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时间:2024-06-26 18:52:23 思颖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通用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窗幽记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通用15篇)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1

  《小窗幽记》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眉公)读史论经之余,编著的一本关于修身处世养性的格言小品集。书中文字多出于古代的经史杂著,以及民间俗谚。它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本必读之书,也有人称之为“处世三大奇书”。

  《小窗幽记》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集中的内容涉及了修身,养性,经商,从政,处世等。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对当时糜烂庸俗的世风做出了辛辣且不失客观的抨击,流露着“好为清态而反浊者,好为富态而反贫者,好为文态而反俗者,好为高态而反卑者,好为淡态而反浓者,好为古态而反今者,不如混沌为佳”的一种无所拘束,高远超脱的”难得糊涂”的自由人生境界。

  很多声名卓著的文人雅士称誉《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是能够悟透生死关、看破名利场的智者。陈继儒在集中写道:”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情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这充满智慧的格言,如一缕清远气息,在这初夏的凉爽中萦绕着我。

  掩卷遐思,在这幽缈的气息里,仿佛看见一个智者的模糊轮廓,颤动在历史长河的粼粼波光中。书卷里除了高蹈超脱的哲性,还存有某种隽永、慎密的理性思维。

  品读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其实就等同在剖析作者内在的`精神形态。《小窗幽记》这本书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其所言诉的思想有着深蕴的文化内涵。直至今天,仍发人深省。它犹如一只遥远年代里斑驳的青铜器,泛着诗意的苍绿;又如同一个潇逸之士,着一袭禅者的布衣,披着清冽的寒辉,啸吟,且徐行,在岁月深处吟唱着乌托邦式的精神操守之曲。

  其中最喜欢的是陈眉公辑录在《小窗幽记》中的这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是明人洪应明的一副对联,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所以,它最早的出处,应是《菜根谭》。

  一直以来,就喜欢这幅对联,在年少懵懂的时候就喜欢。这幅对联典雅华丽,看似淡然却深奥,一读起来便会蔓延一种心绪和情怀。人生山长水长,需要一种空灵的东西来给自己以心理暗示,方能笑看流光飞舞,不觉人生苦寒。

  “闲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之意,闲字又有一种随心的不经意。而“漫随天外”又显示了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境界高邈,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之妙。

  一副对联,短短二十四个字,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如此,才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方能达观取舍,笑看人生。

  现代人大多活的很累,精神与心灵不堪重负。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欲望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而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需要靠内心的调试来平衡,从而达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自在状态。

  当代大德赵朴初先生在了悟生死之后,去世前写了几行字:

  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挂牵。

  ——三十二个字,充分体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精神内涵。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花开则荣,花落则败。不以一时荣耀而忘形,不以一时屈辱而自弃。淡泊名利,无欲则刚。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禅悟生死,逝水无痕。生亦乐,死勿悲。心如流云,顺其自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处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也在急速变化中。面对这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不禁要喟叹,现在不仅做事难,做人更难。处世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今天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就得先从如何做人开始。明白怎样做人,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待人接物才能通达合理。《小窗幽记》极具内秀,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2

  《小窗幽记》是一部流传至今,光耀古今的人生哲言小品集,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觉,言进旨远,益人神智,可谓古今敦品一大奇书。

  “修身、养性、齐国、治家、平天下。”是古人一直追求不停的目标,当今社会处于改革转型期,社会问题颇多,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提高国人的道德素质亟不可推。通过读此书不但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更能学会处事的方法,此书可谓修身一大益书。

  “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德。”此书是几百年来古人为人处事的经验精华,此书问世300多年来再现中华文化的博大,阐释中华文化的精髓,追求的.是无拘束的自由人生,高善的审美人生。

  《易》中说:“劳谦,君子有终,吉。”通过读此书可以让国人在立德的基础之上,勤劳,谦虚,不断的追求,自强不息,勇敢追求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读此书后会让人找到成功大道和途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读此书会让人厚德、勤劳、诚信,会让读者大有裨益。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3

