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词鉴赏

时间:2024-05-15 07:31:36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古诗词鉴赏15篇[合集]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鉴赏15篇[合集]

古诗词鉴赏1

  [唐]杜甫

  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汉仪甚照耀,胡马何猖狂。

  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

  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军州体不一,宽猛性所将。

  嗟彼苦节士,素于圆凿方。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墙。

  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旌麾非其任,府库实过防。

  恕己独在此,多忧增内伤。偏裨限酒肉,卒伍单衣裳。

  元恶迷是似,聚谋泄康庄。竟流帐下血,大降湖南殃。

  烈火发中夜,高烟焦上苍。至今分粟帛,杀气吹沅湘。

  福善理颠倒,明征天莽茫。销魂避飞镝,累足穿豺狼。

  隐忍枳棘刺,迁延胝趼疮。远归儿侍侧,犹乳女在旁。

  久客幸脱免,暮年惭激昂。萧条向水陆,汩没随鱼商。

  报主身已老,入朝病见妨。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

  参错走洲渚,舂容转林篁。片帆左郴岸,通郭前衡阳。

  华表云鸟埤,名园花草香。旗亭壮邑屋,烽橹蟠城隍。

  中有古刺史,盛才冠岩廊。扶颠待柱石,独坐飞风霜。

  昨者间琼树,高谈随羽觞。无论再缱绻,已是安苍黄。

  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

  问罪富形势,凯歌悬否臧。氛埃期必扫,蚊蚋焉能当。

  橘井旧地宅,仙山引舟航。此行厌暑雨,厥土闻清凉。

  诸舅剖符近,开缄书札光。频繁命屡及,磊落字百行。

  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下流匪珠玉,择木羞鸾皇。

  我师嵇叔夜,世贤张子房。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古诗词鉴赏2

  七夕

  罗隐〔唐代〕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鉴赏

  七夕,阴历七月七日,相传为牛郎渡过银河与织女为一年一度相会。这天晚上,民间陈列瓜果,穿针乞巧。这首诗就是写七夕的。首联:“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角是二十八宿中的角宿,络是网络,当指雾气网络在角宿上。星河,天上的银河,是分离牛郎织女的。菡萏天,是荷花盛开的天气。大概想象牛郎织女在银河边看到角宿和荷花。这是说的天上情景。下句指人间,有一家人家欢笑地在院子里铺置红布的筵席,摆上瓜果,来穿针乞巧。

  次联:“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谢女檀郎,泛指女子和男子。这家的女子把箧中的珠子倒空,要这家的男子写出歌咏七夕的锦绣诗篇,放到那个箧里。这里就要写七夕的诗而言。玑:小珠。三联:“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上一句指天上,香帐制作成功,安排得很美好。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这是制作结婚用的圆帐。牛郎织女相会,也要制作圆帐。簇是指丛聚成团,把香罗几重叠起来缝制圆顶帐子,正是丛聚成团,故称簇。窈窕,状美好。“排窈窕”,既指安排得很好,也指安排好织女,窈窕也指女子的美好。这联下一句指人间,那家人家的妇女引线穿针来乞巧。穿好针来拜美好的织女星。婵娟,美好,指织女星。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古代计时的铜壶滴漏报天将亮了,牛郎织女又要分别了,所以惆怅茫然,这样相会的佳期又要等一年。

  这首诗的`特点是用对比写法,第一句写天上的景物,第二句写人间的情状,有景物,又有欢笑,构成天上与人间相对照。二联专写人间,不提七夕,在“锦绣篇”里暗指咏七夕。三联又是对照写法,“香帐簇成”指天上,“金针穿罢”指人间。“铜壶漏报”二句指天上。此外,第一联写人间“欢笑”,与第四联写天上惆怅相对。一乐一悲,构成映衬。再像写谢女的空出箧子来装檀郎的锦绣篇,写人间男女在七夕的欢乐,又与牛郎织女的临别惆怅构成映衬。在这样的映衬里,就是衬出天上不如人间了。再就写天上或人间的词句来看,首句、五句、七句、八句写天上,二句、三句、四句、六句写人间,即四句写天上,四句写人间。但这首诗题为《七夕》,应以写牛郎织女相会为主,因此使人感到作者还是看重人间,所以这样安排。作者写人间的欢乐胜过天上,在当时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古诗词鉴赏3

  [先秦]诗经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

  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

  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注释:

