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艺术设计论文

时间:2022-07-30 12:53:03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艺术设计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设计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设计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篇1

  一、几所高校网站设计对比

  1.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页面设计对比

  首先,在排版上,中央美术学院的网页设计排版视觉效果清晰、简洁、明了,注重灰色调系;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网页设计主要以春夏风景画的形式来衬托整体网页的主旨,使画面具有生命力的视觉效果;从整体上对这两个网站进行比较,要表达和注重的重点不同,中央美术学院注重的是简洁映衬内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注重的是通过图像来展示内容。其次,在文字上,中央美术学院网页设计的文字采用了大众化字体,其清晰易懂、字体圆润,字体在整个网页设计的画面中也很融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网页设计在字体上采用了四种字体,每一种字体都相应代表不一样的模块,使得读者很容易分散地发现某一模块,这样的初衷和想法比较新颖,但在艺术的本性和网页设计的视觉体现上欠缺,学院的文字采用金文,而没有采用大众化比较容易识别的文字,同时文字的多样化会产生视觉疲劳,学院的Logo与字体整体协调性侧重不同。再次,在图像和色彩上,中央美术学院的色彩整体是灰色系略加红橙色,这与其本校的建筑色彩相衬,颜色和图像的整体感觉比较协调。虽然整体的效果相对协调,但是按照其学院的本体性质来讲,并没有突出艺术学院所要表达的艺术性。再对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图像和色彩,给人整体感觉色彩有些不协调;左栏中图像和中间栏图像的两个颜色暗黄色和绿色搭配不够美观,右上角的荷花有点突兀,并没有突出主体内容,而图片和色彩的主要目的是突出网页中的主体,并不是用于展示图片的精美,整体设计主次搭配略显颠倒。从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字体和页面中可以看到页面的颜色以简洁为主、不花哨,字体要圆润才更符合大众化。两个网站也凸显出一个共性,页面的整体效果最吸引阅览者视觉,无论是颜色上还是排版上,都要根据网站突出的主题内容进行设计。

  2.广州美术学院与西安美术学院的网站比较

  这两个网站在排版上给人的感觉都比较新颖、具有各自的优点,广州美术学院和西安美术学院网站设计虽然排版和本院的文化内涵不一样,但是在整体的视觉协调原则处理上比较准确,合理的搭配各元素之间的位置,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视觉上吸引阅览者眼球。广州美术学院的网页在文字和颜色的设计上很容易使读者发现,其将重点的大标题设为红色作为重点突出项,整体色系上使用黑、白、红三种符合中国传统的颜色。西安美术学院网站风格则以文字占主要,这样能够使得读者一目了然,而不感到厌烦,图片采用了分页式进行排列,这样易于读者快速、便捷地了解学校的信息。

  二、网页界面设计要体现本校特色

  不同的网页界面会给阅览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因此在高校网页界面设计中要形成统一的、整体的脉络,构造出本院校的主旨和思想,准确地阐述出其内涵,让整体界面形成运动的主旋律。不同的色彩搭配也会为阅览者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例如,由红、橙、黄色构成的暖色调给人以温暖、乐观感觉,让阅览者在视觉上感到温暖、阳光,能够调动阅览者的激情;由青、蓝、紫色构成的冷色调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同时伴有比较悲凉情绪。因此,在设计网页时,设计者要综合根据本网页的内涵理论设计出相应的网页界面。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在浏览页面的时候不光注重页面上的内容,同时也会关注页面的整体设计所带来的视觉“美”,设计者要从各个方面对网页设计进行综合考察、设计,才能更好地展示网页设计的真正主旨。

  艺术设计论文 篇2

  摘要: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开端,具有多元共生、理论实践、实验创造等特征。文章从包豪斯发展的三个时期与每个时期包豪斯校长的设计理念角度,分析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内在精神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包豪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意义

  创立于1919年的包豪斯培养了很多设计人才,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它不仅重视技术领域,而且非常重视艺术领域。它借鉴了20世纪初期的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新艺术思潮。一方面,它为打破传统的艺术界限,提高手工艺者的地位而努力,因为它认为艺术不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艺术家和手工艺者是没有根本区别的;另一方面,它开始与工业界建立长久的关系,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改革运动而奋斗。

  一、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双轨制

  格罗皮乌斯是20世纪重要的现代设计家、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也是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他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理念,为此他招贤纳士,让艺术家和手工艺者共同探讨教学,形成了新的教育体系——双轨制。在这一时期,包豪斯基础课程开始建立,它提倡的教学制度是“工厂学徒制”,学习期为三年半。学生在最初的半年学习基础造型课程、材料的分析和实践操作课程。包豪斯会根据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将其分配到工厂中学习各项技能,取得因材施教的效果。包豪斯有教造型、色彩等内容的艺术设计教师,也有传授手工艺技能的技术型教师,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材料、肌理、结构、色彩等形成更加科学的认识。包豪斯对成绩合格的学生发放毕业证书,将成绩优异的学生选拔出来并给予深造的机会。这种教育模式为包豪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的艺术设计教学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包豪斯教育体制的影响。首先,学生要想考上大学,需要打好基础。大学刚开始的学习课程仍是基础课程,因为基础是否扎实对于后期的学习和进步程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每个专业有专门的教师授课,因材施教。最后,在毕业问题上,也是学习任务圆满结束后发毕业证书,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读研深造。

  二、包豪斯的高峰期——迪索时期导师制

  包豪斯的高峰期始于在德国迪索重建,这一时期由汉斯迈耶担任校长。在这一时期,包豪斯有了自己的学术期刊《包豪斯》,这个学术刊物系统地介绍学院的科研成果,使学院走向了正规,并一步步发展起来。迪索时期的教学体系和制度开始改变,师资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充,魏玛时期的双轨制被改革,“导师”的称呼也被改为“教授”。包豪斯进行了课程改革,开设了三大构成等课程,实习车间也相应地建立起来,这些都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迪索时期的包豪斯形象和成就的建立与一批青年教师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教员结构的整改,带动了教学大政方针的转变,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也随之越来越成熟、完善。这个时期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涵盖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所包含的设计、造型、技能等基础的知识,也为现代艺术学院由三大构成、材料学、工艺学等组成的新的基础课程模式打下了基础。所以说,这个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新的体系。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来说,一方面,学术论文的发表,科研成果的鉴定,导师职称的评定,都受到迪索时期包豪斯的影响;另一方面,迪索时期包豪斯开设的三大构成、材料和工艺学对于现在学设计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设计中存在的美学,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社会生活中充分感受到设计的重要性。

  三、包豪斯的艰难时期——柏林时期

  密斯凡德罗担任柏林时期包豪斯的校长,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束了包豪斯长期受到政治思想干预的状况,努力把包豪斯改造成一个较为单纯的、专业的设计教育中心。他取消了学院所有旧的机构,开始实施学生必须重新注册,在开学之际必须按照要求签名的规定。虽然柏林时期的包豪斯因纳粹的破坏而解散,但这种学生注册登记,按照校规报到签名的政策一直延续到今天。通过了解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我们认识到以下内容:首先,设计人才除了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实践能力。其次,设计应该为人们服务,而不是为产品服务。再次,学习者必须遵循自然的客观法则学习设计,应该多尝试新技术和新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最后,学习者应该在理解理性主义设计原则的同时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真正在设计实践中做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

  [2]徐赟.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的启示——包豪斯与中国现代设计基础教育的比较分析.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艺术设计论文 篇3

  摘要:艺术设计创作是具有两重的属性,一方面,是艺术设计创作属于艺术的范畴,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创作还具有实用的功能。因此,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表达是表现创作者的一种对社会和对周围的感知过程。分析认为,艺术设计创作中的色彩表现体现了创作者的风格,也架起了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情感桥梁,色彩的表达也体现了色彩的情感需要,色彩的表现更是文化需求的一种诠释。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作;色彩表现;审美

