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时间:2024-03-24 08:04: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优选】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14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选】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14篇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1

  张文志先生说“哪里有鼓励,哪里就有起点”,“爱、尊严、鼓励仍然是我们最后的家园”,我非常认同和欣赏这两句话。这是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是以生命为基点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鼓励,是肯定,是赞美,同时也是一种信任。在肯定和赞美中,能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能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能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肯定、赞美、关爱、信任,也能改变人生。

  这种理解和认识,是读了《教育是慢的艺术》后得到的,也是实际工作中的体验。

  举两个例子,这是我亲眼所见到的和经历的。

  有一个孩子,在我看来,是一个不聪明的很笨的孩子,他反应慢,动作慢,思维不敏捷,记忆力不强,写作文时告诉一句能写出一个词,告诉两句能写上一句话。但在他妈妈的眼里他却是个好孩子是个聪明的孩子,什么都能行。看人家打球,也让这孩子练,不行也跟着练;参加各种补习班:奥数,英语,也参加各种竞赛,不管能不能取得成绩。这孩子,就是在妈妈的肯定、赞美、欣赏中快乐地成长,从不行到行,从不能到能。现在这个孩子在四中三年级,已进入到学年的五十名之内。这就像老话说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夸奖,就是肯定,就是赞美,就是欣赏,就是鼓励,这个孩子就是在妈妈爱的鼓励中幸福快乐地茁壮成长起来。

  还有个孩子,在我看来,应该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思维敏捷,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用词准确生动,但是,他不拘小节,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抓大放小,字写得不成个,错别字多,田字方格根本束缚不了他,写起字来模糊一片,什么字都分辨不清。想想看,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在班级会有什么样境遇呢,天天挨批评,天天在训斥中渡过。字写得不好,没有哪一个老师会耐着性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分辨,也不会在一踢糊涂的字面中,再去发现闪光点。他就在一片斥责声中,没了学习兴趣,没了上进心,没了斗志,更没了自信心,就成了班级的倒数。连他自己也说,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不明白了,学不好了。

  周弘说得对,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我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更让我有了深切的体验。我孩子在上小学前没发现怎么笨,胖乎乎的挺可爱。刚上学时,还一直受老师的夸奖,我也觉得她不错,字写得大气工整,作业也能认真完成,老师还当我的面表扬孩子,几次考试都得百分的只有四个孩子,其中就你孩子一个女生,你这孩子真行。可后来就不行了,学习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了。回过头来细细地想,孩子为什么不行了,不是我不管,而是我管得太严厉(我讲课是生动活泼的,我带班是以严厉著称的),我的天天管教,天天的训斥、指责、批评,逐渐地让她失去了信心,最后得出了一句话,反正我笨。我想这个“笨”,是我说出来的,是我管出来的,我从来没看到她的优点,而是时时在找她的缺点,并且无限的放大,让她不仅没有了信心,也没了勇气,更没有了斗志和上进心。后来孩子上大学了,反而学得很好,从来没有挂科的,毕业时还得了优秀毕业生,并自己考上了长春吉大一院,为什么,因为脱离了我的管教和训斥,离的远了,不能随时发现她的问题,说的就少了,每每打电话,没有训斥的依据了,少了批评与指责,只能是叮嘱,她放松了,不紧张了,学得也就轻松了,信心也就有了,也就不太笨了,学业也就上来了。

  我认为,我是一个失败的教育工作者,因为我是耕了别人地,荒了自家的田。现在,我认识到了,教育孩子,应以鼓励为主,应当实行的是赏识教育。

  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子石臻于完善。”是的,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像水,用无尽的柔情似水的爱心抚摸着一颗颗稚嫩的心灵,使其渐渐地趋于完善完美。

  这些认识,虽说对我孩子已经晚了,但对我孩子的孩子可能还会有点用,对于我所从事的工作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这次到八中讲课,让我有了一次观念转变的实践体验。

  在八中讲了一节作文课,作文题目是《丢弃错误》。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进行了写作练习。为了进行作文点评课,我又对学生此次作文进行批阅。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我的第一要务是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在精心批阅下发现了许多问题,并从中找出了几个普遍的主要的问题。按以往的规律和习惯,是要以此为样板进行讲评,分析问题结症、产生原因及相应修改对策。这样做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轻而易举,信手拈来。

  可细细想来有些不妥。我是以问题为切入点,直截了当地讲析问题所在之处,应该说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一目了然,当然好,也能有效果,但这样的效果就如同张文志先生举的例子,一个学生迟到,摔他两耳光,他感到非常屈辱,明天就不会迟到了,这是有效果的;学生不做作业,把他赶出教室,这也是有效果的,但这不是教育应做的,这“立竿见影”的背后 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做人的尊严,伤害了生命。如果我一直是这个班级的老师,学生熟悉我的教学方式和行为,他们能够很好的接受,现在我不是他们的老师,我仅上一两节课,哇啦哇啦一顿说,可能会给学生泼一盆冷水,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伤害到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失去了写好作文的信心和决心。我想我的这次作文讲评课不能以指出问题纠正问题为主,而是要以肯定为主,再带出问题的指出与纠正。怎样以肯定的主调进行,还能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让学生能有所认识有所改进有所进步呢?