  【1】扬之水:平缓流动的水。扬,悠扬,缓慢无力的样子。一说激扬之水,喻夫。

  【2】楚:荆条。

  【3】鲜(xiǎn显):缺少。

  【4】女(rǔ):通”汝“,你。

  【5】言:流言。

  【6】诳(kuáng):欺骗。

  【7】信:诚信、可靠。

  作品赏析:

  此诗从扬之水起兴。悠悠的流水啊,漂不起成捆的薪柴。诗经中多次出现扬之水,也多次出现“束楚”“束薪”之类。《诗经》中的兴词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凡“束楚”“束薪”,都暗示夫妻关系。如《王风·扬之水》三章分别以“扬之水,不流束薪”“不流束楚”“不流束蒲”来起兴,表现在外服役者对妻子的怀念;《唐风·绸缪》写新婚,三章分别以“绸缪束薪”“绸缪束刍”“绸缪束楚”起兴;《周南·汉广》写女子出嫁二章分别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错薪,言刈其蒌”起兴。看来,“束楚”“束薪”所蕴含的`意义是说,男女结为夫妻,等于将二人的命运捆在了一起。所以说,《郑风·扬之水》只能是写夫妻关系的。

  此诗主题同《陈风·防有鹊巢》相近。彼云:“谁侜(zhōu)予美,心焉忉忉”(谁诓骗我的美人,令我十分忧伤)。只是《陈风·防有鹊巢》所反映是家庭已受到破坏,而此诗所反映只是男子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妻子劝慰他,说明并无其事。如果将这两首诗看作是一对夫妇中的丈夫和妻子分别所作,则是很有意思的。

  此诗抒情女主人公是忠贞、善良的,同丈夫有着很深的感情。她因为娘家缺少兄弟,丈夫便是她一生唯一的倚靠,她把丈夫看作自己的兄弟。在父系宗法制社会中作为一个妇女,已经是一个弱者,娘家又力量单薄,则更是弱者中的弱者。其中有的女子虽然因为美貌会引起很多人的爱慕,但她自己知道:这都不一定是可靠的终身伴侣。她是珍惜她的幸福的家庭生活的。但有些人却出于嫉妒或包藏什么祸心,而造出一些流言蜚语,使他们平静的生活出现了波澜。然而正是在这个波澜中,更真切地照出了她的纯洁的内心和真诚的情感。

  此诗运用了有较确定蕴含的兴词,表现含蓄而耐人寻味。第一句作三言,第五句作五言,与整体上的四言相搭配,节奏感强,又带有口语的韵味,显得十分诚挚,有很强的感染力。

古诗词鉴赏4

  【原文】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

  细焚沉香(名贵香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

  第一句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第二句写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是写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是有时间性的景致。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这样,我们再回看一起的“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片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这首词构成的境界,确如周济所说:“上片,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神眩。”(《宋四家词选》)而周邦彦的心胸,又当如陈世所说:“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云韶集》。足见周邦彦的词以典雅著称,又被推为集大成词人,其词作固然精工绝伦,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实尤为其词作之牢固基础。

古诗词鉴赏5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3.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8.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9.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1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8.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张来《春日》

  19.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马上作》

  2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1.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22.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2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4.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古诗词鉴赏6

  原文:

  夜坐

  宋代: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译文: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夜里的清霜将要落下,空气中也充满了清朗的气息。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树上的梧桐叶迎风摇摆,发出了些许声音。

  注释:

  庭(tíng)户无人秋月明,夜霜(shuāng)欲落气先清。

  气:气氛。清:冷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甘:甘心。

  赏析:

  这首秋夜即景诗,上联写景,突出了清幽寂静之意;下联景中寓情,用残叶迎风尚有声响来抒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诗写得苍凉悲壮,雄劲有气势。

  此诗写秋风残叶,却不写其衰飒败落,而突出其不惧风寒的神韵。此与苏轼一派在哲宗绍圣时期所受苦难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宋代士人的.孤高品格的象征。这也是一种人文意趣。

  此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示悲秋的情结,睹物伤怀,见叶落更觉秋深。用梧桐残叶迎风尚能发出声响,来书写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

古诗词鉴赏7

  原文:

  周颂·小毖

  [先秦]佚名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拼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作为免除后患的信条:不再轻忽小草和细蜂,受毒被螫才知道烦恼;如今才相信小小鹪鹩,转眼便化为凶恶大鸟;国家多难已不堪重负,我又陷入苦涩的丛草!

