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时间:2024-05-28 16:42:42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1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及风俗

  端午节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据现代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更为古老,本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人无关。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等文章中指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都和古代百越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有关。古代长江中下游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断发文身”来模拟龙形,以避免伤害。《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他们将粽子投到江河中是为了祭祀龙神;而将舟船刻画成龙形在水面竞渡,也是对龙的图腾崇拜。后世关于屈原、伍子胥等人的传说都是逐渐融入到端午节的习俗中来的。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风俗:

  吃粽子

  粽子是中国传统的节庆食物,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作为祭祀祖先、神灵的祭品出现,到了金朝的时候才成为了端午节的`节庆食物。民间传说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的。

  粽子

  赛龙舟

  传说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防止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现代赛龙舟通常把船建造成龙形,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悬艾蒿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杀菌防病。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同时也有养生道理,比如小儿佩挂香袋、药浴可减少患外感疾病且不易生痱子。

  踩露水

  端午这天早晨,人们领着孩子踩露水,到野外生长艾草的地方用手轻轻沾上艾草上的露珠,先给小孩擦眼擦脸,据说艾叶露水可以明目醒神和美颜,擦洗后这一年大人小孩都会百毒不侵。

  戴花绳

  就是用五彩线合拧成花绳,用中药配制好的香料把花绳揉一揉便会留有香味,在端午这天给大人和小孩都戴在手腕,脖子和脚腕,有驱毒驱虫的作用,也有小孩戴花绳招来吉祥的说法。

  擦雄黄

  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很容易上火,受热毒侵犯,端午这天都习惯给大人小孩的耳孔,鼻孔等擦上雄黄酒,一是雄黄味刺激醒神,使人轻松。二是雄黄有杀虫杀菌特效,擦上后驱虫杀菌。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2

  端午节的起源是在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是“开始”、“开始”的意思。 初五可称为端午节。 农历以地支为单位,正月为建阴,二月为卯,紧接着五月为戊,故称五月为戊月,“五”与“午”相连,“五” ”是正数,所以端午节的名称是端午、崇午、端阳、中天等。 从史料记载,“端午”一词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盛夏端午,烹枭角粟”。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抽白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端午节就被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熏白术、当归,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镇邪。 虽然每年都过端午节,但端午节的由来却不是很清楚。 综上所述,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纪念屈原说。 这一学说最早记载于南朝梁吴俊的《续期斜记》和北周宗默的《荆楚岁史记》。 相传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死后被龙困。 世人为之哀悼,在这一天将五彩粽子投入水中驱龙。 又相传屈原跳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即划船救起,直奔洞庭湖,却不见屈原遗体。 那时,恰逢阴雨天,湖上的船只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人们得知是在打捞贤臣屈大夫,又冒雨出发,争先恐后地划船进入浩瀚的洞庭湖。

  人们为了表达哀思,在江河上划船,后来逐渐发展成赛龙舟。 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似乎与纪念屈原有关,唐代文绣《端午》诗为证:“谁说端午节,有千古传闻是屈原,楚河空无一物,冲不去,可笑。 直臣冤枉。”

  二、樱桃神说。此说法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冤死后,化为道神,世人哀悼祭祀,故有端午节。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主要原因有:

  (1)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是吃粽子和赛艇,都与龙有关。粽子丢入水中常被蚊龙偷走,而赛龙舟则用于赛跑。

  (2)赛龙与古吴越地区的关系尤为深厚,而吴越人依旧有剪掉头发纹身的习俗“看起来像龙子”。

  (3)古时民间有五月初五“以彩绢绑臂”的习俗。 这应该是纹身“如龙”习俗的遗风。 四、邪天说。 先秦时期普遍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为邪日。 《录事春秋》“盛夏”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禁欲斋戒。 《夏孝正》记载:“此日藏药,祛毒祛疙瘩”。 《大戴礼》记载,“五月五日为兽兰浴”,五日为忌日的传说较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历史上著名的孟尝君出生于5月5日。

  其父劝其母不要生他,认为“五月生之子,比虎期大,对父母不利”。 《风俗之风》一遗失文云:“相传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载:“忌提正月、五月之子;不可与正月、五月之子杀父杀母。月。” 镇邪”。宋徽宗赵佶出生于五月初五,自幼被寄养在宫外。由此可见,五月初五被视为辟邪日是一种普遍现象可见自先秦以来,这一天就是不吉利的一天,这样一来,在这一天种菖蒲、艾叶以驱鬼、熏白术就顺理成章了。 、白芷饮雄黄酒可避疫病。 五、夏至说。持此观点的刘德谦在《“端午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和《关于端午节的趣谈》中提出了三个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节日》:

  (1)权威的隋史记《荆楚岁史记》中并没有提到五月初五吃粽子的节日习俗,但吃粽子却写在夏至节。至于景都家庭教育,杜玉卿写的《玉烛书》隋代把它列为夏至的娱乐节目,可见不一定是为了救救投河自尽的大诗人屈原。