  经过反复地思考与审视,确定“肯定欣赏”为主调,它包括总体的肯定称赞、标题的赏析(标题拟定的原则和要求)、材料选择运用的欣赏与建议(选材的标准,选材中易出现的问题)。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被肯定认可的过程,是被欣赏赞美的过程。

  讲评课的开场白,就让学生有惊喜有信心有尊严。我说:与同学仅活动了一次,就让我有了三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是仅用了一节课就顺利完成写前指导,原计划要用两节课或更多一些时间,所以我选择的是下午,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继续延长,不会影响其他的课,为什么这样快就进行完了呢,学生楞楞地瞅着我,不知怎样回答,我揭示,因为我们同学聪明呗!学生为之一震,脸上露出了释怀的笑容;

  第二个没想到是我们同学积累的材料非常丰富,我想到的,同学们都知道都能讲述出来,还有一些是我不知道的,同学们也能说出来,也充实了我的材料库。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又有些疑惑,我又说,这是我们同学平时积累得多,看的多,读的多,脑子里有东西,有材料。借此,我强调了写作必须有丰富的积累做基础,否则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学生的脸上又露出了无比自豪的神色;

  第三个没想到的是,在短短的时间内,仅上了一节作文指导,同学们就能创作出如此出色的文章。上交的36篇作文,篇篇符合要求,都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并都选取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使文章主题确切突出,文章内容准确丰富,材料选择运用恰巧、生动。有些同学更富有创新能力和精神,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用小标题的形式,用题记、后记的形式,甚至用解方程的形式,以独特的视角,阐明论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听到这,学生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睛里放射着明亮的光芒。

  在讲评中,我还拿自己开涮,在讲解改错要有勇气要勇于改正时,我就以我的问题为例来说明改正错误是需要勇气的。大人物改大错需要勇气,小人物改小错也需要勇气,我说你们看看黑板,看看我的板书,大小不一,乱成一团,这是我的毛病,是我刚刚教学时就有的毛病,一直到现在,还是很突出,所以说,即使是小毛病,也很难改,也需要勇气和决心。这个环节不太起眼,但在学生心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为学生感到老师没有什么特别的,与他们一样,一样有毛病,一样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样需要不断纠正和改进,彼此之间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之差,好坏之别。这个环节,清除了学生心里上的障碍,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在学生心中不在是陌生的',高高在上的,而是同样身份的共同学习者,这是降低我的身份与学生平起,这是抬高学生的身分与他们同学,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互相尊重中学生有了尊严有了地位也就有了自信。

  学生在被肯定、认可、赞赏中自豪地满怀信心地进入到了作文讲评和纠正修改之中,而学生此时的纠错改错则是在心悦诚服之下并且是在有着一定尊严的情况下进行的了。而不是像以往被动地等待着老师的说教指责甚至是批判,心情不悦不说,也没有地位,更没有尊严,是被说教的对象。我发现,此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幸福,他们的内心充满着自信和骄傲。

  是的,在恰当的、适时的鼓励下,学生不仅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从事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是受尊重的,在平等的民主的愉悦的氛围中,解除学生对写作的厌烦与惧怕,从此会改变对写作的情感态度,从此会对写作产生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写作的过程是创作过程,更是体验的过程,从中可以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找到尊严,找到成功的自豪感。

  我想一节作文课的作用大不了哪去,学生不可能就因为这一节课,就掌握了写作方法和技巧,也不可能今后就能一挥而就写出好文章,但这一节课,有可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变厌烦为喜欢;有可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方法:知道积累,想着要查找资料;有可能对自己有了信心,能产生更大的决心和勇气……

  通过阅读张文志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我认识到:真诚的鼓励,是对学生的充分理解,能让学生内心感到温暖,在学习中快乐幸福成长;真诚的鼓励,是对学生的无限关爱,能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在学习中凸显生命的灵动;真诚的鼓励,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能让学生有信心,在学习中激发生命的动力;真诚的鼓励,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成全,能让学生有尊严,在学习中张扬生命的个性。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2

  这个学期一开学,我们校长发给我们每位老师一本书,我的书是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希望我们提高教育理念,能得到成长。

  我在课余和国庆节期间拜读了其中的一些内容,感触颇深。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 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人、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通过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

  张文质先生在《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中,他写道“其实,我们从每个人的经历中都可以看出,教师的真挚关爱对人的`幼年时期的成长,对人生建立的信心是多麽重要的一件事啊!就像美国诗人艾米斯说的那样,哪怕仅仅把一只晕厥的知更鸟送回巢中,我们也就不虚度此生!”我很认同张文质先生的这个观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遇到过好多事例,我现在所教的四年级有一个调皮男孩,想象力特别好,绘画形式很独特,也很大但,我选他当课代表,当我刚说时他激动了好一会儿,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向我提出他不想当,但是,能看的出他是犹豫的,因为长时间的在班级中的表现不好,可能是对自己不自信的原因。我还是坚持让他当,他也就依从了。时间过去了一个月了,有一天,调皮男孩的一个好朋友突然问我:“老师,王景鑫真的是美术课代表吗?”我说:“是啊”,“啊,你真的是课代表!”这时,我看到王景鑫已经是满脸自豪,激动地脸都红了。我很是感慨,我深深的感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这句口号是多么重要啊!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3

  序言

  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罗曼罗兰说:“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想,“生命教育”的发起人——张文质老师,一定就是一名教育界的勇士,对于教育怀着一种英雄主义的情结。阅读张老师的演讲录《教育是慢的艺术》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张老师对于生命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于教育具有拨云见雾的洞悉,对于未来持有向美向好的期待。张老师的十二则演讲实录,也从不同的方面给了我认识和启发。

