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时间:2021-01-31 12:28:5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篇)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

  黄昏,披着淅淅沥沥的杏花雨,她从街巷的尽头走来。临街的墙,几经岁月,斑驳中仅留下暗淡的殷红,融于灰色之中。

  她,步履蹒跚,如一叶扁舟,游弋在似曾相识的小巷,随风飘荡。然而,岁月已将她遗忘。当她重新回到这个世界时,她老了,这里已经变得陌生。街上零星的点缀着些许的人影,匆匆移动。没有人知道她是谁,也没有人关心她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没了,全没了,你想见的,不想见的,都没了”。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她哭了,却并不伤心!

  “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浮尘烟雨中”,而她到最后才明白,自己只是一个悲剧里的一段插曲,另一个悲剧的渊源——光与影的交汇,月与玉的串织!

  “爱情引发了责任,还是责任萌生了爱情?”

  或许,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玉光、月影的层层幻灭,都只是一个悲剧的轮回。而悲剧的起点,却是一个谎言,一个当了一辈子回回的汉人的谎言!

  他流浪而来,由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把他推上了历史的舞台。然而谁也不知道他的谎言,他便成了梁亦清唯一的徒弟,并得到了师傅的真传。

  师傅的溘然长逝,将沉甸甸的责任摆在了他的面前——未完成的“郑和航海玉雕”,一个破败的家,以及三个孤儿寡母,而作为一个男子汉,他不得不果断的扛起家中的重任,然而悲剧也便由此而起。

  从他打碎师傅的那片玉起,他便与玉结下了不解之缘,冷冷的玉光,散落在师傅的陵墓上,玉便成了他生命的主旋律!他对于玉已经到了痴迷,几近于疯狂的地步了。

  为了那份责任,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以完成师傅的心愿;为了那份责任,他和璧儿结合到了一起,以扛起家庭的重担;为了那份责任,他和玉儿一起去了英国,以求玉器珍品不被销毁;为了那份责任,他放弃了爱情,以守着他那心爱的玉。

  他和璧儿的结合本身就是一场悲剧,与其说他爱上了壁儿,还不如说他对玉的执着爱上了那份责任。这样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这是由责任产生的婚姻,而非由爱情产生的责任。这样的婚姻注定是要以悲剧来收场的。

  他真的爱璧儿吗?他和璧儿之间真的有什么真感情吗?如果真是这样,在动乱年间,他就不会留下壁儿一个人孤苦的看守着那个家,而自己只是因为担心玉器被毁,而和玉儿一起去英国;如果真是这样,在和玉儿漂泊途中,就不会由于孤苦,对玉儿动真感情,并有了他们的爱情结晶——新月;如果真是这样,回国后,他就不会出于愧疚才选择留在北京,而一切都只是为了守着他那心爱的玉,为了那份苍白而又无力的责任——那有名而无实的婚姻,而非爱情。

  如果说子奇和璧儿的婚姻是一座坟墓的话,那玉儿就只能算是殉葬品。他和玉儿有了爱情的结晶,却放弃了爱情,他宁可守着有名无实的婚姻,宁可瞒着女儿的身世,宁可让心爱的人独自到异乡漂泊,而只为了守住他心爱的玉。

  如果说他和璧儿之间是没有爱情的责任的话,那他和玉儿之间就是没有责任的爱情。他伤透了两颗纯真的心,如果不能说是背叛的话,至少是不负责任,而能令他真真正正负责任的,恐怕就只有他的玉了。他对玉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与其说他是玉王,还不如说他是玉魔!

  他为了自己的玉舍弃了很多,谈不上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只是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都成了他的玉的殉葬品!

  冷冷的玉,折射着寒光,折射出一幕幕悲剧,折射出一道道月的阴影!

  “一场场无奈的爱情,究竟是谁埋葬了谁?”

  “你不知道自个儿是个回回吗?回回怎能嫁个‘卡菲尔’!”,“我宁可看着你死了,也不能叫你给我丢人现眼!”璧儿的声音并不高,却像一声惊雷。新月感到的是绝望,她的心仿佛突然从空中坠落,她懵了,呆了,傻了,炽烈的爱使她忘记了楚老师是另一族人,他们属于两个不可跨越的世界!

  这便是所谓的穆斯林,而穆斯林的意思就是顺从者,顺从于她的民族,顺从于她的血统!

  韩子奇与璧儿的结合,本身就是对命运的一种顺从,在国外,他曾一度摆脱这种精神的影响,热烈地接纳了玉儿的爱情,然而当他回到祖国,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穆斯林的精神枷锁,又重新控制了他的心灵,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真爱,和无爱的妻子维持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对妻子的责任忍着,对新月的爱忍着,对玉儿的思念忍着……

  玉儿也曾一度冲破精神的枷锁,主动的和自己的姐夫结合。然而回国后,她同样不能摆脱心灵的桎梏,选择了顺从,离开了自己的爱人和女儿,远渡重洋。

  而韩天星,他不乏热烈的爱情,他第一次和母亲摊牌,体现了一种反抗意识,而心理畸形的母亲,却用卑劣的手段,将他们拆散,然而悲剧的是,他最终知道了真相,但是他又能做什么呢?去和母亲吵吗?去和淑彦离婚吗?……但神圣的穆斯林精神使他什么也不能做,只能让一场大雨冲刷内心的苦闷,用一个穆斯林的方式——隐忍和顺从来结束这一切!而同时淑彦也迷惘,“为什么没有爱情,却可以生孩子?”,最终,她还是认命了!

  新月的确具有叛逆精神,她敢爱敢恨,她和楚雁潮之间的爱情,来得那么纯净美好,没有一丝的杂质。然而,不幸往往在风平浪静中到来,无情的疾病开始侵蚀她年轻的生命,孱弱的她,又必须面对穆斯林精神的阴影,璧儿的中伤,校方的阻挠,她纵然叛逆,纵然反抗,但神圣的穆斯林精神,却最终让这样一个叛逆者,凄惨的死去。爱情还没达到高潮,就开始落幕。一个花季般的少女香消玉殒,一场隆重而庄严的葬礼在玉碎月落时举行。这是一场爱情的葬礼,埋葬它的是那神圣的穆斯林精神——隐忍和顺从。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玉碎了,梦破了;月落了,心痛了!当一代玉王随着他的玉告别了他的人生,生命和破碎的玉一起消散。

  她狠狠地撕了一把蓬乱的头发,抬头望着夜空,那一轮新月也早已陨落!一切都结束了,只留下她,在孤独的人间,继续她孤独的旅行。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门内有影,而门外无光!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2

