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阅读及答案
圆明园阅读及答案1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áng)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ín 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péng féng)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4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景观( 景致 ) 仿照( 模仿 ) 仿佛( 好像 )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2分)
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 金碧辉煌 )的殿堂 (2)( 玲珑剔透 )的亭台楼阁
(3)( 田园风光 )的山乡村野 (4)( 风格各异 )的民族建筑
5、缩写句子。(2分)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园林。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风景名胜( B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 C ):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3)武陵春色( A ):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7、本文是从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 、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和收藏文物的珍贵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方面写得最详细。(4分)
8、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4分)
答:作者之所以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为了突出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罪行,从而更能激发人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我们祖国的热爱。
9、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5分)
答:我为祖国昔日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
圆明园阅读及答案2
圆明园失梦 边芹
①儿子提出要去圆明园逛逛。很多年没去了,最后一次去是十年前。
②当时废墟已被围了起来,建起了门脸儿,正式收费了。不知为什么,八十年代中期之后,北京很多机构都修起了大而无当、毫无美感、千篇一律的门脸儿,好像大就是美。圆明园也修了个门脸儿,自然是为了收费。但一下子把个与众不同的园子,完全改变了。
③记得那次去,不愿意去走那个修得堂而皇之的“公园大门”,为了不破坏大学时留下的印象,决定走园后穿林子的小路。林子依旧,小路依旧,正是夏季,荷塘青草,蜻蜓蜉蝣。薄暮后,只闻鸟声,不见人迹,凄美依旧。然而再往前走,走进被圈起来的圆明园,情景就不同了。静谧的福海,已变成了游湖,各种游船在上面穿梭往来。如果单单只是双桨小舟倒也不失其美,但为了赚钱,连小摩托艇也是马达声声。我们离开城市的喧嚣,是来寻找这新的热闹吗?圆明园的美在于它的野、荒、残;圆明园的意义在于它记载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耻辱。你可以修一百个游乐城,但圆明园只有一个!
④这次带儿子去,我还是选择了那条林间小路。但一路走过去,已是满目疮痍。最触目惊心的是垃圾,到处是垃圾!荷塘已是荒草凄凄,水面漂浮着塑料袋、包装纸。有的地方垃圾堆成了小山,阵阵腐臭。“美” 已无踪可寻。门票八元一张,但进入“园”内,一切均另要收费。高音喇叭在招揽游客去玩儿童赛车。到处建起了临时房子以售货。几处小废墟,大概是没有收益,倒真是荒废着,衰草丛生,雨水淤积。在如此庄严的废墟旁,出租古装照相,实在是很滑稽。我想,要不了多久,还会有更多的饭馆、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沉默的废墟将在一片叫卖声中失去它的美,它的意义。
⑤为什么要修复圆明园?修复了,历史那沉痛的一页就能翻过吗?我们民族的耻辱就可以忘记吗?把历史留给历史吧。庞贝城能去修复吗?希腊人是否也应该把雅典的巴特农神殿修复?新可能是美,大可能是美,热闹可能是美,但旧、残、凄清不也是一种美吗?把圆明园“开发”成这样具有“商业价值”,这跟出卖文物去赚钱有什么两样?
