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工作总结

时间:2021-03-28 19:28:12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一、基本情况

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1、自然地理情况。

  云和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位于瓯江上游。东邻丽水市莲都区,南接景宁畲族自治县,西靠龙泉市,北连松阳县,介于东径119°21′~119°44′,北纬27°53′~28°19′之间。东西宽38公里,南北长47公里,总面积9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7.31万亩、林地面积117.8万亩、水域面积4.03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小县。

  全县共设4个镇10个乡(其中2个畲族乡),170个村委会,1148个村民小组,县政府设在云和镇。2004年全县总户数34564户,总人口10.93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7661万人,占总人口的80.2%。

  2、社会经济情况。

  200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1650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80641万元,农业产值35862万元,工业增加值59950万元,农业增加值22880万元,乡镇企业产值17734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963万元,财政支出24237万元,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42099万元,人均GDP 为13000元。全年粮食总产量24622吨,农业人口人均年纯收入3106元,农业经济特产主要有香菇、黑木耳、茶叶等。

  3、水能资源情况及开发利用情况。

  云和县境内溪流密布,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溪流有25条,分属瓯江流域大溪和小溪两大水系。大溪在县境北部,境内主河道长49公里,河道自然落差52米,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85.16%,主要支流浮云溪穿越云和盆地。小溪水系梧桐坑,位于县境西部,县境内河道长24.1公里,河道自然落差667米,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14.84%,梧桐坑流域是我县水力资源的“富矿区”。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5.6万kW(不含紧水滩、石塘两大水电站,下同),其中条件较好可供开发利用的有8.84万kW,年发电量可达2.8亿kw.h。

  2000年底,全县建成小水电35座,66台,总装机容量12275kW(不含紧水滩、石塘两大水电站),年发电量3900万kw.h,占可开发量的13.9%,经四年的开发,到2004年底,新建小水电站10座,技改增容3座,新增装机容量34770kW,2004年底累计已建小水电45处,91台,47045kW,占可开发量的54%。2005年上半年,装机2×8000kW的金坑口电站和装机2×630kW的月湾电站投产发电,下半年,百廿步电站和田铺电站投产,报废了梓坊一、二级电站,截止12月底,已建小水电47处,总装机容量65005kW,发电量达1.8亿kw.h,占可开发量的72.4%。

  二、电气化建设情况

  1、电源建设。

  几年来,完成了沙铺砻电站等重点工程的建设,麻垟二级、十八湾、板桥、龙头坑、指头垟、高牙、下垟、云泉、梅山等电站先后建成投产发电。百廿步、岙头、牛三溪、靛青山、田铺、三渡溪等电站正在建设过程中,2000年至2005年底,新建电站12座,增容技改电站3座,新增容量33325kw,平均新增发电量9690万kw.h。

  建成了具有一定调节性能的沙铺砻和金坑口电站,总投资分别为17800万元和12000万元,充分开发了我县水力资源“富矿区”梧桐坑流域,提高了电网的调峰能力。同时,各电站的建设增加了办电群众的收入,改善了当地公路、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农民经济收入,为县财政提供了长期稳定税源,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电网建设。

  十五期间,云和县认真贯彻国务院“两改一同价”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农网和城网”改造,通过35kV变电所增容技改,缩短10kV供电半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降低了电能损耗,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电网结构的完善为我县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年来,我县累计投入电网资金1.52亿元,新建110kV线路2条,投资2702.71万元;110kV云和变增容改造,投资507万元;新建110kV白龙变、投资2660万元;35kv变电所增容技改,投资 1500万元;新建35kV乐和输电线路,投资141.3万元;完成一、二期农网改造,投资5375.29万元;城网改造,投资2200万元。

  3、用电水平

  (1)全县4个镇、10个乡(其中2个畲族乡),170个行政村,3.46万户已全部通电,通电率达100%。

  (2)全县供用电可靠率达到99.585%,晚高峰时段农村用电保证率达到95%以上,均符合部颁标准。

  (3)丰水期全县小水电代燃料户2.76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80%,符合部颁20%以上的标准。

