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时间:2022-09-07 12:14: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精选28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精选28篇)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1

  《北京折叠》去年获得雨果奖的最佳中短篇小说奖,火极了一时,但是读者对这本字数不及硕士论文的小说褒贬不一。其实故事非常简单,利用了极少的插叙和倒叙解释了多年后北京六环内的生活状况,主角老刀是第三空间的垃圾站员工,为了让捡来的孩子上幼儿园,决定帮助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把信送给第一空间的女生依言,因为秦天喜欢依言。故事情节简单无新意,但是老刀送信的经历从侧面反映出了这三个空间的生活状态。小说中的三个空间是在城市发展水平极其高的假设下建立的,城市可以折叠,因此三个空间的人分享48个小时,从第一空间到第三空间,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降低,人口密度逐渐增大,经济水平也在逐渐下降。

  之所以读者们没有像当初对《三体》一样夸赞《北京折叠》,甚至有人质疑雨果奖的含金量,认为是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该书获得奖项,是因为《北京折叠》作为科幻小说,在科幻方面的想象力和描述都远远不及《三体》。我非常喜欢《三体》,它对整个宇宙生态系统的假想都伴随着丰满的历史和科学基础,场面宏大,专业性强,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的学识博广,最重要的是我从《三体》中看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性弱点的揭露,对宇宙生存法则的推理,这些都发人深省。而《北京折叠》在科幻的文笔上差很多,甚至没有太多的科学理论支撑她的想象,就是涉及科幻的部分也不多,但是这部小说也有与《三体》类似的地方,就是反映了一些与科幻无关的东西。

  《北京折叠》的主题没有那么宏大,也没有达到人性的深度,但是读者很容易明白,其实作者是根据自己在北京的生活阅历,在用三个空间来暗示北京人的生存现状,可能悲观了一点,但是描述都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三个空间”的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差距那么大,其实也就是目前北京人民的阶层差距在逐渐拉大,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虽然我们的政府在努力的缩小贫富差距,消除阶级这个概念,但是市场经济下,一个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有绕不开的阶段,其实现在的北京又何尝不是可以分为三类人,底层人民、中产阶级和社会精英。这三类人的收入差距非常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当然享受的利益比例也不一样,这不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二八法则”,第一空间的依言一周能赚十万块,第二空间的秦天一个月能赚十万块,第三空间的老刀每天只吃一顿饭,用一年的时间才能赞起养女两个月的幼儿园学费。就像文中一位朋友劝老刀的一句话,“我还是劝你最好别去。那边可不是什么好地儿,去了之后没别的,只能感觉自己的日子有多操蛋。没劲”。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原则,按理第一空间的精英主持整个城市的规划发展,是他们在为整个城市的稳定和谐献计献策,“劳心者治人”,所以他们享受更多的利益无可厚非,可是小说也提到,三个空间的人员设定基本上是在折叠城市建好之后就确定了,哪怕是研究雷达的军事高官没有后台也不能从第三空间调动到第一空间谋职,空间之间的人员流动非常的困难,这种困难有时候真是不取决于人的能力和素质,而是出身。反过来想想,北京那么多的北漂,谁不是在拼命地工作生活,为了家人为了理想,为了摆脱“出身平凡”的枷锁,可是最终很多人也会发现,有些枷锁很难打破,只是明白生活有多“操蛋”。

  当然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失败到像《北京折叠》里的北京一样,阶级正大光明的存在,而且不可逆,不可换,只是我们生存的现状已经开始让郝景芳这样的作者警觉,而我们也都希望,科幻小说只是科幻小说,不会成为我们人类的预言。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2

  有些作品看了一遍后还想再看N遍,而有些作品看了一遍之后着实不愿再翻开。

  不是不好,而是不忍,比如最近摘得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的《北京折叠》,越看越让人感到绝望。

  在这篇科幻小说里,未来北京六环内会在48小时内分不同时段、折叠出三个露出地面的空间,它们分别属于上流、中产和底层。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的第一读后感都是“这明明是批判现实主义、哪里是科幻小说……”。毕竟,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文艺界,“阶层固化”的题材都不算新颖。

  小说作者郝景芳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同处清华园内的孙立平教授早已提出了“断裂社会”的概念,近年来出现的《饥饿游戏》、《雪国列车》等也都属于此类科幻电影。

  那除了“折叠北京”这样让人不明觉厉的高科技,《北京折叠》的新意何在呢?

  大部分科幻文艺作品和现实主义著作是用“物理隔离”来描述“阶层固化”的,比如《雪国列车》上精英屌丝各有车厢,比如《泰坦尼克》上贫富贵贱不同船舱。

  如果郝景芳也把未来的北京写成三个分区,那顶死了也就是一本《未来世纪资本论》,但《北京折叠》割裂的不仅有空间,而且还有时间。

  鸡汤文常说,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但在《北京折叠》里,三个空间既有明确的物理边界,又有不同的时间分配。

  在48小时内,上层500万人生活24小时,随后被尘封,转化成另外一个世界,接下来中层2500万人生活16个小时,接下来下层5000万人生活8个小时……如此循环往复,3个空间每两天一个轮回。

  除非像小说中那样的意外发生,不同阶层之间几乎永无交集。很明显,上流社会不仅享有更富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以享受相对更加漫长的人生。

  这是一种更“文明”的不平等。在机器完全可以替代体力劳动的时代,底层在上流眼中毫无经济价值,但精英们不血腥屠城、不野蛮奴役、不种族灭绝、不赶尽杀绝,用“割裂时空”来确保阶层的固化,也许在上层眼里不过只是对同胞的一点怜悯而已。

  这是一种更“稳定”的不平等。俗话说,有压迫就有反抗,但屌丝们已经习惯了在底层生活,除了男主那种冒险穿越者外,绝大多数人对世界的了解就是身边一亩三分地,连压迫剥削都感受不到,哪来造反起义的念头?

  这是一种更“持久”的不平等。男主在上层空间遇到的那位“贵人”过去出身于底层空间,但飞黄腾达到上层之后却成了“既得利益者”,对现实处之泰然,完全没有追求“改革发展”和“公平正义”的动力,其他上流人士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这是一种更加残酷、更加绝望的不平等。如此不平等的未来,令人细思恐极。

  很多年前,天涯上有一篇非常有名的励志贴,题目叫“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但要是生活在被折叠的北京,底层的人就算再奋斗十八辈子,恐怕也没有机会知道咖啡是什么鬼。

  而真正令人忧心的是,那么多人觉得《北京折叠》作为科幻小说“太过现实”、“一点都不科幻”,岂不正说明这个社会的“断裂”已经到了昭然若揭、路人皆知的程度?

  据说郝景芳是在一家基金会工作,内容与推进平等有关,才有了写作一部描述不平等历史大部头著作的念头。

  希望“折叠北京”只是一部科幻小说而不要变成现实,希望她以后的作品能推动平等事业往前进步,希望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平等公正……希望这一切都不是奢望。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3

  科幻能写得特别好的,文笔好只是其一,需要超强脑洞。国外有很多三维四维空间的电影,拍的好的电影会让人眼前一亮,拍的不好的电影让人昏昏欲睡。很显然《北京折叠》属于眼前一亮性,能获奖一定有原因。

  书里将空间分为三层,不同的空间的人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有着巨大的贫富差距。越上等的人有着越为丰富的物质生活,还享有更多的时间。这个空间的翻转很有意思,给人无尽的想象。

  第一空间与第二、三空间处于土地的正反两端,当第一空间存在于地表时,第二、三空间则沉于地底。每过24小时,整座城市会发生翻转。翻上地表的城市开始生活运转,而被翻下去的空间里的人则进入睡眠。人为分配的不仅是空间,生活在第一空间里的五百万人能够享用连续的24时生活。而当他们陷入睡眠时,升到地表的第二、三空间,则需共享这宝贵的24小时——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口,从次日清晨6点生活到夜晚10点;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从10点工作到清晨6点,随后他们再次集体进入睡眠,地面翻转,第一空间的人们开始重新接管城市。每个空间里的人们独立生活着,却又因为各种原因有一些交集。

  小说的选主角度很奇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非常简单,所以作者只花三天时间写出来确实是正常的。第三空间垃圾清理者老刀,为在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传信,给留在第一空间工作的女朋友。全书讲述老刀从第三空间到第二空间去第一空间再回到第三空间的所见所闻的一天,思路简洁明了清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未来世界里不用Email、phone or WeChat?

  作者对阶级、财富的划分很明确,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都无公平可言。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往往都会受到上层社会的压制,在痛苦的边缘挣扎。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产业化向电子化转变,机器人代替人工作,底层人民面临大面积失业问题,让富有的人更富有,让穷苦的人无法生存。因此富有的人享有社会最好的资源、最人性化的配套设施、还霸占更多的时间,使第三世界的底层过上暗无天日的生活。

  书中提及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最靠近终点的起点。如今的国内的教育让小孩子已毫无童年可言,各种压迫式兴趣班。我依旧相信最好的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父母的陪伴比起跑线在哪更为重要。

  对如今现实的爱情主义路线,我认可但不支持。在做自己的未来是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相伴的选择题时,必须要谨慎答题。好在我对精神要求比较高,其实努力奋斗,面包牛奶巧克力统统都会有。很多女孩把命运绑定在婚姻上,这么大的赌注,我玩不起呀!

