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常德工作报告的

时间:2018-04-09 17:02:56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常德工作报告的范文

  常德工作报告篇一:常德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常德工作报告的范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共常德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奋力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推进科学发展,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总量明显扩张,财政收入显著增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41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60亿元(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12.2%,比前一个五年快2.8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6亿元,增加到38亿元,年均增长18.9%;三次产业结构由27.2︰39.1︰33.7调整为22.7︰43.6︰33.7。

  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力开发建设了德山和各县(市区)工业园,引进新上了创元铝业、重庆啤酒等一批重大项目,发展壮大了烟草、机电、铝材等一批优势产业,培育形成了芙蓉王、心相印、金健等一批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6.9%,

  比经济总量的增速高4.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户数达到643家,比2002年增加238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烟草产业成为全市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近两百亿的产业。

  农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发放粮食直补等各种补贴,全市农民直接受益28.7亿元。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扩大高效田土,发展规模养殖,培育特色产品,实施退耕还林,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41家,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协会501个,带动农户30多万户。移民安臵和救灾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强。这五年,是农民负担下降幅度最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服务业形成了新的发展亮点。旅游大市建设有效推进,来常团队游客和境外游客大幅增加。一批专业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扩大。房地产、汽车、休闲娱乐等消费迅速拓展。商贸、物流、餐饮、通信、金融保险及中介服务等行业日趋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42.5亿元增加到278亿元,年均增长13.9%。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市县乡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投资、金融和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的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效,外贸出口较快增长,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累计到位外资5.7亿美元,年均增长20%;引进内资334.3亿元,年均增长25%。引进新上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440个。自营出口年均增长20%。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快速变化的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4亿元,是前一个五年的2倍。

  市城区提质扩容取得明显成效,集聚和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高起点编制和实施了一批城市规划,新建扩建了柳叶大道、常德大道等30多条城市主次干道,整治了500多处小街小巷,新增了370万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地,旧城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城市创建和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新的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验收。市城区建成区面积由47平方公里扩大到66平方公里,人口由48万增加到66万。各县(市)加强城镇规划,加大城建投入,组织城镇创建,县城和小城镇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城镇社区建设和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6%,比2002年提高6.7个百分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有力步伐,农村基础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近两年,全市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4亿元,新建通乡水泥路188.5公里、通村水泥路4300公里,新建沼气池4万个,解决了43.9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集中力量加强示范片、示范点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和文明乡风建设,创造了产业优先、连片示范的工作经验。

  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重点工程投入扩大,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五年累计完成重点建设投资282亿元。常张高速、湘北干线和临岗、澧东、新张、常桃等公路,毛家岔、大湖口等大桥建成通车。完成了洞庭湖二期治理、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等重大水利工程,初步建成了江北城区防洪圈,大大缓解了水患威胁,夺取了抗洪救灾的新胜利。城乡电网改造、石门电厂二期、长常天然气管线等工程全面竣工。建设开通了电信宽带传输网,配套提升了移动、联通、铁通等通讯网络。常吉高速、汉寿沅水大桥、夹夹大桥、皂市水利枢纽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努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援助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五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0.1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年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各种保险参保由74.7万人次增加到153.5万人次,年支付社会保险金从8.3亿元增加到21.2亿元。12.2万人纳入城镇低保,五年发放低保资金5.1亿元。从2005年开始,7.2万人纳入农村低保,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300万元。2004年以来,全市投入7200多万元,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08所,5600多名五保老人得到集中供养。社会救助、优抚安臵力度进一步加大。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措施,“普九”成果得到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民办教育发展加快。在全国率先设立助教日,在全省率先取消市直公办高中择校费,2007年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投入近3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74.1万平方米。2007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生比例达到88.5%,比2002年提高19.9个百分点。五年新增高等院校2所,新增各类民办教育机构323个。

  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累计投入1.3亿元,重点建设了9个疾控中心、8个传染病隔离区,恢复改造了218所乡镇卫生院。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重特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366万,农民群众累计得到医疗补助2.3亿元。在全国率先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较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

  常德工作报告篇二:常德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年工作回顾

  20**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迎难而上,奋力前行,全面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经济实力跨上新的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0亿元(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800元(457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30.1亿元,增长29%。

  ——以“一竞赛两高潮”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年活动成果丰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增长37.8%;鼎城经济开发区、桃源创元工业园成为百亿园区,全市百亿园区达到3个;常德烟厂易地技改千亿工程获得国家烟草局正式立项;交通建设完成投资57亿元,水利建设完成投资5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心城市扩容提质大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夺牌成功。市城区西部新区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北部新城整体策划和标志性项目规划设计加速推进;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市人民多年为之奋斗的梦想成为现实。

