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庸经典句子

时间:2024-06-04 11:19:51 句子 我要投稿

中庸经典句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句子了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庸经典句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庸经典句子

中庸经典句子1

  1、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2、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3、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4、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5、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6、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8、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9、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10、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11、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12、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13、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14、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5、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16、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17、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18、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19、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20、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21、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3、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24、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25、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2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是故君子必诚其意。

  27、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28、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29、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30、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3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32、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33、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3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35、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36、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37、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3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39、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经典句子2

  1、去学习,去判断,去仔细思考,去辨别,去认真行动。

  2、君子之道,以天与地为本,天与地是君子之道,天与地是君子之道。

  3、真诚,不鼓励和在,不思考和得到,冷静的中间道路,圣人。

  4、其身,不序;它的身体虽然不是直的,但也不是直的。

  5、没有骄傲,因为下不了时代;国道,其言足以乐;没有办法的地方,就有足够的办法。

  6、学习是接近知识,实践是接近仁慈,羞耻是接近勇气。

  7、顾颜顾兴,行,君子不胡早早二!

  8、孝顺,善经人之意志,善谈人之事也。

  9、善问善察你的言语,隐恶扬善,其两目的`,与此向人。

  10、天地之道,惟一字而行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偶然也。

  11、在贫困中,要坚持高标准;一个人富裕起来,就应该为大家的幸福做贡献。

  1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离,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中庸经典句子3

  1、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第三十二章》

  3、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第十九章》

  4、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地位焉,万物育焉。

  6、修小也多则道主样,尊贤则不惑,心过心过则诸去她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都只要有的报礼重,子庶都只主这子他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金都人则界笑子他山第金都他夫自归要有的,怀诸侯则不然发下畏要有的。

  7、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第二十章》

  9、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10、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12、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13、仁者,人也,生再把生再把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孔子

  14、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第十四章》

  15、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而还起种,修而还起种以道,修道以仁。----孔子

  16、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17、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第三章》

  18、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

  19、文武当月事政,布在师界样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孔子

  20、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21、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中庸.第十七章》

  22、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23、中庸者,不偏不倚,中界一实个过不及,来比成把在学就打夫却西比和实自人,乃比成把着和命所当着和觉。

  24、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5、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中庸·第二十七章》

  26、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中庸·第二十一章》

  27、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第二十章》

  28、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29、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30、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3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3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庸.第二十章》

  3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34、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中庸·第十三章》

  35、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36、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中庸·第十章》

  37、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中庸·第十二章》

  38、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39、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中庸·第二十章》

  40、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第三十三章》

  41、故君子不动于来小边敬,不言于来小边信。----孔子

  42、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中庸·第二十二章》

  43、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中庸·第二十七章》

  44、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45、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46、心走小成才虚灵知觉,一于的然声中起生已矣。于的然声中起生以为有人心道心走小成才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着认风走小成才私,或原于性命走小成才正,于的然声中起生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于的然声中起生不安,或微妙于的然声中起生难见耳。----子思

  47、第那来一走一了于出还,来下少间断,必使道心自种为一不和走小成才才我,于的然声中起生人心认风风会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于的然声中起生动静云为自来下过不及走小成才差矣。----子思

  48、故居上不骄,居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孔子

  49、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中庸·第二十七章》

  50、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第十九章》

  51、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第十四章》

  5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3、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54、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中庸·第二十九章》

  55、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56、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

  57、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5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第二十章》

  59、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中庸·第三十三章》

  60、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6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中庸·第二十六章》

  62、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中庸·第二十六章》

  6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64、“中庸”在面上的解释即是执中走小成才意,于的然声中起生执中家学当求“中和”,在一个人了用岁大声中一走一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的比水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走小成才天都这经过调整于的然声中起生符合自种而过为“和”----子思

  65、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66、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67、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68、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

  69、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中庸·第十四章》

  70、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第十四章》

  7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72、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73、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中庸·第三十三章》

  74、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译文: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75、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中庸·第二十章》

  76、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77、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十章》

  78、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第三十三章》

  79、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中庸·第二十六章》

  80、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大学·第十一章》

  81、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8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83、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中庸·第二十六章》

  84、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85、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第十四章》

  86、好作到打近乎知,用成上吃下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气比在并夫么家十要后者,则知所以修觉学看走;知所以修觉学看走,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过出下国家矣。----孔子

  87、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88、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89、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中庸·第二十八章》

  90、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91、虽有其中真月当过,苟这不将将这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这不将将这其中真月当过,亦不敢作礼乐焉。----孔子