  曾经以为读一本至好的书最多能使人痛哭流涕,但这种感觉也不会持久,直到读过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我才发现原来文学也会如此震撼人的心灵,如此令人心痛,痛到无法抑制。

  冰心曾经盛赞这本书,称其为 “奇书" 。它通过一个玉器世家几代盛衰,唱出一曲人生的咏叹。这是玉的长河,不,是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

  以前对回族知之甚少,只道他们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不吃猪肉。然而从这本书中描写的关于他们的婚丧仪式到平时的清规戒律,了解到原来他们对信仰也是如此虔诚。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存亡,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从梁玉清的白手起家,到他的徒弟韩子奇成为一代玉王,叱咤玉坛,再到最后玉器世家的衰亡,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反复无常。

  韩子奇的爱女新月,书中的女主人公,年纪轻轻便被查出患有先天心脏病,命运真是无情,她本该绚烂如花的生命就那样凋零了,当我读到新月之死时 ,我的心真的很痛很痛,她那么优秀,考上了北京大学,和同学们才相处一年,她还有那么多的梦想等着去实现,还有她的爱情,当老师楚雁潮向她表明爱意后,她内心的激动与幸福,其实他们早就惺惺相惜了。新月母亲,书中最鲜明的一个人物,梁君璧,其形象不亚于 《红楼梦》 中的凤姐,她对这段爱情的阻挠,仅仅是因为回回只能嫁给回回,而楚雁潮是汉人。我的心为他们揪紧了,一个是生命随时可能停止的人和另一个爱她至深的人之间脆弱的爱情。当读到楚雁潮为了陪在新月身边而答应她母亲那无理的要求时,我感受到了他对新月的那份厚重而深沉的爱。

  书中对于新月母亲梁君璧的塑造,我觉得是从几件典型的事中表现出她的性格特征的。她用计为其儿子天星娶了陈淑彦,同时还能让天星感激她,即使最后真相被揭穿,他也没有恨他母亲;以及她在得知自己的胞妹梁冰玉和丈夫在一起还生了女儿新月后,她的蛮横刻薄、同时自己内心的痛苦煎熬,但她竟能保守秘密二十多年,一直对新月不冷不热也就有源可溯了。无论是梁君璧之风云叱咤,韩子奇之愁肠百结,都衬托新月,净化主题,至新月之死,大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之势,而这些都体现了一种美,深沉的美,崇高的美,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我想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追求的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吧。

  该书的内容阔大而纷繁。一方面写玉器世家的兴衰历史,另一方面写韩子奇一家人关系的纷杂,同时还描写一战时期我们国家的现状。也许人生本来就是阔大而纷繁的,他不可能只有一条线牵引着我们走着单行道,我们要做不同的事、遇到不同的人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也因而人生才更加变幻莫测、丰富多姿,不是吗?

  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这本书难道仅仅是为了向我们讲述这个关于回回家族的故事吗?它所传达的到底是什么?直到读完最后一个字,我才半知半解。它是在给我们重现一段历史,它就是我国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六十年变迁的一个缩影。虽然它仅仅写的是玉器这个行业的兴衰,但能使我们想到我们民族在那个时期的由兴转衰。从回回和回回之间才能通婚,让我想到民族交流和融合的必要性。

  书的结尾,韩子奇临死前说出了自己埋藏了一辈子的秘密,其实他是个汉人,他不是回回,当初他骗了他师傅,如此戏剧化的结尾让人深思,那个时期,各民族间,至少汉族和回族间的隔阂是很深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架起民族沟通的桥梁,让各民族间都能情同手足。

  “我多么羡慕你这个活着的人!你有权利生活,有权力爱 ”,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当听到越来越多的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报道时,我很困惑,我们这个社会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毫无疑问,社会在进步,我们人类也在发展,可为什么几十年前人们就懂得要珍爱生命的道理到今天人们却不懂?可以如此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灾区朋友如是说,其实真的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一切身外之物都建立在你是个活着的人的基础之上,所以为什么不珍爱她呢?所以珍爱自己的生命吧!描绘好自己的生命蓝图。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3

  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走来了。

  一辆顶灯上标着“TAXI”的白色小汽车停在路口,她下了车,略略站了站,环顾着周围。然后,熟悉地穿过大街、小巷,向前走去。

  她穿着白色的坡跟皮鞋,银灰色的西服裙和月黄色的短袖衬衫。身材纤秀因而显得颀长,肤色白皙、细腻,橄榄形的脸型,一双清澈的眼睛,鼻梁略高而直,未施任何唇膏的淡红的嘴唇紧闭着,颏旁便现出两道细细的、弯弯的、新月形的纹路。微微鬈曲的长发,任其自然地舒卷在耳后和颈根。耳垂、颈项都没有任何饰物。尽管鬓边的黑发已夹杂着银丝,她却并不显得过于苍老;不认识她的人,把她遗忘了的人,也看不出她曾是怎样年轻。

  她匆匆走着,没带任何沉重的行囊,手里只提着一个白色的圆形纸盒。

  走在这里,她仿佛从一个长长的梦中醒来。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4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两根故事线,一大家子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地,从作者笔下娓娓流出。“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

  ——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的“演出”,体现了他们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主人梁亦清,原是回族低层的琢玉艺人,他家有两个女儿,长女君璧长于心计,次女冰玉聪慧善良。一天有位长者带名少年去麦加朝圣路过梁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决定留下当学徒,这就是本书主人公韩子奇。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买卖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宝船被毁,人也丧命。为了抵债,韩子奇到“汇远斋”当了学徒,苦熬三年终成行家。

  他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璧,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不顾姐姐反对,偷出家门执意随姐夫远行。

  在伦敦亨特之子奥立佛深深的迷上了冰玉,但奥立佛在伦敦大轰炸中不幸丧生,冰玉在孤独,思乡的情况下与韩子奇相爱,并生下女儿新月。战后一同回国,姐姐不容两母子,冰玉决定带女儿远走他乡,韩子奇苦求,留下女儿。新月逐渐长大成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发生爱情,因楚系汉族,为梁家反对,他们的爱情却在阻挠中愈加炽热。而哥哥也因母亲的心计所使,娶了新月的同学,当发现时,一切都来不及了。新月红颜薄命,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绝。韩子奇瞬间苍老,母亲也终于明白自己的过错,哥哥,嫂子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后来韩子奇,梁君璧相继去世,韩天星也有了一双子女。

  多年以后,冰玉回来了,但一切都也物是人非……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哭了,我是很少流眼泪的人,平日里不管多感人的故事或是电影我都没怎么哭过,但《穆斯林的葬礼》却深深的感动了我,在故事结束后我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以往的书里都有着让我爱憎分明的人物,可这本总是让我充满着一种惋惜和不舍,三代人的故事,似乎每个人都不行的成为了一场悲剧。

