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农业发展论文

时间:2022-11-04 18:39:48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农业发展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业发展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1

  徐州市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区,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自然资源优越,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的理想区域。同时,徐州地处交通枢纽,物流快捷,又处欧亚大陆丝绸之路的陇海线东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端,对开拓欧亚、东南亚、非洲的海外市场,搞活流通条件十分便利。这为徐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有利条件。

  一、徐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培植区域主导产业

  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把实现农业产业的“高效化、基地化、规模化”作为工作重点,做大做强奶牛奶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和食用菌等四大产业。同时该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铜山区环抱徐州市,拥有百万人口大市场作依托,这是该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优势。围绕服务徐州市场、占有徐州市场、打进大中城市和扩大出口等,扩大蔬菜、花卉苗木、时令瓜果种植以及畜禽、水产、特种养殖等,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铜山区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还大力推进农业“三新”工程,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装备农业,广泛应用新型成果。

  (二)科技转变传统农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优势

  徐州市丰县瞄准国际市场,突出地方特色,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战略,产品主要外销,发展了创汇型农业发展模式。该县制订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一核三副四带”规划,即以县城为核心,促进华山、欢口、大沙河三个副中心和以丰县境内的主要干道徐丰路、丰砀路、丰金路、丰单路等为框架的四大经济带建设,因地制宜地推经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明确优势主导产业,形成高效化、产业化、规模化的优势。

  (三)加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构建网络销售开拓市场

  徐州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副产品能顺利进入市场实现价值发挥了“桥梁”作用。沛县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近500个、铜山区390多个。邳州市银杏、大蒜、板材三大特色产业走出国门,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四)强化农业发展信息服务,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目前徐州市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建立了徐州农村工作信息网、徐州林牧渔业网、徐州农村科技信息网、徐州农业信息网、徐州农业开发网、徐州农业商务网、徐州农业资源开发网、官山镇政府相关网站等。强化了农业信息服务,提高了农业信息化的水平。

  二、徐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徐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现实农业生产力的落后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高标准矛盾十分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优势尚未充分挖掘

  徐州市农副产品种类繁多,蔬果品种尤为丰富,如丰县的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牛蒡、芦笋等20余个品种。但这样的丰富资源并没有使其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优势农产品也没有形成优势拳头产品,更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乏力

  表现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金融支农乏力。

  (三)农业机械装备不足

  农业机械以运力为主,农副产品和畜牧养殖机械较少,现代农具更少,农业生产仍以人力和简单的农具为主,机械动力所占比例较轻。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手里缺少资金,购机补贴资金不足,难以满足农民需求;再者,近年来石油价格一路上涨,抬高了农机田间作业成本。

  (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

  近年来,由于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加速,农村中年轻的、有文化的、有技能和特长的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而留守人员文化程度偏低,不具备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所需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农业社会化服务滞后

  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特别是信息和技术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调整结构的需要。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六)品牌带动效应有待提升

  徐州市普通、初级、粗放型农产品比例大,品牌、名牌农产品所占比例小,市场占有率低,产地环境优势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

  三、徐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研究

  (一)树立现展理念和现代管理意识,为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提供理念支撑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徐州市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内容通盘考虑,认真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由弱变强。同时,农民也要自觉学习现代知识,适应现代社会环境,运用现代技术和经营理念来组织生产,以市场需求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新科技、新成果;懂得经营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强化“三农”投入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本支撑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投资。目前,徐州市现代农业呈现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一是政府宏观的财政投入,这是保障现代农业良性健康发展的基础动力;二是政府宏观的政策投入,这是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环境支持;三是金融资本投入,这是现代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金融支持。同时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建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逐步建立农民筹资投劳、政府持续投入、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注重科技开发和信息化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科技的不断创新与持续突破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农业科技既能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工商三业并进,从而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作用极其重要。所以我们要借助于政府宏观政策的倾斜,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教学、研发、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建立一批有优势、有规模、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基地,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同时要加强农业机械装备,提高农机化水平。我们还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进建立农业信息网络系统,采集、加工、传播农产品市场经济信息和供求信息,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进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步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徐州市目前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土地投入产出率的双重偏低,一个不容掩盖的原因就是农民综合素质的先天发育不足与后天优化滞后。培育新型农民应侧重于这几个层面:一是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利用义务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的基础文化素质;二是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指导,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流动配置,全面提升农民的市场竞争素质与市场开拓能力;三是主动探索创业农民培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资本投入,培养与造就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能手,全面提升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基础支撑

  建设现代农业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而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生态环境脆弱问题,加强高效产业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效农业投入大,风险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保险机制。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基础条件。

  (六)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市场支撑

  根据徐州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兴办和扩建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形成产地市场、专业性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加强信息和营销服务网络建设,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地方农业信息网,加快与省内、国内其他农业信息网的衔接。搞好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价格信息、质量信息、新品种开发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的搜集、研究、分析预测和传递,切实做到根据市场导向引导生产、指导营销、规避市场风险。高度重视农产品销售工作,通过在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举办各类交易会、展销会、经贸洽谈会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品促销活动,不断扩大销售半径,拓展农产品交换空间。要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要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不断拓展农业服务内涵,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充足有效的社会化服务。要健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政府还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加快土地流转,对于提高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增加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入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徐州市将在生产方向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经营方式向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组织方式向企业化、合作化发展;服务方式向社会化、多元化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并在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农产品品牌化营销、农业发展国际化合作以及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力度,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强化政府推动、市场带动、科技支撑、政策宣传,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农业发展论文2

  一、建立农业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方式

  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是单个景区或单个城市的问题,如何发展全省区域内城市农业旅游合作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河南省在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有29个,其中郑州8个,新乡5个,洛阳4个,焦作2个,仅这5个城市就占了19个。由此可以得出河南省内农业旅游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了以郑州、洛阳、新乡、焦作为核心的农业旅游核心区,而其他地方发展缓慢。所以要实现区域农业旅游合作的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实行区域旅游功能分工,打造农业旅游核心区。进一步发展郑州、新乡、洛阳、焦作的农业旅游,重点打造“郑州+洛阳+新乡+焦作”核心区域,带动周边城市的农业旅游发展,促进区域联合。进一步提升核心区域城市的农业示范旅游区,加快产品的转型和升级,做大做强,注重细节和品质服务,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其次,建立区域内精品农业旅游线路。精品农业旅游线路的建立对于区域内城市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实现区域农业旅游的合作,依照河南省各地市中农业示范区的分布,可以制定以下几条精品农业旅游线路供游人选择: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区+临颍县南街村郑州丰乐农庄+新乡七里营刘庄+新乡七里营龙泉村+林州市太行大峡谷郑州富景生态旅游区+沁阳紫陵万亩果园+重渡沟风景农业旅游区

  二、提高农业旅游景区的旅游设施建设

  农业旅游景区同样可以成为一个优质景区,把园区景观设计的精致而宜人,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相当于农家乐接待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塑造一个整洁、温馨的主题小酒店甚至小型度假村,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三、加强农业旅游的管理与服务意识

  农业景区不论大小和定位高低,都应让人感受到热情、周到、温馨的服务,具有亲和力。旅游管理人员应开阔管理视野、转变经营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和综合素质。解决目前某些景区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低层次经营,不重视深度开发的问题。

  四、注重旅游产品的细节设计,开发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

  发展农业旅游应注重旅游产品的细节设计。园区绿化应到位,做到绿草盈盈,鲜花盛开。即使是厕所屋顶也种有鲜花,既可以帮助厕所消除异味,又达到了美观漂亮、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的效果。比如鄢陵的花木基地,可以设计亲子戏水区、花卉迷宫、浪漫小屋、蝴蝶甲虫生态馆等不同区域,同时还可以制作与花卉有关的食品,游客可依序参观、品尝。还应开发特色的旅游体验性产品,具有放松、怀旧、传统、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的特点。例如信阳毛尖茶生产地、新郑好想你枣园可以吸引游客亲自采摘,体会干农家活的滋味;信阳水库可以让游客吃当地渔产品,体会风味餐饮;与此同时,还体验旧时期乡村生活和乡村闲住、散步与漫游、钓鱼、节庆风俗、打猎等。使游客在参与休闲的同时学习乡村知识,丰富体验经历,为游客提供朴实、舒适的氛围,满足游客的求知心理。

  五、设计与当地及景区有关的旅游工艺品及宣传手册

  农业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应具备极强的商业经营意识,要重视发展规划和宣传材料,设一些旅游商品展销点,用来展示当地自行设计生产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并且要注册自己的商标,这样可以有效的宣传景区及产品,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所以应进一步开发河南省旅游合作的农业旅游特色项目,可以把区域内农业旅游示范区整合起来,形成有特色的旅游线路,有利于塑造品牌竞争力,提升区域内品牌形象,丰富旅游产品的体系,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农业发展论文3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运用新的科学知识,采用新技术手段,运用新的方式来生产创造并将经营模式科学化,从而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最终达到显著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过程。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科技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走农业科技创新之路是必然选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

  现代农业发展较之于过去的传统农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农业高度依赖农业科技创新,要想真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当前西方国家优质低廉农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对我国农产品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由此可见,农业科技创新仍然是当前国际农业竞争的核心。要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的四川,近年来农业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实现了以占全国4.5%的耕地,养活全国6.8%的人口,并且常年对外输出大量农产品和劳动力。同时,我们应当客观清醒地认识到,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并不突出,一些方面甚至还比较滞后,只有开发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增强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农民增收的必要性,对于四川省来说,迫切要求农业科技创新更上一层楼,不断推陈出新。

