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春节高中随笔

时间:2023-03-11 14:09:38 王娟 对联 我要投稿

春节高中随笔(精选22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高中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高中随笔(精选22篇)

  春节高中随笔 篇1

  新春佳节,千家万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今天,我特别高兴,一大早就从那个温暖被窝里起来。因为我的表弟——心炜准备来我家,跟我一起度过这个新年。所以,我立刻穿衣、洗脸冲向楼下在门口等心炜。可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眼看快半小时了心炜还没来,我灰心了。我只好回到家里,就从耳边传来, “陈可——陈可——我来了。”听到这声音我便不想而知这个人是心炜。

  到了下午,老爸带我和心炜去家门口去贴春联。贴完春联后老爸要放鞭炮,所以让我们先进去吃饭,今晚的菜可丰盛了,有兔肉,有翅中,还有春节必不可少的东西——饺子。饭吃好后,我和心炜还有小伙伴到前门一起放鞭炮,这次的烟花可漂亮了有红的黄的'绿的各种各样,五彩缤纷。因为我们12点准时还有下楼放烟花。

  12到了我们再次下楼,到了门口我的耳边传来新年钟声敲响的声音和阵阵鞭炮声。这时老爸也放起来鞭炮,鞭炮放完了。

  整个世界好像沉浸在鞭炮声中真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呀!

  春节高中随笔 篇2

  今天看看依旧摆在桌上的日历,可能是我最近没打扫的缘故吧,早已被一成薄薄的灰尘覆盖,我轻轻拭去上面的灰尘,仔细一看,却发现,年都已过完大半,马上又要去独自一人,离开家乡,背上行囊,来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开启一段属于自己的“城市”生活,不由,心中感慨万千,眼前还依旧浮现那春节之前即将要回到家乡的喜悦的心情以及那温馨的场景。耳畔,总在一遍遍的回响着火车站广播里工作人员发出的声音,“各位旅客朋友们,你们好,由深圳开往武汉的动车就要进站”。

  背上旅行包,拉着行李,满载亲人的期盼,朋友的嘱托,踏上回家之旅,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心中的激动与喜悦,已不言而喻,望着窗外那还在大雪纷飞中等待的人们,不禁感到深深同情与怜悯。但是,只因那些依旧在寒风中守候的人们,心中永远的燃烧着一团熊熊的火焰,将他们那寒风吹的刺骨的痛,被融化,被分解,被忘却,一点一滴的汇聚成一个最大的信念,那就是回家,吃上一顿年夜饭,享受家人欢聚的天伦之乐。年的地位,从来没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过任何的改变,年是一个集合的名词,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他将所有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心灵在这一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用他那强大的驱动力,链接成一为一个特属名词“春节”。

  他是中国人民一个的传统民俗节日,代表着一年之际新的开始,新的萌芽,新的篇章,他带动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的心,无论你身处哪里,无论你在何方,无论你是天涯还是海角,无论你是成功与否,我们华夏儿女,都会在这一重要的时刻,彼此祝福,彼此望着天上的繁星,共同祝愿新的开始,只因有一个大大的“家”字,引领着千千万万的人,犹如漆黑的天空一颗闪亮的星光,照亮着游子孤寂的心灵。

  家是什么,家是梦开始的地方,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一盏夜行人的明灯,家更是一缕细细的情丝,将亲情紧紧的系在一起,家永远的安放着我们浓浓的亲情和厚重的给予。家使我们感到轻松,快乐,在家里的我们甚至可以像孩子一样的天真烂漫,我们无需顾忌,只需有爱,有情。家可以让我们脱去的虚伪浮华的外表,流露于本真的自己,洗涤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是家,是我们感动久违地温暖,更是家,让我们感到心灵的归属感。我们倚靠在家的臂弯里,细细诉说来自于心底的秘密与温情。千里迢迢,回家之人,在外打拼多年,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是自己一个望着黯淡的天空默默发呆,思乡之苦,又有谁能够明白啊,又有多少这样的游子,在重复着这样有家而不能回的尴尬局面啊,他们踏上回家的火车,只为家里的父母,情意绵绵的亲人,热腾腾的年夜饭,他们的要求竟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只是为一餐和家人团聚的年夜饭,每每想起,总觉有些心酸,为他们这些在外漂泊的人们,送上我满满的新年祝福。年夜饭,承载着无数家庭的美好愿望,承载着每一个在外拼搏奋斗的家国情怀,那除夕之夜,饭菜香味的热气,袅袅升起,余香绕梁,游子们的心酸与苦痛,都在这一刻消失殆尽,饭桌上,家人的欢笑声,将成为他们继续努力奋斗的动力,亲人们的鼓励,将那所有的不快,化为除夕之夜的礼花,升上天空,随云烟一起飘散。春节,将我们在这一刻欢聚一起,感受家的温馨,爱的温暖,有家才有爱,有情意绵绵,绕膝之欢的家庭,才有我们健全的社会,和谐富强的国家。写以至此,马上又要离开自己的家乡,不觉心生一缕寒凉,望着那寂静的黑夜,一个人暗自叹息啊。

  春节高中随笔 篇3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现在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在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不知道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人们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收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而且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我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好吃的水果,手里玩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玩个痛快!