  注释

  予:成王自称。其:语助词。惩:警戒。

  毖:谨慎。前两句的标点,有人在“而”后断句。段玉裁《诗小笺》:“《疏》于‘而’字断句,各本皆云《小毖》一章八句。”胡成珙《毛诗后笺》以为《唐石经》中作“予其惩而毖彼后患”,故这句可能原作“予其惩而,毖彼后患”二句,否则各本不会说《小毖》一章八句。

  荓(píng)蜂:微小的草和蜂。对此也有不同的解释。一说“荓”是使的意思。

  辛:酸痛。螫(shì):敕的假借字,勤劳。《尔雅·释诂》:“敕,劳也。”

  肇:始。允:信。也有人说,允是语助词。桃虫:即鹪鹩,一种极小的鸟。

  拼飞:鸟飞动貌。拼:通“翻”,翻飞。此二句比喻武庚开始很弱小,后来羽毛丰满,勾结管叔蔡叔起来叛乱。

  蓼(liǎo):草本植物,其味苦辣,古人常以之喻辛苦。此句喻自己又陷入困境。

  赏析:

  《诗经》的篇名,大多是取于篇内的成句、成词。以颂中只有《酌》《赉》《般》的.篇名不在该篇文字之内;而《小毖》却又特别,“毖”取于篇内,“小”则取自篇外。《小毖》的题意,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即是“大戒”,颇见其新,但如果说从“小者大之源”(《后汉书·陈忠传》)的角度而言方说尚勉强可通,那么,戒之意已在“惩”中表示而不题篇名为“小惩”就非方氏新说所能解释。就题目而言,”小毖“应是小心谨慎之意。

  《以颂·小毖》篇名中点出了“毖”,诗中却除前两句“惩”“毖”并叙外,其余六句则纯然强调“惩”。

  “莫予荓蜂”句中“荓蜂”的训释,对于诗意及结构的认识颇关重要。孔疏释为“掣曳”,朱熹《诗集传》释“荓”为“使”,均属未得确解,以致串释三、四两句时虽曲意迎合,仍殊觉难以圆通。其实,“荓蜂”是指微小的草和蜂,易于忽视,却能对人施于“辛螫”之害,与五、六两句“桃虫”化为大鸟形成并列的生动比喻,文辞既畅,比喻之义亦显。

  “未堪家多难”一句,与《以颂·访落》完全相同,但因后者作于以公摄政前,而此篇作于以公归政后,所以同一诗句含义便有差别。《以颂·访落》中此句是说国家处于多事之秋,政局因武王去世而动荡不安,自己(成王)年幼并缺少经验而难以控制;《以颂·小毖》中则是指已经发生并被平定的管叔、蔡叔、武庚之乱。

  由于创作时间有先后之别,《以颂·访落》可以说是以公代表成王所发表的政策宣言,而《以颂·小毖》则信乎为成王自己的声音。其时,成王年齿已长,政治上渐趋成熟,亲自执政的愿望也日益强烈。不过,在《以颂·小毖》中,成王这种强烈的愿望,并非以豪言壮语,而是通过深刻反省予以表达,其体现便是前面所说的着重强调“惩”。

  《以颂·小毖》的主旨在于惩前毖后。惩前的大力度,正说明反省之深刻,记取教训之牢,以见毖后决心之大。惩前是条件,毖后是目的,诗中毖后的目的虽然没有丝毫的展示,却已隐含在惩前的条件的充分描述之中。在诗中,读者可以体会到成王深刻的反省:自己曾为表面现象蒙蔽而受害,曾面临小人图穷而匕现的威胁,也曾经历过难以摆脱的危机。但这何尝又不由此而受到启发,进而深思:此时的成王,已经顺利度过危机,解除了威胁,而更重要的是,他已成熟.并将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决心为巩固政权而行天子之威令。

  《以颂·小毖》隐威令于自省,寓毖后于惩前,其实正是对群臣的震慑,但含而不露,符合君临海内的天子身份,其笔墨之经济,也显示出创作匠心。“惩前毖后”这一成语即由《以颂·小毖》而来。

古诗词鉴赏8

  望阙台原文: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望阙台译文

  译文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

  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注释

  ①望阙(quē)台:在今福建省福清县。为戚继光自己命名的一个高台。戚在《福建福清县海口城西瑞岩寺新洞记》中记道:“一山抱高处,可以望神京。名之日望阙台。”阙,宫闱,指皇帝居处。