  《小窗幽记》是一本以古文写成的道德故事,每个故事都会有一句表达中心思想的名言来作为题目,而遇到古文中不懂的字,旁边的注释会告诉你答案。古文下还有译文和评析,它们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处世之道,真正让你成为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本书节选醒、情、峭、灵四篇内容,共约十五万字。全书始于“醒”终于“灵”,虽然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读轩快之书,听透彻之语”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找一本好书,读几篇好的'文章,能让我们心有所悟,或是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或是增添了智慧,或是铸造了意志。所以空闲之余,读读书,看看报,都会受益匪浅。读书要用心专一,不可以朝三暮四,心不在焉;也不可以死读书,不求甚解。只有灵活地掌握读书要领,才能领会好文章中无穷的意趣。

  处世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今天我们要立足于社会,明白怎样做人,与人和睦相处。这的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值得我们终身学习。而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明代作家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4

  很久没动笔写点东西,今天看看,上篇文字已是去年金融风暴之前,回首顾之,避风求存,心劳体疲,偶翻书架杂书,见明朝.陈继儒著:小窗幽记。书中文章简且美,言近旨远,深有哲理,对应这几个月的状态,颇合书中所语:“心为形役,尘世马牛”。感而察己!

  【原文】 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鹜。

  意译为:心灵如果被外在的事物所驱使,那么人就如人世间的牛马,形形役役。如果人被名声所束缚,就如同关在笼中的鸡鸭一样,失去自由,为名所缚。

  人们常感到辛苦,老觉得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停不下来的工作,心烦意燥,自己常在认为是社会的原因,竞争的结果,自己要上进才能适应社会,没有其他选择,没法逃避。其实,这真是全部的原因吗?真的没有其他的选择?我们需要什么?有时间让自己慢下来,静静的思考下吗?

  我们都希望快乐,追求幸福,快乐是来源于外在的`因素的吗?幸福是一个量化的指标吗?要达到什么程度或标准才能拥有的吗?

  个人感觉:快乐和幸福,属于感性的感觉,不是可以理性分析的量化指标,穷的可以很快乐,清贫的可以很幸福。同样,有钱的未必很快乐,富有的未必很幸福。唯心所感,为认知所碍,我们习惯于将眼光投向远方,未来,常常忽略了当下,目前自己拥有的东西,过度留恋徘徊于过去,易生抑郁,过度的担心未来,焦虑就易产生。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贫而不清,富而不贵。心障繁多,快乐感缺失。

  佛学很多东西很有道理,平常心、无常、常,有时间试试写写、聊聊,静静、证证,希望拥有“般若”。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5

  《小窗幽记》是一部促人警惕,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品集,内容涉及了修身、养性、经商、从政、处世等多方面的处世格言。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目光,对当时糜烂庸俗的世风作出了辛辣且不失客观的抨击。

  若要细赏其内容,从“醒”篇来看:抒发的是豪情空有、壮志未酬的末世情怀,偾世嫉俗,奇谋妙策,只有寄托于文字之间;从“情”篇来看:则标举美人名花、青山绿水、秘书灵籍为安身立命之场,体现的是方外之致和隐逸幽趣;从“峭”篇来看:警示世人欲成就人生大业,必要有超凡脱俗的'心态和志趣高雅的追求,同时也要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从“灵”篇来看:张扬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出世的情怀,看透世间人情冷暖,寻求与大自然的山水为伴,享受无尽的生活。