  春节高中随笔 篇4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民间称为“过年”身为炎黄子孙的我自小便接触这个节日。每到过年便十分欢喜,喜欢过年是因为华丽的夜空、美味的年夜饭、鼓鼓的口袋,这便是一个孩童最单纯无辜之处了。原谅我将古老的春节习俗加上自己的私心,直到今时今日才领悟到春节的意义。

  华丽的夜空

  春节的夜晚似乎只有烟花才是主角。瞬息万变的烟花,曼妙地展开她一张张浅黄、银白、洗绿、淡紫、清蓝、粉红的笑脸,美不胜收。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绽放,花瓣如雨,纷纷坠落。那玉树琼花的世界,在夜色中重现天宫的花园。留下美丽的倩影,直至灰飞烟灭。绽放,消失只是瞬间的事,但烟花却从未叹息,从未恐惧,只是尽自己努力让人们欣赏几秒钟的绚丽,尽管生命如此短暂也要开的灿烂。春节的意义是分享。

  美味的饺子

  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一个个元宝样地饺子似游鱼般在水中畅游,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饺子被端上桌子,一家人围坐餐桌旁,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满满笑意,毕竟大家都很珍惜这次聚会,如果一年中都很忙碌的人在此刻也必会放松,惬意、释放、温暖中夹杂的想念与亲情融入香喷喷的饺子之中,这是爱的体现。春节的意义是团圆。

  鼓鼓的口袋

  即使现在已经十五岁了,但还是吵着向长辈要压岁钱,看着口袋一天比一天鼓就会特别有成就感,有时还会像小伙伴们炫耀。面对孩子们的任性,长辈们并不生气,而是慢慢拿出红色的毛爷爷,慈祥的笑着掏给孩子,长辈们出手还是挺阔绰的`。孩子们总会在意百元大钞,却从未考虑过为什么长辈要给压岁钱,其实答案很简单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这是长辈们对孩子们的祝福。所以,春节的意义是祈福。

  春节的意义是分享,是团圆,是祈福。这便是春节在中国流传了四千多年的原因吧。但我总是不能确定,毕竟春节这个节日是那么神秘,富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只是尽我所能,以我的理解,将春节灌入我的思想加以解释,请原谅一个小孩对伟大文明的亵渎。

  春节高中随笔 篇5

  春节是我们最快乐的节日,每个地方有不同的习俗。

  我家在南方,按我家乡的老习俗,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下旬就开始了。“二十四,扫房日”寓示着过年正式拉开序幕,二十四日这天,家家户户,扫房擦窗,清洗、凉晒被褥、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故又称“扫房”,“除尘”。按早年间民间的传说,“尘”与陈旧的“陈”是谐音。在农历正月新年前,扫去家中的一切尘土,意味着去除旧一年的陈旧东西,把不好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这一习俗充分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和辞旧迎新的强烈祈求。

  孩子们准备过年了,第一件大事是买好多好吃的零食,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有糖衣花生、麻枣、麻花、油酥糖,糖衣花生是由清一色白嫩嫩的糖壳包裹着精挑细选的花生,大小如杏,一口一个脆,又香又甜,一想到这儿口水就要流出来了;恐怕第二件事,就是买烟花爆竹了,各大店铺都摆满了各式烟花爆竹,可任我们随意挑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做各式各样好吃的菜肴,空气中弥漫着酒肉的香味。家家户户门上贴上了墨迹未干的对联,窗户贴上了各色年画,在外地的人们纷纷返回家乡与家人过一个团圆的除夕夜。这一夜,充满着团圆、和美、吉祥、如意!洋溢着不同于往常的喜庆氛围。

  过了除夕就到了正月初一,掀开了春节的一大高潮。公鸡才叫头遍,家家户户都响起的“吡吡叭叭”的爆竹声,所有人都换上了崭新的衣裳,意味着新一年的喜庆、美好。这一天早上家家熬“初一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一起熬制的,这不是平常意义的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吃完初一粥,在爸妈的陪伴下走亲访友了,遇人便说“新年好”互相拜年,孩子们并不喜欢串门,但一想到能吃到好吃的各色零食和领压岁钱,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

  在我家乡春节期间还常常会举行一些民俗活动,比如“走马灯”,是家乡老艺人用竹条扎成马形,再用各色纸糊好,一个队伍大概有八匹“马”,由小伙子打扮成赶马人,晚上到各家各户为大家祈福。孩子们每听到那锣鼓喧天,就会涌起一阵阵快乐。

  正月十五闹元宵,大大小小的寺院都举办庙会,庙里摆放了各种贡品,最奇特的要数那“白米粿塔”了,层层而叠都是由白米粿做的,塔高有六十厘米,真佩服家乡老人的手艺啊,能让“白米粿塔”稳坐如山,据奶奶介绍庙会摆放“白米粿塔”寓意着希望子孙平平安安、步步高升。还有灯展,处处张灯结彩,整条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快乐的日子总是很快过,是那样依依不舍。春节结束,是学生返校、大人回到工作岗位辛劳的开始。但不管怎样只要心中有企盼,企盼每年春节的祥和、团圆、美好,在外工作的游子就会更加努力!

