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不去会死》读书笔记

时间:2021-01-23 13:02:51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不去会死》读书笔记

  石田裕辅第一本作品《不去会死!》,那么《不去会死》读书笔记怎么写?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不去会死》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不去会死》读书笔记

  《不去会死》读书笔记【一】

  又是一本旅行文学 以前看《Notting Hill》的时候很不明白男主角为什么要开个小小的旅行书店。难道旅行文学真的那么好看吗?那时候的我实在是不明白。若干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有爱上旅行。我喜欢安静的屋子里读书,害怕炎热的太阳,害怕弥漫的大雾,害怕大雨倾盆溅到身上的泥点子…… 我不爱旅行,但是我爱单车。

  这个一个普通日本人花七年半时间骑行世界的旅行游记。这是一种深度的旅行,一种带有冒险家性质的旅行,一种灵魂与肉体完美结合的旅行。我们当然是极少有人能做到,但我们可以去体会作者旅途中的东西,思想的变化,意志与困难的斗争,所遇所感的人和事,也可以匡正自己的旅行,当然不是说让大家去这样旅行,这样去生活,但大家可以借鉴寻找适合自己的旅行,以使自己的灵魂和肉体得到最大的满足。

  作者石田裕辅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一路向南骑行到南美洲的最南端阿根廷的乌斯怀亚,这里离是离南极最近的地方了,两天船程就可以到南极,澳大利亚过去南极要一星期船程。作者在这里有写到在育空河上恣意的吃喝玩乐,会让我联想到桂林的遇龙河,作者在进入南美洲时遭遇抢劫,差点小命不保,并且其他旅伴也有遭抢劫的,还有差点挨枪子的,作者满足了纵骑美洲的梦想后,就从南美洲最南段搭飞机到欧洲的大北边丹麦,开始纵惯欧洲非洲大陆,最终达到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完成了自己另一周纵骑的梦想,随后搭飞机到英国开始横骑欧亚大陆。

  伴随着作者的足迹,我查看这google earth 作者的足迹,也跟随着作者进行了一次小感官上的环球旅行。发现还要很多更好玩的地方,更好玩的人和事,等着自己去发掘,马不停蹄也做不完事。作者有写到玛雅文化的蒂卡尔古城是自己环球旅行中未被超越的古城。有写到柬埔寨的吴哥窟、埃及金字塔的惊叹。有写到实景跟电视网路上看的不同,感知上的差异。有写到非洲的贫穷,有写印度恒河浮尸,但作者依然按当地信仰有去恒河沐裕有写到泰国是很多亚洲背包客出国旅行的第一站,启蒙点。有写到遇难的同伴,有写到很喜欢学语言的小姑娘泰西亚,懂十一国国语言,十五岁,有写到路遇的装有一只假腿旅行的永子小姐,32岁,从事美容造型业,工作半年,再以这种极慢的速度旅行半年,就这么生活着。了解到南美洲很多自行车骑士。作者在路上结实了这么些有趣的人和事是绝对的财富。

  回国后作者供职于自行车杂志,写作,演讲,也许作者因为这个旅行生活被改变了吧。

  《不去会死》读书笔记【二】

  到了最后,在石田重踏国土时却发现到达了终点的感觉并没有想象中洒脱,到底经历了多少次的离别与重逢,又有多少人这辈子都无法再见面了,最后终不过一句"我还活着",是疲惫的心已经无法再一次感慨,还是那些东西已经不需要用言语来概括呢?