  梁亦清一个老实、本分的琢喻艺人,在雕琢惊世作品“郑和航海船”最后关头玉毁人亡,留下妻子和两个女儿,使原本辛福美满的家庭一下失去了支柱,梁君璧作为长女本事天真烂漫的年纪却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任,韩子奇则到“汇远斋”做了学徒,他们因玉结识,又因玉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在韩子奇与梁君璧喻梁冰玉两姐妹的感情纠葛中,我们不能单纯的说谁是受害者,因为他们都失去了很多。梁君璧多年来的守候等来的是丈夫与自己亲妹妹有染并已生下一个女儿的残酷事实,而韩子奇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却不得不面临如此尴尬的局面,而梁冰玉不得不丢下年幼的女儿远走他乡。看似解决了一切,剩下的却也只是一个貌合神离的家。

  新月是一个善良、纯洁、开朗的女孩,一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在这个已经死气沉沉的家里,无疑它就如同春天的阳光明媚温暖,照耀着每一个人,温暖着每一个人。大家都非常喜欢她,除就母亲。在新月的心底她深深的渴望着母爱,而母亲与她之间总有着一种莫名的疏离从来都不亲热。母亲该担心的,该操心的事,全是由疼爱自己的姑妈所取代,似乎姑妈更像妈妈。

  每当新月看到写字台上那张六寸大小与母亲的合影时,才会感受到隐约的母爱。直到很久以后新月才从父亲的信里得知自己并非现在的母亲所生,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母亲一直以来都对她疏离冷漠。新月与楚燕潮的的爱情也是凄美的,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美好却有短暂、坎坷,因宗教信仰楚燕潮得不到新月家里的接纳,尤其是母亲的百阻挠。而新月的病更是残酷,有时候真的不明白这到底是病还是命,美好的事物总是备受摧残,为何这个本就残酷的世界就不能容下这样一个美好的生命,新月的死给他的家人和爱人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让她的母亲懊悔万分,课时又有什么用呢?人总是都不过命运,总是被他玩弄玉股掌逃不出他的手心,它可以用后悔来活活的折磨你一辈子。新月的死让人不禁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我不知道当多年以后梁冰玉回到家看到物是人非的场景是怎样的一番心情,所以当我们拥有的时候就应当懂得珍惜,不要耿耿于怀于过去而被怨恨蒙蔽了双眼,否则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痛苦的都只会会是自己,同时会让更多无辜者的幸福成为陪葬。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5

  高中时代,同学拿着一本厚厚的《穆斯林的葬礼》在看,一看到这个名字,感觉很美很忧郁,有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可是终因为功课繁忙,直到上了大学才得以欣赏。

  《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曾获得1991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还被改编为电影搬上荧屏,多年来广受好评。本书全方面介绍了北京穆斯林社区内外的情况,生动表现了近现代穆斯林生活的荣耀与辛酸,具有典型意义。

  全书围绕两大主线展开,“玉”与“月”,前者发生在30年代抗战前后,后者则是在60年代初,而各章标题也依次以“月”和“玉”命名,从序曲“月梦”起,经历“玉魔”,“月冷”,“玉殇”,“月清”,“玉缘”,“月明”,“玉王”,“月晦”,“玉游”,“月情”,“玉劫”,“月恋”,“玉归”,“月落”,“玉别”,最后回到尾声“月魂”。两条主线看似不相干却又暗中扣合,最后归为一体,十分巧妙。

  关于“玉”,起自民国八年(1920)的“奇珍斋”,斋主梁亦清是个精通琢玉的手艺人,专门为古玩商店定做玉器。梁亦清手艺虽好却苦于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君璧、冰玉,手艺没有传人。一天,奇珍斋来了一老一少两个云游的穆斯林,梁亦清把他们请进来休息。交谈中梁亦清才知道老者叫吐罗耶定,小孩这是他收留的孤儿,叫易卜拉欣,他们云游各地,还准备去麦加朝觐。易卜拉欣在奇珍斋迷上了玉,决定留下来做梁亦清的学徒,改名韩子奇。

  几年后韩子奇逐渐长大,学到了不少玉器知识,也掌握了师傅的不少手艺,开始帮助师傅雕琢玉器,主持生意。一天,“汇远斋“老板蒲绶昌来找梁亦清,请他做一件《郑和航海图》。梁亦清接下了这个活,经过三年努力,在即将完工之际,梁亦清却心力交瘁,倒在自己制作的玉雕前,玉雕也毁了。蒲绶昌上门来索赔,拿走了奇珍斋许多存货和存料,几乎毁掉了奇珍斋。韩子奇却选择了加入汇远斋做蒲绶昌的徒弟,来完成师傅梁亦清未完成的作品。一年后他完成了《郑和航海图》,也因此结识了英国商人人沙蒙·亨特,从他那里了解了源远流长的玉文化。又过了两年,他回到“奇珍斋”,重开门面,做起了玉器买卖,并与师妹梁君璧结婚成家。

  十年后,韩子奇已经是名满京华的玉器商人、收藏家,而他的儿子天星也刚刚诞生,一家幸福美满。韩子奇在家中举办了“览玉盛会”,展示收藏的玉器,赢得了“玉王”的美誉。然而日军步步进逼,北平也不再安全,韩子奇不得已带着珍藏的玉器随沙蒙·亨特前往英国避难,小师妹梁冰玉也私自逃出来和他同行。到了英国,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也不能幸免,遭到了轰炸。梁冰玉面对沙蒙·亨特儿子奥利弗的追求,虽然有所动心还是拒绝了,可奥利弗却在之后的一次轰炸中丧生。在那样的环境里,梁冰玉和韩子奇发生了爱情,生下了女儿新月。战后他们回到祖国,奇珍斋已毁,而面对姐姐对自己的责问,梁冰玉选择了离开,留下了女儿新月,让新月改叫梁君璧妈妈。

  “月”的故事从1960年开始。韩子奇解放后成了“无产阶级”,当了特种工艺品公司的员工,供养女儿上学,儿子却只上了初中,就去制币厂工作了。韩新月高中毕业要考大学了,她填报了北大西语系,并被录取了。到校第一天,她在校园里遇到了刚毕业的班主任楚雁潮,却把他当作了学生,弄出误会。新月学习很好,英语能力尤为突出,得到了兼任英语老师的楚雁潮的表扬。新学期班上排练英语话剧,安排新月演奥菲利娅,楚雁潮演哈姆雷特。然而当大家都在忙着准备时,新月却突然病倒了,检查发现她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随时有生命危险。家人和楚老师都尽量向她隐瞒病情,而天星则在妈妈的安排下和新月的高中同学陈淑彦成婚,让新月很高兴,但是她又突然发热晕倒了,这一次病情加重了,学也上不了了。新月参与了楚老师对鲁迅《故事新编》的翻译,两人产生了爱情,楚雁潮希望爱情能给新月与病魔斗争的希望和勇气。但是这份爱情遭到了韩太太的反对,因为楚雁潮不是穆斯林。绝望的新月从爸爸那儿得到了妈妈留下的信,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然而病魔却最终带走了她的生命。开始后,韩家被抄,失去了珍藏的玉的韩子奇去世。

