和队伍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已初具规模,相对完整,在控制动物疫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来看,仍旧每年都有规模较大的动物疫病爆发和流行,特别是近些年来,猪高热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鸡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给广大人民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概括起来,问题主要出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现行的防疫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乡镇兽医站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三权归县,二是双层管理、以县为主,三是三权归乡、业务受县指导。根据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属于前两种方式占大多数,三权归乡的乡镇站占少部分,村级防疫管理趋于零。这种管理模式束缚了乡镇站的主动性,而且还产生了断头,急需要管理和指导的村级防疫却无人过问。使基层的动物防疫处于“悬空”状态,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关专家在对我国95个乡镇兽医站的调查中发现,约37-44%兽医站连房屋等硬件设施都没有,财政拨款仅占总收入的8.7%,防疫和检疫收入占48%,诊疗、兽药销售等经营性活动占37.8%,其它经营性活动仅占5.5%。大部分乡镇站基本上在没有财政支持的情况下维持运转并承担着防疫等政府职能,工作人员无法安心从事疫病防治管理,队伍不稳定,其瘫痪率在80%以上。

  与此形成尖锐矛盾的是,农户散养比重大,畜禽流通量大,疫情复杂,基层防疫、检疫工作任务最为繁重,需要一支庞大的兽医执法防疫队伍。

  二、基层防疫意识较差。

  老百姓普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猪或鸡没有发病,没有必要花冤枉钱去注射疫苗,看不到潜在的危险性,这样一旦发病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更坑害了国家的利益。本来几元或十几元钱的疫苗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了节省这点小钱却造成了成千上万元的损失。例如,在20__年的猪高热病爆发期内,由于乡村的个体小养殖户的防疫意识较差,许多猪根本就没有进行最基本的免疫,导致许多小饲养户猪死亡率在50%以上,在有的地方猪的死亡率甚至在90%以上。而这些乡村小养殖户饲养的猪的数量(50头/户以下)约占调查样本村总的饲养量的6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规模化猪场由于防疫意识较强,损失要小很多,这充分证明了加强防疫和免疫的重要性。据统计,规模化饲养场由于有自己的兽医队伍,防疫密度大都能达到95%以上,而一般散养农户仅为60%,钉子户和拒注户较多,但又缺乏对这些钉子户的强制管理措施。通过对240家1000头以下的猪场调查发现,免疫程序不到位的占30%、消毒不规范的占22%、养殖场环境差的占27%、防疫药物质量不好的占22%,这些都是疫病发生的隐患,因而必须要提高基层饲养户的防疫意识。散养农户的强制免疫和产地检疫既是当前防疫工作的弱点,也是下一步继续开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三、趋小利而不顾大局。

  每当动物疫病爆发时,由于政府的补贴不到位,老百姓的普遍做法是,尽快地把患病的动物卖掉而不是做掩埋和焚烧等无公害处理。而购买者可能来自屠宰厂,也可能是来自周边或几千公里之外的养猪场,无论是哪一种购买者,都会导致疫病的大面积传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现行母猪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20__年猪高热病造成的巨大损失,国家为了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按每头母猪补助100元。这其实是一项好的政策,但许多人为了多拿钱,采用了以下不正当的手段:一是采用虚报母猪数量,把自己的母猪数量按2倍或几倍地向上虚报,据调查几乎90%的猪场有这种违规现象;二是把肥育猪当成母猪向上虚报。

  既然达不到母猪补贴的预期目的,不如取消母猪补贴,把这笔钱用于完善和建立有效的基层防疫体系、搞好科技普及教育、提高基层人员的防范意识,从“根”上解决问题。另外,养猪生产遵从的也是市场价值规律,猪肉价格高就会刺激更多的人向该领域投入,使养猪数量增加,这样一来猪肉价格会逐步回落,完全不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应该把钱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象撒胡椒面那样到处乱撒,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完善乡村级防疫体制。防疫体系出现的漏洞,说到底是“机构”和“经费”的问题。由于机构不健全,经费无保障,基层防疫人员没有工资、得不到培训、基础设施缺乏,导致最需要得到关注的基层防疫工作难以落实。因此,国家应制定政策,将乡村级防疫列入财政拨款范畴,用于乡村级防疫员的工资(依地区而定工资标准)、培训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建立和购置。这笔费用看起来不小,但与造成的损失相比,可算是九牛一毛。基层防疫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回报性工程,各政府部门要权衡利弊,尽早行动起来。