  (4)2005年全县总用电量1.75亿kw.h,人均用电1203kw.h;生活用电量3233.81万kw.h,户均生活用电量935.7kw.h,均符合部颁标准。

  (5)2005年,农村水电上网电量18000万kw.h。

  (6)全县电网电压合格率97.89%,发电、变电主要设备年平均事故率低于0.1次/台?年,高压电网综合网损率为5.2%,低压线损率9.03%,均符合部颁标准。电站主要设备完好率为100%,其中一类设备占93.4%;35kv及以上输变电主要设备完好率为100%,其中一类设备占 82%;10(6)kV线路及配电台区完好率为100%,其中一类设备占98.5%,以上均符合部颁标准。

  4、现代化建设情况

  (1)近年来,云和县水利局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共投资近30万元,购买了测量用的全站仪,制图的绘图仪及电脑等先进的设备,大大提高了电站、电网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2)投资近千万元完成沙铺砻、金坑口两座电站“微机自动监控和保护系统”工程项目,提高了电站自动化运行水平。

  (3)新建电站和技改项目,全面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网运行电站加快改用自动并网装置和跳闸后自动关机装置,减轻了运行工人的劳动强度。

  (4)电气化建设期间,在电网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投资数千万元,相继建成了用电营销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等,逐步实现110kV及以下变电所无人值班、调度综合自动化、通讯光缆化和生产管理信息化等。

  (5)完善调度自动化,安装了远程监控系统,开展电网、电能质量实时监控。

  三、电气化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云和县以小水电及其配套电网为主体的地方电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地方水电产业的发展,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生态环保、中心城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是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为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能源。

  二是推动了山区工业发展。山区小水电的发展,促进了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小水电的廉价电力,降低了工业企业成本,提高了工业的经济效益。

  三是小水电作为我县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县财政的重要来源。2004年,水电建设投资达0.58亿元,缴纳三税税金近160万元,县电力企业共交税 931.53多万元。当前,按已建电站45座多年平均电能1.7亿kw.h,平均电价0.41元/kw.h计,可实现售电收入0.697亿元,为国家创收利税552万元。同时,还提供上百名的就业机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四是带动了当地公益性事业的发展。小水电建设投资,除支付直接的经济补偿外,还兼顾村民利益投资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建设公益性基础设施,为乡村建桥铺路,安装自来水,给予村集体一定的额外经济补偿,当地村民用电补贴等,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五是发挥绿色能源优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小水电、实行以电代柴,代煤,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农村能源结构,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按全县现有小水电多年平均发电量1.7亿kw.h折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4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5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186吨。我县还坚持治水办电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相结合,建成了一大批集发电、防洪、灌溉、供水、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小水电工程,其中小(一)型水库有沙铺砻、金坑口等电站水库,小(二)型水库有月湾、龙头坑等电站水库,形成库容1000多万m3,对防洪减灾和供水抗旱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以电保林,以林蓄水、以水发电”的良性循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

  四、经验与做法

  1、领导重视,组织加强。

  为了保证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的顺利进行,根据省、市各级部门的政策法规,我县出台了《关于对全县农村水电站项目进行一次检查清理的通知》的文件和《云和县水电资源项目开发权出让实施细则》等规章,为电气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拓宽融资渠道,加快电源建设步伐。

  为了大力开发小水电,必须以改革投资机制为突破口,改变单一依靠国家办电的投资形式,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办电,积极争取银行贷款,鼓励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资办电模式,加快我县小水电的开发建设步伐。电气化建设期间,筹措社会资金近壹亿元。