  那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就不提及。我相信政府!只有选择相信这一条路!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4

  其实刚开始读这本书有一种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的,或是因有选择恐惧症的我最近实在不知道读什么好,便尝试去看看。

  之前虽然经常看小说,但类似于这种科幻小说是少之又少的,可能是老觉得科幻小说会有太多关于科技发明的说法,便不愿去接触,《北京折叠》是一本在我意料之外的科幻小说,一方面是从科幻来说,打破了我对科幻小说一贯的粗鄙看法,另一方面从小说来看,这里好像没有明确的褒贬,它似是在描绘这个无可奈何却又残酷的北京城,似是在诉说这些形态各异的北京人,但好像没有一个明确对任何人的情感态度,有一种本该如此的感觉,当我读完这本小说的时候,我脑子想的是:是啊,如今的北京城,好像就是这样的,如今的北京人,好像就是这样的,北京应该就是这样才叫北京的。对于这本书的第一个评价是,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没有对错的小说。以上都是一些略显空白的概说,下面想详细谈谈对这本书的内容及感受。

  折叠城市分为三层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大地的第一面第一空间的五百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的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不同的是,第二空间是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而第三空间是从夜晚十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看似不公的时间分配原则,我们说是命运不公,或是说命中注定,看似无奈看似残酷,实际上或许是自己最后的选择的结果。

  第三空间:老刀。小说的主人公是底层劳工的代表。他的工作是垃圾处理,生活中充斥着肮脏与霉气。小说刚开始就提到他去第二空间的理由:为了金钱(供养女上幼儿园)。“他第一次到第二空间,他并不紧张,唯一担心的是身上腐败的气味”“他讨厌自己,可是他想把纸币抓牢。为了帮人隐瞒真相,他抓住了”。可是贫穷地卑微是谁的错呢,我不想说自私这样的圣母理论,我更想直面这无可奈何的社会问题:教育不均、贫富差距过大、底层贫民工作环境得不到保障。这没什么对错之分,能做的只能尽可能地最小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存在对比区分才所以为社会,而北京,更应如此。第二空间:秦天。代表第二空间奋斗的青年形象。秦天是研究生,有机会去第一空间实习,一个月实习工资十万左右。就像我们现在的状态,在模糊地触碰着现实,但同样奋力一搏着。还有秦天依言的爱情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让老刀送求婚信物。而现实却打破了青年想象中的爱情,最后还是败给了物质。故事中的秦昊并不知情,而我想这是另外一种成长吧,只能接受的成长,但我相信未来会更好的,奋斗的青年,无论爱情,无论物质。第一空间:依言和白发老人。第一空间代表着顶层统治者。依言是老刀来到第一空间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空间出生长大而在第一空间工作的老葛。他作为这类人群的代表,书中说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环境能够改造和塑造人。正是因为这样,揭示出老葛晋升第一空间的原因,才能够表现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我相信命运但同样会抵抗命运,生活总要奋斗和抱有希望,你的选择在哪你就将会抵达哪,到底是命运选择了你,还你选择了命运,源于自己。而北京是寻找自己的故事。

  这本书讲的时100年后的虚幻科教时代,而折射的是当代北京的现实世界。在这个告诉运转折叠的北京城,各式各样,各种各类的人,都在为了现在的生活,未来的生活,现实的生活,想象的生活,奋斗着……很多人都说,北京,是一个充满可能和机会的城市,也是充满现实挑战和人性残酷的城市,命运直抵胸膛。“回想这四十八小时的全部经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晚老葛说过的话。他觉得自己似乎接近了些许真相,因而见到命运的轮廓。可是那轮廓太远,太冷静,太遥不可及。他不知道了解一切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看清楚一些事情,却不能改变,又有什么意义。他连看都还无法看清,命运对他就像偶尔显出形状的云朵,倏忽之间又看不到了。他知道自己仍然是数字。在5128万这个数字中,他只是最普通的一个。如果偏生是那128万中的一个,还会被四舍五入,就像从来没存在过,连尘土都不算。他抓住地上的草。”——而我们在抓住些什么呢?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5

  作者笔下的北京,城市被划分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与第二、三空间处于土地的正反两端,当第一空间存在于地表时,第二、三空间则沉于地底。每过24小时,整座城市会发生翻转。翻上地表的城市开始生活运转,而被翻下去的空间里的人则进入睡眠。人为分配的不仅是空间,生活在第一空间里的五百万人能够享用连续的24时生活。而当他们陷入睡眠时,升到地表的第二、三空间,则需共享这宝贵的24小时——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口,从次日清晨6点生活到夜晚10点;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从10点工作到清晨6点,随后他们再次集体进入睡眠,地面翻转,第一空间的人们开始重新接管城市。每个空间里的人们独立生活着,却又因为各种原因有一些交集。

  小说中三个空间的划分也体现了社会深深的不公平。第三空间规模最大,人口最多,但绝大多数是劳动艰辛收入微薄的社会最底层;第一空间则是有着优越的环境享受丰富的物质,且统管三个空间的贵族阶层;第二层是中间层。第一空间人均占有的自然空间和时间资源都最多,第三空间则拥挤不堪而且时间分配上只有第一空间的1/3且是晚上,可以说是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虽说只是一部只有短短两万多字的科幻小说,但对照当下的中国,却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6

  北京折叠,全文将近2万字。用一种近似科幻的手法,描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也描绘了智能化时代到来的利与弊。通过学习,总结并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社会阶层

  本文将北京分为了三个空间并代表相应的阶级,即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如图,是各个空间的主要人口数及活动时间段。可以发现第一空间人数最少,活动时间最长,达到24小时,第二空间次之,活动时间为16小时,第三空间人数最多,活动时间最短,为8小时。(这些数据与后者老葛对于GDP和失业关系的看法是吻合的)

  第三空间支柱产业是垃圾回收分选。垃圾工有两千万人,另外三千万人靠贩卖衣服食物燃料和保险过活。属于社会的最低阶层,其主要代表是范蠡以及本文主人公老刀。这个阶层的人干着最脏最重的活,领着最低的工资,每个人生活都是三点一线,工作—吃饭—胶囊睡觉。任劳任怨,唯一的要求就是满足温饱,基本也无其他活动(但是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不愿意再从事这类工作,更向往娱乐场所发泄证明自己)。他们很少讨论自己的未来与规划,跟如今很多老城区/城中村住户一样,他们才不关心世界变化,真正能引起他们注意的是柴米油盐,水电、房租费,以及那低的可怜的工资能否上涨。

  第二空间,正是现实社会中层人士,知识分子,工程师。本文的代表是研究生秦天及其同学张显。这类人接受过一定教育,都有一份算作稳定且较为轻松的工作。他们有对爱情充满憧憬,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跻身上层空间。他们的思想已经不是第三空间那样,温饱已解决,他们需要是得到社会认可,完成进阶,特别是能在职场得到晋升。如张显,已做好了基本的规划,那就是先挣钱(银行)后入政府,而且自己也明白,需要去第三空间锻炼一段时间(如现实的下基层),因为拥有第三空间的管理经验才容易获得升职,否则只能一辈子级别不高的待在第二空间。

  第一空间,社会金字塔顶端人士的居住地,是第二空间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奋斗的地方,但也是第三空间想都未想的地方。这个空间的代表有葛大平、吴闻以及折叠城市设计者白发老人。他们三个人中葛大平是草根代表,靠自己一路从第三空间爬上第一空间的人,第一空间里面级别最低的一类人(安保、厨师、大夫、管家),属于高级蓝领。这类人已经明白了顶层的一些设计和做法,有了清晰的对于社会的思想和看法。而像吴闻及白发老人,他们都属于社会游戏规则的设计者,一个文件就能关系到底层的生存问题。他们已经不在关注自己的生活、生存方式,每天关注的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大框架,去设定未来的路线,战略和具体实施方案。

  (2)智能化社会

  本文从依言与老刀吃饭场景,描绘了机器人送菜;从老刀进入第一空间被逮住时,描绘了机器人巡逻及跟踪捕捉;从晚会结束后,描绘了机器人自动清扫;以及科技园区的工厂都是机器自动作业。这些都是第一空间的场景,而第一空间也是未来全社会发展的样板。这些跟如今很热很火的工业4.0,中国智造以及智慧城市不谋而合。智能家具,自动化工厂,自动交通工具等等,都是当今研发与发展的重点。但是本文也从吴闻与白发老人对话以及老葛的看法中,得出机器换人需要解决一个更加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失业问题。吴闻启用自动化处理垃圾项目,利用溶液消解垃圾,大规模提取材质的办法来解决垃圾处理,即快速又清洁。可是白发老人提出了两大问题,一是本身溶液是否有污染,二是项目上马,采用自动化后,怎么解决上千万的垃圾工的失业问题。老人的第一个问题与现在社会进行一些项目是一致的,比如最明显的电动汽车,即所谓新能源汽车,各大汽车厂商争先上报新能源项目。但是目前很多仍采用锂电池,那么锂电池的制作以及后期回收处理是否会污染,如果污染,怎么解决。这些却是少有关注,明而不宣。

  对于第二个问题,自动化带来的失业问题。老葛讲的很清楚。这与欧洲二十世纪末一样,经济发展,失业率上升,印钱不管用,菲利普斯曲线不符合。即经济发展,失业率没降反升。

  老葛说了,人工成本上涨,机器成本下降,机器便宜,生产力改造升级,GDP上去了,失业也上去了,怎么办?越保护工厂越不雇人。地都腾出来搞大规模生产,人又不需要。那么人去干嘛呢。欧洲采取强行减少每人工作时间,增加就业机会,但是这样没有活力。最好办法是减少一些人的生活时间,但又给他们找些活干。就是塞到夜里,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通货膨胀传不到底层去,印钞票、花钞票都是能贷款的人消化了,GDP涨了,底下的物价没有涨。(这跟前面活动时间设置是一致的,第三空间只有8小时活动时间)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7

  我是一个科幻迷,自《三体》获雨果奖以来,《北京折叠》再获此大奖。科幻迷为之大呼过瘾!

  《北京折叠》与《三体》角度不同,既没有恢弘的星战场景,也没有光年级别的跨越。虽然写的是未来,写实的手法,让人感受到的就如立足于现代的北京郊区、CDB。既是折叠的北京,也象折叠的上海、广州,也有可能是折叠的纽约、东京、里约……,地球中各个角落的人,都身同感受,引发了共鸣。《三体》与《北京折叠》的共同优秀之处,都有着深深的人文情怀。

  一、你、我都生存于折叠空间中

  在家里讨论《北京折叠》,女儿说:“老刀太善良了,他的处境也悲惨。为了他的孩子,冒着危险去送信。那还是他捡来的孩子。”

  我问太太:“你觉得我们在哪一个空间?”

