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读书笔记

时间:2024-07-02 16:44:21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幼儿园读书笔记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读书笔记1

  “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大班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幼儿的情绪也发展到了高潮,在我缺乏指导游戏方法的情况下,逼迫性的让幼儿安静了下来,在游戏即将结束时幼儿却不遵守游戏规则,在我的指导下也没有起色,我没有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指导游戏,使幼儿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对游戏的兴趣。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游戏是让幼儿获得快乐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游戏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又不能成为成人愿望的执行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指导幼儿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去展示游戏自己的舞台呢?

  1、我们共同认为对于不同年龄特征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如:小班的幼儿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幼儿在游戏时我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当孩子对新的玩具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游戏时,我们就用孩子不感兴趣的玩具玩游戏,这样就会引起孩子模仿的.兴趣,对幼儿起了暗示性指导的作用。

  2、大班幼儿,我们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如果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我们扮演一个角色参与幼儿游戏中,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一段时间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我认为不同游戏主题的指导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根据每一种游戏特点及幼儿需要指导游戏。

  3、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我们应该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平时指导幼儿游戏时,就需要我们用心去了解幼儿的想法,不要把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要让幼儿自己的方式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让幼儿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的规则。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游戏,自主决定游戏的方法。这是我们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所在。

幼儿园读书笔记2

  首先,要让家长知道你很爱他的孩子,你要夸他的孩子,哪怕是很小的优点都要对家长说出来,家长知道你爱他的`孩子,会心满意足。注意:一定要从心底里爱每个孩子,你说的话才是真诚的。

  其次,要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哪怕是细节:今天吃了几碗饭、睡得怎么样、情绪怎样、和谁一起玩了、说了什么......让家长知道你关注着孩子,他会很放心,很感动。提示:教师就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点点滴滴,才有可能向家长介绍孩子一天的在园生活情况,也才有可能教育好每个孩子。

  有了问题,不要指责埋怨,要在介绍了前两点之后,再平心静气的谈问题,一定要站在对孩子负责的角度上、基础上与家长沟通。要让家长感到,老师不是因为讨厌自己的孩子,而是真心实意的为了孩子好,为了改变孩子的坏毛病才这样做的。这样家长就乐于和老师共同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便于形成教育合力。有了这几点,你的家长工作就会好做了!

幼儿园读书笔记3

  和孩子聊天的乐趣

  虽然是大班的孩子,但他们的`语言表达潜力很差.所以我会经常和他们聊天,在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了孩子们不少的兴趣及他们心里的想法.原本以为他们是快乐没有烦恼的,聊天后却发现他们幼小的心里也有许多烦心事.

  和孩子们聊天让他们的普通话也有了进步,孩子们逐渐也喜欢和我聊天.通过聊天我明白了他们喜欢动画片,明白他们喜欢听故事,也明白了他们喜欢和班里的谁是好朋友,及对父母的评论等.孩子们很能说,也很想说.但有时候是活动限制了他们,使他们没有时机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活动课中,孩子们自然也就说的少了.

幼儿园读书笔记4

  我是怀着一名幼儿老师的情绪看完《这就是幼儿教师》的,这不是一本书,是篇文章,但我把它当书一样的看了一篇又一篇。

  本书的核心思想:

  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儿教师用自己的心态写出了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点写出了幼儿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写不完的案头工作;

  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

  3、工作时刻长,报酬少;

  4、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

  5、幼儿老师的安全职责大;

  6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幼儿老师;

  7每一天都在幼儿的吵嚷声中度过;

  8每一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

  9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

  10家长工作有难度;

  11、当孩子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幼儿老师几乎是零等等

  几点心得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幼儿教师的伟大。幼儿老师虽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幼儿才入园时,二三直个孩子一齐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齐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此刻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好上幼儿园,因此老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幼儿老师的不一样一般。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老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几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儿老师的不简单!我作为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感到真快乐。正因我看到了我们的伟大,正因我看到了我们的高尚,正因我看到了我们幼儿老师在人家眼里的不一样。虽没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那么的高级,但我们却能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儿学会懂事,未来的.才子们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起步的!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四

