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中华美德有感

时间:2021-04-02 09:45: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中华美德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中华美德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中华美德有感1

  我很喜欢读《弘扬中华美德》小学生读本,今天我从中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小丑的眼泪》。读着读着,的泪水盈满眼眶。是的,雪夜是寒冷的,小女孩的家里却是温暖的。年迈的小丑,用他的爱心,让双目失明的小女孩感到温暖,得到快乐,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圣诞夜。

  大雪纷飞的圣诞夜,小女孩一家在等待小丑的到来。因为小女孩去看马戏,因双目失明,无法欣赏到小丑精彩的表演,年迈而好心的小丑知道了这件事,便答应小女孩一家在圣诞夜登门为小女孩表演。

  小丑如约而至, 他先让小女孩摸他的脸、脖子、肩膀、手臂和腿,让小女孩用手“看”清他的样子,为欣赏表演做好准备。他想得多周到啊!他尽心尽力地表演着,尽管这是他毕生最困难的表演,但他“一点也不畏缩”,他一会学小猪,一会学鳄鱼,一会演兔子……小女孩时而轻笑、时而大笑、时而欢呼,开心极了!读到这里,我也像小女孩一样,被老人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住了。同时我也被年迈的演员仁慈的爱心、敬业的态度、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儿深深感动。我随着小女孩的欢笑而欢笑,为她的兴奋而欢呼。文中写到“小女孩从来没有这么快活过。”节目表演完了,她细小的手指仍在老人脸上摸来摸去。突然,她摸到了老人的泪滴——这个伟大的小丑哭了!是呀,这个伟大的老人怎不落泪呢?他的精彩的表演,换来了小女孩的欢笑;他付出的爱,温暖了小女孩的心;他的善良,让人感到世界的美好、可爱!尽管这是一个残疾的小女孩,但他却让小女孩用特殊的方式,感受到了真,体会到了善,领略到了美。多好的老人啊!

  文章读完了,我忍不住又看了一遍。我掩卷沉思:爱心是美好的品德,我们要学会用爱心去关心他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幸福。我希望,生活中、学习上,每个人都尽量献出一点爱,这样,世界会变成美好人间!我坚信,温情能打动人心,爱心能创造奇迹!

读中华美德有感2

  今天,我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卷》的故事,对我启发、教育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10天,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想想自己,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时,突然想起一本参考书上有这题的答案,就不懂装懂地把答案抄下来,并且交给了老师。第二天,作业发下来我得了优秀,老师还表扬我,夸我聪明。可是,现在翻开本书一看好像优秀上多了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仿佛在问我:“你懂了吗?”我越想越觉得难受。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但是它经常出现在我眼前,时刻提醒着我,作为一个大队委员,在班里要起好带头作用,对待学习不能不懂装懂,碰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请教。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成功的基石,但是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现在我们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更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作出贡献。

读中华美德有感3

  “小脚印和大理想”写的是邓小平爷爷小时候生活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镇牌坊村的故事。那时他叫邓希贤,私塾里的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描红写字的作业,写得好的会打个圆圈,写得差的会打个叉,邓希贤很少得过叉,所以很少挨过老师的责罚。回家后,他总高兴地举起画满圆圈的习字,他妈妈也赞不绝口,邓希贤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努力读书,不但为您挣光还要为国家挣光。今日我莘莘学子,明日我将是国家栋梁!”这表明邓希贤学习不仅有明确的目标,而且为此刻苦学习,每努力一次就想目标靠近了一步。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我读了之后感到非常羞愧,以为我平常学习不是很积极主动,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总要妈妈监督催促着我才能做好。记得有一次为了能早点下去楼下和小朋友们多玩一会儿,还马马虎虎地把一项作业忘做了,第二天到学校才把这项作业补回来。还有,平时妈妈在学习上对我的关心和管教,我却很不耐烦。嘴巴上说好好好。可是心里很不甘心,很不快乐。想到这我羞愧难当,后悔不已。