  二、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全国大多数省份农业投入总量不足,四川省也不例外,由此导致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偏低。近年来,四川省对农业科技投入已经有了显著的、大幅度的增加,所投入资金的总额在20xx年一年就达到了36.62亿元,其投入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如此,四川省农业投入比例占全省农业GDP比重仍然较小,不到0.49%,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20xx年至今,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仍然较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科技发展的现实要求。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而目前四川省农业投入和农业科技创新获得的资金支持与本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极其不匹配的。

  (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但要满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特色优势产业原创性技术成果不足,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蔬菜、水果、花卉园艺、畜牧等产业的种源培育多采用“模仿式”或“转化式”,缺乏原创性技术成果;理论成果多,但在农业生产当中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偏少,具有重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不多,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科技成果少,科技含量亟待提升;一些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技术集成配套研究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产品缺乏深加工技术,导致产品单项成果多,深加工配套精品成果少。

  (三)农业科技培训不够,农业科技应用主体素质不高

  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相比,四川省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3%。根据调研统计,四川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人中,每年有70%以上放弃留在农村务农选择外出打工或是进入城镇自主创业,真正留在农村务农的,就是俗称的“99、61、38”部队,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留守在家的妇女。弱势群体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多采用传统、老套甚至是低效益的生产经营方式,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主客观能动性偏弱,先进技术、实用技术在农村难以得到推广,由此也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随着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出和农业比较效益日渐偏低,这样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并很难解决。

  (四)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四川省乃至我国目前的科研申报、成果评价以及与职务职称级别待遇挂钩的体制机制,导致了多数科研人员为了科研而科研,重科研轻转化,农业科技项目与成果同农民、企业、产业基地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未能紧密结合。二是各个科研院所对于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往往是独立的,自主完成科研工作各个方面,如课题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开展,成果的申报转化等,由此导致各个科研单位之间缺乏合作,科研力量较为分散单薄,难以形成科研综合实力,科技资源也难以共同享用。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配机制不完善。在当前体制下,政府决策和行政推动在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和农技推广方面起了主导作用,而大部分申报成功的课题结项以后,其成果的实际转化率和应用率偏低。

  (五)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缺乏

  四川省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人才缺乏是其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省由于缺乏掌握农业尖端科技的人才和引领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难以启动,即使开展,也成效甚微;同时,缺乏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开拓创新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滞后;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省会成都,或是绵阳科技城等发达地区,而在甘孜、阿坝、凉山等边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匮乏,甚至还占不到全省的19%。以上情况严重制约了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省、市各级农业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逐年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四川省应抓住机遇,积极策划和开发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向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倾斜。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引,使用金融资金、外资和民间资本,争取使银行业、信用担保业、风险投资业、保险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四川省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高,这与农业科技创新投资主体单一、缺乏息息相关,因此,应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并建立多种渠道的农业投资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方面应加强四川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创新团队建设,将农业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应用,配套协作,针对产业链条技术需求,创新和集成综合配套技术体系,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另一方面,应重视各地市州农科院作为连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中间角色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各地市州农科院在四川省区域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作用,理应加强其作为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和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经营性农技推广体系相比,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二者有机结合,将有效引导和鼓励企业、农户、农业协会等社会资源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来。

  (三)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

  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事农业经营主体的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积极为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有针对性地将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及农村服务业等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既懂得耕种栽培、养殖、服务,又能将一部分人拓展经营规模,成为产业大户或经营销售大户。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农村的农技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只是不断更新,跟上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步伐。通过培训,使得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的需求变化。

  (四)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一是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健全包括项目申报、研发、成果转化、市场经营、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税收、土地、资金、市场、人才、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建设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体制;二是要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提供基础设施、信息等服务,积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点建设,建设发展实验室、农业数据库,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现代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同时,注重对农业管理人员和信息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多渠道整合农业科研单位的力量,使其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将科研项目、成果与市场需求和农民生产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使农业科研成果真正能有效转化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产品与科学技术;四是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的管理机制;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予以奖励,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各司其职、各尽其才。

  (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没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四川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就很难取得突破性成果。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办法,例如:积极利用政策支持和资金鼓励,引进年富力强、学科知识过硬、知名度高的农业科技人才,他们将准确把握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带领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一些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也培养选拔出了优秀的青年骨干,根据科研方向的调整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学术引领人重点栽培;在农业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为提高农业科技知识的应用和转化能力,就必然要增加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培训和学习深造。农业科技人员除了提升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外,还应该增强市场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使之成为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科技人才。

农业发展论文4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今后15年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首先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继续把发展农业放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约占世界22%人口的举世瞩目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我国农业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低,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多。虽然我国粮食总产1994年与1952年比,增长了3倍,但人口增长多,就增的粮食被新增人口所消耗,1994年人均占有量379kg,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农业的任务艰巨。

  为了摆脱我国农业的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投入,从根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首先,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提高防洪能力。我国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河流中下游地区、分布着我国1/3耕地,居住着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可是,这些地区地面高程一般在江河洪水位以下,是历史上的洪涝地区,历次洪灾,都会给这里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如1991年淮河大水,大片农田受淹,粮食减产2×1010kg,直接经济损失700多亿元,几乎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40年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和。随着经济的发展,洪灾损失虽不像贫穷地区闹水灾出现的灾荒现象,但损失会更大。因此,必须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在加高加固堤防、清除行洪障碍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的同时,兴建必要的骨干枢纽工程。提高防洪能力,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造安全稳定的条件。

  其次,努力发展农业灌溉面积。我国灌溉面积49330万公顷,其中旱涝保收面积3400万公顷,大面积的商品粮基地,吨粮田和经济作物高产区都分布在这里。每年实际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2/5,但提供的粮食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灌溉是确保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条件。从统计资料分析,1990~1994年,5年平均冬旱面积达1330万公顷多,特别是北方冬春连旱,而现有灌排基础施设老化失修,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必须在维修现有灌排设施,提高效益的同时,根据我国水土资源条件,适当增加农田灌溉面积,并发展节水灌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供水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水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峻。

  第三,加速中低产田改造。据统计,全国共有易涝耕地约244600万公顷,盐碱地约733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黄河中游和西北内陆河流域,南方地区共有渍害低产田733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滨湖圩区。我国高中低产田之间粮食单产平均每公顷约相差1500kg,如果每公顷增产375kg,全国可增产1.5×1010kg~2×1010kg,如东北地区,对低洼易涝地进行整治,打井种稻,以稻治涝,生产优质大米,产量即可翻番,效益十分显著,因此,结合除涝改碱、治渍,加速中低产田的改造,潜力很大。

  第四,大力依靠科技兴农,我国农业生产要具有后继能力,更多地要靠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度的技术改造,向现代农业迈进,一方面应注意研究和推广适用农业生产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各种优良品种和作物栽培技术,使农艺科学化,另一方面,必须继续发展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肥化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状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使我国农业发展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新阶段。

农业发展论文5

  一、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操作性建议

  1、农业经济与投资相结合

  发挥和引导以农户为主体,多渠道投资相结合的格局形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各类股份合作企业。大力促进投资的有效利用,鼓励农民把资金集中起来,利用闲置资金最大限度地发展农业生产上,银行机构方面要放宽信贷政策,扩大信贷面以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投资。各级各部门引用资金或发展农业联营项目,向各种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倾斜,对主导农业产品和市场潜力大的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对农业型产业基地加大扶持力度。

  2、农业经济离不开政策力度的支持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政策与体制创新,探索各种农业经营方式,寻找乡镇企业的优势,创造新条件,以优势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本区域现有的品牌为基础,切实培养、组建和壮大符合经济规律的,加强乡镇企业的战略性,使发展较强的优势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3、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参加相关农业技术培训

  农业部门更要支持建立更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的能力培训,加大农业教育基础和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农村中青年群体抓住参加农大、夜大、电大等技术培训机构的学习机会,扩展教育、深入教育,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的新观念型农民,同时,应根据本地区农业特色,有针对性地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并开展多渠道形式的阶段性的技术与教育培训,培养出新一代具有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与农业知识的新型高素质农民。

  4、以市场为导向,加事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通过对农业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与调整,进行专业化生产,集多种经营方式于一体的经营方式,以市场为依托,带动农业基地生产,与基地农户联合,开成种植、养殖深加工产业,形成以生产、供应、销售为一体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市场化企业运作机制。

  5、加大“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带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都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依赖的东西。农业产业的品牌意义,需要根据农产品的特性、消费都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进行定义,如市场价格导向与文化传统等,塑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头的品牌。目的在于如一提到蔬菜,消费都自然就会想到这个品牌的其它属性,如价格、品种、质量等。建立农民广泛参与一些各种合作组织或博览会,这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巩固品牌形象有相当重要的熏陶作用,通过企业化的经营、管理,以农业人的身份人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民职业化。这种模式是建立品牌声誉制度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向市场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6、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和调整结构,建立相关的科研机构,建立高效、开放、协作的运行机制,以从事农业相关的病虫灾害规律与防治的研究,进行农作物高产、高效综合增产技术的开发和农业资源发生、发展的规律等研究,以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真正目的。同时,成立以各省市级农业组织为中心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开发,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现代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完善技术咨询服务,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展第三产业的建设,以发展农业科技培训,信息技术服务为主。

  7、提高土地的多种方式运用

  在农业经济中,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最主要的运用方式,它主要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养分,从各种耕作措施和田间管理等都可以有效改良土壤,也有的地方进行种植植物进行改良土地,以改善土壤,增加土地的营养成分,以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以增加土地的产出率利用率,促进农为经济的发展。

