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考地理知识点

时间:2024-06-11 08:37:53 中考 我要投稿

中考地理知识点[推荐]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地理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地理知识点[推荐]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1

  1.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17.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的是大陆架。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地震、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2.各大洲中,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是亚洲,以平原为主的是欧洲。

  3.黑种人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欧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4.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欧洲最低。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北美洲东部和欧洲西部。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世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或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2

  沙丘的类型可以根据含沙气流结构、风力方向和含沙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风力作用的方向和沙丘形态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沙丘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①新月形沙丘,又称横向沙丘。平面如新月,走向与风向垂直或大于60°。沙丘两侧有顺风向前延伸的两个尖角,高度一般在数米至十余米。迎风坡为凸坡,较平缓,坡度约5°~20°;背风坡为凹坡,较陡,坡度约28°~34°。其形成过程可分为:饼状沙堆阶段、盾状沙丘阶段、雏形新月形沙丘阶段和新月形沙丘形成阶段。风沙流流经沙堆产生不同的风速变化、气压不同的分布特点,沙堆顶风速大,气压小,背风坡风速小、气压大,沙堆背风坡形成涡流,将沙子堆于沙堆背风坡的两侧,并形成背风坡两尖角之间的马蹄形小凹地,凹地继续扩大,雏形新月形沙丘形成。不断的加积,沙丘增大,背风坡的沙粒因重力下滑,涡流再吹向两侧,发育两翼,典型的新月形沙丘便形成。新月形沙丘相互连接形成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沙丘链等形态。当横向沙丘的地面上遇植物灌丛阻碍时可以形成抛物线沙丘,平面形状与新月形正好相反。继续发育形成平行低矮的双生沙垄。

  ②纵向沙垄。沙丘形态的走向与起沙风合成风的方向基本一致(一般小于30°)。长条状展布,最长达数十千米,高约数十米,宽数百米。沙源丰富时形成复合型纵向沙垄。

  ③长时期的多风向风沙流的作用下,在山前或地形较复杂的地区可形成金字塔沙丘,蜂窝状沙丘等。

  总结:沙埂延伸很长的距离,有时达几公里。沙丘主要为新月形和长条形两种。在某些地方有一种星形或角锥状沙丘,在平面图上呈多角星形。人们认为这种沙丘并不移动,所以成为沙漠旅行者的路标。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锋面天气

  ①暖锋坡度较小,约为1/150。其典型的云序为卷云、卷层云、高层云,地面锋线附近为雨层云,在高层云处开始降水,多为连续性降水。如暖空气不稳定,暖锋上也可出现积雨云等对流性天气。在中国,暖锋较为少见。

  ②第一型冷锋的坡度约为1/100,其天气和暖锋天气相似,只是云雨次序和暖锋相反。在东亚,这种冷锋一般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是影响中国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冬季的冷锋一般较强,影响范围较大,有时可达南海;而夏季冷锋较弱,影响范围较小,一般只达到黄河流域。

  ③第二型冷锋坡度较大,约为1/70,它在近地面层处有时近于垂直或前倾。在地面锋前,多为对流性天气,有时伴有飑线,可产生冰雹、龙卷等剧烈天气。但因锋面的云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地形的影响更大,故在多山的中国,锋面的云系常常和典型特征相差较远。第二型冷锋在中国较少,春季见于长江流域,秋季见于黄河流域。

  ④静止锋的天气和第一型冷锋相似,唯云雨范围比较宽广,在中国华南的南岭一带和云贵高原地区,较为常见。由于冷锋南下后受地形阻挡而呈准静止状态,可停留十天或半月之久,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⑤锢囚锋兼有冷、暖锋的天气特征。典型的锢囚锋在中国虽不多见,但在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冬半年常出现地形锢囚锋。

  总结:如果空气比较干燥,锋面和密集的等位温面几乎平行;如果空气比较潮湿,它和密集的等假相当位温面近于平行。锋区的这些特征都说明锋面是大气斜压性集中带,是大气位能的积蓄区。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冷锋过境

  冷锋就是大家常常提到的冷空气前锋,它是南下冷空气的先头部队,是影响中国的最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尤甚。

  冷锋过境前:由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天气晴朗、气压较低

  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降水集中在锋后,锋前也有)

  冷锋过后会:

  1、气温:下降

  2、气压:先降后升

  3、降水:锋后会下雨

  4、天气:转晴

  总结: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空气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暖锋。在我国暖锋常出现于气旋中心的东侧,而且多与冷锋成对出现,暖锋过境时一般除伴有阴雨外,气压也降低,气温将升高。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欧洲西部

