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老师来了》观后感
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年费大力气拍了一部纪录片,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本文是《中国老师来了》观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
《中国老师来了》是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的五位初中精英老师给英国一所中学的孩子上一个月课,然后和英国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孩子成绩比较的故事。这种文化的碰撞题材的话题往往一出现就能抓住人们的目光,更何况是发达国家主动尝试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教育呢?
有人认为英国的学生太懒散,需要中国老师去“灭灭威风”;有人认为中国老师太严苛,扼杀了学生活泼的天性。看第一集的时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会,那就是中式教育选择了权威、纪律和残酷竞争,而英式教育选择了自由、宽松和全面发展。而事实上结合中国人多教育资源少的国情来看,是残酷竞争选择了中式教育,或许也带些政治因素,不利的外部环境需要我们更加高强度的学习。英国相对宽松的环境选择了英式教育,更小的班,可以使老师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教育模式的选择,不仅仅是非“中”即 “英”那么简单的事,它牵扯到一个漫长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间地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尊重老师,视频中的英国学生对中国老师的尊重显然是不够的。然而尊重是相互的,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是不够的,公然训斥学生,不听学生的解释,众目睽睽之下让学生罚站等等。因此我们不该把矛头直接指向英国,应该自我反思。
【篇二】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视频中的英国学生,他们公然在老师讲课时在下面随意讲话、化妆、玩手机等,让我很吃惊。我觉得我们中国老师是幸运的。因为在中国,我们很少会出现这样的课堂。一方面,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尊重老师,很显然,英国的学生在我们眼里是目无尊长的;另一方面,学生大声说话会影响其他学生学习,这也是不尊重其他学生的表现。说到尊重,我的心情是复杂的。视频中的英国学生显然对中国老师的尊重不够,可是我们的老师又做到了尊重学生吗?都说尊重是相互的,然而无论是正在热播中的纪录片中的英国课堂也好,还是没被暴露出来的中国课堂也好,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尊重都是不够的。公然训斥学生,让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罚站,不听学生的解释等等,我们的老师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吗?所以,在这个话题上,我们不应该仅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英国,还应该反思我们自身。
这5位老师用的是中国传统方法在教英国学生,从典型的知识“灌输”、“填鸭式”教学,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英国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很明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我看来,两国教育之间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谁为中心的教育的较量。虽然,正如我们所见,中国教育最后赢了。但在一些方面,我们也输了。我们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我们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也“造就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当有老师把学生的提问当做是为难老师时,我是很诧异的。学生时代,我是一个“问题学生”。每当我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总会求助于同学和老师。大学,我更是如此。小班教学让我们有了更多和同学、老师交流的时间。一方面,老师们从来都不会吝啬回答他们知道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学习老师怎么应对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这5位老师真的是在用传统方法在给英国学生上课。见习的地方、次数多了,我能感受到我们的教育也正静悄悄地发生着“革命”,我们在改变,我们也在进步。
由于此次中英两国之间的教育较量是要用分数说话的,因此从一开始,中国老师就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当学生的测试成绩不理想时,当学生无视课堂纪律时,当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时......中国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对此很失望,但他们并没有丧失战斗力,他们在不断反思,他们在不断想办法。推选班委,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召开家长会等等,都是他们想出的解决办法。尽管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们的努力。反思对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有多重要,从先前的教育家如杜威,再到今天的各位教育名人都有强调。
这部纪录片带给我很多思考,不管是过程,还是结局。我觉得,不管什么教育,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篇三】
此节目已播出很长时间,之前一直没机会看最近终于有些观看感触颇深,本节目是由BBC制作的关于中式教育和英国教育效果的对比,英国邀请5名在中式教育中有很大成就的中国教师到英国一所优秀中学任教四周,然后与本中学的相同年级的学生共同参加测试比较高低。
由于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从一开始的校服就可以看出,中国的校服被英国学生戏称降落伞(其实他不知道他身上穿的校服已是好的),很显然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管理学生的观念,中国教育注重的是服从权威,这里的权威便是老师、纪律、校长、领导等,要求学生在学校要对老师绝对服从,就像其中的一位教师所认为的中国的学生是最听话的(可能是因为他教授的中国学生好的原因吧);而英国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从学生的能力入手把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并且注重学生的自我思索,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和权威,他们在课堂上实际是把老师看做朋友而不是管理者。
从第一周开始就因为巨大的差异引发了很多问题,最主要的便是纪律问题,中国老师们不得不在每堂课用很大的心思去要求学生保持安静,用心听讲,可一向自由惯了的英国学生显然不会那么听话,因此在影片中会看到很多不和谐的画面,以致英国中学方面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帮助中国教师维持纪律,效果也不太理想;第二就是授课方式的区别,中国教师主要运用中国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整节课都在不停地讲并且课下还要安排一些练习进行巩固,可很多英国学生并不能适应,有的只能坚持一会就失去兴趣开始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干扰其他学生,甚至做一些过激的行为反抗教师,连英国中学校长听了一会课后也感觉很煎熬,其实在中国这种情况也有很多,只是受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学生无从发泄而已,最后便是学校的时间安排,英国中学的学生一般下午很早就会放学回家自由支配时间了,而接受中式教育的学生还要继续在学校上两节自习课,早上也要早起,总的来说中学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差不多是英国学生在校时间的两倍。
虽然最后考试结果出来显示中式教育在最后的测试中取得了胜利,可总感觉这样的教育下的学生失去了一些东西,也许也正像英国中学校长所说的那样,这样的教育下的孩子的童年很不快乐,总之由于中国和英国文化的教育体制的巨大差距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不同也有了很多的思考,显然英国已经意识到自己学生在国际竞争中的压力开始着手改变,中国是不是也该做出一些改变呢,不过对于其中出现的中国教师在国内授课时用英语授课的场景让我很欣慰,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国际竞争中不会因语言而落后,只是这样的场面只能出现在大城市的先进学校,对于广大的乡镇农村学校何时才能出现这样的场景呢,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我很是期待也会不断努力去实现它。
最后祝愿我们的教育能越来越好!
【《中国老师来了》观后感】相关文章:
教师筑梦中国观后感07-11
《冬奥来了》观后感11-12
《鬼子来了》观后感11-30
中国的教师节是几号09-09
感动中国观后感09-25
《地理中国》观后感11-08
《地理·中国》观后感11-08
中国骄傲观后感12-07
《中国机长》观后感05-16
辉煌中国观后感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