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杜甫的古诗词

时间:2024-03-07 08:44:03 古诗词 我要投稿

杜甫的古诗词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杜甫的古诗词

  杜甫的古诗词 篇1

  [唐]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

  一年以前,杜甫只身投奔肃宗李亨,受职左拾遗。因上疏为宰相房琯罢职一事鸣不平,激怒肃宗,遭到审讯。以后,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杜甫无所作为,空抱报国之心,不免满腹牢骚。这首《曲江对酒》便是诗人此种心境的反映。

  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当时京都的第一胜地。

  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心中的情绪。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以下三句,接写坐时所见。“水精宫殿转霏微”,水精宫殿,即苑中宫殿。霏微,迷蒙的样子。在“宫殿”、“霏微”间,又着一“转”字,突出了景物的变化。这似乎是承“坐不归”而来的:久坐不归,时已向晚,故而宫殿霏微。但是,我们从下面的描写中,却看不到日暮的景象,这就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浦起龙《读杜心解》曾将诗人这一时期所写的《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跟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丽人行》作过比较,指出:“此处曲江诗,所言皆‘花’、‘鸟’、‘蜻’、‘蝶’。一及宫苑,则云‘巢翡翠’,‘转霏微’,‘云覆’,‘晚静’而已。视前此所咏‘云幕’,‘御厨’,觉盛衰在目,彼此一时。”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水精宫殿转霏微”所显示的,即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时过境迁的意味。

  与此适成对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两句衬托出诗人的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由拟人法改为描写法。何以有此改?就因为“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这一联用“自对格”,两句不仅上下对仗,而且本句的某些字词也相对。此处“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之“细逐”和鸟之“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风景虽好,却是暮春落花时节。落英缤纷,固然赏心悦目,但也很容易勾起伤春之情,于是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

  先写牢骚:“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判,读潘,“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这显然是牢骚话,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正话反说,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这里所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肃宗李亨的头上。诗人素以“忠君”为怀,但失望过甚时,也禁不住口出微辞。以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最后抒发愁绪:“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拂衣,指辞官。这一联是说: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这里,以“沧洲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示一种欲进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境地。杜甫虽然仕途失意,毕生坎坷,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始终如一,直至逝世的前一年(769),他还勉励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希望以国事为己任。可见诗人之所以纵饮懒朝,是因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他把自己的失望和忧愤托于花鸟清樽,正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痛。

  苑外江头坐不归①,水精宫殿转靠微②。桃花细逐梨花落③,(蔡云:老杜墨迹初作欲共杨花语,自以淡笔改三字。)黄鸟时兼白鸟飞④。纵饮久判人共弃⑤,懒朝真与世相违⑥。吏情更觉沧洲远⑦,老在徒伤未拂衣⑧。

  (朱瀚曰:前半曲江,以江头二字提起。后半对酒,以纵饮二字提起。久坐不归,寻春玩物也。遥望苑中,则宫殿霏徽。流览江上,则花落鸟飞。此皆坐时听见者。日纵饮,懒朝参,见入世不能。沧洲远,未拂衣,又见出世不能。公盖不得已而匏系一官欤?)

  注释:

  ①《汉书·田叔传》:“鲁王好猎,相常暴坐苑外。”②《魏志》:“大秦国城中有五宫,相去各五十里,宫皆以水精为柱。”《述异记》:“阖闾构水精宫。”【生注】借言宫殿近水也。霏微,春光掩映之貌。沈约诗:“霏微不能注。”③桃花杨花,开不同时,当依梨花为是。桃对杨,黄对白,谓之自对体。乐府《读曲歌》:“桃花落已尽。”萧子显诗:“洛阳梨花落如雪。”古词:“杨花飘荡落南家。”④《诗》:“黄鸟于飞。”又:“白鸟翯翯。”⑤《方言》:“楚人凡挥弃物谓之判。”⑥《庄子》:“与世违而心不与之惧,是陆沉者也。”黄生曰:懒朝,疑即汉之移病。⑦谢朓诗:“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⑧乐府《长歌行》:“老大徒伤悲。”《后汉·杨彪传》:曹操收彪下狱,孔融闻之,往见操曰:“公横杀无辜,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谢灵运诗:“拂衣五湖里。”《南史·王僧虔传》:“我立身有素,岂能曲意此辈,彼如见恶,当拂衣去耳。”黄生曰:前半即景,后半述怀;起云坐不归,已暗与后半为针线。花落鸟飞,宦途升沉之喻也,又暗与五六为针线。

  《丹铅录》:梅圣俞“南陇鸟过北陇叫,高田水入低田流”,黄山谷“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来”,李若水“近村得雨远村同,上圳波流下圳通”,其句法皆自杜来。

  杜甫的古诗词 篇2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其二》

  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8.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杜甫《佳人》

  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17.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8.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贫交行》

  19.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2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杜甫的古诗词 篇3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注释:

  介胄:即甲胄,铠甲和头盔。

  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土门、杏园:均是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

  岂择衰老端:哪管什么老年人还是青年人的.心愿?端。端绪、思绪。

  迟回:徘徊。

  盘桓:留恋不忍离去。

  蓬室:茅舍。

  赏析:

  一对老夫妇把子孙全部献给了朝廷,到头来非但得不到官府关心,反而还要把老翁拉去当兵,老翁在与老伴生离死别之际,却又为老伴解宽心。这表面上的年历作宽慰,更是深一层的五脏俱裂,让人魄动心惊。

  杜甫的古诗词 篇4

  [唐]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餧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注释:

  【1】诸将:指广平王李俶、郭子仪等将士。

  【2】山东:此指河北一带,华山以东地区。

  【3】清昼同:昼夜频传,见得捷报完全可信。

  【4】河:指黄河。

  【5】一苇过:一芦苇可航,形容官军渡河极易。

  【6】胡:指叛将史思明等。

  【7】命在破竹中:指叛军之破灭已近在眼前。

  【8】祗(zhǐ)残:只剩。

  【9】邺(yè)城:相州,今河南安阳。

  【10】独任:只任用。

  【11】朔方:指节度使郭子仪的朔方军士。

  【12】汗血马:一种产于边地的宝马。

  【13】餧(wèi):同“喂”。蒲萄宫:即汉代上林苑,代指唐宣政殿。蒲萄,即“葡萄”。

  【14】清海岱:就是清除了山东一带的叛军。

  【15】仙仗:皇帝的仪仗。

  【16】崆(kōng)峒(tóng):山名,在今甘肃平凉西。

  【17】笛里关山月:笛声里奏着关山月的益调。关山月为汉乐府横吹曲名,为军乐、战歌。

  【18】万国:即万方。

  【19】草木风:这里有草木皆兵之意。

  【20】成王:指太子李俶,收复两京的主帅。

  【21】转小:转而变得小心谨慎。

  【22】郭相:郭子仪。

  【23】司徒:指检校司徒李光弼。

  【24】清鉴:识见明察。李光弼治军严,曾预料史思明诈降,终久必反,故说他清鉴悬明镜。

  【25】尚书:指兵部尚书王思礼。

  【26】气:气度。

  【27】秋天杳:形容如秋空般明朗高远。

  【28】二三豪俊:指李俶、郭子仪、李光弼等。

  【29】为时出:应运而生。

  【30】济时:救济时危。

  【31】了:完毕。

  【32】“东走”句:翻用西晋张翰的话,意谓现在不必像张翰那样避乱,可以放心做官了。《世说新语》:“张翰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羮、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33】“南飞”句:翻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说一般人民也有家可归。

  【34】冠冕(miǎn):指上朝的群臣。

  【35】入:指进入皇宫。

  【36】正耐:正相称。

  【37】烟花:指朝贺时点燃的香烟。

  【38】鹤禁:太子的车。

  【39】凤辇(niǎn):天子之车。

  【40】问寝:问候起居。

  【41】龙楼:皇帝住处,此处指唐玄宗的住地。

  【42】攀龙附凤:这里指攀附唐肃宗和张淑妃的李辅国等。靠其有拥戴唐肃宗之功,回京后气焰极高。

  【43】化为侯王:形容唐肃宗封官之滥。当时肃宗大肆加封跟从唐玄宗入蜀和跟唐肃宗在灵武的扈从之臣。

  【44】汝等:斥骂的称呼,指李辅国辈。

  【45】蒙帝力:仰仗了皇帝的力量。

  【46】时:时运。

  【47】夸身强:夸耀自己有什么大本事。

  【48】萧丞相:汉代萧何,此指房琯。

  【49】张子房:汉代张良,此指张镐。

  【50】张公:指张镐。

  【51】江海客:指张镐“居身清廉”“不事中要”。

  【52】征起:被征召而起来做官。

  【53】风云会:风云际会。动乱时明君与贤臣的遇合。

  【54】扶颠:扶持国家的颠危。张镐曾预料史思明的诈降。两京收复,张镐出力颇多。

  【55】青袍白马:把安史之乱喻梁武帝时的侯景之乱。侯景作乱,部下皆骑自马,穿青衣。

  【56】更何有:是说不难平定。

  【57】后汉今周:用周、汉中兴之主汉光武帝和周宣王比拟唐肃宗。

  【58】再昌:中兴。

  【59】寸地尺天:指全国各地。

  【60】白环:传说中西王母朝虞舜时献的宝物。

  【61】银瓮(wèng):银质盛酒器。《孝经援神契》载:神灵滋液有银瓮,不汲自满,传说王者刑罚得当,则银瓮出。

  【62】紫芝曲:秦末号称”四皓“的四隐士所作。

  【63】解:懂得。

  【64】河清颂:即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鲍照所作《河清颂》。

  【65】望望:望了又望。当时正遇春旱,农民盼雨。两句表现了作者忧民之心。

  【66】淇(qí)上健儿:指围攻邺城的士卒。淇,淇水,在邺城附近。

  【67】城南思妇:泛指将士的妻子。

  【68】天河:即银河。

  【69】洗甲兵:传说武王伐纣,遇大雨,武王曰:此天洗甲兵。

  作品赏析:

  杜甫《洗兵马》诗中有句说“词人解撰河清颂”(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河、济俱清,鲍照作《河清颂》赞美),这首诗本身就可说是热情洋溢的《河清颂》。

  第一段(从“中兴诸将收山东”至“万国军前草木风”)以歌颂战局的神变开端。唐室在中兴诸将的努力下,已光复华山以东包括河北大片土地,捷报昼夜频传。三句借用以说克敌极易,安史乱军的覆灭已成“破竹”之势。当时,安庆绪困守邺城,所以说“祗残邺城不日得”。复兴大业与善任将帅关系很大,“独任朔方无限功”既是肯定与赞扬当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平叛战争中的地位和功绩,又是表达一种意愿,希望朝廷信赖诸将,以奏光复无限之功。以上有很多叙述的地方,“京师”二句则描绘了两个显示胜利喜庆气氛的画面:长安街上出入的官员们,都骑着产于边地的名马,春风得意;助战有功的回纥兵则在“蒲萄宫”备受款待,大吃大喝。“餧(喂)肉”二字描状生动,客观铺陈而又略寓讽刺朝廷借用回纥兵之意。从“捷书夜报”句至此,句句申明战争克捷的意思,节奏急促,几乎使读者应接不暇,也犹如带有破竹之势。以下意思略微转折,“已喜皇威清海岱”一句结束上面的意思,当时河北尚未完全克复,说“清海岱”显得用词有分寸;“常思仙仗过崆峒”一句启下,意在警告唐肃宗居安思危,勿忘当初“銮舆播迁”、往来于崆峒山的艰难日子。紧接以“三年笛里”一联,极概括地写出战争带来的创伤。安史之乱三年来,笛咽关山,兵惊草木,人民饱受乱离的痛苦。这两句提醒唐肃宗不要忘记苦战的将士,想到人民所受的苦难。这两句连同上两句,抚今追昔,痛定思痛,淋漓悲壮,在欢快的用词中小作波折,而不一味流走,极尽抑扬顿挫的情致,将作者激动而复杂的心情写出。

