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对口高考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度的论文

时间:2021-05-10 19:53:05 计算机等级 我要投稿

对口高考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度的论文

  摘要:江苏省对口高考计算机专业综合考试从2003年开始改革,试卷的组成包括《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Qbasic语言》、《电子技术基础》五个部分。笔者在连续三年教学过程中,体会到《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很有讲究。三门课程的教与学有相通之处。所以笔者统称之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45分钟效益,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安排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本文主要以教学中“度”的把握为切入点,从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学过程的详略度、教学安排的节奏度等方面介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三个度的把握时的一些看法和处理。并通过详实的论据加以说明,力求向同仁说明教学过程中度的把握对于提高课堂45分钟效益的重要意义。

对口高考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度的论文

  关键词: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教学过程的详略度 教学安排的节奏度

  《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要优化,有个“度”的问题,如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学过程的详略、快慢等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度”是质和量的统一,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质是基于量的方面的事物发展过程的飞跃,而不是量的简单累积。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就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度”又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的教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引导着学生的学法,教法往往体现了教育思想、理念、睿智,如何把握好“度”,就值得计算机教师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本文就笔者三年来在教学中关于“度”的把握的体会与同行们一起探讨,希望不吝指正。

  一、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理解和掌握大纲,是“度”的前提和基础。计算机各专业学科教学大纲和考纲是我们进行计算机教学的准则,它确定了教学内容的体系安排和对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但在实践中,在教学内容深广度的把握上却存在着两种比较激化的倾向:广度上,有的教师把知识范围任意扩大了。例如,目前使用的教材与过去相比,版本变多了,笔者就有三个版本的教材:高教版、机工版、电子版。许多内容(如:高教版《计算机原理》中的定点运算器的组成和结构、存储器中SRAM、DRAM、Cache的工作原理的知识相对于职高学生而言难度很大),在教学大纲和考纲中不作明确要求。但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教材上有了,就不能不讲,在教学中往往把原理的内容讲得多一些,范围拓宽一些,甚至把大学专业教材中的内容也补充进来,超出大纲的要求,殊不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样的做法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度上,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学习水平把握不准确,在教学中往往把简单应用的知识点提高到熟练掌握,或把掌握层次的知识点降低到了解层次。例如,主板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历史以及原理中一些尖端前沿知识属于“了解水平”;一般概念,如存取时间、存储容量、CMOS设置、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等原则上要让学生记住并弄懂,应划归为“理解掌握水平”,或“简单应用水平”;内存容量与最高和最低地址之间关系,原码、反码、补码转换,要划归为“熟练掌握水平”或“综合应用水平”。有些知识点,学生难于一次就能按较高层次要求掌握,则可以在目标体系中多次出现。如原、反、补码计算内容,则应通过以后长期经常地训练方可掌握,切不可操之过急,因为欲速则不达。总之,教师应充分把握教材的深浅,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深”、“浅”要求均心中有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应该让学生感知把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可见,在教学中,在认真阅读、钻研教学大纲的同时,必须明确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对所要讲授的内容作深入的剖析,理出知识上的目标层次和内容之间的联系,并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各层次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然,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广度上,还要注意擦纲而过的内容,适当补充引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中,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相对应的网络互联设备工作的层次,授课时适时点明互联设备和七层模型关系,并结合具体实例,这不仅体现教学的严谨性、科学性,而且有利于教材的前后呼应。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产、生活实际,利用课外阅读、科技讲座、故事引入、知识总结等形式,把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针对性地引入到教学中。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中,原来的CPU生产厂家有Intel,AMD,VIA等多家,现在仅剩Intel和AMD两大家,《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在讲解OEM和ODM的区别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今的计算机行业中著名跨国公司与国内计算机软、硬件行业的关系,讲解一些的新动态,把传授知识与育人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等方面的情感教育渗透、贯穿在日常的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还有利于利用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的详略度

  对于专业基础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应该是清楚的,而对于学生则是模糊的。教材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它在整个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大量知识相互关系中,它是主要矛盾,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再发展和新知识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是计算机知识、能力结构中的重要关节点。而教材中的教学难点,则是指学生比较难学或者教师比较难教的内容,它往往比较抽象、深奥、复杂、容易混淆,也可能是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和能力的薄弱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主要也在于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一内容的“详”或“略”的处理,就在于能将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形成最优化组合。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如果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详略不当,这势必把学生当成“记忆的机器”,就体现不出重点和难点,甚至容易让学生“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所要传授的内容作深入的剖析,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教学计划。教学中根据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程度,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做到详略有度,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讲、练、测等多种渠道,“众星捧月”般地围绕着重点知识组织阅读、讲解、实验、讨论、练习、作业、总结提高等多渠道活动,以重点、难点内容为核心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而对于教学内容中的次要成分,非重点的内容,则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做到详略得当,合理安排。

  当然,在重点与难点的把握上,有的知识在教材中是难点,但对学生此时的能力水平,已是能够完全理解,甚至可以灵活应用的,则只要三言两语,适当交代清楚就可以了。而有的知识,就教材本身来说并非重点,但学生容易模糊不清,将会成为以后掌握一系列知识造成障碍的,也应把它定为教学的重点或难点。例如,汉字编码应是“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一节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区位码、机内码、国标码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应把它作为一个重点内容来进行教学。

  三、教学安排的节奏度

  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笔者在教学中喜欢采用快节奏的教学模式。这又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一是适当的加快教学节奏能刺激学生大脑,能振奋学生的精神,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实践证明,节奏明快和谐,环节紧凑的教学,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在一种亢奋的精神状态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二是快节奏的教学本身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能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锻炼并逐步提高;三是从学生的心理状态看,快节奏的教学也迎合了学生尽快获取知识的欲望,计算机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是较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上机实习以及计算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的应用。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是新鲜的,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尽快获取这些知识,“婆婆妈妈”式教学,势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知识日新月异的更新,也要求课堂教学要适当达到高密度,大容量。离开了快节奏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和大容量势必会成为一句空话,可以说,快节奏是实现高密度和大容量的具体体现。

  当然,快节奏也要有一定的“度”,太快,会使学生思维跟不上或造成消化不良,就会适得其反,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快节奏这个度,应该把握在既要做到让学生听懂、学会,又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时间。总之,快节奏绝对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像复读机一样,把课本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它要求教师对教材各章节的重点、难点了如指掌,教学目标明确,对所教的学生学习情况非常熟悉,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上述的几个度的合理配合,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必要条件。为了充分把握好这些度,还要求教师在一些课堂之外的、学习延伸方面的教学上下功夫,中国人写诗常说“功夫在诗外”,笔者认为教学也就是这样的。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教师更应该及时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来提高课堂的45分钟效益,努力做到“轻负担,高质量”。当然,这只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在这里提出来与大家交流,希望同行们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 《教育技术》 顾明运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践》 徐 浩 主编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3] 《学习方法指导丛书》 冯克诚 编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4]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张艳华等编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5]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对口高考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度的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论文01-12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讨的论文12-29

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1-02

关于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的论文12-28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设想论文12-28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12-21

对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12-30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论文01-03

浅析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