  太太回答说:“每日奔忙,辛苦劳碌。寄人篱下,受人所雇。不过还好,还不至于受温饱所困,还算是活在第二个空间吧。”

  三个空间中,一开始就存在着不公平,并且是非常的不公平,第一空间中,500万人享用着24小时,绝对丰富的社会资源;2500万人的第二空间,只有16小时;第三空间,7000万人却只能在8小时中生存。连现实中最公平的时间资源,在小说中,都被进行了精确的划分。三个空间所有的环境、资源、生活模式,都完全不一样了。

  故事是如此的写实,让每个人都沉浸其中。对于与自己相同空间的角色,有着深深的共鸣。但不管在哪个空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悲欢情愁:老刀送信,得到了报酬,女儿也因他的努力,可以上到更好的幼儿园,他因此会得到快乐的。秦天在第二空间,努力打拼,期望进入到第一空间中,追求他的美人与未来,他努力的过程,也有着快乐与艰辛。第一空间的吴闻,不仅是拥有着看似十分丰富的资源,却同样还有着巨大的责任;依言的感情世界也只有她自己清楚……

  在我看来,不同的空间(我没有使用“阶级”这样的字眼)中,人们的关系,也不见得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精英空间的人们,有着更多的权力与责任,吴闻的辛劳与决策,同样还考虑着第二、第三空间的人们。秦天追求着美好的未来,同时对第三空间没有歧视,更多的悲悯之心。不管身处第一空间的老葛、还是第三空间的老刀,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份,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一些。他们之间,有着更多的更解与支持。

  现实之中,除了时光是公平的,其他所有的资源肯定是不公平的,看似与生俱来。实质却是,不同的空间,不仅是因为资源分配之不公,更是思维、看法的不一样,他与世界互动的行为就不一样,就处在不同的空间中。

  一个人有着悲悯之心,普渡之心,他就处在第一空间。释伽牟尼出身王家贵族,终修成佛,六祖身为樵夫,隐于猎户之中,也顿悟成佛。又有多少帝王,视天下为家,却难逃末落之运,商人之道,若是虞斯尔诈,即得小利,也难成大业。

  你天生就在哪个空间?你究竟在哪个空间?

  二、穿梭游走于三个空间之间

  刚毕业时,曾在街边与三、五好友,大排档之间,光着膀子,吸着炒田螺、喝着啤酒。我也曾在第三空间。

  相识某位司机,因陪同老板出差,也经常出入于五星宾馆、豪华酒店。典型的第一空间的“老葛”。他坦言道:身为司机,与同行相比,此生足矣。

  当老刀来到第二空间时,他有担心,他有不安,但秦天能坦然面对,秦天需要他帮助送信;秦天在第一空间实习时,遇见依言,爱上了依言,却又略显自卑;老葛遇到来自第三空间的老刀,甚是亲切,托他带钱给父母;吴闻除了每日要管理大量的社会事务,还需要心忧着第三空间的垃圾、以及收垃圾的人……

  我们都有着游走于三个空间的经历,向上看时,一定会存在着羡慕,也会有嫉妒,也会有恨,但这些不应该是主流,更多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奋斗,努力出人头地,力争到上一个空间;相信上面一个空间也没有排挤,只因为自己仍没有资格,因为出生卑微。由上向下看时,一定会存在着鄙视、歧视,但这些不应该是主流,更多上相互的同情、依连与支持。我们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三个空间中穿梭,我们更喜欢的是自己所在的空间,并没有人规定你要如此这般,只是自己的父母是这样,习惯了饭菜的口味,习惯了周围的气味,更习惯的人情世故,一旦脱离了自己熟悉的空间,会觉得不舒服、担心、以至恐惧。理性之中,人往高处走,总想脱离原来的空间,但自己的潜意识会将你留住。“三代方可成贵族”。

  你在哪个空间?你究竟想在哪个空间?

  三、三个空间的未来

  阶级主义者看了《折叠北京》,看到了天生的不平等,看到了阶级的差异,甚至预言着阶级斗争与革命。

  有人说,郝景芳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一直也没有感受到这是一个完整的社会阶级的解决方案。

  不同的空间,自古以来就有,并且会一直存在下去。

  这是宿命论,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产生就是原因,存在就是理由,既然产生与存在,都是历史的选择(熟悉的词句,不一样的味道)。

  站在高处,看着三个空间,本质就没有区别,都有着其悲欢离合、喜乐情愁。不管他拥有的物质资料是如何的不平等,不平等实质只是在自己的内心里,在自己的思维里。小说将时间进行了不平等的划分,现实中,时间是绝对平等的,内心的选择是绝对平等的!

  三个空间在严密的组织中,没法流动,约束的也只是思维与选择,你会选择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空间吗?你在另一个空间会快乐吗?

  空间之间,不存在着强大的动力去更替,革命的念头也只是部分人头脑中的选择,更多人的选择是祥和与安宁。并且坚信,每个空间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前进着,每个空间的人,都在相互的支持与协作中。

  我们作一个假设,假设真的存在着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个世界是否会存在动力?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很美?

  后续:高手中的高手

  ——《三体》、《北京折叠》的译者。

  《三体》、《北京折叠》都源于理工男、理工女之手,让我等理工科同学有一点小自豪。刘慈欣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郝景芳是80后,毕业于清华物理系,他们的作品有着惊人之处,在作品中融入着深刻的社会问题,让人共鸣、感慨;他们的人文情怀,绝妙的构思,是作品成功的基础。

  我很感兴趣的是,为何连续两年雨果奖都盯上了中国作品?网友评说:《北京折叠》的英文版比中文版更好看,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英文是“原版”,中文是“译版”。我没有能力去分析作品的文字功力,但我很好奇是谁翻译了《北京折叠》。

  百度让我震惊,此两篇作品的英文翻译都是——刘宇昆!

  高手中的高手,刘宇昆还是哈佛大学英美文学毕业,后来还取得哈佛法学院的博士,他的主要工作是律师,写作、翻译竟是业余工作!

  2012年《手中纸,心中爱》获星云奖最佳短篇故事;2013年《物哀》获雨果奖最佳短篇故事;2014年被授予第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特别贡献奖;2015年所译《三体》三部曲的第一部,获得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2014年度“星云奖”提名;获得世界科幻协会2015年度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2016年所译《北京折叠》再获雨果奖!……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8

  抽了一点点时间看《北京折叠》,篇幅很短,只有两万字左右。这是一部获雨果奖的作品,作者郝景芳也因此成为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北京折叠》构建了三个空间的北京,可以折叠的城市,冷酷的,分级的城市。第一层空间住着当权者,第二层空间住着白领,第三层是最底层的工人。上层空间可以去下层空间,而下层空间的人则不可以穿越到上层空间。

  故事从一封信说起。在一次会议上,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爱上了第一空间依言,需要给她送一封信,而老刀因为急需钱送女儿上一个好的幼儿园,接下了这笔活。

  故事很平淡,但是读完又一点冷。阶层已经分开,我们何去何从?

  但最后,故事回归到温馨。老刀帮助两个女孩交了房租,他看着从垃圾站抱养回来的女儿糖糖,在想,她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唱歌跳舞。

  THE END。

  再多说一句,和同获获雨果奖的作品——刘慈欣的《三体》来比较的话,从语言,从逻辑,从格局,从故事等等各个方面比较,这本书还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的距离啊。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9

  折叠概念让我马上联想到我时常陪儿子看的Zack and Quack立体书动画,每翻开一页一个新的折叠世界就会立体起来,很好玩。所以一听到这个故事,就会开始把北京想象成一本立体书,在不同时段不同空间就会被翻开生活。然而,这三个不同空间却不是儿童动画的美好世界,而是残酷现实生活不平等的写照。

  然而,在这样充满现实揶揄的架构下,故事的笔调却没有太沉重。种种的阶级不平等在老刀那种乐天知命的性格下,不带血的略过,就像折叠起来的邹疤,在这不断折叠的世界无声地隐藏着。

  读到作者郝景芳谈及自己的创作,让我对这部小说更有感觉:“在我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是如此努力致力于研究并消除整个世界的不平等,可是最终也许一切都是徒然,就连人类历史上所有为不平等而奋斗的浴血奋战最终也只是制造了更多不平等。想到这个我就有些空茫。我似乎能看到笔下那座城,在最远又最近的地方,与我四目相对。它是我内心最冷也最热的推动。”

  所以,我想,科幻及批判应该都不是这部小说最终目的。而是,我们能折叠到心里的世界,在哪里?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10

  相较于《三体》的影响力,获得雨果奖最佳中短篇的《北京折叠》口碑却没有那么广受好评。第一次读这本小书是在郝景芳获得雨果奖之前,这次再读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平淡的故事,并不突出的情节,没有了第一次看到时那种对折叠世界的新奇感,不过这次读更多的是把眼光放到了人情上。

  第三空间的老刀为了能让收养的女孩儿糖糖上一个好点儿的幼儿园,不惜冒着入狱的风险穿越第二空间替人去第一空间送信。原以为是权且充当帮有情人传达美意的信使,结果却着实让老刀见识了什么叫物欲横流,非但没能促成佳话,还拿了人家保密费替人隐瞒。有关吴闻的小插曲令人有些诧异,其无视第三空间的劳动人民建议新提案,而后又因接连的小错误使得原应按时的转换延迟甚至重来一次,在这样的城市环境前提下,空间转换应该是极其重要有秩序不妨碍三个空间所有人日常工作的,但第一空间的人却因这样那样的疏忽恣意控制转换时间,这样岂不是打断了另外两个空间的节奏?或许这也从反面说明了第一空间的权势吧。第三空间的人会为一点空调费争执不下,第一空间的人却在富丽堂皇的会议厅里掌握着整个北京的折叠。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11

  很少读科幻小说,对于阅读作品的选择我一向觉得科幻意味着不真实,真实世界的纷繁复杂已经让我们应接不暇,科幻世界的虚无缥缈便如同一个疾步行走的人脚下的那颗石子,干脆踢开了事。而这部小说的名字还是吸引到我。

  小说一开始就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奇幻的城市空间和生活模式。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48岁的单身垃圾工——老刀。他居住的北京分为三个空间,这三个空间在48小时轮流切换,共享这48小时。第一空间住的是社会上层人物,分割其中的24小时;第二空间住城市白领、精英阶层,占据 6小时;而第三空间,也是人最多的空间住的都是像老刀这样的底层垃圾工,他们只分割到8个小时。故事讲得就是老刀为了能赚到养女上幼儿园的费用要翻越两个空间帮别人送信的经历。

  释卷后,静神凝思,对于这个作品能获得 科幻类小说的"雨果奖",我不禁有些质疑这个奖的含金量。从文笔上来说流畅却平淡,科幻创意上仅注入了一个新奇的科幻概念,换句话说,只搭建了一个科幻的框架却填满了现实。但这个作品的亮点就是披着科幻的外衣、长着现实的躯体。而这件外衣对于每位读者来说,那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

  聊一聊文章的亮点吧!现实版的阶级分层和固化。北京不用折叠,我们就已经找到了这三个阶级,他们各行其道,泾渭分明。文中"老刀"们的第三空间如同那些生活在城中村的底层民众,他们为生活而奔忙却获取最低的报酬和拥有最狭小的生活空间,他们是"穷一代",孩子也绝大多数会成为"穷二代","穷一代"们甚至没有能力让孩子进入这个局促逼仄的折叠空间,他们嗫嚅着:"活着,我们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阶级固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现实中作为底层民众的上升通道都几乎已被堵死。哪怕是看似最公平的高考,曾有高考作文让从"中华美食、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等词汇中选择一个写成文章介绍给外国青年。农村的孩子在家里只看到连绵的大山,背靠黄土面朝天劳动的父母,哪里骑过"共享单车"、用过"移动支付"!

