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
长征,又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征观后感,谢谢阅读!
【红军长征电影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再读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全身汗毛直竖,巨大的折服感和荣誉感如洪水般涌上心头,热血涨红了身体,恨不得此时此刻飞往长征战场,杀敌报国。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队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长征》,那一幕幕令人激动的画面使我久久难以忘怀,我怀着无比的骄傲向中国工农红军致敬:历时两年零五天共736天,总行程2.5万余里,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他们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计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却付出了兵力损失达四分之三的重大牺牲,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幸存下了3万。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长征,它将一个钢铁般的意志、一股夺取胜利的勇气和一股巨人般的力量存留进了人类史册。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地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进,向着理想勇敢奋斗,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感动崇高的精神和象征意义。
现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长征精神早已经深入人民子弟兵的血肉之中,我们是消防兵,我们的长征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闻警而动,听令而出,敢于“逆行”,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精神永远不会消失。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熠熠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我们中国人民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红军长征电影二】
在一次偶然的坐车中,我听到坐在隔壁座位上的一个中老年人,在放一首歌,歌的旋律很熟悉、很悦耳,好像叫《十送红军》。这首歌曲主要体现人民群众送别红军时那种依依不舍,恋恋不忘的心情。回忆起这首歌感觉像是在哪部电影里有听过,一直想不起来,只是印象当时听的时候好像热泪盈眶,后来问了一下度娘,原来是《长征》这部电影里的一个插曲。
一回到家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马不停蹄的打开电脑,重温了一下这部经典电影。一幕幕的画面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仿佛此时的我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动乱的年代,看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智谋和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以及毛主席四度赤水的壮举。长征,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全程约两万五千里,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跨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还不包括前堵后追的国民党军队。而这是在没有飞机、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帮助下,全凭两条腿来完成,这也印证了毛主席当时写一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同时也充分表明了工农红军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人类近现代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让我们不得不由衷的发出内心的钦佩。
长征是结束了,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长征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的部队,留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回想起如今,当无情的洪水肆虐我们祖国大地时,我们的武警,解放军战士永远冲在最前线,饿了啃几口馒头,累了直接躺地板上休息,发现险情,第一个冲进水里,一泡就是好几个小时,这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持他们啊。目前,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南海局势错综复杂,危机重重,而我们的舰队却始终冲在祖国最南端,捍卫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如今,遥望眼前的山山水水,回想起那个年代,眼前总能浮现出长征电影里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长征精神是一个宝库,一个部队拥有它,将战无不胜;一个民族拥有它,将无坚不摧;一个国家拥有它,将屹立不倒。在当今时下,我们更应该用长征精神来武装自己,把它的精髓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红军长征电影三】
红七月,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学红、唱红、做红,用红色文化来武装我们的大脑,学习老一辈的革命优良传统。而通过《长征》这本书的学习,让我自己也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学到的不仅是对长征精神的认识,更是对我们的工作和目前所处的阶段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90后,关于红色历史的认识可以说很少,也没有经历过红色文化的洗礼,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目前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就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应该是这样的。虽然也曾听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过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但如果我们没有深入学习过,没有深入了解过以前的战争时代,我们根本想象不到那个年代到底有多苦,有多么不容易。而现在通过对《长征》的学习,那艰难困苦岁月里的一幕一幕仿佛就犹如电影般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我们也才真正理解现在我们幸福生活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红军长征行程共二万五千里,历经全国十五个省,翻过二十座巨大山脉,途径三十多条河流,每天除了行军还要与比自己多数十倍的敌人周旋,遭受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是何种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是什么在吸引着他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排除万难去取得革命的胜利呢?通过对《长征》的学习,我感觉这是一种对革命的信仰,对取得胜利的强大欲望在支撑着他们!所以在这种力量之下,他们对组织充满了崇高的敬畏感,组织利益高于一切,对上级安排的任务绝对服从,有超强的执行力,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尤其是作为90后,更加缺少这样的一份勇气和信念,缺少对目标的坚定性和持之以恒的努力状态。同时结合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和对长征精神的学习,结合我们的工作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像一个团队的发展一样,由小到大,由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到几千人甚至发展成整个中华民族一样。这个过程总会经历一段让人不能理解和不能想象的困难和挫折,爬雪山、过草地、跨江河、渡铁桥、战敌人等等。而在红军战士眼里,只要是人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他们会用一颗顽强的心来拼搏和对抗,直至革命成功。长征一路走来,人越来越少,有战死的,有饿死的,有病死的,也有当逃兵的,但是哪怕最后只剩下几千人甚至几百人了,他们也从未想到过放弃,他们要取得革命胜利的决心也从没有动摇过,因为他们始终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所以他们一边打仗,一边克服困难,同时也在积极传播红色革命,传播革命思想,所以才有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和谐画面。这就像我们一个团队的发展,一路上总有离开的也有不理解的,对于这些我们都要学会去正确面对。在近两个月的工作中,由于员工流失比较多,所以我自己一直处在比较低靡的状态,也没有及时的调整,导致了销量的下滑,没有给分部承担一定的责任。读完长征,现在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我觉得作为一个团队长,首先要学会去包容自己的员工,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平时工作不能满足于现状。老一辈革命战士,两万五千里长征走过来,坚持下来的人几乎都成为了最受尊敬的人,想想自己,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最后的胜利也一定会属于我们。
在整个长征路上,能否坚持走下来,一个人的意志力也占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他们而言,革命胜利已经不单是一种口号,而是上升到了一种信仰,一种灵魂与思想的融合,同时对革命胜利的取得有强烈的欲望。所以在路上就算遇到艰难险阻,危及生命,他们都没有逃避,没有放弃过,始终保持一颗不畏艰难,不怕困苦和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所以他们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他们的精神一直流传于世。而这样一种精神也正是我们所缺失的,需要我们去学习的。
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能不能把这份工作当作一份事业去对待,这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结果。我们每个月都在定目标,定任务,可我们是只把它当做一个口号来喊喊,还是把它当做一种责任去对待呢?当自己制定目标后,有没有必须要实现的欲望呢?在我们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不会一帆风顺,会有很多的拦路虎,而在这些拦路虎面前,我们很多人开始退缩,开始迷茫,开始找借口找理由,每天浑身都充满了负能量,觉得完成目标越来越困难,这种状态只能导致最终的目标没完成。可是我们有没有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付出了多少,自己投入了多少?付出与回报永远都是成正比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就看我们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是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的。当我们遇到一系列问题的时候多想想革命老前辈,想想他们受的苦和罪。跟他们比起来,我们真的没有理由去抱怨,去埋怨,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目标,付出于行动,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是我自己结合《长征》这本书和目前工作所写的一些感悟,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真正践行于工作中,用红色文化武装头脑,八月份,让我们一起唱红、学红,做红,争取取得好成绩!
【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红军长征手抄报07-28
2016红军长征故事作文07-12
2016红军长征手抄报07-29
红军长征黑板报的内容10-13
2016红军长征手抄报图片07-29
红军长征观后感02-21
关于红军长征的观后感作文10-31
2016红军长征手抄报版面设计图07-29
长征电影观后感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