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夺冠》观后感

时间:2024-06-09 08:13:5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夺冠》观后感汇总【15篇】

  观看完作品之后,内心会产生很多感慨,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夺冠》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夺冠》观后感汇总【15篇】

《夺冠》观后感1

  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她们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勤学苦练,五次蝉联了世界冠军,在排球场上为国争光。她们身上的这种独一无二的女排精神永不过时,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

  朱婷把自己的信仰和榜样定为郎平,郎平听后非常生气,说朱婷不可能成为自己,不是因为郎平傲气,而是她想让队员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所谓不负此生,从来不是活成任何人的样子,而是找到最好的自己。朱婷家境并不富裕,但是她心中有那股想往上冲的信念,也是这股信念让她在追梦的道路上坚持下来。也许她学习排球的初衷并不是热爱,但后来接触排球后,她从接纳到喜爱,从喜爱到热爱,她从排球上实现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我要向她学习,学习她身上那股拼命往上爬的`拼劲,学习她不因自身条件不足向命运低头的勇气。

  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活成朱婷,我们必须先要成为什么,然后才能遇到什么。我知道,我必须刻苦训练成为冠军,才能遇到我心心念念的那块金牌。别轻易否定自我,毕竟我才十几岁,我的未来还很长。

  女排精神就是中国精神,值得我们代代传承,因为在人生这条路上,每个人都欠自己一个完美的“夺冠”。

《夺冠》观后感2

  今天班会,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吗,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女排的互帮互助,敢于拼搏,为国家争光的精神。

  电影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夺得冠军的故事。电影一共讲了两场比赛,对应新老女排两个阶段。这两场比赛时隔35年,却是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精神的.延续和传承。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与巴西的排球比赛也是世界排坛的经典之战。此前小组赛,中国队以第4名的成绩勉强进入淘汰赛,8强对手则是当时世界排名第一,又是主场作战的巴西队。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排与巴西队的交战多次,战绩为1胜18负。即便这样,中国女排仍不畏强敌、顽强比赛、敢于拼搏,最终以3比2淘汰巴西队。此后,接连战胜荷兰和塞尔维亚夺得冠军。

  观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女排精神。在这次奥运会上,女排的前行之路甚是坎坷,每一场比赛的对手都是在国际上排名靠前比较有实力的队伍,每一场比赛都打得揪心又兴奋,一分分追,一分一分赶,虽然一路踉跄,但目光坚毅。她们竭尽全力,永不放弃。这就是中国女排精神,这既是中华民族精神。

《夺冠》观后感3

  2月8日,在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18岁少女谷爱凌夺冠。这也是中国冬奥历,雪上运动的首枚金牌。

  在决赛的最后一跳之前,谷爱凌排在第三,已经可以登上领奖台了。妈妈建议她做个左边的1440,确保拿到一块银牌。但她没有采纳妈妈的建议,而是跳出了目前世界难度的左转双周偏轴转体1620。这一跳,让谷爱凌反超泰丝·勒德,排名升至第一。相比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池,大跳台并不是她的项,训练时间也是最短的。但她却敢于放手一搏,选择在最重要的时刻挑战自己的历史,做出了一个她从没公开做过的高难度动作:1620。

  谷爱凌的勇气并不仅仅来自于她过往的经验和实力,更多的.是一种对未知无所畏惧的心态。在受邀为《纽约时报》撰文时,她在文末这样写道:"在恐惧面前,我永远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从这个18岁女孩的身上,我发现了克服恐惧的三种力量。

《夺冠》观后感4

  一场场艰苦的训练,一次次顽强的奋斗,是中国女排夺冠的原因,她们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国女排在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之中,忍痛爬起,被磨破的双手,满头的大汗,是她们光荣的象征。她们为了挤进世界强国的行列,占得一席之地,忍着劳累和疼痛,坚持训练,却不流一滴泪水,中国女排,只流血不流泪!