  作者在作品中所言的文字,是对人生的体会,是观世的真理。这种真理是以一个人所达到的颠峰状态来评定其价值的,而不是将他的颠峰和他的深谷持平来综合他的价值。

  在当今这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更多的是看重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略了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培植,所以精神显得极度匮乏,总是埋怨生活的无聊与苦涩。如果你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些时间去静心阅览一番此书,可能会给你的生活带去一些欢乐与充实,让你领略美好生活的另一面。佛缘本是前生定,一笑相逢是故人。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6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的作品,由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构成,以简短的句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哲理。 “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听到别人做了好事则怀疑他的动机,听到别人做了坏事则马上相信,这是心里有恨意的人。当中国首善陈光标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同时受到了来自社会的质疑。暂且不说“作秀”、“暴力慈善”是否属实,从公众的角度来说,对善事的'怀疑本身就是公众善念日益滑坡的表现。一个人心中没有善念,便不会相信他人的善事,对公众任务公益事业的怀疑,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过去犯下的错误不可再留下一点,否则,会使已改的错误行为再度萌生,这就是因俗情而使理想趣味受到连累了。今日认为正确而喜爱的生活、事物,不可太执着,太执着就是尚未得到理趣的神髓,反而使得理趣转变成欲望的根苗。这段话告诉我们要善于改正以往所犯下的错误,并且不要执迷于当今所拥有的事物,《弟子规》中说,“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论语》中也提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倘若我们掩饰自己所犯的错,就会是错误越积越多,同时我们也不能要求自己不犯错,如果这样就容易掩饰自己的过错以达到自己的要求。“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一旦执着于自己所追求或已拥有的,原来的淡雅的知趣就会变成沉重的欲望,不管是金钱、地位、还是闲情、知趣,都不能执迷其中。“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鉴赏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诗酒是乐事,稍一曲人,则亦地狱。好客是豁达事,稍一为俗子所扰,则亦苦海。”即使是修身养性的事情,一旦过分的执着,就会偏离原来的目的。 一本《闲情偶寄》,以言简意赅的句子警醒着我们,喧嚣的城市里,我们需要时刻警醒自己,使内心保持平和。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7

  昔人云: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或曰:尽则能安?但身到处,莫放过耳。假期中,我阅读了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这本书玲珑剔透,隽永意长,可称得上世间好书之一。

  本书分为12卷,分别是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每一部分都是嘉言格论,丽词醒语。读罢,我被作者淡定从容、波澜不惊的人生态度所震撼。这样的精神底蕴,也使得这本书和《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

  书中,文人逸士超然物外,恬静淡雅的生活态度于字句中缓缓体现。“垂柳小桥,纸窗竹屋,焚香燕坐,手握道书一卷。客来则寻常茶具,本色清言,日暮则归,不知马蹄为何物。”没有附庸风雅的做作之态,没有繁复拘谨的仪式,有的只是简单的垂柳,小桥,纸窗,竹屋,伴随着焚香,书卷,清茶,清言。在简单的生活之中,我们感受到了不知马蹄的怡然自得,日暮而归的悠然心境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又如“盛暑持蒲,榻铺竹下,卧读《骚》经,树影筛风,浓阴蔽日,丛竹蝉声,远远相续,蘧然入梦。醒来命取榐栉发,汲石涧流泉,烹云芽一啜,觉两腋生风。徐步草玄亭,芰荷出水,风送清香,鱼喜冷泉,凌波跳掷。因陟东皋之上,四望溪山罨画,平野苍翠。激气发于林瀑,好风送之水涯,手挥麈尾,清兴洒然。”在盛夏时节,作者手持蒲扇,坐卧竹下,品读《骚》经。感受清风,享受林荫,倾听蝉鸣。不知不觉,蘧然入梦。醒来徐步缓行,观流泉,观玄亭,赏芰荷,感清香,挥麈尾。不待法雨凉雪,使人火宅之念都冷。这一幅夏日山居图,好不恬淡优雅,展现其悠然惬意的生活闲趣。

  书中,文人逸士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于字句中缓缓体现。“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俭与让,都是值得称赞的品质,但是俭和让的践行中,作者注意到了要把握一个度。过分的`俭,不仅感受不到俭所带来的朴实和雅致,反而成为了吝啬。过分的谦让,不仅感受不到让所带来的礼貌和随和,反而成为了卑躬屈膝。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思考,修身养性,在平凡中瞥见警策,在简单里有所领悟。

  又如:“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短短的四句话,涵盖的道理却是值得我们一生去践行。不看重钱财可以聚集众人,约束自己可以使众人信服,放宽肚量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凡事率先去做可以领导他人。轻财、律己、量宽、身先,字字玑珠,句句美玉。短小的篇章,却别具一格,以微小观大智,以微言现大义。

  犹记禅宗曾言:“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妄念浮云覆盖,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法,吹却迷惘,内外明彻。”这或许也是《小窗幽记》中所展现的一种超然境界。

  闭门即使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在以后的时光中,有《小窗幽记》的陪伴,在感受生活的同时,追寻生活的真谛。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8