  最后在1979年,阔别多年的梁冰玉回来了,而她所能见到的只有天星夫妇和他们的一对儿女,以及新月的墓。

  随着书中的情节,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在那里,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在我身边流过,我有幸窥见了水中那无数的珍宝,我看见那些澄净通透的玉器宝物,在我脑子里乏着清冷的光。感同身受着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中的一只奇葩———穆斯林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梁之清做着朝圣,向他们的神祈祷的时候,我的心肃穆沉静,害怕自己的举动会不经意间惊扰了他;天星娶妻的时候,我仿佛就走在那十抬的大轿后面,感受着他们庄严却又繁复的仪式;新月死了,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在盛装她身躯的“神盒”被抬出“博雅宅”的时候,在她的哥哥和爱人跳下墓穴给她“试坑”的时候,我就站在送葬的穆斯林人群中,眼观着这场隆重而另人心碎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6

  人生如梦,历史无情。

  一直很想读这本书,起初也是怀着对这个民族以及书名的好奇,想知道这会是怎样一个故事。没想到第一章就把我震撼到了。那些描写建筑的专业词汇,让我觉得自己无知极了,而后面有关玉与历史的描写则使我更加钦佩作者的学识,那是真东西,真本事。

  从文章的写作风格来看,毫无疑问,字里行间都带着很明显的过去的气息,尤其描写爱情,描写人物心理时,与现代作品之间有着很大不同。故事也就是在那特殊年代展开的,从未经历过那时代的我,却有幸在这一周多跟着作者,沿着玉与月的脉络走了一遭,一同难过,欢笑,遗憾,不甘。

  全书的几个葬礼都令人印象深刻。忠心耿耿的老侯被韩太太冤枉,他努力撑着一口气,沉冤得雪时却也是与人世告别时;苦命的姑妈等了一生却始终未曾与家人再次相遇,在另一个世界,她终于可以歇一歇,可以摸摸自己孩子的脸,朴实又真诚,从她身上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新月一生纯洁天真,在人生正值绽放的时候,被命运无情戏弄,香消玉殒,留给活着的人无限感伤……

  而易卜拉欣,最后无疑是要带着无限的遗憾落下人生的帷幕。

  我更愿意称他为易卜拉欣,这个年少时的名字,与玉还没有任何瓜葛的少年的名字。他虔诚,他勇敢,他有着太多美好的特质。当易卜拉欣这一真主信徒的名字被韩子奇所替代,他的世界一下复杂起来。懵懂时就要背着他人的不解寄人篱下,卧薪尝胆,只为让奇珍斋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这颗心也正是一路来对信仰的虔诚而磨砺出来的。命运却毫不留情的捉弄他,或许这是真主的考验,抑或说惩罚。但是,经历了这么曲折的一辈子,也不枉在人世活了一次。至少他真实的体验到了爱,也真实的因爱而痛苦,他在人海浮沉,在战火中迷茫。韩子奇早已不是那个勇敢的少年,因为有了爱,那爱高过了信仰,或者已经成了新的信仰。因此,他也有了软肋。

  韩太太最终只在一句“十几年前无常的了”的描述中向读者短暂告别。她可怜,她可恨。我尝试放平心态去理解她,但是我始终却不能容忍她的愚昧,不能原谅她的自以为是。作为父母,这种自以为的“关爱”对于儿女来说,最为致命,因为这说到底不过是自我满足的一种表现。没有人有权利掌握他人的人生。可说到这儿,她何尝不是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整本书中最“虔诚”的穆斯林,严格按照教义每日“小净”的她,却因为坎坷的命运变得刻薄,虚荣,不可理喻,拥有最让人咬牙切齿的心。她一生耿直,性格倒是像虎妞,年少丧父,她习惯了掌权,却未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一而再再而三的做下那些事,每日的祈祷就能掩盖她的过错吗?

  我羡慕故事中真挚的爱,也同情每一个在大历史下脆弱的人,不管是“回回”,还是一个汉人,在临终之前坦坦荡荡,无所畏惧的能有几个?说到底,这人世,荒唐,无情,无奈,但也真实,热烈。

  推荐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7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我就深知这不是本普通的小说,读完后,我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

  这本书讲述了回族玉器家族两代人坎坷的命运。事业的兴衰荣辱、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就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命运。

  小说开头韩子奇在北京相识了梁家四口,并因摔坏玉器无力偿还,跟梁玉清做学徒。古时有“手艺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但梁家只有两女:长女君璧、次女冰玉,所以,梁家不得不把独活传给了韩子奇,师徒俩为了奇珍斋的名誉接手了琢郑和宝船的活,梁玉清由于琢坏宝船,急火攻心,死了。后来韩子奇接手奇珍斋并娶了长女君璧,生下儿子天星。为了逃避战乱,韩子奇决定带着心爱的玉器逃往英国,但其妻君璧思想保守,不愿随行。冰玉在大学期间受感情创伤,不愿留在国内,便随韩子奇一同去了英国。在英国期间,他们相爱了,生下了新月。几年后,他们回到家,冰玉遭到君璧排挤,不得不留下女儿走了。后来,新月因心脏病而离世。当冰玉再回来时,这个家早已物是人非。

  起初,我不理解为什么冰玉抢了姐姐的丈夫还带着女儿理直气壮地回来。后来我明白那是有文化的新青年对爱情的“独到见解”。冰玉为了自己的爱情做出了大胆的决定,那是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中国旧时期有太多的人因为门户之见,父母之命而错过了自己的爱情。冰玉虽不甘如此,曾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她的付出却也没有得到回报。新月也是一样,她是一个多么优秀、多么纯洁善良的新时期有思想、有抱负的人。她为了考北大,只报一个志愿,不给自己留退路!她,也是一个为了梦想而坚持不懈努力的人。她和她的老师楚雁潮也有过似懂非懂的爱情。但命运没有给她爱的机会:新月因为心脏病过早的离开人世。最终,这两位有知识有见解的人也没有得到应属于她们的幸福。

  玉象征着财富、地位、华贵;

  月象征着纯洁、美丽、婉约。

  月忘不了玉的传奇,玉忘不了月的凄清。

  这是穆斯林华美圣洁的诗篇,这也是穆斯林美的灵魂。玉碎月冷,这凄美的故事有着诗一样的结局:暮色悄悄降临了,这墓地,婆娑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园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来了,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着琴弦,诉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这是否是在向人们诉说:新月象征着一个新的未来、新的希望?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8

  不知那巍峨的昆仑山,那终年冰雪覆盖的神秘山顶,竟能孕育出这样天地的精华!一块块洁白的羊脂,凝聚了岁月沧桑,沉淀了人间悲欢,它们是走去人间,还是归向天堂?