  1、位置和范围:

  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平方千米。

  2、雄厚的经济实力:

  (1)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

  (2)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约居各大洲之首。

  (3)瑞士——“钟表王国”;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瑞典——制造业盛名;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之首;荷兰——花卉种植业发达,著名的有“郁金香”。

  3、繁荣的旅游业:

  (1)欧洲西部三大著名旅游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2)丰富的旅游资源:

  ①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

  ②艺术之都——巴黎(法国)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凯旋门;

  ③湖光山色“钟表王国”——瑞士;

  ④罗马古迹、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⑤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西班牙;

  ⑥观赏花卉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荷兰;

  ⑦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挪威;

  ⑧千年古都,斗兽场——罗马;

  ⑧慕尼黑的啤酒——德国。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3

  【—中考地理的之东南亚】,东南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部地势较高,山脉呈掌状向南展开。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

  2009年元旦前后,上海市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参加订货会,并观光考察。根据材料,回答5-8题。

  5.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6.该代表团在东南亚参观考察期间的生活主食是( )

  A.面食 B.牛羊肉 C.大米 D.鱼

  7.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

  A.棉花、小麦 B.橡胶、椰子 C.牛肉、水稻 D.蔬菜、牛奶

  8.以下是代表团某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

  A.当地居民是黑皮肤,头发卷曲 B.居民生活用品中锡器很多

  C.每天正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D.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总结: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地势高峻,沿海有狭窄平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非常强烈。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爪哇国上多火山灰,土壤肥沃。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4

  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

  2、东北三省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4、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北部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中间位东北平原。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影响,易发低温冻害。

  2、东北平原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4、开荒使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问题)。现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措施)。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5

  1、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位于40°N,116°E

  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边缘,地势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西、北、东北三面环山,东南缓缓的平原倾斜向渤海。

  相对位置:东面是延伸向渤海的平原,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大西北;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面是内蒙古高原。

  自然环境:北京位于暖温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且冬夏长,春秋短。

  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纬度位置优越,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

  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华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供应充盈。

  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2、历史悠久的古城

  北京悠久的历史: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金、元、明、清和民国初年均在此定都。明称北京,1930年称为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于此,改称北京。

  北京旧城格局: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的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

  北京名胜古迹无数: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城楼、胡同、坛庙、王府等名胜古迹无数。

  3、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旧城格局:“凸”字中轴线对称的“棋盘状”格局。

  今日北京的格局:北京老城区的格局基本沿袭了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由于其“中轴对称,平缓开阔,轮廊丰富,节律有序”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规划建设精华。

  现代化大都市:第一、保护性建设,保持旧城基本格局。第二、现代化建设,北京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和新区。北京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铁路、公路、航空系统完善,使北京的规模不断扩大,且使北京内外的联系和沟通非常方便快捷,这是大都市典型的象征。

  现代都市建设中,北京所做的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6

  1、知道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及界线(季风界线)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

  外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 分界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占全国总面积:2/3

  2、主要大河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有着自己的汛期。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7

  土地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资源,是一个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因此,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我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枣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目前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水资源现状

  地球上水的总贮量约有13.9亿km3,其中约97%为海洋咸水,不能直接为人类利用。二淡水的总量仅为0.36亿km3,而且这不足地球总水量3%的淡水中,有77.2%是以冰川和冰帽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上,也难以为人类直接利用;22.4%为地下水和土壤水,其中2/3的地下水深埋在地下深处;江河、湖泊等地面水的总量大约只有23万km3,占淡水总量的0.36%。因此,只有约20%的淡水是人类易于利用的,而能直接取用的河、湖淡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3%。

  可见,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水圈是水体(液态和固态)所覆盖的地球空间。范围上自大气对流层顶部,下到深层地下水的下限,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以及生物体内的水等。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储量为13.86亿立方千米,大部分以液态形式储存于海洋、河流、湖泊、水库、沼泽和土壤中;部分以固态形式成为极地的冰原、冰川、积雪和冻土中水分;小部分以水汽存在于大气中。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8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9

  中国的河流

  1、我国主要的河流的分布。(在中国地理(上册)P42 图2—28 《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及其注入的海洋)。

  2、外流河及外流区:

  ⑴、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外流区。

  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夏季风盛行,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形成枯水期。

  ⑶、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①、南方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长江、珠江)

  ②、北方河流: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黄河、海河)

  ⑷、长江——我国最大的河流;珠江——汛期最长的河流;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黑龙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3、内流河及内流区:

  ⑴、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内流区。

  ⑵、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夏季水量较大,冬季水量较小,河流出现断流现象,所以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4、主要湖泊(两大湖泊):