  世间职业千千万,唯有“教师”这份职业与众不同。因为人与人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全面、最持久、最深远的。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一个好老师就是一个好范本”。

  一、修身,让自己成为美好教育的源头

  张老师说首先要从内心深处发出对人真挚的同情,真挚的尊重,要具有“健康的生命意识”。这一点我也深以为然。

  意识决定行动,当教师真正带着一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相信生命的心进入教育工作时,教育才会真正发生。然后通过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反思、倾听等习惯,建构起教师生命的基本面貌。同时还要具有独立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正义和走正道,不做不义和羞耻之事,真正为学生的长远考虑。

  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知识上的折服,道德上的肯定,情感上的依恋和精神上的景仰”。

  教育,就是一场修行。这也提醒我作为一名教师,修炼自身的人品、学识、眼界和境界,永远需要在路上不断地行进,而且是永无止境!

  二、齐家,从一间教室开始进行改变

  我很喜欢著名班主任郑英老师的一个比喻,她将自己称作为“教育农人”,教室就是一方“农田”,学生们则是需要用心耕耘的“嘉禾”。

  是啊,班级是教师的一亩三分地,也是施展才华的一方天地,更是培植人才的一片沃土。教育的大环境个人之力无从改变,但是我们却可以运用智慧和情怀在班级内营造局部的“春天”:

  学会欣赏,用心去看见孩子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

  善用赞美,大声说出对孩子的肯定和表扬;

  耐心等待,相信每个人都有智慧的觉醒的.时间,只是早晚不同;

  真诚地善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和需要帮助的学生;

  要用长远的目光和远见来关爱和引导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对未来充满希望而不是绝望……

  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可以做很多尝试和改变,我要努力将班级自留地营造成孩子们在学校一个温馨的家,一个让人感到安全、舒坦、才华得以展现,精神获得归宿的家。

  三、筑梦,相信正道的星火也可以燎原

  《教育是慢的艺术》中张文质老师的演讲实录已经距今十八年了,可是今天读起来却依旧那么贴切和入时。当我看到张老师在十八年前就开始关注高考落榜的学生,并建议不要过分关注高考状元之类胜出的学生,不要为应试教育标榜高歌时,我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感叹张文质老师的先见之明。

  张老师“生命化教育”的远见卓识实在是令人敬佩!

  曾经,我因为班上学生品行不端,苦口婆心教育却收效甚微而苦恼不已,羡慕同事运用严厉惩罚后“立竿见影”的奇效。但是自己却又下不了狠心“收拾学生”而纠结痛苦和怀疑。

  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瞬间释怀“所有正确符合人性的教育,总是要比惩罚教育或负面教育困难得多。”我庆幸于自己的选择,同时我还获得了张老师给的精神上的定心丸——“走正道总是难的,但依然要坚持正道,要相信教育的力量,要相信教育的爱能创造奇迹”。

  这几年教育系统发布了很多重量级的文件,比如去年的“双减”政策的颁布,今年《家庭教育法》的实施,这些改善教育环境,让教育回归本位的政令,不正是无数个像张文质老师这样坚持教育“正道”的有志之士奔走呼告换来的结果吗?

  生命化教育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倡导“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怀揣着美好教育的梦想,坚持走教育的“正道”,在平凡的岗位上多一点点思考,多一点点行动,相信最终会一点点迎来我们想要的未来!

  冯至在其著名的《十四行集》里写作两行诗:“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用这句诗来形容阅读本书的感受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带着对生命教育的感悟,虔诚地行进在教育的沃土上,努力营造一种让生命得以舒展和蓬勃生长的氛围,直至遇见更美好的未来!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4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细细品读,“慢教育”所蕴含的教育哲理,如同一股清泉沁入心扉,让人弥久难忘。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时下的教育太过功利,有时甚至无视孩子的年龄特征:三岁要背《唐诗三百首》,四岁要学外语,五岁要弹钢琴,未满六周岁要读一年级……在学校里,很多教师的课堂像做工程一样赶抢进度、赶时间,追求所谓的高效率、快节奏、大梯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约而同地陷入了一个令人恐惧的教育误区——“快教育”。实际上,对待孩子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更不能越俎代庖——教育的成功从等待开始。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一种何等美丽的教育场景,这是一种何等美妙的教育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学会从容与宽容。对于学生的'一次次小错误,根本没必要放在心上,更无需揪出来大做文章(但我不是说对于犯小错的同学不管理,不教育,而是教育不能放,管理不能放),因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因此当你看到这一点,就能从容的看待这一个问题时,在教育学生时,就会多一点耐心,少一些生气。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面对孩子的犯错,更需要我们老师以一颗宽容的心,引导他,鼓励他,只有处处为孩子着想,方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才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

  正如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说的:“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让我们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长大。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教育是慢的艺术》

  对于“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自己当教师的生活真的就那么平淡无奇,每天工作的痕迹就像沙滩上的沙子一样,被海水冲洗过后马上就会归与平静。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之后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开始了慢慢地审视。《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首先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

  看了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待学生,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所犯的过错,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可只听一面之词,以免造成“错案”,伤害孩子的心灵。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

  班里总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孩子。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我是很负责地给他们课外进行再次辅导。但是扪心自问,我的出发点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班的平均成绩能提高一点。估计这样的辅导也就成了纯粹的功课辅导。只要他会做这样的题目就行了。其实这样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了。但如果仔细地想想看,当讲了一遍又一遍的时候,我没有生气?没有焦灼?是的,我生气,甚至愤怒。也有老师说:“我宁可教100个好学生也不想教一个教几十遍都不会的学生。”当然这是没办法时的调侃。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家长说:“看你什么脑子,这点也记不住。考试题目一样的都不会填。”老师说:“就是这么做,等到考试像这样的题目还是这样做,懂了没?”小孩累啊,我们累不累啊?就为了一道等过段时间孩子自然就会的题目。那如果放弃这道题目怎么样?那就是家长要抱怨:“才考这么点分数。”老师要抱怨:“你这道题目做对了,班级的优秀率就高一些了。”原来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哦!

