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4-05-21 17:49:04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学论文15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语文教学论文15篇

语文教学论文1

  一、提高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意义

  1.提高人的生存能力

  在高职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师不会照本宣科,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会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是语文教学同其他的教学不同的地方。所以语文教学在生命教育渗透上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间,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提升人的生存能力。不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的教学,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人获得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提升人在社会中的生存条件,改善人的生存方式。语文教学可以很好地提升人的生存力,不仅可以让人获得更好的生活方式,还可以让人享受生活,享受生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高职的学生应该懂得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途径,不仅仅是提升成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提升生存能力,提升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2.提高对生命的珍视程度

  生命教育最直接的目标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生命的珍视程度明显提升。在高职语文教学当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其意义在于提升学生对生命的珍视程度。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很多学生对生命的珍视程度并不像上代人那么深刻,抗压能力和抗打击能力明显下降,这会使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者说对别人的生命不在乎,视生命为儿戏,这也是现在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不仅仅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一种做法,更是对他人生命尊重的一种做法,通过生命教育,提升对生命的珍视程度,在减少校园暴力时间发生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策略

  1.提升语文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

  提升语文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是非常基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就要求教师提升一下几种素养。首先是提升等待的素养,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很耐心的.教导学生,按照发展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多点理解和信任。其次是分享的素养,所谓分享的素养,就是教师能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分享给学生,同时愿意把自己的其他资源和学生共享,同时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全力相助,这也可以给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给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最后是宽容,宽容是对生命珍视最重要的态度,这不仅是针对他人的错误,也是针对他人的差异,同样也是对自己的错误和个性都持有宽容的态度,要做到宽容,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哲学水平,但是宽容并不是忍让或者迁就纵容,要有自己的原则和态度,对于原则上的错误绝对不能容忍。

  2.通过阅读教学进行生命教育

  语文的阅读教学,教师需要把握一个理念,就是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要让学生做到“阅读第一”,并不是为了做题进行阅读。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阅读确实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是这是要生命教育的理念相违背的。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体会他人的生命理念,丰富人生体验的一个过程,教师应当尽量的减少阅读的功利性,同时增加阅读的质量,教师应当寻找具有深刻意义的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同时进行合理的引导,不仅是引导学生的阅读,也要阅读学生的倾听,因为阅读也是同作者进行交流的一种的方式,通过阅读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这就是通过阅读教学进行生命教育渗透的一种的方式。

  3.通过写作教学进行生命教育

  写作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教学点,通过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反思生命,反思人生,传达出学生的活力,所以也可以通过写作教学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通过写作教学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口头作文练习,语言是每个人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通过口头作文的练习,教师可以进行积极地引导,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对人性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能够在交流和表达中进行良好的人性互动学习。第二,随笔,学生有的时候会忽然对人生的理解产生灵感,将这些重要的灵感记录下来,可以很好的教育学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可以积累对人生真谛的认识,通过随笔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第三,写作,写作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对作文命题的理解,同时将对命题的理解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在不断地对命题的理解过程中就能更好地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对生命的珍视程度。

  三、结语

  高职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比较长久性的工程,并不是改变一届学生,甚至一个时代的学生,而是需要长久的坚持下去。相信,通过语文教师的不断地探索,生命教育会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

语文教学论文2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改变严肃枯燥的教学方式,缓解学生的课堂紧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并采取积极性评价的方法,对正确的、有发展空间的见解,及时给予肯定和称赞,对可行性低、逻辑性低的见解,指导学生改进,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导入课堂,在课堂讲解中恰当地插入一些创新型见解,通过了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生创新的原动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首先,教师应该做好课堂导入。例如,教师在教授课文“哪座房子最漂亮”时,可以先让学生画出自己觉得最漂亮的房子,丰富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画出不一样的房子,使学生在动手作画的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成功导入课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其次,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例如,教师在教授课文“雪孩子”时,可以让学生准备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发挥想象,自己动手做出一个“雪孩子”,使学生在兴致盎然的动手活动中体会到创新的乐趣。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和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创新的角度学习和探索,例如,教师在教授课文“春雨的色彩”时,可以先问学生:“春雨是什么色彩?”引发学生思考,再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进行小组间交流讨论,再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从创新的角度充分参与课堂学习,还使学生通过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拓宽视野,开拓思维,学习他人良好的思考方式。

  四、有效进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课堂提问的艺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的年龄特征,合理把握提问时机,提出符合学生好奇心、贴合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授课文“四个太阳”时,可以提问:“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我们平时能看到几个太阳?”再问学生:“四个太阳分别是什么样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勇于质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五、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教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指导学生将创新理论合理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改进理论,实现理论的二次升华,提高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开展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同时,当学生的创新想法实施失败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用创新教学法,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特长,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给每一位学生都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开发学生潜力。同时,教师应当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优化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勇于创新,肯定并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应当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创新教育理念,不断学习并吸收新的教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创新能力及全面素质的发展。