  虽然我的成绩也算不错了,可是就是没有定好明确的目标并努力去完成目标,所以我要向邓小平爷爷一样先选择明确的目标。而我的目标是考上好大学,学习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我一定会努力的达成这个目标,我相信,如果我也能像邓小平爷爷一样,我也便会今日我是莘莘学子,明日我是国家栋梁了。

读中华美德有感4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舍己为人的英雄事迹,他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为了群众的利益付出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损伤,还有的不惜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正是这些英雄把中华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英雄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华儿女,让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团结。今天我读到的袁文婷阿姨的事迹也是让我感动的一个英雄。

  还记得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吧!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房屋倒塌了,灾区片刻间陷入了混乱。是谁?冒着生命的危险救出了13个孩子?是谁?连死也不怕也要给孩子开辟出一条生路?是她!就是被人们誉为“最美女教师”的袁文婷阿姨!当时,老师和孩子们都生处困境,面临时刻发生的生死灾难,袁阿姨为了挽救更多孩子的生命,她不顾一切的在倒塌的房子里已经进进出出了十三次。可就在她第十四次进去的时候怎么就没有出来了呢?难道袁阿姨累得睡着了?阿姨,千万别睡着了呀!可她真是睡着了,却永远也醒不来了。刚刚被救出来的13个孩子却再也看不到她了,我们的“最美女教师”袁文婷阿姨就这样英勇的离开的人世间。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老师,从事着平凡的职业,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惊人的举动,用自己的生命去挽救了祖国13朵鲜嫩的花朵的生命,也就是袁文婷阿姨这样平凡的人为我们发扬中华美德增添了新的光彩。

读中华美德有感5

  这本书读过之后我的感触很深,我挑一个是我最喜欢的来说吧。

  《孔融让梨》:一天,父亲从集市回来,带了一蓝梨子,给孔融和兄弟们吃。黄澄澄水灵灵的`梨子特别诱人,孔融的兄弟们一拥而上的争抢梨子,然而只有孔融没有,父亲见状叫其它兄弟们把手里的梨子放回蓝中,让孔融来分给大家。

  孔融先是挑出二个的给爷爷奶奶,然后又依次的分给父母兄弟们,分到最后只剩下二个梨子了,孔融毫不犹豫的把的那个给了小弟弟,孔融却挑了个最小的梨子。

  当父亲问孔融时,孔融说;老师教我们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所以理应把大的发给父母兄长,弟弟比我小应当让着他。

  以后在我的生活里我也要多向孔融学习,做到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爱护幼小。

读中华美德有感6

  当我看到“弘扬中华美德”这六个字后,我就忍不住要继续看下去。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心里的感受多如牛毛。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可见弘扬中华美德是多么重要啊!现在“麦当劳文化”正在侵蚀着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应该不一概排斥,而要加以改造,让它变成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有力补充。这样,我们的中华美德才能更好的弘扬。

  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从观念意识上做到弘扬中华美德,这样我们的中华美德才能更好的弘扬发展。弘扬中华美德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御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侵蚀。

  雷锋就是弘扬中华美德的代表人物,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在弘扬中华美德的道路上接力着,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弘扬中华美德是我们每个人的应该做的事,是我们的本分。雷锋那乐于助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让我们从小做起,成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弘扬中华美德!

读中华美德有感7

  中华美德,是每一个中华人民都必备的;中华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传承的不朽文化,可以说,中华美德是中华人民的象征、特点。

  中华美德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就是美德,懂得助人为乐就是美德,懂得无私奉献就是美德,当然,懂得与他人分享更是一种美德。回想中华上下五千年,还真有著名人和他人分享的故事呢。相信“孔融”这个名字大家不陌生吧,他的故事应该都耳熟能详吧——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孩子,他很懂事也很好学。他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兄弟几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父亲的朋友带来一盘梨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让孔融分梨,孔融看了看盘子中大小不一的梨,他毫不犹豫地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来分,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偏偏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与他人分享。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分享是快乐的。假如你一人吃大餐,虽说你觉得大餐很美味,但是你是独自一人品尝,少了一位和你一起享用的伙伴。你们两人共同享用,一起聊天,说说笑笑,多开心!假如你和别人在争抢某一样食品,争得面红耳赤的,那你们何不共同享用呢?所以,有时大家在一起分享,会别有一番风味的!

