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命运的读书笔记范文
生活与命运的读书笔记篇1:
国庆期间,我用了两天时间读完《生活与命运》。
《生活与命运》被称为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作者瓦西里·格罗斯曼是世界上用文字记录犹太灭绝营惨况的第一人,也是二战后首位由“奴隶”蜕变为“自由人”、起而反抗苏联极权的作家。这本书讲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人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经历,刻画出极权社会错综复杂的人生百态。
这本书写成之后,于1961年被克格勃“逮捕”。克格勃不仅带走了书的打印稿,而且没收了和它相关的草稿和笔记,甚至连打出这本书的打字机和碳纸都不放过。当时掌管意识形态的总管苏斯洛夫声称这本书“二三百内都不可能有出版的机会”。然而,历史偏偏如此吊诡,书的命运并未遵循这样的轨迹。1980年,被封锁二十年之后,此书重见天日,并引起巨大轰动,被尊崇为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今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了力冈的译本,全书894页,79万余字。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这档读书节目中花了五个夜晚介绍此书并大力推荐。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忍不住去想一个问题:究竟是生活方式决定了个体的命运,还是命运左右了个体的生活方式?一个人得拥有什么样的意志才可能抵挡得住恶的侵袭和碾压?
书中主角之一维克托是苏联研究核分裂问题的物理学家,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起初备受称赞,被大家赞为天才,后来研究所换了一位新领导,领导指责他过度夸大爱因斯坦的功劳,因为爱因斯坦是个犹太人,而斯大林也是反犹的。从此之后,他备受排挤和孤立。
这样伟大的一位科学家,他的生活状态如何?他在关注什么?书中写到这样一个细节,实在耐人寻味:研究所里发食物包,一个“在研究方面一点本事也没有”的斯维琴分得了20个鸡蛋,“不知为什么”只给了维克托xx个,而且和他的好朋友索科洛夫一样,都是十五个。
这样一件事,在维克托心里引发了诸多不快。他愤愤地对妻子说:“我真想不通,会有这样混蛋的事,发给斯维琴二十个鸡蛋。我们这儿真会侮辱人!”
对于“索科洛夫在名单上和他排在一个等级”这件事,“他也感到很不痛快,虽然也觉得不好意思。当然嘛,应该表示维克托的成就大一点,哪怕多一个鸡蛋也好,比如说,给索科洛夫十四个,少一点点儿,只是表示表示”。
“他觉得自己很可笑,但是,不知为什么他觉得他和索科洛夫分得一样多,比起斯维琴分得比他多更可气。斯维琴的情形是很简单的:他是党委委员,他的优势是在党国方面。维克托对这一点是不生气的。可是索科洛夫的情形就涉及科研能力和科学家的成就。在这方面维克托就不能平心静气了。他从内心里感到气愤,感到难受。但这种评价的表现方式是很可笑又可怜的。他很明白这一点。但是如果一个人并不总是很伟大,而是通常会很可怜,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维克托对自己的精神状态、生活状态并非全然没有反省,他知道症结所在,也不满于自己的渺小和卑微,“但是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把他压住,他感觉到它的威慑的重量,它强迫他按它的意图去想,强迫他按照它的意思写。它就在他身体内部,强迫他的心收缩,溶解他的决心……”
他感慨,“为什么回到莫斯科以后,他好像老了,没有劲头了,关心起生活琐事、庸俗的问题、官场上的事?为什么在喀山的时候他的精神生活更深厚、更有意义、更纯洁?为什么就连他主要的科研兴趣、他的欢乐也模糊了,同许多渺小、虚荣的念头混到了一起?”