  所谓艺术设计创作其实就是用艺术表现的形式,通过审美的表现来结合社会、文化、市场和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然后把这些因素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创作在设计中。一般情况下,艺术设计创作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是具有审美的功能的,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其实还是具有使用功能。因此,作为艺术设计来说,是为人的精神和物质文化而服务的,是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完美的结合,也是现代化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必然的产物和过程。实际上,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对色彩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色彩是通过人的眼睛,脑和大众日常的生活经验综合运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在光的作用下的视觉的效应。这种视觉的效应是创作者对周围感情的认知,也是对感觉的一种向往。创作者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的时候,也需要通过色彩的表达来表现自身内心的感觉和自己内心的喜好,而色彩也是最好的一种表达内心的过程。实际上,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和表现就是一种颜色的搭配,在实际的艺术设计创作中,这种艺术的表现是千变万化的,通过艺术设计者的创作把色彩表现出来,再通过大众用眼睛来体会周围的环境,色彩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在人类的视线中产生相应的各种各样的效果,带给大众不同的体会,也会反映大众的美感认知、情绪波动和自身的审美的情绪。因此,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一、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风格表现

  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体现了创作者的风格,和把握创造的精髓。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品,在创作设计中都是用色彩来体现风格的,作为色彩设计来说,就其自身的内涵有很多不同的风格的,比如由鲜艳、强色的暖色调的色彩配成的艺术设计创作的风格表现和由冷色调配出来的风格就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暖色调的色彩风格都是给人以明快的感觉,也可以突出艺术设计创作的主题。其实,在艺术设计创作中,生动的色彩设计可以诠释创作者那一刻的心情,以及呈现给观众,观众也可以了解作者的风格和作者想表达的主题,这种色彩的风格的体现是很直观的,直接在色彩的表现中表现了出来。另外,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内涵的体现也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浓厚的色彩直接对创作作品的内涵显示就起到了重要的凸显作用。

  二、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在现实中,人们的感知的色彩是通过现实的眼睛来直观的反映和体现的,一般情况下,视觉器官在感知色彩的时候,都是伴随着其他器官而产生的综合性的知觉和感觉的意识活动。所以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创作者使用色彩其实代表的是一个整体的形象和过程,包括了客观的创作者的印象、记忆、联想和情感的体现,只有综合的丰富这些元素和内容,才会在艺术设计创作中体现出良好的色彩的效应。比如,在实际的艺术设计创作中,同一类的色相或者色调的配色方式其实在画面相一致和颜色相一致的情况下,很难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但是如果色调反差很大的话,色调的落差又正好突出明显的颜色,画面是否丰富,色调是否统一其实带给观众的都是一种情感的需要,淡雅的紫色配上大雁的黄色,这样的情感需要其实就是一种色彩情感的体现。也体现了创作者当时创作阶段的心情,给观众也表达了自己的倾诉和追求。所以,色彩的配色是一种情感的表现,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要特别关注色彩设计配色的反差和魅力,善用色彩的配色来赋予颜色的内涵和丰满颜色的内涵。

  三、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文化表现

  在艺术设计创作中,不管是商业的设计还是个人的爱好创作,实际上都是一种流行和文化的反映,色彩的表现是一种模仿和流行,色彩可以带来追随和认可。实际上,艺术设计创作者在色彩表达的时候,可以把色彩和同一色调的事物明显的表达出来,比如在平面设计中,可以通过平面设计的色彩表达方式直观的反映色彩中的流行的文化,在设计过程中,在思维上就可以演绎细微和微妙的色彩感受力。众所周知,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普通的魅力的颜色再加上黑白灰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搭配和属性就会呈现不同的创意和表现。在艺术设计创作者创作的过程中,在对色彩的感知过程中,实际上不能忽视眼睛第一时间的即视的感觉,要从文化魅力的角度来体现艺术设计创作中的色彩的表现。文化是一种流行,也是一种魅力,色彩的表达是文化流行的元素,也是引领设计的一种新潮,色彩给人的文化表现,给人一种文化的流行,艺术设计创作的色彩一旦拥有了文化的气息,也必将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是流行的文化的体现。综上,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表现力量是很强的,直接反应了创作者的风格和情感和文化力,因此,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设计创造者最直观的视觉表达,突出了创作的表现力。在艺术设计创作者创作的时候,必须根据色彩的实际情况和创作作品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色彩的搭配和分析,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用色彩来感知创作者的思想和空间。因此,色彩是直接联系创作者和观众的桥梁,艺术设计创作中的色彩的表现是直观反映创作者和观众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呈现。

  参考文献:

  [1]侯履晖,论艺术设计创作中的色彩表现,现代装饰(理论),20xx年5月

  [2]吴志华,色彩通感在审美活动中具有的价值,南昌大学,20xx年8月

  [3]徐燕,论色彩在中西现代油画艺术中的情感表现,山西师范大学,20xx年4月

  [4]周小娟,浅析艺术设计中的设计色彩表现,安徽文学(下半月),20xx年12月

  [5]杜森,现代海报设计中的色彩表现,中国艺术研究院,20xx年3月

  艺术设计论文 篇4

  环境艺术设计时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能够在改善装饰环境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是一种具有双重价值的设计理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了设计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独特的作用推动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特征,同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提出了一些建议,期望能够充分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

  一、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环境艺术,顾名思义,它是以一定的环境为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作品融入环境中,达到与周围环境和谐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在于材质的选择、空间的选择和比例的选择,使作品能够与环境自然的融为一体,达到一种超凡的艺术形式。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十分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设计都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例如广场、雕塑、壁画以及室内的装饰设计等。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以艺术形式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以独特的协调的行为和方式。在表现意境上看,环境艺术主要以人居环境入手,例如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水、空气、阳光等,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例如经济、娱乐等,又时时与周围的环境互动,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环境,即人造环境。人造环境反应了人的审美素质、环境控制力等,在人造环境中,人们不仅能够满足生理方面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是人们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感应,在所创造的环境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结合,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装饰工程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装饰工程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形式,特指在房屋装饰中的环境设计,蕴含了人们对改善生活或工作环境的追求,同时也是人们对审美需求的满足。装饰工程中的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较高,需要注重设计的整体性、特色性等,同时又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努力呈现出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从而提高环境质量和审美情趣。一般的,装饰工程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下几个特点:第一,人文性和自然性的统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必须积极改善局部的环境,提高其服务功能,满足人们对环境、阳光等良好自然条件的追求;同时,还要积极提高什审美情趣,满足人们对丰富精神世界的追求,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个充满美的环境。第二,积极向上。环境艺术设计要以积极的设计理念指导装饰工程,要表现出正义、肯定的主题,不能以消极的、有害的设计损害整体的环境。同时还要与周围的环境努力达成一致,既不能破坏自然环境,也不能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第三,局部和整体的统一。装饰工程中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虽然相对狭小,但也要主次分明、局部和整体分明,即在设计时既要满足整体大众化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丰富整体的内涵。

  三、装饰工程中环境艺术的影响

  1.满足了人们的功能需要

  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人们的功能需要,只有科学的环境艺术设计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例如,在装饰中一般都会为人们留有充足的采光区域。

  2.促进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存环境的恶化让人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科学性。人们在装饰工程中开始秉承科学的设计理念,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一方面,设计理念更加环保。环境艺术设计将充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前提,抛弃了狭隘的“人类中心观”,在设计时努力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整体利益。整体环境对局部环境的影响显著,因此,在设计时,整体的、持续的利益将代替局部的、短暂的利益,有利于实现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第三,更加集约化。集约化意味在装饰中要抛弃粗放的设计形式,追求空间的最大效率的利用,以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环境,营造出无限的美。

