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端午节的习俗

时间:2023-08-31 12:26:03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1

  香水现代人听多了,而在古代,古人时刻戴在身上的是香包,香包也可以算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人们为了驱赶蚊虫,或者为了家庭和睦,香包都给了人们很好我寓意和希望。

端午节的习俗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端午节的习俗2

  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所化生。《易传·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日月的节奏,那么,也应当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律与人生节律的“节点”。大自然有阴阳,人也要讲究阴阳的消长平衡。按“天人相应”的精神,人体也应适应大自然的节律。

  中国传统节日便在这“天人协调”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而成。

  邻近夏至,白昼在一年中达到最长。这日阳气最旺,阳极会伤身,需要避毒。《礼记·月令》说:“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仲夏天气日益湿热,又值汛期,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人们需要一个全民的迎夏“卫生防疫节”——端午节。

  在古代物质条件下,端午节人们会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防疫健体的各种香囊荷包,採集各种药材备用,烧药草汤洗浴……

  富 有民俗特征的还有“艾虎”和“蒲剑”。艾,入中药可以祛寒湿,干艾搓成绳点燃可以驱蚊蝇,艾绒做成炙条可以治病。将艾叶剪为虎形,或将艾叶贴在虎形彩纸 上,就叫“艾虎”,人们佩戴或张挂,祈以避邪驱瘴。蒲,即菖蒲,含挥发性芳香油,叶子中间有脊线,状如宝剑,用菖蒲作剑,或插或贴于门楣。“蒲剑”可以散 发芳香,清除污浊空气,还可通窍醒脑,驱赶飞虫。这些都是利用自然资源防疫防病。

  注入屈子精魂

  中华传统节日的规律为“因天人相应而立,孕人文精神而丰”。

  传 统节日节俗虽可溯源至原始社会部落某些遗风,例如,清明节前寒食是先民换季改火的遗风,端午节的龙舟与水网地区先民(如吴越族群)对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有 关。然而,风俗一旦形成,便有其自身的生命流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环境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后人往往模糊了先民的意图,据自己的时代意识和地域特 征,作出合乎己身的解说和发展。

  因地域有异,各地区“解说”往往与本地先贤挂钩。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越王勾践或孝女曹娥,湘西和桂林等地挂上伏波将军马援……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在节日习俗中得以传扬。

  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出来,甚至被说成是端午节“起源”。纵然不是“起源”,但中国人民选择屈原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屈 原是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诗人,以自身高洁人格谱写了伟大诗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不仅“太息”,而且“掩涕”,爱得深沉!这就是 爱国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求索不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高洁的人格,不与卑鄙者同流合 污,不受恶浊世风习染,坚守节操,宁死不污,身殉理想,九死不悔。

  这样的诗句千年传颂,融入在节日的习俗中,参与铸造着中华儿女的民族性格。

  既是诗人节又是体育日

  屈原精神成了端午节的“节魂”,因此,端午节又称为“诗人节”。端午节前后,报刊、网络等媒体涌现出许多好诗歌。为继承端午节的优良传统,发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举办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端午诗歌朗诵会”、“端午诗歌大赛”,既合传统又合时宜。

  端 午之另一项重要习俗——划龙舟,由远古龙图腾而来,又演绎出追悼屈原的文化意义,在水网区域形成盛大的娱乐竞技活动。代表各乡、村、单位的龙舟间开展竞 赛,成千上万的群众沿水呐喊助威……群众的热情得到极大调动,集体荣誉感得到极大激发,齐心协力、奋勇争先、拼搏向上的昂扬精神得到彰显。

  端午节逐步成为了“龙舟节”、“民俗体育节”。

  又 一个端午节来临,华夏大地艾熏又起,粽子日盛,龙舟竞渡开展在全国各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须有中华文化之复兴,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是 生活状态的中华文化。在欢度节日的同时,我们正感受中华文化的滋养,分享传统习俗带给我们的快乐。 (李汉秋作者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

  仓颉造字的故事 仓颉造字的地方 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关于仓颉造字的故事

  仓颉也称苍颉,是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但普遍认为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

  仓颉,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助手。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进而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

  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七夕原来不是情人节 揭秘宋人是怎样过七夕的?

  七夕原来不是情人节 揭秘宋人是怎样过七夕的?每一年的七夕,不知尘世中有多少红男绿女像牛郎织女一样约会。反正现在许多人都将七夕理解成了情人节,大概是因为看到七夕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吧。但实际上,七夕跟情人节毫无关系,恰恰相反,过去民间谈婚论嫁,还要有意避开七夕:“七月七日,迎亲嫁女避节。”为什么?你想啊,牛郎与织女有情人终成眷属,却两地分居,天各一方,一年才能见面一次。尽管宋朝诗人秦观写了一首《鹊桥仙》,歌颂七夕的浪漫:“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然而,这样的浪漫只合存在于诗歌,人世间又有哪对情人愿意相爱的人分隔两地,“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其实是女儿节,或者说是乞巧节。过去的女儿家,都希望自己心灵手巧,日后能相夫教子、男耕女织。现在女孩子的理想是“求养”。品味是不一样的。而织女是巧星,传统女性的偶像。所以每到七夕,姑娘们都要做各种奇巧小玩艺,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祈祷之后,姑娘们还会互相赠送小工艺品,送上美好祝福。

  宋代的七夕,是一个非常盛大、隆重的节日。节日的热闹气氛,从农历七月初一就开始了,据《醉翁谈录》的记录:“七夕,(京师)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东京梦华录》也记述说,“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七夕之夜,一般人家都要洒扫庭院,富贵人家则会在庭院中搭起彩楼,叫做“乞巧楼”;楼阁上摆满各种精巧小玩意、精美食品,女孩们望月穿针,焚香列拜,这叫做“乞巧”;宋朝姑娘们过乞巧节,还有一个有意的习俗:捉一只小蜘蛛,关在小盒子里,七夕次日打开盒子看蜘蛛结出的网,如果蛛网圆正,则表示“得巧”,姑娘们获得了纺织的巧智。