  第二段(从“成王功大心转小”到“鸡鸣问寝龙楼晓”)逆接开篇“中兴诸将”四字,以铺张排比句式,对李豫、郭子仪等人致词赞美。“成王”收复两京时为天下兵马元帅,“功大心转小”,赞颂其成大功后更加小心谨慎。随后盛赞郭子仪的谋略、司徒李光弼的明察、尚书王思礼的高远气度。四句中,前两句平直叙来,后两句略作譬喻,铺述排比中有变化。赞语既切合各人身份事迹,又表达出对光复大业卓有贡献的“豪俊”的钦仰。“二三豪俊为时出”,总束前意,说他们本来就是为重整乾坤,应运而生的。“东走无复”以下六句承接“整顿乾坤济时了”而展开描写,从普天下的喜庆写到宫禁中的新气象,调子轻快:做官的人弹冠庆贺,不必弃官避乱;平民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如鸟归巢;春天的繁华景象正随朝仪之再整而重新回到宫禁,天子与上皇也能实施“昏定晨省”的宫廷故事。上上下下都是一派熙洽气象。

  第三段(从“攀龙附凤势莫当”至“后汉今周喜再昌”)一开头就揭示一种政治弊端:朝廷赏爵太滥,许多投机者无功受禄,一时有“天下尽化为侯王”之虞。“汝等”二句即对此辈作申斥语,声调一变而为愤激。继而又将张镐、房琯等作为上述腐朽势力的对立面来歌颂,声调复转为轻快,这样一张一弛,极富擒纵唱叹之致。“青袍白马”句以南朝北来降将侯景来对比安史之乱中的叛将,说明叛将不堪一击;“后汉今周”句则以周、汉的中兴比喻时局。当时,房琯、张镐都已经罢相,诗人希望朝廷能复用他们,所以特加表彰,与赞扬“中兴诸将”互为表里。张镐于乾元元年(758)五月罢相,改任荆王府长史。这里说“幕下复用”,措意深婉。这一段表明杜甫的政治眼光。

  第四段(从“寸地尺天皆入贡”到篇终)先用六句申明“后汉今周喜再昌”之意,说四方皆来入贡,海内遍呈祥瑞,举国称贺。以下继续说:隐士们也不必再避乱遁世,文人们都在大写歌颂诗文。至此,诗人是“颂其已然”,同时他又并未忘记民生忧患,从而又“祷其将然”:时值春耕逢旱,农夫盼雨;而“健儿”、“思妇”还未得团圆,社会的安定,生产的恢复,均有赖战争的最后胜利。诗人勉励围困邺城的“淇上健儿”要“归莫懒”,寄托着希望他们早日成功的殷勤之意。这几句话虽不多,却唱出诗人对人民的关切,表明他是把战争胜利作为安定社会与发展生产的重要前提来歌颂的。正由于这样,诗人在篇末唱出了他的强烈愿望和诗章的最强音:“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这首诗的基调是歌颂祝愿性的,热烈欢畅,兴致淋漓,将诗人那种热切关怀国家命运、充满乐观信念的感情传达出来了,是一曲展望胜利的颂歌。诗中对大好形势下出现的某些不良现象也有批评和忧虑,但并不影响诗人对整体形势的兴奋与乐观。诗章以宏亮的声调,壮丽的词句,浪漫夸张的语气,表达了极大的喜悦和歌颂。杜甫的诗原本以“沉郁”的诗风见称,而此篇是杜甫古风中的别调。从艺术形式看,采用了华丽严整、兼有古近体之长的“四杰体”,词藻富赡,对偶工整,用典精切,气势雄浑阔大,与诗歌表达的喜庆内容完全相宜。诗的韵脚,逐段平仄互换;声调上忽疾忽徐,忽翕忽张,热情奔放中富有顿挫之致,词句清丽而能有苍劲之气,诗句跌宕生姿,大大增强了诗篇的艺术感染力。

  今日读者于古诗,常觉具有现实批判性的作品名篇甚多,而“颂”体诗歌难得佳构。杜甫《洗兵马》似乎是个例外。诗中有句道:“词人解撰河清颂”(南朝宋文帝元嘉中河、济俱清,鲍照作《河清颂》赞美),这首诗本身就可说是热情洋溢的《河清颂》。

  此诗于乾元二年(759)春二月,即两京克复后,相州兵败前,作于洛阳。当时平叛战争形势很好,大有一举复兴的希望。故诗多欣喜愿望之词。此诗凡四转韵,每韵十二句,自成段落。

  第一段(从“中兴诸将收山东”至“万国军前草木风”)以歌颂战局神变发端。唐室在“中兴诸将”(即后文提到的李、郭等人)的努力下,已光复华山以东包括河北大片土地,捷报昼夜频传。《诗经·卫风·河广》云:“谁谓河广,一苇航之”,三句借用以言克敌极易,安史乱军的覆灭已成“破竹”之势。当时,安庆绪困守邺城(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故云“祗残邺城不日得”。复兴大业与善任将帅关系甚大,“独任朔方无限功”既是肯定与赞扬当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平叛战争中的`地位和功绩,又是表达一种意愿,望朝廷信赖诸将,以奏光复无限之功。以上多叙述,“京师”二句则描绘了两个显示胜利喜庆气氛的画面:长安街上出入的官员们,都骑着产于边地的名马(“汗血马”),春风得意;助战有功的回纥兵则在“蒲萄宫”(汉元帝尝宴单于处,此借用。)备受款待,大吃大喝。“餧(喂)肉”二字描状生动,客观铺写中略寓讽意(作者一贯反对借兵于回纥)。从“捷书夜报”句至此,句句申战争克捷之意,节奏急促,几使人应接不暇,亦似有破竹之势。以下意略转折,“已喜皇威清海岱”一句束上,时河北尚未完全克复,言“清海岱”(海岱,指古青、徐二州之域)则语有分寸;“常思仙仗过崆峒”一句启下,意在警告肃宗居安思危,勿忘銮舆播迁、往来于崆峒山(在今甘肃平凉西)的艰难日子。紧接以“三年笛里”一联,极概括地写出战争带来的创伤。安史之乱三年来,笛咽关山,兵惊草木,人民饱受乱离的痛苦。此联连同上联,恰是抚今追昔,痛定思痛,淋漓悲壮,于欢快词中小作波折,不一味流走,极抑扬顿挫之致,将作者激动而复杂的心情写出。故胡应麟说“三年笛里”一联“以和平端雅之调,寓愤郁凄戾之思,古今壮句者难及此。”(《诗薮》卷五)