  (2)端午节习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其实与屈原无关。

  (3)《千古香艳》一书对端午节的第一解释是:“日叶在阳,端午节在盛夏,故端午节也可称为天中节,因此,端午节最早起源于夏至,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

  由于屈原杰出的人格和艺术,人们也愿意把这个纪念日归功于他。 最早出现在端午节的端午食品应该属于西汉时期的“孝庚”。 《史记》《武帝本纪》引为淳言:“汉使东君送枭,五月五日,以枭汤赐百官。恶鸟食之。” 大概因为猫头鹰不好捉,所以吃猫头鹰汤的'风俗并没有持续多久。 档就是端午节的主角——粽子,出现于东汉后期。 直到晋代,粽子才成为端午节的节日食品。 《风土记》:“五月初五,同夏至……初一,以茭白叶裹糯米,拌以小米,以浓灰汁煮之。与此同时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还有一种端午节饮食,叫做“推”,在晋代只是昙花一现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后来就绝迹了。只有《风土记》中称为“焦熟”的粽子,因为依附于屈原的传说,成为千百年来最流行的一种端午节饮食。从《风土记》记载的做法来看,当时的粽子是以小米为主要原料制成,除小米外没有添加任何其他馅料。但是,在讲究美食的中国人的巧手经营下,我今天看到的粽子,无论是形状还是内容,都各有千秋变化。首先,从形状上来说,各地的粽子都是三角形的,四角形的 r、圆锥形、枕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 粽叶的材质因地而异。 由于南方盛产竹子,所以用竹叶包粽子。 大多数人喜欢用新鲜的竹叶,因为用干竹叶做的粽子煮熟后不会有竹叶的香味。 北方人习惯用芦苇叶包粽子。

  芦苇叶细而窄,应两三片叠放使用。 粽子的大小也差别很大。 有重达两三斤的巨型粽子,也有不到两寸长的小巧玲珑的甜粽子。 在口味上,粽子的馅料荤素兼备,甜咸兼备。 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味偏咸。 材料的内容是能够突出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京的粽子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纯糯米做的白粽子,蒸熟加糖吃。 另一种是红枣粽子,馅料主要是红枣和果脯。 第三种是豆沙粽子,比较少见。 华北还有一种粽子,用黄小米代替糯米,用红枣做馅。 蒸熟后,可以看到鲜红的枣子嵌在黄色的粘小米里。 有人称它为“包金玛瑙”。 浙江湖州粽子,米香软,分咸甜。 咸鲜猪肉,浸泡在优质酱油中。 每个粽子里都是肥肉和瘦肉各一块。 甜粽子的馅料是枣泥或红豆沙。 在上面加一团猪板油。 蒸熟,猪油融入豆沙,非常滑润适口。 “五芳斋”出产的粽子尤为出名。 馅料都是专人挑选,有八宝粽、鸡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椒盐饺子也别具一格。 糯米、红豆浸泡半天,加入花椒面、川盐、腊肉丁少许,包成四角粽。 大火煮三个小时,然后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烧至焦黄。 吃起来外脆里嫩,味道十足。 广东中山芦豆粽的特点是圆棒状,粗如手臂。 配料也分甜咸两类。 甜的有莲蓉、豆沙、栗子酱、枣泥; 闽南粽子分为碱粽、肉粽和豆粽。 碱粽子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 具有粘、软、滑的特点。 与蜂蜜或糖浆一起冰镇食用特别美味。 肉粽的配料有红烧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 厦门的肉粽最为有名。 豆饺子在泉州很受欢迎。 它们是用九月豆和少许盐混合并用糯米包裹制成的。 蒸熟,豆香扑鼻,有的人加糖吃。 .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3

  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在杭州人眼中可算是一个大节日。白天,人们划船、赛龙舟,傍晚,家家户户赶做起粽子来,还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一到夜晚,人们便团聚一起,吃着粽子,聊着家常,好不热闹。是什么原因让人们这么重视端午节呢?那还得从一段传说讲起。

  相传古时候,一位名叫屈原的人看到自己的祖国被欺凌,心如刀绞,肩负使命身处险境,却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受尽凌辱却坚守自己的.名节,在走投无路之时于是便投河自尽。屈原死后,百姓们痛苦万分。渔夫们纷纷带上自己的工具去捕捞屈原的尸身,有些人则往河中扔糯米团等食物,以防他的尸体被鱼吞噬。之后,每当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想到爱国的屈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做糯米团的事情以及吃粽子的习俗被保留了下来。制作粽子看似十分简单,但每一个步骤却极其讲究。首先得将粽子叶清洗干净,并且将它折出一个角,围成一个圆锥状的凹槽,绝不能有空袭,再将淘好的浸满酱汁的米倒入粽叶中,在米过半时放入一块肉。之后用糯米将粽叶填满,并用红绳将粽子包裹严实。呈现出一个有四个棱角的小绿塔。最后,将在制作完成的粽子放入水中煮熟,过了一段时间,粽叶的清香便慢慢溢满房间的每个角落。