  其实在这一段漫长的旅途中,我感触最多的不是那个"世界第一"的景色,也不是秘鲁那次的惊险,而是石田旅途中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次泪涌眼眶的告别,然后在另一片土地上重逢,再后来再次分开。这次的旅程,是孤独的,同样也不是孤独的,这样想来,似乎和我们人生有点相似呢。

  石田七年的旅程,我用两个小时便感受了一次。到了书的结尾,我想,如果我是石田,那么我大概不到一年便要逃回来了吧?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大概,是与第一个同伴告别那时吧,我是最讨厌离别的。

  也许每个人的梦想并不相似,在文章的结尾,我对题目保留一点想法,这个"不去"的后面是不是漏了点什么呢?那它的后面本身应该跟的又是什么呢?其实在前言的时候,石田已经说清楚了吧--为了什么要环游世界。

  是为了梦想啊。

  所以,完整的题目,应该是《不去实现梦想,会死!》吧。

  一直流连于城市庸碌的人群中,我们早已丧失了那时对梦想的执着,但如果生活没有了梦想,仅仅是按照"日常"的规则度过的话,那又谈何人生呢?

  就像艰险的旅途,实现梦想有时候会遇到很多障碍,严重一点,真的可能会死。但或许真的像俳句所言:心随风起葬身荒野亦无悔,只要是为了梦想而行,那么即使前路如何险阻,也有足够的动力走下去吧。

  不去,真的会死!

  《不去会死》读书笔记【三】

  刚一拿到这本书,想这个作者得是怎样一个超人似地人物,能够用7年半骑脚踏车环游世界九万五千公里。没读几页才发现,原来这个环游世界的人一开始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曾畏首畏尾犹豫不前,对自己一时头脑发热作出的决定动摇不已,窝在小旅馆里想出各种理由来拖沓出发的时间。关键是他迈出去了,“想东想西都没用,去做就对了。行动一展开,自然会产生力量。”

  看这样的书会让压抑的心发出释然的微笑,让晦暗的心境照进人性温暖的阳光。纵使世间有百般恶,也抵不过那一时善的感动,何况这善良犹如生命,即使戈壁荒漠也有它的存在。在一个地方呆久了,由于环境的影响加之出于生存的本能,总是要给自己套上一件防护盔甲,虽不刻意为之,但丛林法则已在实施,紧张的工作快速的生活麻痹着心,轻易不会感动。旅行将你拉出生活的战场,卸下紧张的心衣,露出柔软的心房,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给予,举手之劳的帮助,或那不经意的一笑都会触动脆弱的心弦,带来振撼心灵的感动。生活在最普通生活中的人有着世界上最朴素的善良,最简单但最感动人的善良,只要你肯露出心来,就会感受到他们,就会为这久违的朴素的善良感动落泪。他们是圣诞节让你进屋做客的老爷爷,是一个人住不说话只为你生火的艾伯特,是坐轮椅卖香菇的波兰老伯,是卖西红柿的莫桑比克妈妈。

  作者石田裕辅是个日本人,作为环游世界的自行车骑士,一路上他也遇到了不少和他有相同爱好的同胞。每当有人和他搭讪时,都问他是不是日本人。同样是东亚人种,有着相似的文化和体格容貌,户外或驴行闯天下这种事我们不如日本人多。有人认为,户外是小资们干的事情,要有钱又有闲,看看他们的装备就知道了。也许目前在国内真的是这样,不过作为外行我没有发言权。可看这本书中,包括作者在内的很多人都不是有钱人,都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上班族。他们工作几年攒下一笔钱,可能会在最初的装备投入上花上一笔大价钱,然而这是必须且值得的,随后他们会经常睡帐篷,即使住旅馆也是最廉价的,作者在出发时为这个环球骑行只带了70万日元,中途还被人抢走了很多。他们不是有钱人,可他们也是在享受生活,享受追逐梦想的过程。周游世界靠的不是钱财,是毅力,是坚定不变的梦想。这种毅力不同于角马驯鹿或太平洋鲑鱼那同样震人心魄的万里大迁徙,它们是在生存繁殖的动物性本能驱使下无可选择的创举,这种毅力是动物性的升华,是人区别于物在生存繁殖之外的追求与坚守。发达国家之所以会比发展中国家多许多这样的人,关键不在财力,而在教育,在价值观,在人性的释放,在自由的选择。物化教育下一切为了生存,为了生计,封妻荫子光大门楣。人性教育下,遵从本性,自由选择,多元化价值观,花草共长。因此日本会有一群石田裕辅,中国也会有,但目前只能是凤毛麟角。