  3.提高了审美的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融合了艺术、自然和人文等多种因素,满足了人们多样化需求。在环境艺术设计时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听觉、触觉、视觉、心理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利用植物、水等自然因素对环境进行了再创造。例如,在装饰中利用盆栽烘托环境的文艺性和自然性,让人们获得良好的环境体验的同时,获得美好的精神享受。

  四、结语

  装饰工程中环境艺术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表现和要求。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积极地适应自然环境、创造自然环境,促进局部环境的改善,满足人们对环境和审美的需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艺术设计论文 篇5

  摘要:茶乡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也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不断提高而出现的必然性产物。茶乡生态旅游集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一体,是农业旅游的一种转型和升级的全新模式,因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理念,为广大的游客所喜爱。茶园是天然的生态环境,同样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合理的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同样也是对生态茶园的保护和利用。探究茶园景观的设计,一定要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充分考虑到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真正给前来观光的游客塑造出美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旅游视角;茶园环境;艺术设计;思路

  利用茶园开发茶文化旅游,无论是生态意义上,还是经济和社会利益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产茶区地域辽阔,茶园自然环境秀丽多姿,又多伴有名山绿水,再加上深厚的茶文化内涵,所以是开发生态旅游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对茶园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形式是,依托茶园天然的生态茶园环境为条件,茶区的种植、采摘、生产、品鉴为基础,对茶区内景观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升级所进行的旅游项目开发。其内容既包括观光、科普、体验,又包括度假、休闲、购物等多种旅游功能。站在旅游开放的角度上来看,茶园的环境艺术设计,为茶园提供了最符合旅游开发的景观改造,和最具地方特色的设计方案,是茶园进行旅游开发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将站在旅游的角度下,为茶园的环境改造和提升,在景观艺术方面提出浅显的建议来。

  1茶园环境的景观构成分析

  茶园生态旅游属于观光农业的一种。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农业观光旅游在我国逐渐起步,作为我国农业中最重要的一支,茶园无论从环境优势上,还是从经济效益上,开展生态旅游都是很好的尝试。目前,我国茶园还是以种植采摘加品鉴体验形式出现的生态旅游模式。其主要形式有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主题风景区、茶文化旅游休闲区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深,未来的茶园生态旅游更向着具有综合景观、集生态、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发展。在旅游视角下对我国的茶园进行环境设计,应有别于城市广场、森林公园、街心花园等园林景观。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所以茶园的环境设计,是要遵循历史文化积淀得以传承和发扬的特殊园林景观。站在旅游角度下分析茶园环境设计,目的是要打造出具有自然环境优美、天然绿色环保的茶园景观;以大自然的茶山茶树为底色,茶文化和地域文化为特色,集牛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区。为人们提供一个融入自然、亲近自然、休身养性的好去处。茶园环境的景观构成包括两部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不仅有着青山绿水的茶山风景,还有着内涵深厚的历史遗存。人文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物质精神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加入文化特质而形成的景观,既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同时反过来又对环境产生各种影响。人文景观的内容涵盖广泛,具体体现在景区建筑、园林设计、城镇村庄、宗教文化、民风民俗等等。茶园的自然景观是以茶树为主题自然环境,能够在视觉方面引起游人的兴趣,从而产生精神层次的愉悦感。与人文景观的特点和区别相比,更具有天然的赋存性和明显的地域特点。人们在茶园中畅游的时候,不仅仅是在景色的欣赏,更是通过联想和体验,对茶园浓郁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层感悟。茶园环境,有时候会被浅显的认为是“景色”、“美景”、“风景”的意思,其实不然,同样的景色,在不同的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内涵收获,同样一个茶园设计案例,在不同地域的产茶区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文化内涵可以对环境景观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景观来进行呈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复合式的景观结构,最终体现出茶园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在旅游的视角下,在针对茶园环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特色和民风民俗,在对当地特有的茶文化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设计出与其他茶园生态旅游有所不同的茶园环境来。

  2我国茶园环境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最近几年,以茶园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市场也出现了不少成熟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如福建安溪茶园、武夷山“御茶园”、湖北道教武当生态旅游观光茶园、四川雅安和龙茶园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到目前为止,不成功案例也大有存在。通过实地走访和翻阅资料,我们不能看出,在诸多草率上马生态旅游项目的茶园中,在环境设计上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直接会对游客的旅游兴趣产生消极的作用。

  2.1缺乏创新

  很多茶园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缺少基础性的背景调查,地域文化内涵缺少最起码的挖掘,使得整体茶园环境表现文化底蕴不足,本应雅致的环境却因人工干预太过强烈而显得俗气。在构思上缺乏新意,照搬移植的现象突出,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

  2.2地域特征不明显

  我国产茶区地域辽阔,最南方可到福建沿海地区,最北边可到河南、山东、陕西等省份。然而因为有好多茶园在设计上生搬硬套,致使南北的茶园景观雷同,功能区设置相似,地域茶文化不明显,严重造成了地域文化的缺失,使得茶园缺少灵魂。

  2.3建筑搭配不合理

  茶园的主体是茶山、茶树,而许多茶园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过多考虑了游客的休憩功能,在茶园中大兴土木,造成了建筑体量太大的情况。不仅如此,很多建筑在建筑风格上、用料上也欠缺考究,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从而对游客的游览体验上产生了负面影响。

  2.4交通设计上存在短板

  要想富,先修路,没错,没有好的交通条件,很难满足游客顺利到达景区的需求。但这路是通往景区的道路,而不是景区内的道路。有很多茶园在对茶园内部道路规划时将各个功能区的连接道路肆意加宽硬化,甚至通往茶林的道路也建设的十分宽阔平坦。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对茶园的自然环境破坏太大,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使得茶园失去曲径通幽处的意境。

  2.5不注重茶园入口的设计

  不注重景区入口处的设计,是我国许多景区在设计上存在的通病之一。景区的入口,不仅仅是代表景区形象、宣传景区主题的门面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综合的服务区,游客前来旅游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要在景区入口处得以解决,如购票、餐饮、停车、住宿、商贸等问题。现实中,好多茶园在设计时,缺乏对景区入口处综合功能的考虑,导致停车难、购物难、如厕难、商贩烦扰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这不仅影响到游客对园区的第一印象,也会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阴影,从而致使景区美誉度的培育。

  3旅游视角下茶园环境设计原则和思路

  当茶文化和旅游结合到一起时,首先要兼顾的是茶文化和环境的双重特性。茶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等特征。而环境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在生态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满足旅游使用功能,其次才是环境形象、景观提升、增添设施等后期工作。总体来说,站在旅游开发的角度下,对茶园的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自然生态不被破坏

  茶园的环境有别与城市广场、街心公园等园林环境。与人工景区对比最为鲜明的是,茶园中人工雕琢的痕迹相对较少,大部分茶园远离城市,隐藏与幽山之内,与山风同和,与绿水共鸣。茶园的自然生态环境,既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茶园茶叶种植生产的基本条件。能够引起游客深层愉悦的内容,具体体现在茶园的形态美、色彩美、听觉、动态美等方方面面。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一定要遵循茶园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维护原有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下进行。关于茶园的后期环境提升,要在茶园的规模、茶园的性质、游客的最大承载力、茶文化活动的组织和设置上最好前期规划。在满足生态旅游开发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工建筑物的比例,最大限度保持茶园本色的自然生态环境。