  县畜牧局有义务对乡村级动物防疫员(村兽医)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考核,将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以获证人员为基础组建乡村级动物防疫和应急扑疫预备队伍,为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打下扎实的基础。针对当前畜禽养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饲养量大、饲养品种多和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难等问题,为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弥补乡镇的畜牧兽医队伍力量不足的现状,必须要建立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每村的防疫员至少1名,同时要对乡村级防疫员进行监控,根据当年的疫病发生和控制情况以及对当地养殖户的走访来判断其是否合格,对不称职的防疫员应立即撤换。只有这样才可彻底地解决乡村级防疫体制中出现的“真空”问题。

  (二)、加强疫病防范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扩散无地域性限制,因而动物的'疫病防治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如果99%的地方疫病防治工作到位,而只有1%的地方没到位,那么这就象一片野火,将可能烧遍全国甚至全球(如禽流感)。因而,政府要大力加强对疫病防范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三)、提高动物疫情扑杀补助标准。提高对重大疫病发生期间所屠宰的疑似动物的赔偿力度,使饲养者得到的补偿高于以病死的方式卖给不法收购者的价格。确保扑杀及各类防控措施到位,确保疫情不扩散。若发现故意把病畜禽卖给其他饲养者,购买者有权向售出者索赔,同时售出者要负一定的法律责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售出的动物皆要通过检疫部门的检疫(特别是在疫病的爆发和流行期内),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控制疫病的传播。

  (四)、完善防疫工作体制。动物防疫队伍素质,直接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成效,决定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和能力建设,建立起一支与发展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动物防疫队伍,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地应建立省、市、县三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行政执法机构和技术支撑机构,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站机构和职能,健全强化乡村级动物防疫网络,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员。

  要实现执法与服务的分离,将执法职能单独分离出来,纳入行政系列:执法人员转为国家官方兽医,服务职能纳入技术推广和服务系列;兽医人员转为从业兽医,逐步走向市场。对动物产品的生产要素进行全程监控,使兽医管理工作覆盖动物饲养、屠宰加工和流通全过程。同时要加大检疫监督工作,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及时发现、上报和处置疫病,减少疫病损失。进一步健全各级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三类机构,理顺职能,完善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规范、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转机制。

  五、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加强检疫规范化管理,提高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执法水平,有效解决产地、运输检疫、家禽检疫等薄弱问题,防止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入市场。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专项整治,加强活畜交易、屠宰、运输监管,特别是对外调动物及动物产品真正执行报批报检制度,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做好边境、边界动物及其产品的免疫、检疫和设卡消毒工作,有效防止外疫传入。

村级调研报告13

  高官寨镇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镇以实现“村级增收、农民致富、基层稳定”为目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高官寨镇辖52个行政村,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在5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的村不足1,20余个经济薄弱村,15个经济空壳村。村级收入基本靠集体土地承包,但集体土地少、承包期长、寅吃卯粮,村级发展集体事业举步维艰,无钱办事成为阻碍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

  二、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我镇确定了“政策引导,分类推进,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逐步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一是政策引导,注入活力。我镇于年初出台了《关于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两个文件,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为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决心,镇财政每年设立5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工、农、商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明确奖励办法,制定优惠政策,以提高村两委成员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分类推进,增强活力。通过对各村反复摸底和深入调研,我镇实行因村制宜、分类发展的模式:官庄、罗家等农业特色村,继续大力发展优势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辛庄、马庄等工业基础较好的村,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建立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黄、石杨等地理位置优越、闲散地较多的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空闲土地增加集体收入。魏化林、柏家等物流交通便利的`村,利用供销社服务平台,在服务中实现农民得实惠、村集体见收益的共赢。

  三是以点带面,壮大实力。为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交流座谈会和项目现场观摩,邀请先进村做经验介绍和技术指导,为各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协作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在示范带动下,各村发展集体经济氛围日渐浓厚。借助官庄甜瓜基地、北孟棉花基地等一批农业特色品牌基地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全镇甜瓜种植面积达到25#亩,棉花种植面积15#亩,芦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由村集体组织成立了一批合作社,在合作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借助魏化林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展现的良好态势和前景,各村更加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供销社经营渠道和本村特色农产品两个优势,积极建立服务三农经营体系,逐步迈出了服务创收的路子。

