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经典古诗词

时间:2022-11-22 08:30:03 古诗词 我要投稿

【精】经典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经典古诗词

经典古诗词1

  《文王》是《诗经》里面《大雅》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大雅》的首篇,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这是一首具有史性质的颂诗,当是周王朝贵族为歌颂自己祖先的功德、为宣扬自己王朝的开国历史而作。它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緜》、《皇矣》、《文王》诸篇相联缀,俨然形成一组开国史诗。从始祖后稷诞生、经营农业,公刘迁豳,太王(古公亶父)迁岐,王季继续发展,文王伐密、伐崇,直到武王克商灭纣,可以说是把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写到了,所以研究者多把它们看作一组周国史诗,只是《诗经》的编者没有把它们按世次编辑在一起,而打乱次序分编在各处。此篇先写王季受天命、娶太任、生文王,再写文王娶太姒、生武王,最后写到武王在姜太公辅佐下一举灭殷的史实,是上述一组开国史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算是这组史诗的最后一篇。《毛诗序》说:《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意思当然是对的,但说得抽象了些。朱熹《诗集传》说:此亦周公戒成王之诗。说它和《文王》那篇一样,追述文王之德,明周家所以受命而代商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这又太拘泥了。其实很难看出是周公所作,也很难看出有警戒成王的意思。总观这组六篇诗文,不过是周王朝统治者为歌颂祖先功德,追述开国历史的显赫罢了。

  全诗八章。历代各家的分章稍有不同,这里是根据诗意确立的。第一、二、四、七章章六句,第三、五、六、八章章八句。排列起来,颇有参差错落之美。

  首章先从赞叹皇天伟大、天命难测说起,以引出殷命将亡、周命将兴,是全诗的总纲。次章即歌颂王季娶了太任,推行德政。三章写文王降生,承受天命,因而以受方国。四章又说文王天作之合,得配佳偶。五章即写他于渭水之滨迎娶殷商帝乙之妹。六章说文王又娶太姒,生下武王。武王受天命而燮伐大商,与首章遥相照应。七章写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敌军虽盛,而武王斗志更坚。最后一章写牧野之战的盛大,武王在姜尚辅佐之下一举灭殷。全诗时序井然,层次清楚,俨然是王季、文王、武王三代的发展史。

  诗篇以天命所佑为中心思想,以王季、文王、武王三代相继为基本线索,集中突现了周部族这三代祖先的盛德。其中,武王灭商,是此诗最集中、最突出要表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写王季、太任、文王、太姒,不过是说明周家奕世积功累仁,天命所佑,所以武王才克商代殷而立天下。所以,诗人著笔,历述婚媾,皆天作之合,圣德相配。武王克商,也是上应天命、中承祖德、下合四方的。因此,尽管诗意变幻不已,其中心意旨是非常清楚的。全诗虽然笼罩着祀神的宗教气氛和君权神授的神学色彩,其内在的历史真实性一面,还是有认识价值的。

  这是一首叙事诗,但它并不平铺直叙地叙事。其中,既有情势的烘托,也有景象的渲染。文王两次迎亲的描述,生动具体;牧野之战的描绘,更显得有声有色。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一连三个排比句子,真可谓把战争的威严、紧迫的气势给和盘托出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虽然写出了敌军之盛,但相比之下,武王的三句誓师,更显得坚强和有力。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虽然仅仅描写了一句,也似乎让人看到了姜太公的雄武英姿。至于它有详有略、前呼后应的表现手法,更使诗篇避免了平铺、呆板和单调,给人以跌宕起伏、气势恢宏而重点突出的感觉。这些,在艺术上都是可取的。诗中的小心翼翼、天作之合等句也早已成为著名的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有很强的活力。

  诗经文王的原文及译文

  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译文

  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周朝光辉荣耀,上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上帝身边多么崇高。

  勤勉进取的文王,美名永远传扬人间。上帝厚赐他兴起周邦,也赏赐子孙宏福无边。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繁衍绵延。凡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世都光荣尊显。

  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伟大的天命所决定,商的子孙成了周的属臣。商的那些子孙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上帝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顺应天命。

