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析论文
一、研究背景和综述
近年来,国内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勃兴源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校教学质量的下滑。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能力的概念内涵、教学能力的结构、教学能力的发展模式、教学能力提高的培训内容、教学能力提高的方法途径、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等。总体来说,这些研究基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内容比较丰富,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研究方法上偏重哲学思辨、轻实践探究,研究内容重教学质量要求、轻师生需求,研究对象主体模糊不明确等。本研究将以高师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以期发现当前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和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原则。
二、高师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研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工具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量表调查法。根据教师教学能力的实际需求,设置了教学能力的四个要素,即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然后通过文献综述法制定《教师教学能力调查量表》的指标体系,利用Delphi法进行确定,最终形成了包含36道题目的《教师教学能力调查量表》。
2.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选取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河南教育学院、许昌学院、平顶山学院、新乡学院等10所有代表性的师范高等院校,涵盖文、理、工和艺术类学科,被试抽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保收集数据的客观性和代表性。共发放教师量表1500份,剔除不符合统计要求的量表,共收回有效量表1474份,回收率98.27%;利用SPSS13.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1]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高师院校教师教学能力量表测量数据统计与分析
(1)高师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整体状况在表1中,由于每一维度的容量不一样,因此最大值和最大值不一样,但可以看到每一维度的平均值与最大值相差1—2个标准差内,因此当前高师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教学评价能力的离散程度最低,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的离散度较高,表现了当前教师的在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上水平参差不齐。
(2)关于教学的基本技能和理念教学基本技能和理念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相关知识与技能、对学生的看法和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四个二级指标。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教学设计的知识均在50%以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和理念整体水平为中等水平,这与当前各院校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政策和措施相符合,但仍有将近50%的教师还不是完全胜任教学工作,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模式。从数据中还发现仍然有10.3%的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清楚,这与当前教师有相当比例毕业于非师范类学校,缺乏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师范教育的正规训练有关。[2]虽然有72.1%的教师非常热爱教学工作,但在学生观上还存在问题,有12.5%的教师认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潜能,41.8%的教师基本认为每一个学生有潜能。
(3)关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包含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能力、书写教学目标的能力、分析学习者特征的能力、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能力、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学实施的能力和书写教学设计方案的能力七个方面,涵盖了量表中12道题,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前高师院校教师基本都知道教学需要设计,教学需要教学设计能力,在教学设计能力的七个方面的现状处于中等的水平,但仍有将近50%的教师还不完全具备所要求的教学设计能力,需要加强教学设计能力的专项培训。从表3中发现,在第6、7两道题目上得分较高,这与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和长期的教学积累分不开,例如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有所教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和教学设计方案等,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促使教师书写教学设计方案。在第8、9、10三道题上普遍得分较低,第8和10题是教学设计能力中分析教材的能力和分析学习者特征的能力,需要专项培训,根据不同的知识和学生创设情境的能力也需要专项培训,暴露出当前的教学技能培训主要围绕教法培训,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技能培训,当前的教学培训还需要更加系统和完整。
(4)关于教学管理能力教学需要设计,教学更需要管理,良好的教学管理能力能更好地发挥教学设计的功能。教师的课堂教育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调控和组织。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管理能力的测量结果如表4。从表4中发现,除第24、25题外,都有超过50%的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满足教学需求,但各有较大比例的教师基本满足或不满足教学的需求。第25题普遍得分较低,原因可能在于当前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各个院校正在努力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中间也需要加强对教师能力的培训。这个环节处理不好,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5)关于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两方面。表5中也暴露出有接近一半的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不能完全胜任教学需要,需要加强对其教学评价能力的培养。
(6)关于教学研究能力高师院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是提高其自身教学工作和研究能力的有效手段,教研相长,教学过程中能发现研究的火花,研究中又有教学的身影。本量表中从教改教研、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及其处理方面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进行了测量。从表6可以看出,48%的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究,41.9%的教师全部参与到学科和专业建设中,45.7%的教师完全确定教研相长的关系,说明当前教师处理教学研究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在投入时间上,有69.2%的教师基本上在研究上要大于教学上,说明教师当前的科研过程占据了其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