  二、结尾

  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是从根本上有利我国农业长期战略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各地方、各部门坚持农业经济的状况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而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

农业发展论文6

  1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信息平台

  我国关于农业科技以及农业科技企业的信息大多被农业部、科技部和工商行政部门掌握着,而这些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公开的,缺乏有效科技信息平台,风险投资机构较难获得,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了解也有限,可能由于这些信息的不对称引发“柠檬市场”现象,使得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效率低,成功率低下,甚至还会影响风险投资于农业的信心,减缓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2缺乏专门的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中介机构,难以实现风险投资和农业项目的对接

  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是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的成功对接是农业风险投资的实质,农业整体利润水平低、风险大、企业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其难以获得风险投资,虽然社会上已经存在一些中介机构和科技中介,但是专门以实现农业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的规模性机构极少,在我国,一些农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科技与风险投资的结合,但是成效较弱。20xx年由国内26家知名创投机构组成的现代农业创业投资联盟在“农业硅谷”杨凌成立。该联盟依托杨凌示范区体制和政策优势,引入创业投资资源,开展项目交流、推介、投资活动,搭建创投机构与农业企业合作平台,但是其覆盖范围较窄,其作用的发挥存在区域局限性。20xx年由科技部主办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从全国入围的1700多家农业科技企业中最后选出120家企业进入决赛,但是最终真正实现成功对接的寥寥无几。对接平台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

  3农业产业化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

  农业产业化组织和龙头企业是带领农民开拓市场的主要力量,据了解,目前,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28万个,带动农户1。1亿户,农户年户均增收2400多元;以杨凌示范区为例,截止到20xx年底,杨凌示范区一共有8家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但是由于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优质原料基地缺乏,一些企业主要是初级加工,精深加工比重小,附加值低,利润少,辐射范围有限。未能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反而成为了农业产业发展的软肋,影响了龙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无法延伸产业链,企业物耗高,产出效益却很低。高档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4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方式僵化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以政府为主导,多是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对《档案法》相关规定缺乏良好的执行力,未能对档案实现统一化、精细化管理,确保档案保存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安全性,提高档案保存效果和质量;未能很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在技术推广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公司+农户”的推广模式,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科技示范区模式、专家大院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公司(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等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

  5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5。1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充实风险投资的资金数额

  充分发挥以政府为背景设立的引导基金、农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适当扩大规模,引导投资,但不参与管理,放权于风险投资企业,让利于风险投资资金。引导商业银行、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大型企业以及富裕的家庭和个人进行风险投资。放宽政策限制,加强政策引导力度。至20xx年,全国范围内,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结余1万亿余元。据统计,截至20xx年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部分资金已有387亿元,这部分资金亦具备入市可能。放宽政策限制允许这部分资金进入风险较低的风险投资项目将极大的扩充资金。

  5。2健全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的退出渠道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积极发展完善创业板块和中小企业板块,使中小企业板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二板市场”,创业板块成为“三板市场”,为我国农业科技企业上市提供途径;支持鼓励农业科技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与财务结构,鼓励中介机构加强对其辅导力度,以促进其直接债务融资;探索利用产权交易市场为小微农业科技型企业股权流转和融资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利用信托工具支持自主创新和农业科技企业发展,推动公益信托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积极发展并购、管理层收购、股权转让的方式,完善并购、收购、转让、清算机制,探索新的退出方式,如抵押担保退出,就是风险投资公司寻找到了新的投资者,并且在转让后,仍负有保证并购方实现最低约定收益率的责任。

  5。3完善农业风险投资的支持体系

  5。3。1法律、政策、法规建设

  法律层面上,为了推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快以下几方面的法律支持:一是关于企业制度;二是关于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三是鼓励在农业科技领域投资的法律法规。制定这类法律的目的主要是保障投资者利益和吸引投资,同时也有助于引导资金投向,规范政策的执行;四是规范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运作的法律法规,这是风险资本的操作依据和指南。税收层面上,通过对农业科技企业进行增值税转型、对风险投资公司可实行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减免从事农业技术开发的科技人员的个人所得税、进出口的关税优惠以及对入驻农业园区或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的风险投资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监管层面上,专门设立的政府监管部门是强有力的监管力量。政府监管可以发挥政府的中心地位优势,有利于集中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动向,使政府制定具有统一性和广泛性。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市场的监管职能。政策层面上,从宏观方面来看,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发展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要想更好更快的推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关键还在于政府角色的转变,从微观管理层面脱离出来,充分发挥其在宏观管理方面其它组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即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体系运作过程中,政府应从直接投资角色转向间接扶持或引导角色,着力从完善相关的扶持配套政策、提供更大更合理的风险投资活动平台、建立公平合理的交易制度、完善监管制度等方面入手,为农业科技领域创造良好的企业生产和发展环境。

  5。3。2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中介服务机构在创业风险投资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连接和协调作用,其专业性、全面性、中立性等支持使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在各个层面拓展业务成为可能。在原有一般中介机构和专业化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标准认证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的基础上,一方面实现各中介机构的一体化,成立专门的协会组织;另一方面建立政府主导的专门中介机构专门服务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

  5。3。3建立多层次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

  借鉴境外经验,设立投资者权益保障机构,成立风险赔偿基金。在我国,可以考虑成立风险赔偿基金,由券商按交易额一定比例缴纳,证券交易所负责管理,用于补偿投资者因券商经营不规范、破产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及早建立赔偿基金将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有利于社会安定。建立政府引导的农业科技保险体系,由于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性,农业科技保险也具有公共性,这一性质要求农业科技保险必须由政府出面与保险公司合作,并监督其运行,在科研阶段、成果转化阶段以及产业化阶段分别提供不同的保险项目,一旦风险发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也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5。4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发挥杠杆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一定程度上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的不完全耦合性,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对风险资本的吸引能力受到约束。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有必要设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来吸引风险资本投资于农业科技企业,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

  5。5建立产品标准体系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隐患,类似有机农业等领域的农产品诚信体系受到质疑,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控制。

  5。6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经济优势

  目前我国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700多家,可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组织带动作用,联合农户,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还可以龙头企业为首联合农户建立和完善合作社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并且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积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7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在技术推广上,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改变政府为主导的推广模式,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府的监督引导作用,积极发展科技特派员模式,努力探索科技示范区模式、专家大院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公司(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等模式。

  6结语

  我国农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以及农业科技产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供其发展所必需资金的最有效和持久的源泉。尽管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随着学术界的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以及社会实践对理论的丰富,我国农业风险投资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农业发展论文7

  一、突出抓好粮食高产创建

  按照国家农业部的要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更大面积、更广范围内创高产。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方向,继续把粮食高产整建制推进作为工作重点,把万亩示范片成功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工作机制,由片到面,向所有乡(镇)、所有村(屯)推广,覆盖更大范围。同时,积极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相结合,改善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在农资供应、耕作收获、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辐射带动全市粮食实现更大面积均衡增产。

  二、集成推广重大增产增效技术

  一是推广良种良法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培育推广一批优质高产、安全性好、抗性强的玉米、水稻新品种,配套选择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玉米螟、农区统一灭鼠、玉米保护性耕作、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等一批技术成熟、实用,覆盖面广、转化力强,能够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二是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科技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其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扩大影响力,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新优势。三是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型利益机制,围绕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组织联合攻关,破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推广“瓶颈”难题。四是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组织人员到农业发达地区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拓宽视野,创新思维,努力向农业新领域研究发展,加快构建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五是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加大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有益探索的同时,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学用新技术。

  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立足农民需求抓培训。针对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重点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有效形式,多渠道了解农民需求和愿望,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实现培训与需求有效对接。二是统筹整合教学资源抓培训。坚持“就近就便、相对集中”的原则,搭建灵活多样的培训载体,架设全覆盖型教学阵地。继续发挥市(县)两级涉农培训机构的主体作用,抓住关键时节深入村屯、田间地块全方位为农民提供优质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三是统筹整合师资队伍抓培训。打破区域、院校、身份界限,统筹整合各级培训师资力量,聘请国家和省涉农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致富能手、“乡土专家”等作为培训教师,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一是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争取和扶持力度,引导农民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从注重数量增长向质量规模效益转变。大力推进大田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充分利用奇瑞重工、吉林康达农机、四平顺邦等多家大型农机企业座落四平的优势作用,着力研发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等现代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装备,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利用效率。二是积极推进实施“惠农通”农业信息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和农业设施物联网建设,全面改善和提升农业信息服务功能,着重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大面积推广伊通县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技术。紧密结合全市各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用肥习惯,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为农民提供简便、快捷、有效、实用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力争到20xx年,在全市范围内普及推广,受益农户达到40万。

农业发展论文8

  内容提要:本文揭示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是机制滞后,因而,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就是进行机制创新,它主要包括: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对策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 。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就是这样紧缺的农业资源,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它们日趋减少。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现行的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在这种模式下的农业,环境被农业生产者当作资源自由获取和废弃物自由排放的载体,其结果导致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制滞后: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作为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农业的新的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公众的热情支持,而恰恰是在这几个方面,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

  1.政府推动机制紊乱。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表明,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和驱动力量,循环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基本上靠的是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法可依。第二,政府各个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央政府还没有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地方各级政府有关规划也不明确。第三,各级政府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第四,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第五,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不顺。第六,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正因为如此,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并不大,与我们的期望值相比差之甚远。

  2.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生产者内在动力不足,对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强,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污染了环境。第二,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不足。第三,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3.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参与的权利、责任以及具体程序的规定不明确。第二,由于信息闭塞,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造成他们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意识淡薄。第三,中国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非官方的绿色环保组织,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少了一些必需的中间环节,极大地影响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三、机制创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1)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除了认真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已有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法可依,同时,还应注意立法的质量,使该法律的可操作性强,用它来规范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合理规划,整体协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可“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3)完善政策。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4)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5)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2.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农业生产者的成本——效益驱动机制和公众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驱动机制,将“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转变为“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激励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政府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以解决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的难题。

  (3)通过政策调整,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可图,使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3.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农业生产者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明确三者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三者互动的参与机制,这是十分重要的。

  (1)规范政府参与职责。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各个部门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管理体制和制度,搞好规划,引导、激励农业生产者和社会共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各个部门应彼此协调合作,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促使农业生产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2)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农业生产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业循环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在于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清洁生产,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者宣传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行为能落到实处。

  (3)增强公众的参与责任意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广大公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经济效益,才能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和印发宣传品等,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农业循环经济知识,定期发布有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享有知情权,通过参与,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使公众能把环境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从而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变成公众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xx.