  世界上所有的道理说出来都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没有几个简单的。前几天看《小窗幽记》,虽然感觉每一句话都是至理名言,但这句话我读起来印象最深:“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在人际交往上使人有乍交之欢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可是使人无久处之厌能做到的有几人。我是做不到这一点,当接触一个陌生人时,我总是想方设法地迎合对方,尽力给对方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可是等时间长了待人就有些倦怠,倒不是因为对方人品有问题,而是自己意志力薄弱的缘故。因为人际交往对我来说第一难事,我又是一个遇难而逃的人,所以对待人总是热情了一段时间就换了冰冷面孔,不管对方是否记得自己,我是决心忘记一些人和事的。对一个人持久热情不但需要感情投入,更重要的是精力和毅力的投入,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很难交上知心朋友的。由此可见我的毅力还需努力锻炼,一个人没有朋友并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这个人一点儿毅力都没有。

  其实不单单是人际交往要使人无久处之厌,自己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无久处之厌。如果学习上知难而退,学有所成只是望洋兴叹罢了;如果房子盖一半就停工,一家人照样睡马路;吃饭半途而废还要饿肚子呢何况做事情,如果事事都是三分钟热度,那么自己的一生将一事无成,不要说给家人幸福,只怕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

  故而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就需持之以恒,热情加耐力,打拼出一道通天彩虹。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9

  《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是明代陈继儒所著,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书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其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中国最传统、最具影响力的为人处世的经典之一,与《围炉夜话》《菜根谭》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其实处世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今天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就得先从如何做人开始。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归纳出的“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四法,建议人们保持达观的心境,平和地为人处世。陈继儒还在集中写道:“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情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这便是对于某些尘世中人的当头棒喝吧!

  很多声名卓著的文人雅士称誉《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是能够悟透生死关、看破名利场的智者,这并不为过。书中有句话,“斜阳树下,闲随老衲清谭;深雪堂中,戏与骚人白战”,其中闲适而安逸的生活态度打动了我,不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不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眉公懂得如何从生活中寻找最简单的快乐。正如村上春树在《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中写到的,他自己选,购内衣,把洗涤过的洁净内衣一件件卷折好,然后整齐地放在抽屉中,看到它们安静舒适地排列着,就可以感觉到一种微笑而真确的幸福。林清玄也在《签纸禅心》中提到自己在一个早春到日本的日光山去看红叶,夜里在山上的小径散步时,找到一家卖面的小屋,吃面时打开筷子的纸袋,掉下一张纸条“今天天气真好!”,之后他这样写:“我吟哦这句话,俯瞰夜色中泛着浅蓝色的山谷,谷中月光下的枫红点点,忽然觉得不知今天天气真好,人生也是非常幸福的!”不禁想起我曾经偶然看见的一句禅语:“你且坐在雪峰,看最后一朵雪莲开放”,这种平淡而意味深长的`情调谁不向往呢?活着,不就是为了遇见美好吗?

  书中也有作者对于读书的见解——“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青衫淡茶,几卷在手,书中的芳草们,漫步湖岸,如同佳人拖曳长裙,步步生莲,纸页里含着水滴,光透过,辽阔的海会更加辽阔眉公却要我们永葆那一厢单纯,一如未曾读过书一般便好。我无法理解其中的真意,但细细想来,这是一种读书的境界啊!

  黄永玉曾经问沈从文:“三月间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是杜鹃叫,哪儿都不想去了我总想邀一些好朋友远远地来看杏花,听杜鹃叫。有点小题大做”沈先生闭着眼睛,半躺在竹椅上悠悠地说:“懂得的就值得!”就是这样,懂得就值得!懂得《小窗幽记》中的那份不一样的达观,也就值得去体味了。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10

  《小窗幽记》是陈断儒在读书时做的读书笔记,整理出来的,在这本书中包含了许多名言警句、人生哲理。全书一共分十二卷,分别是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

  其中,我最喜欢的卷八“奇”,里面收集的是以奇事、奇景、奇人为主,令人在欣喜惊奇的文中看到世上别有洞天之处,所以浓艳的世俗都可以淡然处之。天下伟人和奇物,这种惊心动魄,其实正是对于世俗、对于常情、对于成规的超越所带来的效果,在纷纭的世事中,在笔墨之间,却忽地看到崎岖、奇异、奇伟的`景、事、人。

  这一卷中,我累积的一个最喜欢的句子。“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尝尽;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自当独朗。意思是一勺水,便具有四海的味道,不必一一体验。千万江河的月光,都是一轮月亮应照出来的。告诫我们要从表面看本质,或许一次美好或苦难的经历便可以了解人间的恩怨是非。