  书中也有一行小字提醒了我。“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培养人是一辈子的事,要作长远打算,教育是一项细活,是一项不能立竿见影的工程。我认为,《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的意义就在于,当大家都浮躁于教育立竿见影、急功近利时,有人大胆地和你谈“慢”,真的很有味道。

  总之,我们应该用“慢的艺术”,熏陶自己的心灵;用“慢的艺术”,陶冶每个学生的情操。希望自己能坚持读书,使自己的视野慢慢地变得更为开阔,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充盈起来!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6

  这个假期学校为我们分发了一项福利:张文质的两本书。我首先拜读的是《教育是慢的艺术》。

  在序言中,我首先读到的是这几句话:

  “我们也要有勇气承认内心的恐惧和犹豫,承认我们所能期许的改变实在微小,承认我们时常就挣扎在各种得失、利害、欢欣与沮丧之间,而在这样的认知中,我们也许就能获得更多的智慧……每个人恰恰通过自己的误读而完成了对教育的谨慎改写”

  一下子觉得他道出了我的心声:我能改变我所有的学生吗?我能改变我所有的家长吗?我能改变的很少,但我能改变我自己。

  有了共鸣,自然希望从书本中汲取力量。再继续读书的`过程中作者谈到孩子们的一些表现:

  “当学生站起来发言时,他是不是能够抬起头,注视着老师,或者注视着同学,是不是能够从他的身上看到一种勇气,一种胆识,一种表现的冲动,甚至一种独特的表现力,一种引人注目、令人嘉许的个人魅力?而不是胆怯得手都不知往哪里放,手里捏着的纸实在不明白是把他展开还是揉起来”

  这真是六年级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上不断启发,但还是失败的现实。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不断的训练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但是不少孩子在这过程中渐渐丧失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的兴趣。考上大学是人生的重点吗?不,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才是人生的开始。如果我们在孩子的人生准备阶段中就耗尽了他们的进取心,自信心,那他们又如何能在工作时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诱惑。一个个啃老族,一个个迷失方向的人,不正是不能真正心灵不能自立的孩子吗?

  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等待,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赞美,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表现,学会反省,学会创造。“要培养视野开阔的人,要倾听窗外的声音,要不断挣脱自己生存环境和知识的限制,努力学会睁眼看世界。要在有效教学中融入属于全人类的普适性的理念,而不仅仅是比较狭隘的、功利的目标。以能培养出有自信力的、有表达愿望的、有分享热情的、有快乐的生命姿态的学生。”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7

  本学期学校分给老师《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教育类的书籍。我看了一看到这个书名,就感觉此书有内容,细读每篇每章,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作者直面学校教育与教师行为的现状,以鲜活具体的教育实例和场境对生命化教育理念作出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仔细品味他的观点 ,对照一下我所看到的教育状况,反思自己的一天天的教育状况,感触深刻。

  一、不要在教育中操之过急,不要在教育中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教育是慢的艺术还是快的艺术,大概很少有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解释了自己慢的观点。当然,他所说的慢不是慢慢爬行,不是无所作为。他提倡的慢是在教育中要细致、有耐心和爱心,甚至可以慢到婆婆妈妈、絮絮叨叨;与慢相对,就是快、急、躁,他反对在教育中动不动就训斥和惩罚,反对在教育中操之过急,反对在教育中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教育中要细致耐心,大概多数教师都不会反对。问题的关键是要细致耐心到什么程度。当一个小学生一年学业不突出,你还可能有耐心帮助他吗?如果他小学6年学业都不突出,你还会有帮助他的耐心吗?如果他小学、中学、大学都学业较差,你还会耐心地等待他在工作以后成为天才吗?

  二、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者耐心的考验

  《教育是慢的艺术》举例介绍了爱因斯坦在10岁时还不能流利地讲话,以至于他的教导主任一度认为他是白痴,教导主任失去了对这样“白痴”类孩子教育、培养、帮助的耐心。其实爱因斯坦的成长恰恰告诉我们,对这样的孩子,教师的耐心仅仅有一天是不够的,一年也是不够的,甚至几年也是不够的`,需要抱有十几年的耐心。爱因斯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自己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勤奋努力。谈到十几年的耐心,教师中赞成并能做到的人还有多少呢?那些在学校中占大多数的普普通通的学生,那些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多少老师能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呢?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者在耐心上的考验。我们很难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爱因斯坦那样的毅力,但我们可以期望每一个教师都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做学生信心的支持者。