  1978年,中国宣布改革开放,当时的中国非常落后,中国人渴望找到某种方式让世界重新看到自己。我被中国女排队员们那种永不言弃、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震撼了。中国太落后了,我们怎么办?是坐在这里唉声叹气,还是把失去的损失抢回来?我们比不上人家的训练条件,只有靠比别人拼命才能赢,我们国家太需要这个奖牌了。当中国女排夺得第三届世界冠军时,所有人都高举火把旗帜。在当时,中国人用自己的毅力取得了成绩,我才认识到那一块奖牌对中国有多么大的影响。女排运动员们每天艰苦训练,他们为了什么?当国歌在体育场上空响起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中国女排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30年前女排打败了日本队斩获五连冠,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的国家。而在30年之后,女排一直没有获得胜利。

  郎平为了中国,放弃了优越的条件,离开美国,出任中国队主教练后,事情才出现转机。郎平出任主教练后采取了大国之术,且聘请了外教。使中国能跟上世界的脚步。大力招聘人员使中国队有充分的人力,把其中的有能力的人都挑出来。用于国家队建设。还让队员放下那要一直胜利的大包袱。在2016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与巴西队比赛的时候,队员无比紧张,在前几场中一直不是太出色。然后被荷兰队,美国队打败。中国女排在面对东道主巴西队的那一刻大家都认为中国队要失败了。但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出现新的转机。在中国队面对巴西队刚开始时,被巴西队碾压,但后来打出了自己的节奏。不再受对手巴西队的干扰。中场休息时已经打出2:1的好成绩。但巴西队教练的鼓舞,使巴西队有充分精力来应对中国的女排。中国队教练郎平巧用队员之间的巧妙配合来打乱对手的进攻顺序。使自己的进攻能得到发挥,对手也很快发现中国队的问题。等老敏很快就把的队伍顺序变化使对手再也找不到空子可钻。最后那打败了东道主巴西队,又先后打败了荷兰和美国队。让中国国旗高挂赛场中。

  她们用不懈的努力,换来今天光荣的时刻!此时此刻,她们流泪了,是喜悦的泪水,是自豪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为祖国换来荣耀的泪水!当国歌奏起之时,她们是多么自豪啊!所有中国人都欢呼起来!屏幕前的我眼眶湿润,热血沸腾。岁月流逝,中国女排从教练到队员不断在更新换代,除了灵魂人物郎平,被时光擦的熠熠生辉的,还有“女排精神”。也许“女排精神”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不过是一个热门词,而它蕴含的16个字,“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女排精神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应是一种坚定的信仰与一颗强大的灵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训练场地的墙上,布满老女排队员练习扣球时用球一个个凿出来的圆坑,斑驳的墙面是一代女排荣耀背后苦苦训练的见证。

  成长路上,总会充满竞争,总会遇到强敌,我们不奢求总能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佼佼者,但无论成败,我们都该心怀梦想,勇敢地面对,该有向前的勇气!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超越自我,积累经验。让这种进步和成功渗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不断的超越自己,战胜自己!

《夺冠》观后感5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题记

  今早刚看了《夺冠》,深深地被这群姑娘们所震撼,不单是说当今11连冠的女排,更是被80女排这种“疯”劲所打动。

  影片刚开始,便同我们为介绍了中国初代女排:要球不要命的主攻手,将重物系在腰上训练腰部的队长,以及在练习举重100千克的郎平。没想到影片刚开始就这么猛,我在心中暗叹。

  回归正题,《夺冠》从中国女排备战日本排球比赛说起,在全世界不看好中国女排的情况下,女排姑娘们奋力拼搏,一次次的逆流而上,力挽狂澜,取得傲人的战果。之后,又讲述当今郎平重回中国国家队改革中国女排,最终赢得冠军,赢得奖杯,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赞赏。

  看完电影总余意未尽,身体嵌在椅子上,久久不能站立,在这沉寂的几分钟没有人离开影厅。短暂的时间过去,整个影厅爆发了热烈的掌声,这不单单是对女排的崇敬,更是被女排精神所感动,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这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依然坚定。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夺冠之后响起的国歌声,有多少人正在随着影片的播放而低声吟唱。“下意识是怎么来的?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成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在我听到女排教练如此铿锵有力的话,我心中不禁咯噔了一下,请注意“千百万次”“上亿次”朋友们,这是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做到的呀?从前,总是听长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想以此形容他们,是再好不过了。