  秦天作为第二空间的代表,现实中应该是中关村的那些"白骨精"们。这个阶层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生活,也可称为"中产阶级".但想要上升一个空间却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更要有那么一点儿"走了狗屎运"的运气!他们或许因为租住在某个城中村与老刀有了交集,或许依托高学历背景能跟第一空间的"白富美"谈一场渺茫无望的恋爱。

  第一空间以"白发老人"为代表的规则制定者和掌控者们,他们的现实意义自不言而喻,他们丢个数据key的小失误都可以随意压榨第三空间所剩无几的剩余时间,如同蝴蝶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就能引发 "老刀们"生活中的海啸。

  马克思曾经指出:"阶级对立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迄今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由这种方式所决定的交换关系上的。文中也着重强化了经济基础对于阶级分化的重要作用,但精神层面的分化呢?文中没有提及,但我们不得不思考,精神层面有没有那么泾渭分明?是否可以雾霭般地流动、渗透?

  再聊几句小说中的不现实的部分。第三空间的人每天只享有晚上十点到凌晨六点的时间,到了时间要钻入"胶囊"并被空间释放出来的药物催眠四十个小时,这得需要多么强大的一个膀胱?什么意识主宰他们会乖乖进入所谓的"胶囊"?北京城外的司机可以目睹全部的折叠过程,老刀们为何不可以用八小时以外的四十小时时间到城外打工赚钱?诸如此类的漏洞,都无法细细推敲。

  也粗略看过刘慈欣的《三体》,感觉科幻小说应该是那样的,有科幻的树干,更有科幻的枝桠,能在读者脑中结出丰满的科幻果实,最后可以细细咀嚼一番,但此篇没有!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12

  这是一篇获得了雨果奖的中篇科幻小说,但是读完之后没有那么惊艳。

  北京折叠是郝景芳构想中的长篇的第一篇,但是现在还没准备好写长篇,所以暂时把《北京折叠》作为短片收入孤独深处这个集子。

  《去远方》是郝景芳的第一部中短篇科幻小说集子,太概念化,意象化。估计不好读也不符合我的口味,毕竟科幻小说也是小说,需要让我能够投入进去,进入另一个想象的世界,获得满足。所以我不打算买这本书了。

  郝景芳在孤独深处的前言里说了,“我会迷恋于一些抽象的意向,一辈子都在心心念念地想把那些抽象的感觉具象化,这个过程中难免对于情节有所忽略。”——我感觉她还需要平衡一下观众的阅读感受,毕竟她是满足了,把自己的感觉具象化了,可是读者可能会被转迷糊了,想发问你到底在说什么?

  这个《北京折叠》也是比较抽象化的,没有多少戏剧冲突。让人思考的地方是作者的高见,并不是通过人物命运和之间的关系走向而揭示的,稍微显得有些刻意,也不够感染人心。所以那些作者想要表达的后科技时代的人类分层,下层劳动人民不再拥有价值,却也无法不给与工作的矛盾。在文中只是说这些绝大多数的人类住在第三空间,会被放入黑暗空间,让他们睡眠的时间更长,然后再找点活给他们干。看起来这样的工作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会不保,因为吴闻在会议上提议可以用全自动化来代替人工处理垃圾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付出最多,干最多活的人可能过着最低贱的生活,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折叠式的生活也许真的会实现,而最可怕的是,当绝大多数劳动者连韭菜的价值都不存在后,上层的人还会怜悯他们吗?毕竟这本该是一本长篇上说的第一章,后续如何发展未可知。不过,目前暂时是没有这个担忧的,毕竟北京还没办法折叠,上层人也是需要下层人过来做服务业的,而这种服务也绝大部分需要住在同一个生活空间内,而不是像小说里一样,基本完全时空隔绝。时空隔绝的第三空间的喜怒哀乐,疯狂愤怒,负面情绪完全影响不到上层的第一空间,而只需要负责提供服务就好,连这种服务的存在都快被机器所取代了!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13

  在看代码改代码写代码百无聊赖的时候,看看书真是一种解脱,像是被困在黑屋子里,总算能出来透透气。花了三个多小时看完《北京折叠》,很短的一部小说,要是作为科幻作品来看,还是有点不够的,最科幻之处就是北京在空间上的翻转。但是作为社会学小说来看,写的还是很精髓的。

  书中没有对社会分层的批判,只有对不同层级生活状态的娓娓道来,我很喜欢这种风格,不讲一点道理,而能让人品味到其中滋味。

  北京折叠成三个空间,第一空间500万人,享受24小时,第二空间2500万人,生活16小时,第三空间5000万人,生活8小时。小说的主人公老刀,在第三空间生活了48年的垃圾工,养女糖糖幼儿园学费昂贵,而自己却只能没日没夜的捡垃圾为生,实在没有余力供养糖糖,但是据小说中的描述,生活在第三空间的人,大部分人都作了垃圾工,即便让糖糖上了幼儿园,对她的前途又有什么样的改善呢?生命都是渺小的,但是梦想都是伟大的,即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老刀也还是抱着希望糖糖能够学会唱歌跳舞,成为一个淑女的梦想。于是和第二空间的一个学生秦天做了一笔交易,整个故事也从这笔交易开始了。

  他第一次亲吻她一下,她躲开,他又吻,最后她退无可退,就把眼睛闭上了,像任人宰割的囚犯,引他一阵怜惜。

  秦天喜欢上了第一空间的一个女生依言,在秦天眼里,依言就像一个天使,嘴巴小小的,莹润的,下嘴唇饱满,带着天然的粉红色,让他有上去咬一口的冲动。秦天我是很欣赏的,勇敢,有策略。明知依言是第一空间的人,但是说强吻就强吻。他也知道自己该有怎样的策略,未来该怎么进入第一空间。一切似乎都在他的蓝图里画好了,未来是美好的,只要付出当下的努力,不是吗。

  “所以,”她给老刀夹了新上来的热菜,“你能不能暂时不告诉他?等我……有机会亲自向他解释可以吗?”

  读到这里,感受到了一点,梦想是不分等级的,我喜欢老刀不顾一切要来第二空间赚钱的意志,也喜欢秦天对自己爱情的执着追求。反而身在第一空间的依言,虽然她也是喜欢秦天的,但是在他们面前却显得那么脆弱,她不敢去抓住自己心爱的东西,因为父亲的权威告诉她,不行。怯懦的依言,只能选择用谎言欺骗秦天,他们的故事结束了,留给我对他们未来的想象。大概是依言最后还是和不爱的未婚夫结婚了,秦天伤透了心吧。

  对小说所描述的三层空间,并没有感觉到多么新鲜,可能是因为,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分层的,我们只是待在自己的空间,就像现在的我,看不到垃圾工的分解者生活,也更看不到上层人物到底在做什么,我只能看到自己的生活圈里,大家跟我有一样的生活方式。一开始对这样的分层可能有剧烈的厌恶感,共产主义不是这样的。但是现实似乎就是如此,到处都可以见到金字塔的结构。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雪国列车》,它就是如此,不同的车厢住着不同阶级的人,末尾车厢是留给苦力的,前排是留给资产阶级的。人生而不平等,接受这种初始状态吧,但是梦想不分等级,有梦就追,在自己的圈子里活得精彩。

  摇篮里,糖糖刚刚睡醒,正迷糊着揉眼睛。他看看糖糖的脸,疲倦的了一天的心软下来。他想起最初在垃圾站门口抱起糖糖时,她那脏兮兮的哭累了的小脸。他从来没后悔将她抱来。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14

  看完《北京折叠》我是懵的,或者说混乱的。那种感觉是,突然把近些年新浪微博上的新闻集中在一起了,我抓不到重点,好像全是重点。

  老刀在烦恼糖糖上幼儿园的问题。我脑子里浮现的就是那些通宵排队的新闻。还有小镇里的实验学校。县公务员子女直接入学,就近有学位房的家庭,剩下的名额大家摇码,剩下的名额也许就是个位数。这是一个常住人口20万左右的.小镇。

  老刀的月收入是一万,秦天月薪是10万,依言每天只工作半天月薪40万。现实中,收入的差距,其实也有这么大,甚至更大。

  阿贝和阑阑与房东争吵取暖费的事情,老刀拿出一万平息这场争吵,她们目瞪口呆。按照老刀的收入测算一下取暖费,大概也就几百块。在第一空间,第二空间都是不值一提的零钱,但在第三空间却足以让一个漂亮女孩吵得没有一点形象。想起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偏僻的村庄里,因为一块钱出了人命。

  “这菜不对外,所以都不标价。”曾经“特供”这两个字在微博掀起一阵声讨的风潮。还有很多,我好像不是在看一部科幻小说,而是把近些年的新闻都剪接在一起了。我好像在刷微博,做一个新闻回顾。小说中,那些熟悉的生活场景更让我有点分不清是虚构还是纪实。