  最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务必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忙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职责帮忙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构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向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刻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刻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能够让家长和教师持续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能够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能够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个性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联,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必须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就应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一天与家长接触时刻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刻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取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幼儿园读书笔记5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奶酪”自然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生活的迷宫很大,你会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纪渐长,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幼儿园读书笔记6

  《有话慢慢说》摘录:

  每个身为父母的人都有山穷水尽、万念俱灰的时候,父母不能用打骂的方式制胜,制胜的办法只有一个,这个办法就是赢回自己的孩子。至于如何赢回自己的孩子?作者指出犹太贤哲曾说过:“智慧的开端是沉默,第二个步骤是倾听。”但愿这些忠告不但但是知识的传达,更主要的`是能使为人父母者更有信心地去善尽为人父母的责任。

  《有话慢慢说》本来以为是对幼儿园孩子的说话方式,打开一看,是父母如何与青少年沟通的书。读完这本书,和译书者许丽美有着共同的感触:就是这本书最令人深思的地方是,作者提到当孩子来到叛逆的青春期时,父母应该继续革职尽责,要如码头般伫立,静候旅人归来,当小孩子闹青春期毛病,大人不要气的再也不闻不问,造成亲子关系疏远。是的,孩子已经长大,他们有他们想要翱翔的天空,父母应该在这个时期开始逐渐放手与静候,也唯有开朗的父母才做得到这样伟大。

幼儿园读书笔记7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宝,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书籍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将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全民族的读书水平。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在我的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的乐趣。学习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的主要领域,这个暑期我坚持把“三大”活动的着眼点放在读书学习与反思提升上,不做表面文章,切实做到以读书学习促进反思,通过反思优化教学实践,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暑期我认真研读《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两本书。从这两本书中,我认为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这另本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

  一、用知识武装自己

  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持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持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持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落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准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以前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寻什么?你就会寻到什么!”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许多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动身,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因为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动身,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动身,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读书笔记8

  在许多的科学书里,我最喜欢《昆虫记》。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苍蝇等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

  我从法布尔的著作中深刻感受到了他对昆虫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他的文字,我们能够感到昆虫是多么可爱和有情感的生物,它们是大自然的灵魂,也是人类的伙伴,而不应该被憎恶和厌恶。在法布尔的`书中,昆虫成为了大自然经典故事的演绎者和主角。它们的一举一动都带有人类的思考和感情。法布尔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借鉴。

  要写完十卷<<昆虫记>>是何等困难,这不仅需要耐心与毅力,还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法布尔他却做到了,他观察某种昆虫,一观察就是几个小时,几天,或更长的时间,这还不够说明他的耐心与毅力吗?他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用一生的时间写完<<昆虫记>>,他的这种可贵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只有用心去品味这本书的精华,才能对他所研究的昆虫有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幼儿园读书笔记9

  当前,机关幼儿园给我们家长印发了这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先只是抽空大致学习了一遍,这是一本关于3-6岁孩子成长阶段的指导读本。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设定了“阶梯状”的成长参照,给家长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作为家长,说来惭愧,其实我自己对孩子的每个发展领域并不是很清楚,而《指南》给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并且细化了各领域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让我们家长也对孩子的教育有了全面的了解,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操作性。

  在指南里有提到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而拔苗助长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社会中,我们家长为让孩子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给予孩子不按照教育规律成长的各种各样的学习,如假期里、周

  六、周日的'各类兴趣班,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是不是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特点,只管给孩子报名,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以至于孩子厌倦了学习,对孩子将来的学习非常不利。指南要求我们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自愿学习。而且尤其是让我们家长不要用对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做横向比较。在指南里,有很多很好的教育建议,比如:对幼儿的安全知识教育很重要,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