  仔细看了影片的你们,是否还清晰的记得,那些姑娘们的关节上一不论是手还是膝盖都有纱布所缠绕,这是他们训练伤呀,打球时那渴望赢的劲儿,全融在了声斯力竭的叫喊中,还记得另一句:读后感这些墙上的印,都是那些傻姑娘们,一个球一个球,凿出来的”。女排们付出辛苦,获得成就,这是理所应当的,有付出才有回报,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那我只是坐享其成吗?回顾往事,那时时间临近期末,习题想重重叠叠的惊涛骇浪扑向我这海中礁石,每天沉浸在这题海之中,最终学习这根弦儿断了,放弃了,成功就像梦蝶,越飞越远了。

  时过境迁,当我如今走进影院,回顾中国这段辉光辉岁月。明亮的阳光照的我无地自容。“郎导从脖子下每一块骨头没有一块是好的”女排教练如是说,而我一面临题海怎能放弃?这并非汪洋,并非身体上的痛苦,又有何惧?我这精神上的鞭挞,对于郎导来说,太微不足道了,我非loser,而要成为winner,临近的月考,我便不再退缩了,我会直面,奋斗备考,来吧!

  现代中国女排已取得了丰功伟绩,女排精神必如同火炬一般,代代相传,而我必将乘风破浪,夺取功与名,阳光总是在风雪之后才会出现,雨露总是在细风夏雨之后才会甘甜,而成功只有在奋发图强之后才会收获。加油吧,少年。朝着的目标不断前进吧!

《夺冠》观后感6

  今天下午的语文课,谢老师让我们看了《夺冠》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影片老一代女排中,她们练习排球没有先进的技术,就是靠着一股坚韧苦练,被磨出血的膝盖,扎进刺流血的手,身体的伤都能看出他们训练时的心幸苦。老一代的女排就凭着艰苦的.训练,在赛场上为女排杀出一条血路,为人们呈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电影中,我依晰记得朗平对新一代女排队员说的话: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在赛场上,才可能出现正确的位置,下意识怎么来的,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只有坚持下来的人才能走到最后。一段话,是女排队员在多次训练下才悟出的道理,熟成生巧。新一代的女排也慢慢地开始领悟,面对世界第一女排巴西,中国女排拼尽全力,赢得了那场比赛,不试一试,不拼一拼怎会知道蕴含的力量。中国女排是什么?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团结,拼搏,坚持这是女排精神。

  队员再换,战术会变,嗯,但唯一不变的是女排精神。

《夺冠》观后感7

  电影《夺冠》展现的中国女排从五连冠到跌入低潮期,再到重返奥运冠军位置,其中的曲折,以及曲折背后种种精彩故事,都有着丰富的戏剧性,能够在新春佳节之际,看到这样一部富有情怀的电影,感到非常的鼓舞人心。《夺冠》通过艺术加工更加全面的诠释了女排精神 。

  女排精神是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给予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全国人民都在向女排学习。从此,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腾飞顽强拼搏。

  女排精神需要传承、需要融入新的内涵,但关键的内核不能说变就变。中国女排恰恰是做到了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恰恰是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融入了新内涵,这支队伍从胜利走向了胜利。

  一支队伍身上不能没有精气神,一支运动队身上就更不能没有精气神。学习中国女排,就要学习这支队伍刻苦训练、敢打敢拼,就要学习这支队伍胜不骄、败不馁,就要学习这支队伍在实战中不断将科学、理性、与时俱进的因素不断融入女排精神,惟其如此,更多运动队、更多队伍才能学到真经、才能开启用胜利鼓舞斗志之路。

  时至今日,女排精神已经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与时代同呼吸、与国人共命运。正如主帅郎平所说,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出战,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一个民族的崛起总会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作支撑,女排精神正是当下各行各业所些欠缺的,基层党员干部应像中国女排的姑娘们那样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以不服输、不气馁的精神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拼搏;少一些懈怠,多一些进取,这样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两个百年伟大中国梦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就要有中国女排那样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以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政治品格,来诠释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特质。

《夺冠》观后感8

  《夺冠》所展现的一场场振奋人心胜利的背后,体现的正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女排精神。