  三、工作进展

  一是与供销社合作的三农服务创收体系初见成效。我镇是农业大镇,耕地面积12万亩,农民对农资和农机服务的需求量大,而购买渠道分散。村两委自身担负着为农服务的职责,却无资源和能力服务。市供销社一方面具有质优价廉的农业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具备国有单位的诚信和公益性。基于此,我镇借助市供销社的“公办”金字招牌和优质农业服务平台,以各村集体为实施主体,通过在耕、种、收管理等方面,给农民提供服务,实现农民得实惠、村级得收益、基层组织提高凝聚力的多赢。3月7日,我镇与市供销社签订了共建农村生产流通体系战略合作协议,3月29日,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高官寨分会挂牌成立,确定了先期建设的五个合作试点村。作为其中之一的魏化林村,投资50万元建成的集办公、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内,农资年销售收入可达92万元,日用品年销售收入可达40万元,通过利润分成,每年村集体可收入8万元。下步,该村将把村内1500亩耕地交付合作社经营。村民每年在获得土地补偿外,还可到供销社打工赚钱。柏家村通过流转土地,将实现500亩有机韭菜的规模经营,村集体在与供销社合作建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内,将专门设立由集体管理的韭菜专营店,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销售,从而促进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二是以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效果凸显。东安村通过流转

  土地100亩引进金农夫示范园,每年村集体可收益11万元;徐寨村通过流转450亩土地,拟招商建农业生态园,每年仅土地收益一项收入可达10余万元;新黄村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可节约耕地190亩,土地复耕承租后,常年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三是以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效果显著。官庄村通过成立甜瓜专业合作社,发展甜瓜种植和甜瓜市场管理,今年仅甜瓜市场一项收入就为村集体增收达25万元;罗家村成立奶牛专业合作社,为奶农提供统一防疫、统一售奶,免除群众后顾之忧,每年村集体可创收约5万元。除此之外,我镇付家、胡家岸等村也纷纷成立合作社,在为民服务的同时,实现村集体创收。

  四、两点体会

  总结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收获与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村级调研报告14

  【经验提要】

  岚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一直是制约该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脱贫摘帽的短板。近年来,岚县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层的战略之举,坚持县委统筹、整体推进,层层落实责任,鼓励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多元发展,“输血”“造血”并举,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基本情况】

  岚县位于吕梁山北端,汾河上游,北靠岢岚,西接兴县,东邻静乐,南连娄烦、方山。全县辖4镇8乡,136个行政村(合并前167个)、336个自然村,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5.4万。20xx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95元。20xx年全县16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破零”,1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占78.4%,其中5―10万元89个村,10―50万元38个村,50―100万元3个村,100万元以上1个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主要做法】

  (一)落实责任,多方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领导挂帅重引导,带动“破零”。县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县“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多次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出台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空壳村“破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了县四大班子领导的包联责任,县直机关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农村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乡镇党委书记的领导责任,村“两委”主干的直接责任,做到了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党建引领谋发展,合力“破零”。县、乡党委着眼于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在极力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行动中强化组织建设、压实工作责任,统筹省、市、县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力量,选派167名“第一书记”、128支扶贫工作队,深入农村找准切合各村实际的途径,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破零”的有效模式,精准发力。部门联动齐发力,助推“破零”。在村集体经济“破零”行动中,将责任层层压实,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帮扶推动作用,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发改、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限,财政、扶贫部门有计划有重点地将项目、财力向集体经济薄弱村倾斜、集中。截止20xx年共投入各类经费6000余万元,其中,整合扶贫资金3000余万元。

  (二)创新模式,因村施策,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1、以盘活集体资产实现“破零”。以“三资”清理为突破口,通过整合集体土地、财产等村集体资源,盘活存量,提高资产利用率,实现了集体经济“破零”。顺会乡戍子村通过集中流转集体土地500余亩入股村祥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顺会乡牛湾子村整合村集体土地50余亩新建蔬菜大棚19座,通过租赁给本村种植大户,每年实现集体收益14000元、户均收入33000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零”和种粮大户增收“双赢”的局面。

  2、以开发集体资源实现“破零”。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创新机制,实现集体经济“破零”。王狮乡紧抓岚县被确定为全省林业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县的政策机遇,依托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乘势而为,以蛤蟆神村和府台村为试点,依托5000亩退耕还林地,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构建林业资产收益脱贫新模式,造林公司通过村集体以土地流转的形式获得退耕土地20年的经营权,因地制宜发展沙棘、中药材等林业产业,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户进行林业生产,参与沙棘管理管护,剪枝整形收果,村集体在土地流转期内获得每年每亩10元的公益金。目前,蛤蟆神村流转退耕地2254亩,村集体每年收入22540元,府台村流转退耕地1040亩,村集体每年可收入1040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

