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时间:2021-06-18 17:14:2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人心与人生,此书揭示了人心实际是资借于社会交往而发展起来,同时,人的社会亦即建筑于人心之上,并且随着社会形态构造的历史发展而人心也自会有它的发展史。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例1

  梁漱溟的《人心与人生》概是我读书以来最费心力的一本书。梁老耗毕生思想所得,八十年不断思考,所成的一本其谓之所写最大的一本书,当然不是泛泛就能读而懂,更枉论精髓了。

  抗战时,梁漱溟从香港逃亡内地的途中曾致信家人:“我不能死,我若死则天地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 “《人心与人生》写成,我方可以死”。这种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的自信,真有如孔子自道 “天降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梁自认为是一个思想者,其一生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一个是中国问题。关于人生问题,其一生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西方功利思想,青少年时期的佛家出世思想,二十九岁以后思想归至儒家思想。从佛家和儒家的思想里,结合西方现代科学发展所得,梁漱溟提出了人心这个概念。所谓人心,我的理解大概是近于心灵的一种自觉理性。他思考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因何而来,怎样改变人生,又将归向何去。人的意识是个表现,其主体是心。比方说 ,人能听到声音,又能自觉是何种声音,人能说话,又能自觉是说什么话。

  人类生命的发展真谛,是力反闭塞隔阂不通而向着开通畅达灵活自由而前进。生命发展要突破个体的局限,力求物我不隔。人与人之间,从乎身分离(我进食,你不饱);从乎心则好恶可以相喻乃相关切,人心不隔。然人心不隔,非特指人与人之间,实则人心无隔与宇宙之大一体。人心产生于静,必也于静中可见。

  古东方人有见于人心的智者,如孔子,释迦,能知天命,出世间。人心要借助无私,才能通畅自在。所以圣人要反诸于己,大公无私。知天命,大概非是故做高人一等,实是实践为真也。而释迦更是悟出天人一体,欲出乎其外,则是更高一层也。

  人心概人皆有之。唯能反求于自身才能明其本性。估儒家曰人皆可为圣人。佛家也说人人皆可成佛,是此理也!然人多不识之,是人身限于局限中,不能通达故。

  试从自身想来,若执着于外物,辄迷于利害得失,则患得患失,心不宁也。而不以私心得之,视若无关,则心宁气和。又如人际关系,若视他是他我是我,有差别利害,则时存计较之心。若彼我无分,利人即利己,融融恰恰。佛家所言破分别我执和破俱生我执,实在是高明且高深的学问。有至深的道理。难怪古往今来有许多博学聪明之士投身佛学。这与普通人的求神拜佛完全两回事。

  体会人心,要从静中所得。估东方的静思,冥想显然是修行的一条门道。当于静思冥想中能感悟到人心与宇宙自然浑然一体的至清明合和之境界。这种从儒家佛家而出的学问,寻常人实难理解。在我,若不是前面读过《论语》《心经》对儒佛之学稍有所悟,又反复默读,才能了解其所指。又反复思之,又有不少顿悟。此书真得反复一读再读,以期能不断有新的见悟和掌握。

  梁书对现代科学和生理学也颇多引证和叙述。此亦十分难得也。概与梁早期慕西方思想有关。其推演自己的学说,从儒家佛家出发,又能从科学中探索本源,故说服力颇高。

  此书存疑的是,梁对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信笃不疑,这与梁所处的时代有关。现在的发展,马恩学说渐有不兴之趋势,梁以其为基础推理出的人类社会之终极,似有不妥。

  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谈心得也一时难以道明说清,莫谓乎“只可自怡悦,不堪赠于人”!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例2

  从焦老师讲的中西伦理比较中听到梁漱溟的思想开始,才开始真正关心这位思想家的著书。

  1、其人其书

  他的书最大的特点感觉其体例分明、内容通俗、观点独到,不像近些年的书概念言词晦涩复杂。全书大旨便是由人心体到人生思想。《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在1955年开始写的,而两篇自序却是早早(1926年)写出来的,可见他认为心理学之于伦理学的重要性按他的话来说是

  “凡是一个伦理学派或一个伦理思想家,都有他的一种心理学为基础;或说他的伦理学,都是从他对于人类心理的一种看法,而建树起来。”(p1)

  因此,研究孔子却不能循得孔子的人类心理观,那是空话,调弄文字,演绎符号而已,理趣大端,终不可见。而写《人心与人生》的缘起恰恰是谈孔子之人生态度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梁认为自己在此书中对孔子的解说有不少错误——以本能一派的心理学为依据,去解释孔学上的观念和道理;因此就通盘皆错;讲孔学的方法不善,未曾根本改掉前人以射覆态度来讲古书的毛病。

  梁漱溟“一生心思力气之用恒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人生问题,另一个是中国问题。不待言,《人心与人生》就是属于人生问题一面的。而在时值日寇侵略中国,危机不断蔓延,像人生问题这种没有“时间性”的研究写作之业被他延宕了下来,最终57年才付梓。