  那女排精神到底有什么呢?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经历给国人带来正能量。”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这,就是女排精神!女排姑娘们就是凭借着这股精神,顽强战斗、勇敢拼搏,在国际赛场上一次次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

  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而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女排姑娘们汗与泪的付出。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女排姑娘们训练时没有完善的训练器械,甚至连像样的训练场都没有。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拼。

  中国女排的故事传说还未讲完,中国女排的奇迹还将延续,中国女排的精神仍在传承......我们应该学习的是:

  不论是成长路上还是比赛场上,总会充满竞争,总会遇到强敌,我们不奢求总能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佼佼者,但无论成败,我们都该心怀梦想,勇敢地面对,该有向前的勇气! 成长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超越自我,积累经验。让这种进步和成功渗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不断地超越自己,战胜自己,让自己充满自信!

  一个人的成长之路总不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荆棘、坎坷,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站起来。人生最大的精彩不仅在于登顶的那一瞬间,而在于我们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有回报,蚌病成珠、化茧为蝶。

  有一种不服输叫中国女排

  有一种不放弃叫中国女排

  亦有一种为国拼搏叫中国女排

《夺冠》观后感9

  中国女排姑娘夺得世界冠军!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上个月,国庆期间,也抽了个空去看了看这部神作。整场下来,就只记住了一句话:“你要今天不练,明儿我就练你。”以及当时工作推进不下去,郎导一个电话:“把所有青训队员收编国家队!”霸气外露。郎教练为了给国家队女排姑娘们争取一个机会,也真是用心良苦。

  整部影片是从30年前郎平那个队伍说起:“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这是她们的口号;要球不要命,这是她们的信念。在物质极度匮乏的那个年代,技术、器材、场地比不上,怎么办?只能靠汗水,只能靠苦累。当你的行为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才可能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不仅仅是对于排球,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成百上千次的练习,才能将你的所学发挥到6分8分甚至是12分。

  在郎平挑选队员的时候,挑选的是她印象深的。其实包括我们面试,包括我们求职,面试官选的,留下的,就是她们印象深的。那么多份简历,那么多的求职者,为什么选你?因为你有特点,可能是样貌,可能是特长或者其他过人之处,甚至可能是你的家境。总之在面了很多人之后她们还能记住你,这就对了。第一次比赛,输了11场,让她们任意组合。如果换做别的教练,早就受不了了。但是郎导却说:还可以输。怎样的组合是合适的?怎样的特点的队员对应怎样的对手?这些得在实践中才能得出来。输不可怕,但是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在输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找到对方的薄弱点和突破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没人可以笑着拿世界冠军”,除了战术,就是过硬的实力,像铁榔头一样,一锤一个雷霆的实力。怎么来?靠日复一日的坚持,靠流血流汗。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没有例外。之前大学课堂上一个老师告诉我们:“实力决定一切。”这是真的。在关键时候,实力不过硬是活不下来的。在战场上尤其如此。

  能有一个好的教练固然可喜,但是个人努力是成功更加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好好努力吧!少年。让明天的你感谢今天努力拼搏的自己。

  观《夺冠》有感昨天晚上,带孩子们去看了由陈可辛执导的运动片《夺冠》。电影很励志,非常精彩。

  中国女排的精神,是老一辈女排们艰苦奋斗,传承到今天的中国女排精神。

  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沉浮始终不屈不饶,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电影院观看的观众们在观看整个片中,有欢笑声响起,也有泪点。本色出演的朱婷,当饰演郎平教练的'巩俐问:“朱婷,你为什么打排球?朱婷回答:“为了爸妈。”显然这个回答郎平不满意。又重复问了一次,朱婷大声回答:“是为了成为你(郎平)。”听完这个回答仍然不满意,又问了一次,朱婷大声呐喊道:“为了自己。”

