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遇而安》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随遇而安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随遇而安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随遇而安读后感1
小学时,老师曾说“随遇而安”是个贬义词,意指一个人不求上进,叫我们千万不要做随遇而安的人,我一直把老师这番话记在心里,直到最近看了《随遇而安》这本书,想法发生了转变。
《随遇而安》是江苏电视台主持人孟非所写,听他在节目中说起书的内容,我的兴趣被引发,最近便从咪咕阅读的书库中找到了这本书,细细品读一番。
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像孟非这样的著名主持人肯定是名校毕业,通过书中记录,我发现他并未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孟非进入印刷厂成了一名印刷工,之后经历过电视台打杂、摄像、记者等一系列毫无关联的职业,最后才走向主持人岗位,而他一做便做到了全国知名主持人的位置。孟非的成功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必然性,验证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没能考取大学是由于孟非的严重偏科,高考语文满分,理科却不及格,因而被挡在了大学门外,但坚实的文学功底成为孟非之后获得成功的一双翅膀。没能考上大学对那个年纪的青年来说必然是巨大的挫败,但短暂低迷后如何面对前路才是更需要考虑的事。“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同时又打开一扇窗”,老天并不会让身处逆境的人走投无路,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怨天尤人,就此萎靡不振。虽然没能走入大学校园,在社会这所大学中,孟非从未放弃自我学习,他不断丰富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让他拥有能够走上主持人岗位的可能。
孟非所指的“随遇而安”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他想表达的是,人生肯定会经历起起伏伏,无论处于巅峰还是谷底,保持平常心才是该有的状态。即便遭遇不顺、看不到前进的方向,也无需放弃自己。该做什么便去做,想做的事都认真做好,只要不断积蓄翻盘的力量,必然有厚积薄发的一天。
随遇而安体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其实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只要秉持这样的心态,持续发力,任何状态下我们都有再攀高峰的可能,这样的“随遇而安”未尝不是好事。
随遇而安读后感2
这确实是一本平淡的书,平淡的就像书名一样,随遇而安。
十二年的重庆生活过渡到后来的南京日子,这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感受,我没经历过,但从作者平淡却略带忧伤的话语中,可以想象出重庆山城和六朝古都南京的巨大差异,以及对于十二岁的孩子那种离开一种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的迷茫和难过。
可作者表现得那么平淡,平淡的让人难以理解,平淡的随遇而安,不悲不喜。正应了他的处事态度:除了生死,没什么是大事。
从印刷工到电视台临时工,从江苏省家喻户晓的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到如今的红遍全国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他都是那样的处之泰然。
一个没有专业播音主持背景的人,却很好地驾驭了两个不同的节目,用匪夷所思四个字形容也不为过吧。他说:其实,如果你足够强大,敢于挑战一下,你就会发现有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其实很脆弱。
最初的印刷工到如今当红主持人,荣耀的光环没有滋生心中的骄傲和这个社会的浮躁之气,在24位美女的陪伴下没有闹出一次绯闻,真的是难得。这些难得在书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在书中,作者对于自己的节目和自己在节目中的.表现引用了别人的文章,也许是避嫌,也许是不想说,总之,这种有意为之的事情让人对这个光头男人更加充满佩服和继续关注的好奇心。
书中有些纯属个人的经历和看法,看似杂乱无章却又处处体现了一个男人对不同文化和情感的思考,顺着那些足迹,慢慢地窥探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书中未提家人,应该是对家人的一种保护吧,不想家庭生活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与现今很多明星对自家孩子的炒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遇而安,这是作者的处事心态,也是一种很多人难以企及的精神造诣。有空看看这本书,也许你也能懂得点什么。
随遇而安读后感3
有这样一个主持人,他没有上过大学,却有渊博的学识;他不是科班出身,却红遍大江南北。起初对他的了解因为他的节目实在是太老少皆宜了,以至于这成为了我们家每个周末的保留节目。直到他在微博上死磕晚点的航空公司、发誓永远不准备去马来西亚,我隐约感到了他并非只是一个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主持人。
《随遇而安》讲述了孟非的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对他影响深远。中学时代的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看不到未来。临时工的日子辛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过。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顺应本心,淡定从容,坦然面对每一次改变。随遇而安,是很多人问起他的心路历程时,他给出的`唯一答案。