  商的子孙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会改变。归顺的殷贵族服役勤敏,在京师祭飨作陪伴。他们在祼礼上服役,身穿祭服头戴殷冕。为王献身的忠臣,要感念你的祖先。

  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

  天命不是不会改变,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传布显扬美好的名声,依据天意审慎恭虔。上天行事总是这样,没声音没气味可辨。效法文王的好榜样,天下万国信服永远。

  诗经文王的注释

  (1)文王:姬姓,名昌,周王朝的缔造者。

  (2)於(wū):叹词,犹呜、啊。昭:光明显耀。

  (3)旧邦:邦,犹国。周在氏族社会本是姬姓部落,后与姜姓联合为部落联盟,在西北发展。周立国从尧舜时代的后稷算起。

  (4)命:天命,即天帝的意旨。古时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君主宣扬自身承受天命来统治天下。周本来是西北一个小国,曾臣服于商王朝,文王使周发展强大,独立称王.奠定灭商的基础,遗命其子姬发:武王)伐商,建立新兴的王朝。

  (5)有周:这周王朝。有,指示性冠词。不(pī):同丕,大。

  (6)时:是。

  (7)陟降:上行曰陟,下行曰降。

  (8)左右:犹言身旁。

  (9)亹(wěi)亹:勤勉不倦貌。

  (10)令闻:美好的名声。不已:无尽。

  (11)陈锡:陈,犹重、屡;锡,赏赐。哉:载的假借,初、始。

  (12)侯:乃。孙子:子孙。

  (13)本支:以树木的本枝比喻子孙蕃衍。

  (14)士:这里指统治周朝享受世禄的公侯卿士百官。

  (15)亦世:犹奕世,即累世。

  (16)厥:其。犹:同猷,谋划。翼翼:恭谨勤勉貌。

  (17)思:语首助词。皇:美、盛。

  (18)克:能。

  (19)桢(zhēn):支柱、骨干。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据《校勘记》谓桢字唐石经初刻桢,后改为祯,祯,吉祥福庆之意。此说亦通。

  (20)济济:有盛多、整齐美好、庄敬诸义。

  (21)穆穆:庄重恭敬貌。

  (22)缉熙:光明。敬止:敬之,严肃谨慎。止犹之。

  (23)假:大。

  (24)有:得有。

  (25)其丽不亿:其数极多。丽,数;不,语助词;亿,周制十万为亿,这里只是概数,极言其多。

  (26)周服:服周。

  (27)靡常:无常。

  (28)殷士肤敏:殷士,归降的殷商贵族。肤,繁体作肤,《说文》曰:肤,籀文胪。有陈礼时陈序礼器之意。肤敏,即勤敏地陈序礼器。

  (29)祼(gun):古代一种祭礼,在神主前面铺白茅,把酒浇茅上,像神在饮酒。将:行。

  (30)常服:祭事规定的服装。黼(fǔ):古代有白黑相间花纹的衣服。冔(xǔ):殷冕。

  (31)荩臣:忠臣。

  (32)无:语助词,无义。

  (33)聿:发语助词。

  (34)永言:久长。言同焉,语助词。配命:与天命相合。配,比配,相称。

  (35)丧师:指丧失民心。丧,亡、失;师,众、众庶。

  (36)克配上帝:可以与上帝之意相称。

  (37)骏命:大命,也即天命。骏,大。

  (38)遏:止、绝。尔躬:你身。

  (39)宣昭:宣明传布。义问:美好的名声。义,善;问,通闻。

  (40)有:又。虞:审察、推度。殷: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谓为依之借字。

  (41)载:行事。

  (42)臭(xu):味。

  (43)仪刑:效法。刑,同型,模范,仪法,模式。

  (44)孚:信服。

经典古诗词2

  1、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2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

  4 、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5 、向日葵般绚烂夏天,纸飞机伴着风暗自妖娆。

  6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7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8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9、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 0 、青春的寂寞是生命的点缀,没有寂寞的青春是悲哀的,然而寂寞的青春不是没有幸福,而是我们不懂幸福。