  像“拥挤的男人女人围着小摊子挑土特产,大声讨价还价。食客围着塑料桌子,埋头在酸辣粉的热气腾腾中,饿虎扑食一般,白色腾起遮住了脸。油炸的香味弥漫。”这是一个很有生气的生活场景,一个就在我们身边很平常的一个生活场景。看这段文字,会浮现一个很熟悉的场景。

  她其实把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矛盾,用平和的语言和科幻的外壳,夸张而又隐秘地展示出来。阶层隐隐显示出固化,如何突破,有没有可能突破?我想起曾经风靡网络麦子写的那篇《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还有此文诞生三年后李纯根据它的立意和自己的经历写的一篇《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喝咖啡》。

  写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可是,这在现实中只是少数。如同郝景芳笔下的老葛。但更多的人,像老刀,像彭蠡,像阑阑,像阿贝一样,在生存线上挣扎,活得“操蛋”。

  “彭蠡”这个名字引起我的好奇心,一般的小说不会用这么生僻的字做名字,用了大约有不一般的用意。查了“蠡”字,本意“虫蛀木”。彭蠡非法去第一空间五次,成功了四次,最后一次被抓。老刀会进入第一空间,也是他教的,他是这个折叠城市空间法则的破坏者。对于这个折叠城市的空间法则来说,他就是一只蛀虫。

  糖是甜的,令人愉快的。老刀每每想到糖糖,就有战胜一切的勇气,糖糖是他所有的希望。郝景芳用一个残酷的环境,不算险恶的人心,展示一个很残酷的世界。她说现在的现实还没有那么残酷,不希望未来发展成那样。所以,才有糖糖,糖糖就是未来的希望。

  她也在序中提到,这是其实是构想中长篇的第一章。我在想,如果是长篇,那是不是最后,折叠城市的空间法则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把老刀,也许没有新刀那么锋利,但也可以有破坏性的,特别是有虫蛀的前提下。这是我的希望。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15

  很早之前就在《小说月报》上读过这部小说,当时虽然为作者丰富的想像力折服,但读后感觉这更像是一部揭露当下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与刘慈欣著的《三体》和安迪·威尔著的《火星救援》这样的硬科幻小说有着明显的不同,小说中提到的三个空间基本上是现实社会和环境的写照。

  作者笔下的北京,城市被划分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与第二、三空间处于土地的正反两端,当第一空间存在于地表时,第二、三空间则沉于地底。每过24小时,整座城市会发生翻转。翻上地表的城市开始生活运转,而被翻下去的空间里的人则进入睡眠。人为分配的不仅是空间,生活在第一空间里的五百万人能够享用连续的24时生活。而当他们陷入睡眠时,升到地表的第二、三空间,则需共享这宝贵的24小时——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口,从次日清晨6点生活到夜晚10点;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从10点工作到清晨6点,随后他们再次集体进入睡眠,地面翻转,第一空间的人们开始重新接管城市。每个空间里的人们独立生活着,却又因为各种原因有一些交集。

  小说的主线并不复杂,情节也比较平淡。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个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受生活在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委托,去给他爱慕的生活在第一空间的女生依言送信传情的故事。整个故事就发生在短短的一天之内,老刀经历了三个空间的旅程,最终完成了任务并获得了报酬,返回了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

  小说中城市被划分为三个空间,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这也可以理解为把人划分为了三个阶级,只是这种阶级划分不再是理论上的,也没有暴露出明显而激烈的冲突,而是物理层面的隔离,甚至连时间也被人为划分,像第三空间的人每天真正活着的时间只有8小时,此外就将进入强制休眠。

  作者笔下不论在哪个空间的人们生活的都很正常,表现也都很温和。小说的主人公一番游历后,也并未对这个制度产生更激烈的情绪,但说实话,恰恰是这种莫名的和谐,让我读后细细思量,倍觉恐惧。

  在常识中,上层阶级的享受往往是建立在对底层社会的无穷的压榨基础上的,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往往挣扎在痛苦的边缘,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当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不堪忍受后,往往会奋起反抗。但在小说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必须参加劳动,机器人足以完成绝大多数工作。像老刀所在的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们,垃圾完全不需要这么多人来处理,处在第一空间的管理者们只是怕他们失业,让他们手头有事做而已。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剥削阶级通过剥削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赚取利润。而小说中像老刀之类的垃圾工们的劳动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谈不上榨取剩余价值,当然也就不存在剥削了。这样的结果更容易产生阶级的固化,造成更严重的社会不公平。

  小说中三个空间的划分也体现了社会深深的不公平。第三空间规模最大,人口最多,但绝大多数是劳动艰辛收入微薄的社会最底层;第一空间则是有着优越的环境享受丰富的物质,且统管三个空间的贵族阶层;第二层是中间层。第一空间人均占有的自然空间和时间资源都最多,第三空间则拥挤不堪而且时间分配上只有第一空间的1/3且是晚上,可以说是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虽说只是一部只有短短两万多字的科幻小说,但对照当下的中国,却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16

  近两年,科幻似乎突然在中国开启了“暴走”模式。2015年,刘慈欣的小说《三体》获得科幻界的诺贝尔奖——“雨果奖”,其引发的热议尚未退却,本月中旬,又传来了另一部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再获该奖的消息。

  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与《三体》受到热捧、立刻立项被翻拍成电影不同,《北京折叠》在中国舆论圈中引发的震动似乎小得多。半个月来,除了几个自说自话的自媒体微信号写了点读后感式小文章外,主流媒体对该作获奖似乎很不感冒——只有《环球时报》上周发表了一篇评论,大意是说《北京折叠》所揭露的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个世界性难题。导致《北京折叠》与《三体》冰火两重天的原因何在?

  与长篇三部曲《三体》不同,《北京折叠》只是一部半个下午就能读完的中篇小说。在小说中,中国的首都北京用“折叠”的方式被分成了三层空间:顶层统治者、中层精英和底层劳工。主人公老刀生活在第三空间,与5000万人挤在一起,他是个垃圾处理工,生活中充斥着肮脏与霉气;第二空间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精英,一共2500万人在紧张高效地生活着;拥有同样面积的第一空间人口最少,这里生活着权贵和富豪阶层,他们制定城市规则和法律法规,人口只有500万人。

  《北京折叠》并不是一本真正的科幻小说,小说中的很多科幻“硬伤”让真正的科幻迷们吐槽不已——三个空间折叠在一起能高效利用城市空间?22世纪开会还用打印纸?一个城市要5000万垃圾工干什么?种种迹象表明,贵为清华物理学博士的作者郝景芳在幻想未来科技方面下的功夫远不及在娘子关水电站当技术员的刘慈欣多。

  按科幻小说内部的分类规则,《北京折叠》属于“软科幻”,与《三体》式的硬科幻探讨未来人类的命运不同,“软科幻”关注的其实是现实中人类的境遇。在读《北京折叠》前不久,我刚刚在北京生活了半年时间,回想当时的所见所闻,感觉作者写这篇小说确实不需要太多想象力,她只需要把现实中的北京换一种方式搬到小说中就行了——如果你去过回龙观,你会发现小说中挣扎在污秽混乱的第三空间中的底层市民并非不可想象;如果你逛过望京、五道口、中关村,你会觉得第二空间中白领们那种压力山大的生活不过是这里的一个投影;如果你有幸在二环内的那些大院、高档会所前驻足,你也会感觉到作者对第一空间宛如天堂般的描写所言非虚。

  相信很多人在读完小说之后都会自问一句:“我到底生活在哪一级空间?”他们都淡忘了所谓“三级空间”只不过是小说中的一个设定。名为科幻,写的却是现实,在科幻的透镜下被折射后的众生态反而比真实更加真实。这正是作者的笔力所在。

  《北京折叠》所追问的问题是可怕的,在它所描写的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刚一出生就已经输了。“我奋斗了二十多年,只为了和你坐在一起喝一杯咖啡。”这是曾感动许多出身底层的凤凰男、凤凰女的励志名言。可能是为了反讽这句话,小说中确实给主人公老刀安排了一个跟第一空间的阔太太一起吃饭的机会。在饭桌上,阔太太为了封老刀的口,轻松地甩出十张一万元的钞票,而老刀这辈子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万元面额的纸币,阔太太劝他,收下吧,那只不过是她一个星期的薪水,而且每天只上半天班,人家工作的动力只是闲不住,“老公挣的钱足够多了。”

  试问,这么大的差距,你怎么追?

  对比一下《三体》和《北京折叠》所触动的受众对象会发现很有意思,在《三体》走红后,除了真正的科幻宅,最推崇其中理论的其实是中国商界的精英们,他们钦服于《三体》中所展现的“零道德宇宙”,并号称要把小说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应用在实际中。而《北京折叠》所道出的却是中下层民众的焦虑感,他们正在被那些满脑子“黑暗森林”的精英们所抛弃。年轻人从农村追到城市,从小城来到大城,却发现依然追不上这个世界的脚步。长此以往,未来很可能如英国《金融时报》所描述的那样:分处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将来虽然身处同一个城市,却熟视无睹地擦肩而过。

  诚然,社会撕裂、阶层固化这些问题并非中国独有,“是个全球性问题”,但这种辩解并不能消除当代中国人解决这一问题的责任。

  相比《三体》,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北京折叠》式的小说显得更为珍贵。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17

  暑假,在故事侠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一篇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这篇小说获得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作者是科幻作家郝景芳。

  故事的主人公叫老刀,老刀住在一个折叠的未来城市北京。折叠的北京分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一空间有500万人口,他们生存的时间是从第一天清晨6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他们享有完整的24小时。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口,他们生存的时间是从次日清晨到夜晚10点。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他们生存的时间是从夜晚10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三个空间不停地转换。第三空间居住的主要是建筑工和垃圾工,第二空间的职业要优于第三空间,第一空间的职业又比第二空间更好。

