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切都好》观后感

时间:2021-01-03 19:46:1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一切都好》观后感两篇

  《一切都好》观后感篇一:

《一切都好》观后感两篇

  前几天去看了《一切都好》,正如片名,一切都好。台词、剧情、画面、配乐等电影元素都处理得当,最好的是情感的真挚。虽然看完并不像其他主打感情牌的电影一样落泪,可那种真实的心酸感却让我从电影后半段开始就一直思念远在家乡的父母。

  电影里张国立饰演的父亲,为了孩子们赶了个时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趟走下来以后,他发现和孩子们的距离不止是火车上几小时,几天的行程,更大的距离是那些孩子们的生活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样。

  几个孩子都对他或多或少隐瞒自己的生活状态,我们也何尝不是这样,夸大好,隐藏坏。毕竟父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再是有能力帮扶的人,那我们为何让他们已经蹒跚的脚步再沉重呢?

  对于父母来说来说,一面希望孩子早日长大,另一方面却又永远希望我们活在他们的身边。这太矛盾了,这种矛盾就像剧中那场雪地的戏。孩子们坐在雪地里,在老管眼里还是孩子。但孩子们坐在雪地里,说起话来确是大人的语气。老管希望孩子们靠进点躲一躲雪,但孩子们却执意坐在雪里,骄傲地迎接挑战。

  孩子长大,父母变老都是自然的规律,但好在血融于水的亲情让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有父母的关爱,在父母变老的过程里有我们的陪伴。影片里老管每见一个孩子,不管境况和自己预期相距多大,不管吵架与否,他都会拿出一把钥匙给孩子,并说:“我把家里的锁换了,这是钥匙。”他多希望,这几把钥匙,那几个孩子都能用上一次。

  最后一场戏是年夜饭,老管即兴赋诗。说即兴其实是老管的嘴硬罢了,从鹩哥嘴里说出诗的最后一句已经温馨地暴露了老管为了这首诗练了无数遍。就如同这样团圆的场景,他也期盼了很多次。

  今年,回家过年,风雨和压力都无阻。

  《一切都好》观后感篇二:

  前几天看了热映电影《一切都好》,本片改编自外国电影《天伦之旅》,改编的`这个剧本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非常符合我国国情。父母期待远在他乡的孩子们回来团聚,然而每个孩子都因故无法返乡,父亲决定奔走各地去拜会孩子们,却发现孩子们的生活与他们平时形容的不一样.....电影除了亲情的大主题之外,还包含了如今的社会化话题,比如空巢老人、代沟问题,以及中国的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在一个个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表象之下,是现实社会人生百态的写照。而电影最终呈现的主题之于我国传统,又是那样的贴切。

  孩子们善意的谎言在我国叫做“报喜不报忧”,这是一种比较争议的观念,对家人报喜不报忧是一种孝顺吗,遇到挫折自己承担,不让家人担心。或者另一种观点:连对亲人都有秘密了,有隐瞒了,实在很悲哀?电影的故事构架就是建立在这个很具有争议的观念上,进而深入到建立在该基础上的亲情——在当代社会中两难处境。其实完成亲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陪伴,然而在如今的社会下,游子与空巢老人,这个最基本的亲情羁绊,却是最难实现的。

  记得前一阵在微博上流传甚广的一个公式,这一生,我们还可以陪伴父母多长时间,心里颇不好受。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他们的一生,他们最精华的年轻时代花费在我们身上,当他们步入需要我们反哺的老年时代。而我们,为他们付出了多少,付出了什么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传诵至今,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的诗句。 大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大多数儿女也想让父母骄傲。然而大多数人的生活不是那么容易。家庭就是一个相扶相携的团体。血浓于水的亲情,被自幼的扶养和关怀所奠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完成这艰难的人生。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一切都好》观后感】相关文章:

祝福一切都好的句子02-05

一切为人民观后感06-17

电影一切为了她观后感01-06

一切为人民观后感范文06-19

2017一切为人民观后感06-10

《心,放开了,就什么都好》读后感04-23

《我把一切告诉你中》的观后感范文01-18

cctv1《一切为人民》观后感06-10

2017一切为人民特别节目观后感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