  春节高中随笔 篇6

  在整个寒假里,我都是以一种快乐的心情来度过的。

  放假开始的几天里,完成作业当然是一件最要紧的事了,总不可能边过节边写作业吧?这样玩也玩不好,学习也学习不好,与其这样,还不如多花一些精力,先做完作业再玩。

  春节是快乐的,连天上也显出新年的景象来,蔚蓝的天空,像块碧玉一样逗人喜爱,偶然间也有几朵白云在万里晴空中愉快地追逐着,温暖的阳光驱逐年冬的寒气。

  街道上,各家各户都在忙碌着。超市里可谓是人山人海,货架上的瓜子、糖果被无数双手塞进了购物车。大家仔细挑选年货,往日平静的大街上如今是挤满了人,大家在各各铺面里买来对联、“福”字、兔形装饰物来美化自己的家。我家也不例外,房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平时擦不干净的窗户也被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窗户似的。接着,妈妈让我把春联和“福”字贴上,我小心翼翼地用胶水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把“福”字贴到大门上,不偏左不偏右,甚是好看。

  除夕夜,窗外,鞭炮声声脆响,烟花五彩缤纷。室内全家人团团围坐,一个个喜气洋洋。妈妈和奶奶来来往往,走马灯似的把一盘盘佳肴端到餐桌上。不一会儿桌子上的鸡啊、鸭啊、肉啊、鱼啊……层层叠叠的堆在了一起,像一座小山似的,香气扑鼻,令人垂涎三尺。趁人不注意,我用筷子夹起了一大块鱼肉塞进了嘴里,那种喷香的味道顿时涌进了我的心里。

  “开饭!”在奶奶的话语声中,我们不约而同的拿起了筷子,把一盘盘美味往嘴里送。只听“喀嚓”一声,我的牙齿被卡了一下,我吐出来一看,原来是个硬币。硬币怎么会跑我嘴里呢?我心想,“哎呀,有福了,”奶奶说道,“我特意在饺子里放上了硬币,没想到被你吃到了。你们这个时代可真是好啊,论吃的方面,细白面馒头和新鲜鸡蛋多的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论穿的方面,红的、紫的、薄的、厚的,什么都有,连个补丁都没有……”奶奶笑着说,“啊……”我睁大了眼睛。全家人看着我的滑稽样都大笑了起来。

  快乐的春节过去了,马上就要开学了,总结一下,这个寒假过得挺充实的。

  春节高中随笔 篇7

  过年是中国的习俗,不只是那喜庆热闹的气氛,更是因为一年到头,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休生养息,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实实在在的说,我喜欢过年的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里看看各个地方台的春节联欢节目,与家人吃年夜饭,没事采购一些年货、零食,打打游戏,睡睡懒觉,实在是颇为惬意。如果在北方的老家,说不定还可以和同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饭更是丰盛的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肴,是平时鲜为少见的。

  国家似乎早就有过明令要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在我看来,是不可能治住的。要知道过年期间,执法人员也是要休息的,很难腾出空来管制,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若是禁止,那么国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万不能“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各种节日上,很多大型的晚会上,在这些大的公开场合,甚至是国家,也会放烟花炮竹。而遏制住了人们的习俗,那春节的气氛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岁时,那声声不绝的鞭炮声,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火,让人难以忘怀,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过年逛庙会自然是不二的选择。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庙会上热闹万分,有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唱戏的、猜灯谜的,花样繁多有趣,也有许多各色民间小食出售。

  这就是我喜庆而又简单的新年,虽然简单,但却乐趣充实。

  春节高中随笔 篇8

  现在过春节,觉得没有一点意思。

  而儿时的春节留在记忆里却永远忘不了的。

  我对过春节有印象大概是六、七岁时吧,记得过了腊八,妈妈就开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馒头,当然和现在城里买的或圆或方的馒头不一样了。家乡的馒头其实不叫馒头,而且平时是不这样做的,只有在重大节日和走亲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妈妈蒸的叫枣花,另一种叫糕。每到蒸糕的时候,妈妈早早就忙起来了,先天晚上发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还要和几个关系好的邻居一起蒸。在邻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间里,男人们压面,女人们捏枣花,我和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会到屋里看看,一会又跑的没有了踪影,总之这一天家长是不管孩子的,也许是顾不上管吧。妈妈蒸的糕主要是用来祭祖的,记得我小的时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学考试,妈妈都要蒸个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妈妈说是为了让儿子“高升”啊。

  枣花和糕,妈妈现在还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种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了,家乡人叫“黄蒸”,具体是哪两个字我也说不准,姑且就用这两个字吧。它其实就是用玉米面做的,只是在里面包了点陷,有白菜,也有白萝卜什么的,但是我小时候特别不喜欢吃,在我离开家到县城上学以前,我们家平时的主食就是玉米面窝头和玉米面粥,吃的我经常胃酸。在天津工作的那些年,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到饭店吃饭,有人特别爱点贴饽饽熬小鱼,我看着玉米面做的饽饽从来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杨村镇有一家贴饽饽熬小鱼特别有名,市里有人开车跑到那儿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从承德回天津,他们要去吃杨村的贴饽饽熬小鱼,那个饽饽贴的真好,但是我也没有吃一口。童年的记忆里对玉米面特别的抵触,这种抵触持续了很多年。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我小的.时候没有电视看,更没有春节晚会了,只是等着三十晚上的饺子熟了,就该我放炮了。但是头锅煮熟的饺子是不让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妈妈在每个碗里盛两个饺子和一点汤,我和弟弟妹妹端着放在妈妈烧香的地方,有的在门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后就该放炮了,我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当然由我来,小我七岁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担,但是我从来没有让过,直到我对放炮没有了兴趣。小时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记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谁,很多年以后我问妈妈,她笑笑说,其实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谁,只是从老人哪儿学来的,为了祈求来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这样做的。只到现在妈妈每年还在重复着这样的活动,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觉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还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时候家里穷,小孩子过年的时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让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给拿出来。睡觉前,妈妈把新衣服给拿出来,把旧的衣服换下来,我闻着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儿时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别早,听到炮声就起来了,穿着妈妈换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去给长辈们拜年了。小时候拜年我们叫磕头,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头的,大人有时候故意逗我们,不把头磕响了不给礼物的,说是礼物,其实就是一颗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特别的礼物了。农村拜年很讲究的,先给自己最近的亲属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亲属,最后的外姓的邻居,但是不给辈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时候对邻居的辈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经常和同伴们去比自己辈分低的邻居家拜年,惹得大人们笑话。初一这一天孩子们都是解放的,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经常是和同伴们去做我们之间的游戏了。