  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看红绿灯等。以前我不太注意这些,现在带孩子外出,我肯定要看红绿灯的,自己要首先给孩子做好榜样!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手里拿着尖锐物品时不能跑步,以防跌倒。在外面玩时,教他认识一些很常见的安全标志,如小心触电,安全出口等。有意识的教孩子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的姓名,手机号码,并告诉他如果找不到爸爸妈妈了,就要找警察叔叔,告诉他们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的姓名、电话,请警察叔叔帮助联系。他也告诉我幼儿园老师有教他们一些求救电话,如110,119等。现在,孩子有时候急于表达他的意见或者感受,说话语无伦次时,我会提醒他慢慢说,不要急。对于他说不清的地方,我会帮他说出来并让他重复一遍等。

  孩子应该有天真快乐的童年,如何能做到这样,《指南》给我们的家长指明了方向,再次感谢学校给了我们家长这么好的书本,我们会按照《指南》的标准和要求严格操作,帮助他们度过一个非常有童趣和回味的童年!

幼儿园读书笔记10

  在《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中的第一编中,作者针对教师的语言运用方面给我们列举了八个细节,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或许都不陌生,这些细节或许曾经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或许正发生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但希望阅读和思考之后再也不会发生。

  一、对“把你送到小班去”的思考

  类似在这一细节描述中所提到的鑫鑫这样的孩子,或许在我们每个班级中都存在,当幼儿违反规则或顽皮淘气时,很多保教人员就会用“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来警告幼儿,期望幼儿不再犯错误,当幼儿再次犯错 “忍无可忍”时就真的把幼儿送到小班作为一种惩罚。对于老师,可能是因为气急了做出这样一种惩罚的选择,觉得送到小班就清净了,就可以以此警示其他幼儿了,似乎可以很快地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正如书中所分析的,“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可以造成幼儿强烈的内心冲突,并可引发幼儿强烈的反感、抵触乃至怨恨等负面情绪与消极心理。这样的一句话说的轻松,但却给幼儿造成了严重的不安全感,损害了保教人员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而同时也并没有完全解决幼儿的行为问题,那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何不寻找其他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呢?当幼儿出现捣乱行为时,教师应慎用“行为改变技术”,尤其是不能以他喜欢的活动作为条件来“制止”他的行为,相反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成人忽视他,或在他自己出现良好行为时再让他玩喜欢的游戏,慢慢会巩固、强化他的良好行为。这将比“把你送到小班去”的惩罚显得明智而有效。我们给孩子的教育不能采用简单而粗暴的做法,只要老师耐心加用心地引导,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对“正话反说”的思考

  正话反说在语言运用中其实是一种强调的作用,是为了增加话语的力度和效果而表达的一种口语形式。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还不具备反语的认知能力,但是,他们会从老师的表情、语调、手势、动作中感知到一些消极负面的信息。如果老师经常把这种语言运用在与幼儿对话中,无疑会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细节七中的王老师随着调皮军军的表现不断地说出了一些挖苦、讽刺的反语,不但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反而造成了整个班级的混乱,给师幼关系造成了紧张的气氛,可想而知,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当遇到幼儿问题行为时,我们需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要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表达形式,让幼儿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到底应该怎么做,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通过一些鼓励的、激励的话语帮助幼儿明确努力的方向,还可以辅助一些动作去提醒幼儿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修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努力追求一种积极向上、文雅适宜的语言风格,一定不能养成“正话反说”的语言习惯。

幼儿园读书笔记11

  一天在晨间谈话的时候,我问小朋友们:两天不见了,你们最想谁啊?我本以为他们会说最想老师了,但是他们大都却说:我最想郑以乐了.我表示很悲哀地问道:难道你们都不想我的吗?老师,我最想你了.唐嘉琪立刻接道.我也想你的此时一个接一个的声音响起.真的吗?我也很想你们的我说.之后,我又问道:那这个假期,爸爸妈妈有没有带你们去哪里玩了吗?我去了大润发.我去台湾风情园.我去了我笑着说:那你们都去那里玩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啊?一个一个说啊.高唐俊雨,你来说说看.我去玩了这是一个很开心也很搞笑的'一次晨间谈话.