  听到她那句为了自己,顿时泪水夺眶而出。

  平时问孩子学习为了什么?十一岁的儿子总会回答,为了父母,考好成绩是为了爸爸妈妈开心。其实,我也想听到孩子回答。学习是为了自己。

  看完这部电影,我问孩子。这部影片好看吗?女儿回答:“有感觉,有被触动到了。女儿现在是专业学习舞蹈,孩子对我说:“妈妈,体育和舞蹈一样,都是考验耐心、毅力和信仰运动。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女儿说影片中讲的这句话跟她学习舞蹈的心得一样。当你的肌肉记忆形成了惯性,才能在下意识做出正确的反应。而这种下意识,需要成千上万练习。练习舞蹈也是要经过反反复复练习,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我对整部片中的这句话感触良深,我们那么在乎赢,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自信,我们身上的包袱太重了。等到我们足够自信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在乎赢。我们这一代人的包袱就让我们背吧,我只希望你们为了自己打球。

  对呀,我们生活中一直都想赢的状态。小时候,在学习上想赢过别人;长大后在工作上想赢别人;成家立业后,有了孩子,希望孩子赢过别人。所以我们这代人活得太累,太沉重了。

  为了工作,为了父母,为家庭奔波着,从来没有为了自己开开心心、轻轻松松的活着。

  最好的状态是好好的做自己。

《夺冠》观后感10

  电影《夺冠》,揭开了许多女排精神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揭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光鲜的背后,定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负重前行,成功需要关键因素的成全。

  首先,要有一种精神。女排1981年日本第三届世界杯首冠、2016年巴西奥运会1/4决赛遭遇东道主并最终夺冠,都是苦战至第5局,绝处逢生,艰难取胜。如果说,与日本队比赛的求胜欲望,源于民族情怀,那么,巴西这场球的胜利,是真正源于球员自己的渴望和兑变。只有你发自内心的呐喊,才会得到结果的拥抱。

  其次,要有精心的战术准备。每一场大战的胜利,都反映了指挥官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能力。潜心研究对手的人员特点、团队气质、战术习惯,关键时刻做出针对性部署,力拨千斤,力挽狂澜。同时,还得深谙自己的'队员,根据形势战术布局,明确要求,及时鼓励。台下的严明关爱和精心策划,才会换来战场上的胜利和荣誉。

  第三,要有关键人物担当。比赛的关键节点,郞平换下朱婷,耳提面命,鼓励她是全场最年轻的球员,关键时刻必需挺身而出,朱婷亦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拿下关键得分赢得比赛。

  第四,要有奉献精神。陈招娣顶着腰伤用生命在坚持比赛的奉献,陈忠和迷信的喝咖啡、穿毛衣,主动让贤求变却默默支持的奉献,郞平放弃舒适、顶着压力重塑女排强烈愿望的奉献,凡此种种,汇聚铸造了伟大的女排精神。

《夺冠》观后感11

  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夺命的追求,一种拥有的欣然。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结果,又是多少人奋勉与共的动力。“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这是电影开头传递给我们的概述。

  没有任何私心杂念敢于牺牲的人,才能做到宠辱皆忘,在各种挑战面前发挥最大限度的潜能。跟着电影中宋世雄老师的播音声仿佛穿越至那个挥洒青春的年代。一次次奋不顾身的倒地,一遍遍拼尽全力的跃起,一记记不留余地的扣杀,渲染了几代人因排球而生的'青春。胜利后的女排姑娘们泪水与笑容都如花般之美,她们像玫瑰般倔强,如牡丹般纯洁,似兰花般刚毅,比梅花般坚强。

  女排姑娘们在采访中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部尔卫”。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岗位,都是一个竞技赛场,人人都是主力。没有什么捷径而言,只有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才有别样的精彩。

  电影终有一天会下线但30多年来的女排精神弥足珍贵,永不过时。

《夺冠》观后感12

  我是看新闻,对他的评价后才匆匆去影院的。不知上次像这样一决定就行动是何时了,也无需记得。只要知道该影视作品的魅力带动了我千斤重的双脚即可。

  中国女排是什么?是一个中国人自豪的资本。中国女排是什么?是一种敢拼肯吃苦的中国精神。中国女排是什么?是一群谱写,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斗士。中国女排还是什么?是中国代名词的之一,中国女排不仅仅是几个女性投掷线球的场景,它是一种体育竞技,一种敢流血敢受伤的拼搏精神。