  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前提并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成功者。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修养,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素质,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道德伦理水平。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爱更持久,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微笑更持久,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更持久。耐心是你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耐心是你对教育平等的尊重,耐心是你对学生有一个美好前程的长期有效的祝福。耐心并不一定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爱因斯坦,但可以让学生走向成功。成功的孩子背后,需要教师们持久的耐心。张文质在书中谈到了有些学生的智力有局限,他说:“这些局限有时是我们教师工作不能超越的障碍,我们有了这种谨慎的意识就不会操之过急,我们就能更从容一点。”

  培养人是一辈子的事,要作长远打算,教育是一项细活,是一项不能立竿见影的工程。我认为,《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的意义就在于,当大家都浮躁于教育立竿见影、急功近利时,有人大胆地和你谈“慢”,颇有些振聋发聩的味道。

  总之,我们应该用“慢的艺术”,熏陶自己的心灵;用“慢的艺术”,陶冶每个学生的情操。时时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变自己的否定性思维,积极一点,主动一点,成为赞美文化的一部分;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做他们生命的保护人和精神的范本。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8

  张文质在关于童年我有几个基本的看法写到:

  一个人能安身立命,显示自己独特性,带给你一生幸福、自信的,一定是你的长处。就像西方人说的天才如果放犯错了地方可能天才就难以成为天才。所谓的天才就是他的禀赋、独特性。但我们的教育常常不尊重它的独特性。前面我为什么要举我孩子的例子,其实那是一种忧虑。她对写作也有优势??小学就出书,初二又获一个全国性大奖,出版社跟她签约,马上要出第二本书。如果她要走这条路,可能走得很顺。但她能否考上一类高中,这却是一个很难预测的问题。按现在的评价机制,他再平庸,但会考试,他就可以顺利地读个“好”高中、“好”大学。一个人很有天份,某个领域很有才华,但考试成绩上不去,她可能很麻烦。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和我的同学刘增爱。我从很小的时候受母亲影响,对绘画很痴迷,在我的记忆里,不是看画就是画画。上初一时,我发现我们班还有一位绘画高手,她叫刘增爱,她擅长画红楼梦人物,她画的很快,很流畅,她的笔下一会儿就能流淌出婀娜多姿的林妹妹、晴雯、薛宝钗、王熙凤等,个个裙带飘飘,貌美如花,线条流畅,特别是手指的造型各不相同,有时,还要配上背景,看到她的画真是羡慕死我了,好多同学都向她要画,在我们学校已是小有名气。我们俩经常在一起画,当然是我努力地向她学习。可是,她不太努力学文化课,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一直到现在,变成了一个早已和绘画毫无关系的'农妇。想到这里我至今都为她惋惜,可惜了她的艺术才华,如果当年她的文化课好一些,她的人生道路就会改写了。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会有很多吧?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9

  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育有时候也需要婆婆妈妈,絮絮叨叨,非常有耐心。丰子恺写过一篇文章回忆他的老师李叔同。为什么孩子们都很怕很怕李叔同呢?原来李叔同非常有耐心,经常是低声下气、和颜悦色……这个低声下气里也充满了教育的意味。

  我关心也关注了一个孩子很久——栎。他穿衣随随便便,早餐也是马马虎虎,作业经常没做。联系家长过来也总是说很忙,没法到校。有一次他又没完成作业,我就狠狠批评了他一顿。没想到他竟躲到桌底下,老不出来。估计平时他家长对他也是很严厉!我想,我这样对待他是不行的!孩子一定要健康健全快乐地成长!

  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我单独找他谈话。这孩子也诚实,我问什么他就说什么。我让他坐在身边。我们的谈话开始了——

  我:"孩子,你的学习基础并不是很好,为什么不去博扬(一个专业的教育公寓)?"

  栎:"老师,我爸爸妈妈不让我去。"

  我:"为什么?"

  栎:"我爸爸妈妈想培养我独立生活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我:"哦,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栎:"他在开出租车。"

  我:"你妈妈呢?"

  栎:"她在厂里打工。他们白天都不在。"

  师:"那你中午吃饭呢?"

  生:"就吃早上的饭。"

  我心头一热:"你饭有没有加热?"

  栎:"有。"

  我摸摸他的头说:"你吃完饭做什么?"

  栎:"我就自个儿玩呀,有时看看电视。"

  孩子不很经意,我却眼眶有点湿了:就是这样的家庭,孩子没人管,放任自流,却美其名曰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拍拍他的肩膀:"栎,你做得很不错!是个男子汉!既然你爸妈想培养你独立生活和独立学习的能力,那你这样做对不对呢?记得吗?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乌塔》?"

  孩子点了点头。

  "乌塔是个独立生活的孩子。那你能向她学习吗?"

  孩子又点了点头。

  我竖起大拇指夸他:"栎,原先我只知道你很爱班级,会管好班级的长绳(是大课间同学们运动用的),也爱劳动,经常帮助老师擦黑板。现在我还知道你是个顶天立地的好孩子!我要在班上宣布这件事并表扬你!你竟然能管好自己,能独立生活!要是你接下来能管好学习,就更是个好男孩了!"我一激动,语调都上扬了:"你每完成三次作业都可以来跟我领一张红花争章卡(我们学校激励学生进步的卡片)。好吗?"