  韩子奇,是上天赠给梁亦清的美玉。师傅梁亦清在水凳上耗尽青春,甚至生命,为的是以一颗虔诚的心,为自己的民族添上辉煌一笔,可最终未能完成那神圣的《郑和下西洋》,他的生命,他的灵魂,他的心,献给了民族,献给了伊斯兰!韩子奇从此背负梁家重担,他不忘师恩,娶师妹梁君璧,将梁家的玉铺发展成首屈一指的“奇珍斋”,凭借自己的工艺、智慧摘取了“玉王”的称号。而那个时代,那些变故,使他心力交瘁。在女儿韩新月辞世前,他终于揭开了那个一直被隐瞒的秘密:新月是他和君妹妹玉儿的孩子,他走了,他仿佛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天堂还是地狱。但即使他的一生有多少错事,都泯灭不了那颗教徒虔诚的心,那颗对师傅景仰的心,那颗为孩子流泪的心,他就如那块刻有瑕疵的羊脂玉,那瑕疵凝结了岁月的悲伤与别离的痛楚,那块块羊脂,即使琢有瑕疵,也无碍洁白,它从天堂走来,终将归向天堂......

  从韩子奇身上表现出的深重的感恩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果人人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个社会就少了许多的抱怨、猜疑,就会在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中营造出和谐向上的正能量。

  韩新月,正如那一轮弯弯的新月,在最静谧的夜晚,投出最皎洁的月光。她是一个最清纯的人物。她的出生是一个错误,错误出生在那个年代,错误的走进了那个家庭,错误的让真正爱她的人留下永远的悲痛!你可能会认为她是幸运的:从小生活富裕,聪慧,积极上进,在众多男男女女中脱颖而出,考入自己理想的北大,收获了一位深沉博学的老师的爱,可能是她太幸运了,命运给了她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不健全的心脏,家庭的残缺,身份的扑朔迷离......在她的人生舞台上,悲剧、喜剧、喜剧、悲剧轮番上演,不分昼夜,无尽无休......

  在韩新月弱小的身躯里,灌注着面对挫折,打击、生死表现出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坚强和勇敢。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种种的不顺利,我们是一蹶不振,消极悲伤,还是勇敢面对,以坚强的毅力和理智的思考,去化解,去抗争,去战胜,不忘初心,坚定执着的去为自己赢得一个个华丽的转身,这是我,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需要在人生中去砺练的重要品质。

  《穆斯林的葬礼》启示我的,崇敬、信仰、懂得感恩,坚强执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将引领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9

  1、眼泪这东西,有时能起到极其神奇的作用,能把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的人稀里糊涂地拢在一起,把迂腐陈旧的意识变得温暖感人,把生机勃勃的新兴幼芽儿在爱抚之中扼杀!

  2、世界上没有一个青年不曾想到过爱情,每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它可能萌发得很早,也可能贮存得很久;它可能成熟于短短的一瞬,也可能经历漫长的磨难而最终凋落。爱情是一种神物,不遇到适当的时机,它并不显露明显的形态'以至于本人都觉得似是而非。而当他清醒地意识到它的存在的时候,它就已经成熟了。

  3、中国的女人啊,世世代代靠她们繁衍子孙却在史书上不占任何位置的母亲们,竟然是那么爱这条“根”!

  4、奇奇海市,缈缈蜃楼,一派佳境,却在浪头。

  5、一个真正美的人,任何附加的首饰都是多余的。

  6、她的心更加急迫,速度却减慢了,每次忍着剧痛的挣扎只能移动一根头发丝的距离,她以细弱毫发的尺子丈量着死亡之路

  7、雁归有时,潮来有汛,惟独明月不再升起。

  8、凡是命中所有的,不求自来;凡是命中所无的,强求必失。

  9、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留下了。

  10、这儿陈列的是:一只翡翠盖碗,一只白玉三羊壶,一只玛瑙杯,一挂青金石数球珠,一挂桃红碧玺珮一只玛瑙三果花插。那翡翠绿如翠羽,白玉白如凝脂,玛瑙赤比丹霞,青金石蓝似晴空,碧玺艳若桃花,交相辉映,灿烂夺目。

  11、人,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感情?有手足情,这就足够了,干吗还要添上个男女恋情来折磨自己?

  12、追求美是人的本性,我相信人们本能地而非理智地向往纯美纯情的意境,美不必强迫人接受。不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样的前人名句也就不会这样传之久远,深入人心。

  13、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喜剧,悲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

  14、记得去年秋天,她曾经坐在这块石头上,思索着事业,思索着人生。她倔强地说:“人的灵魂是平等的!”是的,一点儿没错,人和人是平等的。人和人的区别,在于为发掘和体现自身的价值所做出的努力,而不在人的本身。相信: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唯物主义者认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现在又钻出来一个病魔,为什么人和人在病魔面前却不能平等?

  15、满怀希望的人往往易于冲动,一旦失望了,反而倒冷静了。

  16、爱就是爱,它是人类自发的美好情感,我因为爱你才爱你,此外没有任何目的!爱,不是猎取和占有对方,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爱是一生一世的承诺,就像信仰一样永不改变,永不背叛!不要用自我牺牲这样的词藻来贬低我,我们双方都不是祭坛上的羔羊,我们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爱的深沉,爱的强烈,爱的长久。

  17、黑暗茫茫没有尽头,不知道这条隧道有多长,她不肯停歇地向前爬行。几丝蛛网挂在她的脸上,她听到头顶有蝙蝠扑动翅膀的声音。她欣喜终于遇到了活的东西,要向蜘蛛和蝙蝠问个讯:从这儿离人间还有多远?她失望了,挂在脸上的是自己的头发,不是蛛网;咝咝的声音是自己的喘息,不是蝙蝠在飞动,在这个魔窟里除了她之外没有任何生命!她喘息着停在那里,积蓄着力量,估计自己的血还没有流完,筋骨还没有扯断,她还要向前爬……

  18、蓓蕾还没有绽开,花枝就被折断了;折断了还能不能重新接上?问谁?问“园丁”?“园丁”能回答吗?

