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沙漠之花》观后感

时间:2022-03-08 17:46:5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沙漠之花》观后感(通用6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沙漠之花》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沙漠之花》观后感(通用6篇)

  《沙漠之花》观后感 篇1

  这电影总感觉怪怪的,一开始看像是人物传记,到后来,就变成一个模特的传奇里程,再到后来,变成国际卫生组织或是什么医学组织的宣传片了。故事主角和那个叫哈罗德的黑人也没有交代。

  这实在伦敦拍的电影,好极了,加分!还有那个玛丽莲,是个英国人,而且留着六七十年代的英国发型,太赞了。

  花痴发完了,我还是想讲一下这电影给我带来的。她里面说的那个故事,和我是没有关系,何况我们是东方人,这不是我们的文化习俗,而我们的文化习俗陋习,这该是我们的导演解决的。我所关注的是女主角最后的那段演讲。

  她坐在休息室半个小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喝了一杯水,淡淡的走向演讲台。首先,她安静了30秒,然后用安静的声音阐述,面无表情,并且始终如此。没有任何高潮低谷,只有语气的变换和语速的变化。但是造成的效果是全场被带入她所要表达的压抑感之中,深深的入侵了每个人的内心。她的面部表情,是一种经历过那些她所说的事才会有的苦涩表情,始终如此。

  这样的演讲,太出色了。也许对她;来说,她只不过是把自己的事情放在演讲台上讲出来罢了,可是造成的效果实在是太惊人了。

  我为这样的演讲鼓掌。但是!我自己是不会学习这样的演讲,我所追求的,还是那股气场,那种华丽。我们所要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我相信,效果是一样的。

  《沙漠之花》观后感 篇2

  昨晚看了一部电影《沙漠之花》,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电影叙述的是在非洲索马里受过“割礼“陋俗的一个小女孩(华莉丝),冒着生命危险,经过重重苦难,从沙漠逃出来,最后却成为一个超模的故事。

  这部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正能量。华莉丝在最困难无处落脚的时候遇到了正要去旅店住宿的一个姐妹,她帮助华莉丝找到了一个去饭馆打扫卫生的工作,在饭馆里华莉丝被一个顶级的摄影师发现了,推荐华莉丝去他的摄像馆拍照。中间经过了一些波折,为了改善生活,她同意去拍照了。然后摄影师推荐华莉丝去参加模特选拨。被选拨上,华莉丝没有钱去参加模特表演,旅馆的女老板帮助她,先给她垫付上钱。为了让华莉丝得到签证,旅馆的一个男工作人员和她假结婚,虽然他也很爱华莉丝,但是华莉丝不爱他,结婚一年后,签证就长期有效了,华莉丝和他解除了婚姻关系。还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物是华莉丝为了安慰屡次去面试舞蹈演员没被选上心情极度不好的姐妹,陪着她一起去舞厅跳舞,华莉丝不会跳舞站在一边默默看,被舞厅里的一个黑人青年发现了,邀请她来跳舞,善良的黑人青年唤起了她内心的热情,她忽然想到她被“割礼”过,就痛苦地跑走了。后来当华莉丝碰到黑人青年,以为他已经结婚了,非常难过。最后,华莉丝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废除“割礼”的陋习时,黑人青年也赶来了,还有华莉丝的那个小姐妹也赶来了。他们都为华莉丝喝彩鼓掌。

  《沙漠之花》观后感 篇3

  《沙漠之花》是按真实故事改编的一部电影,它是根据出生在索马里的黑人模特华莉丝迪里,自传畅销书改编,由亚莉科贝德主演。

  女主人公叫华莉丝迪里,出生在非洲,非洲经济落后长期闭塞,人们的思想愚昧信奉巫术,那里的女孩在三岁就要找到当地一种类似神婆的人,那里为她们进行割礼,他们认为割礼就是为他们洗涤黑暗,所谓割礼,就是极其血腥的将她们的生殖器官用刀刮净,甚至露出白骨,最后将其缝合,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纯洁,在结婚时母亲才会将针线拆开。我们觉得这样做匪夷所思,但在非洲人眼里,这样做是非常正常,非常正确的。是他们固守了几百年的传统,就像中国古代的裹脚,只是因为非洲这种传统更加的隐晦,更加让人难以启齿。但是时代在前进,这种落后的传统已经不再为人们所容忍,于是女主人公就是为作为这样的人物开始了他的斗争。

