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Sean Foley教学DVD观后感参考

时间:2021-02-12 09:43:3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Sean Foley教学DVD观后感参考

  Tiger的挥杆模型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最近的复出和更换教练后战绩未见起色,使得老虎迷们忧心忡忡,而对老虎的新教练Sean Foley的报道不多,只大致知道其教导的挥杆模型近似于几年前风行一时由Bennett和Plummer所提倡的Stack and Tilt(叠倾式挥杆),Sean Foley教学DVD观后感。当时S&T挥杆被认为是革命性的挥杆理论:如将挥杆过程中将臀肩重量叠堆于左侧,上杆顶点脊柱左倾,右腿伸直等都与传统的挥杆原理相悖。反对者认为S&T的挥杆模型虽有助于扎实击球,但容易造成腰背和脊柱的损伤,而该模型的代表球手Aaron Baddeley和Mike Weir等后来也逐渐改回传统模型,使得S&T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Tiger/Foley的组合重新激起大家对S&T挥杆模型的关注,现在受教于Foley的还有Hunter Mahan,Sean O'Hair等著名球手,终于在前些日子出版了教学DVD,于是迫不及待买来观看,以下是一些观后心得和大家分享讨论:

Sean Foley教学DVD观后感参考

  1、站姿:Foley认为除了使用开球木时脊柱稍右倾(以便形成向上的击球轨迹),上杆过程中脊柱应保持垂直,重量均匀分布于双腿。这与S&T倡导于上杆过程脊柱逐渐左倾,并将重量堆叠于左侧不同,Foley提倡均分于双腿的动态平衡(如站在浮垫上的平衡训练)。虽然Foley未对挥杆过程中双脚对于身体和球杆质心的移动反应和左右侧旋转轴心的位移做详细的描述,S&T于单侧的过度堆叠难以形成有效的紧凑结构的道理显而易见(所以S&T要求堆叠于左侧的同时将右腿撑直,但这种刻意形成的紧凑结构反而造成发力结构的限制,如两侧背阔肌的伸展和扭转),传统的挥杆理论中也有提倡固定旋转轴心(如以脊柱为轴心)、固定脊柱右倾角或在使用长铁或球道木时重心偏于右侧(所谓的K形站姿),也存在类似的缺陷。Foley所提出的50/50重量分布、垂直脊柱和挥杆过程中允许轴心少量移动(以便平衡身体在扭转时质心的位移)的动态平衡观点,有助于身体部件的放松,从而增加臀肩的扭转幅度。

  2、起杆:Foley认为应按腕指-双臂-上背(双肩)-下背(腰臀)次序带动起杆,并在起杆前段提前曲腕并伴随左臂翻转(左臂达上臀高度时杆头垂直向上,杆身与双臂垂直,杆柄指向球和双脚间的三角区域),此点不同于Homer Kelly的理论(杆柄指向应沿球和目标连线后移),作为Hommer Kelly的追随者,长期以来一直对其所提的杆柄在上杆过程中应沿球位和目标线后移的理论感到困惑:因握杆杠杆对杆身质心位移的反应形成提前曲腕和左肩随转肩平面的下移,左臂杆平面相对于下杆路径垂直于地面,所以在上杆过程杆柄的指向应略偏向球位内侧区域,对此Foley有同样的观点。但本人对Foley所提出的起杆方式存疑,以小部件来带动大部件并非省力方式,不易维持上杆时应有的"松劲",观后感《Sean Foley教学DVD观后感》。其次,以手带动上杆限制大部件的伸展和扭转,较适合固定轴心和较小幅度的扭转模型(如臂力较强的球手),这与其提出的动态平衡和充分扭转理论有些矛盾。个人的浅见是以下肢带动其他部件同步转动是最合理、省力也容易保持部件间敏感传动的上杆方式,也是维持动态平衡于双脚间和增加肩臂扭转幅度的关键。

  3、上杆:Foley强调双手和身体的联结,建议以大毛巾夹于双腋的挥杆练习,在上杆顶点双肩平面垂直于前倾的脊柱,右上臂平行于脊柱,这几个特征与S&T模型相同,相对于传统的.挥杆模型,Foley要求较陡峭的转肩平面(左肩指向球位)和紧贴双腋的扭转,于S&T不同的是Foley要求保持右膝弯曲姿态,上杆顶点脊柱垂直,重心均匀分布于双脚(S&T要求右脚撑直,脊柱左倾,重心大部分移至左脚)。对此本人深有同感,首先,Foley的方法简化了上杆顶点的调校,其次,左右倾斜的脊柱多少会限制上身的扭转和平面的稳定性,作为S&T的改良版,Foley取其益而避其弊。

  4、下杆:Foley认为下杆的启动以左脚下压(踩扁一颗番茄),并继续保持左膝胯压向目标方向来带动上身和臂杆的回转。此点与S&T相同,左胯必须先"侧倾"使脊柱右倾,同时轴心迅速移动到左脚内缘形成支撑身体快速回转的稳定结构。传统的挥杆模型在上杆时保持脊柱右倾,下杆时仅需少量的侧倾(主要仍是臀部的扭转)带动肩臂回转。但对S&T或Foley的挥杆模式"侧倾"是启动下杆的重要关键,除了形成脊柱的右倾结构(支撑部件回转的K性姿态),进一步拉紧部件间的衔接(弥补了以手起杆在顶点不易形成紧凑结构的缺陷),迅速将重心移动至左侧也有助于下杆平面和底部的稳定,但S&T由于在上杆顶点脊柱左倾,同时形成更陡峭的转肩平面,所以在下杆时要求尽量加大左膝胯的撑倾量,甚至在触球时掂起左脚(借此来获得较平滑和浅平的弧形轨迹),Foley对此做了修正,过度的胯部侧倾和左脚上撑无疑会对左膝或脊椎造成伤害,也是S&T模型最为人诟病之处,Foley提倡"垂直的脊柱"减少所需的侧倾量,弥补了这些缺陷。

  5、触球:由于极少的重量位移和紧贴身体的双臂沿转肩平面回转,增加对杆头轨迹和扎实触球所需的下击角度的控制性。此点与S&T所宣称的论点相同,都强调陡峭的转肩平面和双腋紧贴的"一体化挥杆"。此点本人也认同,尤其右上臂直接沿右肩回转平面推动左臂杆结构,有效简化右侧部件发力的调校。

  总体来说,Foley的挥杆模型其实是S&T的改良版(对脊柱的左倾和撑直右脚等缺陷进行改良,使之更合乎一般人的生理结构),同时保存了S&T优点,简化了挥杆平面和轨迹的调校,大幅增加扎实触球的机率,这些特点也是当初S&T能够风行一时的主要原因。与传统的挥杆模型比较,S&T和Foley的挥杆模型的挥杆半径和重量位移较少,能量的释放主要依赖更大的扭转幅度和回转加速度,对某些部件(尤其是左膝、颈椎和脊椎)的柔软度和强度,以及使用核心力量时的下肢平衡有更高的要求,需要针对性的锻炼才能掌握其中技巧,同时避免可能造成的运动伤害。

【Sean Foley教学DVD观后感参考】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12-28

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08-10

课堂教学自我评价参考范文02-22

教学毕业论文提纲格式参考06-28

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01-26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参考教学05-08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11-25

《广告词的赏析与写作》教学设计参考03-07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大全10-09

小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