  ——企业上市和金融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万福生科成功上市,打破了我市十多年没有企业上市的沉闷局面。武陵农村商业银行挂牌营业,成为我市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华融湘江银行、民生银行落户常德。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为民办实事任务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2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增长27%。各级财政投入21亿元,全面完成了省为民办实事的38项指标和市为民办实事的28项指标。

  ——县域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武陵、鼎城、澧县、桃源、石门、汉寿、安乡等7个县区生产总值过百亿,武陵、津市、汉寿、临澧等4个县市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石门纳入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安乡、武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澧县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津市、鼎城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剧、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复杂环境下取得的,是在国内经济增速逐步放缓、通胀压力加大、要素供应趋紧的紧缩条件下取得的,是在区域竞相发展、保位争先难度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下取得的。难中求进、来之不易,万众一心、成就精彩。实践证明,常德的干部群众是肯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聚民智、谋大事、重全局的,全市的各级组织是敢担当、善驾驭、有作为的,只要我们坚定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宏伟目标,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够开创全面小康的美好未来!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主要是:

  1、掀起了项目建设新高潮。

  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努力化解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加强项目调度协调,强化项目质量监管,保持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态势。全年建设重点项目212个,完成投资332.8亿元。交通方面,东常、岳常、常安三条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石长铁路电气化及增建二线工程、桃花源机场扩建取得积极进展,澧县张公庙至临澧县城、津市渡口至汉寿良荆界等公路竣工通车,临澧合口澧水大桥、安乡子龙车站顺利建成,汉寿县城至太子庙、安乡大杨树大桥等项目进展顺利,桃源陬市至盘塘、石门何岗至曹市等公路和澧水艳洲大桥开工建设。水利方面,市城区防洪圈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全面建成,县城防洪圈建设步伐加快,整治中小型病险水库54座,新修整修大堤20公里,疏浚渠道1万公里,清淤整修山塘2万口,更新改造大型泵站6处,黄石、青山等6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全部完成,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整治、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工业方面,鼎城灌溪中联机械产业配套园、汉寿中联重科专用车和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三一重工常德工业园一期、云锦纺织家纺面料生产线、湘澧盐化盐硝联产等28个亿元项目建成投产,万福生科稻米深加工、临澧凯迪生物质发电、桃源水电站等15个亿元项目进展顺利,西洞庭雨润食品产业园、中联重科汽车起重机技改等18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社会事业和民生方面,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2503户,建成廉租房9053套、公租房1264套,建设安置公寓楼8022套,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项目加快实施,市一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等项目开工建设。城建和旅游方面,常德大道、桃花源北路等5条主干道路建成通车,“三馆”基本建成,“三中心”主体工程完工,柳叶湖马拉松赛道、沅江西大桥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武陵文化创意产业园、柳叶湖水世界等28个项目开工建设。

  2、推进了现代产业新发展。

  坚持以现代产业引领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全市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18.8︰45.9︰35.3调整为16.5︰48.8︰34.7。

  现代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突显。集中精力开展百亿园区大竞赛活动,大力招商引资,培育产品品牌,加强科技创新,启动博士创新创业行动,推进产业升级。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700亿元,增长40%,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居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30%;引进内外资总额263亿元,增长16.5%。纺织产业成为全市第5个百亿产业,规模工业企业新增73家、达到769家,亿元企业新增9家、达到170家,创元铝业、中联重科系列企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亿,新增“德山”、“武陵”、“生态”、“安福”4件中国驰名商标。

  现代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研究出台政策,开展办点示范,启动厅市合作,促进规模农业、标准农业、合作农业、园区农业大发展。把粮食生产摆在突出位置,粮棉油、猪鱼禽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葡萄、茶叶、油茶、水产等高效农产品规模扩大,澧县葡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07个,总数达到615个。22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全面提速,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新增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总数达到360家,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家,总数达到853家,柑橘、茶叶品牌整合和产销对接成效明显。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城镇蔬菜专业基地面积扩大,蔬菜市场供应得到较好保障。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等各种补贴10亿元,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扩大。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后续工作基本结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推进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有效防控动植物疫病。立足抗灾保丰收,战胜了严重的干旱灾害。

  现代服务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项目“双十工程”加快建设,桃花源管理体制调整顺利推进,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太阳山天然太阳神像、盘古坐像载入基尼斯世界纪录。金融业发展提速,全市存款余额1136亿元,增长18%;贷款余额546亿元,增长17%。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新的亮点,文化创意、动漫设计等企业加快发展。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全市房地产销售107亿元,增长48%。商贸、物流、通信、休闲等消费不断扩大,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亿元,增长16%。