  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也是精彩的节目之一,人们用划船的方式,来驱赶那些食肉的鱼群,为此,每当这时候,各地的人们还会举行划龙舟的比赛呢!划龙舟这个习俗已经深深融入了江南百姓生活中。

  端午节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寄托了对家人朋友的美好祝愿以及爱国情怀。端午节就这样,在人们的欢笑与实践中,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4

  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文身习俗的遗迹。

  消毒避疫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夏至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5

  一、来历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流传最广的一种是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享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寒。

  二、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这是民间信仰中崇拜龙的一种形式,借龙的神威祈福、辟邪。赛龙舟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2、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方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北方大多以吃甜棕为主,南方则更偏爱咸粽。

  3、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在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4、跳钟馗、悬钟馗像

  跳钟馗是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遗存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表演,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在民间,钟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端午跳钟馗,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

  钟馗捉鬼是流行于江淮地区的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5、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俗称五色丝、五彩丝。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拴上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的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给带来一年的好运。

  6、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雄黄是一种中药材,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等俗语。但现代科学研究标明,雄黄酒外用尚可,内饮则有害,需慎重。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6

  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袍戴帽,赤双足。捉住小鬼, 挖悼其眼睛, 一只吞下,明皇喝问, 大鬼奏日, 臣姓钟馗, 即武举不第, 愿为陛下除妖魔, 皇醒后, 疟疾愈, 于是令画工吴道子。 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 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 有驱魔法鬼之神效。 在端阳节,*家家都以菖蒲、 艾叶、 榴花、 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食菖蒲可以成仙,可以长生, 汉武帝欲求长主之术,曾吃菖蒲两年。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 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赶迫拯救, 是为尤舟竞渡之起源,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 盛行于吴,越、楚。

  据近代著名的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妃的节日, 而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

  四五千年前, 居住在原始图腾社会的水乡部落的人民,受到蛇虫、 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胁,为了抵御这些天灾, 他们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龙*作为自己的祖先兼保护神(即图腾), 并把船建造成龙形、 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 并洒墙壁问, 以法诸毒。流传民间之《白

  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藏有朱砂。 雄黄。香药, 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7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因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三大节日之一,另外两个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的起源是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博学的官员屈原。 他本是德高望重的大臣,却因为被嫉妒的大臣陷害,在朝堂上被皇帝冷落。 屈原得不到皇帝的重视,郁郁不得志投汨罗江自尽。

  出于对屈原的热爱,汨罗江沿岸的居民纷纷划船下河寻找屈原,并向汨罗江撒米,以平息汨罗江中的恶龙。 尽管当时他们没有找到屈原,但直到今天端午节,他们的事迹仍被人们纪念。

  端午节习俗

  01龙舟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源于古楚人依依不舍投江而死的贤臣屈原。 许多人划着小船去追救他。 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就不见了。 此后,每年5月5日划龙舟以示纪念。 用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吴、越、楚盛行赛马。

  02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另一项传统习俗。 粽子,又称“角粟”、“筒粽”。 历史悠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 粽子通常是前一天包好,晚上煮熟,早上吃。

  03 佩戴香囊

  端午节孩子们佩带的香包,据说有辟邪避瘟的寓意,但实际上是用来装饰在衣襟上的。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用绢布包裹,香香四溢,再用五色丝绳系成一串,形状各异。 万能工艺品。 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也用香包来表达深情。

  04 挂艾草

  民间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节,人们把艾、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将菖蒲、艾条插在门眉,挂在堂上。

  05 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的习俗。 在江淮一带,家家户户都挂钟馗像,以驱邪镇宅。

  06 五色线

  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踝和脖子上系上五色线。 系线时,禁止儿童说话。 五彩线不可随意折断或丢弃家庭教育,只能在夏季初下大雨或初浴时抛入河中。 据说小孩子戴上五色线,可以避免蛇蝎等毒虫的危害;把它们扔进河里,意味着河水会洗去瘟疫和疾病,让孩子们平安健康。

  07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解百毒。 因此,端午节,陕西人会将雄黄酒泡在酒里,涂在孩子的耳朵、鼻子、额头、手腕、脚踝等处。据说这种做法可以杀死蚊子、蛇、蝎子、蜈蚣、壁虎、蜘蛛、蟾蜍等都等不及了。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相关文章:

白露的由来和习俗09-09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大全01-01

中元节的习俗和由来08-30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09-09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02-25

中秋打糍粑的由来习俗和做法09-22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简介09-08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09-01

春节拜年的习俗和由来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