  3.2生产与旅游兼顾

  茶园的发展,首先给茶农带来的是经济效益,其最可观和直接的也是农业经济效益。在对茶园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时刻不能忘记茶园的根本是生产茶叶,茶叶是核心产业,旅游是附加产业,不能本末倒置。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对茶园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考虑的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等完整的产业链条要和旅游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在进行生态旅游设计时,各功能区要科学规划,既能满足生产加工的需求,也要充分照顾到旅游市场的需求,避免因为一方的发展需求而损坏另一方发展的局面。通过合理的论证和设计,最终找到最科学、最适合茶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案来,不仅达到经济上的最大效益来,还能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有所收获。

  3.3要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产茶区地域辽阔,各地从气候、环境再到茶叶的种类,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文化上,也存在风土人情、传统习惯、审美意境、民族差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不同。特定的地域文化承载着几千年人类活动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具备历史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在对茶园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在环境和景观设计上,一定要综合考虑这种地域性差异,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移植其他产茶区的经验和案例。茶园的环境艺术设计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在传统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设计者来说,在进行茶园改造时,应该和各地的文化内涵、代表性茶叶特点相结合,在主流茶文化不变的前提下充分融入地方特色,明确主题,突出特色,以文化做为支撑来对茶园的景观环境做出合理的设计。通过对茶园的游览,游客可以从欣赏景色、生态环境的浅层认知,上升到对行为、文化、和心里感悟上的提升,从而使游客对茶文化景观的鉴赏和认知能力也随之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

  3.4兼顾季节性变化

  茶树多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产茶区的茶树都一年四季常绿。这也是茶园进行观赏性生态旅游开发的天然优势之一。但因为气候条件的不同,茶园所呈现出来的景观和内容,也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大有不同,对人所呈现出来的美感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在对茶园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考虑到四季所带来的变化,增加配置型植物,与茶树这个主体植被相互搭配,相得益彰,使茶园达到四季长有绿,全年皆有景的景观效果。不仅如此,还要充分考虑配置植物与建筑、路径、山势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合理搭配、因地制宜,最终打造出借天自成的茶园景观。通过合理的植物搭配,给茶园带来持久不落的生机与活力,给前来游览的人们总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4结语

  总之,站在旅游的角度下进行茶园环境艺术设计,要使茶文化和地域性文化充分融入到茶园环境中,才能达到最理想的茶园景观效果。茶园的环境艺术设计,为茶园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最恰当的改造方案,因地制宜的设计思路是茶园开发旅游最准确的理论支撑。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未来我国的茶园生态旅游建设将会更科学合理,从而为茶区和茶农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钟红华,林文明.茶园生态建设与休闲观光功能开发———武平县松花寨生态茶庄园的转型之路[J].基层农技推广,2017(1):88-90.

  [2]刘军.休闲观光水稻园建设及发展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12):219-219.

  [3]王彦伟,刘宁,马军山.基于休闲观光的茶园提升改造设计初探——以宁海县桑洲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为例[J].现代园艺,2015(7):27-29.

  [4]陈慧宇.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与风景建筑形态构成研究[J].福建茶叶,2016(3):172-173.

  [5]王笛.茶馆、戏园与通俗教育———晚清民国时期成都的娱乐与休闲政治[J].近代史研究,2011(3):77-94+3.

  艺术设计论文 篇6

  一、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存在问题

  重复性过高是社会对艺术设计造成的影响,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则从基础层面对艺术设计造成了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艺术设计教育存在过于追求国际化的现象,国际化艺术设计水平较高,但是这并不代表国内没有优秀的作品,只能说其与国际相比有所不足。中国设计师的艺术设计作品中不乏精品,但是一些艺术设计教师忽视了这点,总是传授用外国的设计思路套用本土的设计形式等教学内容,以致艺术设计既无法满足本土化的发展需要,又无法满足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第二,教育“底气”不足,在设备配置、人文关怀以及艺术设计创新领域,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显得不够成熟,有待完善。

  二、针对问题打造核心艺术设计理念

  1.以本土化的思想统一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的重复性过高和教学力量不足,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站在现实角度看待问题,总在追逐国际先进水平,丧失了自身的价值。从自身角度来看,我们应当树立本土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梳理本土化的艺术设计形式,将艺术设计置于现实中,根据国情需要进行具体的创作与教育。

  2.以世界化的眼光看待艺术设计

  我们虽然不能将国际标准看作发展我国艺术设计的唯一要求,但我们要具备国际眼光,要让本土化设计理念迎合国际艺术设计的潮流发展,让艺术设计处于一种相对先进的评价标准中。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现实的发展,从基本国情出发,从我国的艺术设计市场出发,对此进行重点分析。

  3.以人文化理念为核心思想

  在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国际化审视后,我们还应当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进行重新审视,改变现代艺术设计的浮夸作风,丰富现代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从人文理念中寻找艺术设计的灵感。

  4.以绿色化发展作为提升本土现代艺术设计的指导目标

  我们要强调公正、公平、和谐、共赢的发展战略,打造稳定的发展市场,让艺术设计的市场化走上正轨。

  三、围绕核心理念进行发展

  艺术设计进入个性化设计时代,经济的繁荣带来物质的丰富,同类产品不断增多,市场成为买方市场。科技的进步带来技术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在产品功能、品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靠什么来展开竞争呢?产品的审美设计就成了重要的选择标准。随着工业经济发展到信息经济、体验经济,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越来越多。在同质化的环境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注意产品的个性。色彩鲜艳的苹果电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激发了其他诸如戴尔、盖特韦、康柏等公司的设计灵感,其纷纷推出了造型新颖、售价低廉的个人电脑;新型甲壳虫汽车的形象,成为促进汽车行业变革的催化剂。如今,人们不再盲目地跟随没有个性的流行趋势,而是追求个人的品位与内涵。所以,个性化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艺术设计论文 篇7

  1 绪论

  ·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传统装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研究方法

  2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定义

  ·发展历程 ·表现形式

  ·文化意蕴

  3 现代室内设计之中式风格的探索

  ·形成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元素

  ·传统装饰语言的运用

  ·文化内涵的体现

  ·对传统的创新

  4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中式风格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当前室内设计中的使用现状

  ·运用手法分类

  ·具体运用

  ·使用意义

  5 实例分析

  结论

  谢辞

  艺术设计论文 篇8

  摘要:室内设计中的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居住环境及生活空间,决定了房屋的审美价值与宜居性。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要不断创新发展,提升人们居住的幸福指数,在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中坚持人性化处理是必要的。本文就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处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对建筑物的设计要求也逐渐提高。室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但是传统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在现代化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中,不仅要体现艺术性,还要发挥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充分发挥其人性化设计理念,提高室内设计的效果,进一步完善室内环境,设计师在室内环境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从人性化角度考虑,体现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

  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内容

  室内环境设计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部分,对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进行人性化处理,能有效提高室内设计的艺术价值。人性化处理的核心理念是人性化及人文性,设计师需要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及科学技术来为用户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人性化处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室内环境的装修装饰设计

  室内环境设计需要通过一定的室内装饰技巧来体现其设计价值,如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等。由于室内装饰环境,能为居住者带来一种幸福及美好的心理及视觉感受,因此室内环境的装修、装饰设计需要结合用户的年龄、兴趣、职业等,打造出一种整体风格,确保室内环境装饰的结构合理、界面清晰。[1]在室内环境装修、装饰的设计中,凸显人性化特点,客厅、厨房、卧室的装修风格要保持统一,室内颜色应以简洁明了为宜,整体空间要与地面装饰保持风格统一,为人们打造出舒适的生活空间环境。

  1.2室内环境物理空间设计

  在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中需要对物理空间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室内温度、空间布局、采暖通风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物理空间的设计对房屋结构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设计师在空间设计中需要结合房屋结构、面积大小以及建筑材料,优化室内空间环境,对室内材料的色彩、外观等需要合理选择,确保室内整体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2]室内通风采暖、温度调节等加强人性化设计,对于大面积空间可以采用质地较粗糙的建筑材料,而对于小面积的室内空间环境则要采用质地细腻的建筑材料,合理地进行颜色搭配,既要保证室内整体环境的低纯度,又要保证室内空间环境的典雅。