  本以为两天不见,小朋友们上课也会比以前乖一点的,但是没想到啊,我才刚开始上课,下面有好些个小朋友都在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于是,我走过去轻轻摸了摸这些个小朋友的头,意思是让他们专心上课.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又开始讲起了话来.这次,我再也忍不住地说:在讲什么啦?两天没有见了,有好多话想跟旁边的小朋友讲是哇啦?但是此刻是上课的时候,等会下课了,你们再跟旁边的小朋友讲好不好啊?其实我也有很多话想跟你们说,但是我忍住了等到下课再跟你们讲.接下来,我又继续上课了.在这两天中,每次上课都这样,小朋友都还处在放假的兴奋中,上课总喜欢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好象就有说不完的话似的应对这样的状况,我不能放纵,要让他们认识到,此刻已经上学了,不再是放假的时候了,上课也就应有上课的样貌,不能随随便便讲话了,讲话要举手,老师允许了,才能够说话.所以,应对讲话厉害的几位小朋友,我让他们站了起来,先站个十分钟,然后,让他自己认识到上课的时候是不能够随便讲话的,最后让他当着全班小朋友的应对我做了一个保证:以后我上课再也不随便讲话,想要讲话先举手,上课认真听老师说

  对于大班的孩子,我们试着让他们学会自己意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能一味地任由他们或者严厉批评.

幼儿园读书笔记12

  三岁七个月的孩子处在如下敏感期当中:

  (1)语言的敏感期(2个月~8岁)

  语言的学习与掌握是心理发展中最艰难与复杂的工作,然而,处于敏感期的儿童能够比成人更加巧妙地完成这个艰难的语言学习工作。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语言的敏感期是在出生后2个月开始到8岁。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儿童先是对人的声音感兴趣,在感受声音的基础上,对词和语言的复杂结构产生兴趣,然后有意识地吸收。在这一敏感期内,孩子都经历了牙牙学语、说出单词、将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句子,然后到模仿更复杂的句子结构的阶段,并进而到学习新的语法形式和谈话的阶段。

  当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声学语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情,但幼儿能容易地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能够容易地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2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2)感官的敏感期(0岁~6岁)

  感官的敏感期是孩子从出生到6岁这一阶段,其中在2岁半左右时达到高峰,表现非常明显。孩子在2岁时,对细微的物体,如成人注意不到的小昆虫、一幅画的背景上的小东西发生兴趣病机以极大的关注,这种对细节的关心不仅使儿童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变化,而且引发了儿童的有关活动,从而使儿童的感官更加敏锐。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敏感期内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几何形体,辨别颜色、方向、声音的高低以及字母的形体,这些均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助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吸收周边事物;3~6岁则更能透过感官分析,具体地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如听觉筒、触觉板凳,使孩子的感官更加敏锐,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能。

  蒙台梭利强调,家长也可以在家中准备多样的感官教具,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边事物,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3)秩序的敏感期(2岁~4岁)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本性是敏感的。在儿童的发展中,秩序的敏感期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最早出现于儿童2岁左右,大约持续两年,3岁左右表现最为明显。“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当他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真正的快乐。”“在儿童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快乐就是在适当的地方找到物品。”

  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具有两种秩序感:一种是外部的,这种秩序感从属于儿童对他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感知;另一种是内部的,这种秩序感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和他们的相对位置。如果儿童发现物品的放置破坏了原有的秩序,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发脾气。为了适应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期,蒙台梭利要求“儿童之家”中的每件物品都要有固定的位置,而且还规定了适用物品时的规则、方法和具体的动作程序。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地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了,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以及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去建立起他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只能也因而逐步建构,这一点家长不可忽视。