  人们为什么需要美德?因为拥有了美德,社会会更加美好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美德从哪儿来?美德从生活中而来。你给了乞丐一元钱,你拥有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你在公交车上起身给老人、小孩让个座,你拥有了“尊老爱幼”的美德;你把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你拥有了“懂得与他人分享”的美德……

  读了这个故事,我更近一步地认识到“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因为“分享是快乐的”。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一定会懂得与他人分享!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读中华美德有感8

  中华美德,顾名思义,中华民族的美好道德。《中华美德故事》正是汇集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故事。

  一提到中华美德,可谓是源远流长。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有着数不胜数的故事,蕴藏着内涵。

  香九龄,能温席。

  话说古人黄香,母亲早逝,便把对母亲的爱和思念都倾注于父亲身上。炎炎夏日,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了再让父亲睡下。冬天,黄香怕床太凉,就用自己幼小的身体替父亲捂暖了被窝。一个九岁的孩童,竟如此有孝心。

  现在的孩子,似乎比黄香差了十万里。个个都是家中的“宝贝”,娇纵任性,有几个孩子能做到像黄香那样体贴父母呢。一个九岁的小孩子,都不懂得人情世故,都只知道撒娇。别说是九岁的孩子了,估计现在连十九岁的人都很难有那么多的孝心。

  纵观当今社会,一些传统的美德都被抛之脑后。试问,现在还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路见不平一声吼”?可以做到有难就帮现在人都很冷漠,没有同情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呢也是我们自己所导致的,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利用别人的“爱心”,进行敲诈、敛财,才致使现代人有难不敢帮。

  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弘扬才对。不应该利用别人身上的“美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用我们的行为去对比古人,实在是有愧。古人之所以称为古人,是因为他们已经过去了,作为现代人,应该比他们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必须把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让我们的中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让世界的人知道:我们中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许多美德,而在我们中国人身上都具有这些美德。

  只要我们具有美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美好,让我们将中华美德发扬光大。

读中华美德有感9

  最近,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其中《孔子学而不倦》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多岁了,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了,但他还要拜师学琴,而且学得非常刻苦。其他同班的年轻人学一首曲子只练了两三天就迫不及待想要学新的了,而孔子学一首曲子要勤奋练习好多天。不是他学得慢,而是他明明练得很熟了,却还那么刻苦练习,因为他想真正感受作者写这首曲子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想想自己,我觉得很惭愧。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学小提琴了,四五年过去了可是我的琴技并不怎么好。每次老师布制作业回到家,我完成得一点也不积极,每次都能躲就躲能拖就拖总要妈妈再三催促以后才很不情愿地拉每个曲子五六遍,就觉得很熟了,但是到老师那里便被老师指出一大堆错误来。从孔子身上,我感受到了他勤奋学习的伟大精神。孔子都那么大的年纪了还能坚持不懈地潜心学习,我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更应该勤奋努力。

  我决心今后不管是练琴还是学习其他的本领都要保持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态度,不要别人催促,自己主动。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收获。

读中华美德有感10

  《中华美德故事》是我经常读的一本书,书里告诉我许多美德,比如勤奋好学、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子路是鲁国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度日。有一次,子路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都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座山到亲戚家里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的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开心的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读了这个故事我非常惭愧,小小的子路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连翻了几座山已经很难了,回来的时候还要扛着米,可见子路为了达成父母的心愿,再苦再累都不怕。而我呢?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跟妈妈生气。记得有一次,星期五放学妈妈说好了会早点来接我,结果我在学校门口等了好久好久,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被家长接走,我越来越着急,直到天快黑了妈妈才来接我。我看到妈妈就火昌三丈,质问她为什么这么迟才来接我,当我知道真相后,非常惭愧,原来是妈妈临时有事去了外地一趟才会这么晚来接我,妈妈为了我忙得一点时间都没有,我还错怪她真不应该啊!