  也正如我在昆明看见的景色之美,就不禁会想到了整个云南的炫丽吧。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11

  历史上流传于世的经典作品,很多是产生于作者的内心需求与时代背景的矛盾冲撞当中,这本书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明朝末年各种矛盾愈加尖锐,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开始萌芽,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开始孕育于这样的背景下,新思潮日渐蔓延,传统的思想道德、伦理价值观开始有了新的诠释。这股思潮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有了更多形式自由、内容多样的作品。

  《小窗幽记》即是作者归隐后的一些感悟体验,是透过那小小的一扇窗所看到的人世纠纷。书里描写的松间明月、槛外青山、涧边幽草、沙上闲鸥,既是作者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更是作者寄情山水、控诉时事、修为自身的人生感悟。

  书中会有个别内容与《菜根谭》有相似或者重复,有人说二者可能都是收录的名言警句,也有说二者是前后承继的关系。《小窗幽记》比起《菜根谭》和《围炉夜话》更多了一些自然生动的生活情趣,添了一丝美好的小资气息。

  作家榜这一版的装帧设计也很符合这一意味,颜色非常的清幽淡雅,插画用的是林曦老师的作品,用传统水墨搭配现代生活,内容多是花鸟、孩童、小物,特别灵动可爱。偶有几页加入的边框,突出内容的字体、字号、颜色调整,整体风格不拘泥固定,却也不跳脱凌乱,清新灵动,感觉非常舒服。

  个人最喜欢<景>这一卷,生活在山林间、田园里,是我非常羡慕又向往的生活,能与山水、花草、各种田野小动物为伴,是多么可爱的体验。但是也明白作者毕竟不是去旅游的,生活在这原始自然的环境中,清苦和不便必然是有的,也是需要多么能安于此并乐于此的心境,才能接受这样的生活并从中发现各种美好,不过也许更是因为安于此了才能发现更多闹市中不曾有的美好,才能感悟更多忙碌生活中不曾体会到的人生哲理。自愧虽然向往,但是大概很难做到。

  诚然,归隐的作者无法提出对于入世更多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指导和建议,但是也正是有了这些出世的人融身于天地间,经历过人生起落后反思、沉淀出的以微小观大智,于谐趣见真知的人生信条,能让我们在没有方向的时候、难平怒气烦躁的时候静下心来反省自己,这样的书可以时读时新,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春风化雨般的无影无踪,很多道理到了一定阶段,经历一些事后再回头印证,方能感叹古人诚不欺我。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12

  本学期在教师继续教育修身培训课上,听了张家边火炬开发区张校长的讲座,对课中提到的修身经典《小窗幽记》印象特别深刻。巧遇书城打折时此书5折出售,购买放在枕边,不时翻阅,真的感悟颇多。

  《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作者是明朝陈继儒。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今存著作,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处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也在急速变化中。面对这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不禁要喟叹,现在不仅做事难,做人更难。处世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今天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就得先从如何做人开始。明白怎样做人,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待人接物才能通达合理。这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值得我们终身学习。而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他归纳出的“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四法,建议人们保持达观的心境,平和地为人处世,对后人影响功不可没!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13

  “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者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这是《小窗幽记》醒篇,讲的是人们为了趋名逐利、为了声色车马而奔逐,好似魔障般沉醉其中。

  《小窗幽记》的作者是陈继儒,这本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合称为为人处事三大奇书。《小窗幽记》始于醒篇,终结于倩篇,讲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力求人心态放平、积极向上,不要陷入是非争斗中,这也是古人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寄托,也是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一本指导书。

  每当因为某些事情生闷气的时候,拿起这本书细细品读,你会发现你的心境会慢慢平复,焦躁的情绪也会慢慢被书中的文字安抚。“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无欲则中自守”。心里没有什么事情,则可以自由调节气息,心念没有欲望,则可以自行坚守。一切的烦恼来自于欲望,来自于自寻烦恼,倘若没有过多的欲望,平常心对待事物,坚定信念,自然也没有什么可烦忧的。

  做人做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方式,这个不可置否。不过,莫要因过多的计较而迷失了自己,莫要因途胜的欲念失去自我,也不要因一丝的颓废就放弃梦想。做人做事,以求心安的同时,要和睦友邻,孝顺亲人,在人生旅途中活出精彩的自己。