  宋代的七夕还是一个购物狂欢节。“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街市上非常之热闹,大街小巷“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这个“磨喝乐”,乃是宋代最流行的泥娃娃(“磨喝乐”原为梵文“摩喉罗”的讹音,不知何故被宋人借用来命名泥娃娃),其地位相当于今日的芭比娃娃。

  同芭比娃娃一样,“磨喝乐”制作精良,身材、手足、面目、毛发栩栩如生,而且也配有漂亮的迷你服装。《醉翁谈录》说:“京师是日(即乞巧节)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喉罗。小大不一,价亦不廉。或加饰以男女衣服,有及于华奢者,南人目为巧儿。”《繁胜录》也说,“御街扑卖摩侯罗,多着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著背儿戴帽儿者。”尤以吴中名匠袁遇昌制造的“磨喝乐”最为神奇,“其衣襞脑囟,按之蠕动”必泥人内部配有机械装置。

  宋朝的寻常市民家、富室乃至皇家之中,都有“磨喝乐”的忠实粉丝,“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流风所至,宋朝孩子很喜欢模仿“磨喝乐”的造型:“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喉罗之状。此东都(汴梁)流传,至今不改,不知出何文记也”。大人们夸一个孩子可爱迷人,也会说“生得磨喝乐模样”。“磨喝乐”既然风靡天下,价钱也就不可能太便宜,“价亦不廉”;贵者,“一对直数千(文)”。名匠袁遇昌制作的“磨喝乐”更是昂贵,每对叫价“三数十缗”。

  除了“磨喝乐”这种宋朝人的“芭比娃娃”,商家在乞巧节前面,还会隆重推出其他玩具,如以黄蜡铸成的“凫雁、鸳鸯、鸂鶒、龟鱼之类,彩画金缕”,叫做“水上浮”;又有“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叫做“谷板”;有“以瓜雕刻成花样”,叫做“花瓜”;又有“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叫做“种生”。这些新奇玩意儿,“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一词起源于唐玄宗的生日

  一年一度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浴兰节、诗人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历史上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种之说,最为传统也最为盛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屈原本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后立即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一个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楚国有名的贤臣屈大夫时,便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粽子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唐代诗人文秀为此曾写《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其实,“端午”一词最早却起源于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原来“端午”的意思是每个月的第一个五日。晋朝《风土记》中就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这明确指出“端”取开端和初始之意。而“午”不仅与“五”同音,古代两字相通,“端午”又称“端五”;而且,在古人用十二地支对应月份的排列中,“午”正是五月,因此“端午”便具备了专指“五月初五”的含义。当然,这只不过是民间的说法。而“端午”的最终定名是在唐朝。这就是因为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也就是八月的第一五日。为了避讳,当时经大臣宋璟提议,把“端五”正式定名为“端午”,并延续至今。

  唐玄宗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初五,当时朝廷讨论将其生日设为“千秋节”。唐朝宰相张说《上大衍历序》中就曾说:“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由此可知,将端午正是定名之时是唐朝开元十六年,即公元728年。关于此事《旧唐书》中说:“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寮于花萼楼下,百寮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唐会典》对此事也有明确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右丞相薛曜、左丞相张说等上奏,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并规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欢,“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于是,第二年,即开元十七年八月端午,朝臣放假三天,唐玄宗和杨贵妃在皇宫的花萼楼前举行盛大的宴会和乐舞表演,庆祝第一个“千秋节”。公元742年,唐玄宗采纳大臣们的建议,将年号“开元”改为“天宝”,为与“千秋节”相应,又于天宝元年“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千秋县就是今日的安徽省天长市。

  然而,唐玄宗的八月端午的生日大庆早已化作千年尘埃,而只有屈原投江殉国之日的五月端午成为普天之下的老百姓的传统节日。那么,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宁愿相信端午节是为了纪念那个投江殉国的楚国诗人,为什么相信龙舟竞渡是为了争取时间抢救这位贤明之臣?为什么相信包粽子、向水中抛掷粽子是为了不让水怪吃掉屈原呢?

  众所周知,屈原不仅是先秦时代最有名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的《离骚》、《九歌》等代表作品成为在中国文坛上千古流传的不朽诗篇。屈原一生追求真理,追求理想,毕生致力于自己国家的强大,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支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柱石。

  屈原是伟大的屈原,屈原的情操是伟大的`情操!屈原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他看到国破家亡,人民生灵涂炭,自己追求的理想破灭而宁死不屈。因此,中国的老百姓在端午节要纪念屈原,也正是为了弘扬屈原的这种爱国主义伟大情操。

  当然,中国的老百姓纪念屈原,其实并不是在纪念屈原的投江自杀,而是他的那种在国家和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奋起抗争的民族气节,他的那种“粉身碎骨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宁死不屈的清白精神。这无疑正是千百年来,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要把端午节作为屈原纪念日的真正原因。

  轿子的起源 轿子是怎么来的?历史上轿子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轿子的起源 轿子是怎么来的?历史上轿子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轿子,在宋代以前,人们称之为肩舆。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舆”本义指车厢。顾名思义,肩舆是指扛在人肩膀上的车厢。这个名称准确地表明了轿子的特点,也说明了轿子与其它交通工具的根本区别。

  轿子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千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尚书轿释名》),所以,在上古时,轿、桥二字相通。而它的具体形状目前还无从可考。

  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出土了三乘木质肩舆,有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制式。其中一件经复原后还可以看出原来面貌:它是由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轿杆和抬杠几部分组成。底座呈长方形,顶盖如同四面起坡的房顶形式,轿身原应围以帷幔 ; 轿前开有小门,供乘者出入; 轿杆捆绑在底部边框上,和以后轿杆固定于轿身中部的制式不同。这是目前己发现存世最早的轿子的实物。从它比较完备的结构来看当时制造轿子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它之前,必然还应有一段发展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推断,轿子起源于夏朝初期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一般认为,轿子是在古代车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中华民族造车的历史更早。《淮南子说山》一书记述:“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古代人们从自然物的滚动中得到启示: 圆形的物体在平面上移动要比其他形状的物体迅速得多。于是古代人们学会了采用在重物之下排垫圆木的方式来搬运东西,这有河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为证。

  到仰韶文化的晚期,人们己经用轮制技术来制造陶器,想必当时的工匠也会尝试制做车轮的。车辆的伟大发明,使中华民族在克服平原地区的交通障碍方面取得了成功。当远古先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为了生 存和发展,经常“迁徒往来无常处”的时候,车子给了他们多么大的便利啊! 不仅如此,以车子的伟大发明为先导,我国的上古无先民陆续发明了适用于不同自然环境的多种交通工具。大禹“乘四载”,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他使用了各种交通工具,轿子就是其中之一。

  雨伞的起源 古代雨伞到底是谁发明的?