  (4)细节的敏感期(0岁~4岁)

  蒙台梭利认为,从出生后的第二年开始,儿童开始对大人不曾注意的小物体,比如不起眼的小东西感兴趣。儿童聚精会神地凝视着那些我们毫不注意的东西,这一现象可以作为儿童存在精神生活的证据。儿童的心理个性跟我们成人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种性质上的差异,而不仅仅是程度上的。蒙台梭利指出:“一个全神贯注于细枝末节的儿童必然带着议定程度的轻蔑看待我们,因为他不懂得心理综合,而我们通常是做这种综合的。结果,她必然把我们看成是一个多少有点无能的人,一个不能正确理解的人。从儿童的角度看,我们很不精确。”

  (5)运动的敏感期(0岁~4岁)

  在从出生到4岁这段时间内,儿童喜欢活动而且动作逐渐完美,这为以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能在这一时期完全熟练某一动作,不仅对身体、对精神的正常发展有所帮助,而且甚至对人格形成也有影响。”反之,如果这一时期缺乏运动,就要导致儿童对运动缺乏自信,动作缺乏协调性和精神上的不满足。开始时儿童喜欢爬,然后喜欢行走,到后来喜欢经常地抓握东西,4岁左右喜欢闭着眼睛靠手触摸来辨认物体,并用手和身体做各种较为复杂的动作。

  2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最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因为这不仅能养成儿童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其智力发展。

  学习感悟:在《国学道德经典导读》第七章156页,熊春锦先生指出,“不遵循生命医学生理的教育,是盲目式的教育,甚至是有害的教育。依据现代科学对大脑生理学的研究,人类已经发现其他动物大都在接近发育成熟时才出生,而唯独

  人类是在后天意识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时就及时地脱离母体。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后天意识屏障限制的状态之中,充分运用先天慧识来首先认识?有相?世界,而将孩子后天意识的发育留给父母在后天的认知教育中完成。”

  “人,之所以能称得上'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类具有这一迥异于其他动物的生理本能,这是自然大道赋予人类慧与智同步开发应用的天赐的机缘。”这一奇特的生理现象,却往往被人类所忽视,疏忽于慧与智同步教育的天职和责任,甚至导致慧识损伤、智识不全的畸形发育现象。人类对自己的了解,的确是太少、太过于自信了。

  “瑞士一位动物学家曾说,人类婴儿出生时,由于脑部的发育尚未成熟,因此眼睛无法立即睁开观看外物,不会爬行,也不会走路,与其他动物一生下来便会站立、会走、甚至会跑,眼睛也看得见,可说迥然有异。假如人类的婴儿要像猩猩刚出生时一样地行动自如,那么就需要怀孕21个月以上。我们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人类的婴儿在出生时,自然大道给人类的发育完善,留下了三个极其宝贵的空间和时间——这就是先天慧识的生理完善和后天智识的生理完善,以及慧识对智识驾驭自控模式的建立。

  在儿童的运动方面,西方教育家蒙台梭利单纯地看到儿童喜欢运动能为以后的智力及人格发展奠定基础。而德慧智理论不仅关注儿童智识方面的发育,也同时关注于儿童稳定慧识的开发以及慧与智的同步发展。因为德慧智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文化的一种诠释,是一种实践承传道德文化的指导方案”(《国学道德经典导读》第八章233页)。西方教育法诞生的时间比较短暂,而中国的传统教育理论、道医学的理论却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必将会重放光芒,在人类的教育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6)书写和阅读的敏感期(3岁半~5)