作者用手术刀一样锐利的笔锋巨细靡遗地展现出维克托的心理历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维克托如何慢慢滋生出庸俗和卑微,褪去物理学家本该有的纯粹,也让我们看到名利和国家机器怎么一点一点把一个人套牢。
和新领导发生不愉快的冲突之后,维克托听说新领导把研究所的一些人请到家里去做客,但唯独没有请他。聚会的时候有人谈起他的论文,批评他论文中的观点和列宁主义的物质观相矛盾,其他人纷纷支持,表示他的论文和“某次有名会议上所定的方针”是抵触的。
得知无人为自己辩护时,“维克托感到毛骨悚然的恐惧,触发了平时隐藏在心中的恐怖感。他害怕国家发怒,怕自己成为国家发怒的牺牲品,国家发起怒来,可以使人变为齑粉”。
在恐惧之余,维克托还纠缠于没有被邀请这个事实,“可是这些小事、微不足道的事还是使他很不安,很难受。希沙科夫怎么能不请他呢?的确很不礼貌,很没有道理。特别有伤自尊的是,平庸无才的希沙科夫和他的宾客们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他非常痛苦,就好像除了不幸的事,这一生都无法挽回了。他知道这是胡思乱想,可是自己拿自己没有办法。哼,哼,还想比索科洛夫多分一两个鸡蛋呢”。
在这样的琐事和惶恐中,面对代表权势的人事官员,维克托“这位做出了不起的科学发现的人,这位又傲慢又骄矜、又清高又尖刻的教授、博士和著名学者,顿时消失不见了”。
“顿时消失不见了”!平平常常一句话,细细咂摸起来,却令人毛骨悚然。个体的思想性和独特性原来如此容易被抹杀,要做一个不为生活潮流所左右的人原来如此困难,哪怕他是个在科学高峰上不断登攀、孜孜以求的物理学家,哪怕他常常思索科学与真理的问题,他还是会在看不见的力量面前低下头颅,俯首称臣。国家机器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并且毫不留情地将个人的意志碾碎。
面对如此强悍有力的威压,维克托“本能地感觉到所有自己的反抗、最后通牒、发脾气都是徒然的、国家制度的威力像巨石一般耸立着”,“他产生了一种新的心情。对于国家发怒的歼灭性力量,他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感到孤独、可怜,像小鸡一样软弱无力,感到大祸临头,因而有时产生一种绝望、一种生死有命、听之任之的心情”。
身处极权之下,维克托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之舵。被孤立隔绝很久之后,有一天,斯大林亲自打来电话,祝他研究顺利。从此,“一切都变了,一切都翻了个儿,他们的命运完全不同了”,以前维克托一直对大家把斯大林神化感到很气愤,但现在他不气愤了,不害怕了,“斯大林的权力越大,颂歌和定音鼓越响,这尊活神像脚下的神香烟云越浓,他的幸福感越强烈”。
那些被碾压的相识的人的命运没有成为他的命运,他为此暗自庆幸,但同时也感到感伤,觉得那些人不可理解。
从此之后,他开始关心领导人的私事,关心秘密的和半秘密的情况,关心无伤大雅的手腕和非同儿戏的阴谋诡计,开始关心是否被邀参加主席团,关心有谁进入特别名单或在名单中没有名字……他对这一切都有了兴趣。
不仅如此,他渐渐依赖于权力带来的种种福利,他甚至开始感觉到原先那些孤立他迫害他的人都如此具有人情味。
依附于权力的维克托得到了黑色的光芒,从中汲取到了人情的温暖,为了不失去这种温暖的善意,为了不至于再次和这群充满“人情味”的领导同事们为敌,他违心地在一项指控犹太医生谋害高尔基的莫须有的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们能指责维克托什么呢?在他鼓足了勇气选择反抗的时候,他得到了惩罚,现在,他学乖了,所谓功成名就,正如《悲惨世界》所言,“就是学乖了,一步步腐化堕落”。维克托安慰自己,反正那几位医生自己也已经供认不讳,多他一个人签字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违背良心,都是从自我回护开始的。个体的生存如此艰难,总是为环境所迫,总是为生活所绑架,总是有不得已的原因……当一个人拼命为自己找理由辩解自己不光彩的行径时,堕落就开始了。
命运似乎在跟维克托开玩笑,当他选择鼓起勇气反抗的时候,他失去了一切,而一旦当权者的青睐自天而降,他的命运发生了突变,生活也随之天翻地覆,他领受了一切优待,“凡是以前似乎很复杂、很麻烦的事,现在办起来非常容易、非常顺手了”,那些拼命整他的人对直地看着他的眼睛,那目光充满了真诚和善意。可是在他自己眼中,他并不十分满意,他感觉出自己有变化,但却不明白,究竟变化的是什么。
“当初他头脑里想的是人生、真理、自由、上帝……那时候谁也不需要他,电话铃一连几个星期都不响,熟人在街上碰见都不和他打招呼。可是现在,当几十个人在等着他,又给他写信,又给他打电话,小汽车的喇叭在窗外轻轻响着的时候,他却在也摆脱不了一些空泛无聊的想法、卑微的烦恼、庸人的担心。不是担心说错了话,就是担心笑的不是地方,总是有一些微乎其微、庸俗无聊的想法伴随着他。”
读到这里,我回想起契诃夫小说《恐惧》里的一段话:“我们把我们的力量全浪费在一些我们不需要的、妨碍我们生活的无谓事情上;这就使得我害怕,因为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为了谁要这样做……”
到底是什么妨碍我们自由地享受生活,生活本该是美的,就像契诃夫所言,一切都该是美的。可究竟是什么在妨碍我们按着自己的心意去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是什么在左右我们的价值判断,是我们在绑架我们?