  雨伞的起源 古代雨伞到底是谁发明的?是谁发明了雨伞?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埃及人最早使用雨伞,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的贵族们外出旅游时常常要奴隶为他们撑太阳伞。其实,中国才是伞的故乡,早在4000年前伞就出现了。据《史记》载,最早的伞叫“盖”,如“五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这里的盖就是伞,是避暑用的。又如:“孔子将行,雨而无盖。”这里说的盖就是雨伞了。《伞物记源》载,古时的伞初多为丝帛制作,纸发明后便出现纸伞,宋代称为绿油纸伞。后来不仅用来挡雨,也用来遮阳。伞被称作“能移动的房屋”。

  雨伞的发明是出于偶然吗?发明的故事是怎样的?传说鲁班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巧匠。《玉屑》上还记述,她是雨伞的发明者,第一把雨伞就是她送给丈夫出门给人家盖房屋时用的。她大概是造出了能撑合的伞.

  在英国,在18世纪才开始使用雨伞。佰纳斯 伞一度是女性的专用品,表示女人对爱情的态度。把伞竖起来,表示对爱情遥坚贞不渝;左手拿着撑开的伞,表示“我现在没有空闲时间”。把伞慢慢晃动,表示没有信心或不信任;把伞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见到你。

  到了19世纪男人开始使用伞。 由于英国多雨伞是英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传统的英国生活方式的象征,成为伦敦商人和官员必之物,英国人的象征——约翰牛就手中拿着雨伞。在文学作品、电影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伞有时被当作武器,有的伞柄可以喷洒胡椒粉,用来制止恶狗追咬。有的伞柄里有灯光可照明探路。

  英国的雨伞商店集中在伦敦的皮迪利大街。其中有个华丽的商店叫做swaine Adeney Brigg,这家店在1750年就有了,它几乎成了英国顶级雨伞的代名词。在这里一把小小的雨伞贵到什么程度呢?一把方格花纹的高尔夫伞,售价大约在60英镑;一把顶级的黑色丝绸面并配以黑色鳄鱼皮手柄的伞,售价大约是495英镑;一把尼龙面料、木质手柄的标准样式的伞,售价大约在105英镑。

  由于伞在社会学上的衍生意义,在中国古代,伞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权势的象征,这在《左传》“备物典册”《晋书舆服志》中有明确记载,而且等级森严。伞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头上的乌纱,身上的朝服一样,也是区分官职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种标志。如汉代规定:食粟二千石以上的九卿、三公用黑伞,三品以上的官员用青伞,而宋代则天子用红黄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因此古时皇帝或官出巡时乘座的轿子或车子都张着伞盖,以示“庇荫百姓”。因此这种伞又称“凉伞”、“罗伞”、“万民伞”,书面语又称“华盖”。秦始皇陵铜车马,千里走单骑中的“华盖”,都是用伞人身份的标志。这种以伞入仪仗,气势最为恢宏、表现最为充分的可能要数台湾省发行的“明人出警入跸图”。二个五连张还外加局部放大图。仅入跸图第二枚,红、绿、黄、兰、白五顶“罗伞”,异彩纷呈,在“出警图”第三、第五枚中,既有左、右对称暂时收拢,扛在肩上的,又有居中张开正在行进中的,沸沸扬扬,浩浩荡荡,可谓显赫。

  正因为伞有象征荣华富贵的作用,所以东方民间婚礼迎娶中亦有打伞的习俗。这在澳门、朝鲜发行的民间婚礼邮票中有着生动的描绘。伞,不仅是一种古老的生活用品,也不只是官府的仪仗装饰,还是戏曲、歌舞、杂技艺术中常用的道具。台湾省1983年发行的《白蛇传》邮票,第一枚反映的就是"西湖借伞"的情景,正是这把伞,一借一还便衍生出许仙和白娘子之间的曲曲折折的爱情故事。而直接以伞为中心道具的民族民间艺术,中外邮票都多有反映。

  放爆竹的起源 我国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放爆竹的起源 我国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我们中国人历来有这么一个习惯,每逢新春佳节来临的时候,要在街头巷尾燃放鞭炮。在大城市的闹市区,为了安全起见是禁止燃放爆竹的。

  小孩子放小爆竹,批劈啪啪;大人放大爆竹,轰轰隆隆;甚至那一串串从好几层高的窗口挂下来的爆竹,要放好一阵子,简直要把你的耳朵也要震聋。

  这时,你会感到奇怪,那爆竹里面明明没有竹子,为什么叫“爆竹”?又为什么在新春年节的时候,家家户户有要燃放它呢?

  说来倒也有趣,最早的爆竹真是用竹子做的。那时,人们把竹子锯成一段一段的,保留两头的竹节,并把它扔进火盆里。竹节以受热,密封在竹筒里的空气就会膨胀,于是“啪”的一声,把竹子爆裂开来了。“爆竹”这个名字,就这么得来了。

  为什么到过年的时候,要燃放爆竹呢?