  2、从本能到理性——梁对人类心理之认识的转变

  梁思想深受罗素的影响。罗素在《社会改造原理》中开宗明义的一句话就是说他从大战领悟了“人类行为的源泉究竟是什么”这个大道理。人们总是把人类行为看作是出于欲望;其实欲望远不如冲动之重要有力。如果人类活动不出于种种欲望,那么他总是会趋利避害的,不至于自己向毁灭走,而其实不然。人类是很可以赴汤蹈火走向毁灭而不辞的;大战不就是这样吗?古希腊史诗和悲剧内容不也如此吗?酿成这种行为的更重要的是冲动——不管怒火也罢,野心也罢,都是强烈的冲动。大凡欲望也有一种冲动(罗素称之为“占有冲动”)在其中才有力。重要的是对冲动“事先注意分别调理顺畅,各得其宜;抑制它,或强行排除它,不是使人消沉没有活气,就是转而发出暴戾伤害人的冲动来。”“要使人的生计顺畅而不要妨碍它。”梁认为这就是罗素接近孔子的地方。这是梁《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偏重本能的观点。

  梁后期认识到本能、理智是为了营生活而有的方法手段皆从生命这一主体而来,并时时为生命所运用。譬如求真知新、好善之心只是人类生命的高强博大自然要如此,这是无私的感情,非营求生活的手段,它恰是主宰,这便是罗素的“灵性”,梁称之为“理性”。知的一面曰理智;情的一面曰理性。

  3、人心之特征

  A、主动性:梁说用兵要归于争取主动,同样整个人生亦正式要归于争取主动,力避被动,谁胜谁负由此决定,人生大道在实践人心。大有人生哲学的意味。而认识人心的`主动性首先从其生命自发地有所创新来体认;然后再就人们自觉的主动精神——人们的意志来认取。创新不出于有意创新,有意创新是内在生命主动性不足之征了。

  “力气充沛便能于素日见闻广为吸收消化,因而取精用宏,到临时不拘什么都成了他的工具,他的材料,供其驱遣运用,一个创作就出手了。力气淡薄贫弱者,素日既少吸收消化,纵有工具、有材料而不能活用,反为工具所累、所亚,只落得满纸陈词滥套,因袭堆砌了。这就是下列作品。人在思想上每有所开悟,都是一次翻新;人在志趣上每有所感发,都是一次向上。人生所有成就无不资于此。语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天成”指自然合理性在其中。“妙手偶得”是灵机触动,非所意料。诗人巧得妙句,画家又神来之笔,不惟旁人所不测,他自己亦不能说其所以然。” (p31)

  梁说的主动性是从本源上谈的,人意志的主动性是从这一本源发展扩大的。

  B、灵活性

  灵活是有待争取的,但又同时不可求的,求则失之。因为其根本还在生命本身。因而,舍己为人,热情所注,灵机打开,而猥屑自私者顾此失彼,进退罔措。同时,灵活性是实现主动性必须的;灵活性也赖以主动性,饱满的主动性才能实现灵活性。

  C、计划性

  本能活动接近于生理机能,十分靠近身体,理智活动较远于身体,只主要关系到大脑而已。“理智者人心者妙用;理性者人心之美德。后者为体,前者为用。虽体用不二,而为了认识人心有必要分别指出之。”(p83)梁说动物本能急切于知后之行。吾人理智着重于行前之知。人之所以为人在其心,心之所以为心在其自觉。人类从而实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4、道德与宗教以及其他

  关于宗教和道德。质言之,宗教是一种方法,帮助人提高自己的品德,佛教所谓人天乘、小乘、大乘,乘是乘车、乘船之乘,明显点出方法、工具之意义。道德则要人率真行事,只要你一切老师率真,品德自然渐渐提升,不倾向出世。小乘出世,大乘“不舍众生,不住涅磐”弘扬佛法,利济群生,出而不出,不出而出,方为圆满园融。

  关于生命力。权力欲特见于生命力大的人,在一般人较差。生命力大就是内在矛盾争持大。大恶人与革命家似乎相去甚远,其实不然。他们都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因此,世间恶人转变为贤智者,革命家堕落为恶者。生命力皆有生来禀赋之一面和后天养成的一面。道德不道德是就看它向上还是向下。梁认为内心自觉之明强方显生命本质,自觉贫弱便随俗流转去了。

  关于道德与习惯。世俗之见以为道德即是好习惯之谓,这是错误的。好习惯只是生活中所必要的工具条件而已,生命初不在此。自觉向上才为道德之真。好习惯往往不过是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而非真道德。

  关于迷信。迷信,是说人自蔽其明,人为何自蔽其明?心有所牵于外,则蔽生而明失也。

  关于马克思的伦理学。列宁曾说:“不能不承认桑巴特的断言是正确的,他说‘马克思主义本身从头至尾没有丝毫伦理学的气味’,因为在理论方面,它使‘伦理学的观点’从属于‘因果性的原则’;在实践方面,它把伦理学的观点归结为阶级斗争。”但梁漱溟认为人生哲学或伦理学应以论究人在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评价而昭示人生归趣为事。同时,“自然界是人的非有机的躯体”。即人生息于自然界中,混乎其不可分。从人类历史发展之事实出发,以论究社会理想、人生旨趣者,惟马恩学派,从而认为它是一种较好的伦理学。