  ②十年,指作者调往浙江,再到福建抗倭这一段时间。从嘉靖三十四年调浙江任参将,到嘉靖四十二年援福建,前后约十年左右。

  ③孤臣,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此处是自指。

  ④宸(chēn)銮(luán):皇帝的住处。

  望阙台赏析

  此诗以十分形象化的手法,抒发自己的丹心热血。

  首句“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此诗虽为登临之作,却不像一般登临诗那样开篇就写景,而是总括作者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卓绝战斗生活。“寒”,既指苍茫清寒的海色,同时也暗示旷日持久的抗倭斗争是多么艰难困苦,与“孤臣”有着呼应关系。第二句写登临,又不是写一般的登临。“望宸銮”,交待出登临望阙台的动机。“孤臣”,不是在写登临人的身份,主要是写他当时的处境和登阙台时复杂的心情。战斗艰苦卓绝,而远离京城的将士却得不到来自朝廷的足够支持,作者心中充满矛盾。得不到朝廷支持,对此作者不无抱怨;可是他又离不开朝廷这个靠山,对朝廷仍寄予厚望。所以,他渴望表白自己的赤诚,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正是这矛盾的心情,促使作者来到山前,于是望阙台上站起英雄伫望京师的孤独身影。至此,我们才会看到,第一句诗不是徒然泛设。它其实为下面的登临起着类似领起的作用。没有多少年艰苦的孤军奋战作前题,那么此次登临也就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感情、“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一联是借景抒情。作者登上望阙台,赫然发现:千峰万壑,秋叶流丹。这一片如霞似火的生命之色,使作者激情满怀,鼓荡起想像的风帆。这两句诗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中的爱国将领忠君爱国的典型精神境界。在长达十来年的`抗倭战争中,作者所以能在艰苦条件下,不停懈地与倭寇展开殊死较量,正是出于爱国和忠君的赤诚。“繁霜”二句,作者借“繁霜”、”秋叶”向皇帝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虽然,王朝对自己海上抗战支持甚少。而且甚有责难。但自己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虽凝如繁霜,也要把这峰上的秋叶染红。作者轻视个人的名利得失,而对国家、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哪怕自己遭致不公之遇,也仍然忠心耿耿地驰海御故。由于作者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爱国情怀,尽管是失意之作,也使这首诗具有高雅的格调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用拟物法,以繁霜比喻自己的鲜血,形象生动,在艺术表现上极富感染力,读其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愧为千古传颂的名作。

古诗词鉴赏9

  初月

  [唐]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岂:一作初、欲

  诗有古塞、关山之语,当是乾元二年在秦州作。

  光细弦初上①,影斜轮未安②。微升古塞外③,已隐暮云端。河汉不改色④,关山空自寒⑤。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⑥。

  (此在秦而咏初月也。光细影斜,初月之状。乍升旋隐,初月之时。下四,皆承月隐说。河汉关山,言远景。庭露菊花,言近景。总是夜色朦胧之象。【洪仲注】光影,就明处言。弦轮,就暗处言。河汉色明,见月影忽沉。关山自寒,见月光全没。末点暗字,总见无月可窥矣。【张远注】此诗句句有一初字意,细玩自见。)

  ①《左传注》:“月本无光,待日照而光生,半则为弦,全乃成望。”周王褒诗:“上弦如半壁。”②庾信诗:“桂满独轮斜。”李隅赋:“波水荡而月轮斜。”③王褒启:“塞外饶沙。”④古诗:“河汉清且浅。”乐府:“陵霜不改色。”⑤王褒诗:“关山夜月明。”⑥或曰:《毛诗》:“零露......兮。”《说文》:“。。,徒官切,露多貌。”“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疑是.........字。【朱注】《韵会》:团或作专。《周礼》“其民专而长”,是也,《集韵》或作专,通作专,以古多混用。谢灵运诗:“火云团朝露。”谢朓诗:“犹沾余露团。”谢惠连诗:“团团满叶露。”江淹诗:“檐前露已团。”庾信诗:“惟有团阶露,承睫苦沾衣。”薛道衡诗:“高秋白露团。”旧本俱作团。《记》:季秋之月,菊有黄华。”《山谷诗话》:王原叔说:此诗为肃宗而作。今按此诗,若依旧说,亦当上下分截。上四隐讽时事,下四自叹羁栖。光细,见德有亏。影斜,见心不正。升古塞,初即位于灵武也。隐暮云,旋受蔽于辅国、良梯也。河汉不改,谓山河如故。关山自寒,谓陇外凄凉。露暗花团,伤远人不蒙先被也。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古诗词鉴赏10