  [2]冯之浚.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C].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农业发展论文9

  农村经济发展在国际上的任何国家和地区,均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不同的国家所面临的农村经济发展上的阻碍也不尽相同,但各个国家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大体可分为三点,即农村与农民以及农业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我们常常谈论的“三农”问题。在国际领域中,三农问题存在的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原因在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所产生的差别,或不同国家领土方面因素的制约造成的。在我国,由于领土面积较广,因此“三农”问题独具特色,只有搞好“三农”问题,才能对农村的经济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自身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了解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在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在中国,从古至今,均十分注重农业经济发展。在古代,农业所占得比重更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对于农业问题的研究,我国有着较为深远的历史。直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开放,农业逐渐缩水,在农村的务农人员已经逐渐减少。但农业所占国家整体产业的比例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比重。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的比例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6倍以上。这样大的比例令国家xx必须把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提到一定的战略高度。只有农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才能够带动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经济。

  在过去,我国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土地的归属问题。二十世纪时的中国,地主横行,贫农受地主压榨,难以维持生计,导致农业问题较为严峻。自新中国成立,实行了土地改革,取消了地主制度,令每位农民都得到了土地,从而解决了上个世纪农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土地。时至今日,我国农业又面临了新的问题,即农村闲置人口过多,导致有效劳动力的浪费以及就业问题等等。过多的闲置人口,导致农村人口的平均GDP难以快速提升,整体的生活水平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较低水平。我国政府对此现象极为重视,并作出了一些列的举措,鼓励农村闲置人员进城务工,并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领导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创建特色经济体制等。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实现我国所有农村都达到小康水平,仍然有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存在,任重道远。

  我国的农村、农业以及农民这三者之间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点:1、农村人口由于闲置过多,社会进步较为缓慢,创新思维较为匮乏,导致人均收入极为低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物质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逐渐提高,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均有着不错的提升,但农村却由于经济落后的原因,无法跟上城市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从而导致城乡人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所享受的物质水平以及精神文明越拉越大。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提升。从而导致了较为严峻的“三农”问题发生。2、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经济水平发展迅猛,各种非农业产业不断崛起,迅速发展,令我国的城市整体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交通逐渐发达,服务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多,医疗卫生逐渐与世界接轨,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然而农村由于发展较为缓慢,交通与城市相比不够发达,农村医疗环境的恶劣以及农村服务行业的缺失,导致农村的整体服务水平以及所享受的资源与城市难以比拟。从而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有进一步的拉大。

  面对我国当前如此严峻的“三农”问题,只有进行有效地农业经济改革,才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从而达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的,全民达到小康水平。

  1、贯彻落实农村的土地改革,进行规范化管理。令我国农村的土地归属清晰化、明确化。在我国现有的有关农村土地的法律条款中,仍存在许多漏洞,这种不够健全的法律体系导致在农民与农民之间进行土地转让交易时,产生了许多摩擦和矛盾,令土地拥有者的自身财产受到侵犯。对于拥有土地的农民,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规章制度,维护其土地有所权,令土地拥有者能够有效地在一定条件下保护自身的切身利益。这种法律制度上的完善,会大大减少由于农民之间土地转让时产生的矛盾,从而争取保证每位农民的利益都不受到侵犯。与此同时,加大对农村人口的扶持政策,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令每位农民能够在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得到生活上的稳定。

  2、对农村户口进行完善和改革。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户籍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由于不同地区的户籍所享受的待遇不尽相同,致使人们盲目追求对自身有利地域的户籍,从而出现户籍的遗漏和假户籍的出现。我国的这种现象十分严峻,其他国家基本看不到这种现象。这种户籍制度上的弊端严重阻碍了我国对于人口的划分,从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许多人口流动方面的问题。导致农村人口不明的流失以及黑户的出现。只有对这种制度进行改进,将户籍和利益彻底断离,才能解决农村人口流动所产生的问题。

  3、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的服务行业,提升农村的医疗上水平,从大的方面,提高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以及保障。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有着一定的差距,卫生水平也较为底下,导致农村人口疾病的发生率较城市人口多,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农村人口得经济负担。只有将农村人口的卫生水平进行提高,并完善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才能够令农民得到更好的保障,争取做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所享有的保障达到一致。

  4、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从根本入手,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并在此期间,加大农村城市化,从而实现我国走城镇化得宏观战略。

农业发展论文10

  环境问题已经逐渐的演变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以往我国工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是将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为了能够使得工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农业等相关的领域其实都是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的,但是现在,以往我国工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逐渐的演变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主要阻碍性因素,为了能够使得我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使得我国各个行业中的相关企业逐渐的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就需要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这个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1.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

  1.1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农业生态环境其实是人类生态和农业经济发展进程得以向前推进的基础,能够在农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1.2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够为农业生态环境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本要求中的一个,指代的是既能够满足当代人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又不会使得后代人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受到负面影响。

  2.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

  2.1使得农业占据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工业得到发展之后反哺农业这样一种模式,工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是一定需要得到农业的支持的,假如说缺少了农业这一个基础,工作发展的持久性想要得到保证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了。所以在我国各个领域中的相关人士予以三农问题充分的重视情况之下,一定要为农业生产环境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提供充分的支持。现阶段我国提倡的是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但是想要解决三农问题是需要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的,从而就能够使得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

  2.2能够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三农问题长时间以来都是我国农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三农问题也是能够从直接的层面上对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速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因此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都在致力于找寻到一种能够使得三农问题得到解决的有效的方法。三农问题涉及到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农民增收,想要使得农民获得的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是需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在农民的收入增长之后就能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活动中去,从而就能够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这样就逐渐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三农问题从本质的层面上得到解决。

  3.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到的措施

  要想从根本的层面上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促使农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就需要依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农业生产方式。比方说黄土高原以及南方丘陵等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就应当科学合理的选择农业生产方式,适合开展农业就开展农业,适合开展林业就开展林业,科学合理的对耕地资源加以利用,这样做既能够使得经济层面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也不会加剧本就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此外在北方土地荒漠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不适合过度开展农业的地方是可以发展耐寒性比较强的林业的。重视出来的树林不单单能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也是可以为农民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益的,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这种措施的有效性是比较强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呈现出来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只有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好才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在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增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力度。所以,要想使得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就需哦啊对生态资源展开保护,也需要使得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农业发展论文11

  一、都市农业及其相关概念

  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临近都市以及都市辐射区域内的传统农业,受城市发展理念、发展形态和产业特征的影响,借助城市化发展成果,利用城市提供的生产要素和市场,依托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在发展方式、内涵和目标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转变且形成了独有的特征,在服务城市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概念界定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他认为,都市农业是“与城区内的各功能区域或围绕在城市周边的特殊形态的农业,与城市功能相互依存和影响,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复合经营,面积大多为城市面积的2-3倍”。联合国粮农组织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及周边,充分利用耕地、山地、水面等资源,开展种养殖业等生产经营活动,为城市提供鲜活农产品、生态、旅游等产品的现代农业。目前,多数学者都认为,都市农业是在大都市中心及边缘区域,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核心,以满足市民多种需求为目的,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和文化于一体,为城市提供良好服务及产品的新型农业发展形式。

  (二)功能特点

  都市农业不仅为城市提供粮肉蛋奶、花卉蔬果等有形产品,还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农事体验等服务性产品,具有生产保障、生活供给、生态建设、休闲农业、科教文化、出口创收、就业增收等多种功能,呈现城乡区域联动、生产经营一体、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复合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高效性[1]。

  (三)布局特征

  都市农业不仅分布在城市之中和城郊,也分布在城市之间和远郊以至更广泛的区域,其形态往往呈块状或片状,表现为“城中有田”“田中有城”“城田相融”,农业地带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形态来说,既有分布在城市内部的以景观农业为主的插花状、镶嵌型都市农业;又有分布于若干紧密联系的大中小城市之间,将都市和农村连为一体,以提供园艺产品为主的蛛网式都市农业;还有分布于交通干道沿线,物流条件完备、市场联系便捷、服务设施配套,以批发市场和农业服务业为主的条带状都市农业。

  (四)产业体系

  各国各地区都市农业的产业结构不尽相同。总体来看,都市农业常常表现为一、二、三产相衔接、产加销一体化、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特征。其产业主要包括:1、都市园艺业。通过现代化的园艺生产基地和生产中心,生产应季和超时令的蔬菜瓜果与优质花卉,丰富产品供给,美化居民生活,繁荣城乡市场。2、都市养殖业。以技术水平高、投资密度大的高效和特种养殖为主,在为居民提供肉、蛋、奶、毛皮、野味、药材等消费品的同时,提供休闲垂钓、宠物饲养与观赏等服务,改善居民生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都市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城市的人才、资金和技术,进行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满足市场需要,提高产品附加值。4、都市休闲旅游业。把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旅游业结合起来,使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渗透,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5、都市农业服务业。围绕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技术、装备以及人才和教育培训等服务,通过建立物流基地、运输中心、批发市场等,为城市间、城市内以及城乡间提供物流服务,提升种、养、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