  石田在途中遇到一个女子,她也是一个旅行者,她有一个困惑:“我不知道自己要朝何方前进,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长途旅行的人,走的时间长了,就会有这样的困惑。从一开始的新鲜刺激,到后来的起床出发,再起床出发,一切又都变成了重复,两边的风景也不会再轻易打动心灵。其实这样的困惑又何止只限于旅人,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旅人,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旅途上,在循环往复了那么久之后,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困惑,是否也会因为单调的乏味而叩问自己的心扉。

  不要为终点遥远而灰心,不要因目标难以实现而沮丧,奔向终点的旅途,实现目标的过程,才是最享受的。在努力的过程中,每天一睁眼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没有比这再充实不过的了。在臆想中,在睡梦中,会一次次彩排成功后的喜悦与激动,为此而生的动力会推动着你不断向前,浑身流淌着活力。这个实现与追逐的过程一定不要嫌它漫长,因为许多时候当你抵达终点后,你反而会很平静,之前一次次预演的激动并没有适时来临,并且马上就会很寂寞,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得与失的微妙关系吧。人生啊,幸福的是,抵达一处目的地后,不会迷路,依然知道自己的方向。

  为什么很多人想去旅行,为什么总是在原始偏僻的地方面对简单纯朴的笑容而感动落泪,因为在逃离世故,在逃离伪装,在回归本性,回归简单纯朴。每一个城市人都是一个远离故土的人,这个故土就是人类诞生的地方,自然,原始简单纯朴的自然。很多去过西藏或非洲的人,会被那里原始纯美的自然环境震撼的热泪盈眶,他们认为那是神明的力量所致,实则不然,这无关神圣,这其实是一种乡愁,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归故土的感情。所有神圣的东西,都是纯朴自然的。宗教亦如是。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努力让信众回归本心,解脱世俗的束缚,遵从原始的自然法则。不论一个人再如何变化,都改变不了他的本心,只不过是在心之外套了一层层外衣,上了一副副枷锁。因此,宗教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这就像佛教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一样,皈依宗教实际就是打开枷锁脱掉伪装回归本性的过程。我们生活的地方,到处充斥着反自然的改变与矫饰,我们离开心越来越远,因此当我们置身简单纯朴的原始自然美当中,就会有回家的感动。

  长期在外旅行的很多人都不会对偶遇的伙伴动真情,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一面之缘,明天或下一分钟将永不相见。因此他们不会浪费感情,动真心真情,对于相遇离别已经免疫,无痛无痒。然而感情是用不完的,是不怕浪费的,即使知道下一分钟将不会再见,亦可真心相交,深情以待,难道我们动真情是为了以后的相交,是为了朋友数量的增加,不是,是为了此刻的相识。或是不想受动真情之后的分别之痛思念之苦,而半掩柴扉,孰不知,门关久了,心会落满灰尘,心痛死不了人,心动是活着的美好,心痛是活着的证明。

  我觉得石田这一路下来最大的收获是对命运的感悟——从不去会死到不会去死。从信天由命,一切都是命运安排好的非人力能改变,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消极对抗,而要积极面对,命运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妙妙说过,命运在很多时候,取决于你在什么样的时间,出现在什么样的地点,做什么样的事情。而这些并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命运轨迹,很多人认为命中注定,不做努力,不去选择,一味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其实是自己没有抬头,环顾左右你会发现面前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是很多条,他们或隐蔽,或泥泞,但会引你通向不同的世界。

  《不去会死》读书笔记【四】

  朋友的父母从国内过来,带来了我从淘宝上买的台湾版的《不去会死》。差不多花了两个下午的时间读完整本书。因为幻想着某天自己可以走过书中说的某些地方,我很学术地找了很多地名的英文版,而且边看地图边跟随作者的脚步,读的不亦乐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种享受。