  1.3室内摆设与陈列设计

  室内摆设与陈列设计主要是指家居物品等设计,即艺术品、照明工具、柜子、床、沙发等,在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中需要通过照明工具来烘托艺术气息,如客厅采用明亮清澈的灯光,卧室及私密空间的设计需要采用暖色调的灯光,确保灯光的柔和。对于卧室空间的设计,可以通过壁画及其他装饰物来增添室内空间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居住者的审美水平。[3]在室内陈列及摆设的设计中,对于摆设物品的色彩、功能、形状等,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确保符合居住者的居住需求。

  2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要求

  2.1室内环境设计的理论性

  理论知识是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由于现在的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因此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中,实质上是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理念,这一理念使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得到突破的发展,从而促使对设计方向进行新的规划,确保美学设计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有机结合。

  2.2室内环境设计的创造性

  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要求,不仅是要满足用户的居住要求,为用户创造有利的生活及工作环境,而且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表现一种艺术价值,营造一个美观、舒适及个性的室内环境。因此在设计中,既需要保证室内空间基本的使用功能,还要通过阴影、光线、透视等效果来体现室内环境的艺术魅力,根据结构设计、光线反射、颜色变化等对室内环境进行进一步改造,达到美学效果,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的特点。

  3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措施

  3.1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现代城市的空间环境设计中,由于人们缺少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回归自然则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人性化处理可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效激发起人们对自然的憧憬与向往,产生一种回归自然的喜悦感,在无形之中减轻了现代人们繁重的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保持身心愉悦,心情放松。[4]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要融入自然元素,例如屋顶的颜色设计为天蓝色,室内摆放几盆绿色植物,电视背景墙可以将自然风光通过手绘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使人们贴近大自然,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对紧张的生活压力及情绪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2提高室内环境的实用功能

  室内空间环境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舒适的居住环境及生活环境,而室内环境空间的设计中需要提高室内环境的实用功能。设计师在设计中要将设计技能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既要考虑到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还要考虑到室内环境的实用性。例如,通过盆栽对室内环境进行点缀,既能有效更新室内空气,还能增添一种美感,确保室内空气湿度达到一定要求,满足人们身体健康需求。对于餐厅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充分考虑实用性,凸显厨房的功能性,满足人们不同的生活需求。

  3.3确保人们居住舒适安全

  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中,设计安全是其基础性要求,能有效保证人们居住的舒适性及安全性。设计师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需要选用安全、化学成分较少、对人体危害较小的建筑材料。目前建筑材料市场中部分装修材料出现含苯超标的现象,从而导致人们在居住过程中出现身体异常,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5]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购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确保装饰材料是否含苯,如果含苯材料是必选的,需要对此材料进行降苯处理。其次,设计安全性还要考虑悬挂物的安全性,确保其是否悬挂牢固,大型家具摆放是否稳固,地面是否过于光滑等,尤其是在厨房、洗手间等地面要保证地板材料具有防滑性,室内的安全出口保持通畅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确保人们居住的舒适与安全,从而提高人们居住的幸福指数。

  4结语

  现代化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体现建筑物的实用价值,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体现其艺术价值,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室内空间环境。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室内环境的设计进行人性化处理,提高人们居住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石丽君.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方法应用之我见[J].大众文艺,

  [2]虞甜甜.人性化理念在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J].室内设计与装修,

  [3]刘圣科.人性化设计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妇女(下),

  [4]张子晖.浅谈人性化设计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

  [5]董捷.人性化设计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

  艺术设计论文 篇9

  摘要:在审美经济形态下,世界的艺术设计将处于艺术化人性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之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艺术设计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艺术设计还面临很多问题,因此,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肩负起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责任,塑造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形象,我们呼吁从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新民族形象。

  关键词:大审美经济;中国;艺术设计;发展

  1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问题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对设计类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各大高校争相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专业覆盖面广,开设课程丰富。设计专业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要开拓学生的眼界,给学生足够的平台,没有生活、没有眼界的人是无法设计出好的作品的。然而很多学校在专业设置的问题上却将艺术设计与其他专业设置得一样,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在课程结构上除了公共通识课,学生在进入学校的第一年里几乎都在做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如素描、水粉,等技法,甚至部分学校到了大二还在做专业基础课训练,而等真正开始进入专业学习时,大学已经过去将近一半了。过多的铺垫,让学生对艺术有了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但设计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内容却成为欠缺,更别说给学生足够的视野。

  不仅如此,课堂教学模式也是现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弊端,教师按章节,讲解教案上相关知识点,学生坐在下面听课、做练习,这种单向接收式的教学,导致学生的自学能力欠缺,创新能力较差,定向思维严重。教学模式的限制,使艺术设计的学生不得不接受备课式教学,学生被动的听课,不思考设计流程,只关注设计成品,而这些没有思想的作品,又如何能称得上是设计?另外,关于实践教学,课程教学的评分完全以学生最终设计作品的呈现为评判标准,而教师的评分标准也只注重最终的考试作品。对设计过程予以忽略,以致学生只追求结果,作品出现从有灵感到作品完成的跳跃式创作,缺少思维过程。作品造型优美,艺术感强,却经不起推敲,没有实用价值,无法产生实际的生产价值,与市场脱轨[2]。

  2对市场的认知以及人才培养目的的分析

  艺术设计是社会文明、社会发展的'产物,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以及实用要求都会有所不同,甚至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具有艺术设计教育、科研、设计、创意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平面设计师、美工、软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等。人培方案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后,应具备艺术理论思维能力,以及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然而,脱离实践的课堂让一切成为空谈。

  如今的中国发展迅猛,一年一个样,不仅在交通运输、建筑建设等硬件方面,媒体软件、人工智能等方面也发展迅速,而作为经济发展的“睛雨表”,设计行业的发展更是随着各行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不断进化着的。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并走在时代的前沿,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人才。现在大多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在学生进校时所制定下来的,相关课程也是在学生入校前拟定的,有些甚至连教材都已定好了。然而,在学生进校的这几年里,设计届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一时热门的内容,也许到大三时就已经落伍了,如果我们不在合适的时机修改人培,还是按照既定的内容,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那么毕业后与社会脱节将会成为必然。我们要培养的是进入社会,走向相关专业的社会需要的大学毕业人才,仅仅靠课堂上那些有限的专业知识,如何能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寻找方法,学会思考,只有带着思想去学习,才能拓展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效益。而现在很多学校依旧在课程教育培养中过于强化基础教育,有些甚至到二年级还未进入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实践教学更是少得可怜。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校很难做好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工作。要发展就得创新,不只是堂培养模式的创新,还包括学生实践方式的创新。平台的高度,决定了学校的好坏,学生以学校为平台,通过平台展开对外界的认知,做为校方,我们能为学生提供怎样的环境呢?第一,每年常态的大赛、大展,行业间的竞赛、校企合作的项目、校内定期举办的设计展,给学生足够的展示平台和交流平台。第二,成立工作小组,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定期邀请行业资深专家与学生近距离交流,了解设计前沿的相关咨询。第三,与其他专业的对接,建立多导师,跨界联合指导。

