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央视财经纪录片五年规划全集观后感

时间:2021-02-26 13:14:1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央视财经纪录片五年规划全集观后感

  【导语】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3月8日起将连续播出大型电视纪录片《五年规划》,讲述从 “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中国如何通过一幅幅治国蓝图,提升百姓福祉,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央视财经纪录片五年规划全集观后感

  央视五年规划纪录片第一集:规划中国观后感

  3月8日播出第一集《规划中国》,讲述中国如何在强有力的国家规制力量下,从一穷二白的国家,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如何确保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确保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3月8日起将连续播出大型电视纪录片《五年规划》,讲述从 “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中国如何通过一幅幅治国蓝图,提升百姓福祉,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53 年,这是占世界上人口1/5的中国实施的一项伟大实验。60多年来,从“一五”到“十三五”,每一个五年计划和规划,都是一幅治国蓝图,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变革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构成了中国由羸弱走向富强的一串串脚步,勾画出一幅中国经济发展的“K线图”。

  纪录片《五年规划》,通过记录、展现普通中国人对自己和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的故事,表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民期待。该片以 “规划意识”,解读当前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实践、新战略背后的思想精髓和演进脉络,展现中国的前进历程。

  《五年规划》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梳理“五年规划”的纪录片,希望通过一个个中国故事,通过每一位主人公的家国情怀,呈现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表达百姓对国家奋进的信心。

  每一个人的未来,汇集成的就是中国的未来。每一个人的梦想,汇聚而成的就是中国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国宝评价,我们通过规划的科学地实施、科学地制订,确实使我们的综合国力每次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副主席林毅夫则说,发展中国家成败经验的一条规律就是,既要求有有效的市场,也要有有为的政府,必须两只手同时用。我国的五年规划已经做了12个了,现在是第13个。每一个五年规划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有哪些困难必须克服,以及我们具备哪些有利的条件,然后怎么样来组织协调这些有利的条件,克服前进当中的困难,来实现我们的经济发展可以从一个台阶进入到下一个台阶。应该肯定的是,五年规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张连起则用几句古话强调规划的作用。他说,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大国要有蓝图,大国要有目标管理。

  央视五年规划纪录片第二集:工业强国观后感

  “一五”中国开始建设156个工业项目,直到“五五”,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布局基本完成。改革开放、放眼世界,最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纷纷进入中国,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努力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完成了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

  工业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诸强国无一不是工业大国。为进一步推进工业强国战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路线: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十二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取得重要发展。 无论从“量”还是“质”来衡量,中国已经毋庸置疑的成为体型庞大的世界级“制造业巨人”,业已具备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在“量的积累”方面突飞猛进:2013年,中国工业产值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在“质的提高”范畴,我国在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

  然而,由于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下游、高科技产品核心技术大多受制于人,中国工业仍存在诸多不足。 此外,由“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引起的制造业劳动成本大幅降低和所谓“就地设计、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及“大规模定制”等制造业新模式以及制造业“回流” 美欧日等西方国家,有可能削弱中国的竞争力,使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严重冲击。

  在此情况下,“十三五” 规划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之梦的关键战略机遇期。 《中国制造2025》绘出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之蓝图,不但规划处中国制造业“三步走”的路线,还列出一批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产业,这些产业对包括经济、军事乃至国际声望等诸多方面在内的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为实现人民“求富”与国家“图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它的实施必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十二五”期间,中国高铁、航天和核电作为新世纪中国“超级产业”三大王牌闪亮登场,赢得举世赞誉;根据《中国制造2025》内容,笔者认为,“十三五”期间,以下四大产业将处于重点优先发展地位。

  第一,信息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前者代表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后者门槛高且带动效应强,重要性自不待言。

  第二,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出于经济、政治等多重考虑,中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洋拥有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和空间资源,维护正当海洋权益成为中国发展海权的巨大动力。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作为开发海洋资源、保障中国海权的物质基础,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

  第三,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通过发展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现代装备制造业,可控制新产业制高点,并可以此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通过装备新兴产业来强化新兴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第四,新材料。新材料技术是世界上公认的六大高技术领域之一,重点是开发性优异的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其意义在于一旦研制成功,将会带动整个制造业实现技术突破,这一点对于中国工业创新而言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十三五”规划将《中国制造 2025》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强国的华丽变身,不仅将增强中国工业的技术能力并促进产业升级,而且能够大幅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和国家战略能力,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奠定牢固之基。

  央视五年规划纪录片第三集:民生为大观后感

  看了五年规划纪录片之民生为大我感触颇深。

  记得李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再次成为关键词。对于一个将“以民为本”纳入执政理念的政府来说,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将民生与改革图景交织进政府工作报告,是精心谋划的特点与亮点。

  但这华彩的篇幅在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却是以平实的话语娓娓道来,没有空话套话,只有“强硬词”——表明政府改革的勇气与实践民生承诺的决心,听起来令人踏实、鼓劲!