  故事主要讲述了老刀的一次冒险:老刀是一个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他为了在垃圾站捡到的小孩子糖糖能够上一个好的幼儿园,就冒险去第一空间送信赚钱。他先来到第二空间找到秦天,又到第一空间送信给依言。原来秦天和依言曾经是情侣,但是依言隐瞒了自己已经和吴闻结婚的事实,依言让老刀带信并保守秘密。老刀在第一空间经历了意外和波折,并在老葛和秦天的帮助下回到了第三空间。

  读完了《北京折叠》,我领悟到,地位高并不代表就是完美的、幸福的。举个例子:生活在第一空间的依言,她既想拥有一个很好的生活条件,也想拥有秦天对她的爱,但是她选择了吴闻,和他结了婚,却不让秦天知道这个事实,让秦天一直深爱着她,她是多么的自私呀!老刀的父亲是这个城市的建造者,却控制不了转换的时间,他的后代只能生活在第三空间。

  老刀虽然生活在第三空间,但是他特别关心别人,他在垃圾站捡到了一个小女孩,并且精心照顾她、呵护她,给她取名叫糖糖,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看着她渐渐长大,努力给她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比起依言来,谁在真诚地对待别人呢?老刀在那么艰苦贫穷的日子里,却那么有礼、关心别人,他是多么用心啊!为了糖糖上幼儿园,冒着危险去第一空间送信,他是真有爱心,是一个高尚的人。

  我想生活在第一空间,但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和高尚的品格。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18

  与野心勃勃、人物繁多、架构宏大的《三体》相比,《北京折叠》无疑是小家碧玉型,全文两万余字,故事情节安排紧凑、推动较为迅速。也许是过于短小精悍,所以没有出版书籍。但作品的优劣从来不是由字数多少来体现,这部两万余字的科幻小说非常耐人品味,所反映出来的出身、等级、权力等话题都值得探讨。一般而言,法律人大多喜欢遵纪守法、循规蹈矩者,但在这部小说中,最喜欢的男主角老刀恰恰是不守规矩者,因为通过他,我们能看到一些规则之外的温情。

  该小说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将北京设置为一个有着三层空间的折叠城市,等级分明、不可逾越。第一空间是精英阶级,仅有五百万人口,却有着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共24个小时的最长生存时间。第二空间是中层阶级,有两千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共16个小时。第三空间是底层阶级,五千万人口却只有夜晚十点到清晨六点共8个小时的生存空间。这些生存时间都经过精英阶级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不守规矩的空间穿越者一旦被抓就会被罚款并关押几个月。

  主人公老刀子承父业,在第三空间做了二十八年的垃圾工,平凡而又普通。为了让捡来的、喜欢音乐和舞蹈的女婴糖糖能够到教音乐舞蹈的幼儿园学习,老刀不惜以身犯险,接受了一个高收益的任务,从第三空间穿越到第二空间,帮、带上秦天的信件去第一空间送给依言,再给秦天带回依言的答复,最后有惊无险地回到第三空间,赚得两年多的工资。作者用科幻小说的形式,将我们当前社会存在的阶级鸿沟扩大,形成了阶级与阶级之间物理意义上的隔离,越上级就醒着时间越长、收入更高、可以享受更多精致生活。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所谓的第一空间精英阶级衣冠楚楚的背后,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吴闻求财至上、枉顾底层人民的冷酷自私,依言既贪图富贵又渴望被宠爱、不惜欺骗耽误他人时间的贪心自私,机器人和年轻男人的严格执法、不知应变、不通人情……好在有老刀、老葛的存在,让人不会觉得生无所恋。如果说老刀是抱着侥幸心理的知法犯法,目的在于让拾得的孤儿糖糖能有较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那么老葛对老刀的包庇则是因为老刀裤脚的商标让他忆起仍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年迈的父母,所以手下留情、法外开恩了。这不由得让人反思,是严格地机械化执法导致不良后果,还是灵活地应对避免不良后果更为合适?如果是机械化执法,那么老刀、糖糖都将面临莫测的命运。执法者和司法者有时也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想起检察院一个朋友讲述的一个办案经历,某工厂老板向公安举报一男子故意造成工伤骗取5万元工伤保险,公安机关机械地移送起诉到检察院,一些公诉人认为可以直接以保险诈骗罪起诉到法院,毕竟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嫌疑人认罪。该朋友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该男子没有前科劣迹,因为父亲重病缺钱,又不想两抢一盗,不得已才采取这种不害人却害己的方式来快速获得父亲的救命钱,没有社会危害性和再犯可能性。如果机械化操作起诉,则该嫌疑人的家庭会面临巨大打击,一个家庭会遭受重大创伤。而如果对该嫌疑人教育改正,则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还可以支撑。于是,该朋友力排众议,最后检察机关对该嫌疑人做了相对不起诉,嫌疑人感激万分,没有再次犯错。

  法律等规则本是冷冰冰、机械化的文本,但司法者在具体运用时应当有更多的理解和温情,要注意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北京折叠》中有朋友情、同学情、校友情、恋情等等不一而足,而最温馨的,居然是出身于第三空间收养弃婴的老刀和怜惜第三空间百姓的老葛,他们为了自己想要守护的,不惜违背规则,让我们体会到规则之外的温情,对于小说中所营造的法治社会而言,是一个悖论,也是一个悲哀。(洛风)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19

  《北京折叠》是我今天要推荐的一本书,它曾获得过科幻界的最高奖项雨果奖此书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四十多页,但每个字都深入人心。

  《北京折叠》这本书主要讲了在22世纪时,因人口过多,土地资源匮乏。北京被分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住的都是社会精英,土豪,白领,可只有五百万人左右;第二空间住的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有文化的中层干部,人口有两千五百万人;第三空间住的都是没受过教育的人或是被社会淘汰出局的人,人口有五千万人。

  在22世纪,北京一天被分为48个小时,第一空间的人可以享用从凌晨六点到次日凌晨六点整整24个小时;第二空间的人可以享受从凌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着14个小时;而第三空间的人只能有晚上十点到次日凌晨六点这八个小时。每当一个空间的时间用完时,这个空间就会反转到地下,所有人都要呆在氧气罩里休眠。并且有明确法律规定不可随意穿越空间,但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空间。

  文章的主人公老刀是一个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清理员,他已经四十出头了,没有老婆,却收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糖糖。老刀是个乐观的人,跟其他生活在第三空间的人不一样,他没有自暴自弃,他也想用自己的努力去第二三空间生活,但他也知道他这辈子也不可能会到生活了,所以他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了糖糖身上。

  他想要糖糖去上一个能教唱歌跳舞的幼儿园,但以他做垃圾清理员那微薄的工资是不够学费的,他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个很赚钱但却又充满风险的工作为身处于第二空间的秦天送信,事成了可以给他二十万,二十万对老大刀说是一笔大数字,他干几年也没有那么多钱,但这仅仅只是秦天两个月的工资。他想想糖糖的未来,冒着风险穿梭到了第二空间,秦天告诉他只要能把情书送到第一空间的依言手里,这笔钱就归你。老刀又穿梭到第一空间,却发现依言已经结被迫婚了的事实,但为了不伤害秦天,老刀和依言一起编造了一个谎言,自己又多拿到了依言给的一笔钱。在尾声,老刀在第一空间被发现了他来自第三空间的事实,老葛出手相助,才化解危机。最后安全回到第三空间。

  作者写22世纪的北京有八千万人,可纵观全文,对社会,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不超过两千万人,这就是赤裸裸的讽刺,生活在第三空间空间的人真的没什么用,就那个时代,国家是缺机器人去打扫卫生吗?不是吧,那为什么不让机器人打扫,而让第三空间的去打扫呢?那就是失业率的问题,其实第三空间的垃圾并不真的需要人工来处理,这当时的技术完全可以机器处理,这样第三空间的人们就不用从事那样脏的工作。但,假如那样的话,这5000万人该何去何从。说白了,就是人太多了。

  残酷吧,无情吧。文章虽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但读者无时无刻都感到无奈,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20

  你在每天的奔波中,是否想过自己在怎样的空间里奔忙?又是否想过为什么要奔忙?你是在大城市打拼,为了抢夺有限的资源而拼尽全力?还是在城镇乡村享受着悠闲,日子却一眼可以望到退休?

  读了郝景芳笔下的《北京折叠》,这个问题我越来越迷茫了。这是科幻,也是现实,甚至有些迷幻。

  22世纪的北京,空间分成三层:上层空间500万人口,生活24个小时,随后被封到胶囊里,城市折叠。中层2500万人口,白领阶层,生活16个小时,劳作和生活。他们睡下后,城市再次折叠,出现下层空间。下层5000万人口,主要是清洁工和个体户,生活有8小时。上层空间独享24小时,500万人口。中层和下层人共享另外24小时,7500万人口。

  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刀,他生活的念想和盼头是给养女筹集幼儿园的费用。找到了一个黑色的买卖,为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送信,给住在第一空间的依言。这样他可以挣到一笔可贵的跑腿费。

  在送信的过程中,他往返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他发现依言已经结婚的事实,她欺骗了秦天。在返回过程中,老刀遭遇突发状况,后来被老葛出手相救。老葛生活在第一空间,靠打拼混到了第一空间。最终老刀返回了第三空间继续生活。

  第三空间的人,老刀,做着基础的清洁工工作,卑微而且努力。每天都是肮脏而腥臭的环境。

  他不知道是否可以改变命运。而他的盼头,就是让孩子有个好的教育环境,以后能出人头地也说不一定?

  第二空间的人,秦天,天真的认为通过努力学习就可以到第一空间生活和工作,他梦想中的女朋友,依言就是他努力的盼头。

  而第一空间的依言,她早都已经嫁人,她的盼头就是有个体面的生活,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有个念想——秦天不错。

  第一空间的老葛,凭着打拼从第三空间到了第一空间,保留着淳朴,也保留着第一世界的精明。

  是不是似曾相识?我们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拼命地做题考试,为了得到更高更优秀的教育资源,为的就是能在社会上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地位。努力地奋斗,买房子,为了更好的学区资源。努力地打拼,混到更加高层的世界,为的就是生活能有更大更远的盼头。我常常听到同事焦虑地分享学区房的房价,还有谁家孩子去上了神速的提分辅导班。亦或是谁谁的亲戚投资移民。大家关注和谈论的,不就是争夺更好的资源吗?