  孩子爽快地回答:"好,读后感《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于是我发现,接下来连续好几天,栎的作业完成得不错。有时他也会落下一些题目,我估计这些是他不会做的,就没批评他,只是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讲解,有时也让优秀的同学帮助他。

  课堂上,我经常观察栎,有时看他把手举得高高,就示意同学把机会让给他。他快乐地上课,快乐地完成作业,也快乐地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

  这样的快乐差不多维持了三周。有一天,我发现栎又没完成作业,我正要问他,他赶紧对我说:"老师,我忘了,下午我一定补做。"我轻轻说了一句:"你答应我了哈,可要说到做到哈。"到了下午,栎拿着作业本,指着作业对我说:"老师,我没吃饭就补作业,你看——"嘿,还写得挺工整!我就表扬他说:"栎真是个说话算话的好孩子!"

  渐渐地,我发现栎进步了,不但行为进步了,学习也追上来了,真替他高兴。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细致、耐心。但有时非常容易就是训斥、强迫、禁止。你可以怪体制,但细想一下,更可能是自身教养、对教育的责任,对孩子的爱心出了问题。"

  "每个人成长的环境、家庭对孩子的期待各不相同,每个孩子智能状况各不相同,学习心向也不一样,怎么能简单地对之做评判呢?所以真正的帮助都应该是具体的、个别化的,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突然想起一位已经过世的老教师——她以前是我的同事。我发现她课间经常和个别孩子在谈心,有时在教室门口,有时在操场边上,有时就坐在榕树下。她的`一个姿势至今我记忆犹新——就是俯下身子,右肩半倾斜,头朝着孩子,手在比划着什么。她的班级学风好,纪律也好。我想,这就是低声下气的教育,这就是和颜悦色的教育,这就是慢的教育艺术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位老教师就是在通往孩子的心灵上架起了微妙教育的桥梁。这座"桥梁"起于爱心,运作于鼓励、尊重、平等的一系列措施,最终落座于一个人的成长。

  "有时候有些孩子需要棒喝,有的甚至要饿其体肤,给他比较严厉一点的方式,但有一些孩子你用一根指头伤他一下他都受不了,所以要用不同的方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更要谨慎,更要耐心,同时要灵活地运用方法。"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去做操,刚走进操场,突然队伍中有一位同学叶迅速追赶另一位同学昌跑向操场远处,看起来叶很生气。一会儿,他们回来了,照常做操。我也不动声色。等操做完。我悄悄走到叶身边,还没问,他就哭了。原来今天早上他把裤子穿反了,同学昌一直嘲笑他。我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就单独把嘲笑他的昌叫出来,悄悄提醒他:如果你换位思考一下,看看你是不是伤害了别人的自尊?昌低头想了一下,红着脸说是自己错了。我趁机叫他要跟叶道歉。他点头同意了。一场风波平息下来。

  张文质先生说:"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这个具体的实践过程,往往就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关切的姿势,一种换位的思考,一段深入人心的谈话……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微妙的教育总是从心灵出发,去开启一段曾经关闭的心扉,去培植一截曾经幽暗的绿芽,去化解一些一时纠缠不清的纷争与矛盾……

  一朵百合花需要奋斗一年才能重新开花;一棵杉树苗需要拼争几十年才可能长成有用的树……一把小提琴的制作需要四十三道工序;从一块块泥巴变成精美的瓷器,一般说来需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那么,一个孩子的成长呢!一个健康健全的人的培养呢!一个大写的人的养成呢!

  慢慢地来,慢慢地教,慢慢地手把手,慢慢地陪着她背记单词,慢慢地教他们写作……在慢慢中,我们也在慢慢老去。时光飞跃,我们在教育教学旅程中慢慢地学会低声下气,学会和颜悦色,学会以自己宽广的心胸去接纳学生的缺点,并及时想办法使之走入正常的轨道。这些微妙的教育我们渐渐地学来,也渐渐地运用。

  "爱、尊严、鼓励仍然是我们最后的家园。"

  钱理群先生说道:"救一个算一个,唤醒一个算一个,促进一个算一个,成全一个算一个。""用你的力量去做你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你努力去做,做多少算多少。"

  是啊,来日方长!我们走过,但不会错过!我们错过,但不会再错!微妙的教育,从爱心出发;微妙的教育,从细节做起;微妙的教育,从关注一个人,关注一个生命的成长作为目的地。微妙的教育,必将从缓慢的进程中沉淀出教育的芬芳!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10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是我的一位教师前辈向我推荐的。20xx年5月份第一次读,读着张文质的文字,满满的都是真实。他一直在讲教育的真相,一直在强调生命化的教育,读得我心里很痛的那种感觉!

  和另一位教师前辈交流,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怎么会有心痛的感觉?她说,痛苦,就不要读了!于是,就把它搁置那里了。

  为了完成此文,又拿起了这本书。一年多的沉淀,心境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曾经的痛彻心扉。

  当教师失去了她该有的阳光下最光辉的师道尊严的时候,我们只能向自己寻找答案,一切从自己的内心去探求。也许,就是那种笑着哭的感觉吧。就是那种流着泪去追寻梦想——砥砺前行、静待花开、用生命去绽放教育的绚烂焰火!

  教师的师道尊严,哪里去了?

  在《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一文中,我读到“德国教育家洪堡在一百多年前做了两件有深刻影响的事,一个就是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资,结果使得优秀的人才大量涌向学校;一个是实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德国,哪怕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之一。这跟洪堡教育改革的理念所开启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心里是振奋的!真的羡慕德国的教师从业者,不是艳羡他们高额的工资,而是眼气高额工资所带来的当教师的师道尊严!

  我们当教师的有尊严吗?