  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姥姥家离的很近,我又是姥姥带大的,所以一早就去老老家了,在那里又是无拘无束的一天,一直到过了初五,大人们该上班了,我们也快开学了,年才渐渐离我们远去了。

  春节高中随笔 篇9

  又是一年芳华。

  似水流年,蹉跎了一季又一季的桃红柳绿。今岁,再见火树银花,春节已是不容置疑的探访人间。

  春节是有些微雨的,可很快停了。雨后的阳光尚觉清寒,看时是那样晃眼,惊了沉沉的心梦。忧如隔世般看那天上几片流云,不知它们从哪里飘来,入我的眼时却显出了单薄,这云从何处惹了别离吗?

  不知名的白色的小花已绽放枝头,原来春姑娘温柔的小手早就拂过了冬日冷冷的枝。摘一朵,嗅了满鼻的花香,还带着淡淡的青草味道,触感是凉凉的、润润的,于是觉得自己触到了春姑娘的手,微微一丝暖意让心莫名的一阵悸动。

  小孩子们顽皮,手里总会拿些烟花、鞭炮之类的东西,三五成群地围着一个胆子较大的男孩子,吵嚷着要点着爆竹的引线。有些还放在瓶子里引着,炸得很是恐怖,便有大人过来喝斥制止,孩子们也就一哄而散。只一会儿,又聚拢来,爆竹声便此起彼伏,总不断传来。

  走亲访友的,总是面色红润,一脸的阳光,眼眉都是含着笑。男人们总不忘记吹吹牛,说斗酒赢了谁家的男主人,或是哪家的中了个三等奖还是他当时出的号码,又或是赢了谁的奖金。而女人们总在一起谈论起谁的发型做的好,谁的皮肤好,谁家的孩子懂事,谁家的男人能干,谁家的老公疼人。

  那些老人才是最动人的风景,他们总会满眼慈爱,看着姑娘女婿、儿子儿媳、孙儿们,听他们的笑声成了他们的享受。现在的老人们儿女成家后,他们守着空巢,老夫妻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伴儿”,也就节日时能够儿孙绕膝。

  每每看到牵手散步的老人,眼里就有些温润,于那些老人而言,风雨人生几十年的光景,他们一路走来,至此,已经是云淡风清,简单的牵手相扶,便牵系了浓浓的亲情。年轻时是否两人彼此爱得死去活来,谁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得出呢?

  轰轰烈烈、愁肠百结、魂牵梦萦,比起这份白头偕老、执手夕阳、笑看儿孙甚至是守着病榻,究竟哪一种离永恒近一些?哪一种才能成就真正的幸福?可怜了大部分人们啊,只能拥有其一,总让人生有些不甘的遗憾罢。

  日子一天天流逝时,我们不自知,满了三百六十五天还不自知时,春节的'爆竹便向着每一个不知今夕何夕的人们问起“辞旧迎新,辞旧迎新,你将辞掉什么?你又想要迎来什么呢?”

  忽然想起张若虚的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种概叹让人沉呤了千年,到后来朱自清先生也轻轻地问“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刮风了,透着微微不易察觉的寒意,吹起了红灯笼的丝线飘飘,吹转了孩子手中的风车,吹起满地鞭炮的残衣,也吹得那些白色的花儿竟片片零落,花季又如何?若不在枝头好好地灿烂,转瞬便是落红,只为下一季的春花作了春泥赔了嫁衣,“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香如故吗?未必,留下的只是千般忧伤与无奈的吧。

  欣赏着处处风景的时候,心已飘到海角天涯。

  春节像相思一样漫长,春节也像日子一样匆匆,你若问起“春节过得好吗?”我只能说“唉,又是一年芳华,又是一年芳华。”

  春节高中随笔 篇10

  我最盼望的日子——春节终于来到了,因为在这喜庆的节日里,我们小孩子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花,有小伙伴玩,最让我感到快乐的还是给乡亲们拜年了。

  大年初一的三四点钟,我就迫不及待地催爸爸起来了。(我们这里的风俗是新年第一天有家里的`男主人放开门鞭和烧团圆饭)好不容易等到喝完团圆茶后,我就找了几个方便袋迫不及待地准备出发了。妈妈开玩笑地说:“家里买了这么多好吃的,还不够你这只馋猫吃的!”唉!老妈,你怎会懂得儿子的心思呢,我这不是给乡亲们拜年,为他们送上新春祝福吗!我一溜烟跑到了村子的西头,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小伙伴汇合,便开始给乡亲们拜年了。

  我首先来到了李叔叔家,李叔叔是个农民,靠种植大棚蔬菜走上了财富之路。我恭祝他:“新春万事顺!蔬菜长得旺,价格一路长!”乐得李叔叔连忙塞红包,盛情难却,只好收了。我又来到了瓦工张叔叔家,他们一家正在喝茶,我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钱财如砖砌墙,越摞越高!”王阿姨听了合不拢嘴,给了我满满一捧糖果。接着我又来到了杨奶奶家,祝她老人家“身体健康,万寿无疆!越活越精神!”她一高兴竟然笑掉了假牙,我也跟着乐开了怀。就这样,我挨家挨户给乡亲们送上了新春的祝福。我的口袋里塞满了红包,带来的方便袋也都装的满满的。