语文教学论文3

  摘要:

  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两个部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以分割的,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及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常常是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学生常常在阅读时难以把握作者的思想,在阅读中吸收不到语言知识,以至于在写作时哑口无言,不知如何下笔。读写结合教学出现给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它是新课改后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其强调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倡导学生在赏析名家名作中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以读促写,以写导读,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完美融合,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并逐渐转化为自身的语言,运用到写作中去,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一、注重对阅读素材的选择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但是就当前的写作状况来看,学生在写作中缺乏生活气息,也就是说写作与现实生活脱节,在作品中很难做到感情的自然流露,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枯燥的文字堆积。由此可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阅读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学习到对写作有帮助的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如在学生写我的爸爸妈妈类的作文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对朱自清的《背影》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和体会作者的描述方式和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的文章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这样学生选择了正确的阅读材料后,可以在阅读中掌握许多实用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到写作中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以读促写,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读是语文学习的开始,以读促写是要求学生站在作者的位置上去理解和感受阅读材料,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并教学作者所描述的场景进行还原,从而逐渐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准确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并从中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技巧,为写作做好铺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研究阅读材料,学习不同作品中作者不同的写作方式,逐渐积累语言知识。如教学课文《孔乙己》时,笔者引导学生重点分析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方式,如何刻画人物,如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等,将作者的描述方法全方位地讲解给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然后在其他的课文中进行练习,逐渐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的能力。又如在学习《湖心亭看雪》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自行分析作者写景的方式,然后再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会逐渐学习到很多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在写作时就可以随心所欲,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课文范例,引导学生参照仿写

  仿写是写作的开始,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锻炼写生的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许多专家和学者经过千挑万选才最终确定的文章,都是经典的优秀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仿写不是彻头彻尾的模仿,要抓住课文中一个细节而进行,明确仿写的重点,可以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写作技能,比如结尾的写法,段落的结构等等,要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仿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故事情景和对话内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然后要求学生仿写文章中“我”和叔叔的对话。这样学生在准确把握课文写法的基础上再进行仿写,训练效果就会有明显的不同。

  四、多进行积累,不断夯实写作基础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并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应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完成学生语言积累的过程,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外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并将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和精彩语句照抄下来,时常进行阅读和翻看,在不断的复习中学生会逐渐将这些语言所记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从而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在写作时可以将这些优美的语言和写作方式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如笔者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教材之外的阅读书籍,如《读者》《意林》等等,要求学生在课后自行阅读,并把看到的写作技巧记录下来。而且学生也可以将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摘抄下来,进行背诵,如《紫藤萝瀑布》《生命与和平相爱》等课文都有很多可以摘抄的词句。这样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在写作中就不会再言之无物了。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以写促读,或以读促写,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玉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新尝试[J].考试周刊,2012,(03).

  [2]周爱敏.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读与写,2014,(3).

语文教学论文4

  一、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部分学校已经将合作教学模式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出现之后,各学校逐渐地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并且从多项调查结果来看,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相对来说有所提高。在事实面前,学校和教师已经逐渐地意识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开展合作教学。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设定一些特别的教学方案,以提问与回答、课堂游戏等方法来进行教师与学生之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课堂氛围逐渐活跃起来,学生参与学校的积极性相对提高,教师也能够向学生传达更多的知识信息,显著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师生已经具备合作教学的意识与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的教学工作越来越繁重,学生在学习时也会觉得相当吃力,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却能够相对减轻师生的教学压力。在合作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已经逐渐地意识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所具备的优势,并且进行积极地实践与推行。教师普遍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能够将自己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并且积极响应新型教育模式的号召,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教学中的要点,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指导。而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也已经对自身知识有所了解,能够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指导,践行合作学习。

  (三)学校能够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

  教育事业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实力发展的一项重任。国家越来越注重教育事业的施行。因而,学校能够从国家及政府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因此,学校能够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教学环境,由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发展,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会相应地向此处倾斜。另外,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师生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料,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交流软件来实现即时交流,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由于这些有利的物质基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越来越具备可实现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意识

  1.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相对于理科学科来说,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依旧比较淡薄,他们认为理科学科可以通过互相交流、探讨可以解决一些难题,总结学习经验,而语文的学习只要努力背诵、记忆就好。然而实际上,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顺利交流,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才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地相互沟通,将语文学习通过合作的方式与生活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效率。

  2.了解合作学习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也并非是学生之间的随意交流而不必遵循任何章法。合作学习应当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几个环节,让学生们了解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内容和方法,才能让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发挥更大的作用。

  3.合作学习的多种分类。合作学习的种类根据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来说,教师会按照完成教学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将学生们按照合作时间的长短分为以下三种:非正式组,教师将学生随机划分为多个小组,在合作讨论完成一项短期任务之后,即将合作小组解散;正式组,这种类型的小组合作时间较长,通常是为了完成一项持续时间略长的任务;基础组,是该分类方法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分组方法,通常是完成整个学期或者学年的学习任务而行。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优势,当然也有劣势,在分类时应当按照具体情况而进行。