  ⑴、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最大的咸水湖)。巴颜喀拉山

  5、长江:

  ⑴、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源头——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最终注入东海。

  ⑵、流经了,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

  ⑶、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⑷、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到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⑹、水能资源: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源头——宜昌、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6、黄河:

  ⑴、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曲,全长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

  ⑵、流经了,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共9个省区。

  ⑶、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⑷、主要支流:湟水(上游)、汾河、渭河(中游)。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

  ①、上游:河口以上(水能资源丰富,实行梯级开发。如:龙羊峡、刘家峡水电站等)。

  ②、中游:河口到旧孟津(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③、下游:旧孟津以下(“地上河”是主要特色)。

  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

  ⑴、A 点的经纬度:30°W 40°N

  B 点的经纬度:10°W 10°N

  ⑵、从东西半球看:A 点位于西半球 B点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北半球 B点位于北半球。

  ⑶、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 点在中纬度地区

  B 点在低纬度地区。

  ⑷、从地球五带来看:A 点在北温带 B 点在热带。

  (A 地区有四季变化,B 地区有阳光直射。)

  ⑸、A 点位于B 点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⑵、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⑶、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⑴、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七、世界的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山地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高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

  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八、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止的变化之中。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世界地理(上册)P 35 图)。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地理成绩不理想有什么原因

  1、缺乏学习主动性。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甚至认为是副科或者认为要开卷考试。课本、资料上的习题从不主动解答,等待老师讲解,对自己不负责任,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严重,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主要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不认真听讲,即使听讲也是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习方法不科学。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沉睡在数理化作业里,对地理知识一知半解,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忙数理化,白天无精打采听地理,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上甲课做乙事,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没有及时复习巩固。根据一百多年前德国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在接触新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否则学过即忘,以至于看到题目就产生畏惧感,不愿解题,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熟练程度不够,地理成绩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地理一轮复习技巧怎么复习

  1、自然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复习时可分四阶段逐级提高解题能力,并从中总结规律性东西。第一步是透彻理解概念并熟记,第二步是吃透法则,第三步是真正弄懂原理,第四步是做变式训练题。做完一道题后要理清解题思路,做完类型题后要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达到做一个会一类的目的,不管某类题形式如何变,只要原理是同一个就都会做。

  2、人文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观点、方法的分析运用能力,复习时要注重思维的建模,做题时要注意归纳解题的方式方法,同时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第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主,通过做题反馈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地方,重新理解和反思,进而巩固知识、拓展做题思维方法。

  3、区域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说自然地理偏向记诵,那么区域地理就是偏理解分析,它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所以复习各版块时要有所侧重,不能一概而论。

  地理二轮复习技巧有哪些

  1、地理运动专题: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

  2、人地关系专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

  3、区域地理专题: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

  4、地理图表专题: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等。在复习地理时,要着重看教材中自然地理原理图式、总结人文地理的思维模式、联系自然地理特征审视热点区域题目,同时多做题,多总结规律,只有真正钻进去才能学出兴趣来。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10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11

  1、首都为莫斯科。

  2、俄罗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个淡水湖。

  4、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天短而温暖。

  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冬季冷空气的源地,年平均气温低。

  5、在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在图上明确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的位置。

  俄罗斯的工业都临近资源丰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等,能在图上找出来。

  7、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业都很发达。

  归纳总结:交通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12

  对于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我们做了下面的知识讲解。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

  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

  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以上对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

  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之俄罗斯

  对于地理学中俄罗斯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讲解的内容。

  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为1707.54万平方

  千米,领土跨越了亚洲和欧洲两部分。首都为莫斯科。

  2、俄罗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个淡水湖。

  4、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天短而温暖。

  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冬季冷空气的源地,年平均气温低。

  5、在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在图上明确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的位置。

  俄罗斯的工业都临近资源丰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等,能在图上找出来。

  7、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业都很发达,但交通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通过上面对俄罗斯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加油。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13

  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1、广义的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2、我国农业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又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

  3、我国农业的发展: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4、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南方——水稻(农作物)——大米(主食);北方——小麦(农作物)——面食(主食)

  5、商品粮基地:①三江平原(春小麦);②松嫩平原(春小麦);③洞庭湖平原(水稻);④鄱阳湖平原(水稻);⑤成都(水稻、冬小麦);⑥珠江三角洲(水稻);⑦江淮地区(水稻);⑧江汉平原(水稻)