  都市农业始于1919年德国创造的“市民农园”。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特点

  美国的都市农业成熟于1970年左右,形式以市民农园为主。市民农园的经营者和城市居民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打造稳固的销售渠道,为周边市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农产品,最终实现双赢。这种类型的都市农业强调其经济和生态功能。以现代化、集约化、低成本、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不断减少各类农资及人工投入,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理念,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收益。此外,美国农业的物流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达,全国庞大的运输网络、完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储运设备为都市区农产品运输提供了基础,市场网络遍及全美,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德国都市农业以市民农园类型为主,经历了由单一食物供给向生产、耕作体验等多功能的转变。中小城镇的市民农园生产者达83万户,总面积3万hm2左右,其主要分布在中小城镇周边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以及居民私有土地上。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合作组织,负责粮食、蔬菜、瓜果等种养经营,使广大市民参与农业生产,享受农耕文化的乐趣,满足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获得安全又富含生活情趣的劳动成果的需要。同时,德国政府于20xx年颁布了《联邦市民农园法》,20xx年颁布了《关于市民农园解约赔偿管理条例》等法规,确立了都市农业的地位,明确市民农园的发展模式,并对其予以扶持。政府规定,承包人要与政府签订约30年的合同,市民农园不以经营为目的,政府对其生产活动不加干涉,但规定其产品不能出售,承包人中途可以退出或转让。荷兰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大都市区域土地比一般地区更加稀缺,实现都市农业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成为荷兰都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荷兰都市农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发展工厂化农业。园艺业和奶牛业是荷兰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走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径,大力发展设施精细农业,通过实现都市农业的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提高土地产出率。二是注重可持续发展。不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而是重视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功能,提出和推行农业的“绿色生产力”理念,增强“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生产力。日本都市农业形成于战后经济高涨期。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税收制度,使市区保留了部分耕地,成为都市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其主要特点:一是分布形态呈现点状和片状。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和中京三大都市圈内,呈5hm2以下的点状和10hm2以上面积的片状分布。二是食品生产、农业增收和生态保护功能兼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淘汰了效益低、成本高的农业产业,大量发展绿色、保健食品,提高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也充分保障了各类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三是生产装备现代化。通过小型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蔬菜等农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其中80%的蔬菜与园艺产品实现了现代化栽培,商品率超过90%。四是观光休闲农业已经成为都市农业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市民农园、科学教育园地和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展览,挖掘农业蕴含的文化资源;建设供游客住宿、休闲体验的“故乡之家”“农家别墅”等,有效利用农村环境资源。五是以立法的方式,加强对都市农业的保护。日本政府于1961年、1966年分别出台了《农业基本法》《日本蔬菜生产上市安定法》,支持果蔬、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1974年的《生产绿地法》,将城市土地区分为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并提出农业用地的保护办法。

  (二)发达国家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1、政府大力支持和规范管理。各国政府都在基础设施建设、税收、投融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都市农业的发展予以支持;同时,在农业土地、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实施了有效的管控。

  2、先进科学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目前,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不再过度依赖化肥、农药、机械等的高投入来提高效益,而是转为主要依靠生物科技、信息技术、设施农业等先进措施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产业目标。

  3、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在强化产品、效益和促进就业的同时,逐步丰富和完善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和农耕体验等功能,已经成为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4、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是都市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都市农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包含生产要素供给、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特征日益明显。

  5、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不同区域人才、技术、资金、市场条件不同,都市农业的发展也不尽相同[3]。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都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特点,科学规划、有序发展,从而呈现出特色各异、互竞互促的发展格局和良好态势。

  三、我国都市农业的总体状况

  (一)发展现状

  经过近20年的实践,我国都市农业发展迅速,成效明显,呈现出如下特点。

  1、农产品供给能力逐步增强。各省、区、市坚持把提升菜篮子产品保障能力作为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任务,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产销衔接、完善物流体系、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城镇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例如武汉市通过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淡水产品和蔬菜自给率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

  2、优质生产要素不断汇聚。充分利用大中型城市资金充裕、技术先进、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加大各类政策倾斜和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都市农业聚集,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例如北京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技术、人力资源等优势,重点发展种业,着力打造“种业之都”,初步确立了以全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及世界种业企业聚集中心、全国种业交易交流中心为核心的“三中心一平台”地位。

  3、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各地区把都市农业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整体规划统筹考量,有效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基础,显著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和服务社会化水平,促进了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为加快推进符合国际化大城市配套的现代农业,上海先后制定多项行业规划,提出统筹城乡、经济、文化、区位协调发展的思路,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政策体系。

  4、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各地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培训、资金支持、政策投入等试点探索,不断增强都市农业发展活力。成都通过试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多种类型的规模化经营模式,让农民过上了“拿着产权收租金、坐在门口搞经营、进入园区挣工资”的好日子;广州通过实施“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年均培训农业劳动者1、1万多人次,使当地99%的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

  5、理论探索不断深化。各地在积极开展都市农业实践探索的同时,有关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化。20xx年,农业部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和南方重点实验室,为国内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政策支持、技术保障和人才储备;中国农学会成立了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分会,通过组织召开全国性都市农业学术会议,加强国内都市农业理论交流;北京、湖北等地成立了都市农业研究院和规划设计院等机构;武汉市创办了都市农业专刊和网站;西安举办了全国都市农业发展论坛,了有12个城市参与的《发展都市农业西安宣言》。

  (二)主要模式

  各地在推进都市农业建设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了各具特色而又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

  1、北京的圈层发展模式。北京将都市农业总体空间布局确定为五个发展圈层。一是中心区域的展示型农业。发展以农产品展示交易为主要内容的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4]。二是郊区景观农业,重点发展绿化农业、休闲农业、田园农业和科普农业,美化城市环境。三是优质高效型农业。配合观光农业,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化优质种养殖业。四是郊区、山区生态休闲型农业。主要发展环境依托型、资源节约型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促进生态农业旅游快速发展。五是环京合作型农业。发展合作农业、订单农业、外向农业和服务农业,通过优势互补,辐射和带动北京周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2、深圳的园区型发展模式。深圳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推进都市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建设了一批具有产品生产、科普教育、观光休闲和农事体验功能的农业园区,打造都市农业发展的要素集聚平台,实现由传统都市农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现代都市农业的转变。

  3、上海的网络式发展模式。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上海都市农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五区十带”网状空间发展格局。“五区”即崇明、长兴和横沙三岛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片区,杭州湾北岸粮菜及特色瓜果生产片区,黄浦江上游以水稻、水产养殖和水生经济作物为主的“三水”农业片区,沪北远郊菜粮设施化生产片区以及以蔬菜、瓜果、经济果林和水稻生产有机组合的环城都市田园农业发展片区。“十带”是指市中心通往10个区县快速干道两侧的都市农业展示示范带。

  (三)突出问题

  1、我国都市农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对都市农业的认识有待提升。总体上,大家对都市农业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对其功能作用的理解还存在片面性。比如,《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xx-20xx)》中提出在东部沿海先导农业区、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但未明确我国都市农业的功能及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部分地区过于重视非农产业,都市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忽视,部分城市过分依赖全国大市场、大流通来解决自身农产品供应和销售问题,没有充分认识本地都市农业在农产品供给、生态改良、促进就业等方面的功能。

  2、都市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日益加剧。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耕地面积减少趋势不可避免,农业劳动力、资本加速向城市及二三产业转移,未来“在哪种地、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将日益突出。另外,近几年社会资本进入都市农业速度较快,但他们进入的主要是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业和休闲农业,而畜牧养殖、观光休闲等所需的用地指标往往不能得到有效满足,而且还造成了都市农业经营的筹资困难。比如在上海,目前冷库、办公用房、休闲农业设施的临建时效仅有3年,固定资产形成难度大,难以获得融资。

  3、都市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为加快都市农业发展,各地创新体制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对都市农业的倾斜力度有限。南昌设施蔬菜生产中劳动力成本占60%,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急需在先进技术研发推广、生产补贴、农业保险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5];成都地区大部分农产品的供应主体还是分散化经营的农民,规模小,实力弱,推进规模化经营的相关扶植政策有待创新。

  (四)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都市农业也将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而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1、主要功能转型提升。随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作为城市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都市农业,其功能定位也将有别于传统农业而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提升经济功能。通过合理布局,保障居民粮食、蔬菜、肉、蛋、奶等基本农产品供给,同时为其它产业提供优质充分的原材料,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强化社会功能。随着城市扩大、人口增加,城市在稳定市场供应、优化社会管理方面的需求日增,都市农业在吸纳就业、农民增收、科学普及、人才培训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功能将更加凸显。三是完善文化功能。除了承继农耕文化,都市农业还有利于培育市民的孝亲文化、节俭文化和勤劳文化观念,使先进文化在城市郊区推广,传统文化在市民心中扎根,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与融合。四是突出生态功能。都市农业创造的生态系统,能够为城市提供优质空气,调节小气候,给市民提供旅游、休闲、教育和锻炼的场所,有利于改善市民的居住和休憩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培育市民的生态观念。

