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物流行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12 15:39:27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物流行业调研报告

  以下是CN人才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物流行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本栏目会经常更新,精彩不断,欢迎收藏阅读!

物流行业调研报告

  物流行业调研报告一

  调查科目名称: 物流产业

  调查内容:物流企业的现状 及未来发展趋向。调查目的:了解物流发展状况。为将来做好准备。

  “在中国物流领域,通常认为‘物流’即是相关的物资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移动。涉及运输、仓储等各层次的活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及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它特别强调有效流动与存储,强调信息及管理在物流中的作用,它特别关心运输可见性(Shipment Visibility)、库存可见性(Inventory Visbility及电子商务在今日物流中的应用。??。

  下面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全国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工业、批发贸易企业的物流状况进行了调查。

  对于物流相关行业的企业,本次调查主要选取的是2010年物流业务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调查内容主要为2010年和2011年企业物流完成业务量、物流业务收入。物流业务成本等方面的情况。

  对于工业、批发贸易类型的企业,调查组则采取重点调查的方式,其中工业企业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煤炭、水泥、钢铁、石油石化、化学工业等9个工业大类行业。

  每个行业选择2—3个企业进行重点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2010年和2011年企业的销售物流活动与费用支出方面的情况。

  本次调查共涉及1052家企业.收到有效报表886份。其中工业企业共计584份,占67.5%;批发贸易企业80份,占9.2%;物流相关行业企业202份,占23.3%。

  在本次调查中,被调查企业的销售物流费用支出合计为61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比上年增长的物流费用主要在运输费用的快速增长。在调查企业中,运输费用3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占物流费用总支出的55.1%。

  运输费用的增长一方面是业务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是运价的上升。2004年调查企业平均运价为0.40元/吨公里,比2003年上涨15%0。

  调查情况表明,工业企业和批发贸易企业的销售物流费用增长速度基本一致,工业企业为23.5%,批发贸易企业为23.3%。但在运输费用增幅上,工业企业为28.1%,明显高于批发贸易企业的16.4%。

  各行业发展不平衡,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的物流费用增长速度最快,2010年分别增长了45.4%和36%,远远高于被调查企业的平均水平。物流费用支出增长最慢的是烟草行业,增长为4.8%。

  企业销售物流费用率有所下降。2010年调查企业销售物流费用率(销售物流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为3.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各个行业的物流费用水平普遍有所降低。其中,物流费用率较高的是煤炭、化学工业和水泥行业,2010年分别为9.91%、7.37%和6.54%,均远高于调查的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物流费用率较低的有钢铁、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烟草、纺织行业,都低于调查的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比重增加。这次调查专门对运输业务外包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企业运输业务主要靠外包来完成。

  2010年,调查企业完成的2.2亿吨货运量中,货主企业自我完成的只有0.8亿吨,

  占总量的36.3%,委托第三方完成的达1.4亿吨,占63.7%。这一比例比上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

  各行业企业物流发展不平衡。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不同行业的企业物流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总体来看,各行业企业的物流运行特点是:商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物流费用支出增长较快。由于销售收入增长快于物流费用的增长,销售物流费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但各行业企业发展不平衡。从2010年企业销售物流费用率来看,工业行业中煤炭行业最高,为9.9%,石化行业最低,为1.2%。

  从2010年企业自运货物平均运价来看.化工行业最高,为0.652元/吨公里,纺织行业最低,为0.304元/吨公里;从2004年企业运输费用占销售物流费用比例来看,石化行业最高,为77.8%,钢铁行业最低,为38.4%。

  物流企业经营情况本次调查共收到物流相关行业企业有效资料202份。调查数据显示,这两年我国现代物流业务发展明显快于传统物流业务,物流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物流企业服务收费在不断下降。

  现代物流业务收入增长明显快于传统物流业务。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高速增长,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也相应出现大幅上升。

  2010年,本次受调查的所有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总额为1694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配送业务、代理业务、信息及相关服务业务、流通加工业务等现代物流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9.8%、52.8%、50.8%和36.1%.明显高于运输收入增长31.4%。仓储收入增长18.2%的幅度。