  3建立工作室教学,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要构建良好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就得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根据专业核心课程的要求,及时与行业协会,实习基地等孵化平台做好对接工作,在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之间搭建桥梁,构建多层次产学研修基地。在专业设置上,专业基础是需要长期练习,甚至是终身练习的,所以应当合理分配专业课时与基础课时的比例,学生入学就应开始进入专业学习状态,直接接触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实习实践,边做边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实操性更强。而素描、色彩等基础内容完全可以以作业的形式由学生课后自行练习,成为一种常态的作业,让学生在做绘画基础训练的同时进行专业学习,又不过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老师在课堂上将重难点讲解清楚,然后学生推荐一些较好的相关网站、书籍等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另外,课程与课程之间应有较强的关联性,一环扣一环,可以把几门相关的课程做成一个模块,配套学习,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联系,让专业知识在脑海中反复成像。关于评分,学生在做设计的时候,应更多的注重过程的合理性、实践性,不断推敲,不断进行尝试,完善构思,通过设计过程,来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设计是为生活服务的,科学的设计是我们探索的目标,为了培养会思考,有创意的人才,在教学中应更注重设计过程,而不是最终的作品,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分,并制定合理的评分的标准。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加强校企联系,只有教师的专业能力上去了,才能更好的培养实践型的学生。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年年都在更新的专业,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时,学校可构建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机制,包括教师专业共同体,组织协作小组,交互方式,共同进步氛围等的构建。教师和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相互促进、互相学习、追求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学习形式。通过开放式教学,以教材为研究起点,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验证,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将课堂教学衔接到工作室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生引入门,然后按学习兴趣,自由选择相关工作室进行该课程的实践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本,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回归学习的本性。

  参考文献

  [1]郑川.审美经济形态下的漆艺术产业化思考[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5):1-5.

  [2]广益[J].上海艺术评论,20xx,(04):12.

  [3]李昀蔚.论艺术衍生品的特征与价值[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99-104.

  艺术设计论文 篇10

  1.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历史背景及现状

  水利工程中的建筑设计内容主要是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工建筑物,比如各种规模泵站的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房、启闭机房等。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水利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及管护人员的生活用房等等。

  建国以来,我国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其各自的功能执行着对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和利用的任务。但要做好2l世纪中国水利这件大事,就必须将社会、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纳入水利科学研究之中,提出新的治水战略,将以前不太为人们所重视或者是限于条件尚无力去重视的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并进行研究、探讨和尝试。

  水利建筑本身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工程往往由水利工程师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不少水利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建筑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做有建筑艺术化、环境景观化的水利工程设计力不从心,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混凝土形象。而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属建筑学理论范畴,但建筑师往往因缺乏水利专业技术知识和对农村水利工程环境的了解,无法胜任水利建筑的设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南京地区有很多老“三边”水利工程,基本上没有非工程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更无力考虑建筑艺术、生态环境等问题,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单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2.实际工作中的探索与尝试

  2002年,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我院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准水利科技与建筑学两种学科技术的契合点,引进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成立建筑设计所,将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学相关理论及艺术相结合,把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艺术创作共融于水利建筑一体,先后在南京市六合区红山窑水利枢纽拆建工程、无锡市泊渎港水利枢纽工程、南京市雨花区中兴桥泵站工程、南京化学工业园雨水泵站工程等水利工程设计及江宁区赵村水库水利工程景点和浦口区路南水库“佛手湖”等景观水利工程设计中,尝试实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思想,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跨越,提高了水利建筑的环境价值,增加了设计的科技含量,促进了水利建筑的科技进步。通过几年来的探索研究以及多项工程的设计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我们认为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的几个关键为:

  (1)总平面设计

  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详细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2)建筑平面设计

  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3)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

  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高潮,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

  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4)建筑材料

  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水利工程紧紧依托大自然,许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而且,水利工程一般不需全年运行,年运行时间长的几个月,短的甚至只有汛期的几天,有诸多有利条件结合水利工程进行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我们应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将单一功能的工程水利设计向多功能的环境景观化水利工程设计转化,形成集水利工程与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水利观光景区。

  发展多功能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让环境创造价值,实现水土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使之成为都市外花园式的水利观光区,从而吸引社会消费,形成水利工程结合景观建设,带动水利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的良性循环,推动水利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这将不失为一条水利建筑事业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发展之路。例如我们院做的江宁赵村水库工程,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横山湖风景区,在发挥水利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优良的风景,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水库管理处完全实现了以库养库的目标。结合工程水利,加强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发展景观水利的设想,对于水利建筑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将成为水利建筑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科技导报》,1998.8.

  【2】郭永庆.杨洪杰.何文波,张捷捷,“浅谈水利工程中的景观设计”.《黑龙江水利科技》.2001.(3)

  【3】吕书元,“水利工程建筑景观化设计与艺术创作探讨”,《江苏水利》.2001.(10).

  艺术设计论文 篇11

  数字艺术设计在我国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抛弃了传统的手工作图,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表现方式也扩展到了三维、四维,更加人性化、立体化,生命力强,对传统艺术的传播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0引言

  数字艺术设计将传统的艺术设计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软件等辅助工具来对艺术进行创造加工,受到人们喜爱。

  1何为数字艺术设计

  艺术是人类基于对美的追求的伟大创造,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高雅,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体现。随着计算机和各种高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发展应用,人类社会已经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字艺术便应运而生。数字艺术中的“数字”二字,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表示数目的阿拉伯数字等,而是来自英文 Digital的中文翻译,即“数字化”的意思。概括地说,数字艺术设计就是将传统的艺术设计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软件等等辅助工具来对艺术进行创造加工,数字影像、数字音乐、多媒体动画等等都可以概括为数字艺术。数字艺术设计的例子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旅游中用数码照相机拍摄照片,去电影院看一场3D电影,用手机浏览精美的图片等等,较为专业的应用还有建筑设计师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来设计建筑,漫画家利用计算机来画漫画并对图像进行处理,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效率等等,例子不胜枚举。我国数字艺术设计也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迈入发展的高速时期,渗透进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久的将来,数字艺术设计将成为21世纪我国艺术设计的主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数字艺术设计对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除英语、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之外,还要掌握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流媒体技术、动画原理等等,能够同时具备数字媒体的设计制作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并能运用理论知识完成各类数字媒体的制作、产品开发和艺术设计等实际问题。

  2数字艺术设计与传统艺术设计的对比

  艺术的主要目的还是表达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与世界和他人交流沟通,与传统艺术相比,计算机的应用使得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产品也更加人性化,人们的感情和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与传统的艺术设计相比,数字艺术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1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设计效率

  在进行绘图等艺术设计时,手工过程往往比较费时费力,不仅过程复杂,而且修改也很麻烦,稍有不慎,可能之前做的很多工作都会白费。而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绘图便没有这些烦恼,首先,数字技术对细节的处理更加完美,与传统的艺术设计相比也更加规范,能够大大减少人工作图的错误;其次,手工绘图会受制于设计者的绘画水平,而数字艺术设计则更能体现设计者的思想和专业素质,使得设计者能够更加完美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

  2.2数字艺术设计应用更加广泛

  数字技术使得各种媒体的表现方式更加多样,也更加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众,使得艺术更加人性化,更易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在计算机图形艺术的辅助下,平面设计不再局限于二维空间,而是扩展到了三维、四维,在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方面都给予人们美的享受,也使设计更加立体化。数字艺术的设计与数字技术、文化产业等都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数字艺术的帮助,各种数字产品,例如数字电视、视频音乐等媒体的数字播放器等硬件设施也离不开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传统艺术设计更注重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最终起到纠正人们的行为、从而在无形中影响社会走向的目的,而数字艺术设计则更偏向于物质方面的追求,它融合了艺术与科学,是不同文化、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大杂烩,更加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

