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土家族过年风俗介绍

时间:2021-03-01 10:23:37 春节 我要投稿

土家族过年风俗介绍

  相传很久以前,土王杨格鲁带领族人沿辰水迁徙至梵净山脚下,见这里山清水秀,树木葱茏,平坝遍布,下地可种阳春,上山可捕禽兽,下河可捉鱼虾,于是就带着族人在这里定居下来。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土家族过年风俗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土家族过年风俗介绍

  篇一:土家族过年风俗介绍

  有一年腊月,一支强大的外族队伍开进了梵净山区,并安营扎寨,并派出信使向杨格鲁送交战书,约定年后的第一天在宙逻河畔交战。杨格鲁接到战书时已是腊月二十七了。于是,他吃不香,睡不宁,在寨子里来回走动。族人们都欢喜地筹办年货、打糍粑、杀猪羊,谁也不知大祸将临。杨格鲁边走边想计策,“咚”的一声,头撞在一棵松树上。这时一群娃崽见了,哈哈大笑起来,杨格鲁被眼前的娃崽们吸引住了,因为他们正在玩打仗的游戏。看了半晌,杨格鲁突然眼睛一亮,愁云顿消,欢喜地用手捋了捋胡须,笑着自语道:“有救了,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这天夜里,杨格鲁召集九溪十八洞四十八寨的头人,去他的住地共商退敌大事。当大家到了之后,杨格鲁咂了一口叶子烟,站起来激动地说:“一直以来,我们生活在这里,安静舒服。眼下外族敌人大军压境,想抢夺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宣布提前一天过年,敌人过年之日,就是他们大败之时!”

  腊月二十九这天,头人们把杨格鲁的命令传达下去,因此所有土家人都忙着提前过年。家家户户来不及细切细炒,就把猪肉砍成坨坨,放在鼎罐里,拌以猪杂、白菜、萝卜、粉条合煮,并且将块块肉裹上米面放在甑子里与饭同蒸。

  这时候,他们就将打好的糯米粑粑用手揪成坨坨滚黄豆面吃,未酿好的米酒,他们连糟也舀起喝了。大家吃饱喝足后,就将剩下的饭菜、米酒,用饭盒、葫芦装吊在腰间。天将擦黑,土王杨格鲁就带领土家兵整装出发。一路上,他们穿越高山密林,涉过飞瀑险滩,摸向六十里外的敌营。当天微露亮光的时候,土家兵已赶到敌营附近,杨格鲁命令大家挖好陷坑,埋伏在深山老林里待命。

  再说年三十这天,远道而来的敌营官兵都想回家过年,根本无心打仗,但见他们在营房里喝得醉醺醺的。这时,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牛角号和战鼓声,土家族兵士挥动长矛大刀冲向敌营……不一会儿,敌兵死伤过半,剩下的都跟着头领失魂落魄地逃跑了。土家族兵士乘胜追击,直到第二天,把敌兵赶出大小两江,方才班师回朝。从此,外族人再不敢到梵净山的土家山寨来骚扰了。

  杨格鲁带兵凯旋,喜讯传遍九溪十八洞四十八寨,全族人欢喜极了。人们在坝子上燃起了一堆堆熊熊的篝火,摆上醇香的米酒,擂响了牛皮鼓,敲起了铜锣,吹着唢呐、长号。一时间,女人披着长发,而男人们袒胸露背,身披土花被面,头插金鸡尾,腿扎稻草,大家围着篝火手拉手肩挨肩背靠背地跳啊唱啊。大胆的青年人还从火堆上跳过去,跳过来。

  从此以后,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土家人世代沿袭年尾提前一、二天过年的习俗和饮食习惯。每当过赶年,家家户户吃合菜,打糍粑,蒸面面肉,饮醪糟酒,燃起篝火,载歌载舞;或者一家老小围坐在火塘旁唱歌直至天明,亦传说不能麻痹睡觉,仍须随时准备迎战,以防敌人卷土重来,后人称之为“守夜”。