  若是你问我女排精神是什么,我不知。可这不代表我白看这部电影了。因为这是一种坚持,信仰,铮铮铁骨,为国为己的拼搏,可以用来形容他的词太多了,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国家的代名词,若是全罗列出来可能万里长城都不及它长了吧。

  脖子以下没一块骨头是好的.。这是电影中形容郎平的一句话。以她为例,因为他是一个成功的体育人。再想想其他人吧,或许即使撑过了我不敢想象的训练后,也没有取得成绩的呢,这样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数。他们或许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少却换来了一派荒凉,这是一种艰决的选择,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排球。敢拼,才会以不同的方式赢。

  这个电影金句频出,我后悔忘记带支笔抄录一些了,不过文字有深度有力量。听一遍,便情不自禁地记住了大部。

  我一直以为“汗如雨下”是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看了女排这才知道,只有比喻。

《夺冠》观后感13

  “杯子为什么能盛水”

  “因为它是空的。”

  ——题记

  中国人,最具有也最需要的精神,就是女排精神。

  创造

  “呯呯”“啪啪”“嗨,加油了!”这是陈忠和踏入排球馆首先听到的,馆内,郎平所在的排球队正在练球。1982年至1986年她们创造了“五连冠”的纪录。

  为什么她们能创下这样的纪录?这当然离不开平时艰苦的训练,但更离不开的,是姑娘们坚持不懈、顽抗到底的信心,她们甚至在梦中都说:“再不拼就没机会了。”什么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就是坚持不懈、永不言败。她们是女排精神最好的诠解。

  接力

  郎平受邀成为美国教练后美国队实力大增,而中国此时却正是新老队员青黄不接的时侯,军心涣散,毫无斗志,只讲究技术,强调抓日常,却不知怎样磨合。这是因为她们少了当年老女排的团结一致,永不言败。

  传承

  中美排球大战结束后,郎平毅然回国,并以惊人的决心和勇气,对中国女排进行了三项改革:1、以前国家队是十二个人,现在可能选三十个,五十个人甚至更多;2、在国际上聘请教练,构造一个复合型的教练团队;3、不分主力和替补,只有首发和非首发,这三项改革在中国排球界遭到许多人反对,但正是这项改革,选拔出了朱婷、张常宁等骨干队员。

  女排精神的第二点就是敢作敢当,有敢于受世界质疑和反抗的勇气和决心。

  在剧中,郎平问道:“你们为什么打球?”队员们鸦雀无声,这个问题让队员们明白,热爱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大家的力量往一块使,中国女排才能重回巅峰。

  有了这些要点,还要看临场的发挥。怎样做到临场发挥呢?剧中一直在重复一个问题:“杯子为什么能装水?”“因为它是空的。”是啊,倒空自己,不把输赢放在第一位,不要有任何心理压力,放开了打,才能打出真正的'水平。剧中一直强调打球要喊出来,喊,才能释放真正的能量。正是有了这样的能量,女排姑娘们才能在巴西一举夺魁。

  女排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象征。当今的中国人,应该好好领会什么才是真正的女排精神。

《夺冠》观后感14

  周日,电影《夺冠》在北京举办首映。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电影,在历经艰苦拍摄和流言风波后,终于确定在今年大年三十与观众见面,并被提前看片的观众称赞:“《夺冠》之后,国产电影才算真的有了体育大片!”

  《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却因在公映前传出某原型人物不满片中设定,而导致其大年初一的上映安排出现各种传言。最终,电影宣布改名,并从大年初一提档至除夕上映。该片时长135分钟,并未如传言中那样遭遇“严重删减”。此外,《夺冠》还请歌坛老将那英和王菲再次联手献唱片尾曲,为影片营造热度。

  陈可辛导演在首映现场透露,拍摄80年代女排戏份时搭建了一个实景的漳州训练基地:“我们把地板一块块从漳州福建搬到北京。这些地板上都是当年女排运动员的血、泪和汗。”尽管导演连称这部戏“太难了”,但同时,他又感慨自己幸运:“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就想起郎指导说的,女排精神有什么?不是一定要赢,而是明知道自己会输,也要一分一分地赢回来,这是一部带着使命感的电影。”