  最后,带着“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的处事态度,相信未来自有一番天地!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14

  而浮生是年华渐老,回头的记忆也已攀爬生长!荆棘玫瑰斜铺来时路,多少无言的守望和叹息。这是那光与黑暗的交错纵行,永远都是在进行着。点燃人间的一道光,让小窗漫上光泽……

  著名诗人西川说过:“有些诗人像思想者,而有些诗人像行走在街上自娱自乐的人。”一首好诗,是有意义的,引起人精神与心灵上的共鸣,而不单单是取悦于别人的。写诗容易,作好诗却难。它是人生的哲理,更是指引前行的明灯。人生的苦与乐,纵是心态。《小窗幽记》中的多少诗,都是吟哦推敲而成。陈眉公是几百年前的文人雅士,所处的年代却让他乐观豁达。纵然是经历了多少,却依旧对生活有一颗热诚之心。并为后世留下了这些,如今细读,又明白了什么。这何尝不是打开我们心灵的一扇窗户呢?我突然找到了时光对接的路口,与时光对话,与你同行。

  夜色清明时,最是适合自我反省时。古有“等到万籁俱寂,一灯独坐,细想一日言行,才觉多有不是,而生惭意。”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静下心来抚琴品茗、谈书问心已经是很多的期望了。生活中难免有急躁之心,难免会出现错误,反省能让你成为他人眼中至诚之人,更让品性升华。包容别人的瑕疵,更包容你自己的瑕疵。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而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在生活中,有多少人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将失败归咎于别人,而不去自我反省。现在所缺乏的,是对心灵的拷问,缺乏深深的自省。具备了自省精神的民族,也注定了是不可战胜的了。若人人如此,世界岂不美好?

  最有骨气的人,是“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大丈夫能屈能伸,挫折潦倒也不改志。是立得住,也是站稳了。眼光要深,不为眼前利益所动。既然无论眼前选择哪一条路,都会后悔,那还纠结什么?无愧于本心即可。在历史的.舞台中,又有多少人淡泊了名利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样的志气,还会再现吗?还有多少人是为五斗米折腰的呢?在困难的年代又有多少人去领美国救济粮呢?答案是留给自己体会的了。失去了气志,是无依无附在天宇中坠落的流星一般,让人惊恐。因为坚守,永不甘生命走向暗淡。

  “虽仇敌之家,贵贱之隔,天涯从宦,吴乡异梦,此经一系,终不可弃。”人生如梦,红楼到底是梦。黛玉还宝玉一生之眼泪,宝玉到底也在一个“情”字。都说金玉良缘的好,我只道木石前盟。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良缘易合,红叶易可为媚;知己难报,白壁未能获主。”是啊,知己难求。似乎每个人都在冥冥之中寻觅着知音。其实,我觉得人生总有不如意之事。找一个知己如此之难,不如找找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吧。不要总是沉浸在希望里,再好的梦想,也要采取行动。你想要的是知己,而当你变得越来越美好时,还会不拥有吗?

  季节轮回,纵是时光卷走了记忆的篇章。不为繁花沾心,柳密缠身,自然去如。小窗依旧,永远记得那些美好,只愿你点燃人间的一道光。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 15

  《小窗幽记》是我在广州购书中心邂逅而得,千里相会,甚为欣喜。感谢书中精美、绮丽、哲理丰富的句子,伴我的旅途。展读书卷,仿佛看到作者在皓月当空,蛩鸣窗外,烛影映帘之夜,临轩伏案疾书的身影。

  《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靡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其工诗善文,精鉴赏,擅书画,其艺术造诣登当时之冠。

  《小窗幽记》是作者读史论经之余,摘句节段编成的一本格言小品集。作者按“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字结卷原则,将所收集的各家妙言巧句分编为十二卷,藉以突出他的人生十二字处世原则。 书中内容涉及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处世、养生等人生话题,论述精辟爽直,见解独特睿智。泄天地之秘笈,撷经史之菁华。语带烟霞、韵谐金石、短小精粹、言近旨远、词藻优美、骈散各具、微言大意、雅俗共赏,寓深刻的哲理于浅显的事物之中,含蓄蕴藉,回味悠长。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宠幸侮辱不惊讶,悠闲地看着庭院里的花开花落;走或留都无目的,漫随着天外的云卷云舒。