  第二段(从“成王功大心转小”到“鸡鸣问寝龙楼晓”)逆接篇首“中兴诸将”四字,以铺张排比句式,对李豫、郭子仪等人致词赞美。“成王”即后来的唐代宗李豫,收复两京时为天下兵马元帅,“功大心转小”云云,赞颂其成大功后更加小心谨慎。随后盛赞郭子仪的谋略、司徒李光弼的明察、尚书王思礼的高远气度。四句中,前两句平直叙来,后两句略作譬喻,铺述排比中有变化。赞语既切合各人身分事迹,又表达出对光复大业卓有贡献的“豪俊”的钦仰。“二三豪俊为时出”,总束前意,说他们本来就为重整乾坤,应运而生的。“东走无复”以下六句承“整顿乾坤济时了”而展开描写,从普天下的喜庆到宫禁中的新气象,调子轻快:做官的人弹冠庆贺,不必弃官避乱(“忆鲈鱼”翻用《晋书》张翰语);平民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如鸟之有归巢;春天的繁华景象正随朝仪之再整而重新回到宫禁,天子与上皇也能实施“昏定晨省”的宫廷故事。上上下下都是一派熙洽气象。

  喜庆的同时,另有一些现象却是诗人断乎不能容忍的。第三段(从“攀龙附凤势莫当”至“后汉今周喜再昌”)一开头就揭示一种政治弊端:朝廷赏爵太滥,许多投机者无功受禄,一时有“天下尽化为侯王”之虞。“汝等”二句即对此辈作申斥语,声调一变而为愤激。继而又将张镐、房琯等作为上述腐朽势力的对立面来歌颂,声调复转为轻快,这样一张一弛,极富擒纵唱叹之致。“青袍白马”句以南朝北来降将侯景比安、史,言其不堪一击;“后汉今周”句则以周、汉的中兴比喻时局。当时,房琯、张镐俱已罢相,诗人希望朝廷能复用他们,故特加表彰,与赞“中兴诸将”相表里。镐于去年五月罢相,改荆王府长史。此言“幕下复用”,措意深婉。这一段表明杜甫的政治眼光。

  第四段(从“寸地尺天皆入贡”到篇终)先用六句申“后汉今周喜再昌”之意,说四方皆来入贡,海内遍呈祥瑞,举国称贺。以下继续说:隐士们也不必再避乱遁世(“紫芝歌”为秦末号称“四皓”的四位隐士所作),文人们都大写歌颂诗文。至此,诗人是“颂其已然”,同时他又并未忘记民生忧患,从而又“祷其将然”:时值春耕逢旱,农夫盼雨;而“健儿”“思妇”犹未得团圆,社会的安定,生产的恢复,均有赖战争的最后胜利。诗人勉励围邺的“淇上健儿”以“归莫懒”,寄托着欲速其成功的殷勤之意。这几句话虽不多,却唱出诗人对人民的关切,表明他是把战争胜利作为安定社会与发展生产的重要前提来歌颂的。正由于这样,诗人在篇末唱出了自己的强烈愿望和诗章的最强音:“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这首诗基调是歌颂祝愿性的,热烈欢畅,兴会淋漓,将诗人那种热切关怀国家命运、充满乐观信念的感情传达出来了,可以说,是一曲展望胜利的颂歌。诗中对大好形势下出现的某些不良现象也有批评和忧虑,但并不影响诗人对整体形势的兴奋与乐观。诗章以宏亮的声调,壮丽的词句,浪漫夸张的语气,表达了极大的喜悦和歌颂。杜诗本以“沉郁”的诗风见称,而此篇在杜甫古风中堪称别调。

  从艺术形式看,采用了华丽严整、兼有古近体之长的“四杰体”。词藻富赡,对偶工整,用典精切,气势雄浑阔大,与诗歌表达的喜庆内容完全相宜。诗的韵脚,逐段平仄互换;声调上忽疾忽徐,忽翕忽张,于热情奔放中饶顿挫之致,清词丽句而能兼苍劲之气,读来觉跌宕生姿,大大增强了诗篇的艺术感染力。

  北宋王安石选杜诗,标榜此篇为压卷之作(见《王临川集》卷八四《老杜诗后集序》)。今天看来,无论就感情之充沛,结撰之精心而言,《洗兵马》都不失为杜诗的一篇力作。

  【鹤注】当是乾元二年仲春作。按相州兵溃在三月王申,乃初三日,其作诗时,兵尚未败也。原注:“收京后作。”【朱注】公《华州试进士策问》云:“山东之诸将云合,淇上之捷书日至。”诗盖作于其时也。

  中兴诸将收山东①,捷书夜报清昼同②。河广传闻一苇过③,胡危命在破竹中④。只残邺城不日得⑤,独任朔方无限功⑥。京师皆骑汗血马⑦,回纥餧肉蒲荡宫⑧。已喜皇威清海岱⑨,常思仙仗过崆峒⑩。三年笛里关山月(11),万国兵前草木风(12)。

  (此闻河北捷音,而料王师之必克。邺城之师军无统制,故欲独任子仪,以收战功。又恐肃宗还京,渐生逸豫,故欲其念起事艰难,而思将士之勤苦。下四句,有规讽意。《杜臆》:军士从征,已经三载,曰三年笛里,悲之也。会兵邺城,如风卷叶,曰万国兵前,喜之也。)