⑥几日后,我回南京省亲。每日在家陪父母。母亲问我要不要出去玩。我想到城市里整天是喧嚣,到处是灰尘,便说只想到一处有树有水的清静所在走走。我母亲说现在这种地方很难寻。我问雨花台怎么样?小时候每年清明节都去的。母亲说,现在也围起来要六元一张门票了。
⑦我不想再来一次“圆明园失梦”了。我问母亲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走走。她说有一个很小的郑和公园。于是在一个欲雨不雨、闷热的下午,我们去了。这原是个以郑和纪念馆为主,有小桥、流水、假山的旧式花园。但不幸的是,它也被改造得向商业娱乐园发展。原来的一片松林被砍掉,铺了一大片白煞煞的水泥平台,说是辟成了舞场。再往里走,郑和的故居(现为展览馆)却是一片残败。大概是从无人来参观,里面灯都懒得打开,冷清异常。大概此屋已成为看管人的半个家。可一转进后花园,嘈杂喧闹扑面而来。原来,回廊上支起了十几张麻将桌。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梦。 (选自《叙事散文》20xx年12期,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篇散文思路开阔,联想丰富,融多种表现手法于一炉,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B.在作者看来,野、荒、残是圆明园的一种美;新、大、热闹是它的另一种美。
C.文章第⑤段连用几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修复圆明园的不满愤懑之情。
D.作者写林间小路上到处是垃圾,鞭挞人们破坏圆明园环境,点明了重视环保的主题。
E.文章重点写圆明园,还写了雨花台和郑和公园,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请根据第②③④段内容,概述圆明园变化状况。 (4分)
3. 文章最后一句“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梦”中的“梦”指的是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4.文章主要写作者两次去圆明园的所见和感受,“我”对“十年前”和“这次”的圆明园的环境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分别简析。 (4分)
5.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⑴. ②段文说作者十年前游圆明园“走园后穿林子的小路”是“为了不破坏大学时留下的印象”,那么,她的“大学时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2分)
⑵ 本文题目“圆明园失梦”仅仅指作者在作者在圆明园失“梦”吗?请结合全文作简洁的分析。(4分)
答案
1.5分,对一项3分B D
2.4分,十年前,圆明园跟北京很多机构修起了“公园大门”(1分), 静谧的福海,已变成了热闹的游湖(1分)。现在,圆明园随处可见垃圾,荒草凄凄(1分),四处建起了临时房子以售货(1分)。
3.4分,一问2分
前一问:我的“梦”指的是一些历史古迹保留原貌美,葆有它应有的意义(1分),圆明园的美在于它的野、荒、残;圆明园的意义在于它记载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耻辱(1分)。
后一问:由于受商业利益驱使,我们国家许多历史古迹遭到人为的改造,甚至糟蹋(1分),失去原貌的美,丢弃应有的教育意义(1分)。
4.4分,言之成理即可
十年前,我对圆明园的“脸面”装潢和“热闹”感到不对劲,怀着困惑、忧疑的情感(2分);这次,我对圆明园环境受到污染、挤占、糟蹋感到痛心,怀着愤慨、鄙弃的情感(2分)。
5. 6分,大意对即给分。
(1)2分 示例:“大学时留下的印象”指的是,圆明园保留野、荒、残的原貌(1分),身临其境,油然而生对帝国主义法西斯行为的敌忾之情,深感耻辱,滋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1分)。
(2)4分,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不是,“圆明园失梦”不仅对圆明园的变样失望(1分),而且对郑和公园等大多历史古迹的商业行为感到失望(2分),作者三次游圆明园,后两次对圆明园失美和教育作用大打折扣十分伤痛,后又到南京寻梦,说“不想再来一次圆明园失梦”,结果也没有好感(1分)。
圆明园阅读及答案3
( 二 )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 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得不忆起巴特农神庙。 从前对巴特农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 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 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 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 一个塞满了腰包,还是看得见,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 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人所干的事情。
1 、对“洗劫”、“行窃”、“劫掠”这三个词语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洗劫:像用水洗净一样, 把一个地方或一户人家的财物抢光。 b、行窃:一边走一边偷。
c、劫掠:大规模抢劫。 d、这三个词语都是指非法性占有。
2 、“洗劫”是和下文“ ______________ ”一词语呼应的,充分揭露了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
3 、文中运用反语,冷嘲热讽,表达了对两个强盗的愤怒和谴责。找出两个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就是指 _______ ,紧接着下文中有个指代词 _______________ 也是指它。
5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句话活画了两个强盗 ( )
a、凯旋而归的丑态 b、狼狈为奸的丑态 c、得意忘形的丑态 d、尴尬的丑态
6 、本段文字中心是 ( )
a、揭露额尔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b、批评欧洲人把中国人当作野蛮人认识。