  女主人公在三岁时有了同样的遭遇,这个让她铭记一辈子的早上他看到了神婆鹰一般的眼睛,看到了,自己躺过的石头上的淋漓鲜血,看到了树上嗜血的秃鹰,没有麻醉的,她对身体上的疼痛与心里的无助痛彻心扉,母亲虽然不忍心看女儿疼痛,但固守的观念不允许他心软,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欺骗他的子孙后代:世界上的女人都是这样的。

  一辈子没有走出过沙漠的女人们就这样认命,像迪里一样,在十几岁就被父亲嫁给一个头发都白了的男人,说是嫁不如说是卖,因为这样他们可以得到几头羊。迪里不想这样,在母亲的默许下,他逃走了,她光脚穿过沙漠,险些葬身狮腹,几番周折后,她偷渡去了美国,种族歧视,让他在美国也没有得到解脱,幸好她遇到了玛丽莲,一个美国女人,通过玛丽莲,他开始交朋友,但心底的自卑与害怕让两个人错过,当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骗局,只有她行过割礼,他既愤恨又无奈,他想爆发将这么多年心理的伤害与生理的苦楚发泄出来,但他没有能力,他更加自卑。

  世界上总是不缺贵人,迪里在打工时遇到了著名的摄影师唐纳森,唐纳森看中了迪里邀请她作自己的模特,并成功说服了她,迪里名声渐起,他自己受到伤害,所以他开始有想法揭露这场骗局,她鼓足勇气开了自己的演讲,在众人的帮助下付诸实践。

  愚昧的观点总要有人来打破。网络时代的电影作为一种传播的媒介,可以更加直观清楚的传达一种观念,让更多的人了解,让更多的人申饬或支持,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这些年观众更喜欢批判性、反映社会、贴近民生的电影作品的原因吧。

  迪里从索马里沙漠中走出到成为世界顶级名模,是一个勇于反抗压迫的斗士,她生命中所体现的那种非凡勇气会激励我们每一个人去面对意想不到的困境。那是很难想象在生活里遇见的、美丽的黑色的脸……只有弱者才会回头看,强者永远把目光投向远方。华莉丝迪里彼岸重生,大洋在望。

  《沙漠之花》观后感 篇4

  一段经历了人生在最“残暴”的.伤痛到蜕变成一朵最坚韧的花的故事。

  一个独立用双脚跨越沙漠的女孩,诉说自己的经历来回应平凡人的不幸。如果说我们的命运可以任由别人来“篡改”,那我们就不值得来到这世上。女性的无知不能当成是一种惩罚。“割礼”这个毒瘤太大,映射出的影响太残酷,不只是一个女性受伤害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兴亡。“女性有多重要?”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你问过自己吗?她们哺育万千子女,当真是救世主的身份。

  女主角这一连串的幸运断开任意一环,她便只能在权益的沙漠中挣扎死去。众多女性的无知、无言、无视给了这个世界欺负我们的机会,让他们的力量慢慢膨胀。他们忘记女性的伟大,忘记珍惜,忘记爱,忘记感恩……我骄傲我是一位女性。

  我们都该为女权而战。每位受伤害的女性都该站出来,落后的社会永远洗不尽它们恶俗的畸形观念。“纯洁”不是非要扎在女性身上的钉子,更不是一个“累赘”的代名词。只要我们活着,不需要有人强加伤害来证明女性该有的“纯洁”。

  “小时候,说自己不想做女人,因为只有痛苦和伤心。但是现在我长大了,我为做自己骄傲。”