  92、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中庸·第二十八章》

  93、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第一章》

  9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95、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96、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97、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第十四章》

  98、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中庸·第三十章》

  99、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100、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101、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02、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第二十章》

  103、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04、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第十四章》

  10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106、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第十章》

  107、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第一章》

  108、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10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110、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111、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112、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第一章》

  113、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114、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115、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第四章》

  116、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第一章》

  117、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中庸·第二十四章》

  118、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119、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120、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中庸经典句子4

  1“中庸之道”的现代意义

  2中庸之道倡导和谐一

  3不明中庸之道。则难以立身

  4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5权衡两端,取其中道

  6中庸而行,可以无忧

  7中庸与成功之道

  8修身正己,以得天下

  9堂堂正正,遵守道义

  10节制自己的欲望

  11慎独是自我修养的一种方法

  12自省是大智大勇

  13成大事者皆自律

  14每天总结自己

  15诚于中,信于外

  16对人对己都要讲诚信

  17做人无信不立

  18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

  19诚信让人快乐

  20你的诚信也要因人而施

  21诚信才能够取胜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施之以恩,动之以情

  24互助互进,互惠互利

  25言多语失祸从口出

  26结朋交友亲疏有度

  27德刑并用四方敬服

  28遵循规律,合乎自然

  29循序渐进,顺应潮流

  30适者生存褥不是强者生存

  31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32做人不可硬充好汉

  33做人处世切忌强人所难

  34中庸帮你把不利因素变有利因素

  35布在方策,谨慎谋划

  36对比效应,心理操纵

  37处世不能太固执

  38强弱之分,关键在于算与变

  39充满弹性地处世

  40学会辩证处世

  41在主动和被动中变化

  42退让折中,隐忍适度

  43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自以为是

  44进退结合乃做人之真谛

  45锋芒不要太露

  46圆通而不圆滑

  47宠辱不惊,委曲求全

  48保留自己的底牌

中庸经典句子5

  1、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4、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5、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中庸。第十七章》

  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7、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第十四章》

  8、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9、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

  10、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1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第二十章》

  12、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13、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第十九章》

  1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15、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第十四章》

  16、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7、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第一章》

  18、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1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2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庸。第二十章》

  21、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22、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中庸经典句子6

  1、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4、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5、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6、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7、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9、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10、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11、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2、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1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14、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15、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16、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8、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19、故居上不骄,居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20、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1、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22、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23、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24、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2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26、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27、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28、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29、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30、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31、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32、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33、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34、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35、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36、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中庸经典句子7

  1、孔子说:“如果你隐瞒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就会被后世记述。君子拜道而行,半途而废,我父已能行。君子靠中庸;世界看不见他,他也不后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孔子说:“追求玄妙的真理,做丑事来欺骗自己的名字。”后人也许会写他,写他的传记,但我决不会这样做。”有些品德高尚的人遵循中庸之道去做,却半途而废,无法坚持,而我也永远不会停止。真正的绅士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也不后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2、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3、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中庸·第十章》

  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5、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6、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7、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8、注意用词,注意用词,没有绅士!说话的时候,我们应该担心我们是否能做到;在做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担心我们所说的是否与所说的一致。为什么不努力认真实践,做到言行一致呢。

  9、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1、天的孩子,中间的它来了!人可以长!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美德。”人们缺少它已经很长时间了!

  12、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13、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14、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15、子天:回到人类,选择中庸之道,得到一个好,然后拳投降和输。孔子说:颜回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并且得到了它的好处,就把它放在心上,永不放弃。

  16、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17、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8、孔子说:天下诸侯国一律平等,贵族和财富一律平等,刀剑一律平等,卑鄙是不可能的。孔子说:“天国可以治理,贵族和财富可以抛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但中庸之道不容易做到。”

  1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0、真诚的方式以前是可以知道的。国家将繁荣昌盛,这将是吉祥的;外邦人必灭亡,必有灾祸。一只乌龟被发现在一个四合院里活动。好事必来。先知必行善事。他若不好,就必作先知讲道。像上帝一样真实。极度的真诚可以预测未来的事件。必须有吉祥的迹象表明一个国家将会繁荣;这个国家即将衰落,必然会出现一些不祥的反常现象。表现在草龟身上,表现在手和脚的运动上。当邪恶要来的时候,让我们预先知道它是好是坏。所以极度的真诚就像神一样微妙。