  ①《后汉·明帝纪》:“先帝受命中兴。”《东观汉记》:“上会诸将。”【赵注】山东,河北也,安禄山反,先陷河北诸郡。至二京已收,庆绪奔于河北。②《梁武帝集》:“奇谋间出,捷书日至。”《续博物志》:露布,捷书之别名,以帛书揭竿。夜与昼同,见捷音可信。③《诗》:“谁谓河广?一苇杭之。”④《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⑤只残,但余也。《通鉴》:乾元元年十月,郭子仪自杏园渡河,东至获嘉,破安太清。太清走保卫州,子仪进围之,遣使告捷。鲁灵自阳武济,季光琛、崔光远自酸枣济,与李嗣业皆会子仪于卫州,庆绪悉举邺中之众七万来救,子仪复大破之,获其弟庆和,杀之,遂拔卫州。《旧唐书》:相州,属河北道。武德元年,以魏郡置相州。天宝元年,改为邺郡。乾元二年,改为邺城。《通鉴》:庆绪走,子仪等追之至邺。许叔冀、董秦、王思礼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皆引后继至。庆绪收余兵,拒战于愁思冈,又败庆绪。庆绪乃入城固守,子仪等围之。⑥《邠志》:邠州始镇灵州,谓之朔方军。《旧唐书》:禄山反,以郭子仪为灵武太守,充朔方节度使。自陈涛斜之败,帝惟倚朔方军为根本。⑦《公羊传》:“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大也。师,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称之。”汉章帝诏:宛马,血从前髆上小孔中出。武帝《天马歌》“沾赤汗”,今亲见其然。⑧《汉·张耳传》:“如以肉餧虎,何益?”《匈奴传》:元帝元寿二年,单于来朝,舍之上林苑蒲荡宫。《通鉴》:是年八月,回纥遣其臣骨啜特勒及帝德将骁骑三千,助讨安庆绪,上命朔方左武锋使仆固怀恩领之。汗血马、葡萄宫,当指此事。⑨《魏志》:陈琳曰:“将军总皇威,握兵要。”《西征赋》:“耀皇威而讲武事。”《禹贡》,“海岱惟青州。”海岱与燕蓟接壤。⑩沈约诗,“游扮举仙仗。”《括地志》: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凉县西百里。【朱注】肃宗自马嵬,经彭原、平凉至灵武,合兵兴复,道必由崆峒。及南回也,亦自原州入,则崆峒乃銮舆往来之地。(11)《乐府解题》:“《关山月》,伤离别也。”周王褒诗:“无复汉地关山月,惟有漠北冀城云。”(12)《晋·载记》: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草木皆类人形,风声鹤唳,疑以为兵。

  成王功大心转小①,郭相谋深古来少②。司徒清鉴悬明镜③,尚书气与秋天沓④。二三豪俊为时出⑤,整顿乾坤济时了⑥。东走无复忆鲈鱼⑦,南飞觉有安巢鸟⑧。青春复随冠冕入⑨,紫禁正耐烟花绕⑩。鹤驾通宵风辇备(11),鸡鸣问寝龙楼晓(12)。

  (此言命将得人,而喜玉业之方兴。成王,广平王俶也。郭相,子仪也。司徒,李光弼也。尚书,王思礼也。东走句,见士庆弹冠。南飞句,见民蒙安宅。青春、紫禁,朝仪如故。鹤驾、鸡鸣,帝修子职也。)

  ①《唐书》:至德二载十二月,广平王俶进爵楚王。乾元元年二月,徙封成王。刘昼《慎言篇》:楚庄王功立而心惧,晋文公战胜而绝忧,非憎荣而恶胜,乃功大而心小,居安而念危也。②《魏志·贾诩传》:“策谋深长。”③《抱朴子》:“运清鉴于玄漠之域。”又《隋书》:薛道衡每称高构有清鉴。《世说》:何点尝目陆慧晓心如明镜。④《盐铁论》:“义高于秋天。”公《哀思礼》诗“爽气春淅沥”,与尚书气爽语合。⑤《鶡冠》:“德万人者谓之俊,德千人者谓之豪。”《史记》:沛公时时问邑中豪俊。⑥《史记》:蒯通曰:“今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者也。《易》:“乾坤定矣。”晋武帝《告上帝文》:“拨乱济时。”⑦《史记·郦生传》:“齐王引兵东走。”《世说》:张翰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羹鲈鱼,遂命驾东归。⑧魏武帝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古诗:“越鸟巢南枝。”⑨《楚辞》:“青春受谢。”《风俗通》:黄帝始制冠冕。⑩天子之宫紫微,故谓宫中谓紫禁。谢庄哀诔:“收华紫禁。”王融诗:“烟花杂如雾。”(11)赤城谢省曰:鹤驾,东宫所乘。凤辇,天子所御。言鹤驾通宵,备凤辇以迎上皇;鸡鸣报晓,趋龙楼以伸问寝也。《汉宫阙疏》:白鹤宫,太子所居。《艺文类聚》:太子晋乘白鹤仙去,故后世称太子之驾曰鹤驾,禁曰鹤禁。《通典》:隋太子左右监门率,唐垂拱中改为鹤禁卫。《唐书·仪卫志》,辇有七,一曰大凤辇。隋炀帝诗:“翠霞承凤辇。”(12)《文王世子》:鸡初鸣,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汉书》:成帝为太子,初居桂宫,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张晏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雍录》:桂官南面有龙楼门。《博议》:史:肃宗即位,下制曰:“复宗庙于函锥,迎上皇于巴蜀,导鸾舆而反正,朝寝门以问安,朕愿毕矣。”

  公诗正用诏中语。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①。汝等岂知蒙帝力②,时来不得夸身强③。关中既留萧丞相④,幕下复用张子房⑤。张公一生江海客⑥,身长九尺须眉苍⑦。征起适遇风云会⑧,扶颠始知筹策良⑨。青袍白马更何有⑩,后汉今周喜再昌。

  (此叹扈从者滥恩,望宰相得人以致太平。《杜臆》:当时封爵太滥,甚至以官赏功给空名告身,凡应募者,一切皆金紫,公故伤之。其称张镐有扶颠筹策语,人或疑之。考史,至德二年四月,罢房琯而相镐,至次年二月,因论史思明不可假威权,又论许叔冀临难必变,上不喜。且不事中要,故罢相。已而思明果反,叔冀果降贼,其料事之审如此。至两京收复,俱在镐相时,孰非宰相之功耶?梦弼注:青袍白马,言思明、庆绪可平。后汉今周,以汉光、周宣比肃宗也。)