  “割礼”不是“礼”,是一种刑。对人性的践踏必须成为历史。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女性,现在各国还存在很多伤害女性的非人道陋习,而女性的地位向来卑微到不可言喻。受教育的女性要为自己代言,去帮助忍受伤害又不敢出声的女性,为女性争取权益,同时我们也在拯救民族,女性直接影响下一代,没有女性,没有女权,这个世界离“灭亡”就不远了。

  我很感激我出生在这样幸福安稳的社会,但是不能保证我身边的女性没有受到伤害以及未来我们受到的歧视女性的伤害。无能再无视她们了,我要成为一个为女权主义正名的人,去帮助那些无辜被迫承担陋习罪恶的女性们。

  争取女权就是为所有人争取权利。歧视跟空气污染一样,男女不平等延续了许多个世纪,虽然已经根深蒂固,但是随着女性教育的发展,更多的女性会站出来发声,我们将会改变历史不平等的延续。女权主义作家张念说:“在我们这里,音量刺耳是应对装聋作哑的。”

  去改变“每天仍有六千名女孩遭受到割礼”这个局面,抚平破碎的伤口,让女性的舞台更大更耀眼。

  我是许靖,我要为女性主义发声。

  《沙漠之花》观后感 篇5

  看《沙漠之花》,第一眼是因为片名,第二眼是因为剧情。当影片伴随漫天黄沙,龟裂的大地,还有那唯一盛开的小花,我知道,这将是一部值得我停留的作品。

  《沙漠之花》,根据模特华莉丝·迪里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如果仅仅只是一个关于丑小鸭羽化成白天鹅的故事,那不至于会让世界侧目。那不过只是影像世界里的《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另一个版本而已。毕竟,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上演着这样的故事。

  华莉丝·迪里,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并被称为沙漠之花。首先是其身世和来历,作为一名出身于索马里——这个我们只会在新闻里面听闻的盛产海盗的地方。索马里从来都只是新闻里面的那个字眼,甚至是海盗的代名词。在百度里面搜索索马里,细细了解,那是一个战乱频发之地,换个通俗一点的说法,那不是一般人能待的地方。

  华莉丝·迪里就出身在索马里沙漠,一如她在自传还有影片中所展现的那样,其经历不是悲惨就可以形容的——四岁时就被父亲的朋友奸淫;五岁时被迫接受了数年前已经夺去她亲姐姐生命的女性割礼;十二岁时为了五头骆驼被父亲嫁给六十岁的老叟。而这样的悲惨经历,在我接受文字教育以来的这么多年以来,闻所未闻,特别是——以前的我从未听说过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一种惨绝人寰的手术——割礼。

  随着影片的缓缓展开,我见识到了更多属于我已有知识和已有承受限度以外的仍旧存在的事实——非洲还有世界上其他的类似欧洲、美洲、亚洲的移民中,仍有1.3亿计的妇女和女孩正接受割礼。这种泯灭人性的礼仪竟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有超过千年......

  华莉丝·迪里是幸运的,从一个非法移民,到被知名摄影师在快餐店发觉,末了成为一代超模。但我相信,这是一种抗争的回报。在看到画面里,一个弱小的女子一个人行走在人迹罕至的沙漠和龟裂大地,风餐露宿,啃食树皮枝叶的时候,我震撼了。但我知道这个幼小生命所做的,其实只是为了继续生存而已。

  很幸运,她活了下来。正如收留她的外婆所言——一些坚持总是值得的。华莉丝·迪里的坚持和抗争精神,其实已经在她的骨子里烙下印记。

  影片的伟大在于,华莉丝·迪里勇敢的站出来,向人们讲述了非洲土地上,这些近乎原始的非人道的礼仪。当在医院,医生看到这一切的时候,脸上不是震惊,原来世界上遭受此等际遇的人非少数也。但是来自索马里的那个男看护,却在翻译的时候说道,她如果做了手术,如何对起国家和父母,那一刻,悲伤溢满了脸颊。难道这是件值得国家和父母光荣的事情吗?割礼,难道还值得永久保留?