  蒙台梭利认为,书写和阅读的最佳年龄在3岁半~5岁。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对几何图立体图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且出现“书写爆发”现象,即儿童很喜欢写和画,不久儿童便对计数、大小比较等感趣。在阅读中,吸引儿童兴趣的是文字的形状及不同文字所具有的不同声调,书写和阅读能力是同步发展的。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书写和阅读训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发展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选择多种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就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7)工作的敏感期(3岁~7岁)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工作。她认为儿童的工作是一种“无意识的工作”,儿童必须通过工作使自己达到发展的目的。儿童工作的敏感期是3岁~7岁。在这段时间内,儿童就像一个“工作狂”,以令人惊讶的热情投入工作。她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男孩从早晨开始进行乘法工作一直持续到中午。午饭后,他第一个跑进教室,取出上午的工作材料又一直工作到放学为止。蒙台梭利不仅把工作的敏感期看作一个独立的敏感期,更认为工作是儿童得到各种发展的基础。

  (8)生活规范、社会礼仪的敏感期(2岁半~4岁)

  2岁半~4岁是形成“正确生活规范”的最佳时期。儿童不仅对外界的感觉印象有所关心,而且对自己的行动也开始注意。例如,儿童细心、轻巧地学习开关窗户、优雅地用餐、喧闹的方法、步行坐姿、举止动作等生活规范,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外,这一时期是儿童开始萌发社会性意识,结交朋友、组织团体、学习待人接物等礼仪方面的敏感期。

  (9)文化的敏感期(6岁~9岁)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但到了6岁~8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九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对儿童进行敏感期教育,可及时挖掘儿童的潜能,对儿童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蒙台梭利首创敏感期教育,为家教史上点燃一盏明灯。

幼儿园读书笔记13

  在我读《幼儿园》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幼儿教育的知识和技巧。这本书是由一位有经验的幼儿教育者所写的,他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行为和需求。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作者强调了幼儿时期是培养这些重要技能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些技能将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如鼓励幼儿分享、帮助幼儿学会解决冲突等。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作者认为,通过引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他还提供了一些方法,如制定规则、表扬和奖励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如何与家长沟通的问题。作者认为,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幼儿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建议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定期交流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总的来说,阅读《幼儿园》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幼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让我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们就能在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幼儿园读书笔记14

  从兴趣入手学儿歌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个性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资料,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开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儿童都能主动开展的教学思想.

  经验证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搞笑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竭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简单容易的学习儿歌:

  1、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完美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诗歌春天的秘密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而且很长,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首诗歌有点难,首先分段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我对幼儿的动作加以纠正,让每段都有标准的动作,我把自己创编的进行示范表演,幼儿根据诗歌和教师的动作进行朗诵,引导幼儿能够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这样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的幼儿动作形象,有的动作滑稽逗人,这首诗歌用了十几分钟,幼儿就能表演和朗诵了.

幼儿园读书笔记15

  “过去不曾发生过什么;它发生在当下。未来不会发生什么;它会发生在当下。”

  这是我对作为幼教老师所体悟到的真谛。在我从《给孩子当下的幸福》一书中的阅读中,我发现了一个有关“当下”的佛教用语。佛教解释中,“当下”被视为佛经中最小的时间单位。以此解释,1分钟中存在60秒,1秒钟则包含60个刹那,而每个刹那又分为60个当下。因此,1秒钟中包含3600个当下。通过将时间切分为极小的单位,我们可以认识到当下的永恒性质。备注:上述内容为原创,用于修改前面提供的文本。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作者是中国著名幼儿教育机构李跃儿芭学园的资深教师马丽娟老师,《给孩子当下的幸福》描写的正是芭学园的老师和孩子们的幸福生活。《给孩子当下的幸福》中的点点滴滴都湛透着作者的爱与责任,更向人们展现了宝贝在幼儿园中那些不为家长所了解和知晓的宝宝性格的另一面。