  2、多种产业相互融合。“融合一产,做强二产,拓展三产”将是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创新农业生产要素构成,优化资源配置利用,推动都市农业加快在第一产业内部融合、向第二产业有效延伸、与第三产业紧密结合,朝着产业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通过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围绕“从田头到餐桌”“从产品到商品”“从生产到生活”的营销脉络,有效整合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使不同产业合理匹配与有机衔接,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业内部收益率。比如推行粮食种植业、花卉园艺业和畜牧养殖业紧密结合的农牧一体化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或者建设养殖—屠宰—副产物精深加工相配套、一二三产有机衔接的新型产业链模式,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化、要素资源集约化、产业效益内部化,克服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确保都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3、经营管理不断创新。从发展趋势看,我国都市农业将呈现以农户和各类企业为主体,以农村集体为补充的新格局。各类经营主体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合作,将进一步改善都市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随着返乡农民组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经营组织日益增多,工商资本快速进入农业领域,都市农业经营主体和资本投入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外部观念、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日趋深入,农业生产组织的企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特征日益凸显,经营管理的设施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准日益提高,品牌推广的指向性和物流配送的精细化程度显著提高[6]。一系列的变化和创新,将使都市农业与城市共同进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推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都市农业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结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推动都市农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完善政策法规,强化都市农业支持保障

  出台有针对性的都市农业发展政策,在《农业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与都市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修改完善《预算法》,进一步明确乡村公共产品在财政预算支出中的地位,扩大公共财政对乡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开辟和扩大都市农业发展的财政补贴。修订完善工商、税收、卫生等方面的制度规章,对都市农业经营者在企业注册登记、经营税收减免、银行贷款等方面予以优惠,创设更加有利于保护和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二)科学编制规划,引导都市农业有序发展

  组织编制全国性、区域性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形成上下衔接、相互配套的规划体系,明确不同区域都市农业发展的目标与重点,引导都市农业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完善现行的城市规划法和管理办法,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增加都市农业的内容,将都市农业土地开发纳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完善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用地优惠政策。建立城市保护性生产绿地制度,转变国内城市绿地单一的绿化和生态功能,通过经营各类形态的都市农业,强化绿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事体验等功能。

  (三)优化投资机制,增强都市农业发展动力

  优化都市农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激发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按照各地都市农业的特点和任务目标制定差异化的投资支持政策,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科技研发推广、市场流通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等领域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破解都市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发挥金融在都市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引导、调控、支持和保障功能,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才培育,吸引和鼓励各类资本有序进入都市农业相关领域,促进都市农业转型升级。

  (四)明确任务目标,提升都市农业供给能力

  立足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将粮食生产、“菜篮子”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作为都市农业建设的重点目标。在城市周边,要从保生态、保安全的角度,稳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供应水平;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合理划定园艺产品和畜产品生产区域,逐步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现代化水平,提升都市农业“菜篮子”生产的综合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宏观调控,确保农产品产销平稳和市场稳定。

  (五)加快主体培育,夯实都市农业发展基础

  按照都市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优质化的要求,培育一批适应都市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有实力的农业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现代家庭农场,发展一批有资金、技术、管理和产业优势的都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现代化的经营主体引领都市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经营服务、品牌营销、信息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提升都市农业经营者的素质水平。

  (六)搞好基础建设,健全都市农业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抓好产销衔接和联防联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健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连接城乡的道路运输体系和市场网络,提高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流通效率;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建立起资源丰富、信息面广、辐射力强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为管理者、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实用技术、农业投资、产品供求等信息。

  (七)加强宣传交流,凝聚都市农业发展力量

  加强都市农业宣传教育,使都市农业生产者树立起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经营理念;重视都市农业的形象策划与宣传,打造都市农业知名品牌;举办各类展会活动,推介都市农业优质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分享都市农业建设经验,开展产业与市场等多领域合作;引进现念、先进技术、品种和装备,提升都市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支持多种类型经营主体发展,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都市农业建设,加快都市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农业发展论文12

  摘要:随着农业结构向产业化转变,我国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兼具旅游度假的功能。而农业生态旅游是介于农业和旅游业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收入有很大的作用,但它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简述了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特征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是依托于农村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色等乡村特色文化和农业资源,通过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整体设计,实现观光、旅游、休闲等内容的旅游活动形式。所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就必须做好可持续发展工作,保证农村生态自然环境的完整。

  1农村生态旅游特点和问题

  农村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是以农村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场地,以保护生态为原则,进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农业系统会受到自然和人工的双重影响,农村生态旅游业因此具备农村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双重特点,开发出了多样化和多功能的产品。并且生态旅游的内容大多是观赏自然风光、体会农村习俗和生产过程,使得其具有季节性、地域差异和组合配置的可塑性。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参加的活动也具有较大的娱乐性和参与性。同时,农村生态旅游将生态农业技术、先进科技同游客参与生产活动相结合,使游客可以获得农业生态保护的专业知识,使得其具有专业性和内容广博的特点。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保护了有限的自然资源。但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还受到了许多问题的影响,主要有人口的增长使得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引起了人口和土地矛盾的问题,农业生产的不合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下降的问题和农户缺少生态保护意识环境污染严重、农村文化严重城市化的问题[1]。

  2我国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通过对农村生态旅游的特点以及影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笔者提出了如下的几点措施。

  2.1建立合理的旅游管理机制

  农业生态旅游的管理与大众旅游管理形式不同,更趋向与多元化管理,涉及到思想教育、政策法律、消费利益、社会公众等管理方法。而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旅游行为、生态消费、参与决策、舆论调整等方面的内容,宣传生态环保的意识,引导游客消费的形式以减少乱丢垃圾、消费浪费等问题的出现。然后,该地区要根据生态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修改当地的旅游管理条例,如对旅游产品的出售价格进行统一要求、对环境污染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其次,要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协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对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做出评估,提前对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影响进行预测。

  2.2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

  现阶段的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农村生态旅游区的竞争也同样如此。而且,要想实现生态旅游的规范、高质、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因此,生态农村旅游区可以到专业的旅游学校招聘专业人才,并对从业的本地农民展开旅游知识培训工作,当地的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旅游学校的扶持力度,为学校提供专业教师和先进设备或者由政府进行规划和筹资建立专门的旅游培训机构和实习场地,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专业管理从业人员,从而提高旅游业的服务[2]。

  2.3完善旅游循环经济运行体系

  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也包括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先完善旅游经济循环政策。再充分利用农村生态旅游资源,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的经济效益,在经营的过程中要减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减少浪费。其次,就是倡导绿色消费。在政府宏观调控经济市场的背景下,发挥社会媒体和公众的作用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生态旅游和生产的意识,如可以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节能节水、将垃圾分类。并引导游客在旅游中购买可再生产品、绿色产品,也可以在旅游区内布置各种人性化的相关标语,教育游客进行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

  2.4推动旅游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手段在旅游中的应用能够改变以往的旅游生产、分配和消费形式,优化生态旅游运行模式,促进旅游的整体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区要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如特。色的民俗、自然风景,同其他生态旅游区进行信息共享和合作,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信息化[3]。除此之外,要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维护生态平衡和自然保护以及节约资源的生态环境伦理观念。也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产品,挖掘生态农产品的多种用途,开发出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且具备农村文化、生态特征的旅游纪念品,满足游客的购买要求增加经济收入。

  3结束语

  农业生态旅游要以农村资源为基础,重视旅游和农业的结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原则,通过建立合理的旅游管理机制、完善旅游循环经济运行体系、推动旅游信息化建设和提高人员素质的措施,保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熊金银.川西高原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xx,37(3):217-220.

  [2]齐婧.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J].南方农机,20xx,48(20):169.

  [3]易勤芳.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xx(7):224+226.

农业发展论文13

  摘要:天津具有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良好自然基础,近年来,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初具规模,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但资源开发不合理、产业特色不突出、旅游市场季节性差异大、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较低、专业性人才缺乏等问题仍是制约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短板。日本通过打造特色旅游项目、高度重视资源保护、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培育年轻农业从业者、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国应充分借鉴日本发展经验,通过统筹规划,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旅游项目建设,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提高职业农民素质,用好电子商务网络等方面,全面提高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保护;日本;中国天津;品牌;职业农民教育

  农业生态旅游业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艺、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及科技示范园等旅游活动为主,为游客提供农产品采摘、加工、自助体验的新型旅游业态[1]。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是在传统农业生产之余,利用现代高科技理念以及农村现有空间、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业。农业生态旅游为旅游者提供现代新型农业文明,让旅游者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是目前发达地区缓解城市生活人群压力、寻找乡村生活情趣、体验农耕文化的新型旅游方式。作为将农业生产、人文自然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高效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具有生态性、观光娱乐性、教育性特征[2],是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扩大农业生产效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民创收致富的一条新路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也是许多地区积极发展的重点产业。天津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种类丰富,但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重新审视天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必然性,分析目前天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短板,将农业的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扩大化,补齐短板,将有效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天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1天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必然性

  1.1丰富的地理生态资源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奠定基础

  天津地理生态资源丰富,不但生产出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也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创造了条件。蓟县的盘山、农家院、黄崖关长城是吸引游客的焦点;静海县的精品樱桃园、生态农庄、家庭农场每年吸引大量天津本地游客,其中西双塘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成为天津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型;武清区的“观光+采摘”项目吸引了大量天津及周边地区游客,有力地带动了当地村民创业就业增收。目前,宝坻、武清和蓟州区被列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随着美丽天津建设的加速,天津农村地区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田园景观、悠久的农耕历史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

  1.2农业生态旅游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

  农业生态旅游属于持续性消费,是农业服务业中的良性循环增值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有利于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减少资源型消耗,农业生态旅游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农业生态旅游业有利于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旅游业就业容量大,带动性强,天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将广泛带动涉农区(县)农民创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创造大量多层次、多类型、灵活的就业岗位,尤其有利于解决农村女性就业问题,是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就业、推进农民脱贫的新途径,能为农村地区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初具规模