  某些陈旧的礼仪,就该去除掉,一如我们当时中国女子千年来遭受的裹脚。是割礼导致了非洲的落后,还是落后诞生了割礼?这值得每个人反思,不仅仅是非洲人民。

  世界总会在某些时刻击打我们心魂,因为总有那些我们不曾了解的黑暗正在世界上不同的角落上演。而人类抗争的历史,就是不断的切除我们自身的劣根开始的,这不仅仅只是一场战役,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永远都会存在的战斗,直至我们从这个美丽星球消失。这一刻,我突然想起了鲁迅的呐喊,那来自黑铁屋的压抑很久,声嘶力竭的呐喊。

  任何一句拥有良知的真实话语,都会带来改变。这些细微的改变,总会让这个世界美好一点。而华莉丝·迪里就是这样一个带来了改变的人。

  华莉丝·迪里,不仅仅拥有美丽的外表,却也拥有打破陈规的坚毅,就如那沙漠之花,倔强的盛开在非洲绝望的沙漠,给了这片上的妇女新的可能性,也给了这片土地新的希望。

  末了,影片的音乐在剧情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的烘托了故事,让整部电影在拥有叙事的流畅性的同时,也推动着人们的情绪随着主人公的际遇和最后的胜利而欣慰浅笑。

  《沙漠之花》观后感 篇6

  其实本不知道有这部电影,只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一不小心地看了,看完之后,有心痛,有敬佩,总之,百感交集,很喜欢,然后又情不自禁地把她介绍给了好朋友。说实话,很值得一看,因为它实在是传统与时代的一次真正较量。

  《沙漠之花》讲的是女主角华莉丝不甘心嫁给一个年长的牧民,在夜里瞒着妈妈偷偷跑了出来,走了很多路,沿途经历了很多风险,最后流浪到了美国;最后由于自身条件好,被发掘为模特。但是女主角内心深处却是因为自己民族的传统风俗所不解,她要呼吁,为深受折磨的妇女们呼吁:破除割礼传统。站在演讲台上,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站出来说出“割礼传统”的人。

  华莉丝,前半生充满了悲剧,四岁时就被父亲的朋友奸淫,五岁时被迫接受了数年前已经夺去她亲姐姐生命的女性割礼。十二岁时为了五头骆驼被父亲嫁给六十岁的老叟,赤脚逃婚在沙漠中差点成了狮子口中的食物,当饥饿与口渴像暴风雨般袭来的时候,她凭着坚强的意志走出了沙漠,而艰苦的跋涉也给她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一道道深深的伤痕,这些伤痕吓坏了后来的同台模特们。她到了美国后做过菲佣,那时候还不会说英语,这给她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不过幸好有她的好朋友给予帮助。

  看完《沙漠之花》,开始时对主人公无限的同情,同情她那悲惨的命运,有着牢不可破传统思想的妈妈;当她在满是裂痕的沙漠上疯狂地逃跑,干燥的空气风干了她的嘴唇时,我对她油然而生无尽的敬佩,她是一个勇于反抗压迫的斗士,如此地坚毅。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身无分文的她该是经历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虽然她的成功确有很大的机遇,但她的执着勇敢勤奋也是不可忽视的。成名后,面对这么丑陋的礼俗,为了不让更多的非洲妇女再受如此的折磨,她勇敢地站出来讲述自己割礼的经过,这一声呼唤拯救了多少深受礼数迫害的非洲女子。

  但全剧最值得让人深省的是非洲那种残酷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汹涌澎湃灌溉全球的时候,很难想象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还存在这样惨无人道的礼数,但我相信,随着社会对人权的重视,人们一定能脱离这种残酷的苦海。

【《沙漠之花》观后感(通用6篇)】相关文章:

关于希望之花黑板报03-24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通用15篇)02-12

雀之灵观后感02-13

智慧之花读后感(15篇)03-22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03-17

沙漠骆驼自荐信封面05-01

治理沙漠化论文开题报告08-02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汇编15篇01-04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集合15篇)01-24

英语通用面试之个人技能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