  语句表现了恬淡宁静的心态,洒脱舒朗的.心境,飘逸超灵的自然之趣,为我最爱。

  “存心有意无意之妙,微云淡河汉;应世不即不离之法,疏雨滴梧桐。”心存有意无意的巧妙,轻云遮淡了银河;处世不近不离的方法,稀疏的雨滴落在梧桐上。 国人崇尚“中庸”之道,有意与无意,不即与不离,均为人事妙方。真正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距离把持适度,确实颇有学问。能为者甚少,能识者甚稀。 “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川,未必能文。纵能,亦无豪杰语耳。”胸中没有三万卷书,眼中没有天下的奇山异水,未必能写文章。就是能,也没有豪杰的语言。

  这话让我心存敬畏。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知万般苦,怎么会有过人的言语呢?既然如此,又怎敢轻薄为文?

  “读书倦时须看剑,英发之气不磨。作文之苦际可歌诗,郁结之怀随畅。”读书疲倦时须要看剑,英发之气因此不磨灭。作文苦楚时可以吟诗,郁闷之情随之而畅快。

  诗言志,诗是歌唱生活的语言艺术,是灵魂的一种寄托和栖息方式,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以看世人清白眼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以议论人雌黄之口转而论史,则左狐之真是非。”把看世人的白眼转而来看书,就是圣贤一样的真见识。把议论别人的信口雌黄的精神转而研究历史,就是左丘明和黄狐一样的真是非。 历史上,弄虚作假、阿谀奉承而升官发财的不乏其人,说真话却需要勇气,甚至要挨打,丢脑袋。左丘明和黄狐是彪炳史册的榜样。左丘明是春秋时史学家,著有《左传》和《国语》。孔子在《论语》中曾提到他,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而丘亦耻之。”。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表现出过分的恭敬。对这种人,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把怨恨藏在心里,表面上装出和人友好,这种人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可见,孔子与左丘明见解相通。

  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人。秉性耿直,刚直不阿,以讲真话而著名。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据《左传》记载,晋国大臣赵盾的族弟赵穿将昏庸残暴的晋灵公弑于桃园。董狐在史籍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盾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赵盾申辩说:“不是这样。”太史董狐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孔子评论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孔子认为,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后世将秉笔直书者皆喻为“董狐笔”。

  “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而满座之貂蝉自若。我辈书生,既无诛乱讨贼之柄,而一片报国之忱,惟于寸楮尺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须眉而妇人者,亦耸然有起色。”边疆上减少了土地,而中庭里的歌舞还在喧闹;战斗的血腥使人枯萎憔悴,而满座的貂蝉们还神态自若。我们这些书生,既然没有平息叛乱讨伐贼寇的权力,而一片报国的热忱,只有在寸纸尺字之间来表现了。要使长着胡子的“妇女”们,也耸然有了要振作的意思。

  陈继儒处在明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的晚明时期,国土逐渐沦丧,明政府统治危机四伏,官场混浊,财政紧张,世风日下。作者严厉指斥误国害民的昏庸官吏不配作血性男儿。可见,作者并不是潜心于闲云野鹤之人,匹夫责任在胸,一腔志士的激情与正义跃然纸上。

  陈继儒颇有佛家万事看淡的思想及老庄的无为之风。去除糟粕,提取精华,可习得为人处世之积极态度,挖掘其丰富内涵。这是《小窗幽记》行世数百年,不胫而走,影响经久不衰的原因。

  书中智慧的哲思,穿越时空的界限,温润我的心灵。我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缕缕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窗外,是无限的未知和畅想。凭阑望,思路开阔,情思悠远;当窗立,神清气爽,气息通透;临窗眺,海阔天空,心慢慢变得沉静而淡泊。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05-11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6篇02-13

小窗幽记读书笔记(精选20篇)02-14

小窗幽记的语录40句03-19

小窗幽记的语录集合39句10-10

小窗幽记的语录摘录40条04-21

小窗幽记的语录集合30句11-15

小窗幽记的语录摘录38条08-28

小窗幽记的语录合集36句08-21

2023年小窗幽记的语录40句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