  19、幸福的家庭都大同小异,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

  20、这棵被命运抛弃的小树,虽开得瘦小,开得稀疏。但毕竟没有辜负春天,春天也没有辜负它。

  21、仿佛是发自地层深处。发自冥冥之中。发自血肉之躯的呼唤,将一颗封闭的心唤醒了,将一种埋得太深藏得太久的'情感唤醒了,人世被忘却了,天地塌陷了,山洪暴发了,海水吞没了陆地,雷电毁灭了生命,只剩下孤岛中的亚当和夏娃,世界将重新开始!

  22、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无缺的人,那只是由爱而产生的错觉。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0

  听说《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也就是这两年的事。

  20xx年巢湖实习的时候,请求朋友推荐几本认为最好的小说看。一个最铁的哥们儿向我询问了几个问题,沉思了一会,张口说,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保准符合你的需要。然后滔滔不绝地给我叙述里面的故事情节。

  这是我最早听说《穆斯林的葬礼》和它的作者霍达,友人在我心间播下的种子经过时间的掩埋并没有沉寂,以后又从不同渠道的听到了对这本书的推荐和赞美,就像经过了阳光雨露的滋润,阅读的冲动使这个种子时刻都想爆发,终于,寒假前,在同学宿舍目光瞅见了六个大写的“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并将激动它翻看起来,这个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了!我借到了这本五百来页的厚厚的书,小心地放在行李包里,带回家打算寒假期间认真阅读一遍!

  昨天,当我将最后一页合上,我立即发表了一个心情,“《穆斯林的葬礼》终于看完了,脑子现在一片空白”。今天,一个同学评论,“你是指这本书很精彩吗?”我回复,“很精彩,值得一看”!

  一本好书的精彩关键在于它能吸引你看下去,从我翻开这本书两三页之后,我就毫无察觉地被一个“回回民族”的历史、风俗人情入迷了,对我国玉石行业的博大精深和玉石匠人、玉器专家、玉器迷们先是震撼后被折服,继而被梁、韩两家的兴衰搅得稀里哗啦,再到后来被韩新月和楚燕潮两人的凄楚爱情黯然神伤……

  作为青年读者,对霍达笔下的各种形象情节印象最深的无疑就是韩楚二人的爱情故事,就如楚燕潮对新月、韩子奇对冰玉所说,“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怎能不令读者心向往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对由新月之死而导致的韩楚二人阴阳相隔而潸然泪下。

  其实,读到一半时,我曾对作者锋笔突然一转,半路搞出个师生恋觉得不可理解,更觉得对楚、韩二人仅仅因为迎新一事一见钟情有点儿难以置信,更多楚燕潮在新月休学期间坚持看望新月表示相当的怀疑,这里有伦理的考虑,有逻辑的因素,有常理的判断。随着阅读的继续,边读边思,有时,甚至将书放下,间断下来才得以理出一些头绪,渐渐觉得合情合理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百年来,《诗经》里这个最美的民歌道出了年轻男女最普遍的情感。年青的男子渴望找到心仪的姑娘,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也盼望心中的白马王子赶快到来,青年男女孰能逃脱谁能避免的了丘比特之箭?楚燕潮,一个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书生,一个有思想有才华又知冷知热的青年教师,世上哪找?韩新月,青春靓丽,娇小可爱,最重要的是热情善良而又多愁善感,哪个男生不怜之惜之,倾心于她?当爱情一旦到来,当真爱真的出现,至于什么身份的悬殊、年龄的差异、父母的反对、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统统让它见鬼去吧,重要的是相爱的人能在一起,相知相爱相守,直到永久!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新月死了,被病魔残酷地带走了,最终没能和她爱的也是爱她的楚燕潮喜结连理、白头偕老,留下了楚一个人在人世间凄苦地活着,也给我们读者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太多的眼泪,让我们对以后要走的路多了茫然和恐惧。

  尽管不大乐意接受故事凄楚的结局,如果以后有时间,我会将这本书再次阅读一遍!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1

  周末无事,又把曾经给我以很大震撼的《穆斯林的葬礼》读了一遍,即使六年过去,重新品读,这本难得的经典之作仍然让人心里涟漪四起,难以平静。

  这是一本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情节构造跌宕起伏,感情描写真挚动人,主题内涵现实深刻,让人初读后便欲罢不能的好书。再次拿起这本书时,未曾翻开,书中的人物便一个个跃然于脑海,梁亦清的正直刚毅、韩子奇的有情有义、梁冰玉的敢爱敢恨、楚雁潮的浪漫温润,韩新月的纯洁无暇,无不让人印象深刻。

  《穆斯林的葬礼》的内容主要描写了老北京一家玉器商人的商海沉浮,以及这一家三代和围绕他们的人们的恩怨、爱恨纠葛,从而表现了近代华夏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相碰撞所产生的一系列因果循环,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副生动、激荡的民国画卷。

  这本书的结构比较独特,分别以“玉”和“月”为主题,两条主线同时进行,“玉”篇描写主角韩子奇与其岳父梁亦清的商海经历和主人公的爱情,“月”篇讲诉主角儿女成长经历和爱情旅程。

  毫无疑问,书中人物的结局是充满悲剧色彩的,梁亦清一生投生玉器业,结果却因为玉而激愤而逝,韩子奇为一代“玉王”,最终也落得个事业失败,爱情失意,爱女早逝的结局,还有韩新月与楚雁潮注定有缘无份的爱情,如此种种,无不读出作者字字含情,也句句泣血的悲剧性表达。

  本书行文一气呵成,同时书中人物命运时刻牵动着读者的心弦,让我们时而为之忧,时而为之喜,当最后书中人物的命运均已以悲剧收尾时,读者积蓄的感情便如溃堤之水般汹涌肆虐,情不自禁的为他们的命运扼腕叹息。

  结尾的悲剧性还体现在命运的无常和讽刺意味,韩太太,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以及历史上根深蒂固的习俗,竭尽全力阻挠自己儿女与汉族人的爱情,可以说,她儿女的爱情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她酿成的,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她看作一个坏女人,她也不过是一个可怜人罢了,到最后他的丈夫道出了自己是汉人的真相,瞬间让她崩溃了,所以,这个女人也值得同情。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它能给人心灵上的震撼,读之,对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次洗涤。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2

  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当初在书架上搜索的时候,只第一眼被封面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字样所吸引,就借了下来。谁知道时间不遂人愿,往下许多细琐繁忙接踵而来,慢慢冲淡了当初阅读的热情,所以书一直搁在桌上,一个多月来都未曾翻阅过。