c、谴责侵略者掠夺中国,毁灭文明的强盗行径。 d、谴责强盗们不应该放火销赃。
7 、“两个强盗”一个强盗是 _________ ,一个强盗是 _________ 。
8 、本文作者雨果是 19 世纪 ________ 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
附:参考答案
1 、b 2 、荡然无存 3 、漂亮、丰功伟绩或 ( 收获巨大、 文明、野蛮 ) 4 、圆明园 那儿 5 、c 6 、c 7 、英吉利 法兰西 8 、法
圆明园阅读及答案4
万园之园圆明园(节选)
(1)圆明园地处永定河冲积扇的边缘。明清时这一带清泉涌溢,湖沼密布,被称为海淀。圆明园最初是清朝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①的宅园,后经不断地扩建与重修,总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园林艺术杰作。它继承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为一体。其影响使得当时的英法等国一度产生了中国园林热。在欧洲,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之典范。
(3)圆明园集叠山理水手法之大成。圆明园的水面,大的如福海宽达600余米,正所谓蓬岛瑶台福海中,往来只借舟相通;小的宽度均在四五十至百米之间, 跨水为小桥垂虹宛在,片云帆影,何必更羡吴江。环曲潆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提供了舟行游览和水路供应的方便。由此不难想像当年翠荷接天,龙舟泛彩,歌声荡漾的图画。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桥、堤散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的自然空间。每个空间都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既表现了人为的写意又保持着野趣的风韵,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有道是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圆明园虽是千顷之园,但气势浑然一体,韵味隽永。
(4)可惜,圆明园经英法联军的洗劫和八国联军的焚掠,其胜景已荡然无存。
①[胤禛(yìn zhēn)] 清朝雍正的皇帝。
1. 结合第(2)段,概括说出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杰作。(限26字以内)(2分)
□□□□□□□□□□□□□□□□□□□□□□□□□□
2. 结合第(3)段,说说叠山理水手法在圆明园的园林建造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在文中引用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意在说明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答案示例:融我国古典造园传统和欧洲园林建筑形式为一体。
(共2分。答案不完整只给1分)
2. 答案要点:(1)散布园内的山、岗等皆叠石聚土而成。
(2)河湖水系经布设河道串联水面而成。
(3)山、岗等与水系结合,划分自然空间。
(共3分。共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3. 答案:圆明园(每个空间)是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
(共2分。若答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给1分)
圆明园阅读及答案5
①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②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③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④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⑤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是一片喧嚣。柳纱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⑥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⑦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地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⑧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⑨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⑩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1.为什么作者“仍感到来自心底的震撼”?
2.文中第③段与第⑤段环境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3.文章在提到作者两次去圆明园的经历时,都谈到了“流泪”这一细节,试分析两次流泪所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4.下面对本文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篇文化散文,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巧妙地将十年前与十年后对圆明园的观察和思考连接起来;表达手法也灵活多样,以记叙和描写为主。
B.作者多次写老老少少的欢笑嬉闹的场面,目的是为了与哭泣的圆明园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十年前与十年后两次参观圆明园的经历也形成了一种对比,两处对比引人深思。
C.作者先前同意留下圆明园废墟,为的是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开始怀疑留下废墟的必要性。
D.文题中的“哭泣”,既形象说明了过去历史带给圆明园的疼痛与耻辱,也暗示出为现实中的人们忘记历史而感到悲哀。