  3数字艺术设计的具体表现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数字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与传统的艺术设计相比有哪些特点,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数字艺术设计的具体表现。(1)各种数字技术工具例如高像素的数码相机的发展使得数字艺术设计能够做到“以小见大”,非常直观且完整地再现真实场景,当然就更加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除了对真实事物的再现,数字艺术设计还能够表现出设计者脑海中的想象,使得知识、思想的传播更加立体,说服力强,触摸屏等应用的使用也使得参与感大大增强;(2)数字艺术设计不论是在元素的多样性、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对受众感官的刺激性还是视听效果上都具有无与伦比的表现。比如,参观科技馆时的地震模拟、身临宇宙的模拟,都充分体现了数字艺术设计“虚拟现实”的能力;(3)数字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更加惊叹的效果。例如,由梦工厂出品的大热电影《功夫熊猫》,就采用了3D技术与大量中国元素相结合,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构成了世界文化和谐共存的环境。

  4总结

  数字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与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相比,它更具有表现力、更加易于传播,对促进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艺术设计论文 篇1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以后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工作中,怎样让人才培养和文化产业市场相互促进就是主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根据某科技学院的美术系教学改革实践工作进行分析,先阐述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然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员一些借鉴。

  对于高职艺术院校而言,其中的设计教育已经是该校的教育的特点,不仅只注重理论教学,同时也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从而培养出拥有竞争力的行业人才下面就以“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为基础,对当期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对四位一体教育模式内容的分析

  (一)对艺术素养进行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也非常繁荣,为了达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就应该重视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注意到这一点,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应该针对高职教学的具体情况,对培养艺术素养的方式进行研究,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员。

  (二)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

  业内人士都非常清楚,课堂教学在学校教学中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然后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教案的理解,再加上在实践教学中的个人感悟和启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化课程安排和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基础学习,这样学生就拥有了艺术设计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在不断的学习和沉淀中,准确掌握设计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另一方面,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对行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对工作室教学的分析

  工作室教学可以说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实践,借助学校的工作室进行专业课程的仿真模拟练习,除此之外,也可以进行真实项目的操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次模拟练习自我制定计划,然后进行本专业设计内容的实训,在实践操作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化产业职业情境,同时还可以真实的体验到工作状态,为以后的真正步入职业岗位打下基础。

  (四)有效进行校企合作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教学发展趋势,学校可以提供教学场地和学生,而企业可以提供岗位,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派遣工作人员到学习进行讲座或授课,授课内容和企业的实践岗位内容完全一致,缩短学习和岗位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有条件地去体验真实职场环境,了解和参与实际个案设计操作的整个过程。这种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四点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要有效进行了落实。

  二、建立工作室课程系统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先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随着知识内容的不断丰富,就要和实践结合到一起,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具体情况,增加学生的体验,从而在学习中萌发自我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例如在第一学年,基本上是以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1],在工作室教学过程中,都是针对岗位要求进行的技能知识培训。

  例如课程中的第二种,会涉及到图形创意一课,教学内容是学生需要绘制脸谱,以及进行纸杯图形创意绘画,完成这项基础的教学内容,而到了第二学年,虽然开设的课程较多,但是都是理论知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要以工作室虚拟项目为载体,在教学中让课程内容和工作任务模拟练习相互结合,培训有关的岗位技能,让学习熟悉岗位的工作流程,除此之外,针对不同职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进一步强化职业工作意识,最好让学生达到工作的要求,这才是建立工作室课程体系的根本目的。

  例如进行CI的设计教学中[2],可以把学校所在地某市的城市形象CI设计作为模拟项目,教师只是指导作用,而学生是设计的主体,对整体计划自我制定,在工作室内模仿设计企业岗位分工流程,实践操作中执行定期轮岗制度,最后通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完成设计任务。

  通过这一系列的模拟工作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意,沟通,表达能力[3]。

  在最后一年的教学工作中,这些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学习,通过“四位一体”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都已经储备了非常全面而完善的设计知识,在步入岗位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设计技能和行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学成果可以完全和企业用人岗位进行对接,不需要太长时间的过度,当学生进入企业,拿到岗位证的时候,就直接可以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生产性实训。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文化产业背景下“四位一体”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发现很多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针对当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改革,各个的方法和措施有多种多样,在校外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有效结合,工作室项目教学,优化师资结构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艺术设计论文 篇13

  摘要: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在艺术设计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色彩类课程重构与整合中,需要从色彩课程的教学目标上着力提升学生的色彩辨析、观察、表现力,尤其是在统合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上,更要从色彩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及特点入手,来探析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明确色彩类课程的定位,进而促进学生掌握相应的色彩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色彩类课程;现状;专业要求;重构思路

  色彩类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艺术设计进行视觉表达的最有效手段。作为人类最敏感的视觉信息符合,色彩无疑是最具特色的。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色彩类课程通常是必修课,加强色彩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色彩辨析力、表现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多围绕“色彩类教学”来展开,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探索与整合。但从艺术设计专业性质来看,色彩教学与传统的纯美术专业课程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区别的,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艺术审美性与实用性,往往是通过色彩的理性与感性、色彩的艺术与技术等方面来实现的。

  1色彩类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教学问题

  从专业性质来看,艺术设计不同于传统的绘画专业,特别是在色彩教学上,多从设计造型形式上来讲究色彩的运用,体现色彩的实用性和艺术审美性。然而,在实际课程教学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1轻专业素能重色彩知识问题

  知识教学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对知识的积累与素能的养成有重要作用。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类课程,一方面强调色彩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应该着力发挥色彩在培养学生色彩能力及创新思维上的积极作用。但从实际教学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多讲究对教材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对色彩素能的训练,如在临摹、写生教学上缺乏系统化、技法性训练,更无法实现色彩设计思维的养成。其问题与色彩类课程的教学定位有关,忽视动手实践是主要因素。

  1.2色彩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度不够

  艺术设计本身讲究应用性、实践性,对于色彩类课程多安排在初期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美术训练转向艺术设计教育。然而,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源自美术类专业,色彩类课程具有相似性,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关联,忽视学生的色彩感知与色彩表现能力,在平时的色彩训练上缺乏实践,导致学生对色彩的表达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反而制约了学生对色彩的创新力。

  1.3过于强调对色彩构成的教学

  色彩类课程是多方面的,既有色彩课程,还有色彩构成。从色彩的感知力来看,色彩属于“感知教育”,对色彩的认识应该从客观世界中来发现客观规律,并加以创新运用。然而,色彩构成课程在色彩教学中占比较大,不可否认色彩构成对于提升学生艺术设计具有促进性,但过于强调色彩构成的内涵及特点,往往从技能技法的训练上忽视了色彩教育的本质,不利于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感知。事实上色彩是变化的,任何色彩都是与环境相融合的,通过色彩的分析与对比远比单纯的色彩构成教学更有意义。

  2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对色彩类课程的要求与定位

  2.1艺术设计本身的色彩课程定位

  艺术设计是介于实用美术与纯美术之间,既有两者的共性又有差异性。色彩类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要根据艺术设计的服务领域来科学应对色彩教学。通常情况下,对于绘画性色彩教学多侧重于情感的表达,而对于设计类色彩教学则多侧重于对功能的明确,尤其是在突出受众的审美要求上,还需要从色彩的科学性、艺术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可见,艺术设计对色彩类课程的教学,既要强化设计意识又要突出色彩境界,更要从色彩的经济性上融入色彩的构思与创新。

  2.2艺术设计对设计师的色彩要求

  在艺术设计专业领域,色彩是为了服务受众,并非单纯的抒发绘画者的情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从作品、市场、受众需求等方面,将色彩设计与产品设计相统一。一是要做到色彩的使用是为了满足需求,将产品色彩的设计与产品的功能、外观相联系,突出受众对产品色彩的审美要求,要分析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要兼顾实用性、功能性、审美性的协同。一味地注重艺术审美而忽视实用价值,反而“华而不实”。二是要融入情感表达,作为艺术设计同样要满足受众的情感诉求,要从产品的艺术性上将受众的情感进行表达,通过独特的造型语言、色彩符合来表现丰富的情感。色彩本身是基于主观需求的表现,也是设计师的思想凝结,因此要从设计本质上,兼顾外在形式与色彩情感的关联性。三是要注重艺术属性对功利属性的支撑,艺术设计的服务本质为艺术性、功利性的统一,从作品的艺术性上服务于功利性,就需要从作品的情感因素转向实用层面,抓住色彩构成形式与色彩表现意图,突出色彩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3色彩类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构