  当我看到《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这个题目,顿时感觉有论禅的味道。认真拜读了书之后,更是感觉到作者马丽娟老师是怀着宗教般的信仰、经过哲学般的深刻思考,将十年的幼儿教育感悟,通过平和娟秀的文字,娓娓道来,发人深省。阅读全书,我们没有发现什么说明或者教育性质的言语,更像是在阅读一本日记,马老师的工作日记,清晰的文笔,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特意的修辞。在每次对工作的记述后有段小小的心灵探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马老师就在我的身边和我分享着她的生活,她的心得。书中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有的是丰富生动、新颖独特的一个个小故事,跟读《365夜故事》一样,让我慢慢地融入到书中,让我无比的向往“小农庄”的生活。这本看似观察笔记的文字,绝对是一捧超值金砂,字里行间常有金光闪耀。就好像我和马老师在一起,是一个同孩子朝夕相处过的人。那些娓娓道来的、似曾相识的困惑,那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会让头脑瞬间爆炸,曾有的经历和书上的文字起着剧烈的化学反应,然后满脑子里都流淌着收获。

  或许这与不同职业的要求有关。作为一名毕业班的教师,我们更加关注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成绩,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甚至心灵沟通也被忽视了。而在我看来,“小农庄”就像教育界中的一个“世外桃源”,那里的.老师和助理更加注重孩子们全方位能力的发展和心灵的成长,他们点燃了孩子们内心的“心灵蜡烛”,让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培养。

  生活在一个小小社会中,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学会爱,学会等待,学会自己克服困难,学会情绪释放,学会幸福快乐的活在当下。

  读完《给孩子当下的幸福》,我对马老师印象非常深刻。她总是平静而沉默,动作轻柔,举止淡雅。我从未见她大声表扬过哪个孩子,也没有听过她斥责任何人。她对孩子们的帮助似乎只是点到即止,就像隐身在孩子们中间一样。她的目光扫过班上的每一个孩子,似乎并未注意到她的存在。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她才会浮现出来,给予孩子们一些指导。刚开始上她的亲子班时,我不禁怀疑她是否真的做了什么。她是否真的关心每一个孩子?直到我读到书中,看到她对孩子们的了解、思考,看到她观察和描写每个孩子细微的表情、语言和心理,我才明白她的那些平凡的举动其实蕴含了很多思考。这本书展现了孩子们的世界,更准确地说,是一位热爱孩子的幼儿园老师眼中的孩子们的世界。透过马老师的眼睛,我看到孩子们的世界是平静而有力量的,充满生机。因为马老师内心深处有宁静,也有坚定的力量。她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孩子们,将自己的生活与孩子们融为一体。

  有的时候,大人们会希望孩子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向去发展,给孩子安排好了这个计划哪个计划,而孩子肯定是不会乖乖执行的,那么这时候就产生了矛盾,大人们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而作为孩子这方面呢,当然会希望当家长的乖宝宝,可偏偏大人让孩子做的又是他不喜欢的事情,怎么办,孩子自然陷入两难的境地,倍感压力,其结果是大人生气,孩子也委屈。如果说教育孩子生气也是教,愉快也是教,那么我们何不选择愉快的一种方式呢。教育学家倡导我们要“因材施教”,不要过多的限制孩子的天分发展,那么我们何不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空,去体会当下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

  十年的经验,一本书无法完整地涵盖所有内容,尤其是大部分经验上的东西很难仅通过文字来真正体会。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和创造才华......这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并不仅仅依靠“爱心”就足够。阅读这本书时,我多次被深深感动,就像观看一部特别优秀的电影一样。电影虽然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事实,这使得对原本缺乏感动的生活,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也许只要我们擦亮眼睛,仔细寻找,感动还是能够找到的,特别是当我们还有像天使一般的孩子作为引领。

【幼儿园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幼儿园读书笔记10-01

幼儿园小班读书笔记11-02

幼儿园幼师读书笔记03-30

幼儿园教育读书笔记02-25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06-10

幼儿园读书笔记15篇11-12

幼儿园大班教育读书笔记01-31

幼儿园读书笔记4篇03-15

幼儿园读书笔记(精选38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