  5、东西学术分途

  对如何培养人的性情方面,儒家有深切体认,既不忽视生活问题(墨家实利主义),更能照顾到生命深处。“世上只有两个先觉:佛是走逆着去解脱本能路的的先觉,孔是走顺着来调理本能路的先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认为儒释道三家各为一种生活实践功夫,都是真学术在解决各不相同的人生真问题。梁认为儒家之学适应于人生第二问题,即人对人的问题;佛家之学适应于人生第三问题,即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道家之学则应乎人生第一问题,即人对自然的问题。三家之学可称为文化早熟品。早熟的经验就是:第一,早熟学术便自难以推广普及于其社会一般人,而只流行于一部分人或一个阶层间。第二,这一学术因其不合时宜亦自更难延续和发展,愈传久愈失其真。第三,整个社会势必大受其影响,生产力淹滞不前,在社会发展史上入狱变态,如中国和印度的结果。第四,既然早熟就与当时知识文化的幼稚、迷信、鄙陋成分相混杂,后世难以囫囵承受。

  总之,梁对以自觉的理性的解释贯通全书,把生命本性与道德紧密联系起来,反对工具意义上的“假”道德,批判本能冲动所障蔽的人心。人心原本是清静圆明的,是通天的真生命;却总是容易被本能欲望与理智贪婪所蒙蔽。所以要寻求相同无所隔碍的伟大生命,寻求由强大生命力支撑下的主动自觉的无私的感情。书中可时时看到时代局限和哲学政治化的痕迹,如关于阶级性的探讨;时时能看到时代精神之烙印,深受柏格森、罗素、克鲁泡特金的影响。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例3

  前阵子生了一场大病,病势凶险,把自己和周围关心我的人吓着了,所幸有惊无险的过去了。在家休养的这段时间里,正巧工会开展赠书活动,我快速抢下了《人心与人生》这本书,没有提前做功课上网扒一下它主要写些什么内容,就是被“人心”“、“人生”这种直白的词语所吸引,心想就是这本书了。

  它的作者是梁漱溟,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大儒的人生轨迹经历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时期,跨度之长不禁令人感叹,可据说他一生只研究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另一个是中国问题。《人心与人生》这本耗其一生精力的作品起初的创作思想来源于一次北大的哲学系讲课,后经作者细细雕琢逐渐成品,18万字的文章讲的就是人生问题。细读之下总会叫人,时而陷入迷茫,时而如梦中惊醒,反正就是需要仔仔细细的去读,是一部费心费神的书籍。不敢用“读后感”来形容我现在所写下的文字,毕竟大儒的文章我只读懂一些皮毛,所以只能算是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中的一些内容。

  书中在描述人心的基本特征里讲到,“某一物种觅食图存或传种繁殖之所为,往往奇妙地表现出有目的有计划来,其事尤多见于昆虫类,鱼类,其情节曲折尽妙,迹近深谋远虑,却在高等动物转未见有此,高等动物所表现者,不过一些狡狯黠智而已。此何为而然耶?应知动物界在演进上实有本能与理智两大脉络之不同。于虫,鱼所见之计划性,出自天演,虽迹近思深虑远,却非有意识;另一路归趋在发展理智,即脊椎动物之所循由,必待人类出现而后造于高致,乃有意识而擅长计划。”作者在这里讲述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一些鱼类与虫类为了生存繁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看似是有计划,有预谋的,但其实只不过是种群的天性本能,并非高等动物所具备的理智。从中我也可以认为,人心的力量是不断进化的,用双手创造出的今天,是因为人的心智进步,并会继续进化下去,继续创造下去,达到新的精神和物质文明的高度。

  从书中我也了解到,作者对宗教的认识可谓是非常深刻,文中提到,“宗教为之物,饥不可以为食,渴不可以为饮,夏不袪暑,冬不御寒,对于此身生活问题不见有任何用场,然它从远古发生在人群社会间,位势崇高,是何故也?宗教虽于身体不解饥渴,但它却为精神时多时少解些饥渴”作者阐述为何宗教此类飘渺之物能够从古至今传衍下来,意在说明人活在世上是需要信仰的,没有信仰的人如同行尸走肉,表面精神食粮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需求不只有物资层面的,还需要精神层面。如果我把信仰比作爱好和向往,学校刚毕业时总认为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随后渐渐就会发现,不是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但是类似冲突都需要我们自己用智慧去转化,选择往往不是逃避现实,挑战并改变现实未尝不是让现实更接近信仰的方式,不是吗?

  回到书的本身,恕我不恭,它有些部分的内容可能太晦涩难懂或唬的我不轻。但真的想系统性的了解 “人性””到底是什么等问题的,还是建议看看这本书,挺有意思的。最后送上书中喜欢的一句话“人生当勉励实践,理想必归合乎实事”。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05-27

《人生》读后感02-01

《人生》读后感01-04

人生的读后感02-24

《人生》读后感06-11

《智慧人生》读后感03-20

《人生智慧》读后感06-09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06-21

《人生》优秀读后感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