  述怀 魏征

  中原初逐鹿,

  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

  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

  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

  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

  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

  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

  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

  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

  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

  功名谁复论。

  魏征诗鉴赏

  《述怀》又作《出关》,是魏征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抒情诗的`名篇。

  作于唐高祖李渊称帝初期。当时,魏征初投唐不久,高祖以礼相待,极重其才。为报答高祖的知遇之恩,魏征便主动请缨赴华山以东地区去劝降李密所领导的瓦岗军旧部。临行之际,作此诗以抒怀,表达了他重意气不畏艰险,誓报知遇之恩的思想。

古诗词鉴赏11

  作品原文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作品注释

  ⑴上:呈上。李邕:唐代书法家、文学家,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人。

  ⑵抟(tuán)摇:乘风。摇,由下而上的大旋风。

  ⑶假令:假使,即使。

  ⑷簸却:激起。沧溟:大海。

  ⑸恒:常常。殊调:特殊论调,不同流俗的言行。

  ⑹闻:一作“见”。余:我。大言:言谈自命不凡。

  ⑺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诏尊孔子为宣父。宋本“宣父”作“宣公”。

  ⑻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

  ⑼时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

  作品译文

  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

  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

  世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李邕在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至九年(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史称李邕“颇自矜”(《旧唐书·李邕传》),为人自负好名,对年轻后进态度颇为矜持。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安旗《李白年谱》将此诗系于开元十四年(726年)。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如元人萧士赟说:“此篇似非太白之作。”亦有信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参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

  作品鉴赏

  此诗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逍遥游》中的大鹏鸟。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在此诗中,他以“抟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自比,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四句诗,可以说是对李邕直言不讳的批评。“世人”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和“大言”,就是不同凡响的言论,也就是李白在后来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的“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内清一”的那一套。但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尽管如此,李白仍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后两句对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由此可见李白傲岸不屈性格之一斑。“宣父犹能畏后生”,李白把孔夫子提出来,作为识拔青年后进的榜样,由此可见孔子和儒家思想在青年李白心中的地位。

  李邕在开元初年是一位名闻海内的大名士,史载李邕“素负美名,……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或传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不屈己、不干人”笑傲权贵,平交王侯,正是李太白的真正本色。

  作品点评

  朱谏《李诗辨疑》:按李邕于李白为先辈,邕有文名,时推重,自至京师,必与相见。自必不敢以敌体之礼自居,当从后进之列。今玩诗意,如语平交,且辞义浅薄而夸,又非所以谒大官见长者待师儒之礼也。白虽不羁,其赠崔侍御、韦秘书、张卫尉、孟浩然等作,辞皆谨重而无亵慢之意,次及徐安宜、卢主簿、王瑕丘、韦参军、何判官,虽有尊卑之殊,各尽欢洽之情,无有谩词,矧李邕乎?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这诗不妨作如是观,但解作是李白对李邕诉说衷肠、慨叹自己不为世俗大人先生所重,也未尝不可。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古诗词鉴赏12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线。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双语燕。

  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教频梦见

  鉴赏

  《花间集》收薛词十九首,这是最后一首。在花间词人中,薛昭蕴词风雅近温(庭筠)、韦(庄),以婉丽软媚名世,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 全词写金闺相思之苦,然作者只在结句点明题旨,余则全写美人睡前睡后的情态。这情态又被融入双燕呢喃、落花千片的春色之中,活似一幅美人春睡图。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选取美人春睡乍起一瞬间的所见所闻及其心理感受,容易将相思之苦写到十分,是背面傅粉。词的开头先点明时与地:春光明媚的深闺小院。然而它的主人却似乎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在蒙头睡觉。睡前的情态作者没有直接去写,却写她睡醒之后发现绮罗衣裳折叠得乱七八糟的,以致于将刺绣上的金线也摺损了,皱巴巴的一点也不挺,并由此可知她是和衣而睡的。这实际上写出了睡前的慵懒情态,比直接写还要形象生动。这么慵懒的原因作者也没有明说,却来了句“睡觉水精帘未卷”(“觉”这里是睡醒之意;“水精帘”即“水晶帘”),还是一幅慵懒样儿。大约女主人公还未及睁开惺忪之眼,檐前燕语就闯入了她的耳膜。这燕语还不是孤燕独吟,而是双燕呢喃,当然是甜腻腻的。孤燕令人怜,双燕令人恨,这正是深闺思妇的'独特感情。所谓“最恨应是檐前燕,故向愁人作对语”,大约就是女主人公此时的心境。然而这些作者全都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想象了。白描手法之妙,也正于此等处可见。