  前些天,晚上睡不安稳,就起身,想找本书读读,一把摸到了《穆斯林的葬礼》。乍看书名,穆斯林,遥远而陌生的一个名词。只依稀记得那是少数民族的一个宗教派别,最常见的就是回族。不吃猪肉,极爱干净,男人们总是戴着一顶类似大夫的白帽是他们的民族特征。在东门路口附近有一个穆斯林面馆,之前由于好奇曾经光顾过一次,满墙贴着菜谱图样,各式各样的羊肉或者牛肉面,干拌的,炒的,卤汤的……想来那么简单的一种食材,竟也能做出这么多奇异复杂看上去又美味可口的面食,在心里已经暗暗赞叹这个民族的智慧。再等到所点的干拌牛肉面端上来,洁白而劲道的面整齐地码满一盘,金澄澄的牛肉酱汁,各种各样的拌料,足足的面量,香喷喷的气息。充当服务员的老板的儿子,不时勤快地给我的杯子添茶,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我初次对穆斯林不俗的赞赏。

  而书卷在手之初,并非由于喜爱这个民族而去阅读,实在是想借它打发漫漫长夜或培养睡意。

  感谢那个失眠的夜晚,否则也许我就错过了一本好书!

  《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五十多万字的长篇巨著,描写了一个穆斯林家庭的兴衰荣辱,三代人坎坷的命运,两代人互相纠缠的爱情悲剧。故事由“玉”作牵引,用“月”将其升华。“玉”描写了男主人公韩子奇痴玉爱玉却又被玉所累的无奈人生;“月”则刻画了女主人公韩新月追求爱情的自由和生命意义,却被宗教道德的束缚,悲苦身世的打击的和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书的章节,都用了贴切主题而又富有新意名字:玉魔,月冷,玉殇,月清,玉圆,月明……。

  随着书中的情节,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在那里,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在我身边流过,我有幸窥见了水中那无数的珍宝,我看见那些澄净通透的玉器宝物,在我脑子里乏着清冷的光。感同身受着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中的一只奇葩——-穆斯林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梁之清做着朝圣,向他们的神祈祷的时候,我的心肃穆沉静,害怕自己的举动会不经意间惊扰了他;天星娶妻的时候,我仿佛就走在那十抬的大轿后面,感受着他们庄严却又繁复的仪式;新月死了,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在盛装她身躯的“神盒”被抬出“博雅宅”的时候,在她的哥哥和爱人跳下墓穴给她“试坑”的时候,我就站在送葬的穆斯林人群中,眼观着这场隆重而另人心碎的葬礼。

  心久久不能平静!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3

  “月落玉长河”,是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改编成电影剧本时所用的名字。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其视角之宏大竟令我无法为这篇笔记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题目。

  这部作品以两条并行的主线、细腻的笔触构造出一个穆斯林家庭几代的生活图景。同时,也以独特视角反映了当社会的某些侧面,比如战争带来的无奈离别与孤独,生意人之间的诡谲无情。作者的文字力透纸背,直指人性。细腻处将人内心的矛盾挣扎刻画的淋漓尽致,大气时又能表现出广阔的社会背景、战争的残酷、人们内心的普遍焦虑。

  在作者霍达的笔下,有许多感人至深的细节令人难以忘怀。当单纯坚强的新月带着她注定无法守候的爱情无奈离世的时候;当楚雁潮多年后再在新月坟前拉起那首梁祝;当一切美好的东西破碎的时候,不忍、难过,却发现,小说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苦楚,都那么的让人不忍责怪。曾听一位朋友说倘若君璧不那样绝情,也许新月便不会遭受那样的悲剧结局。然而,人非圣贤,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作为一个妻子,君璧自然也有自己的坚持与苦衷。很多时候,人性中的弱点似乎都是可以包容的,只是悲剧就在那些弱点之中一点点凝积成形。这让我不免想起周国平的话“没有哪一种人性上的弱点是我不能原谅的,只不过有的是出于怜悯,有的是出于不屑。”当君璧的狠绝、子奇的懦弱共同扼杀了新月这样一个纯真女孩的生命时,我们又如何能够不愤怒,如何能够不惋惜?

  同时,文中点缀着的燕园之景、拜伦之诗、梁祝之曲,都为文章增色不少。

  从整个穆斯林社会向中原文化融入的宏观角度看,韩亦清、梁君璧等人始终保持着虔诚的宗教信仰,尤其小说中写到的韩亦清细细雕琢宝船的专注,梁君璧每日进行宗教仪式时的虔诚,都让人感受到了来自这个并不大众化的群体中透露出的一种坚持,正是这种坚持使得这一民族在汉族的大众群体中长期生存却又未曾被同化,依然保持其独特的民族特色。诚然,对于民族的坚持,禁止与外族通婚,在某种意义上讲扼杀了新月和天星的爱情。但另一方面,书中所描写的回族婚嫁、葬礼等又都勾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被其或庄重热闹,或肃穆悲痛的气氛所打动。

  作者在后序中说,“我和主人公一起生活。每天从早到晚,又夜以继日。我为他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我已经舍不得和我的人物分开。当我把他们一个一个地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被生死离别折磨得痛彻肺腑。”这又是一个作者对于自己作品的一种投入与坚持。当作者与人物进入同一个世界的时候,文中的人物也变得更加真实和富有灵气。也许正是作者的这种情感投入才让这部小说变得更加富有魅力,才让读者也深陷小说人物的情感世界中。

  下面是对书中一些细节的摘录:

  “啊,安拉!宽怒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为着他的报偿而剥夺我们,并且不要在他之后,把我们来做试验!——穆斯林葬礼上的祷辞”

  这段祷辞在全文开头和结局处都曾出现,透露出葬礼上的肃穆庄严,开头时出现时物是人非,而结局处出现,则已是新月的葬礼了。个中滋味,自是耐人寻味。

  “拜师仪式是极为简单的,不必焚香叩头,穆斯林最尊贵的礼节就是“拿手”,师徒二人把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双和琢玉有着不解之缘的手、两颗痴迷于同一事业的心,就连在一起了。

  “梁亦清带着他来到西便门外拜谒祖坟,这里埋葬着梁家世世代代的先人,高超的琢玉手艺就是这样传下来的,以后,就只有传给易卜拉欣了。梁亦清希望得到先人的谅解,他想:易卜拉欣虽不是梁家的骨肉,也是穆斯林啊,身上流着同样的血!