(7)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效能评价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表7显示,有45.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符合学校和学生的要求,47.1%的教师认为自己胜任高校的教学工作。这两个比例与上文中教学能力的现状水平是相符合的,说明当前仅有半数左右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全胜任高校的教学过程。在之后的调查量表部分,设计了关于评价本人是否胜任教学工作的题目(量表第二部分第46题),其中基本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占62.85%,认为自己完全胜任教学过程的只有33.7%,还有3.8%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太胜任或完全不胜任高校的教学工作。
三、高师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一)教师师范教育欠缺
当前高师院校教师呈现年轻化、高学历、非师范性的特征。大部分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或非师范专业。他们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尤其缺少教育实习等实践训练,只是经过短暂的岗前教师培训就走上了讲台。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教师存在较大的教学能力问题,例如敬业精神不足、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计能力欠缺、教学研究能力较低等。
(二)教师师范教育结构不良
一部分毕业于师范院校或师范专业的教师,其教学能力也存在问题,其原因是当前师范教育的结构不良。当前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并没有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存在理念落后、技术落后、内容落后和方法落后的现状。师范教育主要通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的“老三门”课程来实现,同时与教育教学理论相关的实践教学严重缺失,没有体现出教师教育的独特性和专业性。在教育大众化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高等师范院校发展求大求全,模糊了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有关研究表明,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体现在实践性知识的培养,这就需要突破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实践、内容僵化教条、不符合当前教育发展需求的弊端,开发基于实际教学情境的培养结构,体现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化。
(三)教学设计能力严重缺失
当前教师大部分不具备专业的教学设计能力,这将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进行教学前对教学活动的统筹安排与设计,包括前期需求分析、课题的'组织、知识要点的分析、阐明学习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开发教学材料、设计评价方法的一系列活动。[2]教学设计既是一门教育理论,更是一门教学技术,其关键是训练教师“如何做”的能力。但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普遍缺少教学设计的专门培养,缘于普遍认为只要学科知识过关,就能成为好教师,教师教育严重缺乏专业性。
(四)教学管理能力偏弱
没有管理,就没有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当前,“学习无用论”“学习功利化”“手机低头族”等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教师仅仅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能应付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教学管理能力是教师教育中缺失掉的一环,它体现在师生共建上。单纯的命令已经不足以维持教学的实施了,“会组织、会管理”才是现代教师的特征。传统的教学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主导着教学的实施;新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导,各种新媒介是教学的载体,教师是教学组织者与建设者,而师生同时是教学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才是教学实施的保障。教师教育中的“老三门”为学生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教育现象,但是没有训练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五)教学评价能力单一
我们的教师都是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也形成了自己进行教学评价的方式。良好的评价应该是多样的,评价主客体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发展性的。而我们现在的评价还是“一考定乾坤”。评价是对教学有效的反馈。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反思,不怕出问题,不怕提问题,关键是能解决问题,促使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善于根据学生调整教学,使评价标准和学习目标统一。
(六)教学与科研失衡
梁爱华在《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分析》中指出,我国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甚至还存在“科研即一切”的极端现象。大学的评比即科研的评比,教师的评比也是科研的评比,教学被流放到了角落,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教师或乐于科研,或疲于科研,不排除有些教师执着追求学术造诣的提升,大部分教师是为了晋升职称而被迫科研,从而荒废了教学能力的提升与研究,更加不会关注对教学研究,严重阻碍了其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违背了教学能力发展的终身性。
四、结语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3]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将成为地方高师院校提升办学能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实现教育部“卓越教师教育计划”的核心推动力。明确了高师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及其原因,为进一步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高师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对策论文12-30
翻译教学中的答辩式教学模式探析论文12-02
写作能力语文教学论文07-19
微写作作文教学模式探析的论文07-20
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10-05
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探析论文04-02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04-24
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论文01-03
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教学措施论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