  “双语燕”完全将主人公的慵懒情态解释清楚了,而作者却还在继续写她的慵懒。她睡前连门也懒得去关,是虚掩的,而且一扇闭着,另一扇半开半闭,这说明是昼眠,而不是夜寝。“金铺”是金做的铺首,用以衔门环,常是龟蛇兽形,这里用来代指门。正是在这“昼眠初醒未惺忪”(杨万里诗句)的一瞬间,主人公还未下床,就通过半掩的门缝,看见了千片落花红满地。落红是值得同情的,然而相思难解的女主人公也是像落红一样值得同情的。销魂当此地,她不由得自言自语了:“早就为你害相思害得肝肠寸断了,怎么能忍心只教我在梦中与你频频相见呀!”“相思”——“肠断”——“梦见”,这就是女主人公长期经受的感情历程,而作者却把它分作两层写,先说“相思肠欲断”,再说“频梦见”,且加上了“忍交”(“交”即“教”)二字,是爱,是恨,也是怨。爱、恨、怨已经搅合在一起,分不清,理还乱,而她如此慵懒也就理所当然了。

古诗词鉴赏13

  《暮江吟》原文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展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玄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

  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

  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垂怜的是玄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

  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

  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暮江吟》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尽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天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望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进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因为这首诗渗入渗出了诗人自愿阔别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展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展”,这是由于“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展”在江上,很形象;这个“展”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自在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色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活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门,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捉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浸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面前呈现出一片更为夸姣的境界。诗人俯身一望,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望,一弯新月初升,犹如在碧蓝的天幕上,吊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恰是“玄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怀,把感情推向热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涛。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奇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天然敷彩着色,描收留绘形,给读者铺现了一幅尽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玄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天然的喜爱、暖爱之情。

  另外,值得读者留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时间问题。《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合作者的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望到了“残阳展照”,又于日落后望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间望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数资料都以为,“月似弓”与“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间统一时刻望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实在这是由于缺少天文、景象形象常识,忽视了两种天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如前所述,作者望到“玄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此时,因为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披发失的暖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真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进西方地平线以下了。

古诗词鉴赏14

  《莲蓬人》原文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装。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莲蓬人》译文

  以菱叶作衣荇茎为带的莲蓬人,她如同纯洁的少女居住在仙乡。

  即使秋风停止了,仍然散发着清香。

  在秋风轻吹的时候,鹭鸶鸟早已飞逃远方。

  在寒露浓聚的深夜里,只有洁白的芦花伴她入梦乡。

  她洗净了滑腻的脂粉,更显露出品格的高尚。

  她脱掉了过去浓艳的矫饰,却换上了如今纯朴的淡妆。

  这正好告慰在天的濂溪先生,她仍然洁净地挺立生长。

  永远保持淡雅绝尘的风采,不随残叶坠入冰冷污秽的荷塘。

  《莲蓬人》注释

  莲蓬:又名莲房,是荷花谢后所结的果。因其挺生水际,飘逸高雅,风姿绰约,清香四溢,亭亭玉立如少女,故誉之为“莲蓬人”。

  芰(jì):即菱,水生植物。裳:作衣裳,名词动用。芰裳,以菱叶为衣裙。语出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荇(xìng):即荇菜,也是水生植物,带:作带子,亦为名词动用,意即以荇茎为带子。

  风定:即风停。碧玉:青颜色的玉石,指莲蓬润绿而有光泽,如同美玉。

  鹭(lù):鹭鸶,水鸟名,常栖水边。瑟瑟:秋风声,喻秋意萧瑟。

  苇:芦苇。瀼瀼(ráng):露水很浓的样子。

  腻粉:旧时女子化妆的用品。呈:显示。风骨:指正直者的不同于世俗的高尚品格和风采骨气。

  褪却:即脱去。“红衣”与“淡妆”都是妇女的装束,前者喻浓艳华丽的装饰,后者喻淡雅纯朴的风姿。

  濂(lián)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别号:周一生酷爱莲花,并著有《爱莲说》名篇。称:称道,告慰。净植,即洁净地挺立着。

