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车日黑板报图片大全
汽车噪音是城市沉重的呼吸,汽车尾气是自然双眼的迷离,汽车拥挤是街道堵塞的心肌,汽车事故是人类痛苦的哭泣。世界无车日,离开车子,让自然休息休息。下面是cn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无车日黑板报图片大全,欢迎参考~
世界无车日黑板报图片【一】
世界无车日黑板报图片【二】
世界无车日黑板报图片【三】
世界无车日黑板报内容:
起源
当许多欧洲城市面临着由于汽车造成的空气和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时,1998年9月22日,法国一些年轻人最先提出“In Town,Without My Car!(在城市里没有我的车)”的口号,希望平日被汽车充斥的城市能获得片刻的清净。
这个主张也得到都市居民的热烈支持,成为全国性的'运动。法国绿党*、时任法国国土整治和环境部长的多米尼克·瓦内夫人倡议开展一项“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活动,得到首都巴黎和其它34个外省城市的响应。当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使这一天成为“市内无汽车日”。在9月22日这一天,有些城镇限制汽车进入,只允许公共交通、无污染交通工具、自行车和行人进城。这个让城市得到片刻喘息的运动很快席卷了欧洲。
一年后,1999年9月22日,66个法国城市和92个意大利城市参加了第一届“无车日”活动。2000年2月,法国首创的无车日倡议被纳入欧盟的环保政策框架内。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欧盟的14个成员国和其他12个欧洲国家决定加入欧洲无车日运动。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7个国家的近1500个城镇参与其中。现在越来越多亚洲和南美洲国家的城市也开始推广这项活动。
刚刚步入“汽车**”的中国也很快“引进”了无车日活动,2001年,成都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无车日活动的城市;2002年,台北也将无车日选在了9月22日。北京、上海、武汉等众多城市也开始开展“无车日”的宣传。
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将于二○○七年九月十六日至九月二十二日开展,活动主题为“绿色交通与健康”。据悉,活动期间,北京、上海、青岛等已签署承诺书的一百○八个城市的政府领导将带头“拒绝”小汽车,采用并鼓励民众也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
诞生于19世纪最后10年的汽车,曾经是速度和效率的象征。步入21世纪,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开始实现拥有汽车的梦想,但与此同时,现实的拥堵、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人们的生活。一则数据显示,驾驶一辆排量为1.6升的轿车,每天行驶里程在50公里左右,一年下来就是1.8万公里,以百公里10升的平均油耗计算,一年耗油就是1800升。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41万辆,而且每天新增机动车1000辆。这样算下来,汽车消耗的能源量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汽车被称为“城市杀手”,除了交通事故之外,污染更是无处不在。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预测显示,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将达到79%左右。世界银行估计,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医疗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丧失生产力使得中国GDP被抵消掉5%。中国的污染如此严重,以至于美国国务院不允许家庭成员患哮喘的外交官在中国某些城市任职。
除此之外,汽车拥堵正损害着城市的“机体”。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算了这样一笔账:北京一年堵车大概造成60亿元损失,平均一个北京人每天损失1.1元钱,一年损失400元。倡导无车日,号召人们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者就近步行,首先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人们为了便于出行,获得更高的速度而买车;私车越多交通越拥堵,我们反而失去了效率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