E.本文旨在说明随时间的流逝,人们已渐渐淡忘了断壁残垣的圆明园象征着的奇耻大辱,作者以自己去圆明园的经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一个民族的疼痛、屈辱与自尊。
1.①作者记忆中的圆明园残酷的历史。 ②如今真实地面对它时所感受到的圆明园的依旧华美、依旧精致、依旧贵族。
2.第③段环境描写衬托了作者沉重的心情。第⑤段环境描写烘托了游人欢乐的场面,反衬作者悲痛的心情。
3.第一次流泪表现了作者为园明圆残酷的伤痛,为民族耻辱的历史而感到悲伤。
第二次流泪表现了作者对人们精神匮乏的一种无奈,为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一种愤怒与悲哀。 4.AC
圆明园阅读及答案6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1.对“洗劫”、“行窃”、“劫掠”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洗劫:像用水洗净一样,把一个地方或一户人家的财物抢光。
B.行窃:一边走一边偷。
C.劫掠:大规模抢劫。
D.这三个词语都是指非法占有。
2.“洗劫”是和文中的“___________”一词相呼应的,充分揭露了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
3.文中运用多个反语,冷嘲热讽,表达了对两个强盗的愤怒和谴责。请找出两个反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就是指___________ ,紧接着下文中有个指代词___________也是指它。
5.“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句话活化了两个强盗( )
A.凯旋而归的丑态
B.狼狈为奸的丑态
C.得意忘形的丑态
D.尴尬的丑态
6.本段文字的中心是( )
A.揭露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B.批评欧洲人把中国人当做野蛮人认识。
C.谴责侵略者掠夺中国,毁灭文明的强盗行径。
D.谴责强盗们不应该放火销赃。
7.“两个强盗”,一个是( ),另一个是( )。
参考答案:
1.B
2.荡然无存。
3.①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4.圆明园;那儿。
5.C
6.C
7.英吉利;法兰西。
圆明园阅读及答案7
圆明园残简
王和声
一
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
她原本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朗之吟之,如痴如醉。
她原来是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抚之玩之,如梦如幻。
雨果从巴黎圣母院走来读她,他如痴如醉了:“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的一切都汇集于圆 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的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那就是圆明圆。如果不能亲自目睹圆明园,人们就 在梦中看到她……”
如今我却不能读到她,不能在梦中看到她。
1860年10月的一天,雨果看到“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在历史前面,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860年10月的这一天,简毁珠散,日月无光。
我梦中的圆明园哟,我捧玉心焚的圆明园!
二
这儿叫“大水法”,那是老佛爷给它的称呼。西洋人叫“喷泉”,一个很文明的名词。
大水法,圆明园最壮观的喷泉。那只威风凛凛的大铜狮,头顶喷出7层水帘;菊花形椭圆喷池中心的梅花鹿,鹿角喷水8柱;两侧10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角,溅起层层浪花;左右那两座13层的方形喷水塔,塔顶与四周88根喷管交织成网。若喷泉全部开放,有如山洪暴发,声闻里许。
当年,老佛爷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个奇景。英国那个“文明”的使臣马戛尔尼,也在这几瞻仰过水法奇观。他觉得这个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国。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这大水法应该搬到英吉利去叫大喷泉,如同将香港掳掠到米字旗下,那美丽的海湾就取了那位女皇亚历山德丽娜的名字。叫做维多利亚湾。
于是英吉利开来坚船利炮就这样做了。英法联军闯入这宫廷禁地。将珍宝财物抢掠一空,焚火5天,烟尘蔽日。万园之园,顷刻化为劫灰。
如今的大水法,那石龛式门洞如同一颗不屈的头颅,如同一副不倒的铮铮铁骨,昂然屹立在翠绿的苇丛。
它不会流泪了,喷泉早已干涸;它不会声如山洪了,它已喉干嗓哑。
我百年蒙屈的大水法哟,我撕肝裂胆的大水法!
三
不知道应怎样称呼你,一米见方的一尊大石雕。当年你应该嵌砌在那册简牍的哪一个部位?
无论你嵌砌在哪一个章节,无论你组合在哪一个句子,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你都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完美。
我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过你,我在天坛祈年殿外见过你,还有华表,还有金水桥。你的学名叫汉白玉。
汉白玉,白如雪,洁如玉。一个多么圣洁的名字。一见到你,我就在心里呼喊,你是一位堂堂正正的中国汉子。你裂身为二,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躺在大地母亲的怀里,你仰面朝天,经受着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洗刷,仍然棱角分明。你孤身自守,展示着百年前的愤怒。
有小草与你为伴,绿菌衬托出你威武不屈的英姿。牵牛花爬进你撕裂的伤口,你就有了生命。你是一种精神,你是历史的铁证,你是中华儿女不屈的身子骨。
我摄下你的身影,我把你珍藏在我的画册里,我把你嵌砌在我这篇简牍里,你是最美的一个标点、一个句子。
我白如雪洁如玉的'汉白玉哟,我宁为玉碎的汉白玉! (选自《时文选粹》)
训练:
1.“我无法标点”在文中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它具体的意思是什么?