  第一章 北美洲与中美洲---停不下来的旅程

  尽管临行前还经历了血尿(胡桃夹症,nutcracker)的惊吓,这段一共历时七年的环球之旅终于得以顺利成行。石田的勇气令人敬佩,连日常的英语对话都不会,也不会西班牙语,也圆满完成了北美旅行,途中还交上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旅行伊始,石田从日本飞往离Alaska首府Anchorage二十公里处的机场。之所以从阿拉斯加出发,用他自己的话说,“既然要环游世界,就一定要从大陆的端点开始”!万事果然是开头难,初到人生地不熟的阿拉斯加(其实往后的七年他也将一直处在人生地不熟的境地,人生的旅途冒险也大抵如此呢),石田也有过发怵想退缩的时候,不过怯弱拖拉的心理终被战胜。读到他对自己说:“啊啊啊啊,要拖到什么时候?立刻走人!” 时,我的内心响起无数共鸣。我也是个时常给自己各种借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人,每每到了下定决心要对自己狠一把的时候,也会这样激将自己,但更多的时候是最后一刻却马上蔫了下来。好比今天下午本来应该写paper,却成了读石田的大作。

  由Alaska一路向北入境加拿大,抵达一个叫Whitehorse的小镇,因为夏夜在一位独木舟摄影家的后院露营时看到了极光,石田受这位朋友的鼓舞临时插播了一段泛舟育空河(Yukon River)。数天沿河而下,暮色下扎营钓鲑鱼(Salmon),在篝火边交谈,欣赏偶尔出现在夜空中的极光,在静谧的森林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光是读着故事我就心神往之了。

  与以后的旅行中也会多次出现的大蘑菇头清田君分道扬镳,从西南进入美国的Oregon州后,石田途中数次偶遇也正在骑自行车旅行、居住在森林中逾十年、职业是野外生存教师的怪人Jim;圣诞节前被陌生的老爷爷邀请回家住宿;被大自然的奇景所攫获,计划外在 Monument Valley连住四个晚上,只为观赏三株奇岩的日出日落,感受众神的聚居地。因为这种经历,石田觉得,“及时是早被观光客沾染过的旅游胜地,或电视上已经播放过无数次的地方,主要自己还未亲身经历,就是尚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如果内有亲眼目睹,对自己而言,永远是未知的领域!” 陆游教子,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果不我欺也。

  入境墨西哥,石田与大蘑菇头重聚,一起游览位于墨西哥南部的帕连奎玛雅遗迹(Palenque Mayan Ruins)。二人分手后,石田独自进入瓜地马拉(Guatemala),抵达一个名叫Flores的小镇,Tikal National Park的所在地。墨西哥拥有数量最多的玛雅遗迹,而位于瓜地马拉的蒂卡尔Tikal则是保存最为完整的玛雅遗址。石田的描绘让我涌起对中美洲加勒比旅行的无限向往:

  “晨雾正好完全散去,眼前是大海般辽阔的森林,延伸到地平线的另一头,满眼绿意铺天盖地。一望无际的森林固然让人惊讶,在绿色大海中最吸引众人目光的还是其中的某一角——仿佛摩天大楼从海底升起,金字塔的白色尖顶错落在森林中,指向天空,我茫然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Tikal Temples,终有一日我也会去的。下面先跟随石田的脚步走向南美。

  第二章 南美洲---强盗太乱来了!