  有这么一个传说:

  在我国南方,有一座不知名的山,漫山遍野长满了竹子。山上生活着一种名叫“山燥”的怪人。山燥身高不到一尺,样子同人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他只有一条腿,行动却比人敏捷利索。

  山燥不怕人,每当旧年即将过去,新年会要来的时候,他就要到山下的村子里来偷东西吃。村民们闻讯就拿着棍棒追捕山燥,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凡是同这个被抓的山燥接触过的人,都得了一种怪病:不是浑身冷得瑟瑟发抖,就是热得全身丝丝冒烟,难受极了。

  大家正苦于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对付这讨厌的小怪人,却碰到了一件意外的事。

  这里的村民是以砍竹子为生的。他们常常把截下来的竹节丢在一旁,堆的高高的。有一次,几个村民到到山腰砍竹,肚子饿了,就用丢弃的竹节煮食。这时,正逢几个山燥下山。村民们准备弃食逃跑,但又怕山燥追赶上来,吓得不敢动弹。这时,燃烧的竹节正发出毕毕剥剥的巨响。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几个山燥始终站的远远的,不敢靠近正在煮食的村民。有一个机灵的村民想,也许是那毕毕剥剥的响声,使山燥不敢靠近。他又往火堆里添加了不少竹节,毕毕剥剥的声音就更大了。果然,那几个山燥吓得拼命往山上跑。后来,每当山燥下山的时候,村民们就把竹节放在火盆里,用它爆裂的声音驱赶山燥。

  从此,每当农历正月初一的凌晨,人们就要烧竹节,用以恐吓山燥,以求得新的一年的安宁。

  在古代,人们就是用爆竹来赶鬼、辟邪、逐瘟的。

  燃放爆竹的风俗,据说早在我国唐朝的时候就有的。在世界上,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到了唐朝,火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用竹节来燃放爆竹太不方便了,有人就向想到了火药。她们仿照竹节的样子,用纸卷制成一个个爆竹,里面放上火药,火一点就“碰”地响一声,就完了。

  后来竹子制作越来越精巧了,还出现了花炮,有响一下的,有响两下的;有大如竹节的,有小如麦杆的。真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

  现在,每逢家里有喜庆,或遇到重大节日时人们总是要燃放爆竹,以表示庆贺。

  天长日久,人们对爆竹那“彭-啪”的响声,又不满足了,还希望能看到它的火光。于是烟花诞生了。在新春年节的头几个夜晚,到处可以看到孩子们成群结队,蹦跳于街头巷尾,嬉声喧天,在一片光彩和烟雾之中,彻夜打“烟花仗”。

端午节的习俗3

  1:赛龙舟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端午食粽

  端午节要吃粽子,这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3:佩香囊

  端午节的时候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我们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4:悬艾

  民谚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5: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我们中国的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节的目的

  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端午节的习俗4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_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食粽

  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在老北京,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

  扒龙舟

  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悬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吃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五毒指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古人将它们的形象盖在饼上,馅儿也是“五馅”:樱桃、荸荠、桑葚、黄杏和江米藕。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古人们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长命缕

  长命缕是端午节的一种配饰,用五色丝线结成手绳,可悬于门首、挂于床帐,或戴于孩子脖颈、系于手臂上,可以避灾除病、延年益寿。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端午节有什么寓意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是一个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实际上,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渐淡化是近年来的一个趋势。这已经不仅仅是端午节所要面临的严峻局面。春节这么重要的节日不照样有人抱怨“年味不浓”了吗?比起圣诞节和情人节,传统节日普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于端午节,在大城市的生活中,人们仅仅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功,引发的一场“端午节保卫战”,总算让人们高度关注了一下这个节日,但“风波”过后,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通过节日复兴传统文化的想法,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我们太过于强调节日的文化内涵,忽视了人们参与其中的行动培养。就像端午节,如果仅仅是吃个粽子,那对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就是简单地测量了一下,大超市到自己家的那一段距离有多远而已。

  中国的端午节使人们必须保持肃穆心态的节日。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显然不利于传承其文化涵义。

  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日,为人民过好端午节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从时间上予以保证,使其象征意义上得以重视,会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但是,如果仅仅是“双休日”变成了“三休日”,不是简单的放假了事。必须复兴这一节日在公众生活中的重要位置,维护它被权威化了的文化含义,更要深入挖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以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

  端午节的相关故事

  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

  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5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在广州话里,我饶有兴趣地找了一些特色的名词,根据一些资料作解释,以此看看广州的端午风俗。

  >【扒龙船】

  赛龙舟是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项目。赛龙舟,广州人称“扒龙船”,过去多为郊区农民为之。

  龙舟竞渡在廣州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端午节,都要举办端午赛龙舟的活动。明、清两代,廣州是龙舟竞渡的鼎盛期。古时廣州龙舟竞渡与今天不同,是舟大人多,一种艺术性很强的群众艺术活动。正如屈大均当年所形容的:舟龙长十余丈,高六七尺,龙须去水二尺,龙额与项坐六七人,中有锦亭,坐倍之。旗者、盖者、钲鼓者、挥桡击楫者,不下七八十人。有的龙舟,上建五丈樯,樯上有台阁二重,中有五轮阁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杂剧五十余种,童子凡八十余人。而现在则是舟小人少。龙舟竞渡变成了一种体育竞技比赛活动。

  20世纪30年代前,在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便将去年端午节后沉入涌底的龙船起出,俗谚谓“四月八,龙船随海滑”。30年代以后,逐渐改为五月初一才起出龙船。俗语顺口溜:“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初五是赛龙船的高潮,得胜者可获赏全只烧猪与赏银元。初八郊区各乡龙船多集中到市郊黄竹岐进行表演比赛,因那时黄竹岐地方有一座龙母庙,初八为龙母诞。

  1994年,广州市政府正式定五月初五的龙舟活动为龙舟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在廣州市区海珠桥到人民桥的珠江河面上举办龙舟况渡活动。其时,廣州城区万人空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游客前来参观龙舟比赛,可同时参与洗龙舟水、挂香囊、尝龙舟宴等多项民间习俗活动。

  【“趁景”与“斗标”】

  广东划龙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划龙船,叫做“趁景”。兄弟村、老表村的近百条龙船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联络感情。只表演技巧,不排名次,轮流在各乡举行,从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几乎天天有“景”;初一珠村景,初二海珠大塘景,初三车陂景,初四庙头景,初五石牌、猎德景,这已是广州传承多年的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天河区、番禺区、海珠区、黄埔区、越秀区各村的龙舟都会到珠村“应景”游玩。珠村人就在农历五月的第一天进行“招景”,各村的龙船都到来“应景”,有兄弟村、老表村、友好村,深涌上下一时间彩龙飞舞、百舸争流,当天近百多艘龙舟在珠溪水竟渡巡游,让两岸群众大饱眼福。另一种形式是斗龙船,比赛夺标,又叫“斗标 ”。