  1 1、那些上演着繁华不肯谢幕的年华里开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

  1 2、绿绮手中弹,挥弦白雪寒。

  1 3、天长地久有时尽,次恨绵绵无绝期。

  1 4、天凉了,凉尽了天荒地老了,人间的沧桑。爱哭了,这么难舍,心都空了,想放不能放。天亮了,照亮了泪光泪干了,枕边地彷徨。

  1 5、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1 6、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1 7、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 8、人强健,青尊素影,长愿相随。

  1 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2 0、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2 1、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2 2、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 3、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2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 5、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2 6、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2 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自己未化妆的脸。

  2 8、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2 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3 0、流云千丈堪醉卧,是谁月下独酌。浮生谁能一笑过,明灭楼台上灯火。

经典古诗词3

  广州蒲涧寺

  苏轼(宋)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从广州市中心驱车十几公里,就到了南粤名山之一的白云山,这里家喻户晓,是广州的名片。人们常用“白云珠海”来特指广州,“白云”指的就是白云山。

  入春后的广州温暖湿润,漫步白云山,只觉空气清新,满目林木花草。在桃花涧,炮仗花、桃花、樱桃花、玉兰花等鲜花盛开,将春天装点得分外繁华,最引人的是炮仗花覆盖的长廊花帘,令人流连忘返。

  从古至今,白云山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文人志士来此一游,宋代文豪苏东坡也曾多次来此,并留下诗篇。当年,苏东坡被贬谪惠州途经广州,听闻白云山盛名,到山上古寺蒲涧寺游览,还欣赏了宋元清时期“羊城八景”之一的“蒲涧濂泉”。由此写下《广州蒲涧寺》一诗。

  蒲涧位于白云山南麓,据介绍,因涧边生长有菖蒲,一寸九节,故称“蒲涧”。蒲涧东边有飞泉挂壁如帘,名“帘泉”,或称“濂泉”。

  如今,古寺虽已不见踪迹,但诗里的景色仍可观览。“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山间林木高大茂密,蒲涧犹在,泉水蜿蜒,只是水量已不复当年。走到微汗时,掬一捧溪水于脸上,溪水流到嘴边,甘洌清爽。

  沿蒲涧溯溪而上,一座苏东坡石像映入眼帘,东坡手扶竹筒,一旁石刻“东坡引水”四字。相传当年,广州城瘟疫肆虐,苏轼分析发生瘟疫的主要原因是饮水不洁,便提议在白云山滴水岩下凿一石槽,承蓄百尺飞涛之水,再用五管并排的大竹筒,顺着地势将山上泉水引到广州城内。这个方法实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广州不再发生瘟疫,这也被称为“土自来水”,于是有了东坡引水的典故。了解故事再看雕像,东坡先生眉头微蹙,凝神深思,好像仍在为民生思虑。

  转眼间,一下午的时光悄然而过,乘缆车而下,俯瞰白云山景,那些与名山有关的典故盘旋脑中。此一游,自然风光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并享,心中愈发开阔,好不惬意。

经典古诗词4

  [宋]张嵲

  维昔高堂讲射蓬,瑞雪吹不散薰风。

  十分正满冰轮桂,一叶将飞露井桐。

  元老三朝尊相阀,余休几世积阴功。

  光芒孕秀星沦昴,神物储祥岳降嵩。

  淮水筮灵方裔远,蜀江波与庆源通。

  传家自有调元手,许国常输露胆忠。

  节劲不凋霜后柏,气豪长吐雨余吐。

  金堤护扫河遁道,兰省分曹宿在穹。

  铜虎屡扬飞盖皂,木牛多足太仓红。

  朝班入簉鵷鸿列,京尹频令狴犴空。

  暂缀汉庭安世橐,来临吴国馆娃宫。

  民安泰伯封疆外,日在韦侯啸咏中。

  赞寿一炉金篆籀,捧觞千髻玉玲珑。

  桃开坐阅三千岁,松梦当占十八公。

  日望锋车歌九罭,时韬组甲咏车攻。

  如君江左今王导,有客河阳旧石洪。

  甄冶从来收朽钝,涓埃殊未报深崇。

  省台衮衮心何羡,旌旆摇摇思莫穷。

  宾缀阻陪称寿斚,书缄聊复寄诗筒。

  西湖十里荷花水,净洗觥船远祝翁。

经典古诗词5

  古诗原文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翻译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注释解释