  3、以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破零”。利用由村集体领办企业或合作社,延长产业链条,实行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实现集体经济“破零”。上明乡官桥村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按照“村委主导、合作社运营、产业带动、贫困户参与、群众共享”的思路,借助整村脱贫的有利时机,扩大产业规模,打造产业品牌,培育村级特色主导产业,实现集体经济“破零”。王狮乡史家庄村与山西新大象集团合作发展生猪养殖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享受金融扶贫贷款政策,由新大象集团进行担保,贫困户贷款入股,年底分红至少可达到15%,按每户入股金额5万元计算,每户至少增收7500元,实现稳定脱贫,村集体按入股金额20万元计算,年收益将达到3万元。

  4、以实施光伏产业实现“破零”。借助资源、地理等优势,内引外联、企地联合,加快发展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县扶贫开发总公司为主体,按照“成本控制、效益优先”的原则,与山西华润和山西晋能合作的方式,采取集中式与分布式,建设梁家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30MW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34MW,全县112个贫困村每村收益2—3万元、深度贫困户每年收入不少于3000元、持续20年的收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和贫困户收入共赢。

  5、以整合各类资源实现“破零”。通过争取上级政策或整合扶贫资金,发展项目获得集体收益。顺会乡扶持龙头企业,整合使用扶贫资金实施肉羊育肥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合作模式,整合使用扶贫资金129.96万元入股合作社,在10%的保底分红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社收益情况,实行二次分红,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村集体获得收益。土峪乡东土峪村筹集资金20余万购置农机具,通过租赁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破零”。

村级调研报告15

  农村财务问题涉及千万农民的经济利益,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为搞好农村财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目前农村财务问题还比较多,如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不公开、村级债务累累等等,农民群众还不满意。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维

  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近几年我县查办反映农村基层组织有关案件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后,认为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支出手续不完善。

  以来,虽然我县有部分乡镇推行“村财乡(镇)管”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村委会会计以及乡镇农经站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坚持原则,对票据审核把关不严。主要表现为:

  一是存在不少“三无”原始凭证。即无正规发票或无明确费用开支用途、无经手人签字、无负责人批示(或无财务监督小组审核),会计将其擅自入账。

  二是付款对象不清晰。有些费用如误工工资、退耕补助、力资费支出时,领款人没有写清详细地址,还有用按指印的方式代替单据上签字盖章,一旦出现问题,给调查核实带来很多困难。

  三是白条入账普遍。大多数村级开支没有正式发票,多以白条入账,而且以便条、三联式收款收据代发票入账在村委会会计账上也是极普遍的现象。

  (二)支出费用无标准。

  不少村委会基本上没有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有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也是形同虚设,支出多少、如何支出基本上都由村支书或主任说了算,缺乏对村主要领导的有效监督。主要表现为:

  一是专项支出漏洞较大。有的村对专项投资的工程项目既无计划又无预决算,也不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或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完全由村个别领导决定,花多少算多少;且把大量不合理开支列入工程项目费用,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当前有不少村民反映并经查实,“村村通”建设过程中,费用支出较为混乱,不少村干部借机支付不合理开支,这样造成村委会旧债未清、新债又添的不和谐现象。

  二是非生产性开支比例大。虽然有关部门多次强调,要杜绝村级招待费,但是,绝大多数的村级管理经费多用于招待费用支出,普遍形成一种检查吃、开会吃、出差吃、有事无事几个干部聚会也吃的不良风气,而且电话费、手机费、请客送礼费等开支无标准,造成极大的浪费。例如我们在查办某村支部书记的案件中发现,该村—会计账上的招待费为36.64万元,最高年份为5.24万元,最低也有1.13万元。另外该村1999—还在账外账中开支招待费4.29万元。一个并不富裕的村,平均每年的招待费为3.41万元,支出数额惊人,说明村级经济管理中胡支乱花挥霍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三)收入入账无监督。

  村级基本没有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对应收款也未制定有效措施加以催收,从而给白条子抵库、贪污、挪用公款提供温床,主要表现为:

  一是收入入账不及时。部分村会计做不到日清月结,常存在挪用专款、坐收坐支、白条子抵库等违纪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行政村随意截留收入作为小金库。有一村委会私设小金库达13.4万元之多,并为应付上级检查,设置两套报表、两本账;有的行政村还存在白条子抵库现象。一村会计所收村民村提留老欠在他离岗时才用白条子抵其工资交会计账做账。