  ①《汉书·传赞》:“攀龙附凤,并乘天衢。云起龙骧。化为侯王。”《吴志·鲁肃传》:“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②《晋书·苟勋传》:“汝等亦当宦达人间。”《前汉·张耳传》:“秋毫皆帝力也。”③陶潜诗:“时来苟冥合。”④《汉书》: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史记·萧何传》: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使给军食。【朱注】萧丞相未知何指。蔡梦弼谓杜鸿渐。考《唐书》,肃宗按军平凉,鸿渐建朔方兴复之谋,且录军资器械储廥上之。肃宗喜曰,“灵武,吾之关中,卿乃吾萧何也。”旧注云,“京师既平,以萧华留守,故比之萧何。”《钱笺》云:房琯自蜀奉册留相肃宗,故比之萧相。两说互异,当从朱注为正。⑤《战国策》:“乐羊坐于幕下。”《汉·高帝纪》: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朱注】张子房谓张镐。至德二载五月,琯罢相,以镐代之。⑥《旧唐书》:张镐风仪魁岸,廓落有大志,好谈王伯大略,自褐衣拜左拾遗。玄宗幸蜀,徒步扈从,玄宗遣赴行在,至凤翔,奏议多有弘益,拜谏仪大夫。寻代房琯力相,《隐逸传》:“放情江海。”《说苑》:孔子犹江海也。⑦《后汉·文苑传》:赵壹身长九尺、美须豪眉。⑧《云台二十八将论》:“咸能感会风云。”王粲诗:“遭遇风云会,托身鸾凤间。”⑨徐陵诗:“力弱不扶颠。”《老子》:“善计不用筹策。”⑩《南史·侯景传》:先是大同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景涡阳之败,求锦,朝廷给以青布,悉用为袍。采色尚青。景乘白马,青丝为辔,欲以应谣。庾子山《哀江南赋》:“桀黠构扇,凭陵畿甸。青袍如草,白马如练。”

  寸地尺天皆入贡①,奇祥异瑞争来送②。不知何国致白环③,复道诸山得银瓮④。隐士休歌紫芝曲⑤,词人解撰清河颂⑥。田家望望惜雨干⑦,布谷处处催春种⑧。淇上健儿归莫懒⑨,城南思妇愁多梦⑩。安得壮士挽天河(11),净洗甲兵长不用(12)。

  (末记祯符迭见,欲及时收功,以慰民心也。【张远注】前六,颂其已然。后六,祷其将然。此章四段,各十二句。)

  ①【鹤注】寸地尺天,用《黄庭经》寸田尺宅语。颜延之诗:“亘地称皇、罄天作主。”②班固《典引》:“穷祥极瑞者,皆来坰牧。”③《竹书纪年》:帝舜九年,西王母来朝,献白环玉玦。④《瑞应图》:“王者宴不及醉,刑罚中,则银瓮出焉。”《孝经援神契》:“神灵滋液,有银瓮,不汲自满。”⑤《庄子》:“古之所谓隐士者。”【钱笺】肃宗即位,泌谒见于灵武,调护玄、肃父子之间,为张良娣、李辅国所恶。及上皇东行有日,泌求去不已,乃听归衡山。公以四皓拟泌,盖惜其有羽翼之功而飘然隐去也。紫芝,见本卷。⑥《昭明文选序》:“词人才子。”【赵注】是岁七月,岚州合关河黄河三十里清如冰,盖收京之祥,此实事也。《南史》:宋元嘉中,河济俱清,当时以为瑞。鲍照作《河清颂》,其序甚工。⑦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按史:乾元二年春旱,故有田家望雨之句。王僧孺诗:“思君不得见,望望独长嗟。”⑧《尔雅》:“鸤鸠鴶鵴。”注:“今之布谷也。江东人呼为获谷。”《禽经》:“鸣鸠、戴胜,布谷也。农事方起,此鸟飞于桑间,云五谷可布种也。”钟宪诗:“处处春云生。”《吴越春秋》:“计磶曰:“春种八谷。”⑨【朱注】淇水,在卫地卫州,与相州相邻。淇上健儿,指围邺之兵。城南,谓长安城南。《诗》:“送我乎淇之上矣。”古乐府:“健儿须快马。”《杜臆》:健儿莫懒,速其成功也。思妇愁梦,从《东山》诗“妇叹于室”来,以思家之至情动之也。⑩曹植诗:“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王徽诗:“思妇临高台。”(11)李尤歌:“安得壮士翻日车。”(12)《六韬》:武王问太公:“雨辎重至轸,何也?”曰:“洗甲兵也。”《说苑》:武王伐纣,风霁而乘以大雨。散宜生曰:“此非妖与?”王曰:“非也,天洗兵也。”朱鹤龄曰:中兴大业,全在将相得人。前曰“独任朔方无限功”,中曰“幕下复用张子房”,此是一诗眼目。使当时能专任子仪,终用张镐,则洗兵不用,旦夕可期,而惜乎肃宗非其人也。王荆公选杜工部诗,以此诗压卷,其大指不过如此。若玄、肃父子之间,公尔时不应遂加讥切也。

  沈寿民曰:两京克复,上皇还宫,臣子尔时当若何欢忭。乃逆探移仗之举,遽出诽刺之词,子美胸中不应峭刻若此。

  王嗣奭曰:此诗四转韵,一韵十二句,句兼排律,自成一体。而笔力矫健,词气老苍,喜跃之意,浮动笔墨间。

  唐汝询曰:《洗兵马》一篇,有典有则,雄浑阔大,足称唐雅。识者详味,当不在《老将行》下。

  蔡絛曰:“作诗者陶冶物情,体会光景,必贵乎自得。盖格有高下,才有分限,不可强致也。譬之秦武阳,气盖全燕,见春王则战栗失色。淮南王安,好为神仙,褐帝犹轻其举止。此岂由素习哉?予谓少陵、太白,当险阻艰难,流离困踬,意欲卑而语未尝不高。至于罗隐、贯休辈,得意偏霸,夸雄逞奇,语欲高而意未尝不卑。乃知天禀自然,有不能易也。

  吴江潘耒曰:《洗兵马》一诗,乃初闻恢复之报,不胜欣喜而作,宁有暗含讥刺之理?上皇初归,肃宗束失子道,岂得预探后事以责之?诗人以忠厚为本,少陵一饭不忘君,即贬谪后,终其身无一言怨怼,而钱氏乃谓其立朝之时,即多隐刺之语,何浮薄至是。噫!此其所以为牧斋欤?又曰:天子之孝,在乎安国家、保宗社。明皇既失天下,肃宗起兵朔方,收复两京,再造唐室,其孝亦大矣。晚节牵于妇寺,省觐阔疏,子道诚有未尽。若谓其猜忌上皇,并忌其父之臣,有意剪锄,则深文矣,移宫仓卒,上皇不乐,容或有之。几为兵鬼之言,出自《力士传》稗官片语,乃据以实肃宗之罪,至比之商臣、杨广,论人当若是耶?房琯虽负重名,而鲜实效,丧师辱国,门客受赇,罢相亦不为过。子美论救,固是为国惜贤,虽蒙推问,旋即放免。逾年乃谪官,不知坐何事。今言其坐琯党,亦臆度之辞耳。子美大节,在自拨贼中归行在,不在救房琯也。钱氏直欲以此为杜一生气节,欲推高杜,则极赞房,因极赞房,遂痛贬帝。明末党人,多依傍一二大老,脱失路,辄言坐某人故牵连贬谪,怨诽其君,无所不至,此自门户习气。杜公心事,如青天白日,安有是哉!以此推之,牧斋而秉史笔,三百年人物,枉抑必多。绛云一炬,有自来矣。