  竹炉: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

  汤沸:热水沸腾。

  元朝揭傒斯《寒夜》: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当代阿袁(即陈忠远)《寒夜》:

  "大国何人怜,纷纷为小我。寒夜风雨声,广厦万间破。"

  诗文赏析

  善用衬托(或映衬、陪衬):因有梅花的陪衬,窗前月才别有一番韵味,不仅是嗅觉,视觉上也使人大觉不相同。

  巧用暗示(或喻示、双关):“才有梅花”与朋友夜访相呼应,梅花又象征了友谊的高雅芬芳。

  铺有细节(或铺垫、渲染):寒夜客访、主家火红,宾客情重两相顾及,知人情之暖,胜过冬夜之寒。这些使得今夜的月色较先前格外地不同了。

  这首诗因为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都能背诵,“寒夜客来茶当酒”,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常在口头的话,说的时候往往用不着思考,脱口而出,可是细细品味,总是有多层转折,“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可以让人产生很多联想。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无时夜敲门”,主人不必专门备酒,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

  前两句,诗人与客人夜间在火炉前,火炉炭火刚红,壶中热水滚滚,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着芳香的浓茶,向火深谈;而屋外是寒气逼人,屋内是温暖如春,诗人的心情也与屋外的境地迥别。三、四句便换个角度,以写景融入说理。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诗看似随笔挥洒,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耐人寻味。宋黄昇《玉林清话》对三、四句很赞赏,并指出苏泂《金陵》诗“人家一样垂杨柳,种在宫墙自不同”与杜耒诗意思相同,都意有旁指,可说真正读出了诗外之味。

经典古诗词6

  1、《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4、《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6、《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经典古诗词7

  《相思》

  作者:王维(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清明》

  作者: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原文译文对照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七步诗》

  作者:曹植(三国·魏)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日》

  作者: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春晓》

  作者: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子吟》

  [唐]孟郊

  原文译文对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月下独酌四首》

  作者:李白(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塞二首》

  作者: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风》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行》

  作者: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绝句》

  作者: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宋)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李凝幽居》

  作者:贾岛(唐)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游园不值》

  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嫦娥》

  作者: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近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蜂》

  作者:罗隐(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浣溪沙》

  作者:苏轼(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杨万里(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经典古诗词8

  1、于王抚军座送客(魏晋-陶渊明)

  秋日凄且厉,百卉(huì)具已腓(féi)。

  爰(yuán)以履(lǚ)霜节,登高饯(jiàn)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shū)无依。

  洲渚(zhǔ)四缅(miǎn)邈(miǎo),风水互乖违。

  瞻(zhān)夕欣良宴,离言聿(yù)云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yí)。

  2、普天乐·秋江忆别(元代-赵善庆)

  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yàn)背斜阳。壁(bì)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洒洒风泪湿罗裳(cháng)。钗分凤凰,杯斟鹦(yīng)鹉(wǔ),人拆鸳鸯。

  3、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宋代-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hè),城郭人民,触(chù)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4、蝶恋花·窈窕燕姬年十五(近现代-王国维)

  窈(yǎo)窕(tiǎo)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jū),不作纤纤步。众里嫣(yān)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5、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宋代-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6、小雅·鹤鸣(先秦 佚名)

  鹤鸣于九皋(gāo),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zhǔ)。乐彼之园,爰(yuán)有树檀(tán),其下维萚(tuò)。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7、河渎神(唐代-张泌)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

  门外往来祈(qí)赛客,翩(piān)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8、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唐代-李商隐)

  偷桃窃(qiè)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chán)。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9、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魏晋-陶渊明)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宿(sù)好(hào),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jīng)!