  人生存大都艰难,都在一个不平等的环境。在现实的环境下,你真正活在第几空间,你的盼头是什么呢?想起最近看的一篇报道,香港的出租房,巴掌大的地方,留存的真是梦想和希望吗?

  在很多人贩卖焦虑感,贩卖存在感的社会里,我真心推荐你读一读这本小说《北京折叠》。

  想一想你为什么奔忙,你的盼头又在哪里。

  想一想你在无尽地奔忙中,丢掉了什么,舍弃了什么。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21

  好多人说这作品文笔平庸故事平庸,什么伪科幻什么的,其实他们说的也没什么不对的,只是这类人的审美意象就局限于科幻本身吧,不会上升到文学的高度。好的文学一定是从现实社会中高度抽像后再文学意化的。这篇文章的科幻可以说没有一点科技含量,文笔没有一点美学元素,故事更谈不上跌宕起伏,但它有一点是当下文学欠缺的,或者说它有一点是带着预言意义的,那就是它浅显直接的揭示着当前中国社会中隐藏的强大的趋向,可怕的不可改变性。这个作品和香港电影十年是同一类型的,或者说就是同一种意象的不同表现,一个说的是香港,一个说的是大陆。香港的那电影有张艺谋的电影《英雄》意象美吗,有它好看吗,有它精彩吗?个人的答案是绝对没有,可以说对于“事不关己”这种心态的人来说,看十年绝对会睡着的,但它获奖了;同样,北京折叠也获奖了。但其实这两个奖项都不是我们大陆人赋予的,也就是说我们依然生活在美丽的雾里,看不到或者不在乎前方阴雨绵绵带来的隐忧,而明天,不久的明天,如果一不小心,就会像这两部作品中的世界原样抵达,多么可怕!基于此,在现实还未成为科幻之前,我们能通过科幻来看到或者思考现实,你说,这样的作品不该获奖吗?一点点的改变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子!

  科幻作品不仅在于文字描写多美好、想法多新奇,而在于通过对未来的幻想反思当下的生活;这部作品里面有很多隐喻,相信北漂一族会有很多感想。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22

  在我看来,《北京折叠》难得之处,在于把眼光投射到了最底层的人身上。而且,不仅仅是凌空蹈虚的摹写(讲真,刘慈欣的赡养人类,就像他在其他作品里犯的错误一样,所有的人物都仅仅是他想阐述的达尔文社会学的一个没有血肉符号),而是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底层人的困境、希望和挣扎。这篇小说在谋篇布局中,也通过各种细节描写,赋予了某种现实性,她笔下的第三层世界让曾经在京郊城中村迷路的我产生了共情,仿佛又回到了那天拥挤不堪的街道,老刀就像街上那些面目不清但也有着自己喜怒哀乐的路人。

  作者是有野心的。她不满足于仅仅是描写老刀的窘困,她还着力描绘了老刀的希望和救赎。这是整篇故事的内驱力,即老刀希望抱养的孩子获得更好的生活。老刀的高尚和他的窘境形成了戏剧冲突,同样,二层空间和一层空间之间的恋爱如此的伪善,也和老刀的善良质朴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种冲突让人不禁会疑问,难道以阶层分化的人,在人格上真的有三六九等之分?

  短篇小说,往往从一个简单的意象,衍生出一个故事,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和象征意味。但如果人物和剧情缺乏令人信服的内驱力,那就不免显假。这点是北京折叠远好于赡养人类的地方,因为它更真实,全篇每一个细节都在为构建善恶美丑的人性冲突而准备,赡养人类太多毫无意义的枝蔓,而一些力求体现人物的细节也和小说主旨并不太有关系。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23

  《北京折叠》个人感觉,比较温和,甚至有些悲观。主角老刀只是为了挣钱,让女儿上一个好一些的幼儿园。

  从第三空间,往返于第一二空间送信,而送的这封信,也不是什么衣带诏,只是帮助一个第二空间的少年,追求一个第一空间已经订婚却隐瞒少年的姑娘。顺便,帮助第一空间的成功者,带了药给瘫痪在床的双亲……

  老刀生活在第三空间,做垃圾处理,在第一空间得知,机器可能代替垃圾处理工,但是当权者为了第三空间的就业问题,否定了垃圾分类机器的提案。

  老刀有惊无险的回到第三空间,从此继续上班,担忧着有一天自己会被机器取代。老刀无力承担反抗者的角色,作者似乎也无意去触碰这一点。从格局上,似乎不够宏大。但作者大概只是希望聚焦于小人物,最无能为力的,也最自私的反抗。有一点宿命论的味道。似乎小人物在大格局上无力改变历史。个人觉得,这个中篇,构思精当,但写得略草。没有挖掘更深的意义。如果支撑一个长篇,会更有空间。毕竟,阶级这个问题,真的很值得探讨啊。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文明,都存在着阶级,统治,控制和歧视。

  这一点上,《北京折叠》换成《纽约折叠》《东京折叠》,从意义上讲,都是一样的。哪个民族没有歧视?哪个民族没犯过错误?

  希望人们和科幻作者的格局一样,没事儿别老狭隘民族主义,多思考思考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穷也好,达也好,谁也阻挡不了一颗兼济天下的心嘛。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24

  上周的“财书学不浅”读书分享中,周导讲了科幻系列的《安德的游戏》。讲的很精彩,我们还做了首次直播。在开头部分,他阐述了科幻小说的基本知识。这个题材的文字,我基本没有接触过,因此听起来既新鲜但又不好理解。最后我问他读书群体中大概有多少比例热爱科幻小说,他的答案是很小众。

  《北京折叠》是在讲述中被提及的一部作品,属于软科幻范畴,也就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2012年的这部短篇小说,出自郝景芳,一位年轻作家。《北京折叠》的出名主要是它在2016年获得了科幻界的大奖,雨果奖。通常有个称号混社会就容易多了,所以《北京折叠》就常常与《三体》放在一起说。

  因是短篇,所以我仅抽了两天起床和睡前的时间就读完了。我感觉作品深度是有限的,而通常属于短篇的创意也是平平的。能被美国关注而得奖,或因作品所揭露的阶层问题自带话题。美国人对类似的发生在中国的情况一直感兴趣。尽管作者写这个题材的初衷大概是和其他生活在北京的普通人一样,感到在北京生活的压力,想说下北京的现实中社会阶层关系中存在一些矛盾。

  正因为话题像涨工资一样的与敏感且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成为关注焦点也在情理之中。在韵韵还很小的时候,大概中班或大班,我就跟她讲过阶层问题。讲了历史上的三教九流,讲了现如今的情况,以及阶层之间的流动和相互关系问题。不知道她现在还有没有印象。社会分阶层是必然的存在,不同时期不同表现形式。

  《北京折叠》中北京被分成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八千万人分为了顶层统治者,中层精英和底层劳工三层。

  创意不算突出,但现实着实裸露。读书人估计都会对标下现实中的自己算这里的哪个层次。作品所描写的场景正是当下我们生活着的真实的北京,以及其他城市。像很多其他类似作品一样,主人公都是最底层的可怜虫,生活艰难,让人可怜。我不大喜欢这角度,感觉有抱怨感,有戾气。虽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但不是积极的导向。社会问题本身很复杂,我们不能总去宣传那种“绝大多数的人,刚刚一出生,就已经输了”的思想。

  我们的物质文化、社会、政治各方面的需求,对于美好生活的内涵已经在几十年的发展后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基础得到全面提升之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内涵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生活哪有那么多的苦与恨,要是大家都觉得美好,都向往美好,怎能不美好。

  要我写,就从第一空间选个主人公。讲述一个身处高阶层物质和精神先富裕起来的人如何帮助相对低阶层的人去追求和实现更美好的生活的故事。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25

  《北京折叠》这本书是新生代作家郝景芳写的,这部科幻小说获得了雨果奖,《北京折叠》这本书是短篇科幻小说,只有四十页。科幻小说是很难读懂的,必须要细细品味,才能找到书中的精华,才能找到书中蕴含的奥秘与书中神奇的文字。

  《北京折叠》这本书写的是建筑工建筑了这座折叠城市——北京。北京这座城市被分为三层空间,分别是: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有五百来万人口,生存时间为第一天清晨六点至第二天清晨六点;大地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来万人口,生存时间为次日清晨六点至晚上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来万人口,生存时间为晚上十点至清晨六点。也就是北京一天有四十八小时,第一空间的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二三空间的人共同享用二十四小时。主人公老刀就是生活在第三空间的人,故事是老刀为了给抚养的女孩治病,他冒着生命危险闯入第一二空间当送信员挣钱。

  读完这本科幻小说,我有许多的感想。首先,就是这座折叠城市的不公平,第一空间的人们享受的是最高待遇,他们的工资很高,住的都是别墅,每一家都有机器人帮他们打扫房间;第二空间的人都是蓝领,待遇比第一空间弱很多;第三空间的人可有可无,都是清洁工之类的,如果不担心第三空间的人会失业,那么早就把清洁工他们替换成机器人了。第一空间的人享受的是一天的时光,而第三空间的人只能知道夜晚是怎样的,他们一生连看个日出或知道太阳长得是怎样的都没门,一二空间的人用得是十万十万的钞票,二第三空间的人用得是十元十元的钞票,第三空间的人是绝望的,也是可有可无的。现在的北京难道不是这样吗?许多人因买不起市中心的房子,只能怀着羡慕之情眼巴巴地望着住在市中心的精英们;我想,穷人最害怕的是什么?应该是你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别人用轻视的眼神望着你,侮辱你的尊严,并且没有一个人从眼神里透露出怜悯之情吧?世界总是不公平的,有才干的人会被仰慕,无能的人会被轻视,无论在哪些地方,这一点都能深刻地体现出来。

  这本书对任何读者都有深刻的映像,我要再仔细地读这本书,再次体会书中的精华。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26

  8月21日,80后女作家郝景芳凭借仅仅两万余字的《北京折叠》摘取了第74届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一时间名声鹊起,以至于收录了这篇小说的《孤独深处》各大网站,书店纷纷售罄,怀着对上一届获奖作品《三体》的无比崇敬,先在网上找到了作者授权的电子版一睹为快。