  【出水龙】

  广东龙船制作十分讲究,多选择坚韧轻便的坤甸木作龙骨。每年龙舟比赛之后,便将它埋于村边河底处,直至来年农历四月初八,即传说中佛世祖生日(浴佛节),才由村中父老主持,拜祭之后,由青壮农民下水将龙船挖出,肩托上岸,打整涂油,这一仪式,叫做“出水龙”。

  【盐步老龙】

  据悉,300年前,龙舟比赛,盐步龙舟和泮塘龙舟进入决赛。盐步龙舟眼看夺标在即。不料泮塘龙舟上的年轻人扑下水去夺了锦旗,随后领回奖品烧猪。泮塘父老知晓后,将烧猪送回盐步。盐步人礼让再三,又将奖品送回泮塘。双方你来我往,终于有泮塘长者说:“请盐步受礼吧,今后盐步同泮塘结交,深厚之情,世代相传。”于是盐步龙舟作了契爷,泮塘龙舟作了契仔。传说此事后来传到京城后,慈禧太后钦赐盐步龙舟“盐步老龙”之美称。

  且看某年的“盐步老龙”的出场描述:

  ……

  “泮塘景”(景即龙船活动)的高潮就是“契爷”南海盐步老龙的露面。上午约10时,一阵锣鼓声响,盐步老龙前边的两只小船首先出现。据介绍,这叫“龙标”,寓意龙的爪子。紧接着,一艘威风凛凛的黑色“老龙”缓缓划了过来,引来两旁泮塘乡亲一阵欢呼。三四位老者划着一条小船迎过去,为盐步老龙簪花挂红。热情的泮塘人还为“契爷”准备了双份礼物,包括一整只烧猪、烧酒以及地方特色的“泮塘五秀”。老龙接下礼物后,也向“契仔”送上请柬,邀请泮塘龙舟参加他们农历五月初六的“景”,并且回赠其特产“秋茄”。

  老龙簪花挂红后,开始与陆续到来的邻村龙舟一起“游龙”。一时间,群龙奋髯,健儿举桨。每当老龙游过,旁边龙舟都纷纷让道,并且舟上人和岸上老者也都礼貌地拱手打揖致意。

  ……

  【乌龙公】

  广州珠村有一艘二百多年的龙船叫“乌龙公”(即龙船王),此龙船比一般龙舟鼓位处宽多15厘米,长多七米,造船的船板也加厚,人可以从船头沿着船舷走到船尾,“乌龙公”也丝毫不受影响,所以“乌龙公”扒出珠村与风浪博击时,特别稳,人人都争着扒“乌龙公”。有“乌龙公敲起锣鼓快过风”的美谈。以前“乌龙公”扒到那里都有老人带着小孩到“乌龙公”上取龙船水喝,据说可以消除百病、身体健康,“乌龙公”名噪一时。在乌龙公每天在珠村出发时,都会用圣水兜装上圣水,然后用珠村北帝庙前的龙眼树叶蘸水洒在各龙船划手的头上才会出发,以求顺风顺水,平安、吉祥。龙船盛事结束后,圣水兜就会高价投标。

  【起龙】

  “起龙”是端午龙舟节第一个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已有约300年历史。民俗选吉日良辰,清早由丁壮、父老来到上年沉塘的船坳(即船坞)前,焚香烛、上酒果、燃鞭炮。随着隆隆的龙舟鼓锣声,丁壮们争先跃入泥淖,锄去杂草挖开淤泥,舀却积水,待船只慢慢浮起。由于早潮已退,一般还需待下午或次日潮涨,将船起出空地,或以龙架将其支起,用柚叶或艾叶水洗净,再经数天至一周的抹猪油、补桐油、添新漆等,再另择时日采青、安上平时供在祠堂的龙头龙尾,这样龙舟才光彩夺目。广州周边有传统龙舟的村埠频频看到。连日雨霁交替,龙舟水涨,老城区内,天河车陂、石牌、猎德;海珠龙潭、土华、小洲;荔湾沙涌、坑口;黄埔下沙、双岗、南湾等等大小百多处龙舟纷纷出水。

  【新抱手艺】

  广州旧俗,一般在端午节前开始,初一祭祖,初二便有送礼之举,礼物包括粽子、酒肉、香包等。已婚妇女要用“全盒”盛上粽子、生果、猪肉、酒等,送回娘家。清末民初时,私塾学生亦依例送上述礼物给先生。这些风俗,1949年后城市中已不多见,乡村中仍有。节日期间,姑娘、儿童身上多佩带五色丝线绣织的`香包,一般由新嫁娘制作送给亲友,俗称“新抱手艺”。香包内装香粉、朱砂、雄黄等物,意在“辟邪

  【广州靓粽】

  粽子是端午必备的食品,据说与祭奠屈原有关,各地皆然。广府地区的粽子有咸肉粽、碱水粽、裹蒸粽三类。成肉粽以糯米、猪肉、绿豆、五香粉等为原料,用芒草叶包裹,呈坟堆形;碱水粽以碱水或草木灰泡浸糯米制作,用芒草叶包裹,呈三角锥形,俗称三角粽;有加豆沙馅的,亦有无馅料的,食时加白糖或糖胶,金黄爽滑,别具一格;裹蒸粽为肇庆特产,以当地特有的荷叶包裹,用料比成肉粽更讲究,除咸肉粽配料外,有加粟子、咸蛋黄、香菇等的,呈方形。其最大的特点是裹粽的荷叶,煮熟后会留下一股清香,十分可口。

  【午时符】

  旧时的端午中午,家家贴“午时符”,一般请道士用黄纸书写,作为驱魔辟邪的一种镇符手段,符章多为汉字形体的变异。然后用水果、粽子拜神,烧艾草以薰蚊,撒雄黄酒以杀虫,另外,还用雄黄酒调朱砂、涂在小孩的额头、胸口和手心上,谓可辟邪。