  叩(kòu)枻(yì)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zhàn)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xiǎo)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huáng)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ǒu)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hǎo)爵萦(yíng)。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10、种桃杏(唐代-白居易)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

  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11、上洛桥(唐代-李益)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12、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宋代-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cháo)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里、凤帏(wéi)深几许?听得理丝簧(huáng)。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shāng)。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háng)。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shà)时厮见何妨。

  13、寄殷协律(唐代-白居易)

  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浮云。

  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

  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14、山中(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zhì),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5、淇澳青青水一湾(清代-郑燮)

  渭(wèi)川千亩入秦关,淇澳(yù)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wù)太行山。

  16、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宋代-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ǒu)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lán)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xiù)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yú)粘地絮(xù)。

  17、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jiǎo)起,千嶂(zhàng)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zhuó)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lè)归无计。羌(qiāng)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mèi),将军白发征夫泪。

  18、卜算子·秋色到空闺(明代-夏完淳)

  秋色到空闺(guī),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经典古诗词9

  1、《静女吟》

  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

  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

  君子易求聘,小人难自从。

  此志谁与谅,琴弦幽韵重。

  2、《归信吟》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3、《山老吟》

  不行山下地,唯种山上田。

  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

  讵知文字力,莫记日月迁。

  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

  4、《小隐吟》

  我饮不在醉,我欢长寂然。

  酌溪四五盏,听弹两三弦。

  炼性静栖白,洗情深寄玄。

  号怒路傍子,贪败不贪全。

  5、《苦寒吟》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

  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6、《猛将吟》

  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

  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

  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

  古今皆有言,猛将出北方。

  7、《伤哉行》

  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

  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

  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

  馆月改旧照,吊宾写馀情。

  还舟空江上,波浪送铭旌。

  8、《怨诗(一作古怨)》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9、《杂怨(一作古乐府杂怨)》

  忆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

  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归。

  朝为双蒂花,莫为四散飞。

  花落还绕树,游子不顾期。

  夭桃花清晨,游女红粉新。

  夭桃花薄暮,游女红粉故。

  树有百年花,人无一定颜。

  花送人老尽,人悲花自闲。

  贫女镜不明,寒花日少容。

  暗蛩有虚织,短线无长缝。

  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从。

  浪水多散影,狂夫多异踪。

  持此一生薄,空成万恨浓。

经典古诗词10

  1、《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3、《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24、《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25、《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26、《客亭》

  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27、《秋芸有春绿》

  宋·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28、《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0、《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1、《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33、《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34、《秋日·其二》

  宋·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35、《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6、《念奴娇》

  宋·黄庭坚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37、《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38、《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9、《望秦川》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40、《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吟。

  42、《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经典古诗词11

  1、《癸巳除夕偶成》

  清·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2、《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客中除夕》

  明·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4、《南乡子·除夕又作》

  宋·李处全

  和气作春妍。已作寒归塞地天。

  岁月翩翩人老矣,华颠。胆冷更长自不眠。

  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

  捧劝大家相祝愿,何言。但愿今年胜去年。

  5、《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6、《庚辰元旦试笔》

  宋·舒岳祥

  数我初生岁,今为第二年。

  光阴六十过,行辈几人全。

  试把新诗写,闲将好梦圆。

  儿孙扶出拜,苏酒让渠先。

  7、《除夕吴子充诸人集旅寓有感》

  明·谢榛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8、《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清·李慈铭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

  蜡鹅花下烛如银。

  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

  屠苏醉醒已三更。

  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9、《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10、《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11、《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12、《鹧鸪天·丁已除夕》

  宋·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13、《除夕》

  明·文徵明

  白发婆娑夜不眠,孙曾绕膝更翩跹。

  已知明旦非今日,不觉残龄又一年。

  旧事悲欢灯影里,春风消息酒杯前。

  更阑人静鸡声起,却对梅花一灿然。

  14、《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15、《卖痴呆词》

  宋·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16、《除夜寄弟妹》

  唐·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17、《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

  宋·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

  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18、《元日》

  唐·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19、《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20、《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经典古诗词12