  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规模上升。2016年,天津旅游总收入达到3129亿元,同比增长12%,全市休闲农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6.7万人[3]。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直接促进了各镇农业提质增效,刺激了当地居民消费需求,扩大了农业增值空间。形成了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为主的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主体。根据2015年数据,天津全市确立了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园区10个、示范村(点)165个,主要分布在武清区、蓟州区和静海区,以蔬果种植、畜牧养殖为特色。到2015年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8155家,全市休闲农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6.5万人,带动农民就业达到28万人,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600万人次,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超过50亿元[4]。

  2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短板

  2.1资源开发不合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民俗文化产品开发零碎,缺乏深度。天津具有悠久的乡村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天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当前,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存在民俗文化商业包装过浓,或优秀民俗文化开发过程中低俗化等问题,降低了民俗文化的魅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15年的调查统计,目前天津农业休闲旅游中民俗文化型企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仅有从业人员近百人,年接待游客6.6万人次,未来挖掘空间巨大[5]。(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目前,部分旅游景点还存在道路不通,供水、供电、应急救援等配套服务跟不上,停车场、厕所、观景台等设施建设总量不足,接待游客能力不强等问题。(3)农村缺少可供游客休闲的夜间休闲娱乐场所。通过对天津部分村镇走访发现,在夏季旅游旺季,游客活动主要集中于白天,日落后便回到休息场所,缺少可供游客消暑休闲的夜间购物、娱乐场所。

  2.2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旅游品牌辐射力不大

  (1)农业休闲旅游散点式发展模式降低品牌辐射力。天津目前各涉农区(县)农业乡村旅游基本处于散点式发展阶段,农业旅游资源整合速度较慢。各景点之间联合度不高,恶性竞争,集聚效果不明显,农业生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不强[6]。(2)产品层级较低。多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产品特色挖掘不足,许多农业休闲旅游产品品质较低,主题不鲜明,缺乏个性化设计,对农业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同质化竞争激烈,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大型项目,难以满足当前个性化、多样化旅游市场需求。(3)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有待提升。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往往需要地方政府的统一安排,也需要大项目的推动。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主要吸引的是天津及北京、河北等地的游客,虽然产品种类丰富,但品牌影响力较小,尚未形成统一旅游目的地形象。

  2.3受市场和季节性双重影响,旅游收入出现季节性差异

  由于农业生态旅游业一般利用山地水系、农林资源,吸引消费者赏景、采摘、住宿和娱乐,农业生态旅游市场受季节和消费习惯影响较重,旅游收入出现较强的季节性差异。在旅游旺季,出现游客爆满,超出环境承载力;在旅游淡季,门可罗雀,景点无人管理,出现“靠天吃饭”的问题。如何拓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增值空间,让农民一年四季都有钱赚,是当前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2.4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农村商贸不发达

  (1)天津农产品加工业还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以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例如,较为知名的粮食产品、水果、食用菌、腌渍蔬菜等产品多以初级加工方式出现,利润率较低,急需开发高附加值、方便游客携带的产品。(2)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能力不强。例如,静海县食用菌产量较大,但天津食用菌罐头生产企业较少,部分小企业也不具备生产出量大、质优产品的技术和设备。同样,在水产品加工领域,在大量淡水鱼虾及海产品上市季节,产品多以鲜活产品形式供应市场,缺少具有深加工本土产品能力的企业。

  2.5专业性人才缺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1)专业性人才缺乏。农业生态旅游业需要大量导游、商务、艺术、餐饮等方面的人才,天津涉农区(县)大量青年人涌入北京、天津等城市就业,具有较高学历背景的高技能型人才十分匮乏。(2)职业农民素质有待增强。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创造出生态环保的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7]。目前,农业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多为留守在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从业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市场意识,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产品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等严重滞后。现有的农民培训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模式单一,不利于提高农民从事现代旅游业的职业素质。

  3日本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经验分析

  目前,全球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主要分为3大类,即经济发达—生态旅游成熟型、经济发达—生态旅游滞缓型、经济欠发达—生态旅游新兴型[8]。日本耕地狭小,依靠现代科技精耕细作,具有一定的特色。主要依靠有限的农业资源,走深度开发路线。根据3大类分类观点,日本生态旅游业属于经济发达—生态旅游滞缓型[10]。从发展模式看,日本农业生态旅游业主要分为观光型农业生态旅游、设施型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型农业生态旅游3类[9]。天津经济发展迅速,2016年,天津人均GDP已经达到115053元,位列全国第一位,农业用地少,主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天津注重现代种植技术、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日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外,相比于当地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日本与天津的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都相对滞后。因此,借鉴日本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经验,将对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1推出特色化、差异化项目,丰富游客体验

  日本农业生态旅游强调通过开发特色农业地理资源、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项目等形式,放大旅游项目的差异化特征。例如,主要通过有资金与技术实力的农业集团牵头,创建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具有鲜明特色与竞争力的特色农业示范区[11]。日本生态旅游企业也在充分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当地居民的建议,多方共同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12]。例如,东京自1992年起由市教委、农协、农户三方合作兴办了面积约1.5hm2的学校农园,成为一处知名的体验农事作业的场所[13],该农园鼓励游客积极参与农事作业,吸引了大量学生、各类社会团体到此旅游。

  3.2重视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生产、生态协调发展

  日本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无论是《生态旅游推进法》(2007)、《生态旅游推进基本方针》(2008)都对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说明,强调在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以达永续利用的目的。政府对农药及化肥使用提供科学指导,日本许多家庭农场也非常注重环保作业,在取水灌溉、生产废弃物排放方面也都能较好地按政府要求进行。1999年,日本颁布了新农业基本法,包括《家畜排泄法》《可持续农业法》等,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研发,在20世纪末期,日本在堆肥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农业机械化程度、花卉工厂化育苗和温室栽培等领域出现飞跃[14]。此外,日本始终坚持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景观进行开发,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模版。

  3.3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

  日本许多家庭农场都开发附加值高的有机农产品,虽然产量不大,但由于联合企业采用现代技术进行深加工,原料损耗小,产品营养保存好,新鲜度高。同时,在农产品中融入传统文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日本大北食品的豆腐,采用四叶联合会旗下的有机黄豆种植户的黄豆进行加工,产品口感好,知名度高,吸引了大量游客。

  3.4重视年轻一代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养

  由于日本大量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务工,农村务农群体中青年人的比例缩小,不利于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对低于45岁的农业从业人员给予培养经费补贴,提高农民在农业设施、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职业技能。日本对农业经营者教育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帮助其购买教学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等,提高其办学能力。通过吸引年轻人务农,使农场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速度大大加快。同时,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的经营模式,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

  3.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产业发展环境

  日本非常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日本的新农村运动中,政府通过优化扶持政策,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促进城乡协同发展。除大型农业基础设施由政府出资建设外,许多中小型基础设施往往由企业或农户自行修建,政府依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补贴。此外,日本还注重与英国、美国等国家积极展开交流合作,参照欧美国家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先进做法,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日本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

  4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4.1统筹资源,提高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规模

  (1)统筹规划,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逐步克服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弊端,统一规划、布局,整合梳理地方资源,统筹、凝练出地方特色,规划发展一批特色示范区,依托本地资源,整合品牌,叫响名号。以打造“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动力,通过发掘生态旅游资源,以景点为平台、以活动为契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2)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学习日本打造特色化、差异化旅游项目的经验,依托天津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农业生产特点,聘请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形成“可观、可居、可游”的农业生态景观,开发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3)发展现代农业。结合山地资源,发展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生产优质无公害粮食、蔬菜和畜禽肉类,推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内涵式发展。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工程化,促进农业粮食、果蔬、畜禽传统产业基地化、标准化、订单化、生态化提升扩容。以农业旅游业为发展方向,在静海区、蓟州区、宁河区、津南区,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历史,发展农业公园,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发展多种经营。

  4.2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提升旅游设施服务水平

  (1)建立农旅合一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维护人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为前提,以不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通过对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和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后,=科学开发旅游资源。要保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生命力延绵不息,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环境的特色,在机械化、工业化充斥的现代社会中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气息,必须树立健康的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理念,即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15]。在符合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进行人文景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16]。结合当地农业特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兴建餐饮、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促进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4大功能融合。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7]。(2)加强农村网络设施建设。要不断提高光纤、宽带、4G在涉农区(县)的覆盖率,建设改造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农村与外界的互联互通,为发展电子商务创造便利条件。

  4.3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打造优质农业生态旅游项目

  (1)打造一批优质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在蓟州区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农业生态、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全域生态旅游规划布局,重点打造农家乐,形成“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品牌。在静海区,围绕“独流老醋”文化,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业。在武清区,重点培育发展休闲农场、生态农业园等“观光+采摘”乡村旅游。在宁河县,围绕湿地资源,开发特色精品渔家乐、生态观光园等项目。(2)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不断挖掘、整合天津民俗文化元素,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的文化底蕴,提高旅游项目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做到“民俗不俗”,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发融生产性、生活性、娱乐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注重产品中的游客“参与性”,例如,在挖掘“独流老醋”文化过程中,设置游客参与制醋过程,提高游客趣味性。此外,还要提高“独流老醋”的档次,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包装精美、便于游客携带的产品。加快农业文化产业化,积极研发能代表本土文化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通过旅游产品的销售使本土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更好传播,同时也可以增加经济收益[18]。学习日本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优质农业产品的经验,如在津南区,建议深挖小站稻发展历史脉络,以历史展示和情绪体验为核心,开发具有互动性,兼具教育、休闲、购物功能的展厅。