2.联系全文看,作者在第一部分引用了雨果的评价,其用意是什么?
(1)
(2)
3.文章突出描写了马戛尔尼的罪恶心理,其作用有哪些?
4.作者读圆明园残简读出了一种精神,用原文词句回答这种精神是什么?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几项( )
A.圆明园虽已是残垣断壁,但它残缺的存在似乎正昭示着一种精神。
B.这是一首献给圆明园的挽歌,哀婉而又凄切,文章如泣如诉,痛惜悲哀之情淋漓浓烈而又不绝如缕。
C.本文直接猛烈抨击和斥责马戛尔尼,文中的心理描写对西方列强的本质的确是入木三分的揭露。
D.本文在语言上的一大特点是多用整句。在第三部分中用得尤多,也较多变化,或对比,或排比。
E.开头四句,两两对立,整饬回环,在绵密的长句中,透出一种从容悠长的意味,寄寓着深沉浓郁的思想情感。
答案:
1.如今的圆明园断垣残壁,我无法看到昔日那个完整的园林。
2、(1)指出圆明园是一个浓缩了人类文明精华的奇迹。(2)为下文揭露侵略者的罪恶,昭示圆明园精神埋下伏笔。
3.让读者形象地认识到圆明园悲剧发生的必然性;让读者窥见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
4.威武不屈
5.C 文章没有直接抨击,D,“或对比”应为“或对偶”。
圆明园阅读及答案8
圆明园失梦
作者:边芹
①儿子忽然提出要去圆明园。很多年没去了,最后一次去是十年前。
②当时废墟已被围了起来,建起了门脸儿,正式收费了。不知为什么,八十年代中期之后,北京很多机构都修起了大而无当、毫无美感、千篇一律的门脸儿,好像大就是美。圆明园也修了个门脸儿,自然是为了收费。但一下子把个与众不同的园子,完全改变了。记得那次去,不愿意去走那个修得堂而皇之的“公园大门”,为了不破坏大学时留下的印象,决定走园后穿林子的小路。林子依旧,小路依旧,正是夏季,荷塘青草,蜻蜓蜉蝣;薄暮后,只闻鸟声,不见人迹,凄美依旧。然而再往前走,走进被圈起来的圆明园,情景就不同了。静谧的福海,已变成了游湖,各种游船在上面穿梭往来。如果单单只是双桨小舟倒也不失其美,但为了赚钱,连小摩托艇也是马达声声。我们离开城市的喧嚣,是来寻找这新的热闹吗?
③圆明园的美在于它的野、荒、残;圆明园的意义在于它记载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耻辱。你可以修一百个游乐城,但圆明园只有一个!
④这次带儿子去,我还是选择了那条林间小路。但一路走过去,已是满目疮痍。最触目惊心的是垃圾,到处是垃圾!荷塘已是荒草凄凄,水面漂浮着塑料袋、包装纸。有的地方垃圾堆成了小山,阵阵腐臭。“美”已无踪可寻。门票八元一张,但进入“园”内,一切均另要收费。高音喇叭在招揽游客去玩儿童赛车。到处建起了临时房子以售货。几处小废墟,大概是没有收益,倒真是荒废着,衰草丛生,雨水淤积。在如此庄严的废墟旁,出租古装照相,实在是很滑稽。我想,要不了多久,还会有更多的饭馆、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沉默的废墟将在一片叫卖声中失去它的美,它的意义。
⑤为什么要修复圆明园?修复了,历史那沉痛的一页就能翻过吗?我们民族的耻辱就可以忘记吗?把历史留给历史吧。庞贝城能去修复吗?希腊人是否也应该把雅典的巴特农神殿修复?新可能是美,大可能是美,热闹可能是美,但旧、残、凄清不也是一种美吗?
⑥把圆明园“开发”成这样具有“商业价值”,这跟出卖文物去赚钱有什么两样?