  [宋]潘景良

  嵌岩穹窿,屹立乎江中。

  崩湍下瞰不见底,巨石崛出高摩空。

  混沌破来到今几万岁,雄奇秀丽胡为乎此山兮夕钟。

  长江西来一万里,当空削出金芙蓉。

  上有金仙居,下有冯夷宫。

  宝坊栉比列霄汉,塔影倒置惊鱼龙。

  有时洪钟咽烟响,潮音属和驱群聋。

  鸟飞竟力不得到,我尝拿舟一抵其云峰。

  摄衣步楼阁,矫首观无穷。

  齐州九点落眼底,岷峨西望沧溟蒙。

  忽闻长风破巨浪,芥蒂一洗平生胸。

  山僧喜殊常,握手何从容。

  杯擎陆羽水,茶泛玉川风。

  鹤庵散仙,恒斋老翁,

  把臂大笑声融融。天风吹袂欲轻举,

  白云缥缈将何从。不知海外之三山,

  群仙之乐与此将异而或同。迄今别去五六载,

  我舟又复来掀篷。山灵偃蹇我倨傲,

  尘怀汩没不得追前踪。风帆一笑金山过,

  山头日落飞冥鸿。

经典古诗词13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代: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赏析:

  全词写的虽然是亡国之痛,却并不鼓噪喧哗,而是曲折深婉,层层推进,于沉郁压抑之中凌空设譬、突兀而起,复又归于深长的叹息与无尽的忧思。全词借对二帝的思念与亡国之痛,深刻地表现了南宋初期爱国志士中普遍存在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宋代:范成大

  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

  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

  赏析:

  这组诗描述了这样的情景:皑皑雪中,寒风凛冽,行人稀少,只见一位衣服褴褛的卖菜老人,伛偻着身子,挑着箩筐,踏着冰雪,走门串户,嘶哑的叫卖声,颤颤悠悠,回荡在大街小巷。这是一幅“雪中叫卖图”。

  大雪古诗鉴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代: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

  第二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经典古诗词14

  《荷花》

  宋·白玉蟾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四望亭观荷花》

  宋·姚勉

  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

  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

  《月下看白莲》

  宋·杨公远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西湖夏景》

  宋·程安仁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湖边》

  宋·崔复初

  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

  《新荷》

  宋·朱淑真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荷花》

  宋·宋伯仁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宋·宋自逊

  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荷花》

  宋·苏泂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荷花》

  宋·王月浦

  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

  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

经典古诗词15

  姜夔《虞美人草》诗词鉴赏

  虞美人草

  姜夔

  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

  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

  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

  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

  虞美人草属草本植物,旧时传说虞美人草听人唱《虞美人曲》便枝叶摇动,仿佛应拍起舞。此诗便是姜夔借虞美人草,以拟人化的手法忆及西楚霸王之作,从中也隐含了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

  夜阑人静之时,大王放声高歌,与虞姬我诀别,帐内顿时充满了悲凉的气氛。夜阑浩歌起:此句用典,《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惋慨,自为诗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夜阑,夜将尽之时。浩歌,放声歌唱,引吭高歌。玉帐:像玉石一样坚不可摧的帐幕,尤指主帅所居的营帐。

  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

  江东辽阔,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大王您却气馁不振,乌江自刎,使我含悲而死,把我抛弃在这草莽之间。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草丛、草莽之间。

  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

  我想和古代贞妇一样化为望夫石,但石头毕竟不能说话,还是化为一株草吧,这样还可以为你翩翩起舞。化石:南朝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后人多用化石表现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坚贞。