  杜甫的古诗词 篇5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绝句》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的古诗词 篇6

  杜甫《绝句》原文

  绝句(其一)

  (唐)杜甫

  迟日①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③。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软。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时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杜甫《绝句》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杜甫《绝句》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古诗词 篇7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评析]:比较“夫”字的含义“岱宗夫如何”(无义)“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颔联: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尾联:诗的字面意思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视群山,群山就显得渺小了。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赏析]:(1)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评析]:“感时”和“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第一句,写国都沦陷,国家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但只要山河还在,就有希望!后四句,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也隐含一种厌倦战争,思念亲人之情。

  [赏析](1)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 望中所见 ,颔联分写,通过 花和鸟 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2)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1)“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独”字的作用主要是: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诗题《石壕吏》,但对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地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表现差吏的横征暴敛和老妇的悲伤痛苦,对比鲜明的二个字是怒、苦。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抨击石壕吏的凶暴及冷酷,表达诗人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评析]:诗中茅屋即现在的杜甫草堂。全诗通过自家茅屋为秋风吹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命运、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本诗选材典型,生活气息浓郁,篇末的感慨和憧憬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即前面部分的叙事、描写的内容,不是空喊口号)语言通俗朴素,明白如话,但又韵味十足,平淡中见神奇。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用长短句和奇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

  [赏析]:(1)诗中升华精神,最能表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胸怀的两句诗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杜甫一种饱览民生饥苦、体察人间冷暖的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欣赏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杜甫的古诗词 篇8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⑴五言律诗。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⑵品读赏析

  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⑶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⑷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

  ⑸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⑹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古诗词 篇9

  《登白马潭》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送灵州李判官》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的古诗词 篇10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18.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的古诗词 篇11

  杜甫:《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

  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

  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湘川新涕泪,秦树远楼台。

  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衢尊不重饮,白首独馀哀。

  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

  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

  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桂江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杜甫:《雨二首》

  青山澹无姿,白露谁能数。片片水上云,萧萧沙中雨。

  殊俗状巢居,曾台俯风渚。佳客适万里,沈思情延伫。

  挂帆远色外,惊浪满吴楚。久阴蛟螭出,寇盗复几许。

  空山中宵阴,微冷先枕席。回风起清曙,万象萋已碧。

  落落出岫云,浑浑倚天石。日假何道行,雨含长江白。

  连樯荆州船,有士荷矛戟。南防草镇惨,沾湿赴远役。

  群盗下辟山,总戎备强敌。水深云光廓,鸣橹各有适。

  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留滞一老翁,书时记朝夕。

  杜甫:《散愁二首》

  久客宜旋旆,兴王未息戈。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它。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杜甫:《归雁二首》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杜甫:《写怀二首》

  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冉冉自趋竞,行行见羁束。

  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

  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

  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

  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非关故安排,曾是顺幽独。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曲直我不知,负暄候樵牧。

  夜深坐南轩,明月照我膝。惊风翻河汉,梁栋已出日。

  群生各一宿,飞动自俦匹。吾亦驱其儿,营营为私实。

  天寒行旅稀,岁暮日月疾。荣名忽中人,世乱如虮虱。

  古者三皇前,满腹志愿毕。胡为有结绳,陷此胶与漆。

  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君看灯烛张,转使飞蛾密。

  放神八极外,俯仰俱萧瑟。终契如往还,得匪合仙术。

  杜甫:《后苦寒行二首》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以来无尺雪。蛮夷长老怨苦寒,昆仑天关冻应折。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天兵斩断青海戎,杀气南行动地轴,不尔苦寒何太酷。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轩人得知。

  杜甫的古诗词 篇12

  [唐]杜甫

  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

  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

  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春天衣著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

  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

  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

  作品赏析:

  此诗当是天宝十一二载间,客居京师而作,故末有忍羇旅之说,当依梁氏编次。师氏谓此诗乃讥窦怀贞。鹤云:怀贞亡于开元元年,公时才两岁,于年用不合。

  缲丝须长不须白①,越罗蜀锦金粟尺②。象床玉手乱殷红③,万草千花动凝碧④。已悲素质随时染⑤,裂下鸣机色相射⑥。美人细意熨贴平⑦,裁缝灭尽针线迹⑧。

  (此见缲丝而托兴,正意在篇末。上段,有踵事增华之意。欲成罗锦,用尺量丝,故须长;所织花草,色兼红碧,故不须白。熨贴裁缝,制为舞衣也。象床,指机床。玉手,指织女。乱殷红,谓经纬错综。动凝碧,谓光彩闪铄。)

  ①《记》:“夫人缫三盆手。”【朱注】《广韵》:缫,绎茧为丝也,缲同。鲍照诗:“缲丝复鸣机。”

  ②《唐书》:越州土贡花文宝花等罗。魏文帝诏:“每得蜀锦,殊不相似。”何逊诗:“金粟裹搔头。”尺以金粟饰之,富贵家之物。

  ③《国策》:孟尝君至楚,献象床,直千金。江淹赋:“惜玉手之空伫。”《广韵》:“殷,赤黑色。”《左传》:“左轮朱殷。”

  ④王子安《青苔赋》云:“萦修树而凝碧。”

  ⑤王彪之诗:“丝染墨悲叹,路岐杨感悼。”庚信《连珠》:“白羽素丝,随其所染。”

  ⑥谢朓诗:“望望下鸣机。”【朱注】色相射,五色射人也。

  ⑦《班彪传》:“细意委曲。”《南史》:何敬容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杨慎曰:《王莽传》有威斗,即尉斗也。威与尉音相近,本音畏,转音郁。《隋书》:李穆奉尉斗于杨坚曰:“愿公执威柄,以尉安天下。”史炤《通鉴释文》:尉斗,火斗,持火以申缯也,俗加火作熨。《说文》尉与炽本一字,从上按下也。又,持火申缯也。今俗言平曰尉帖。杜诗“美人细意熨帖平”是也。又,白乐天诗:“金斗熨波刀剪文。”