  3、迈出了城乡建设新步伐。

  现代城镇建设不断加快。以不甘人后、志在必得的勇气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用优质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美的形象顺利通过了国家考核验收。在文明创建和征地拆迁等重大战役中,武陵、鼎城、常德经开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付出了艰苦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扎实有效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管理,中心城市2030版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完成了城东片区、东江片区、江南城区西区控制性详规,组织了一批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加大城市扩容建设力度,市本级新增城建融资73.8亿元,市城区新建续建项目66个,竣工30个;抓紧小街小巷整建、敞开式小区改造,有效解决“灯不亮、路不平、水不通”问题,启动城市快速公交工程,推进控违拆违行动;国家节水型城市、无障碍城市成功授牌,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成功保牌;制定并实施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的政策意见,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得到加强。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发展,澧县、石门、汉寿、安乡等县城扩容步伐加快,临澧新安、桃源漆河、津市灵泉等一批特色镇发展水平提高。

  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全面启动1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西湖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有力推进。新建通乡通村公路1140公里,改造危桥30座,新解决3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1.7万口,改造中低产田11.7万亩。开展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启动市到县城主干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治理见到成效。注重加强基层工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乡镇机关改造,提高基层运转保障水平,全市村级运转保障经费平均达到5.7万元,增长26.1%。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加强节能减排,严控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上马,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监管,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加强重要水域和湿地保护,整治规范沅水、澧水河道采砂和砂石市场秩序,开展市民关心的噪音、油烟、粉尘、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治理,水环境和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加强农村面源污染和畜禽集中养殖污染治理,扩大饮用水源保护和禁止投肥养殖范围,压减珍珠养殖面积5.3万亩,禁控水域水质继续好转。加强植树造林和生态林保护,新造林25万亩,实施生态林保护550万亩。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明显。

  4、营造了社会和谐稳定新局面。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全市财政民生支出水平整体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分别支出40.1亿元、20.5亿元、8.3亿元,分别增长19.9%、53.2%、79%。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开展就业培训10.7万人,发放促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8亿元,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万人。完成社保扩面15.2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提高145元、达到1152元,新增3个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18万人,启动6个县市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提高2.1、15.9个百分点,分别达到80.4%、70.1%。城乡低保救助水平分别提高15元、12元,达到178元、7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元、13元。改扩建农村敬老院28所,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600元,达到3000元。改造农村危房7436户、垦区危旧房7301户。实施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为全市15万多名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2700多万元。完成市直改制企业社区解困三年行动计划。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加强。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认真落实市人大1号议案,着眼于解决入园贵、入园差、入园难的问题,全面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明确学前教育普惠性要求、扩大财政投入、加强公办园建设、扶持民办园发展、注重师资培养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展开实际行动,市财政新增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000万元,全市新建改建幼儿园111所。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81所,为5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免费配备课桌椅,高考一、二本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到71.7%。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06个、农家书屋1596个,“三馆一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鼎城草坪镇、尧天坪镇、周家店镇和石门罗坪乡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学研结合领域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大,专利授权量820件,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

  大利亚伊普斯维奇市结为友好城市。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取得骄人成绩。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创建、“双带双促”活动,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水平提高,军政军民关系和谐融洽。审计、统计、人防、气象、地震、档案、民族宗教、对台、老龄、方志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安全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信访稳定形势明显好转。移民工作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安全状况良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高危行业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开展打击非法生产专项行动,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5、取得了人民满意政府建设新成效。

  牢固树立让人民满意的施政理念,在市县乡三级扎实推进人民满意政府建设,政府工作得到较大改进,人民群众的尊严和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转变政府职能。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实施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和公示听证制度。扩大政务公开范围,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正式运行。实施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积极推行部门审批职能内部相对集中改革,市直57家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设立行政许可办公室,并且集中进驻市政务中心,全面深化联合审批四项制度,办理项目整体提速80%以上。

  推进公正执法。开展“公正执法年”活动,对市直单位100个重要岗位、全市1000卷行政执法案卷和1万名执法人员开展社会评议。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下发行政执法指导案例。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清理并向社会公布行政执法依据。开展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机关内部权力运行更加程序化、制度化。

  优化经济环境。在市一级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规范交易行为。开展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严格落实涉企检查备案制度,组织开展“三乱”专项治理。加强建设环境整治,实行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和效能监察责任制,对一批责任案件进行了问责处理。