  有些家长一提起老师,就咋咋咋地评论。就是社会上,也总是贬低教师。我真不知道教师都犯了怎样的道德失误?世人为什么要用超于常人的道德标准绑架教师?

  教师,是神?还是个人?

  当孩子在学校擦伤,家长跑到学校嗷嗷叫:孩子交给你,就给我看成这!当老师和他讲道理时候,他说:滚一边儿去!甚至是想要向老师大打出手!

  当教师的是否要问,教师的师道尊严,哪里去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泥泞中,用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支持着我们前行!

  向自己寻找答案,静待花开!

  每每读到诸如此类的文字:

  教师的真挚关爱对人的幼年时期的成长,对人生建立的信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就像美国诗人艾米斯说的那样,哪怕仅仅把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送回巢中,我们也就“不虚度此生”!

  只有把责任当作自己内在的责任,就是当作我们的天职,一种功课,当作我们可以从里面获得生命价值的一件事去做,你才能够去坚持,才能够不那么容易被别人所改变、所扭曲。

  孩子们变得不自卑了、有自信心了,孩子在课堂上敢于表达,乐于参与,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笑声是欢快的,表情是自信的,这就是教育迈出的很了不起的一步。有了这样的精神打底,精神奠基,教育才真正是光明的、高尚的,才真正是有助于人的成长的。

  人的`生命的奇迹往往都与美好的教育有关系,一个孩子能够遇上一位让他长久甚至终身依恋的老师,真是一个福分。

  童年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命阶段,我们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要不断回到童年中去汲取力量。

  一个人哪怕再成功,如果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他的一生也是很茫然的。但有了一个好老师就不一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没遇到好老师的话,他就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罪犯,如果一个人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他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

  心里又渐渐地燃起了飘渺的火焰!不为别的,就为了那师生之间那相遇的福分;为那个人一生的童年基奠、精神打底;为了那一句他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也许,选择教师,从开始就注定了要清贫、大度、豁达。哪怕受到了委屈,依然要继续演绎生命化教育的精彩!

  一切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去探寻、去实践,不以外物的种种苛求自己,不让嘈杂的世人扰乱自己纯净的精神圣地。用心去做好自己心中想要的那种教育效果,足够!

  相信教育,相信未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静待花开!

  保持一颗童心,相信一定会看到最绚烂的教育盛焰!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11

  对于”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自己当教师的生活真的就那么平淡无奇,每天工作的痕迹就像沙滩上的沙子一样,被海水冲洗过后马上就会归与平静。

  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之后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开始了慢慢地审视。他说教育是”艺术“,教育是”慢“的艺术。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艺术。难不成是因为在”慢“字上出了问题?

  昨晚看电视剧,里边一位教师长者收到了他几十年的一位学生的信和两张戏剧票,信上邀请老师去观看自己的第一次演出,因为老师是他心里所尊敬的人。虽然离开老师多年,但心里一直有老师的陪伴。

  这对年长的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我想这位老师的心里的滋味应该不是一个甜字所能形容的吧。看着听着我的心里也洋溢着幸福的滋味,因为我也是一位教师。

  然而,我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吗?并且是当我老了,我的学生长大了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老师是他这一生中优秀的向导吗?这个结果我得等到我老了才能分晓。然而,这个过程却需要我此时此刻就开始。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说的,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缓慢所以很难立竿见影。然而我脑中却装着必须要立竿见影的命令。来想想我今天的教育。

  班里总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孩子。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我是很负责地给他们课外进行再次辅导。但是扪心自问,我的出发点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班的平均成绩能提高一点。估计这样的辅导也就成了纯粹的功课辅导。只要他会做这样的题目就行了。其实这样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了。

  但如果仔细地想想看,当讲了一遍又一遍的时候,我没有生气?没有焦灼?是的,我生气,甚至愤怒。也有老师说:”我宁可教100个好学生也不想教一个教几十遍都不会的学生。“当然这是没办法时的调侃。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

  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家长说:”看你什么脑子,这点也记不住。考试题目一样的都不会填。

  “老师说:”就是这么做,等到考试像这样的题目还是这样做,懂了没?“小孩累啊,我们累不累啊?就为了一道等过段时间孩子自然就会的题目。那如果放弃这道题目怎么样?那就是家长要抱怨:”才考这么点分数。“老师要抱怨:”你这道题目做对了,班级的`优秀率就高一些了。“原来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哦!

  书中也有一行小字提醒了我。”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

  ”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它到底会对学生一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它成全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把眼光放得这么远了,才能对今天的教育行为有所思考。

  我是任教小学语文的老师,于是我的眼光对文字有所偏向。若干年以后,我想我所教的知识对孩子们来说真是不足挂齿了。然而我的小学语文有没有在他童年的时候给他沉淀下什么了吗?