  4.4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打造名优特色农产品

  (1)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促进农业生产科技化、自动化。优化种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高产、高效的花卉苗木、花卉,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果蔬以及畜禽产品。(2)打造特色产业融合集群。不断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园一景”,丰富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类型,搞好农场特色化经营。集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不断适应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倾向,结合当地优势推出丰富的产品,拉长产业链,满足游客的多层次、多样化消费。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满足游客的多种消费需求。在全市,大力发展精致农业、有机农业,重点围绕静海区“独流老醋”“台头西瓜”,蓟县的“盘山磨盘柿”和“天津板栗”,宁河的“七里海河蟹”和“芦台春酒”,汉沽的“茶淀玫瑰香葡萄”,宝坻“三辣”,塘沽的海产品开发农业精品。同时,加大产地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建立“研发中心+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天津各农产品原料基地、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与农户直接建立合同关系,形成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开发能够体现本土特色、灵活应对气温变化、便利携带的旅游农产品。

  4.5加强职业农民教育,鼓励农民创业

  (1)加强职业农民教育。学习日本对农村青年培育的经验,加强对涉农区(县)中青年农民的培养,为农业发展储备后继人才。要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民。建议尝试开展门类丰富的农业网络课程,主要设立果树种植、酒店管理、电子商务营销等专题培训,建立分级制的职业农民培育方案,重点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在培训中要注重本地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知识教育,培育他们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宣传者[19]。(2)推动农民积极创业。鼓励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发展旅游业,在创业门槛、承包经营、土地流转评估、税费优惠、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实用技术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培养一批从事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的经营大户和农民企业家。

  4.6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业生态旅游业综合效益

  (1)推广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旅游业的创新性应用,发展“农业生态智慧的旅游”项目。围绕已有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天津智慧的旅游综合调度中心”,推广“旅游助手”APP应用,整合各涉农区(县)交通、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商业聚集区、文化场所、写字楼、居民社区等重点区域相关旅游信息、门票购买、餐饮住宿预订、金融支付等服务,形成“旅游+生态+智慧+文化”的发展模式。(2)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宽旅游产品宣传、销售渠道。除旅行社等传统旅游销售渠道外,利用淘宝、微博、微信以及各旅游公司的手机APP应用等宣传旅游景点,促进各旅游平台之间信息共享,拓展潜在客户,同时可进行门票在线销售。(3)通过“电子商务+农产品促销”模式,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利用大型网络销售平台,推广特色、时令瓜果蔬菜以及禽畜产品,利用团购网站合作团购促销,扩大影响力。积极与淘宝、1号店、京东、亚马逊、津农宝等平台展开合作,提供“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物流送达”的休闲旅游购物模式,推进传统农旅产品产销升级,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彩玲.区域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4):188-191.

  [2]魏玲丽.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2015(10):84-88.

  [3]2016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3-14)[2017-08-12].

  [4]天津“三农”工作获成效:收获在美丽的田野上.[EB/OL].(2016-01-29)[2017-05-16].

  [5]天津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初探[EB/OL].(2015-01-01)[2017-07-26].

  [6]许爱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2):5-8.

  [7]倪慧丽,王慧慧.基于乡村旅游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0):157-160.

  [8]冷瑾.世界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探[J].大理学院学报,2010,9(7):40-43.

  [9]杨龙辉.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启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4):85-88.

  [10]韩冰,刘浩,田小燕.发达国家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16(3):148-151.

  [11]林源源,孔善右.农业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36-40.

  [12]郭步尧.日本生态旅游推进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3(11):52-55.

  [13]宋涛,蔡建明,刘军萍,等.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J].世界地理研究,2013(2):88-96.

  [14]周石生.日本生态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5):151-153.

  [15]赵承华.乡村旅游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525-527.

  [16]陈希,王克林,李林.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6):775-779.

  [17]韩林平.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3(2):29-31.

  [18]韩冰,刘浩,田小燕.发达国家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16(3):148-151.

  [19]洪艳,覃华.现代农业中新型农民培育———基于大湘西低碳旅游发展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1(1):125-129.

农业发展论文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发展农业经济始终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保证农业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最终的管理效果,也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需要结合实际增强对农业经济的管理的重视程度,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以更好的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一、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缺乏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然而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与基本经济体制之间尚没有协调发展。第二,农业经济管理不受重视。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在工作中对农业经济管理比较轻视,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深入学习党和国家颁布的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有关的文件、政策。同时,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割裂了农业管理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脱离实际。第三,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较低。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于是在管理方面的执行力较弱。作为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不高无疑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的难题。第四,经济管理信息化不足。在当今新时期,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并且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工作量。如果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则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等均能够获益,大量的即时信息能够达到用户手中,发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二、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1、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应当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业经济活动之中融入经济管理。2、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应用现代化的管理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之中,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科学管理的实现,促使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高对经济管理的认识,增强农业经济管理的素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工作岗位中,不断地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经济生产与管理中,开拓一条现代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之路。3、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农民占据重要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其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技术,推动与促进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实现。全球化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引入先进的技术与理念,结合中国的国情,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塑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农业的综合素质,帮助农民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避免农业发展走向错误的轨道,降低对资源的损耗,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推动我国农业开拓出一条高效、高产、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这项举措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小康社会。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采取优化措施,从而对当前的管理工作加以改进与完善。可行的对策如下。第一,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在当前新时期,应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将提高农业产品质量作为发展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农业数量的增长。同时,引导低碳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中建立起完善的生态效益评价体系,从而使农业经济从传统农业发展为现代化农业。第二,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新时期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应当采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工作人员应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严格控制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并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创新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农产品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质量。一方面,我们应组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活动,提高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改善其知识结构,从而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储备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定期考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心、政治素质,评出其中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并为其提供福利待遇以及升迁机会。第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其一,向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人民群众宣传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其二,加大资金投入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购置计算机等现代化设施、架设网络系统等。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信息化技术大范围应用。其三,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予以规范,及时将市场动态反映给农民,从而防止出现产品生产过剩等问题,帮助农民增收。

  总之,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思考,从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管理团队、管理方法等几个方面予以改进,从而促使我国农业经济在新时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农业发展论文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农业也在进行转型,向更高的层次冲刺,农业机械也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当前要做的工作也有很多,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使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使农业站在更高的舞台。我国生产力的进步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机生产机械化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土地比较分散,农业技术水平比较低等原因,导致粮食的产量低。农民的合作意识比较弱,各家各户都是独立发展。农民所拥有的财富不多,即使想买一些物品,也缺乏资金。又加上政府的资金支持不能全部倾斜在农机方面,农民所享受的优惠也变得很少,这些因素也制约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规模。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耕、种、收在我国的作业水平仅为35%,所占的比重小。我国普遍的常见的农机机械多,缺乏动力足,性能高的机械;农机机械的品种多,而机械本身的与之配套的小部件却很少;农业机械的功能单一,不能很好地将其与其它设备组合,使其的利用效率下降,工作效率也不高。我国拖拉机所能承担的作业项目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更多的作业项目,而发达国家多采用复式作业,即一台拖拉机能同时高效,高质量的同时完成几项作业,这也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

  1.2农机各方面投入不足,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尽管我国政府对农机购买的补贴力度在逐年的增加,但是由于一些现实情况的存在,还是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民的需要。尽管我国设立了农机购买补贴区,但是真正享受补贴,能拿到津贴的农民只占申请的几十万分之一,这个数字太小了,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农田标准化建设和机耕道路的建设处在一个落后的状态,缺乏推广农业示范化的经费,也使得我国的农机新技术只是极少一部分人知道,没有得到有效的市场推广。农机并不只是卖出去就可以了,我国对农机的售后工作做得不是很完美,农机机械的维修站点不足,人才资源缺乏,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农机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农机的市场化需求。

  1.3农机产品质量差

  目前,我国农机的产品所含的技术含量低,品种不全,大多是一些简单的机械。除少数品种外,农机的维修频率比较高,由于技术原因产品的质量比较低,可靠性不足。在市场上,我国的农机企业比较多,但是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没有有效的市场规范,也缺乏技术创新和开发动力,使得农机企业处于一个恶性低水平竞争状态,制约了农机市场的发展。也使得我国新型,高性能,高价值的农业机械依赖于外国进口。

  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措施

  2.1完善农机的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为支撑点

  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力量比较薄弱,所以这也是企业要去做的。一方面,企业可以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掌握具有自主权的核心技术,加快研发新产品的进程,以高质量的产品占据市场,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发挥政府的作用。

  2.2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发展长效机制

  农民是农业机械的主要使用者,农民购买力的大小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而当前农民的收入少,购买力低,难以承担大中型设备的费用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政府要加大财政和信贷的支出,继续给予购机补贴,解决农民的购机难题,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

  2.3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创新农机的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地位,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多方面发展的农机服务体系,鼓励当地建立相应的农机服务组织,完善农机配备,增加一定的人才,鼓励经营者共同的经营农机产品,扩大经营规模,推进农机服务的规模化。构建信息平台,获取更多的农业信息,实现资源的共享。

  3结语

  尽管当前的农业机械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道路还是一片光明的,它正在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努力的拓宽农机化的市场,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向新型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农业发展的对联02-13

烟草农业论文:当代烟草循环农业探究论文02-25

关于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01-22

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06-21

2016农业发展调研报告01-14

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6-09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12-27

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如何?03-03

生态农业发展前景03-03

2017年农业发展趋势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