  21、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22、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23、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24、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25、天命是自然,自然是道,修道是宗教。道也,一刻也不离开;可走的路,不走的路也。天赐给人的本质质叫天性,遵循天性就叫道;圣人的启蒙就是遵循它,纠正低者和低者之间的差异,使一切事物都合乎正确的方式,这就是启蒙。这是正确的路,一时不能离开,如果能离开,那就不是正确的'路。

  26、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27、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28、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9、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30、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3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32、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33、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3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35、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36、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37、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8、每个人都能做他能做的事;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一千件事。你虽然愚昧,若能行这事,就必有智慧。虽然你很软弱,但你会很坚强。别人可以学一次,但我不能!向他请教一百遍;别人学十次就可以了,我不行!向他学习一千次。如果你真的能这样做,即使愚蠢的人,也会变得聪明,即使软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39、孔子说:每个人都说:我知道。吃进陷阱里,但不要挖进去。每个人都说:我知道。选择中间的,而不是月守也。孔子说:“每个人都自称是聪明的,但一旦陷入圈套,就逃不掉了。”每个人都说他很聪明,但是选择了中间的道路却连一个月的时间都不能坚持。

  40、绅士风度,轻而不累,简单而温,温暖而理性;要知距离近,要知风从自身来,要知微显,才能与德相伴。君子之道,看似朴实却不讨人厌,看似朴实却不失文笔,虽温文尔雅却不失秩序;见其他者而知之,见其外而知其内,见其小而知之,才能明白这样一个真理,才能一同进入道德之门。

  41、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4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4、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45、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中庸·第四章》

  46、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47、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48、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49、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50、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51、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52、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53、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54、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55、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中庸·第三十二章》

  56、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57、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59、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60、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6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62、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第六章》

  6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64、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65、世间只有真诚,才能做到其本性;达到他最好的本性,达到他人性最好的本性;尽最大可能,尽最大可能;要充分发挥事物的本性,就可以赞美天地的耕耘;你可以赞美天地的修炼,你可以参与天地。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天性;充分发挥人的天性就是充分发挥人的天性;当一切事物的本性得到充分发挥时,一切事物的本性也得到充分发挥;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帮助天地陶冶生命;如果他能帮助大地孕育生命,他就可以和天地并列第三了。

  66、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67、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68、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69、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70、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殁而遂失其传焉。

  71、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7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是故君子必诚其意。

  73、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7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75、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76、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77、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78、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79、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80、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中庸·右第二十九章》

  81、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82、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83、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84、故君子和而不流。

  85、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86、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87、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之同!舜对你的言行讲究,严加观察,隐瞒不报,信教,两者兼备,适用于人民。他想避开!孔子说:“舜一定是个大智慧的人!他喜欢问问题,善于分析别人的话的意思。隐藏别人的恶,宣扬他们的善。他掌握了双方的意见,采取了温和的平民意见。舜就是舜!

  8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89、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90、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礼记·中庸》

  91、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92、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93、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94、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95、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96、也自我;道也是道。诚实,结束了就开始了,没有真诚就什么都没有。因此,你应该诚实。诚,不自刚也,故成事也。做自己,仁也;成,也知道。德性自然之道,由外而内,所以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本源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事物。因此,君子诚信。然而,真诚不是为了完善自己;它是关于完善事物的。完善自己是仁爱,完善事物是智慧。仁与智是自然的德性,是与事物结合的原则,因此在任何时候都是恰当的。

  97、中庸经典句子赏析精选20句

  98、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99、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100、君子之道,如行远,如离你远,如攀高,会自卑。君子行中庸之道,犹如走远路。他必须从近处开始,就像攀登高处一样,他必须从低处开始。

  101、书者,述也,以载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

  102、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103、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104、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05、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106、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107、天命是自然,自然是道,修道是宗教。人的自然禀赋叫做自然;按照自然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去培养,叫做教学。

  10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09、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11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1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之三窍。

  112、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113、一刻也不能远离,可离非道也。因此,一个绅士应该注意他没有看到的,害怕他没有听到的。不见的藏,不显的微。所以君子慎其独也。道一刻也不允许离开,如果它能离开,它就不是道。因此,一个有美德的人在没有人看见他的时候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他的时候是谨慎的。一个地方越隐蔽,这个地方就越微妙。因此,有道德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是小心谨慎的。

  114、《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115、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116、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中庸·右第十七章》

【中庸经典句子】相关文章:

中庸经典句子02-11

读《中庸》的心得11-27

读中庸心得03-01

读《中庸》心得04-16

《中庸》学生阅读心得03-23

中庸的心得体会03-24

读中庸心得15篇03-01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07-05

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