  3、抓好农网改造,加快电网建设过程。

  一是抓好农村电网改造。投资0.54亿元全面完成了全县农网改造任务,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二是加大现有网架的改造和变电站的扩容。建设110kV环网,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电网结构,提高了电网的输变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三是狠抓电网自动化建设,不断提高电力的传输应变能力和科学调度水平。近年来,我县供电部门坚持“科技兴网”的发展战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相继建成了用电营销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办公自动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依托科技进步,电网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提升了电网管理和运行水平,加快了我县电网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4、技术创新,推进农村水电现代化建设。

  在“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中,新建水电站积极应用计算机监控技术,使监控系统对水电站可进行“五遥”(遥信、遥测、遥控、遥调、遥视),完成保护、电费统计和管理,运行参数实时采集、处理、监视、储存,事故故障处理、报警、记录等多种功能,自动实现水电站经济运行和少人值守,切实起到减员增效的作用。

  5、坚持资源公开出让,促进公平竞争。

  我县水电产业从产业培育的初始阶段过渡到成熟阶段,着力培育水电资源开发的市场化和公平化运作。《丽水市水利建设管理办法和》我县出台的《云和县水电资源项目开发权出让实施细则》都对水电资源开发权的出让做了明确的规定。一是坚决打击倒卖批文的违法行为,取缔水电资源违法交易。二是新出让的项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标、拍卖或协议出让。三是对获得水电资源开发权的业主限期开发,如业主占据资源不按期开发的,原则上收回资源开发权。四是规范出让金使用和相关补偿措施的落实,通过水资源有偿出让,遏制了权力寻租。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价机制不顺

  小水电电价形成机制尚未包含其外部经济性应得的合理报酬。老电站上网电价低,1994年之后建成实行新电新价也没有按文件要求执行到位。上网电价偏低直接影响农村水电的开发建设,制约小水电的健康发展,县政府将作进一步的协调,有效的推进电气化建设进程。

  2、水电开发政策处理难度大

  政策处理难度大是目前水电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部分村民对小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认识不透,为了眼前利益和得到更多补偿,提出了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使业主和农民出现了较多的矛盾纠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水电的开发进程。

  3、技改任务大

  部分老电站由于受技术条件等限制,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一些设备亟待更换,技改任务大,投资大。

  4、电网架设有待完善

  随着水电建设步伐的加快,电网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电网的输送能力和自动化运行水平有待提高。

  六、几点建议

  1、更新观念,强化管理,巩固建设成果。

  加快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新的用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加大减员增效力度,努力降低发、供电成本,提高水电行业经济效益,巩固电气化建设成果。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县水电职工整体素质,为水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

  在小水电较集中的区域,按流域组建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增强小水电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推行股份制办电方式,积极把水电项目和旅游开发项目结合起来,拓宽投资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协调好水电建设项目业主和农民的利益关系,进一步规范政策处理工作。

  3、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小水电站和电网的技术进步。

  以提高效益、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快老电站的技术改造进程,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淘汰一批损耗大、效率低的发电设备。努力提高农村水电站和地方电网自动化水平,争取2010年前全县装机 1000kW以上电站实现计算机监控、电网智能化管理的目标。

  4、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用电水平。

  充分开发水力资源,充分利用优质、充足的电能,继续优化电能配置,不断提高全县的用电水平,力争在发展农村生产生活用电、小水电代燃料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5、继续推进电源和电网建设。

  坚持电网、负荷协调发展,抓好现有在建6处0.65万kW的水电站建设,确保两年内建成投产。

  电网方面,在2006年至2010年间,建一座220kV的云和仙宫变电站,位置在云和县安溪乡境内,容量为3×18万kvA,分别与500kV丽水变、 220kV紧水滩变联接。2005~2008年,在云和镇城南新建一座110kV变电所,容量2×4万kvA。2005年下半年投资923.64万元,在赤石乡政府所在地建一座35kV输变电工程。“十一五”期间,继续对35kV紧水滩变、黄源变、石塘变进行增容改造,这样能基本上保证云和县供电可靠性。

  今后,我县将以电气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山区绿色能源优势,为实现我县小县大城的战略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