  二是大多数村委会对上级下拨的各种实物都不会入账,更不会定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长期以来,缺乏对财产物资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三是有的村级应收账款存在有增无减、有借无还的趋势。经调查发现,村级应收账款主要是村集体给农户代垫的农业税、民工建勤、水费等上级部门要求各村代收的有关费用。由于村委会为少数“钉子”户垫付了一些费用,这极大地影响其他群众缴费的积极性,使以后的收费越来越困难,从而出现村垫付金额越来越多,村级应收账款越滚越大的恶性循环,致使不少村干部任职多年,不仅一分钱工资拿不到,反而从家里拿出不少钱来垫付各种税费任务,最终出现村委会违规扣取村民粮补资金及退耕补助来抵扣村民老欠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会计队伍不稳定。

  近年来,由于换届等原因,我县部分村委会会计出纳变更频率较快,会计队伍极不稳定,村会计离岗不办移交手续的问题在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村会计离岗不办移交,导致农村经济管理隐藏着不堪设想的后果:一是影响会计核算连续运作;二是造成资金断流,资产管理混乱;三是账面数字反映债务不实;四是孕育贪污行为;五是经济责任不明。

  另外据调查发现,由于原会计未办移交,新会计只好重新设账记载,使得未办移交的资产得不到承上启下的应用和管理,造成了村集体资产严重流失浪费和沉淀;同时,由于移交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引起群众猜疑、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例如某村由于原村会计离岗多年未移交会计账且一直外出打工,导致该村的会计账形同虚设,镇农经站也因此一直未对该村的财务进行统管,引发群众为村支部书记违纪问题多次上访。

  (五)财会人员素质较差。

  当前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所以现有的农村财会人员年龄基本在40周岁以上,小学文化也占

  有相当大的比例,加上没有接受正规的会计培训或培训时间少,不少村会计根本不会按制度要求设置会计账,有的甚至因不懂业务,干脆不设账,不记账,把五花八门的票据用报纸封包,成为“包包账”。因此,无法做到准确及时地进行会计核算,无法尽到一个会计审核、监督、管理的职能,更无法有力地与贪污、挪用公款、重复报销等行为作斗争。另外,还存在主任(支书)兼职会计现象,从而失去了主任与会计互相监督的作用,严重违反了财务制度。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部分村干部综合素质不强,特别是财经纪律、法制观念淡薄;二是财经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三是村财务公开不透明,公开时效性不强,群众不知所以然;四是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乡镇有关部门对村级财务的监督不到位,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检查也只是走过场,不能保证村级财务的公正、公开、透明。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笔者认为,除改革传统的村级财务管理外,还要采取标本兼治、以防为主的对策。

  (一)加快“村账乡(镇)管”的步伐,搞好村级财务的民主管理。加快“村账乡(镇)管”的步伐,在坚持集体资产所有权、集体资金使用权、村级财务审批权、村级民主理财、监督的途径和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各村财务实行“统一制度、集中审核、集中记账”。同时,乡镇一级应抓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真正发挥民主管理职能,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程度。

  (二)尽快推行民主评议和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为了使村级财务尽快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村级要在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年度民主评议和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村干部对一年来的工作、事务活动向村民代表进行总结汇报,村民代表根据村干部的述职述廉报告进行民主评议,乡(镇)政府再根据民主评议结果发放村干部工资与奖金。同时,乡镇农经站和纪检部门要重点建立农户家访制度,通过家访详细了解各村在财务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处理。

  (三)加快会计用人制度改革,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素质。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因此,一是要积极推行会计聘任制度。由乡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取,将年轻、文化高、业务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到农村会计岗位上,从根本上改变现行农村财务人员素质低的现状。村级会计人员如需调换必须经乡镇农经部门同意,而且会计账的移交也必须由镇农经部门会同村主要负责人一起监交,并以书面形式写好移交报告。二是乡镇农经部门应当主动承担培训农村会计的职责。不仅每年要组织好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特别是新会计的上岗培训,没有培训不得上岗,而且要利用会计例会和每年的年终审核等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的学习,不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使广大农村会计学法、懂法、守法。

  (四)加强法制宣传和审核监督,确保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组织村两委班子认真学习新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使其明白要对村内部的会计行为承担主要责任,从而使村领导与会计人员的工作目标保持一致,缓解以往存在的矛盾,以利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同时,各乡镇农经站要加大审计力度,确保每年在农村财务普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专项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乡镇农经站还要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横向联系,使执纪执法部门成为村级财务工作管理的强劲后盾。

【村级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范文01-26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03-16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05-23

最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6-30

村级述职报告06-14

支教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5-15

村委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10-22

村级巡查报告06-04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