  拜年结束后,我和小伙伴们汇合,一起来到了徐爷爷家,徐爷爷是个老革命战士,他的四个哥哥都在抗日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他也因为战争而失去了一条腿,没能成家,今年九十几岁的徐爷爷,孤苦伶仃地瘫坐在床上,我和小伙伴们给他拜完年后,将自己红包里的钱都给了他,一共有两千多元。我们还将袋子里的花生瓜子糖果分了类,放在徐爷爷的床上。徐爷爷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住地感谢我们。其实我们才应该感谢徐爷爷这样的老革命战士,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哪有我们今天如此安定幸福的生活。

  寒假结束了,庆祝春节的活动也接近了尾声,我觉得拜年是我在春节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春节高中随笔 篇11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高中随笔 篇12

  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在外过春节的经历,由于习惯,从来没有想过家乡过春节的风俗其实是很意思的,细细想来,家乡的春节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家乡是广东梅县,因是山城,即使是严冬,到处依然是郁郁葱葱的,家乡一年四季的绿,总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家乡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场面,到处都是欢欢喜喜的人群。和那绿一样,给人阳光般的感觉。家乡人一直沿着旧习俗,都重视过节,从一月到十二月,月月有节过,每个节都有不同的讲究和过法,但,春节是过节中最重视的。家乡的过年,是从腊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人们都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忙活。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杀鸡杀鸭,还有杀猪,把这些将要成为年货之一的东西腊好,在正月里用来招待客人。同时要做印有“福”字的米糕,蒸放了红色香料的“发”糕,意思是“发财”,还要炸“煎堆”,酿客家娘酒,酿豆腐等,一切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除此以为,还要给全家老少准备新衣服,因为过年了,全家都要换新衣服。小孩是重点,里里外外都要换新的,大人不全换,也得换件新外衣。所有的房舍、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以示新一年新的开始。

  除夕的前一天,家家贴对联,挂红灯笼。从那时起灯笼一直要点到元宵才能熄灭,意为驱邪消灾。到了除夕那天,早上要虔诚地点香烧纸敬神放鞭炮,以保佑来年全家幸福安康。午饭后,全家人都要沐浴换新衣,毕后长辈们会给未婚的晚辈们压岁钱,意示长辈长寿晚辈健康成长。随后便开始祭祀祖先,祭祖仪式结束后便开始张罗除夕的团圆饭,太阳还没下山就得开始吃晚饭,意为“早年早节,团团圆圆”。晚饭后还会在灶边放一盘食物,用来孝敬灶神一年的辛劳,也意为一年灶火不断,不缺吃喝。除夕夜来临,屋里所有的灯彻夜长明,意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也有“守岁”的意思。除夕夜结束前,还要把屋里打扫干净,因为年初一是不能打扫卫生的,意思为“辞旧迎新”。到了除夕夜的12点,要大开屋门,在屋门口摆放食物和放鞭炮,意为“接财神”。

  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因为这天是不能睡懒觉的,不然谁家春耕时便会塌田,真实性如何,无人去深究,总之大家都早起。起后的第一件事是放“开门炮”,表示开门大吉。接着,大人们忙着去接“灶君”,小孩就跑去拜年了。见到大人都说“恭喜发财”,长辈便喜滋滋地给小孩“利事”,“利事”即红包,意思也是让小孩健康成长。在这一天,是不能到别人家里吃饭的,以示家里一年到头都团团圆圆。这天的午后,重头戏就是“舞狮拜年”,村里的舞狮队挨家逐户,敲锣打鼓,每到一户,舞狮的`人会在屋里舞一圈,向主人作揖祝福,此时气氛热闹,满院生辉,主人便高高兴兴给舞狮的人发“利事”,以图吉利。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回夫家,正月初四拜大家,正月初五不离家,正月初七吃七样菜……这些,在家乡都保留着不变的风俗,也给家乡的春节增加了趣味。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春节的高潮。那天,所有村的舞狮队都进城“闹元宵”。入夜,皓月当空,彩灯齐明,锣鼓喧天,鞭炮声声,人流如潮。舞狮比赛是“闹元宵”的开场节目,比赛结束后由各村代表选出前三名,以后只要县里有活动这些获奖队都是首要的表演队。“烧烟架”也是元宵的必行活动,人们用竹杆撑起一条用竹条编成的长长的龙,龙身上装有各色各式的烟花,转龙开始,所有烟花一同点燃,烟火齐齐喷出,形成一条火龙,此时火光熊熊,鼓乐铮铮,欢声笑语,人群鼎沸,人们尽情欢乐,在火光鼓声中宣汇着满腔激情的热望。俗话说:转火龙,人活九十九。火龙点完了转完了,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消灾伏祸平平安安。除火龙外,花灯随处都是,花灯之下,十字街头,人们围圈席地而坐,锣鼓手、小镲手等热烈演奏,而山歌也正唱得火热。火光映红了人们的脸颊。演奏都们奏的如醉如迷,歌唱者们唱得激情飞扬,听众们聚精会神聆听,人们思绪被乐曲山歌牵引着飞驰流奔,忘掉了一年的辛勤劳累,憧憬着新的美好一年。

  家乡过春节的很多活动都带有迷信色彩,即使人们不相信,但风俗还是这么一代一代地传着,家乡人都认为,这是一种传统,一种娱乐,一种祈盼和希望。

  春节高中随笔 篇13

  我这人很特别,不像有些人喜欢安静,哪里热闹我就往哪里钻。我最喜欢过新年,人们在过年时,贴春联,看新年联欢晚会,放鞭炮,放烟火,吃火锅,新年真热闹!