  很困惑为什么石田说因为北美最南端的.巴拿马(Republic of Panama)连接南美大陆那段细的像十二指肠,只有茂密的森林,根本没有道路,所以他从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飞到了厄瓜多尔(Ecuador)。Prison Break里面,明明那个哥伦比亚小男孩就是从位于Panama City的Sona监狱由他爸爸开车接回Colombia的家的嘛。Google map看上去也是大块的陆地,那么即便事实上的确是无路可行,石田的十二指肠描述至少是不够准确的。

  在秘鲁(Peru)去往著名印加遗迹(Inca Empire)马丘比丘Machu Picchu的路上,石田经历了本次旅行的第一个重大打击。三个男人在自行车骑士们都惧怕的纳斯卡沙漠(Nazca Desert)将他的家当洗劫一空。石田苦中作乐地感叹幸好贞操得保。在秘鲁首都利马(Lima)的西海民宿住了35天以后,石田终于重整兵马开始进军马丘比丘,他花了16天翻越安第斯山脉(Andes Mountains)抵达Cuzco/Cusco,坐了一整天火车后抵达Machu Picchu。但是在网络或电视上看到过的景象却使得石田眼前的印加遗址大打折扣,“比电视上看到的还小”。所以此番自然景观的比较,Tikal Temples胜出。

  从智利(Chile)首都圣地亚哥(Santiago)一路往南到达暴风地狱巴塔哥尼亚地区(Patagonia Region), 石田和大蘑菇头清田二人终于得以穿越自行车骑士们的又一大难关,最终抵达南美大陆的终端,阿根廷(Argentina)火地岛( Tierra del Fuego)的省会城市乌斯怀亚(Ushuaia)。此时距从阿拉斯加出发已经一年零九个月了。石田站在“世界尽头”远眺城市街景,并没有泪眼婆娑,但是强烈的满足感涌上心头。接下来他将飞往北欧的丹麦,开始欧洲之旅。

  第三章 欧洲---日常与非日常之间

  从南美飞往丹麦,从大陆的最南端前往大陆的最北端,北欧的斯堪得纳维亚半岛(Scandinavian Peninsula)。欧洲物价高,为了省钱在进入北极圈以后都依然在河里面洗澡,而且还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作者的意志力和生存能力让人佩服。挪威(Norway)的峡湾(fjords)举世闻名,然而对于在欣赏景色的同时还要从零海拔骑到一千多公尺高度的自行车骑士来说,这真是冰火两重天的折磨吧。南下芬兰,而后进入波罗地海(Baltic Sea)三小国之一的爱沙尼亚(Estonia)(其余两国分辨是拉脱维亚Latvia和立陶宛Lithuania)。译者在此处似乎翻了错误,将波罗地地区 (Baltic region)与巴尔干 (Balkan)混淆。须知巴尔干半岛 (Balkan Peninsula)的国家通常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的阿尔巴尼亚 (Albania),希腊(Greece),保加利亚(Bulgaria),克罗地亚(Croatia),罗马尼亚(Romania),土耳其(Turkey)等国,正好位于爱沙尼亚等国的南面。

  在爱沙尼亚免费教一位美女日文数日;在波兰(Poland)首都华沙(Warsaw)与一位卖香菇的老伯因为穷苦人民的友谊惺惺相惜;在伦敦打工数月期间偶然得知诚司大哥在西藏的深山遇难;在去爱尔兰(Ireland)的阿伦群岛(Aran Islands)途中遇到单腿旅行的永子小姐,共同游历褐安古斯石堡 (Dun Aengus);抵达欧洲的最西端 (Westernmost Point ),位于葡萄牙(Portugal)的罗卡角(Cabo da Roca);随后离开西班牙坐船前往非洲。欧洲之旅画上句号。

  第四章 非洲---我们的旅程

  对裕辅而言,从欧洲进入非洲与从美国踏入墨西哥给予了相似程度的心灵震撼。发达地区与发展中/不发达地区的对比的确强烈。有人说,从厕所就可以判断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想来作者是有切肤体会的。摩纳哥(Morocco)应该算是非洲相对富裕的国家了,却也没给裕辅留下什么好印象。可能他骑自行车旅行的缘故,可以看到更贴近真实生活的画面。我倒是一直幻想着他没准会顺便讲讲F1的那条经典赛道啊,三毛的撒哈拉啊,结果他轻描淡写就带过了摩洛哥。起初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期待着很多对经典景观的描述以及相应攻略,结果发现这其实是一本极其感性的书。