  陈可辛携监制张一白和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郎平的女儿白浪,以及扮演80年代女排队员的演员们及特别出演刘敏涛一同出席了首映礼。片中演员都献上了他们精湛的演出,然而最初,对是否参演电影,他们却都经历过一番“思想斗争”。巩俐透露:“可辛导演找我来演郎指导时,我心里觉得可能担任不了这个重担。”黄渤则说:“我们的队员全都是真的职业排球运动员,但我们并不是排球专业的人,你要对一位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指示,这太难了。”

  这些担心也是每位主演都顾虑的问题。因为要出演国人心中再熟悉不过的女排英雄,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为此,各位主演也都拿出了“女排精神”,攻坚克难:他们拜访并观摩女排国家队训练和比赛;在短时间内消化海量的书籍和录像;练球、扣球手都肿了也坚持拍摄。

  郎平的'女儿白浪和郎平本人更是多次拒绝邀约。白浪表示自己从未学过表演,但最终被导演说服,扮演青年郎平。在导演的调教下,她通过学习速成,最终出色完成任务。

  首映礼现场,从导演到每一位演员,说得最多的就是“能参与这部作品,本身就是荣耀”。主演吴刚表示:“这个戏真的是向历代的教练员们致敬,向历代的女排队员们致敬。”

  首映当晚的惊喜是,81岁高龄的原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宋世雄也来到了现场。片中使用了当年他在上世纪80年代解说中国女排夺冠时的原音,让许多观众倍感熟悉。当宋世雄的声音从观众席中响起,偌大的放映厅响彻欢呼,掌声不绝于耳。宋世雄说,看完电影后勾起了他无数回忆:“我又想起我们中国女排所走过的艰难历程,特别是1981年世界杯的场景历历在目。这部影片反映了中国女排的精神,我向创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意,谢谢大家!”

  《夺冠》的故事传说跨越35年,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xx年重返世界之巅,致敬几代功勋,再现中国女排这支王者之师一路的荆棘与荣光。该片将于20xx除夕(1月24日)起全国上映。

《夺冠》观后感15

  19日,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导演陈可辛,监制张一白与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等出席,分享拍摄故事传说。

  电影《夺冠》的故事传说跨越35年,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xx年重返世界之巅,致敬几代功勋,再现中国女排这支王者之师一路的荆棘与荣光。

  在导演陈可辛看来,《夺冠》是一部用中国女排精神拍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带有使命感的电影。什么是女排精神?陈可辛用郎平的话给出了答案,“郎导一直说,女排精神是不一定赢,但是明知道自己输,都会一分一分赢回来。”

  陈可辛介绍,在拍摄80年代女排戏份时,剧组搭建了一个实景的漳州训练基地,“我们把地板一块块从福建漳州搬到北京。这些地板上都是当年女排运动员的.血、泪和汗。”

  最早,对于出演郎平,巩俐一度觉得担任不了这个重担,因为郎平在她眼里,是全世界很多女性心中的偶像。为了演好郎平,巩俐曾翻阅了大量资料,也去比赛现场观摩。黄渤也坦言:“我们的队员全都是真的职业排球运动员,但我们并不是排球专业的人,你要对一位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指示,这太难了。”

  首映礼观影结束后,不少观众都给予了高度评价。81岁高龄的资深解说员宋世雄激动地说:“我又想起我们中国女排所走过的艰难历程,特别是1981年世界杯的场景历历在目。这部影片反映了中国女排的精神,我向创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意,谢谢大家!”

  那英则“后悔”没带纸巾,感慨电影唤回了她对女排的热情:“80年代女排夺冠时我才十几岁,电影唤起了很多年没有的那种热泪盈眶。”从小看女排比赛长大的冯绍峰表示,巩俐的表演非常精准。

【《夺冠》观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夺冠的文案02-10

夺冠观后感11-28

《夺冠》观后感06-12

夺冠观后感12-20

电影《夺冠》观后感11-21

电影夺冠的观后感11-21

夺冠电影观后感02-09

《夺冠》观后感(热门)07-06

(实用)《夺冠》观后感07-06

夺冠观后感集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