  陌上望骓来,酬愁不相顾

  我在路边盼望着大王骑马而来,但又担心您看不见我这株渺小的草。陌:道路。骓(zhui):项羽的坐骑名。翻愁:反而忧愁。翻,副词,反而。愁,忧虑,发愁。顾:看。

  此诗采用历史故事为题材,以拟人的手法把虞姬的.心理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表象上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和态度。“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描写的是霸王别姬的感人场面,夜阑离歌,悲风四起。“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是虞姬的哀怨之声,其中带有鲜明的个体意识,这对于生活在男尊女卑社会中的文人来说,能有这种意识是难能可贵的;“江东可千里”说明姜夔并不赞成项羽自取陨灭的做法,表现了独特的政治主张,流露对项羽的哀痛惋惜之情。“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通过虞姬对于自己命运的选择表达了对项羽深深的爱恋,“作草犹可舞”,为何要化为翩翩起舞的一株草呢?难道是因为虞姬疯狂热爱舞蹈吗?当然不是,下一句告诉了我们答案:“陌上望骓来”,原来是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再见项羽,可以再为他翩然起舞。最后一句“翻愁不相顾”用刻画矛盾心理来表现哀怨的心情,含蓄内敛。回顾当时的社会状况及姜夔自身,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北顾,不正是“江东可千里”而又苟且过活、不图作为吗?姜夔满怀热心想要投身于济世之道,却被排挤在仕途的大门之外,不正如“弃妾蓬蒿中”吗?从他的诗词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其向往隐逸之作,但他却始终没有走出漂泊拜谒的生活,没有放弃经国济世的抱负,可谓“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最后一句“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正是姜夔一生心理及命运的写照。他以全部生命热情等待着朝廷的垂爱,但命运却最终还是没有眷顾他,“愁”其一生,“愁”到最终。此诗的亮点就在于姜夔借咏史来咏怀,跳出了咏史诗的樊笼,上升到家国与自身命运纠结的层面,读之感人肺腑,动人心肠。

  杜甫《悲陈陶》赏析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⑵,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⑶,四万义军同日死⑷。

  群胡归来血洗箭⑸,仍唱胡歌饮都市⑹。

  都人回面向北啼⑺,日夜更望官军至。[1]

  词句注释

  ⑴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⑵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⑶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⑷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⑸群胡:指安史叛军。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血:一作“雪”。

  ⑹都市:指长安街市。

  ⑺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都人:长安的人民。[1][2]

  白话译文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

  蓝天下的旷野如今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

  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

  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此诗题注:“陈涛斜,在咸阳县,一名陈陶泽。至德元年十月,房琯与安守忠战,败绩于此。”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3][4]

  文学赏析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陈陶《陇西行》诗词鉴赏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作者:

  陈陶,字嵩伯,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大中时,游学长安。南唐升元中,隐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诗十卷,今编为二卷。

  注释:

  陇西行:乐府旧曲《瑟调》十三之一。陇西,今甘肃宁夏一带。本诗系借题拟古之作。

  匈奴:泛指外族入侵者。

  貂锦:原为禁卫军所穿的貂袍锦衣,此处指出征的将士。

  胡尘:胡地风沙,泛指胡地战场。

  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流经沙漠和黄土高原,因溃沙急流,河床无定,故名。

  春闺:借指少妇。

  赏析:

  本诗描写五千名将士奋不顾身,战死沙场的悲壮情景,反映战争的残忍。及对将家属寄予无限的同情。后二句文辞之悲切,情景之凄凉,让人吹嘘不已,五腑莫名。

  杜甫《月》赏析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①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②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③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④

  背景

  诗为大历二年(767)六月初旬所作。安史之乱后,杜甫一直在西南一带漂泊。此时正困居夔州。

  注译

  ①万里:言月运行万里而来,又暗喻漂泊万里的诗人。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春来:今春以来。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这两句意为: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

  首联既交代了时间(六月初旬)和地点(瞿塘峡),又寄寓了万里漂泊、羁留难归之感。

  ②时时:常常。与“故故”变文同义。开:指照亮。满:指月光洒满。青天:蓝天。这两句意为: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

  “时时”二字既写出月的殷勤关切,又见出诗人饱经丧乱,常常夜不成寐,望月思归。

  ③爽:清爽,凉爽。合:环绕,充满。风襟:衣襟。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当:对着。悬:悬挂天空。这两句意为: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

  颔、颈两联,3、5句相接,写出月的殷勤多情;4、6句相接,写出月的清冷疏远。王嗣奭《杜臆》云:“中四,有一喜一恨意。时开暗室,则喜之而爽合风襟;故满青天,则恨之而空当泪脸。一月而分作两般,景随情转故也。”

  ④乌鹊:乌鸦。夜久:夜深。这两句意为: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

  此联化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暗喻自己到处漂泊,无处栖身。

  赏析:

  以“月”为题,让我们联系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名句。月有一个特定的内涵:望月就易思乡。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万里”,作者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大的背景,然后现一轮孤月。使人感到,天地之中,作为个体的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六上弦”从时间的角度写时间之久,与“夜久”相呼应,表明长期在外漂泊的厌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主体仍然是月,有情开室,但满眼望去仍然是漫天的清辉。独处陋室,浴漫天清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凄清孤独啊!叠词的运用还构成了节奏的美。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爽”该是“清朗”之意,“合”当是“匹配”之意;清朗的月色加细风,可以很美妙,可以很凄凉;“高”句语序该是“(月)高悬对泪脸”化被动为主动,既是题目的需求,也是诗歌新奇的需要。也有人说“风襟”是“外衣”的意思,本人认为有点太实,好像词典也没有这一词语(或许太过孤陋)。“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这一句写南飞的鸟急于回归,疲倦的落在江边栖息。可以看做诗人的自况。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诗词鉴赏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⑵,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⑶,乐游原上望昭陵⑷。

  词句注释

  ⑴吴兴:即今浙江省湖州市。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⑵“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⑶一麾(huī):旌旗。

  ⑷昭陵:唐太宗的陵墓。[2]

  白话译文

  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

  我愿手持旌麾去吴兴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2]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将离长安到吴兴(今浙江湖州)任刺史时所作。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军事家;曾祖杜希望为唐玄宗时的边塞名将;祖父杜佑则是中唐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史学家,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可惜英年早逝。杜牧自己不但文采绝佳,而且颇有政治才能,一心想报效国家。他曾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清闲,难有作为。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所以这次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心情。

  鉴赏

  在唐人七绝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

  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对于这种被迫无所作为的环境,他当然是很不满意的。诗从安于现实写起,反言见意。武宗、宣宗时期,牛李党争正烈,宦官擅权,中央和藩镇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都有战斗,根本算不上“清时”。诗的起句不但称其时为“清时”,而且进一步指出,既然如此,没有才能的自己,倒反而可以借此藏拙,这是很有意趣的。次句承上,点明“闲”与“静”就是上句所指之“味”。而以爱孤云之闲见自己之闲,爱和尚之静见自己之静,这就把闲静之味这样一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地显示了出来。

  第三句一转。汉代制度,郡太守一车两幡。幡即旌麾之类。唐时刺史略等于汉之太守。这句是说,由于在京城抑郁无聊,所以想手持旌麾,远去江海。(湖州北面是太湖和长江,东南是东海,故到湖州可云去江海。)第四句再转。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在长安西边醴泉县的九嵏山。古人离开京城,每每多所眷恋,如曹植诗:“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赠白马王彪》)杜甫诗:“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至德二载自京金光门出乾元初有悲往事》)都是传诵人口之句。但此诗写登乐游原不望皇宫、城阙,也不望其他已故皇帝的陵墓,而独望昭陵,则是别有深意的。唐太宗是唐代、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皇帝。他建立了大唐帝国,文治武功,都很煊赫;而知人善任,惟贤是举,则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诗人登高纵目,西望昭陵,就不能不想起当前国家衰败的局势,自己闲静的处境来,而深感生不逢时之可悲可叹了。诗句虽然只是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不再多写一字,但其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写得既深刻,又简练;既沉郁,又含蓄,真所谓“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满江红》赏析(多名作家)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1、满江红·小住京华-【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易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虽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她性格豪放,秉性聪慧,少时就喜舞剑,善骑马,蔑视封建礼教,具有反抗精神。

  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王子芳,名子芳,字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满江红·小住京华原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注释】

  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八年风味独思浙:应为“独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⑤烈:刚烈。

  ⑥肝胆:指真诚的心。

  ⑦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3、满江红·小住京华-【翻译】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4、满江红·小住京华【赏析】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致秋誉章书》),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首先写中秋佳节暂住北京的情景,菊花盛开,秋色明净。“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心理。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不过分。“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离家出走以后,下一步怎么办?这是摆在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平日诗人,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何处觅知音”?这对当时的秋瑾来说,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她的前途和事业。特别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的叛逆行为,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所以作者清醒地估计到“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的困境(《致琴文书》)。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经典古诗词】相关文章:

古诗词塞下曲古诗词鉴赏02-14

经典古诗词11-17

古诗词04-06

经典古诗词07-28

古诗词征文:我爱古诗词03-03

励志经典古诗词12-22

春天的古诗词精选02-19

励志古诗词精选02-23

经典的清明古诗词08-31

励志古诗词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