  一路往南穿过撒哈拉经塞内加尔(Senegal)进入几内亚(Guinea),旅行中的又一个高潮到来。旅行中受到疟疾折磨的裕辅在一团狼狈中踏入一片森林,“地平线上笼罩着一层蓝色的武器,上头浮现森林的影响,看来非常不可思议,就像森林沉入了湖水的深处”,他还很小资地配上恩雅(Enya)的天籁之音,让我忍俊不禁。不过因为他模糊的描述,我也没能理解他看到的到底是海市蜃楼,还是真正的景象?蓝色的雾气到底又是什么呢?

  接着往西进入马里(Mali),南下布吉那法索(Burkina Faso),作者失而复得的太阳眼镜让他对非洲的民风和人性来了番无聊的思索,在我看来非常完全是凌驾于自己内心的优越感之上。继续南下进入Ghana,作者却因为中非局势的动荡只得直接飞往东部的乌干达(Uganda),略过中非(Central Africa Republic),刚果(Dem.Rep. of The Congo)等地。肯亚(Kenya)的Sabana大草原于书中只得一张照片留念,裕辅似乎更愿意多花几行文字描绘自己对坦桑尼亚(Tanzania)红茶的热爱。穿过坦桑尼亚的米库米国家公园(Mikumi National Park)时,裕辅感叹“这一刻当你的肌肤感受到非洲的大地,就会发现全世界都被动物所充满,而人类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我还惊讶地发现原来狮子在史瓦希利语(Swahili)里就叫“Simba”,难怪。在坦桑尼亚的某村庄遇到少年保保(Baobao);在莫桑比克(Mozambique)卖番茄的老婆婆主动给她打折,这位非洲最穷国的老婆婆有着“母亲”的眼神。行程处处是感动。

  在肯亚首都奈若比(Nairobi)遇到的朋友同他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Harare)碰头,组成3人自行车队,朝南端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前进。自津巴布韦往西进入波扎纳(Botswana),穿过有象群出没的热带草原进入纳米比亚(Namibia),在首都温荷克(Windhoek)自行车队扩张成4人。由最开始的坚持独自旅行到习惯旅途中不时有人结伴共行一段,裕辅的心态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沿途欣赏风景和奇妙的生物,吃鸵鸟蛋,组成小乐队自娱自乐,有人陪伴的旅途倒也其乐融融。只是行程自然因为个人的步调不同被落下不少。四人后来快马加鞭,终于在裕辅生日当天按计划抵达南非(South Africa)首都开普敦(Cape Town)。开普敦的繁华不得不让裕辅又感叹了一把贫富差异,与这边大量的富裕白人聚居区相比,中间那段纯黑人居住的“黑色非洲”实在是另一番景象。四人在好望角留影后分道扬镳。裕辅将飞往伦敦,面临环球之旅的最后一项考验,中东-亚洲之旅。

  第五章 中东-亚细亚---我面前的道路

  穿越欧洲中部,快到西奈半岛(Sinai Peninsula)顶端的时候,裕辅在凌晨两点的沙漠里被两个贝都因人(Bedouin)惊醒,一番心理挣扎后他没有走出帐篷,二人也不久后离开。不知二人是永久离开还是回去找武器或是找帮凶,裕辅开始与自己斗争是留在原处完全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挪个窝。神经过敏也好,杞人忧天也罢,他最终还是在午夜的沙漠骑行一个多小时挪了窝,并因此感叹“我凝视这世界静静地改变了面貌”,其实是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又消极的面对生活,变成想要抓住自己能掌控的机会了。