  新年联欢晚会开始了,一家人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精神集中,口里不时地跟着哼着,手里不时地跟着舞动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相声、小品、唱歌、跳舞、魔术,每一个节目都博得大家的称赞,喝彩,笑声。晚会接近尾声,主持人高呼:“十、九、八……二、一!”“当、当、当!”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共同祝福新年好,我许下了愿望,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成绩能提高。

  大地成烟火和鞭炮声的世界。哦,那幸福之花开在天上,开在地上,也开在人们的心里。啊!那烟火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把新年的夜空点缀成美丽的空中花园。这里的“红牡丹”刚刚飞上天,那里的“穿天猴”又急着跳上天。看,那边的“闪电雷”,果然名不虚传。它以闪电般的.速度飞上天,又以雷鸣般的响声爆炸了。瞧,这边这个“金龙狂舞”也不甘示弱,弯弯曲曲地飞上天,以龙吟一般的声音爆炸了。最精彩的非那边的“摇钱树”莫属了,只见它一炸开,里面就立刻闪出火花,越闪越大,慢慢现出一个树形,一朵朵金色的火花从“树”上摆落下来,“噢,发财喽,发财喽!”人们望着“摇钱树”欢呼雀跃。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的出现在广阔的天空中,有的像天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地冲上天空;有的像秋菊,月季花,万紫千红,千姿百态;有的红似血,恰似红梅;有的白如玉,酷似雪莲。五光十色的礼花把天空照映得如同白昼。望着天空撒下的滴滴金雨,地面开出的朵朵银花,我们拍着手跳着,笑着。我们的笑脸映着火光,显得更加可爱。

  我喜欢新年,因为新年真热闹;我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真热闹;我喜欢中秋节,因为中秋节真热闹;总而言之,我就是喜欢热闹。

  春节高中随笔 篇14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气氛。

  佛山春节一般在农历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时候把家里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其次,就是一些应景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人,最中听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春节高中随笔 篇15

  回忆儿时的春节,总是充满着期盼,喜悦,欢乐与幸福。

  穿着新衣,在连绵不断的鞭炮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嘴里仿佛还含着昨夜年夜饭的味儿,脑袋瓜里头还念叨着前年的过往,新年就这般穿着红衣,踏着寒冷的晨气急忙忙地赶来了。鞭炮声渐渐弱了下去,大人们谈话说笑的声音夹带着一些匆忙焦急的脚步声在屋中回荡。那时候的我,总是急切地穿梭在大人们之间,嘴上甜甜地问了声新年好,便眨着大眼睛渴求地望着大人,大人们也了解小孩心中的那点秘密,掏出一抹大红的袋子,伸到面前。未等大人回句吉祥话,便匆匆地一溜小跑,躲到自认为没有人的角落,欢快地数着红包中那令人激动的压岁钱去了。没过多久,在女人们的吆喝下,一盘盘饺子,年饭,年菜便急不可待地端了上来,小孩们丢下手中的玩具,炮竹,攥紧了藏有压岁钱的口袋,挤到了有自己喜爱的菜的桌前。谈天的人们也撂下了手中的瓜子糖烟,将聊天的地方移驾到餐桌上,热闹的景儿就汇集到了那热气腾腾的圆木桌上了。

  最让孩子们高兴的还不是眼前那馋眼的佳肴。最让孩子们兴奋的',莫过于夜空中盛开的花儿了。还未等大人们下桌,小孩们一窝蜂似的抱着自家带来的枪炮如风般冲下楼,选好了一块平地以后,将烟花小心翼翼地放在中央,嗞—地一声点起火苗,一手捂着耳朵,一手颤颤地伸向引火线。剩下的小伙伴躲得远远的,双手捂着耳朵,眼睛里满是紧张与期待。

  嘭地一声,烟花窜上空中之后,炸开了五颜六色的花。这儿一朵,那儿一簇;这儿似金菊,那儿似红梅;这儿如百花盛开,那儿如团棉似锦美不胜收。小孩儿们在花下叫着,跳着,似乎很满意 用自己的方式迎接属于他们的新年。

  夜入深了,但年味依旧,躲在暖人的被窝中,心始终平静不下来,梦里是什么?是一天的欢乐与幸福,是来年的期盼与展望。是沉甸甸的回忆。

  春节高中随笔 篇16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 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条金色的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银色的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 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春节高中随笔 篇17

  芜湖市我的家乡,虽然它没有南京、北京那样大,也没有那样多的人口,更没有优美的风景。但是作为芜湖人,我知道我们和大城市的人一样,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都都有着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就拿中国人最重的节日——春节来说吧!

  我们这儿的春节是分为除夕至正月十五。在除夕前的日子里,各家都拿起扫帚、抹布,打扫卫生,这含有辞旧迎新的意义,还要换上新的对联。

  除夕那天,在外地的亲戚们必须回家吃年夜饭,而且除夕晚上的饭菜丰富可口,数量多。吃完年夜饭,人们要在各家门前放鞭炮。鞭炮也是很讲究的,不过正月初三,扫这些残留的纸和炮。人们认为在这个即将来临的年头里会好事不断,这就是“红运”。放完鞭炮,各家手脚麻利地收拾碗筷,然后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除夕这天晚上还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十二点以后人们接二连三地放鞭炮,然后回家睡觉。