  综合型物流企业收入增长明显快于运输型和仓储型物流企业。按照不同物流企业类型分析,综合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长46.4%,运输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长36%.仓储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只增长13.2%。

  物流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被调查企业实现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76.9%;实现营业税金28亿元,同比增长20.5%;产值利润率为18.4%,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成本利润率为23.2%,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

  物流服务收费水平普遍有所下降,但运输价格有所上涨。

  2010年,物流企业的各项服务收费都有所下降。

  其中物流企业的平均货物配送费率为37.4元/吨,同比下降37.4%;平均货物流通加工费率为326.5元/吨,同比下降15.5%。

  平均货物包装费率为113.5元/吨,同比下降24.3%;平均货物仓储费率为0.16元/吨天,同比下降19.7%;平均货物装卸搬运费率为10.2元/吨,同比下降8.4%。 只有运输价格,受油品价格大幅上涨和国家治理公路超载政策的影响,有明显上涨。 2010年,物流企业货物综合平均运价为0.14元/吨公里,同比上涨12.1%。其中,地方铁路运输型企业的货物平均运价为0.12元/吨公里.同比上涨9.9%,公路运输型企业的货物平均运价为0.46元/吨公里,同比上涨10.8%。

  水运型企业的货物平均运价为0.045元/吨公里,同比上涨11.2%,航空运输企业的货物平均运价为1.653元/吨公里,同比下降4.4%,综合物流服务型企业的货物平均运价为0.37元/吨公里,同比上涨15.9%。

  中国物流的发展

  自2000年我国加入WTO至今,已经快十个年头了,经过与世界经济长达10年的近距离磨合,从不适应到适应,由约束到自由,中国经济正在越来越明显地烙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痕迹。而加入WTO以后,由于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扩大,也必将使中国物流产业融入全球性物流产业大潮之中,失去了“保护伞”的中国物流企业将面临世界巨头的竞争“压迫”,但同时也将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机遇与困难俱在,中国物流在和世界巨头同场竞技的舞台上如何扬长避短、把握住新一轮发展机遇,成为了摆在中国物流企业面前的一道世纪难题。

  中国古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物流企业只有了解了自己和巨头的差距、洞察全球一体化后中国物流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新的竞争和发展中寻求良机,真正快马加鞭地跟上世界的步伐。那么世界物流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呢?记者在走访了众多专家后发现,趋势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有三大趋势将成为必然,也就是说把握住了这三大趋势也就把握住了未来物流发展的`脉搏。

  趋势一

  物流信息网络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共享互通将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手段,以网络系统提供服务可以产生特殊的规模经济效应,物流企业的覆盖地域越广,用户越多,就越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

  趋势二

  强强联手,提高自我

  在经济学界有个著名的“马太效应”定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随着世界经济资源集中度的进一步加大,马太效应将越来越明显。一家独大的垄断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已经成为一种“幻想”,强强联手将成为另一个重要趋势。

  趋势三

  供应链资源的整合

  加入WTO以后,以电子商务、供应链软件集成和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物流企业将对企业的服务、系统能力要求更加严格,供应链的整合成为了当务之急。“

  2010年将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转折点

  中国的服务业将承诺全面对外开放,中国物流业也对外开放,这将是该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对整个服务业来讲包括中国物流业,将对国际市场实行国民待遇

  从整个物流业角度来讲,中国物流业的开放意味着需求和供给的全面开放,按照WTO协议,

  在过渡期内,外商独资的物流企业目前不允许进入中国,中外合资的企业可以进入,但不能控股,而且不仅要经过审批,还有数量上的限制。

  中国物流产业已经跨入了成长时期

  近几年现代中国物流业发展状况表明,中国物流运作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现代物流是一门新兴科学和新兴服务产业,其重要特征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现代的中国物流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许多优秀企业结合实际,勇于创新,走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现代物流发展之路。有的同时成了供应链方案提供商;有的向综合化或专业化方向发展,突出个性化服务;有的则将物流地产、物流市场与物流运作紧密结合。