  沙漠,金字塔和红色的满月,这就是裕辅所推崇的金字塔的最佳鉴赏法。穿过土耳其东部的动乱地区,作者也曾面临在野外露营被当成游击队被用机关枪指着的千钧一发时刻;在土耳其乡下遇到有迷人笑容的少年那尔汀邀他同住御寒;穿过伊朗和中亚到达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花痴的作者在古城布哈拉(Bukhara)等了五天才见到十岁女孩儿Sabina的笑容;由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经新疆进入巴基斯坦(Pakistan),见到诚司大哥遇难几月前经过的中巴两国交界排“Good Bye”和“Zero Point”,好友清田穿上宫崎骏动漫《风之谷》里的服装迎接他,9.11发生,他慌忙进入印度。与清田在拉罕尔(Lahore)分手,裕辅往东抵达印度的佛教圣地瓦拉纳西(Varanasi),他对恒河沐浴的最初感觉跟余秋雨在千年一叹里的一样,生者与死者共享一条河,饮用与排泄,处处是生命的迹象与死亡景象的对撞。也许是见多了习惯了,他也开始跟印度人一样沐浴起来。万水千山走遍的人,果然跟余秋雨这样的酸文人不同。余大师只是对着坐在河边的中国人模样的女子暗自呼喊了一声“回去吧!这哪里是你来的地方!”高下立现。

  因为中间隔着缅甸(Myanmar),作者由尼泊尔(Nepal)飞往泰国(Thailand)首都曼谷(Bangkok)避开政治混乱地区。进入柬埔寨(Cambodia),裕辅又来了一番将吴哥窟(Angkor Wat)与瓜地马拉的蒂卡尔金字塔(Tikal)相比较,蒂卡尔再次胜出。不过他却偶然在此发现了与蒂卡尔形状相同的金字塔,疑心两个文明隔着大洋做过交流!

  从越南(Vietnam)抵达广西桂林,然后与自己斗争是回家还是去中国的西部走丝绸之路。最终还是决定逼迫并成全自己一把。从乌鲁木齐出发,旅途中遇到一对父女在热气腾腾的沙漠给他一瓶冰水,裕辅开始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路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身边的朋友,问自己为什么这些是会让自己难以忘怀。这种想要独立又发现自己并不能完全与其他人隔绝开来的心态,让他有所“顿悟”。这心态,看上去很日本。

  心随风起 葬身于荒野亦无悔

  时隔七年半,他终究是回来了。

  《不去会死》读书笔记【五】

  在此之前说说买这本书的经历,其实早在未看过它封面之前,在网上已经看过对这本书推荐的内容了。而真正驱使我花原价买下它主要是那天突然的心血来潮所致-那天正好是初中的同学聚会,本来只以为只是简单的在某地坐下来汇报一下近况谁知到后来演进到了"饭后运动"……好吧,就在这里我和其他人产生了一点分歧,过程有点复杂,结果就是道别了他们然后和某人去了Pizza hut。

  而这本书,就是在"安安静静地坐在某地喝着咖啡用来打发时间顺便充实一下"的设想下到书店买的,期间当我见到联合书店楼上竟然有露天coffee shop时曾有无数想打电话叫已经在某地等我的人转移阵地的冲动,不过,还是等下次吧。

  因为原本对旅游并没有太大的憧憬,所以当时也只是草草的翻了十几页,待到真正将它看下来已经是三天后的事了。

  连同后记才三百多页的书记录了作者石田七年来周游世界的历程。

  是七年来,用自行车周游世界的过程。

  在开头几节的时候,我还在暗自嘲笑为了梦想辞掉工作的石田在阿拉斯加被"勒索"时落荒而逃的窘样,到了后来,慢慢的透过他的视线看到了一路的风光,从育空河到蒂卡尔神殿,从北美一直到中东,看尽了尘世的冷暖,也历遍了各种别离,

  

【《不去会死》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久坐会死,椅子要命!02-10

七生七死成语解释04-05

男生怎么去除脚上的死皮01-26

上班族盒饭加工见光死01-26

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01-24

会飞的教室读书笔记(15篇)04-07

元旦国内有哪些不得不去的景点04-03

《会飞的教室》读书笔记(汇编15篇)03-29

《会飞的教室》读书笔记汇编15篇03-29

这个星球不配我死:埃隆·马斯克传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