  正月初一,早上,要早起给长辈们拜年,拿压岁钱然后早上吃糕点,预示着“节节高”的好兆头。正月初一晚上就没除夕夜热闹了,大多数的人看电视,吃零食。

  正月初三,人们把一些鞭炮屑扫去,并且我们小孩子跟着父母去别家串门拜年,收到别人给的压岁钱,别提多爽了。

  时间飞逝,一转眼,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顾名思义,当然要吃元宵,元宵的口味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芝麻的',豆沙的,水果味儿的……我最喜欢豆沙的。

  春节就这样在欢声笑语声中度过了,在我的记忆中度过了十二个春节,这十二个春节包括我的童年,它们一直陪伴着我成长。芜湖的春节让我感受到了我渐渐的长大,也变得更懂事了。

  在几年前的一个假期中我去陕西游玩。路过了一个叫岐山的城市。岐山这个城市你也许不熟悉。但是如果提起岐山臊子面你肯定不会陌生。

  春节高中随笔 篇18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特色,我家乡也不例外。

  我家乡在德庆县旧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毕就得忙开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间一个神,每到今天,他就会告诉上帝这家人一年喜忧,所以人们买来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麦芽糖,拜三拜,让他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上帝以为我们过得很好,就能让庄稼风调雨顺。

  拜完灶神,大概9点左右就开始做午饭了,午饭几乎就是年夜饭“彩排”,因为只是有些人现在来不了。

  菜也有讲规矩哦!必须有两碟青菜,意思就是庄稼在夏天可以长得葱葱绿绿,保证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妇吃或者还没生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鸡肉,意头是在人们满山头叫牲畜时候不伤害到嗓子。再来1碟红鲤鱼,必须有两只,意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

  吃完午饭,在平时,应该是每日一次午后休闲时光,但今天不是,2点左右就要为年夜饭开始动手了,这个切菜,那个砍排骨,这个生火,那个加柴。大约4点半有多时候,更为热闹,新屋旧屋柴房一共8个灶洞都塞满了柴。年夜饭得在7点前开台,必须要有三个人边吃饭,边守柴房,因为这时灶神君嘴上麦芽糖已经快没了,没了话,就会向上帝报忧了,不过,在家人面前,他是不会这样做,七点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点半就OK了。

  到了8点30,人们守岁肚子饿了不能再吃年夜饭了,只能吃甜食糕点,因为今后三天,是全村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点00开始了“鞭炮交响曲”,全村都放超长鞭炮,不过是有节奏哦,这边刚烧完,那边正在烧,比年夜饭和制作过程更加热闹了!

  这是我家乡习俗,你呢?

  春节高中随笔 篇19

  "啪啪啪!”一听到这响亮的鞭炮声,我就知道一年中最幸福的大年三十除夕到。

  一大早,我便缠着爸爸:“爸爸,爸爸,写春联了!”爸爸笑眯眯地说:“今年是老爸的`本命年,就你来写吧!”“为什么”我很苦恼。“没有为什么。”爸爸一边说一边把笔墨纸砚准备好。爸爸在一旁专心地磨墨,若有所思。

  我把毛笔夹在鼻子和嘴之间沉思:要写什么呢?“有了!”我拿起笔潇潇洒洒地在纸上写下这样的一副对联:长高长高长长高,高长高长高高长。我吧对联举到爸爸面前,把正在喝茶的爸爸吓个半死,一口茶吐到了我的脸上。我抹了一把脸,愤怒地嚷道:“干嘛啦?”爸爸咳了咳,指着我手里提着的对联:“这,这是什么意思?”“第一句是我希望我能长高,第二句是我希望爸爸的生意能高长。”我振振有词。“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春联要讲究对仗,词性相同,字数相等,并要有对新年的祝福。你这春联太草率了,重写。”

  没办法,我只能苦思冥想了起来。这时,妈妈走过来说:“宝贝,再仔细想想。新年大家都希望身体健康,财源广进呢。”我一下子来了灵感:财旺气旺身体旺。看我接不下去,妈妈又给一些提示:“这句话可以放在后面。”我又灵机一动,写出了一整副对联:“牙好胃好心情好,财旺气旺身体旺。”妈妈看了,笑着点了点头。

  我们把春联贴好,爸爸在中间又贴了个“福”字。只见他把“福”字一倒,按着门上,歪着头,裂着嘴,用胶带一粘,便把“福”字贴倒了。我着急地叫了起来:“错啦!错啦!爸爸你把‘福’字贴倒啦!”爸爸对我神秘地一笑:“一点都没错。”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呀?”“因为这样就是‘福到了’的意思。”“哦!”我这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我家的幸福年不仅快乐,还能学到知识呢。

  春节高中随笔 篇20

  春节期间,我和弟弟都得到了新年礼物,是什么呢一把枪(当然不是真枪了)!那天吃完午饭,我和弟弟拿着枪冲出了门,还带了十几个气球,干什么当然是打气球啦!好久没玩过枪了,一见枪我的手就痒痒。

  户外天气不错,尽管是在严冬之时,暖暖的冬日却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蓝蓝的天空没有一丝风,是打枪的好天气。

  我费尽了力气,才吹起了几个气球。新气球太难吹,加上弟弟又在一旁兴奋得“袖手旁观”,我光是准备工作就花了十几分钟。我把气球挂在架子上,又定下了打气球的规则:两人轮流打,由弟弟先来打;打中个头最大的'蓝气球得两分;打中黄气球得三分;打中个头最小的红气球得四分。