  残叶:深秋时残败的荷叶。寒塘:指秋时残叶沉没,冰冷污秽的荷塘。

  《莲蓬人》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寓情、托物言志的诗作。作者通过对莲蓬人“芰衣荇带”的外貌装束,“风定犹香’的内在神韵,却红衣、学淡妆的绰约风姿,亭亭净植的正直风骨的叙写,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莲蓬人的画像,赞美了莲蓬人“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节操和迎着秋风净植荷塘的抗争品格。作者正是假借莲蓬淡雅绝尘的特征,寄托和体现自己对奴颜媚骨的鄙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更体现了作者敢于与世俗抗争的精神。因此,全诗以咏莲蓬为形,以抒情怀为本,正是作者立世为人的自况自勉,标举风骨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他人的忠言警谏。

  全诗可分为四层。起联侧重述写莲蓬人的外表风姿:她以菱叶为衣,以荇茎为带,居住仙乡,清香不散,真是高洁雅致,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神往。颔联侧重述写莲蓬人的典型环境:秋风萧瑟,鹭鸶远飞,夜深露浓,芦花伴宿,勾勒出一幅秋景的画面。这是作者另寻新路,独立自持的写照。颈联侧重述写莲蓬人的风骨神采。洗净脂粉,脱去矫饰,换上淡妆,更显高雅别致。是描其形,摄其神。这既是对莲蓬人改红妆为淡妆的实写,又是作者与世抗争的虚写。尾联侧重抒发作者的劝谏之情:莲蓬亭亭净植,迎秋风,斗秋雨,沐秋露,不随残叶坠荷塘,永“呈风骨”。作者劝谏他人勿与鄙俗之辈同流合污,永葆独立挺拔的本色。全诗至此,情感愈真,格调愈高,意境愈深。

  这首诗通过对寒秋凄凉的荷塘上仍直立水际的莲蓬美好形象的描绘,借物寓情,抒发诗人淡雅绝尘、高标净植的人格理想。拟人的手法,脱俗的妙思,寄托着纯洁的精神境界,显示出崇高的品格追求。

  《莲蓬人》赏析二

  《莲蓬人》深得唐诗韵致,它优美动人,诗中有画,反映出青年鲁迅的高尚情怀与远大志向,诗中的莲蓬实属作者的“夫子自道”。但奇特的是,他所咏赞的对象不是传统诗歌中的花中君子荷花,而是鲜为人知的莲蓬。这是另辟蹊径,是鲁迅作品的独到之处。每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环境里,他本人的家庭出身,所受到的教育,生活经历以及审美情趣共同组成的认知结构,就决定了他观察和理解事物不可能是空白的,而是以“先有”、“先见”、“先把握”的“前理解”作为参照系作出自己的判断。事实上诗中的创新就一直是在莲蓬与莲花相互比较中被体现出来的。莲蓬究竟值不值得礼赞呢?我们先看本诗的第一联。诗人对莲蓬的描写是:以菱叶作裳,紫荇为带。它旁若无人,怡然自得像神仙般地生活在水乡之中,身著奇装异服是很平常的事吗?不。从文化学眼光看,它带有明显地反世俗倾向。美国文化学家恩伯认为文化具有反变异的强制性。他说:“直接文化强制更为明显。比如说,如果你穿的衣服不属于我们文化允许的类型,就很可能会遭到社会的孤立。”①莲蓬不怕嘲笑和孤立的行为是与屈原在《离骚》中所表现出的反世俗精神一脉相承的。屈原在被放逐后,不也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吗!鲁迅还认为,莲蓬之特别可爱更在于它具有的吸引他人的内在气质之美。我们知道花的香气是靠风的传播,而莲蓬呢?即使无风(风定),那阵阵幽香仍不断袭来。莲蓬明明生活在水乡,但鲁迅却将它说成“仙乡”;碧玉香,是对莲蓬蕴含的清新之气的赞美,正是在对莲蓬生活环境和莲蓬本身的美化之中,寄寓了鲁迅对莲蓬极为赞美与欣赏的感情。