  篇二:土家族过年风俗介绍

  跳丧舞又名跳丧鼓,土家语叫“撒尔嗬”,是恩施土家族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早在隋唐时期,土家先民就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据有关史料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唱俚歌哀词。”这种祭祀歌舞,在古代巴人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沿袭,千古不绝。哪家死了老人,村民们闻讯而至,通宵达旦,这叫“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丧鼓陪亡人”。这种丧葬习俗经过不断传承,逐步演变为恩施土家族的跳丧舞。

  跳丧舞的种类繁多,按跳丧格局大致可分“四大步”、“待尸”、“么连嗬”、“摇丧”、“打丧”、“哭丧”等20多种类型。按模拟形象动作分,有“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虎抱头”、“牛擦痒”、“猴子爬岩”、“狗吃月”、“狗撒尿”、“燕儿衔泥”、“古树盘根”、“幺姑筛箩”、“耍五巾”、“风夹雪”、“滚身子”等。跳丧时,锣鼓大作,鞭炮阵阵,一人击鼓叫歌,跳者围棺接歌而起,脚跟鼓点鼓跟脚,跳者二至四人,但女人不能跳丧。击鼓者领唱,对舞者和,多为高腔俚调,边唱边舞。鼓声一起,或高歌狂舞,或轻歌曼舞。舞者头、肩、腰、臂、腿、脚尖、脚跟齐动作,跳着变化多姿的舞步。有时掌鼓击锣二人坐唱,其余人唱和,此名“坐丧歌”;有时掌鼓击锣二人坐唱,另二人边跳边唱,此名“跳丧鼓”;有时四人围棺转圈,边跳边唱,此名“转丧鼓”。

  跳丧舞的曲调有“撒尔嗬”、“叫歌”、“摇丧”、“将军令”、“正宫调”、“一字词”、“节节高”、“螃蟹歌”等数十个曲牌,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跳丧的唱腔分高腔、平调,节奏鲜明,主要是6/8拍。跳丧有歌有舞,舞的成分较重。舞蹈时,整个舞场均随掌鼓人的鼓点和唱腔随时变换曲牌、节拍和舞姿。掌鼓者也通过鼓心、鼓边、鼓沿敲击出富于变化的`鼓点,边击鼓边领歌,和歌而舞。跳丧舞舞姿狂放,随着击鼓者的指挥,不时改变舞姿和节奏,激越时似山风呼啸,张弛交替,古老质朴。

  跳丧舞从音乐、舞蹈到歌词内容,少有悲伤之感,音乐高亢欢快,舞步健美勇武。跳丧是“欢欢喜喜办丧事,热热闹闹陪亡人”,只有“走顺头路”即寿终正寝的人才有享受跳丧的资格。如父母尚在而晚辈先去世,除非已有儿女抱“灵牌”,否则是不能跳丧的。

  跳丧舞的歌词内容十分丰富,有颂赞土家先民开疆拓土、回忆民族历史的;有反映先民图腾崇拜、渔猎活动的;还有歌唱死者生平事迹的,前唐后汉的历史传奇、日常的生活趣事都是歌唱的题材。歌词多呈四句七言,内容古朴。每唱完一首,最后大家高声合唱一句“解忧愁噢”,表示为死者家里散忧愁。

  这就是土家人,即使面对死亡也要笑,也要歌之舞之,让亡灵在快乐中飞升,悼念在歌舞中飘溢,离别在超脱中激荡。撒尔嗬是笑对生死的歌舞,土家族是笑对生死的民族。

  如今,跳丧舞已逐步从丧葬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颇具观赏性的土家族群众性舞蹈。跳丧舞是土家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财富,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多侧面地展示了土家民族的风情习俗,它是土家民俗文化的奇葩。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居民:

  土家族爱群居,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土家人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现在保留亦有。

  服饰: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习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场。

  宗教信仰: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饮食习惯: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文化: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史诗、山歌最为著名。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生活:

  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节庆:

  土家族以过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

  篇三:土家族过年风俗介绍

  过年是土家族最隆重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节日,从腊月廿四过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除夕夜之前的时间,主要是为过年作准备工作,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制作腊肉、香肠以及糍粑(少数家庭虽然不自己制作,但也要购买)。

  进入腊月后,土家族的家家户户就开始着手准备年货了。此时,在外务工、学习的人都要四面八方赶回家团聚。整个腊月日程安排如下:杀年猪,熏腊肉,磨豆腐,打粑粑,炒炒米等。这些都是土家族过年的典型活动特征。

  (1)除夕团年

  农历大年三十称为“团年”,大年三十是团年的日子,也是土家人一年中最热闹幸福的日子。土家人“团年”相当讲究:第一,家庭成员必须到齐,儿女们不管在多远的地方工作或是念书,都得赶回家一起吃团圆饭。第二,土家人团年所有人必须同时入席,待家里长辈到院子里放完团年鞭炮,入席说上几句喜庆话后,团年饭才正式开始。一般准备年夜饭是家里的女人负责,男人一般负责帮烧火,但是现在一般不烧柴火,所以男人们就是帮忙打打下手,或者贴春联、打牌,甚至干脆看看电视啥的。

  除夕以后就是大年初一了,土家人从这一天开始拜年。土家人把正月十五当作过年的最后一天,这天除了还没有拜完年的人家,一般都会在自己家里过,一家人在一起吃汤圆。大年初一要拜年,“初一拜家神,初二拜丈人”,初一早上都到父母家拜年,拜完年之后才到丈人家去。

  (2)过元宵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吃完代表“团圆”的汤圆后,土家人的年就到了最后一个大型活动了:“耍毛狗”--一种带有娱乐和宗教色彩的篝火晚会和逗七姊妹、照排排亮、玩龙灯、舞狮子等。

  常言说得好:三十晚上的火,正月十五的灯。小孩最盼望的是正月十五的晚上,因为那晚家家户户都要照排排亮。夜幕来临,大人小孩就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点燃一排排的蜡烛,在微风吹拂中一闪一闪的,煞是好看。玩龙灯最热闹的就要数正月十五了。吃过丰盛的晚饭后,舞龙的人会光临乡里的每一户人家,在每家人的家门口前舞上一会,看热闹的人们则会随着舞龙的人一块玩。转到河滩上进行隆重的“烧龙仪式”。人们用自制的长竹筒装满黑火药,每人拿几支,点燃后对着龙头和龙尾猛烧,喷溅的火花显得十分辉煌,舞龙的人则千方百计地躲避。经历很多回合后,直到龙头龙尾被完全烧完为止。当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嬉笑声,锣鼓声,鞭炮声,使得一年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结束。正月十五过完后,年就结束了,预示着人们又要开始新的一年的春耕了。

  土家女哭嫁习俗流传久远。清代土家诗人彭潭秋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离别,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

  土家姑娘出嫁前哭嫁多在婚礼前三日开始,哭三天三夜。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数碗,邀亲邻少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嫁歌每首四句,先从母亲哭起,接着是父、祖、兄弟、姐妹。哭完直系亲属再哭旁亲。哭到哪位旁系亲人,则此人需送钱添箱。凡是来劝哭的人都要哭遍,女性则须陪哭。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感谢养育恩,诉说离别苦,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画、十绣、十二月等。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惋动人。

  用歌舞来祭祀死去的亲人,用哭声来庆贺欢乐的出嫁,本是土家民族独特风俗的传承,也是土家文化之精髓。十年前,土家女子出嫁时不会哭或哭得不动人,还会被人耻笑,而现在,土家族姑娘在结婚时却极少有人再哭了。

  大概这也是土家民风民俗日益零落的迹象吧。或是土家旅游业热点多卖点少的根本原因之一。

  别失却那分土生土长的古朴韵味,别失却那分原始的生态文化,愿哭嫁歌不会成为土家族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