  6、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纤维作物: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油料作物: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糖料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最大产区为广西;甜菜主要分布黑、吉、内蒙古和新。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有福建、浙江、云南等。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胶等,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7、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新型农业: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精确农业、大棚农业等。

  8、畜牧业:

  我国西部、北部的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主要畜种: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牦牛、藏绵羊等。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锋面天气

  锋区内的水平温度梯度比锋区两侧的'单一气团内的梯度大得多。在等压面图上的等温线密集处即为锋区。

  ①暖锋坡度较小,约为1/150。其典型的云序为卷云、卷层云、高层云,地面锋线附近为雨层云,在高层云处开始降水,多为连续性降水。如暖空气不稳定,暖锋上也可出现积雨云等对流性天气。在中国,暖锋较为少见。

  ②第一型冷锋的坡度约为1/100,其天气和暖锋天气相似,只是云雨次序和暖锋相反。在东亚,这种冷锋一般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是影响中国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冬季的冷锋一般较强,影响范围较大,有时可达南海;而夏季冷锋较弱,影响范围较小,一般只达到黄河流域。

  ③第二型冷锋坡度较大,约为1/70,它在近地面层处有时近于垂直或前倾。在地面锋前,多为对流性天气,有时伴有飑线,可产生冰雹、龙卷等剧烈天气。但因锋面的云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地形的影响更大,故在多山的中国,锋面的云系常常和典型特征相差较远。第二型冷锋在中国较少,春季见于长江流域,秋季见于黄河流域。

  ④静止锋的天气和第一型冷锋相似,唯云雨范围比较宽广,在中国华南的南岭一带和云贵高原地区,较为常见。由于冷锋南下后受地形阻挡而呈准静止状态,可停留十天或半月之久,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⑤锢囚锋兼有冷、暖锋的天气特征。典型的锢囚锋在中国虽不多见,但在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冬半年常出现地形锢囚锋。

  总结:如果空气比较干燥,锋面和密集的等位温面几乎平行;如果空气比较潮湿,它和密集的等假相当位温面近于平行。锋区的这些特征都说明锋面是大气斜压性集中带,是大气位能的积蓄区。

  中考地理知识点 篇14

  黄河在内蒙古河段,区间的支流较少而且均为雨洪产流的时令河,冰期几乎无水补给,因此,内蒙古河段冰期来水绝大部分是兰州以上的来水。

  内蒙古段凌汛

  黄河内蒙河段,地处黄河最北端,从宁夏的石嘴山市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拉僧庙入境,至伊克昭盟准格尔旗马栅的榆树湾出境,干流全长840公里,总落差仅162.5米。泫河段河宽坡缓,逶迤曲折,虽地处上游,但在昭君坟至头道拐的河道比降已接近黄河河口的比降。

  内蒙古河段地处黄河流域最北端,高程海拔千米以上,离海洋距离远,暧温气流难以到达,常为蒙古高压控制,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冬季严寒漫长,气温在零度以下的时间持续4—5个月,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5℃,这段河流冰冻期4—5个月,大部分为稳定封河段。由于河道流向自南向北,其上游甘宁夏段温度高,内蒙古段温度低,故河道流凌段溯源而上,而解冻开河则由甘肃、宁夏段逐渐向下发展,在自然情况下,内蒙古段包头的流凌封冻时间,常比兰州早20多天,而解冻开河时间却晚一个多月。

  冬季内蒙古段河道流量一般在每秒400立方米以上。此段气温低、冰层厚,洪峰过境水鼓冰裂,造成大块流冰多,加之河势的作用,流冰密集卡冰结坝,使河道水位猛裂抬升,极易造成串堤决口、淹没成灾。

  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段解冻开河期,历史上年年均有程度不同的灾害发生,平均两年就有一次。1968年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投入运用后,冰期调节了河道的水量和热量,使内蒙古段的.凌汛发生了明显改变,灾害大为减轻。但是,凌汛复杂,影响因素多,在特殊情况下,仍有发生较大凌汛灾害的可能,黄河凌汛威胁并未彻底解除。因为上游水库离下游凌洪严重河段距离过远,上游水库的调节运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内蒙古河段的凌洪威胁。

  总结:根据工农业生产的需水要求,不可能在解冻期完全断流;而且水库防凌库容有限,也不可能较长时间蓄水。因此,在现阶段,还需综合运用多种防凌措施,才能减轻或免除凌汛灾害的发生。

【中考地理知识点】相关文章:

地理中考知识点考点01-01

中考地理知识点02-09

学生中考地理的知识点05-08

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经典)06-05

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04-30

中考地理知识点(精品)03-12

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06-07

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12-31

中考八年级地理必备知识点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