  这初步的勾勒即使再准确、鲜明、生动,也只是二度的平面,因此从第二联起,鲁迅分别写出莲蓬在特殊环境中的表现与心态,尽可能给读者以三维的立体感。虽然莲蓬自认为它住在“仙乡”。但实际环境如何呢?请看,那“瑟瑟”的秋风和“瀼瀼”的露水说明寒秋已到,君不见,寒冷已将鹭鸶驱赶得连影子也见不到了,凋零的大地只剩下白色的苇花与莲蓬为伴了,这一联中的“鹭影”、“苇花”与“瑟瑟”的秋风,“瀼瀼”的露水等意象组成的萧瑟景象,不仅诗意盎然,最主要的是以莲蓬与现实处境的矛盾来烘托其独立不移、藐视困难的坚强性格。莲蓬之可爱,还在于它有极其难得的厌恶浮华,喜爱淡泊的.品性,这就是第三联中所着重描写的。中国古代诗人历来之所以喜爱赞美荷花,大约是由于它有动人的姿容吧。杜甫有“雨浥红蕖冉冉香”的名句。杨万里则赞扬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是莲蓬没有这个优势,它是在荷花谢了之后方才显露出来。这时既没有腻粉的香气,又没有光彩照人的红衣,有的只是他那出于自然的素雅高洁的本色。这一联的两句诗既形象地反映出荷花的解体和莲蓬自出的过程,又以对比的方式寓褒贬于其中,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凸现了莲蓬的刚正不阿的铮铮风骨。

  如果说以上着重描述了莲蓬的表现,那么第四联就是他不愿随波逐流与世俗沆瀣一气的心迹的直接陈述了。在这一联中,鲁迅活用了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的典故。周敦颐称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而在鲁迅看来,真正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是莲蓬,不是莲花(荷花)。这种认识显然比周敦颐高出一筹。由此,可以认为,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最基本的是,将莲蓬与莲花在相互参照比较中以突出前者的高尚情怀,既是作者借莲蓬明志,也是一种自勉。对这首咏物寄情的诗,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仅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格的运用,从根本上说,由于它是鲁迅人格在诗歌中的折射,它实质上是鲁迅的生命形式在诗中找到了对应。苏珊·朗格说:“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因此,艺术品也就是情感的形式或是能够将内在情感系统地呈现出来以供我们认识的形式。”②也就是说,这种拟人是鲁迅人格在这首诗里得到充分体现的形式。而反过来说,也就是鲁迅在莲蓬人这一物象中找到自己人格精神的对应物。因此,歌颂赞美莲蓬就成为“夫子自道”的自喻自勉了。

  鲁迅的硬骨头精神是有口皆碑的,但并不是一蹴而就,它有一个过程。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发现,青年鲁迅早就有意识地注意品格的锻炼了。很明显,这是这位伟大思想家人格的最初闪光。

  《莲蓬人》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00年秋,是作者鲁迅赠与弟弟们的一首诗,最早发现于周作人日记辛丑年附录。署名戛剑生。鲁迅逝世后,收录在《鲁迅全集》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中。

  1900年秋,鲁迅正在南京矿路学堂念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时代。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激烈争夺,中国封建社会迅速崩溃;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清王朝昏庸腐败,出卖民族利益,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使得阶级斗争激化,民族危机加深。鲁迅于1898年离开绍兴故乡,到南京求学。两年中,他目睹帝国主义列强横行中国。清王朝腐败无能。统治阶级大小官僚骄奢淫逸,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同时又经历了戊戍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事件。这首诗正是借对莲蓬人的赞颂,来表明他决不和恶势力妥协,立志作一个高尚的人。

古诗词鉴赏15

  古诗原文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译文翻译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

  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向陶渊明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

  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

  当然,你问攻伐别国的计谋,不肯说。

  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注释解释

  时:常常。赖:依赖,依靠。好(hào)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载醪(láo):带着酒。祛所惑:解除疑惑问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是谘(zī):凡是所询问的。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塞,充实,充满。

  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失:过失,失误。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

  畴昔:往昔,过去。

【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古诗词鉴赏01-06

古诗词鉴赏12-21

古诗词鉴赏09-14

《清明》古诗词鉴赏04-08

《闺怨》古诗词鉴赏12-08

《落花》古诗词的鉴赏12-09

梅花古诗词鉴赏12-08

《关雎》古诗词鉴赏01-02

牧童古诗词鉴赏02-02

《杜鹃》古诗词鉴赏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