总是有一些微乎其微、庸俗无聊的想法在控制我们,绝大多数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无法决定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似乎真像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指出的那样,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处在平静的绝望中。
书中写道,维克托“他签字,因为他怀着一种愚昧、令人恶心的驯顺感情,怕生活又受到新的摧残,怕又一次担惊受怕。成为胜利者之后,他失去了心意的自由。他本身正在滋长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渐渐使他成为奴隶”。
“只有不曾亲身体验过这种力量的人,见到有人屈服于这种力量,才会感到惊讶。亲身体验过这种力量的人,感到惊讶的倒是另一点:敢于发一下火,哪怕是迸出一句怨言,或者很快地做一个表示抗议的手势。”
这些阐述深刻地道出个人要想抵抗极权压力的艰难。那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时代,所以维克理应过得艰难,理应过得痛苦。真的是这样吗?因为极权之下,个体无从选择?权且不去争论是否真的别无选择,就拿我们这些平常人来说,我们就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想要的.生活吗?环顾四周,压力往往以更亲善、更温和、更贴心、更琐碎的方式来袭,比如职称、头衔、名利、成就、别人的眼光……人是不是总是要受制于外界?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这些东西在使我们恐惧,使我们患得患失,渐渐使我们成为奴隶,使我们失去心意的自由?
突破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冲出静静的绝望的重围,到底有多艰难?
弗罗斯特在诗里写到,两条路在森林里分叉,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条,那里有天壤之别。
不管在何种处境之中,始终都有另外一种可能,个体始终可以选择另一条路,过另外一种生活。就像《生活与命运》这本书里写到的索菲亚一样,作为一名医生,她有资格在纳粹集中营中存活下来,但她放弃了这种可能,选择陪伴一个刚刚认识不久的小男孩一同死去,出于对小男孩的爱,出于做一名母亲的渴望。
人始终是有选择的。或许历史常常表现为恶的势力对善的种子的无情碾压,但个体无论处在何种境况之中,都是有选择的。
格罗斯曼最终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维克托身上的闪光,或许是因为维克托身上打下了作者本人的烙印,而我们千万别忘了,作者本身恰恰完成了从奴隶到反抗者的成功转变,他写此书,正是为了替长眠者发声。所以,他让维克托在最后出场的时候反思、警醒。维克托清醒地意识到,“世界上的一切与他所失去的东西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不论是从太平洋岸直到黑海岸的辽阔大国,还是科学,与一个小小人物的正直与纯洁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年复一年,每天,每时每刻都需要进行斗争,保卫自己做人的权利,保持纯洁与善良的权利。在这种斗争中既不需要骄傲,也不需要虚荣,需要的只有搏斗。如果在可怕的时期出现了毫无希望的时刻,一个人就不应该怕死,如果还想做一个人的话,就不应该怕”。
故事的最后,维克托对自己说“好吧,咱们就试试吧。也许我还有足够的力量,妈妈,妈妈,这是你的力量。”
他清楚地看到,现在还不晚,他还有力量抬起头来,做自己的母亲的好儿子,过属于人的生活。
试着做一个人,试着过真正的生活,试着在人间找到天堂,哪怕被生活揍得鼻青脸肿。如果就此缴械投降,就此耽溺于生活中那些庸俗琐屑的事情,那怎么能叫活过呢?
尽管反抗如此艰难,但作者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善是如何在缝隙中坚韧生长。
生活与命运的读书笔记篇2:
恐惧,是我在读《生活与命运》这本书时最大的感受。
恐惧,抽离了维克托原有的精神力量,把一个原本纯粹的科学家蜕变为驯顺的绵羊,让他在惊恐和矛盾中抽刀挥向被当权者视为牺牲品的犹太医生。
恐惧,让生活失去了原有的样貌。
我们怎么才能摆脱恐惧和顾虑,去过真正的生活?
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20xx年9月29日晚上,国庆假期的前一天,认真好学的班长问我国庆期间有什么作业,我半开玩笑地回了一句:自主复习、阅读、生活。
“生活”这一项让他很疑惑,他半晌无语,说了句“老师好开明……”。
第二天上课,学生问我:国庆作业真的是“生活”吗?什么是“生活”?
我自己觉得好笑,学生是不是在想,“生活”这项作业该怎么做?怎么会有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
学生并不知道,“生活”并不是一项作业。如果仅仅把“生活”当作作业,是不是就会去糊弄和敷衍?更何况,难道生活是外在于生活而存在的吗?