  “百善孝为先”,子路的故事就像一面明镜挂在我的心中,时刻提醒我孝敬父母。

读中华美德有感11

  俗话说得好:''阅读 ,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是人生成功的道路."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念的 树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小 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中华美德故事】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奋发、友善互助。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得是孝敬父母类的一篇,叫【汉文帝为母尝药】,主要讲了汉文帝,也就是刘恒,当上皇帝之后,不但政绩突出,而且非常孝敬长辈们。可好景不长,刘恒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卧床不起,刘恒每天殷勤看护侍候。白天他忙于国政,夜间侍候母亲。每次煮药都是他亲手煮,有时因太忙抽不住时间,只好请太医代劳,不过太医每次煎完药刘恒总要先尝一尝,尝尝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合适了,才拿给母亲喝。我认为汉文帝可称得上是一位仁孝之君,我有一首诗要送给他,歌颂他“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象这样的孝敬父母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花木兰替父从军、缇萦上书救父、伯愈敬母泣杖 .......

  我认为‘孝’下面是个‘子’女的‘子’,去掉‘子’。再加上‘匕’,就是老人的‘老’,子女孝敬自己的长辈,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现在的大人整天只想着怎么样赚钱养活家人,往往忽略了家人的感受,总是以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时万万不能的。从而忽略了家人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我希望小孩能够尊敬长辈,年轻人能够给予长辈关心,关爱,与实际帮助。

读中华美德有感12

  今年暑假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从这本书中我了解了许多中华美德,比如说礼让、谦虚、尊老爱幼等等.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读了这个故事后,想想自己平时的日常行为,我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我和外婆去菜场买菜,外婆买了许多菜,手里还拎了一个大西瓜,看上去很重,而我却两手空空,。现在想想,当时我应该主动帮外婆拿一些,这样的话外婆就可以轻松一点。现在想想自己当时是不对的,不能把外婆的心疼当成是应该的。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其实尊老爱幼有一点读不难,比如帮爸爸妈妈倒一次水,帮爷爷奶奶读一张报纸......我决定从现在做起,以美德少年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读中华美德有感13

  《中华美德》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书之一。因为书可以告诉了我们许多的美德,而这些我都没有。所以,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古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不同反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

  唐朝大诗人李白从小就不喜欢读书,一天,李白乘老师不在屋,自己悄悄地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似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粗大,怎么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成越来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学习。

读中华美德有感14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中华美德故事》的书,里面介绍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

  其中有一篇讲的是汉帝刘恒的母亲生病三年,刘恒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尽心服侍母亲。母亲喝的汤药,不是自己亲口尝过,就不给母亲喝。

  传承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美德——仁义,忠孝,诚信。到今天仍然在发扬光大,从我们的好战士雷锋叔叔身上就能体现出了,他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从他那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句名言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那颗金子般的心是多么的善良。这就是美德,中华民族永远传承的美德。我也要向雷锋叔叔那样,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发挥出每一分光和热。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帮助别人。

  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多帮父母做些家务,听父母的话,认真学习,让父母少为我操心。多关心老师和同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中华美德有感15

  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浸染,是雷锋精神产生和接力传递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和思想基础,也是雷锋精神鲜明的民族性的具体表现。  

  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扶危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信条,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尊师爱幼、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道德准则。雷锋那种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正是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的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必然产物。雷锋精神在今天之所以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

  雷锋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丰富的道德传统宝库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时期的具体表现。雷锋精神融会和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以极大的凝聚作用贯注于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之中,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魅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又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培育出千千万万个雷锋式的英雄模范人物,因而成为雷锋精神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永恒价值魅力的无穷源泉。

【读中华美德有感】相关文章:

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有感(15篇)04-04

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有感15篇04-04

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有感(15篇)04-04

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有感汇编15篇04-04

读《自立》有感04-16

读牺牲有感04-15

读《自信》有感04-07

读《鲁滨逊》有感04-06

读《鲸》有感04-03

读《冬天》有感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