  ⑧曹植乐府:“裁缝纨与素。”春天衣著为君舞①,蛱蝶飞来黄鹂语②。落絮游丝亦有情③,随风照日宜轻举④。香汗清尘污颜色⑤,开新合故置何许⑥。君不见才士汲引难⑦,恐惧弃捐忍羇旅⑧。(下段,有厌故喜新之感。蝶趁舞容,鹂应歌声,落絮游丝乘风日而缀衣前,比人情趋附者多。一经尘汗污颜,弃置何所,见繁华忽然零落矣。士故有鉴于此,不轻受汲引而甘忍羇旅,诚恐一旦弃捐,等于敝衣耳。玩末二语,公之不屑随时俯仰可知。此章两段,各八句。)

  ①徐君倩诗:“衣著一时新。”鲍照诗:“催弦急管为君舞。”②何逊诗:“黄鹂隐叶飞,蛱蝶萦空戏。”③庚信诗:“落絮鹅毛下。”徐陵诗:“柳絮飞还聚,游丝断复结。”④庚肩吾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照日宜轻举,谓丝絮飘飏,与衣之轻举相宜。《楚辞》:“愿轻举以远游。”⑤六朝诗:“朱颜润红粉,香汗沾玉色。”古诗:“空床委清尘。”邢劭诗:“桃李无颜色。”⑥衣裳在笥,故有开合。汉艳歌:“乍开乍合。”《世说》:桓冲妻曰:“衣不经新,何由而故。”阮籍诗:“君子在何许。”⑦嵇康《琴赋》:“历世才士,并为之赋。”《刘向传》:禹稷与皋陶,传相汲引,不为比周。汲引难,难就荐引也,即记难进易之难。⑧魏甄后《塘上行》:“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左传》:“羇旅之臣。”《汉书》张晏注:“羇,寄也。旅,客也。”钱谦益曰:《傅咸集》载郭泰机诗云:“皦皦白素丝,织为寒女衣。寒女虽妙巧,不得秉机杼。天寒知运速,况复雁南飞。衣工秉刀尺,弃我忽若遗。人不取诸身,世事焉所希。况复已朝餐,昌由知我饥。”此诗用泰机之诗而反之。泰机以白丝寒女自喻,而致憾于衣工之弃我,以冀咸之相荐。公诗谓白丝素质,随时染裂,有香汗清尘之污,有开新合故之置,所以深思汲引之难,恐惧弃捐而忍于羇旅也。

  鳌按:诗咏白丝,即墨子悲素丝意也。已悲素质随时染,当其渲染之初,便是沾污之渐,及其见置时,欲保素质得乎?唯士守贞白,则不随人荣辱矣。此风人有取于素丝欤。

  杜甫的古诗词 篇13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声情悲壮。接下来分享春望杜甫翻译赏析和诗意。

  杜甫春望翻译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杜甫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

  杜甫春望诗意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杜甫的古诗词 篇14

  《滟滪堆》

  唐代:杜甫

  巨积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沈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

  《滟滪堆》译文

  在瞿塘峡那湍流之中,巍然立着一堆巨石。到了江寒水浅之时,巨石出水很高。

  把牛沉于水中,以祭山林川泽。即使得到保护,在滟滪堆如马时也绝不可行船。

  这是上天有意使航船存在倾覆危险,于是造物神功设此石立于茫茫水中以戒行。

  把系船的缆绳解开。因靠近堂屋的屋檐之下,堂屋屋檐檐瓦坠落可能会伤到人。

  《滟滪堆》注释

  滟滪(yànyù)堆: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四川省奉节县东。

  巨积:谓物品成堆。

  出水:出自水中。

  沉牛:亦作“沈牛”。谓古代沉牛于水,以祭川泽。

  如马:形容滟滪堆之大。舟航:行船。

  倾覆:倒塌;翻倒。

  神功:神灵的功力。混茫:亦作“混芒”,指广大无边的境界。

  干戈:指战争。《史记·儒林列传序》:“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

  垂堂:靠近堂屋檐下。

  《滟滪堆》创作背景

  杜甫在寓居成都时,得到好友严武的照顾。而严武去世后,也不得不离开成都,离开寄居已久的草堂,再次过着漂泊的生活。杜甫沿长江顺流东下,于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奉节,也就是当时的夔州。本诗就是过瞿塘峡滟滪堆时,触景生情所作。

  《滟滪堆》赏析

  《滟滪堆》出自《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此诗描绘了滟滪堆雄浑险恶,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微,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的忧虑与无奈。

  首联“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开门见山,突出滟滪堆之大,接着下句表现了滟滪堆之高,其中一个“巨”字和一个“长”字,不但突出了滟滪堆之高之险,而且给人以望而生畏之感。

  颔联“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这两句化用了当时的谚语之意。谚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这一联承上而来,突出了滟滪堆的险恶之势。

  颈联“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在诗人看来,这是上天有意使航船存在着倾覆的危险,于是就使造物神功设此巨石,立于茫茫水中以戒行船。在此,把滟滪险滩化为水候(即水在不同季节变化的情状,并成为警戒行船的标石)。

  尾联“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诗人在战乱中,漂泊不定从成都乘船辗转至夔州,一路走来险象环生。故最后一句写道:“行止忆垂堂。”“垂堂”因檐瓦坠落可能伤人以此喻危险的境地。从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以“忆垂堂”为结,不仅写出诗人无尽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动乱的现状。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社会归于安定。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借物抒情,从诗歌来看,好似在写“滟滪堆”的自然险恶,而实际上诗人抒发了“行止忆垂堂”的忧虑心情。其次,侧面描写,诗人在诗歌中,多次引用典故谚语,从侧面突出了要表现的情感。

  《滟滪堆》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的古诗词】相关文章:

杜甫的古诗词02-21

经典杜甫古诗词06-29

杜甫古诗词01-26

杜甫经典古诗词集锦07-08

杜甫的古诗词集锦08-31

关于杜甫的古诗词01-26

杜甫《日暮》》古诗词鉴赏08-27

月夜杜甫古诗词鉴赏12-27

经典杜甫古诗词15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