所谓生活,就是与人相处、与自然相处,就是做生活中各种各样真实的事情,与身边各种各样的真实的人打交道,就是睁开眼睛去看蓝天白云碧海黄沙红瓦绿树、翕动鼻翼去嗅花香草香风的气息夜的味道,生活就是与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进行互动和交换。
所谓生活,就是像影视剧里的日本人常常说的那样:“我要认真地活着”“我一直努力地用心地活着”;就是像日本人那样在每一次用餐之前双手合十认真祷告,虔敬而满足地说一句“我开动了”;就像《小森林》里那个深山里独居的女孩那样认真地耕作,对食物充满热忱和崇敬,细致而精心地打理自己的一日三餐,纵使只有一个人,也绝不糊弄,用尽心思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亮色……
或者,就是像《卡拉马佐夫兄弟》里说的那样,“即使我不再相信生活,即使我对珍爱的女人失去信心,对常理失去信心,甚至确信一切都是混乱、可恶乃至被魔鬼操纵得一团糟,即使一个人绝望时的种种恐怖统统临到我头上,我还是要活下去,一旦从杯中抿了一口,便再也不愿舍弃它,直到把酒喝干为止!不过,到三十岁我一定把杯子扔掉,哪怕没有喝完也扔掉,然后离去……不知道去何方!但是,我坚信在三十岁之前我的青春将战胜一切,战胜对生活的种种失望和厌恶心理。……不管怎样,你身上一定也有这种生的渴望,但为什么它是卑鄙的呢?……就是想活下去,我愣是活着,哪怕不合逻辑。我珍爱黏糊糊的、春天发芽的叶片,珍爱蓝天,珍爱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爱的某些人,珍爱人类的某些壮举,也许我早已不再相信这等丰功伟绩,但仍打心眼里对之怀有敬意。……我爱黏糊糊的春叶和蓝天,如此而已!这里没有智慧可言,没有逻辑可言,这是发自五内、发自脏腑的爱,是对自己青春活力的爱”。
这都是生活,这都是生活的应有之义。
但是,为什么学生们感到如此惊讶、困惑和茫然?
在他们的世界里到底有什么?他们是不是早已习惯于把生活外在于自己的生活?因为对他们来说,从来没有过真实的生活。从一年级开始,他们是不是接受了太多的知识灌输,看过太多的道德表演,上过了太多的补习班,说过了太多违心的言语,他们早就和真实的生活疏离,他们被关在学校里或家里或补习班或托管机构里成天跟书本和作业打交道,跟虚拟的世界打交道。
住所对面楼里住着一户人家,他们在家的时光基本都是在厨房里度过的,尤其是女主人,我总是能听到她用尖利的嗓音在吼她的儿子,不是嫌他作业没完成就是嫌他又在玩游戏看电视。总之,吼叫就是她对儿子的说话方式。这样的家长,随处可见,公车上、街上、购物中心、超市、小区里……用这样的方式说话的人,心里是不是潜藏着太多的怨气和愤怒?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的孩子,他们对生活、对别人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
他还会爱吗?
如果对于生活最原初的记忆就是苛责和训斥,孩子对于生活还能报以满腔热情吗?所谓世界报我以痛,我报世界以吻的境界,是否是不自然的、反人性的?
我观察过大街上和公车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尤其是孩子,我很少看到一脸平和、满脸阳光、笑容可掬的孩子,我看到的孩子或者神色阴郁,或者满脸疲惫,一脸麻木,或者透着怯怯的表情,或者带着戾气,或者大声喧哗,甚至我还听到四五年级的孩子煞有介事地谈论房价。对他们来说,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们是不是会觉得,生活就意味着学习、写作业、考试、被家长责骂、上补习班?如果生活仅仅包含这些内容,会有谁热爱生活呢?
这好像是个悖论。
如果他从来没有体会过生活的滋味,他还会去热爱生活吗?
我们提倡孩子要写出真情实感,描写自己的生活,但是,这些孩子真的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吗?
话说回来,作为成人的我们又如何?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王雷老师写道,“我们在一切事情上都远离事情本身,永远在跟目的和意义打交道,我们很少看到两个人的倾心交谈,我们不知道在跟谁说话,我们考虑得太多,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顾虑、担心和面子问题等等。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不真的,都是谎言”。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正好可以作为王雷老师这番话的注脚。
我参加的一个培训班即将结业,班长组织聚餐,以表示对导师和班主任的感谢。感谢是应该的,至于用什么样的形式,见仁见智。聚会这种形式,不见得适合所有人,喜欢聚会的、有条件参加的,自然就参加;不喜欢聚会或者路途迢迢出行不便的,则不应勉强。事情本该如此,但现实中偏偏不是如此。
人生而自由,却无不在枷锁之中。卢梭这句话,实在是说到了点子上。
蜗角功名,名缰利锁。
我们不是维克托,但恐惧和顾虑,一样让我们的生活丧失了应有的面貌。
【生活与命运的读书笔记范文】相关文章:
性格与职场生活02-18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书笔记04-08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04-01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书笔记5篇04-08
【热】老人与海读书笔记04-16
【推荐】《老人与海》读书笔记04-09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推荐】04-07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15篇03-31
《阿拉丁与神灯》读书笔记03-29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