  大力改进政风。狠抓决策执行和工作落实,对全年1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108次政府专题会议议定事项和133项政府工作要点,实行督查督办制、定期反馈制和办结销号制,议一件、定一件,定一件、办一件,办一件、成一件,强化自律,取信社会。坚持厉行节约,公务支出得到有效控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自觉接受监督。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1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462件。建立了社情民意处理反馈机制。组织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市长热线、行风热线、市长接待室、市政府网站直接受理群众投诉,进一步完善市民网上诉求快速处理机制,注重发挥人民满意政府监督员和优化环境监督员的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常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城镇乡村发生的每一处变化,人民群众得到的每一点实惠,无不饱含着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无不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汗水,无不见证着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常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常德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的发展攻坚克难,当前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我们清醒地看到:常德经济总量偏

  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同时存在,在推进转型中加快发展任重道远;科技、教育、人才等创新要素活力不强,创新发展的能力不足;土地、资金、能源等瓶颈制约日益明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物价整体水平偏高,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存在困难,就业还不够充分,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改善民生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一些积累性、突发性的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一些部门和单位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优、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亟待改进,一些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侈浪费和腐败现象仍然存在。

  我们一定增强忧患意识,以心系常德发展、心系全市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大力解决这些问题,更加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政府各项工作。

  二、20**年工作总体部署

  20**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十分严峻复杂,受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改变,科技创新、产业重组和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们在危机中抢抓机遇、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宏观形势总体平稳与微观经济活力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交织,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重视“三农”、支持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民生等领域实施一系列组合性政策措施,有利于我们借助政策支撑,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常德发展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但我市分别进入了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国家战略,全省大力促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率先发展、融合发展,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全市经过多年努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经济实力更加壮大,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全市人民求富思进的愿望更加强烈,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聚集发展优势,凝聚发展力量,实现跨越赶超。

  常德工作报告篇三:常德市市情简介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辖两区六县一市,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7万,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80万,是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是中部地区颇具特色的魅力之城、宜居之城、和谐之城。近年来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中华诗词之市等荣誉称号。

  常德的历史文化比较厚重。常德城始建于战国时代(公元前277年),史称武陵、朗州、鼎州,宋代(公元1117年)始名常德,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潘封之地。常德是中华道德文化、中国农耕文化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具有和谐文化的历史根基。远古先贤善卷在这里以善德文化开发民智,留下了“常德德山山有德”的千古名谚;城头山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古城池,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古城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以“城头山——中国最早的城市”为题的城头山模型,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第一景;楚文化的先驱屈原被流放后主要活动在沅澧流域;桃花源风景区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桃花源里的城市”成为常德的靓丽名片。常德自古人文荟萃,近代以来孕育了林伯渠、宋教仁、蒋翊武、丁玲、翦伯赞等一批杰出人物。

  常德的基础条件比较完备。拥有机场、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立体交通网络。桃花源机场是长沙黄花机场的主要备降机场,开通了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多条航线。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焦柳、石长、黔张常等9条铁路正在连通全国铁路大动脉。是国家规划的首批60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319、207两条国道和7条省道贯通境内,南北向的二广和东西向的杭瑞两条高速公路大动脉在市城区交汇,基本形成了市内各区县(市)半小时经济圈和周边城市2小时通勤圈,100%的乡镇、90%的村通了水泥路。常德水运便捷,有沅江、澧水等87条通航河流,3个千吨级码头,通航里程1191公里。

  常德的物产资源比较富饶。享有“洞庭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粮仓、纺城、烟都、酒市、茶乡之称,粮、棉、油、水果、生猪、鲜鱼产量居全省前列。是全国知名的“非金属矿产之乡”,石膏、石英砂、膨润土、金刚石砂矿等非金属矿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境内有大小景点300多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3个,“人间仙境”桃花源、度假圣地和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柳叶湖、湖南屋脊壶瓶山、茶禅祖庭夹山寺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驰名中外,中国常德诗墙、太阳山天然太阳神像、太阳山盘古坐像载入了基尼斯世界纪录。

  常德的经济发展比较活跃。建设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9个,呈现一县一园的布局特色;发展了烟草、装备制造、食品、有色及新材料、纺织、建材、电力等7个百亿产业;培育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7家,其中亿元企业399家、10亿元企业20家,常德卷烟厂、创元铝业、中联重科系列企业产值超过100亿元;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1枚。2013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65亿元,同比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1284亿元,增长35.7%;财政总收入169亿元,增长13.5%;规模工业增加值891亿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66元,增长9.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29元,增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