⑦几日后,我回南京省亲。每日在家陪父母。母亲问我要不要出去玩。我想到城市里整天是喧嚣,到处是灰尘,便说只想到一处有树有水的清静所在走走。我母亲说现在这种地方很难寻。我问雨花台怎么样?小时候每年清明节都去的。母亲说,现在也围起来要六元一张门票了。
⑧我不想再来一次“圆明园失梦”了。我问母亲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走走。她说有一个很小的郑和公园。于是在一个欲雨不雨、闷热的下午,我们去了。
⑨这原是个以郑和纪念馆为主,有小桥、流水、假山的旧式花园。但不幸的是,它也被改造得向商业娱乐园发展。原来的一片松林被砍掉,铺了一大片白煞煞的水泥平台,说是辟成了舞场。
⑩再往里走,郑和的故居(现为展览馆)却是一片残败。大概是从无人来参观,里面灯都懒得打开,冷清异常。大概此屋已成为看管人的半个家。可一转进后花园,嘈杂喧闹扑面而来。原来,回廊上支起了十几张麻将桌。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梦。
1.请根据第2、第4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圆明园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把圆明园开发成这样持怎样的看法?对此你有何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句“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梦”中的“梦”指的是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的标题是“圆明园失梦”,除了写圆明园外,还写了雨花台和郑和公园,这样写是不是显得有点多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由沉默的废墟变成了热闹的游乐园;由一个教育人们不忘国耻的历史遗址变成了人们赚钱的现代“商场”。(意对即可)
2.作者持否定的态度。说明理由并言之成理。
示例:①说得好,我们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民族大义。
②不能这么说,适度地开发历史遗址的商业价值,才能更好的保护这些历史遗址,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教育作用。
3.“梦”指爱国的情感,民族进步的理想。含义:警策人们不忘国耻,为民族复兴饿奋斗。(意思对即可)
4.不多余,既突出了主题的普遍意义,又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意对即可)
圆明园阅读及答案9
冯 峥
①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们不懂我的心。
②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音“圆”),一览无余。
③然而,在凄厉的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音“周”);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渊阁的浩瀚藏书……
④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库,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⑤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新的共鸣。
⑥然而,对于玉焚香陨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⑦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⑧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⑨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⑩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⑾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⑿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城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⒀这是历史的悲哀!
⒁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⒂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⒃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磷屹立,傲骨常在!
⒄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先生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⒅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
《圆明园祭》阅读题目
1.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个是什么?
2.请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3.从全文看,第⒁段中的“他们”是指?
4.就是否重新修建圆明园这个问题,作者持什么态度?
5.残破的圆明园作为历史的写照,对我们炎黄子孙有何作用?请用一句名言回答。
《圆明园祭》阅读答案
1.“我”是想去祭圆明园,所以“我”要去;而朋友们以为“我”是看风景,而那没什么可看的,故劝“我”别去。
2.因为护花无力和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3.慷慨施舍想把圆明园重新修建的人。
4.作者持否定态度。
5.读史使人明智。
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是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打发空闲。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年间,圆明园进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东面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年间,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拓建,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年间,国力日衰,财力不足,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围猎,但仍对圆明三园有所改建。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最后在“十年内乱”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破坏。
遭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被保护起来,1956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采取植树保护措施,1976年圆明园遗址随成立专营机构。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向社会开放。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的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质阶级的理想标准。
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这年正月,雍正帝奏准由内务府派员前往热河围场一带采伐林木。自此之后,凡大内、西苑及三山五园营建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围场。雍正三年(1725年)7月,内务府再委派商人于长生采办圆明园所需石料。雍正帝有朱批云:“于长生备石之事稍有耽搁,即将其议罪。”可以看出他建园的急迫心情。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于雍正在位期间完工)。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
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在雍正朝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 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 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圆明园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冯峥的《圆明园祭》阅读答案04-06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阅读答案12-31
《心声》阅读及答案03-16
《秦岭》阅读及答案03-12
《伤害》阅读及答案03-03
香蕉阅读及答案01-09
天窗阅读及答案12-30
凤蝶阅读题及答案03-29
《过年》阅读题及答案03-29
《菊》阅读练习及答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