  毋庸质疑,物流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受到企业普遍重视。中国物流企业在实践中已经深切地感受到,离开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基础,物流现代化只能是一句空话。许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都不惜投入,不断对企业信息化设施进行改造,企业的网络系统、电子单证管理、货物跟踪以及客户查询系统的能力显著提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代物流理念已得到社会和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可,且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网络做支持,实施一体化综合物流管理服务,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整合等现代物流理念正在日益被中国物流企业所接受,并逐步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实践当中,已经并将大大提升企业的服务能力和企业形象。

  外资进入促进中国物流业加速发展

  抢先进入中国的世界快递四巨头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荷兰邮政集团(TNT)和敦豪(DHL)正加紧在中国物流市场排兵布阵。与此同时,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外物流公司也开始向中国投资,把整个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移植到了中国。

  分析人士认为,外资的大批进入肯定会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冲击,但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外资企业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中国物流业整体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物流企业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做大,通过资产兼并重组和相对松散的连锁加盟方式,把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广覆盖、低成本服务网络,提供基础性、标准化的功能性服务。二是做专,锁定某一专门行业或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整合的个性定制服务,其竞争优势是人才、信息化的服务能力。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中国将发展成一个有多通道的、有物流优势的国家。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口岸城市,其他区域经济的核心城市也会形成枢纽功能,成为未来的物流中心城市。

  如何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专家是这样说的

  第一,制定中国物流发展大纲。要不要做这件事本身就有争论,但我很赞赏日本政府的做法,制定“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与“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是十分必要与正确的,实践证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国家有一个物流发展大纲十分重要。这个大纲实际上是一个指导性意见,有目标,有措施,有要求,但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规划。我们已参与了原国家计委组织的中国物流规划草案的起草。现在国家计委已改成国家发改委,我们强烈呼吁把这一工作继续下去,争取以国务院名义发布中国物流发展大纲。

  第二,出台物流产业政策。原国家经贸委已着手调研物流业发展产业政策,有关部委也在研究行业物流的产业政策,一些省市在制定地区性物流规划时也出台了一些产业政策。这些产业政策涉及到市场准入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标准化政策、投资政策、外

  资合作政策等等。但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政策,有些矛盾已十分突出。

  第三,推进以信息化、标准化为重点的物流现代化建设。信息网络化与标准化是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两大关键,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生命线,而物流标准化则是促进整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桥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每年评选优秀案例来推进物流的信息网络化。对于物流标准化,已经成立全国物流技术标准委员会与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委员会,秘书处分别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编码中心。两个标委会已共同启动了建立物流标准体系表的课题。我们深信,在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国物流标准化工作一定能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但这要得到有关部门、行业与企业的大力支持。物流的现代化除信息化与标准化以外,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物流管理的现代化,一是个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这两项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第四,推动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发展,繁荣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推动,创造一种环境,特别是培育与发展物流市场的环境,使企业真正进入市场,企业在物流市场的运作水平决定一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评选“中国物流示范工程”与“中国物流实验基地”来以点带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通过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发展来带动行业物流发展,推动区域物流发展,并与国际物流接轨。

  第五,抓好物流科技进步。现代物流业既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中必然有科技生产力。在科技部支持下,已批准设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

  术奖,包括科技进步奖与科学发明奖。国家2020年科技中长期规划中,已把物流科技单列为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与团中央合作,在光华科技基金会下设立“中国物流发展专项基金”,宗旨就是推进物流科技的发展,希望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第六,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理论又指导实践。中国从1978年引进物流概念以来,物流理论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但由于客观环境所限,难以深入,影响也不够广泛,在最近几年,物流理论研究才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通过每年一次的“中国物流学术年会”,通过“中国物流专家论坛”,通过专题理论研讨会,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在全国物流理论界的努力下,出现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七,注重物流知识普及与舆论导向。要发展物流首先就要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物流,懂得什么是物流才能知道怎么去干,怎样干得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通过编辑出版物流读物,通过新闻单位加强物流知识普及,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仅北京就有40多个新闻媒体参与了这一行列。现代物流业的兴起,有新闻出版部门的汗马功劳。

