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重读陶行知》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重读陶行知》这本书,淡雅、简约的封面上,陶行知先生正以深沉的目光注视着你,似乎若有所思,又满含期待.......来不及细想,底封上“不读陶行知,何以为师”八个字赫然入目,不禁让身为教师的我面红耳热。对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我了解的只是一些故事或语录的碎片(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四颗糖”的故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著作确实从未读过。
李镇西老师这本著作包括序言和后记共分76篇文章。分门别类地诠释了大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文字简洁,语言朴实,实例新颖,一个个道理娓娓道来,如同和李老师促膝而谈,彰显了作者不凡的教育智慧。陶先生说:“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学生的标准。真,就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相信科学、坚持真理。教师的第一要务即是教人求真,不仅教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而且要教学生利用规律去改造自己,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善,就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公而忘私,光明磊落,为人民的幸福、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美,就是教育学生要德才兼备,成为楷模。无论在什么地方,也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能体现自己的美德,发挥自己的才干,让同行赞誉,让世人仰慕。活人,就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能随机应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人。死看书本、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学生,不是“活人”。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如何“真善美育人,育真善美的人”呢?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将知识升华为智慧。智慧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知识的提炼升华,是为己、为人、为社会、为祖国争取更好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谋略、思路、创意和本领。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转变课堂教学方法,轻知识传授,重思维品质、学习品质的培养,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树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念,鼓励学生融入生活、观察生活,促进创造精神的发展,让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转化为自身生存的智慧。其次,教师要助力学生把美德转化为个人行为。教育要使孩子明白,面对具体问题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通过教育让学生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具有稳定性和自律性。目前,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除了思政课,其他科目教师也需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课堂之中。
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真善美”的的榜样,争做新时代“播育者”,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是对教师学识的要求,“身正”是对教师品格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悟到传播真理的力量,感受到散发的人格力量,收获迸射出的催人奋进的力量,引领自身成长。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想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我们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中国人民和学生。真心爱学生,真心爱教育。这种“真”发自于内心,付诸于实践。
“陶行知的每一个字,都闪着光,温暖而明亮,永远照耀着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室,还有我们的灵魂……”李镇西的《重读陶行知》一书让我们领会了“教育”二字的真谛,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也明显地看到自己作为教师的差距。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教师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随先贤的足迹,净化灵魂,坚定信念,笃志从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