  弟弟拿起枪,似乎很专心地瞄准了一阵,只听“嘭”的一声响,一个黄气球应声炸裂,“哦,哦!我打中喽!我打中喽!”弟弟高兴得手舞足蹈。

  第二枪轮到我了,我瞄准了一会儿,一下子打到了一个红的,四分。我看弟弟的脸色一下子就转“阴”了下来。

  天气越来越热,我一看瞄准镜便头昏脑胀,那气球也不给面子,一个接一个的炸了,弟弟就在计分本上写写画画……到了最后我一核对,咦,怎么少了几个然后加上炸掉的再算,他得分比我多,咦啊哈,原来弟弟把炸掉的气球全加到他的得分里了。好呀!你这个小鬼!本来说好炸掉的气球平均分,你又……他倒一本正经地说:“你是哥哥,应该让弟弟……”弄得我哭笑不得。“打靶”结束,在回家的路上,弟弟边跑边喊:“我比哥哥打得多喽!”我们一起开心地笑了。

  尽管我们“打靶”只有一会儿时间,却也弄得手臂酸疼。我想解放军叔叔在祖国边疆天天站岗放哨,是多么辛苦呀!他们春节也回不了家和亲人团聚,我一定要学习他们那种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解放军叔叔的精神来鼓励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春节高中随笔 篇2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到来了,春节是个团圆的节日,每一年我和爸爸妈妈都会回到他们的老家过春节。

  除夕这天,我和爷爷很早就起来打扫卫生,特别是大门我们擦得干干净净,因为爷爷说我们要在大门上贴春联。哈!贴春联我知道,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打扫完卫生我特地向爷爷申请帮他一起贴春联。爷爷拿出一副春联对我说:春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上联我们要把它贴在大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大门的右边,然后在大门的正上方贴上横批。哇,贴春联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呀?我感叹道。在我的帮助下爷爷很快就贴好了大门的`春联,我们接着贴房间的。呀,爷爷你贴错了,你把‘福’字贴反了。我大叫道。哈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把‘福’倒着贴就是福到了的意思。爷爷微笑着说。福到了?这个寓意真好,我今天学到了好多关于春联的知识我高兴地鼓起掌来。一会功夫我和爷爷就把春联都贴完了,我看着代表祝福和吉祥的春联,心理充满了自豪感。

  贴完春联,就到了吃年夜饭的时间,桌子上满满的一桌菜,太丰盛了,最显眼的还是桌子中间比盘子都大的鱼。这么大一条鱼我们哪里吃得完呀?我抬头看着妈妈说。妈妈笑着摸着我的头说:吃不完就对了,这样才是年年有‘余’呀?原来是这个寓意呀,我们中国的习俗文化真是丰富多彩呀!

  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一起放了烟花,烟花真漂亮呀,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火箭一飞冲天,有的像闪光的陀螺,有的就像银色的瀑布我们开心地笑呀跳呀!

  八点快到了,桌子上摆满了我爱吃的零食和水果,我们一家坐在沙发上,我左手拉着爸爸,右手搂着妈妈,打开电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听着主持人们的各种祝福,我感受到了快要溢出屏幕的幸福!

  春节高中随笔 篇22

  春节,一个热闹团圆的节日。每个人对春节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我眼中的春节,只有一个字——买。每年春节,都是商家做生意的时候,我的家人也都在买各种各样的东西。

  还没有放假,妈妈就已经开始给一家人购买新衣服了。这时候,家里的`快递一个接一个,我最喜欢帮妈妈拿包裹。包裹一到家,是我最兴奋的时候。妈妈拿出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上面的黏胶带,拿出衣服、鞋子、袜子……她都会一样一样,让我们试一试,一家人边看边说:“这件好!那件太小了!这件颜色漂亮……”这时候,奶奶总会说:“现在的娃娃真幸福,我们小时候哪有新衣服穿啊!”妈妈也会跟着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啊!我们小时候买一件衣服都要跑到城里,一年也就去一次。”我抱着新衣服哈哈大笑,边笑边说:“现在买衣服都不用出门了,衣服自己跑来了,哈哈!”一家人都开心地笑了。

  临近年关,家里要购买的东西更多了。奶奶说:“过年了,家里一定要红红火火。”于是,对联写起来了,福字贴上门了,灯笼挂起来了,家里变得红红的。往年,家里还会准备炮仗、烟花,因为现在不允许了,今年就没买。我跟奶奶说:“这样,年兽也不敢跑进我们家了!”奶奶说:“是啊,现在日子好了,但是这风俗不能变!”

  大年三十,爸爸妈妈会起个大早来到菜市场。这时候的菜市场,真是人山人海。买菜的人摩肩接踵,卖菜的人吆喝声此起彼伏,大家都挑选着家人喜欢的菜,也不问价格了,只管称了付钱,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嘻嘻的。当然,我们家年夜饭的菜还有好多也是网上买的。爸爸说:“现在跟以前可不一样了,我们都能在网上买到活的生鲜了,不用去海边,照样吃新鲜的海鲜。”就这样,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摆上了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那才叫幸福!

  正月初一开始,我们要去亲戚家拜年了。这时候,各种年货又要买起来了,手机一点,牛奶、补品、酒……大包小包装满后备箱,这都是新年的祝福。来到亲戚朋友家里,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聊聊天,真开心啊!大人们还会给我们红包呢!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红包也就几块钱,现在都是几百上千,这变化太大了。

  过年了,一个“买”字,让我们感受到了,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买东西也越来越方便了。

【春节高中随笔】相关文章:

春节高中随笔03-07

春节随笔高中03-12

高中春节随笔03-10

高中春节随笔18篇05-11

高中春节随笔(18篇)05-17

高中春节随笔26篇03-22

高中春节随笔精选15篇03-11

高中春节随笔(15篇)03-10

高中春节随笔15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