  第八,加强物流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代物流业是全世界的产业,是一个整体,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个国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都成立了物流行业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组织,还是大学,都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际物流协会,与国际采购联盟,与各国的物流与采购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并进行多方面的合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强了两岸四地物流界的交流与合作。国内许多机构也在进行这一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物流行业调研报告二

  一、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其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为当前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中在中国从事生产、销售及采购活动的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发展迅速,成为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如私营企业、快速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灵活的竞争策略和对专业化物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快,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由物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流程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

  3、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储运设施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纽和场站等仓储设施外,我国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军队等行业中的仓储设施相对集中,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年投资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干线传输网络,其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与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连通。此外edi、erp、mrp、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促进物流效率的提高。

  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术和货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有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物流活动中的货物运输的散乱状况和传统的手工搬运方式,并且带动了包装、搬运等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4、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并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持深圳市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设施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天津市也根据其城市功能定位和物流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天津现代物流发展纲要。

  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如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外经贸部等,也从不同角度关注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地研究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二、虽然中国物流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物流业已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近年来,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

  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和规范。

  XX年,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两大自然灾害,北京奥运交通限行和环境整治,油价剧烈波动和燃油税出台,都对物流业带来影响,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冲击。在严峻形势下,中国物流业增速放缓,但行业总体发展仍保持增长。XX年12月,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外汇局联合发文,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西北物流园区等17个保税物流中心,进一步推动国内物流园区的发展壮大。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中国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物流行业遭受一定冲击。但随着政府各类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物流行业的市场前景也开始逐步好转,农村物流、零售业物流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

  xx乃至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物流产业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特征。第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物流产业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张。第二,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相适应。物流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第三,随着物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内的分工将越来越细。第四,物流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以现代信息技术、运输技术、管理技术为基础的集成化、一体化物流服务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第五,物流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第六,合作互动将成为物流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七,物流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日趋规范,市场秩序与环境条件进一步优化。

  物流业需求呈扩张趋势。经济增长需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主动拉动,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需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主动带动,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在国际上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国内是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这两个转变和转移,带来了物流需求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企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趋势明显。在市场的激烈竞争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物流功能的整合和物流业务的分离外包。企业物流的专业化趋势也相当明显,几乎所有大型连锁企业都在力图优化自己的专业供应链。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出的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

  三、物流企业呈个性化趋势

  主要表现为传统服务的整合和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普通型的低端服务利润会越来越薄,而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合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专业化物流的发展会更加深入。制造、商贸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将会推动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加速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联动。物流企业针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自主物流服务的品牌价值越来越重要。

  1.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明显。各行业物流的规模、结构和要求不同,其物流需求的速度、成本和服务也有很大差别,这就加速了物流市场的细分化。中国的物流市场正在成为国外企业关注的重点,投资的热点。一些国际化的企业将加快并购国内企业,完善在中国的网络布局,国内的物流网络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面临国际化竞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将随着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

  2.区域物流呈集聚与扩散之势。区域物流集聚的亮点有:一是围绕沿海港口形成的物流区。二是围绕城市群崛起的物流带,如成、渝地区的综改试验区,两型社会试点的武汉城市群和湖南长株潭地区。三是围绕产业链形成的物流圈,如青岛的家电、长春的汽车、上海的钢铁、汽车和化工等。区域物流扩散的热点有:一是东部沿海地区物流服务向中西部地区渗透和转移;二是农产品进城和日用工业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下乡推动的城乡双向物流,带来由城入乡的现代物流方式的扩散;三是大量依靠国外进口的资源型企业由内

  3.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整合的趋势明显。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中转联运设施和综合运输网络布局逐步完善;多式联运将得到发展,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将大大提高;市场机制在资源的整合、功能的拓展和服务的提升上将发展作用;各地加快物流聚集区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和交通枢纽将合理规划、改造和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

  随着许多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物流企业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出了较高要求。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培训工作,并加快培育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

  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成功应用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企业,也有一批发展迅速的物流先进企业。这些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应当认真总结,为更多企业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