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论语读书笔记

时间:2021-02-01 17:08:4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论语读书笔记200字

  篇1:

论语读书笔记200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第二)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篇2: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论语》虽非纯粹的文学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却逐渐演变成了格言、成语和典故,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它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本文拟从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饱满性和记叙事情的洗练性三方面入手,对《论语》一书的文学特色作一浅析。

  篇3:

  孔子所宣扬的仁具有泛爱的特点,是对春秋时代人的价值发现的'肯定。

  比如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来,曰:“‘伤人乎?’不问马。但是孔子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墨家的兼爱又有区别,不是不分亲疏远近、一律平等的爱,而是有等差的爱,要遵循亲亲、尊尊的原则。亲亲、尊尊是西周宗法社会的原则,其本质就是礼。礼是血缘法则、道德法则和阶级法则的综合体。人的行为不仅要遵守仁,也要符合礼。

  篇4:

  首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使用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导致文学作品的成败。早于《论语》的《尚书》等著作,语言虽庄重浑厚,然其斧凿痕迹颇重,不适合大众阅读和传播。

  《论语》因为基于了口头语,兼收了古文特点,把两者融二为一,使其虽与我们隔了上千年的时光,读起来仍然朗朗上口、隽永有味。

  读《论语》,时间概念模糊了,我们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个老人的亲切睿智,那群学生的坦率可爱,统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扩展阅读】

    《论语》文学成就

  从《论语》中的“孔子语录”(子曰)看,孔子的语言不少是富有文学性的,值得我们欣赏、借鉴。为了醒目起见,下边分成若干类,分别举一些例子,以示佐证:

  形象生动。孔子为了说明某件事情、某个道理,往往不是抽象地说教,而是利用若干具体可感、形象显明的事物,进行叙述、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通过箪、瓢、陋巷三件具体事物名词,就把颜回安贫乐道的德性凸显了出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疏食、饮水、曲肱、浮云四个形象,把自己的“忧道不忧贫”的思想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富有感情。孔子不但不是假道学,实际上还相当性情,感性。被围困陈国,想念故国、牵挂在家乡的弟子,他就说:“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长)对于远在祖国的弟子,既为他们的狂放粗略感到担忧,也为他们的进步感到欣慰,喜忧交织,情见乎辞。孔子生病,子路让一个弟子担任孔子的家臣。孔子病好了的时候,就很生气:“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子罕)孔子对子路弄虚作假的气愤情状,跃然纸上。颜回死了,孔子听到消息,接连两遍呼喊“天丧予!”因为他哭得太悲痛,弟子劝慰,孔子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进)失去最得意弟子的悲痛之情,虽历千古而如新。

  善用比喻。弟子宰我大白天在睡觉,不努力学习,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公冶长)。咒骂不长进人物,这两句话堪称千古绝唱。为了说明君子能够坚持品格,意志坚贞,不随波逐流,孔子用松柏作比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因为比喻精到,为千百年来的人们所广泛引用。

  对句精辟。孔子深刻了解汉语言的对偶句式可以精确揭示事物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奥秘,加以利用,便创造出一系列或精警动人、或鞭辟入里的格言。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耕也馁在其中,学也禄在其中”(卫灵公);其精彩、深刻,何需再置一词!这一类警句,孔子说得最多的还是关于君子小人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无不可以让一切怀才不遇者自比君子,时加引用,从而得到一种蔑视群小、傲世挺立、回肠荡气的快感。

  气势磅。孔子立志高远,守道正直,见识通达,自然出语气质刚毅,气势凌云,气象磅。子贡问齐桓公杀死公子纠,身为公子纠大臣的管仲没有殉职,是不是不符合仁道。孔子马上回答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恪守小节的意思)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宪问)气势凌厉,不容置辩。孔子的语言气势,更多的是通过排比句式造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描述的君子充满快乐、从容优雅的人生,有谁能够表示怀疑呢?“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谁还能说正名不是为政的当务之急呢?

  因为自己时常涂鸦,对语言驾驭的甘苦有些许体会,所以每次读《论语》,都对孔子的高超语言艺术叹赏不已,恨不能与之同游列国、朝夕请益!

【论语读书笔记200字】相关文章:

论语读书笔记05-30

《论语译注》的读书笔记04-01

论语读书笔记(通用15篇)03-28

论语读书笔记汇编15篇04-08

论语读书笔记集合15篇04-06

《论语译注》的读书笔记8篇04-01

《论语》读书心得05-29

《论语》阅读心得05-13

读《论语》有感05-18

论语读后感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