  【龙船饭】

  龙船饭”是初四晚龙舟大赛前招待桡手的。龙船在出水打整之后,初三初四到各地游大比试;并到关系较好的邻村去拜访,主家村寨必以礼相迎,放鞭炮、敲锣打鼓,中午则以“龙桥饼”(类似核桃酥)招待客人,晚餐则以烧猪肉、鸡等宴请客人,互祝大赛成功。初五大赛之后,初七初八便到市郊黄竹岐去拜龙母,因五月初八是龙母诞,故廣州俗谚云:“正月生菜会,五月龙母诞”,这是广府地区两个大的民间诞会。当时南海黄竹歧有间龙母庙,附近江面也较宽阔,拜祭龙母之后,又在那里举行“绵龙盛会”,再赛龙舟。

  【赛龙夺锦】

  赛龙夺锦:又叫《龙舟竞渡》,广东音乐名家何柳堂的代表作。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广东音乐,也是广东音乐兴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赛龙夺锦》原是一首丝竹乐曲,后来为了表现乐曲的气势,改编为吹打乐合奏形式,增加了唢呐和打击乐器,全曲以曲首的音调为基础,加以不断衍生和发展。并从表现龙舟竟赛的内容出发,借鉴外来作曲技巧,大量使用模进和变形等手法,是我国传统乐曲中较少见的。

  乐曲开头以唢呐吹出号召性的引子,表示比赛开始。接着是乐曲的主题,逐渐活跃,表现了龙舟竞发,生气勃勃的景象。然后是比赛正式开始,情绪逐渐热烈,并加进了打击乐,刻画了龙舟在水上前进的形象;随后速度进一步加快,节奏多变,犹如龙舟你追我赶,气氛相当热烈。最后吹响唢呐象征比赛结束,结尾再现了前一段的曲调,表现了龙舟在碧波上自由荡漾,令人心怡。

端午节的习俗6

  端午节的习俗

  1.扒龙舟

  扒龙船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中国最早的“龙舟竞渡”的图形,发现于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村。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2.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3.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4.放纸鸢

  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

  5.洗草药水

  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关于洗草药水习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的《大戴礼记》中,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在广东,儿童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则到江河、海边冲凉,谓之洗龙舟水,洗去晦气,带来好运。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草、菖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6.拴五色丝线

  拴五色丝线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7.打午时水

  打午时水午时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时于井里打上来的水。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午时水”有“极阳水”、“龙目水”、“正阳水”之称。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8.铸阳燧

  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认为,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在此时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以镜辟邪的习俗,在南方沿海一带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常能见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带着银制的镜子等饰物,这类银饰小镜子等,就是用于孩子们辟邪。新建的寺庙道观,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装饰着铜镜。就是现代小区崭新建筑的门、窗上方,也往往能发现悬挂着的镜子,这些都是用于所谓的辟邪。由此可见镜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间根深蒂固。

  9.浸龙舟水

  端午前后的强降水,人们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苍龙群星飞升于正南中天。在民间信俗中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飞天,行云布雨。自然现象上,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和广西、福建、海南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当端午强降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浸龙舟水是流行于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因为龙舟水寓意吉祥,龙舟水及龙舟滑过的水人们都认为是“大吉水”,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10.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11.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用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在大门上悬挂菖蒲、凤尾、艾叶等,并扎上一束蒜头,涂以朱砂避邪。也有些人家还在门上贴上用黄纸写的小对联:“艾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

  12.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13.画额

  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14.薰苍术

  薰苍术是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在民间用苍术消毒空气,即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

  15.躲端午

  躲端午,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地方民俗,是旧时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的端午节习俗。古时北方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16.避五毒

  五毒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这才形成此习惯。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17.采药、制凉茶

  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民俗认为,端午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在端午采药与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其来源久远,这一风俗在汉代时已影响广泛,后来也逐渐影响到东亚各国。西汉末《大戴礼记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中国民间至今仍普遍保留着端午所采之药最为灵验的信仰。支撑这类俗信的原理,自然也是基于一种宇宙论式的解说:端午或这天午时,由于季节变动致使阳气极盛,但同时也是各种草药的生长最为茂盛之时,所以,这天采的草药最为灵验、有效。

  18.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雄黄酒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药料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19.端午雨

  端午下雨南方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洗龙舟水能去晦气、带来吉祥。北方认为端阳无雨是丰年,端午日雨,鬼旺人灾;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种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20.跳钟馗

  跳钟馗跳钟馗: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据悉,跳钟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遗存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表演,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在民间,“钟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端午跳钟馗,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21.斗草

  斗草是一种由采草药衍生而成的民间游戏,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斗草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据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

  22.打马球

  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中国北方民族没有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但会在端午这天射柳和打马球,这很明显是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竞技遗俗。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端午节的讲究禁忌

  1、忌吃娘家粽子

  古代女儿出嫁,长住丈夫家,难得见到自己父母。而从唐朝开始到清末,就有端午回娘家的习俗。

  但是在山东一带,有流传着出嫁的闺女走娘家,不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

  因为民间俗话说,“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2、严禁房事

  古人认为五月是九毒月,而端午为九毒首日。

  天地气场不正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欢房事,必须会中邪毒伤身体。

  因此古训严禁端午房事,并且规定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应该归宁,在父母家度过,夫妻分开,并把这天定为“归宁日”。

  3、忌毒气攻身

  前面也提到过端午节是毒月,从农历气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所以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日子。

  从五行上看,任何一种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形成邪气,都会对自然气候或人身健康,构成威胁与伤害。

  因此,端午节这天需要在房门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等。

  4、忌举行喜庆活动

  端午节最重要的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而祭祀时难免产生悲伤,因此这天是不适合向别人说祝福的,当然也不适合举行和参加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

  加上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是“杨公忌日”,决不能被选来作为办理开张、动工、嫁娶、签订合同等重要事项的日子。

  5、忌下河游泳

  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因此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需要找替身“还阳”,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替身的习俗。

  6、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无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7、儿童的禁忌非常多

  端午节不仅是重五恶日,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大,因此关于孩子的禁忌就比较多,例如说端午节这天不适合生孩子;周岁以内的婴儿端午节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灾祸;儿童在端午节当天早上要吃两个鸭蛋,并且在儿童身上洒雄黄酒,以驱虫避邪,保障健康。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驱邪平安的习俗。而且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

  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端午节的习俗7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端午有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的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成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酒,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五月五日,端午节到了,我们一家吃着粽子,唱着歌曲:“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真好听!妈妈和奶奶包的粽子味道不一样,有甜的、咸的,真好吃!

