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
摘 要:施工管理是土木工程建筑管理的关键环节,施工管理的好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历程,接着论述了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常见模式,最后提出了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并提出了从信息化技术的角度实现建筑施工动态管理模式.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化;观念;组织;动态
引 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项目规模逐渐扩大,建筑施工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改革和变化,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研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影响巨大.
1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历程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
(1)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大多依靠个人经验,缺乏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2)20世纪60~70年代,在这一阶段,国外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模式逐渐引入到我国,其中以网络计划管理最为突出,同时与我国实际的管理思想相结合后,建立了统筹法的施工管理模式.
(3)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从日本、西德等国家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施工项目管理理论和经验,并且投入到实践中,促进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施工项目管理体制完善时期.在建筑工程建设领域推行项目法人制度、监理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同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管理条例,如《合同法》、《招投标法》、《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还有对从事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实行资格认证制、市场准入注册制等.这个时期是我国施工管理活动规范化时期,法律法规的颁布使我国施工管理活动的组织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2 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常见的模式分析
2.1 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
我国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主要是随机化施工管理模式和制度化施工管理模式.随机化施工管理模式也被称为工程指挥部管理模式,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将政府作为主导进行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建设,对建筑工程建设的实施进行全面的组织.指挥部将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切块分包,利用行政代替管理,进行统一调度,对总体协调、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等进行监督和控制.工程指挥部门能够对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干预,但该施工管理模式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以利润为导向"的竞争法则.制度化施工管理模式也被称为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项目法施工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项目经理为中心、项目成本核算为前提、项目承包为基础、项目各项管理为条件,通过生产诸要素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实现项目合同目标.项目法施工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为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和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而发展起来的施工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建立完善的核算体系和经济承包制,建立严格管理制度,有效地控制工程周期、质量和成本的约束机制.
2.2 改进的施工管理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施工项目管理理论和思想的不断进步,逐渐出现了多种改进的施工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施工管理模式有全寿命周期施工管理模式、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动态管理模式等.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模式是以系统化、信息化和集成化为特征的现代项目管理新趋势,可以将建筑工程看为一个系统,将项目的要素维、过程维以及系统维进行三维集成,构成项目管理的集成系统,在系统中将信息管理作为手段,贯穿于整个建筑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指的是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充分的贯彻和落实绿色施工的理念,确保施工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协调和发展.绿色施工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必须建立起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将不同组织和层次的人员纳入到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中,实现全员、全方位、全层次以及全过程的管理模式.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动态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适应较大的风险以及复杂的施工条件;能够对施工项目进行合理的利用,起到缩短工期并节约工程投资的效果.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动态管理模式主要是对建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实现动态管理,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采用动态管理模式能够对建筑施工项目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有效的提高,能够提高施工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确保施工目标的实现.
3 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
3.1 观念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观念创新的关键就在于管理人员加强重视,加大经费的投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的强化创新意识,利用创新的思维进行施工管理.充分的认识到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并不是要固定具体哪一种模式,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探寻新的施工管理模式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
3.2 组织结构创新
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通常是将建筑项目定义为在合同签订之后,将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之后对项目进行管理.合同签订后项目经理部即产生,并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能够代表施工企业,但是却不能够对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进行承担.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仅仅对自身的局部利益进行考虑,无法做到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联系.企业对项目部经理具有责任书,但是却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通常会同时进行对多个项目施工,企业、项目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进行协调.因而必须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从合同签订履约、市场跟踪等多个角度出发,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
3.3 制度创新
在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组织机构创新之后,必须对该机构进行制度体系的创新,将项目部看成是一个分公司,为该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①建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需要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度,确保产权清晰,依法建立起新型的产权关系.②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确保项目部能够拥有自己的财产,这样项目部才能够实现市场化经营.
4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建筑施工信息化动态管理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企业如何应用新技术,使机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方式由过去传统的现场监督逐步转变为远程即时掌控,实现对项目标准化施工的远程干预,进一步深化对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充分借助机关管理部门的力量协助项目提升管理品质.施工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增强以科技进步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的意识.只有重视科技进步对提升工程质量的作用,推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才能让整个管理模式从量到质进行转变.
在建筑施工当中通常都牵扯到太多的人力、物力,关系复杂,协调管理十分困难,管理层的监管也往往力不从心.在实际管理当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管控遗留问题,该实施的没有实施,该汇报的没及时汇报,长时间之后就会慢慢的演变成工地安全,工程质量等大问题,建立监控动态监管系统能够有效的解决该问题.
据悉,国内建筑业信息化和动态监管产品普遍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其设计理念基本都是从西方国家复制过来的,并不是基于中国的工程实践总结而发展起来的,实用性不强,问题很多.如技术高消费,信息孤岛,效益低下等"信息化投资黑洞"和面子工程的说法也一度并不鲜见,动态监管成了一个摆设.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动态监管,简单来讲,就是要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信息及时地传递到管理者手中,让项目总工和项目经理随时可以掌控工程的具体信息,建筑企业在选择动态监管系统时,应建立"适用的,就是最好的"的理念,动态监管,并不是技术高消费.
信息化和动态监管的过程,就是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流程及其产生的记录电脑化的过程.动态管理,实际上是将各项管理目标分解之后,在项目实施团队内的不同层级相关人员进行分解的过程.管理层随时能掌控这些目标是否实现,并以此来明确责任和奖惩,就实现了工程的动态监管.建立手持式监控动态监管系统真正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水土不服的弊端,其垂直监管为一大亮点.手持式监控,画面随人眼游走,-键实时传输,想看那里就看那里.各级管理层可随时掌控,信息传递直接,简单.这种更简单又直观的工程质量动态监管系统,在当前的混乱的建筑信息化和动态监管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更具有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5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管理是对建筑项目管理目标进行实现的必然途径.采用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进而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充分的认识到目前施工管理模式中的问题,加强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确保获得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兴炎,吴雪根,杨学夫.关于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及技术的分析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0(25):144.
[2]由胜亮.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2(1):121.
[3]戴红强.关于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及技术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5(38):143.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建筑施工的实习目的01-13
建筑施工的实习证明01-11
建筑施工实习证明01-26
建筑施工简历封面11-13
建筑企业工伤保险内部管理难点的研究论文08-02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论文08-07
建筑施工实习目的范文05-25
建筑施工实习周记04-25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目的05-17
实用的建筑施工实习日记三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