  民生离不开经济发展来提供物质保障,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提及民生,总会说“以发展促民生”。但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累积下来不少问题,简单地发展不仅不能持续促进民生,反而会成为民生的阻碍,如今已经到了必须以改革促民生的新阶段。

  对于每一项民生期待,政府工作报告都回之以具体的改革措施,给出具体的数字描绘将要实现的民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生问题的回应,实际上也是对民众做出的最新民生承诺。民生与改革,是将奋斗目标与实践路径相结合,由此建构出的民生图景与改革图景,交相辉映,才不会是虚以应对的海市蜃楼。

  央视五年规划纪录片第四集:天堑通途观后感

  3月11日,七里河区xx警局向全体党员安排部署了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五年规划第四集·天堑通途》

  切实让党员干部重温我党发展历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该片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精炼,故事生动感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是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的重点教育片。农业局党员观看完文献纪录片《五年规划》之后,深受鼓舞,在本集记录片中重点阐述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高铁,中国地铁,中国港口,一个个打上了中国标记的基础设施,在一个个“五年计(规)划”的目标中,由梦想变成现实。为百姓福祉的提升,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以铿锵的脚步迈向世界。

  《五年规划第四集》以壮丽史诗的形式从历史的宏大记事来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发展业从苦难深重中起身,迷茫困顿中倾力寻求突破口,历经曲折。下面是个人对于中国交通发展业的一些浅见:

  在铁路方面,要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效率和服务,单靠增修高速铁路是不够的,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用科学的手段,把列车、线路和运营管理综合起来考虑,因此智能铁路建设迫在眉睫.

  在城市交通方面,目前城市交通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运输压力大、环境恶化、停车困难和交通事故频发等方面。对此,交通信息化与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被寄予厚望。

  在公路运输方面,《报告》认为,未来交通管理系统将具备强大的储存能力、快速计算能力以及科学分析能力,能够从海量数据中快速、准确提取出高价值信息,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应需而变的解决方案。

  总之一句话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这三化将是交通的建设趋势。

  收看本期节目后,我深刻明白了作为一名交通管制人员,充分认识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按照新交通法规的要求规范执法,做到正确认识新交规、学习掌握新交规、严格执行新交规并以学习新交规为契机,推动交通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央视五年规划纪录片第五集:开放视野观后感

  央视纪录片五年规划第五集《开放视野》的播出时间为2016年3月12日。讲述了中国一直在规划着“经济地理空间”。“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规划蓝图徐徐展开。

  30多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这3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3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3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30年。30多年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

  30多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最有说服力。30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央视五年规划纪录片第六集:五年之后观后感

  五年规划纪录片第六集·五年之后的播出时间为2016年3月13日,讲述了中国创新的智慧与行动,铸就了一个个“中国奇迹”;迈向富裕的汗水与艰辛,凝结一个个“中国故事”。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新世纪、新阶段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只能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解决,必须进一步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繁荣稳定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不仅是党内、国内的共识,也是世界的共识。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是啊,理想信念,能让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如同心灵的灯塔,高扬的旗帜。

  邓小平曾说:“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进步的不息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义核心价值的支柱。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中,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只有在不断创新中,生活才能不断焕发。

  中国要成为全球的创新强国,应大力支持在科技前沿和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及相应的人才培养、大力提升基于核心技术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开放与协同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业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中国正走向“创时代”。创新的智慧与行动,铸就了一个个 “中国奇迹”;迈向富裕的汗水与艰辛,凝结一个个“中国故事”;脚踏实地的创新精神,是奔向幸福的“中国力量”。承载着人们五年之后的梦想,中国开启了新的航程。

【央视财经纪录片五年规划全集观后感】相关文章:

央视中秋晚会观后感02-24

山河岁月纪录片观后感03-20

纪录片变形记观后感04-20

微观世界纪录片观后感05-02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3篇04-21

感动女孩的话大全集02-27

纪录片开题报告格式01-09

关于智慧小故事大全集10-14

央视的笔试经验分享06-22

央视汉字听写大赛试题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