端午节的习俗8

  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五月初五的这一天,大家来看看端午节的来历吧!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又定为诗人节,屈原是谁呢,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哦 屈原是我国春秋时吴国的大臣,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的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迁至行至洞庭湖不见屈原的尸体……!

  对于端午节有许许多多的传说,可我做到了,吃饺子 鸡蛋 不能少的粽子,哈哈真好玩,我喜欢过端午节 喜欢过每个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9

  端午吃粽子是南昌沿袭千年的习俗,虽然吃粽子各地时兴,但南昌的粽子有其特点风味。粽子又称“角黍”,“简粽”,周围有棱有角,内裹糯米煮熟食之。南昌的粽子以碱水粽为主,其次是红豆棕,咸肉和油盐粽,个头大者每只二两,小则每只一两,用菰芦叶(即南昌俗语粽叶)裹之,花样不一,风味各一。粽子是中国饮食艺技高超之一斑,但俗传为纪念屈原将粽子投入江河以祭之。

  小孩也佩戴香囊,避邪辟毒,也有装饰的作用

  以前插艾和雄黄水洒洒地是南昌另一端午习俗,艾又称艾蒿和家艾,有驱虫杀菌之功效,雄黄,灭菌药之一种,夏至日始,蚊蝇相继滋生,传染病流行,艾叶和雄黄水,都有驱疫散瘟之消毒作用。《南昌县志》载:“五月五日托蒲艾,午过收之,以艾煎雄黄水酒洒地避毒,以雄黄涂儿额及两耳可避虫。可见,端午插艾和雄黄酒水洒地习俗,南昌久而盛之。

  端午节习俗中最热闹的莫过于竟龙舟,赛龙舟与端午节之关系,这又与端午节的另一种传说有关。相传,端午节过去是龙的节日,(即一个龙图腾族举行图腾祭祀节日,在这个少数民族看来,龙是保护神和全族的祖先,所以每年五月初五这天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日,将各种食物投掷江心(后衍为粽子),赛龙舟则由此而来,也有一说赛龙舟系纪念屈原。

  南昌赛龙舟始于唐代,据《太平寰宇记》载:“袁州人氏卢肇,于武宗会昌年间赶圪,按惯例秀才举考郡官要设宴为众考生饯行,因卢肇出身贫寒,郡官没有邀请他,卢肇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京城考场上考个头名,以雪太守轻视之辱。翌年,卢肇果真如愿以偿地考中了头名状元。袁州太守这才邀请卢肇同观端午赛龙舟一活动,户肇以诗讥之。这个典故说明我国唐代端午节就有赛龙舟一活动。

  南昌的赛龙舟历代盛行,举办时也非常隆重。端午这天,不论晴雨天气,南昌抚河和赣江上彩旗林立、人海如潮,两岸锣鼓喧天,车马声嘶,密密层层,参加赛龙舟的船只排列有序地停在河区指定点,随着一声锣响,列队整齐的龙舟象脱缰之马,穿梭碧波,飞驶速行。

  只见参赛后生一个个执浆摇橹,破浪前进,围观的.人齐声呐喊,为之助威,这种场面《南昌县志》曾记载:“龙舟有专以竟渡者,不载旗帜,两船并斗,数里外但闻鼓声隐隐,瞬息即至,其捷如飞。”以示竞赛者当时的形象和竞技,《南昌县志》也介绍得很清楚:“有专以夺标者,则载神舟中,旌旗飘扬,金碧彩画,往来于河道,土缨帽套衫,腰系红巾,手执彩旗立船头,向有标处在左右指挥,居人以柳杖为标,系神帛与铜钱十枚于枝上,举行之时舟将近岸,辄移他处,龙舟相竟上下夺标,士女聚立两岸,或乘小舟逐观之。”景观场面何其热烈,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实际上这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竞赛活动。

端午节的习俗10

  1、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2、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3、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4、画额,时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5、长命缕,时端午节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6、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节的习俗11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的习俗12

  端午节为农历5月初5,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端午节在传统文化中是个重要的日子,驱凶辟邪是个这个节日的重头戏,在风水上,也是有很多考究的,下面在此提醒大家多注意以下事项,大家可以在这个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用一些传统的方法为家人去病消灾。

  端午习俗;

  一;. 门上插艾草和菖蒲,过去插艾草、菖蒲是为了避毒虫,现在是避煞气,风水上讲此为趋吉避凶。

  二;在民间风俗中,也有吃五毒饼这一习俗,代表可以防小人,健康好运的兆头。

  三;对于小孩来讲,可以五色丝结成绳索,可以戴脖颈,或者手臂,或者挂于小孩摇篮等处,代表了趋邪避灾,长命百岁的意思。

  四;端午节可以佩带一些香包,这样能够防病健身,又可以驱邪,香包里的有的是香料,也可是雄黄粉,也可以是避邪的符。

  五;端午节这天用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结成五色绳绕在手腕(男左女右),或用红丝线打七个结挂在颈上,皆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端午节当天最好能吃五种黄色的食物,如蛋黄、黄豆、玉米、花生或碱粽等,除可解毒制煞,更能增加自己的阳气。

  六;端午节此天可以用煎蒲、艾等香草洗澡,或者祛邪的香叶等煮成药水洗浴,这样可以提升健康运,去邪气。若用中医说法则是;培元固本。

  七;端午节此天,家中可以熏香,或可以佩带一些香包,这样可以避邪,在古代,也有戴避邪的符咒。

  八;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最好也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鸡蛋煮熟后,放在床上或桌子上滚动,意为“滚运”;吃端午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夏天不会头晕,胸闷。还可以将艾叶和鸡蛋一起煮,煮熟的鸡蛋会带有艾叶的特殊香气,吃下鸡蛋会将身体里的晦气和疾病清除。

  端午节的风水方法;