我有时在想,是不是大脑过度运转产生热量才使他的头发慢慢枯萎,以致变成光头,比如葛优、徐峥、乐嘉、郭德纲等,也许他们称不上智者,但至少说应该是聪明人,孟非凝练语言和精妙的表达能力应足以证明这一点。
孟非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读他的文字,就像是和一个见多识广的朋友,在一个午后坐在咖啡馆里天南海北的聊天。他随和幽默,讲的有滋有味,让你心中充满了向往。
有一个新闻界人士评价这本书,说孟非的经历其实没有那么曲折离奇,他的那些选择也是不得已,不值得大家如此崇拜。但我觉得能说出这样的话,他就已经输了。孟非的经历的确不是他自主选择的,但那些艰难的处境和年头,不是任何人都扛得过去的,过不去,就是粉身碎骨萎靡崩溃,可孟非扛过去了。
看一个成功人士的自传,你总不能指望复制他的经历,又或者说跟随他的脚步,但你可以做的就是体会他的态度,无论是对人、对工作、还是对人生,这种态度都是你所能获得的最大财富。
随遇而安读后感4
孟非的时评,往往心怀悲悯,他对社会底层人民有种近乎执着地偏爱,在《孟非读报》中,他不止一次谈到房价、农民工、社会留守儿童等各种社会问题。很多媒体人都是知识分子出生,对这些人缺乏了解,所以当他们谈论这些话题的时候往往带着种自以为是的清高和隔阂。而孟非,却总是一针见血,直指人心,真实地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毫不掩饰他面对社会不公时候的愤怒和惋惜,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时评《孟非读报》再次成了节目的收视率最高点。
看了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孟非的深入是出于了解,而非想当然。高考落榜后的他,跟着朋友闯过深圳,做过各种体力活,回到南京之后,招考进了报社印刷厂,又做了一年多的印刷工。每天同其他工人们挤在一起,睡臭烘烘的行军床,值夜班,浑身黑漆漆脏乎乎,打饭洗澡的时候都被人嫌弃。如果不是因为一次工伤,又受到了领导的不公正待遇,孟非也许会一辈子在印刷厂,会实现他成为一个组长或者车间主任的美好愿望,远大理想。
离开印刷厂之后的孟非,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电视台,成为了一名临时工。记得当年,初次听到孟非这一段经历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大多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意思是:孟非能够进电视台,还不是因为他爸妈都是台里的领导,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爸妈也是台领导,那么我也可能……
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父母的职位和关系固然可以为子女提供一个较好的机遇和平台,但是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得靠自己。
我想,孟非的性格里,是有一种勇往直前的果敢和无畏,他不偏激不执迷不轻易妥协,而是顺应本心,尽力去完成他需要做的他想做的每一件事。
随遇而安读后感5
最近在看孟非的《随遇而安》,或许因为喜欢看他的主持幽默、通俗、真实、掌控,都是让我喜欢,甚至有点钦佩,所以特地买来看。而这个书名随遇而安,更是惹我喜欢。我以为它不仅适合孟非,也适合很多人,至少它适合我。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这故事又都千差万别,但这个词却有点以不变应万变的的味道。随遇而安,是指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它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每个人的一生,根本不可能都是风平浪静,起起伏伏,总有梅花香自苦寒来。孟非从重庆的童年生活,黑暗的`高中生活,高考落榜后的彷徨,到印刷厂工作时的辛苦和彷徨以及走上电视之路后的一幕幕场景‥‥‥四十年的人和事,四十年的酸甜苦辣,最终被浓缩为四个字:随遇而安。随遇而安,坚持自己的信念,踏实的做着自己手中的一切,踏实的去完成这一切,这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积攒自己的阅历,磨砺自己的意志。待到破茧成蝶日,终于修得正果。
一个印刷厂的工人,成就为一位着名主持人,这些光鲜的背后,是一个人执着、坚持、自信的结果。虽然他的成功不可复制,但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却可以粘贴。适应环境,因势利导,从既有的条件中,去发掘新的前进道路。他的坦然、他的经历、他的执着激励着我:这一路走过不能白走,我要趁着我还有理想的时候,放飞我的理想,只要自己有信心、有一颗豁达的心,一定会让自己普通而平凡的生活显示出不平凡的表现!
随遇而安,干工作不论干那一行,也不论你喜欢不喜欢你所干的工作,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得充分利用社会所提供的平台,不断地展示自己,不断地磨砺自己,唯如此,你的才华才不会被湮灭,你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你自身储蓄的能量。虽然成功有大小,但只要你做了,努力了,你就找对了你人生的坐标。
【随遇而安读后感】相关文章:
随遇而安的说说05-25
随遇而安的句子03-14
随遇而安的文案02-08
随遇而安的心情说说09-16
关于随遇而安的说说05-19
随遇而安的经典语录12-19
随遇而安的说说11篇06-06
随遇而安的说说15篇05-25
随遇而安的说说13篇05-30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说说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