  读完的感觉,怎么说呢,觉得实属一般。虽然把三个不同阶层的人用时间和空间彻底隔离开,整个城市如同三个频道交替出现这个想法很有新意,但是如果你看过《三体》或是电影《逆世界》,恐怕会和我一样更喜欢那种不同维度的隔离方式或是镜面般的隔离美感。

  贫富差距极大,生活在三个空间的人,不但在收入,工作内容和生活环境上差异巨大,连时间这一基本权利都没有得到公平的分配,这一观点无疑是本书的亮点。但个人觉得有关时间资源的不平衡,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作品能有电影《时间规划局》中那个每个人手腕上有一个死亡倒计时,母亲愿意分给儿子10分钟的生命来换他一顿安稳的早餐那一幕来的震撼;有关贫富阶层的生活描写,我的感觉是作者既没有体验过真正富人圈的生活,也没有真正经历过诸如垃圾场分拣垃圾这种工作(我干过半年,所以我知道),所以读起来有点味道不足;科幻成分来说,远没有《三体》这种纯科幻的冲击感;感情描写上吧,自然没有言情小说的细腻与柔和,情节描写上更没有星新一或是希区柯克那种用最短的篇幅描写一个曲折故事的功底;情怀上吧,远比不上囧哥,大冰这类的生活写手;文笔上吧,也没有龙应台,冯唐或是和菜头之类的文字高手的驾驭能力。所以“随便写着玩的,碰巧拿了个奖”是我读过以后的真实感受。

  值得一提的倒是翻译这篇文章到英文,帮助作者获奖的幕后英雄翻译刘宇昆(上图里那个腼腆的帅哥),这位美籍华裔即是个程序员,又是个律师,还是个业余翻译家,真正的牛人一枚!(写程序,学法律,学外语这三大耗时费力最不容易出成效的活能一起搞好的人物绝对是人尖子),他的精湛的翻译水平和文理兼修的知识面与文化修养,帮助中国作家的作品被世界所认同,难怪知乎上专门有一个人截取了《北京折叠》的部分段落进行中英文对比,相比中文部分的语法错误,逻辑不清,词不达意,英文翻译的准确,细腻与美感实在是起到了镀金的作用。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27

  雨果奖又火了一本书,好多人说这是中国科幻小说的崛起,但是最近这几天感觉网上的声音变得不怎么好听了,所以才想写这篇。有剧透,正在看或者打算看的朋友慎看。

  这本书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槽点和讽刺点是:作者郝景芳居然是有经济学背景的,如果她没有,大约也就罢了,但是她居然有,那里面的一个低级错误就不能忍了。这本书对经济学有一个论点,就是机器自动化会带来大批量的失业,而为了让人们不失业,所以只能压缩他们的生存时间,并且不允许代替人工。这个观点简直让我快笑死啊,举几个近现代中国的例子:纺织厂女工下岗后稍作培训就可以当饭店服务员;曾有个年代司机比县委书记赚得多,但考驾照的速度远比汽车增长速度快,赶马车的很快就学会开汽车;财务软件出现后,并没有使大量会计失业,原先会打算盘的也很快学会了打键盘。

  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不会导致人力的失业,反而会促进人工技能的发展。欧洲现在为了保住失业率,所以减少了工作的时间,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路线啊!就好像美国总要求印度和中国减少燃煤,什么混蛋逻辑,美国发展的时候燃煤比我们凶多了好吗,现在你们不担任这些又脏又累的活了,你们开始从轻工业和科技方向发展了,还不让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走你们的老路了吗?一边享受着我们带来的廉价商品,一边还谴责我们污染太多,不是矛盾吗?这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啊,等到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两种现象:一是人口不会再快速增长了(现在已经有这种趋势了啊,即使开放二胎);二是我们的劳动时间会大幅度减少。我们现在就是《雪国列车》里面人肉的永动机啊,等快速发展过去,我们也会进行高质量的短时间的工作模式。

  至于有人从中看到什么社会分级的现象,我想说我们还用从科幻小说里面看社会分级吗?我们现实生活就是如此,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完全不是社会层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因为我没看到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人对第三世界的压榨,反而他们很有礼貌,并且在为第三世界的人谋划。譬如那个白头发的不允许垃圾处理自动化,怕他们失业;譬如老刀受伤之后,第二世界的那个委托人还给他处理伤口,并且让他洗澡什么的。

  没有任何的歧视和压榨,甚至没有轻视,我觉得我们现实的世界都做不到这么好的。那么作者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呢,就是通过一件送信的小事,描述一个科幻的世界,表达一份亲情(因为老刀那么努力,是为了一个捡来的娃),就是如此。并且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世界,因为每个人都没有坏心眼。让老刀送信的人让他洗了热水澡,先给他打了定金,而委托的任务不过就是去给心爱的人送一封信;收信的那个女的,虽然有些小心思,想瞒着第二世界的那个男生,但是也是怕伤害;老葛不用说,从第三世界上来,对老刀照顾;那个白头发管事的,怕第三世界的人失业,不肯使用自动化垃圾处理,等等。虽然等级鲜明,但是没有冲突。如果不是想给自己捡来的孩子更好的教育,老刀对自己的生活也并不是不满意的。说句实话,在北京打工那些人,已经比在老家的人好太多了,你看他们衣衫褴褛的,住的环境很差,但是他们可能在家里盖着大房子,很风光。否则为什么有人前赴后继地奔向北京呢。人啊,从来都不能纵向对比的,你天天总和王健林比,那你也得能实现那一个亿的小目标吧。

  书的构思很好,以小见大,喜欢这种简单的小故事。文笔一般,还需雕琢。但是也不必像网友那么苛刻,骂的一文不值。国外与我们看重的点不同,就好像《魔兽》在美国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是在中国却被热捧一样。你不一定多牛逼,人家也不一定是瞎,总有你看不到的精华。虽然我也承认《三体》的格局要大很多,文字和整体性也优秀很多,但是《北京折叠》毕竟获奖了,说明简单的小故事也有震撼的力量。为什么自己国家的作品获奖了不引以为傲还要进行批判打压呢,这还是一群读书的人做出来的事,这才是让我觉得震惊和无奈的事情。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 篇28

  这是一篇实诚、写实的科幻小说,科幻是外壳,写实是内里,意图用简短的故事映照现实生活中的大问题。

  小说写的是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为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送求婚信物给第一空间的依言的前因后果。整座城市都是虚幻的,秦天和依言的爱情也如由谎言吹成的泡沫。

  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说,当社会完全依照单一的身份来划分社会群体的时候,就会使社会冲突增加。于是在这座折叠的北京城中,身份地位、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思维习惯都不足以使阶层之间明确分野,最好是把时间与空间也按照阶层进行分配,将阶层固化制度化,按捺住人们蠢蠢欲动的流动野心才彻底痛快。于是当太阳出来,普照大地,第一空间的人沐浴阳光,第三空间的人躺在胶囊中被强制睡眠。

  其实,折叠的何止北京,北京何须被折叠?

  并不需要用折叠城市这么硬的约束来区分、固化阶层,人人皆有的羞耻之心与是非之心就足以将人划分三六九等了。建筑工人和清洁工工作后不可避免留下印迹,别人投来的嫌恶的目光与遮掩的口鼻就足以使他们活的小心翼翼。

  辨不清的明天,一眼可望到头的未来,都使人不得劲地活着。抱得巨大既得利益的人只愿维持现状,卑微生存的人不知也不信现状还能改变,哪怕是野心满满想推动改革的人如张显,也不得不先向现实低头,先到银行挣两年钱。

  也有老葛这样能吃苦有技术的人,从第三空间跃升到第一空间,尽管只是蓝领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葛的父母仍旧生活在第三空间,“每次回去都要打报告申请”。老葛就像无数怀抱希望只身来到大城市打拼的人,土地与户籍制度限制以及高昂的房价却使得全家移居团聚成为一种奢望。

  有机会就会有竞争,能当凤尾谁会甘为鸡头?

  当然可以说人们的生活是咎由自取,思想狭隘、不思进取的人活该惨淡营生,限制了机会但并没有剥夺努力奋斗的权利,而希望总是有的,何况我们并不缺乏鲤鱼跃龙门的例子,哪管它是不是小样本,毕竟人生的剧本是边写边演,未结局之前,谁知道这出戏会博得满堂喝彩还是惨淡谢幕。这样说倒算不上何不食肉糜,不过是在自我防御罢。

  可是第三空间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卑微而高强度的工作早已打磨了意志、耗尽了野心,哪有时间来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小说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段话:“和数千万其他建筑工一样,从四方涌到北京寻工作,这座折叠城市就是父亲和其他人一起亲手建的。一个区一个区改造旧城市,像白蚁漫过木屋一样啃噬昔日的屋檐门槛,再把土地翻起,建筑全新的楼宇。他们埋头斧凿,用累累砖块将自己包围在中间,抬起头来也看不见天空,沙尘遮挡视线,他们不知晓自己建起的是怎样的恢弘。直到建成的日子高楼如活人一般站立而起,他们才像惊呆了一样四处奔逃,仿佛自己生下了一个怪胎。奔逃之后,镇静下来,又意识到未来生存在这样的城市会是怎样一种殊荣,便继续辛苦摩擦手脚,低眉顺眼勤恳,寻找各种存留下来的机会。”

  现实是很多人尤其是农民工,身心健康来到城市,最后却不得不拖着病体离开这座打拼半生却发现并无自己容身之所的城市。

  格莱泽说“城市不等于建筑,城市等于居民。”而过去一年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不禁令人深思。

  我无意批判任何人事,只是希望现实中的各项决策能多点科学理性。

  希望总是要有的。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读后感】相关文章:

津籍女作家郝景芳《折叠北京》入围雨果奖03-03

北京折叠读后感01-07

北京折叠读后感100006-19

《北京折叠》的读后感800字01-10

《北京折叠》读后感1000字01-06

北京折叠小说读后感06-19

《北京折叠》读后感(精选9篇)05-25

北京折叠读后感800字01-07

北京折叠读后感400字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