  一;家中有病或灾的人,可以选在此日去放生,端午节放生的效果较平常日子要明显得多。

  二;当天出行要远离医院、殡葬场所等地方,这些地方往往阴气较重,阴气重地方的人便很容易生病,端午日多为忌讳。

  三;端午节此日在风水上讲,是避邪的重要日子,如果之前运势不顺,健康不佳的人,可以在此日挂上桃木避邪,也可放上镜子避邪等等。

  四;端午节的午时水在五行上讲,代表了阳气最旺的时间,用此水喝茶,烧饭,多有益身心健康。

  五;端午为阳气变旺的时间,不管是租住还是自有的房屋,建议略整理下房间,让房子变得生气勃勃,最好在房子的门上插艾草和菖蒲,有助于扶正抑邪。

  六;卫生间为藏污纳垢的.地方,这个地方要注意多打扫,多保持干燥,这样利于自己的健康运。

  七;端午节是放生的好时间,广结善缘,多积阴德,放生是培养慈悲心,消除病苦的最好方法,放生最好多请教有放生经验的朋友,如果没有的话,最好在放生时念六字大明咒【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这样效果显著

  八;端午节这天可让上学的朋友吃;枣粽,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至今中学、高考的早晨,有很多家长要做枣粽给考生吃,以求高中。

  12生肖在端午节的注意事项;

  今年端午节是6月20日,农历丁卯日,属鸡的朋友,此日为流日所冲运势略低,略加注意为好。

端午节的习俗13

  福州作为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其地位不言而喻,福州端午节习俗很大程度上也是闽南地区端午节习俗的一个缩影。

  端午节,福州俗称“五月节”,又称“五日节”。一般节日多是晚上聚餐,而这个节日却是中午,故谓“端午”。时值农历五月,且从初一直到初五,故又称“五月节”、“五日节”。

  传统的福州端午节习俗中要摆宴,除一般菜肴外,要喝雄黄酒(有毒,现在没人喝)、吃粽子及荷叶包夹红烧肉或米粉肉;小孩子要穿上新衣,挂“红肚兜”,佩“香袋”;妇女头系续命丝,佩符簪艾虎、浴兰汤;家家户户门上悬插蒲艾,书符作门帖;制雄黄筒,燃黄烟喷于屋壁、蚊帐等处,以驱虫毒。福州民谚“未吃月节粽,寒衣都没了”,表示季节肚兜的转换,之前则“凉九蓄三”,早晚地气冷,要多穿衣服,过了五月节,寒衣就可以收起来了。

  农历五月初一龙舟下水,俗称龙船鼓转头,节日的气氛逐日浓厚,到初五达到高潮。

  福州端午节习俗里龙舟竞渡最盛行、历史最悠久的是闽江南港苏岐一带。据《闽侯县志》记载:“台江、西湖、北湖及城内诸河皆有之,而苏岐尤盛”。

  南港苏岐,位于福州南郊南通、南屿之间,系闽江抵南台岛后分成南北两港而得名。这里水深港阔,风浪不大,两岸人口密集,历来是福州端午节习俗中主要的民间龙舟竞赛地,歌谣:“五月五,是端阳,南港江上好风光。锣鼓震天冲破浪,蛟龙健儿争飞翔。两岸观众齐欢呼,热闹奢华又一场”。竞渡日,万人空巷,竞赛地两岸观众激情欢呼、喝彩,鞭炮轰响、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炎热的`天气加上火爆的场面,形成中国式的“狂欢节”。

  为使五月节过得红火,龙舟赛组织者早在四月下旬就开始做宣传工作,边敲锣打鼓,边唱“采莲鼓”歌谣,到各户、各商家募集经费。“手拍锣鼓响连天,采莲募款到街边。这间店号沈绍安,古董雅玩排堆山;脱胎漆器扬四海,店号创设乾隆间。宣政路上好排场,这间馆店聚春园;叽喳哔卟真务味,特色名菜佛跳墙。”现编的通俗顺口歌词,商家自然爱听,乐于出钱,凡出手大方的则获取坐“龙头”殊荣。

  自唐末至民国一千多年间,福州西湖都是龙舟竞渡重要场地,因此“湖天竞渡”成为福州西湖八景之一。民国四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省长)许世英手书“击楫”碑刻今尚存。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受奸倭排挤,报国无们,自沉汨罗江。民众争相划舟施救无果。为不使遗体被鱼龙吞噬,百姓把饭团以竹叶包裹投入江中,是日为农历五月初五。故而有端午节习俗有龙舟竞渡、吃粽,流传至今已达两千多年了。

端午节的习俗14

  细心的同学一定不难发现,在市场上会经常见到一种发着阵阵清香的绿色长叶子,与这相配的还有雪白雪白的糯米跟红红的大枣,聪明的同学们一定会猜到,这是为了包粽子呀,因为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来。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等,其中为佩香囊跟包粽子最为盛行。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眼见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却无法挽救,他日夜忧愁,最终投汩罗江而亡。楚国民众知道后十分忧伤,驾船奋力营救,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年年岁岁,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

  每逢端午节,小孩子们都要佩戴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当然,除此之外,很多家庭还会在门口插艾叶、饮雄黄酒,有的地方还会举办龙舟赛,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15

  北方端午节吃什么:吃五毒饼

  北方端午节吃什么 北方端午节的习俗食物盘点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者,初也,五为阳数,故又称“端阳节”。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

  1、北方端午节吃什么——吃五毒饼

  端午节前后,不少食铺会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实际上,五毒饼就是玫瑰饼,只不过其最外一层的酥皮儿上印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这“五毒”的形象罢了。五毒饼是北方端午节特有的节令食品,初夏时节正是毒物滋生活跃的时候,因此古人会食用“五毒饼”祝愿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2、北方端午节吃什么——吃面扇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北方端午节吃什么——吃黄鳝

  3、北方端午节吃什么——吃黄鳝

  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4、北方端午节吃什么——吃大蒜蛋

  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北方端午节吃什么——吃茶蛋

  5、北方端午节吃什么——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6、北方端午节吃什么——吃打糕

  吃打糕端午节是南方端午节吃什么 南方端午节的习俗食物盘点

【端午节的习俗】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习俗04-15

端午节的习俗与传说02-24

鄂州的端午节习俗09-27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12-08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06-27

端午节的习俗包粽子06-21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介绍03-29

端午节习俗吃粽子06-27

端午节来历和习俗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