  当我年老的时候,如果我也能说上这么一句”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那我想,即使我一生的工作再怎么默默无闻也是值得尊敬自己的了。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12

  张文质先生是著名的学者、作家,他一直在推行着“生命化教育”。而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是他《慢教育丛书》里的一本,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能引起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不禁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真想过“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总觉得自己通过师范的学习,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总是急于见到成效,往往在课堂上没有细致的倾听、观察、思考学生的言行,或是一味的自己认为如何如何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更可笑的是,自己觉得还挺不错,还为自己能够这么快驾驭学生而沾沾自喜,现在想来真是肤浅的很。有时在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时往往没什么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也觉得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似乎已尽力到我的努力了,我每天要忙这忙那,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等等。这一切都是我日常的教育工作变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脱离了教育原来应有的本真。读了这段话,让我重新进行了思考,重新审视了我先前的一些行为,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让教育回归自然。

  “不言而喻,教师要有一颗教育的心灵,敏感、细腻、坚强、执着、明确、美好,教师甚至“要比热爱自己的党派、教会更热爱自己的学生”,教育确实要以爱为底色,谈起教育就是谈论我们的孩子和未来——然而,只要一静心我们就知道自己实在被扭曲得太厉害了,也许更需要询问的就是我们还有多少真挚的热情,承担的勇气,能够在各种困难中坚持应当坚持的执着,可是我知道这样的询问很多时候也是苍白无力的,莫名的焦灼与恐惧盘踞了我们的生活,太多的指标、任务、功利已经控制了我们的心灵,我们渴望着美好,内心都变得越来越无望与冷漠——坚冰时期仍然延续着,有时我们几乎无法越过它了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来”。这一段,告诉我们所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学校也被各种各样的功利所包围,但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时刻保持一份清醒,要拥有一颗教育的心灵,要对学生始终充满爱。一方面,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就会偏离远来的方向,便会使我们平时的工作变得那么急躁、那么势力、那么急功近利,这样导至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任务式的教育,往往学生越学越不想学,对学习也会失去信心,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就会越来越差,如此恶性循环,后果就更不堪设想。另一方面,这样的工作状况,对自己来讲也不是不尽如意的,试想每天面对着不愿学习的学生,面对情况糟糕的教学场景,教师本人也难以获得教学成就感与工作快乐感,常此以后,身心俱疲,对老师自己的发展也是有弊无益的。

  文中张文质先生又谈到了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的一段话:“许多年来,叶澜教授持之以恒的躬行“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无论到哪所实验学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听课(而且每次都是聚精会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说这样才看得清楚每个学生的“动态”),必定要先和实验教师对话,为他们“捉虫”、指路。如果没有外出,她几乎每周总会安排一天时间,早上六点多钟就出发到一所学校,上午一听就是4节课,中午简单用餐后,就开始评课、交流,然后则是讲座和对学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她家里人告诉我每次“这样的活动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六七点了”。叶澜老师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教育学者,她的“田野作业”方式同样令人赞叹、敬佩,启人心智”!叶教授是一个教育大家,她都在尽力做一些每天我们看似在平常不过的事情,她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她确真真实实的是一个教育大家,她所做持的态度是一个优秀教育者具有的优秀品质,不带任何功利。也许,教育本是件简单的事情,把每天的日常工作还原到原来的面目,便能真正好好教育。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13

  张文质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不知从何时起,我常常被超负荷的日常教学工作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思考,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忽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的“润物细无声”,正反映了教育的变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起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在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嗫嚅着嘴,想回答又说不出来,或者说来说去不在点子上。这时,作为教师的你,是急躁地打断作一番暗示,还是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也许你为了急于听到孩子“正确”的回答,过早地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迫不及待地将知识填塞孩子们的头脑……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学困学生,他们之所以出现目前的这种现象,是由于很多不良的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不愿意去学习,有的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为老师,可以先不要责怪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夸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的目的,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但更多的时候,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要知道:儿童接受教育需要一个过程,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14

  读了《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属《“消极”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这一篇了。文中提到“我们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对一切事物的消极心理。”这种消极心理一旦驻进我们的心灵,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我们经常会情不自禁、甚至无法克制地以这样的方式处人、处事、处己,却不自知!因此,我们教育者要拥抱一颗积极向上的爱心,让教育变得更阳光。

  【案例】巧借契机,播撒爱心

  彬是我班成绩很差的一个女孩子,不仅如此,连字迹也很不端正。开学初,每天的课上都要开小差、做小动作,所以每天的课堂作业不是来不及就是错误连篇,因此,她就成了我课上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时常在课上会受批评,而她,每次都朝着我笑笑。起初,对于她,我真的`有点无可奈何。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正翻阅她写的《一天一事一感受》时,发现她每天都写了被批评的事,不是受老师的批评就是受家人的批评,看到这,我的心不禁地抽搐了,“原来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批评中,那她怎么会感受得到温暖呢?感受不到温暖,又怎么真正地去爱呢……”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不禁对她投去怜悯的眼神。

  放晚学了,我依然在批她订正的课作,“今天真棒!这么快就订正好了,看来彬越来越能干了!”话刚落下,她立即露出了笑容。正在这时,她的妈妈走进了教室,过来问问她的情况,我看得出她紧张的情绪,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我笑着说了一句:“挺好的!”顺便把彬叫过来,两人一起和我面对面坐着,我拉起彬的手,不禁感觉她的小手一直在颤抖,说:“彬,赵老师觉得你比刚开学,表现好多了,你觉得呢?”点点头。“那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呢?让赵老师当你的朋友,一起来帮助你,好吗?”沉默了一会说:“我上课还不够专注,发言还不够积极,作业……”“哦,这些问题都好解决,只要彬你愿意,照赵老师说的去做,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能克服的,你相信老师吗?”笑眯眯地点点头。于是,在她整理书包的期间,我还跟她的妈妈达成了协议。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彬进步了,人也开朗了许多。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相关文章: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07-19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04-14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08-23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12-04

幼儿园教育是慢的艺术心得08-28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心得11-10

读书心得《教育是慢艺术》06-20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11-10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