  “面对眼前一片没有生命的荒家,易卜拉欣看到的是一条流动的河流。六尺之躯,一抔黄土,穆斯林们一个个离去了,什么都没有带走,把一切都留下来了,汇成了玉的长河。现在,他怀着衷心的敬仰,涉下河去,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了。”

  这段文字是梁亦清收韩子奇为徒时的一段描写。其中,“拿手”的简单礼节却有着令人震撼的感染力。收徒这一段也反映出了穆斯林内部的向心力,只要是穆斯林,身上就流着同样的血的这种观念让人动容。

  “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着琴弦,述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是多年以后,新月已死,物是人非,冰月回来看望女儿,在坟前见到已近中年的楚雁潮为新月拉响这首《梁祝》。在此,不得不又为两人坚贞的爱情所感染。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更加遥远的未来里,这个故事会继续感染着更多的人。作文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4

  偶然间得到的一本书。风吹过扉页的声音,可是谁在唱歌?白纸之上飘着墨香的蝇蝇小子,是谁写于这世上最美的艺术品?在翻开的这一瞬,微风佛面,满室墨香,亲爱的朋友,你可体会到了美?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此书以“月”“玉”二世界,动人心魄的文字穿插其中,令人心神震颤。古都玉器行“奇珍斋”的主人梁亦清,是回族低层的琢玉老师,有两女,大女儿长于心计,次女冰雪聪明。后遇麦加朝圣者带着一个少年经过此处,少年被玉所引而留了下来,少年名为韩子奇,后战火烽烟在此地笼罩,为谋生计梁亦清接手为洋人打造玉器,不料心力耗尽,血溅美玉而亡。韩子奇为振兴“珍奇斋”而娶了大女儿君璧,后战火蔓延他自前往英国,妻妹冰玉随其往,在英国一男子爱上了冰玉,可冰玉一直寄心于于韩子奇,两人在异国他乡心渐渐融合,生下了新月。新月长大考上了燕京大学外语系,不料却爱上班主任楚雁潮。因为宗教的差异遭家人反对,红颜薄命啊新月患上了绝症,乐观的新月正在与病魔抗争之际知晓了自己生世气急攻心,离开人世。家中悲痛欲绝后在韩子奇与君璧相继去世,待冰玉回来之时已然物是人非。

  文章读来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心魂俱颤,书中塑造了三悲:一悲便是爱情,为韩子奇冰玉的悲剧,而新月与楚雁潮即为韩冰悲剧的延续。二悲便是社会悲剧,梁亦清韩子奇传播玉器文化,却因战乱惨遭挫败之悲。三悲即是命运悲,一个家族中人们从不想厄运低头却抵不过命运的悲剧。

  世界啊!是仁慈的,总是在失与舍之间游移往返,没有人是天上的启明星亦没有人是地上的烂泥。命运的滚轴总会让人有失便有的得,可是该书却给人无尽的悲伤惨淡,奋斗过的色彩却永远停驻在了悲伤的颜色中。一个家族的兴衰最终掩藏在了黑色的幕布之下,命运使人悲伤,使人憎恶,可书中却没有一个人选择放弃与低头,他们都选择了自己的方法战斗。因为“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一颗可选择了放弃堕落的心”。

  也许我们的一生如一团乱麻般糟糕,可书中的人物的人生难道完美吗?尽管一代人的人生逝去可又会有新一代人的人生在开启。正如书中新月的死,她尽管深受折磨可她从未放弃过憧憬黎明的色彩,因为她向往的是未来。

  玉与月的世界在不断变更,请不要让最后一滴眼泪落下,因为它是你心中的一颗明星。

  如今我只是一个新生儿,现在请接住我!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这大概是读完《穆斯林的葬礼》之后心中最大的感觉了吧。

  三代人的爱恨情仇在作家霍达的笔下展现出来,或乐或悲,读者们的思想感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起伏不定,时而扬起嘴角微微一笑,时而又不禁捂住口鼻失声痛哭。

  记得第一次拿起这本书是在我十一岁那年,怀着童年时还有着的天真,看着书中所描写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我只是觉得很伤心,新月、韩子奇最终都死去了,最后梁冰玉回到当初的博雅宅,物是人非。并没有体会、理解到作者在写这部小说时想要表达、揭示什么。只把故事读进去了,而并没有理解透彻。

  第二次读,也是最近一次读是我在十三岁的时候。相比于第一次读那本书,经历了更多事情的两年后的我在阅读完这一本书后,我的感情就不同于两年以前的了。三代人命运的坎坷与悲惨使我在合上书那一刻心里沉重起来。而在这么多的事件中给我影像最深的就是亨特的儿子奥利弗与梁冰玉、楚雁潮与韩新月之间的故事了。

  “雁归有时,潮来有汛,惟独明月不再升起。”这是作家霍达在写完书后所说。是啊,唯独明月不再升起。新月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她所爱的楚雁潮,楚雁潮也永远的失去了他所爱的韩新月。在新月住院期间,楚雁潮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着她,并向她吐露了深藏在心中许久的爱情,“爱情,老师,我们之间是爱情吗?”新月在病床上幸福地接受了老师楚雁潮的爱情。从此,两颗炙热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可是,在新月对父亲韩子奇质问下得知了自己并不是梁君璧的亲生女儿,并亲眼看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梁冰玉离家时留给自己的一封信后。韩新月精神上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旧病复发,被送进了急救室。在飞雪漫天的清晨,新月没有等到楚雁潮来到她的身边,就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楚雁潮表面上的痛苦新月的哥哥嫂子以及父母亲肯定都知道了吧,可是他心里的痛苦又有谁能知道呢?

  虽然第一次表白遭到拒绝,但丝毫阻止不了奥利弗火热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玉的心开始被这个外国男孩的坚持所感动。可是,悲惨的一天如期而至,奥利弗为了买玫瑰送给冰玉,在战火中冒着生命危险出去寻找玫瑰,却迟迟不归。最终,在家人的寻找下,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奥利弗,也看见了同他一起落下的玫瑰。玫瑰终究枯萎,但我相信,奥利弗对于冰玉的那份执着而又热烈的爱却永不会凋零。

  静静合上这本书,眼中朦胧,我被深深感动。正如霍达在书中所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无缺的人,那只是由爱而产生的错觉。”对啊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都是因为那美好而又纯洁的爱才造就了那些所谓的“完美无缺的人”。“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是啊,人生里,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失落,可唯独不能被失落的,就是你自己……

  想必美好、纯洁、坚强就是穆斯林之魂之所在了吧……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篇)】相关文章: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篇)03-25

中国穆斯林传统节日古尔邦节08-15

《童年》的读书笔记04-16

实用的读书笔记04-04

哈姆雷特的读书笔记04-03

背影的读书笔记04-03

去年的树读书笔记04-07

小海蒂的读书笔记04-02

《小白的选择》读书笔记04-02

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