  色彩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定位,在进行课程重构时,应该着力从色彩的视觉表达上服务于艺术审美要求,服务于设计师的情感诉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整合。

  3.1强调色彩在视觉思维上的训练

  从色彩类课程资源整合上看,首先要关注色彩思维的训练,结合不同色彩的视觉感知形式,引导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色彩中进行辨析。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知力,特别是围绕色彩视觉表现力,将之与客观事物、现实生活中的色彩进行关联,由此来训练学生的色彩选择力与洞察力。同时,利用色彩原理,将色彩视觉与视觉艺术相融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色彩视觉形式差异中进行反思,理解并运用色彩视觉进行不同作品的色彩运用,并进行效果对比和评价。

  3.2注重色彩语言的训练

  色彩类课程不能将色彩的教学与训练进行固定,而是要从学生的动手实践中,通过对色彩语言的观察与理解,来多方面、多层次的运用色彩语言。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色彩基本要素的学习,并从不同事物的色彩辨析中探究色彩的表现策略;通过对色彩类课程资源的整合,让学生从色彩语言中理解色彩,审视色彩视觉思维训练,特别是在实践中,将不同色彩表达方式进行阐释与分析,结合具体的艺术设计作品来对色彩语言进行评价,从中来表达色彩的不同理解与判断。唯有借助于艺术设计作品的色彩分析,从学生的观点探讨与对比中来增强学生对色彩的判别力,洞晓色彩表达中的不同意蕴和价值。

  3.3强调色彩技法的训练与表现

  从色彩运用上要注重色彩表现技法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足够的技能,尤其是对色彩的感知力,要能够从色彩的情感、体验、色彩的理解与认知中,抓住色彩语言与技法的紧密关系。色彩视觉的表现是多样的,色彩视觉体验是不断变化的。在色彩技法的训练上,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从色彩工具的运用中,从手、眼、脑的协同配合上来增强色彩运用的信心。色彩类课程教学要深化学生对不同色彩表达的认识,要能够从不同的色彩及技法运用上注重学生经验和观念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学生对色彩的运用熟练度。

  4结语

  色彩作为视觉感知的最敏感要素,是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色彩类课程的整合与重构,要突破传统色彩教学的束缚,要深入拓宽艺术设计的色彩应用范围,关注色彩的服务性、实用性、艺术性、功能性,从色彩的感知、色彩技法的训练、色彩视觉的养成上,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提炼与概括,促进学生色彩视觉思维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陆慧.浅谈艺术设计学科色彩类课程的优化整合[J].出版与印刷,20xx(04)

  艺术设计论文 篇14

  摘要:室内设计在建筑环境之中属于一类较为特别的艺术表现形式,其通常和人们日常生活有着较为缜密的关联。持续至今,因为社会大众审美水平大幅度提升,生活需求全面扩张,使得室内设计工作人员不得不强化环境创新改造力度。而进行合理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则可以获取民众愈加深刻的好感,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理念。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针对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以及日后发展趋势等内容,加以有序论证,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启示性功效。

  关键词: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

  最近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同步状况下民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理念得以全面强化,无形之中令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人员面临愈加深刻的挑战危机。尽管说在该类领域之中已然存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始终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总结,特别是关于环保和生态理念的融合。尽快理想化处理这部分问题,将直接决定今后城市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前景。因此,针对当前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并做出富有针对性的改革适应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1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现代室内设计工作的存在意义,就是不断满足人们日渐严格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包括起居环境的舒适美观、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等需求。基于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相关法律法规、设备和原材料性能等因素,因此如今室内建筑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尤其是在环境设计层面上,该类设计活动将细化出工程技术、视觉环境等因素。可偏偏因为设计人员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素养低下,往往忽视以上诸多元素,使得设计过程中出现诸多弊端。具体细节将表现为:

  1.1室内装修设计合理性重视程度不高

  须知现代室内环境设计工作,不单单关注室内设计整体性的合理把控结果,同时还要注意维持室内和室内环境的协调状态,最为理想的设计效果,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以人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奢华和尊贵气息追求,可经过社会持续改革发展之后,现代居民对于室内设计的追求已然逐渐偏离室内设计的宗旨,即透过传统的实用理念开始过渡转接到雍容华贵方向,而广大设计工作人员为了迎合这类风尚,在设计环节中会一味地进行高端技术、原材料堆积,营造出绚丽奢华的气息,使得室内环境设计步入一类完全错误被动的深渊。

  1.2盲目地进行抄袭和模仿,创新意识过度缺乏

  现阶段我国室内设计工作中,涉及抄袭和模仿状况已然是泛滥成群,主要透过设计风格、装修原材料、结构造型等层面予以呈现。当一类区域衍生出一类新生代设计风格、原材料,或是室内造型模式之后,其余行业人员便会纷纷予以效用。整体表现出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工作人员创新能力的匮乏状况,如若此类消极状况无法尽快予以遏制,相信不久之后我国室内设计行业就会丧失原有的生命活力。

  2日后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科学化发展趋势

  2.1尽量满足使用者一切精神功能需求

  室内环境设计的精神功能,能够直接影响使用主体的情感、意志和行动,因此在开展设计工作前期,需要针对相关使用主体的认知习惯、情感意志特征,以及其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加以深入性研究,之后配合不同理论和模式,进行使用主体情感适当程度地冲击和影响。如若室内环境可以愈加突出地进行特定构思或是意境表现,便会衍生出愈加强劲的艺术渲染能效,进一步在精神功能层面上发挥出合理的推动功效。

  2.2室内设计要尽量遵循自然化的艺术控制理念

  经过民众环境保护理念持续强化之后,室内环境开始被要求塑造地愈加天然和绿色。主要是因为在全面推崇高度现代化设计理念之后,尽管人们起居生活质量得以有机改善,但是却发现失去了以往传统的民族气息。因此日后室内环境设计要同步贯彻现代、自然和传统化规范要求。特别是经过社会物质财富日渐完善之后,民众开始主张透过屋的堆积弊端之中挣脱出来,进一步想方设法激发出各类物件之间的统一整体美感效应。具体来讲,作为现代专业化室内环境设计人员,要持续研习掌握最新高端科技,令室内环境彰显出声、光、色、形绝佳的匹配效果,最终过渡成为高速率、多功能且值得人们称赞的环境。如今国际诸多高端的室内设计,已经开始朝着高技术、高情感化等方向过渡延展,所以我国室内设计人员应该不断加大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态度基础上,注重凸显人情味。相信长此以往,势必能够设计出高端技术和情感交互式融合的室内空间作品,进一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3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确保建筑室内空间同步彰显出合理的美观、环保和舒适特性,就必须要求设计人员预先进行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最近阶段,我国艺术设计领域获得持续性地改革发展成就,并且一一地贯穿融入至最新的建筑室内设计项目之中。为了进一步改善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作为现代化室内设计人员,要不断创新艺术设计形式和理念,科学研究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趋势,进一步竭尽全力促进建筑设计工作的长远与科学性发展结果。

  参考文献

  [1]傅娜.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xx,25(06):137~168.

  [2]曾扬君.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xx,26(21):144~158.

【艺术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艺术设计论文提纲12-29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致谢12-29

艺术设计论文致谢词02-20

艺术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本01-09

艺术设计论文致谢词范例06-20

艺术设计论文致谢词范文01-06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范文02-25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参考文献06-18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