  4.认识到合作学习方法与其他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固然有多种优势,但这种教学形式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学习方法。学生依旧要通过独立学习的方式来思考更多的问题,自主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也要通过竞争性的学习保持学生的拼搏精神,而不能因为过分依赖合作学习而荒废学业。

  (二)合作学习教学方案的制定

  1.制定思路清晰的合作学习办法。教学方案的制定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师能够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做什么,怎么做,怎样安排时间,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个教学计划做好预习、巩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顺利地完成语文教学。

  2.展现合作学习趣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制定了合作学习教学方案之后,应当将富有趣味的方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教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地预习、准备,并且在课堂上积极地发言、练习,通过教学中的趣味点,将知识重点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印象更为深刻,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强调合作学习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一是在以合作学习为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学习目标为合作的基础,避免因讨论过多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而偏离教学中心。二是在合作学习中,各个环节的落实应当紧密衔接,避免因客观因素打断教学,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三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当灵活运用,无论是教学素材的选择、学生合作的方式、小组的分配都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实施。

  (三)合作学习具体开展过程

  1.合理分配合作学习的任务。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应当为了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而进行,因此,必须要合理地分配合作学习任务,任务的分配应当考虑到时间的长短,学生自身知识基础,以及现有的教学条件,通过各种因素的结合,来为学生们分配可完成并能够使学生得到锻炼的任务。

  2.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素材。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们所掌握的知识不同,学习经验、对生活中事情的理解能力也不同,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教学的素材时,应当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相符且在学生理解范围内的材料,让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3.确定具体的合作学习方法。目前,语文教学中通常采用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课堂中的合作,学生们通过在教学课堂中对教学内容的讨论来解决问题,另一种则是户外的合作,即占用课堂时间,进行户外合作学习,还有一种是课外的合作,也就是平时生活中的交流合作。合作学习方法的制定可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

  4.选择合理的合作学习形式。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划分小组来实现,比如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号、学生的座位等方法来分组,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进行合作。也可以通过非分组的方法来实现,让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进行自由的合作,实现最终教学目标。

  5.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估。对合作学习的评估,就不能只凭学生的成绩来断定,还应当根据学生们在合作学习时的表现,如活跃度、积极性,以及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是否提高了实际交流能力,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考察来评测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果。

  (四)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有力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虽然占据着主体地位,然而,学生的自制力毕竟有限,且会遇到许多难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发挥有力的指导作用,保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将重点放在实现教学目标之上,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最初的学习任务时,将其引导回来。当学生遇到自身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则应当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答案。

  (五)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所没有的优势,然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教学方法,因此,合作学习教学应当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解决不同的教学问题时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或者将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结合,无论选择怎样的教学模式,都应当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为基础、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增强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基础。

语文教学论文5

  一、 心投入,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

  全这节课,我始终不忘运用充满激情的鼓励语,调动学生朗读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不时安排“想读的,你就读吧”、“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听你的朗读简直是一种享受”、“你听得真仔细,会听是会学习的一种表现”、“别急,再想想”、“同学们,咱们为他加把劲儿”等等,这些鼓励语的使用,使学生有了自信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开放”,决定了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像以及声情并茂地朗读。

  二、 读中感悟,加强了读书方法的指导

  新语文教学大纲,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这节课,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在指导朗读——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这句时,学生在读不到位的情况下,我注意将学生引入情境“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敌人正攀着石壁向我们这里爬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此情此景你如何表达你的情感?各自读一读。”这样一来,学生的内心与当时的情境相通,读出了轻重缓急,做到了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特别是学生通过读“同志们!用石头砸!”所表达出的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这样读:“同志们!用石头砸!”这位学生所体会到的是,战士们没有子弹了,但五位战士在班长马宝玉的带动下,拿起石头做武器,表现出五壮士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气节。有的学生这样读:“同志们!用石头砸!” 这位学生所体会到的是,表达出马宝玉对敌人恨到了极点,石头向雹子一样向敌人的头上砸去,同样表现出五壮士对敌人的恨。

  这节课我结合教学重点,即:“结合重点句概括中心”。不但注重指导朗读,而且还教给了学生“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新大纲“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

  三、 在教学生理解文中不懂得词语时,注重了学生自悟

  在教学中,我摒弃了传统讲解释的死方法,只要学生心理感觉到就表明学生已理解体会词语的意思。如理解“屹立”一词,我抓住时机将课本中的插图打在屏幕上,“同学们,结合插图中五壮士的形象,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屹立’一词的意思?”学生有的说::“屹立,就是坚定不动摇的意思”。有的说“视死如归的举动”……

  总之,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位”的思想,一篇课文学后,使学生留住了语言、留住了形象、留住了情感。

语文教学论文6

  一、中学语文“导读课”的教学原则

  导读课的教学原则就是要达到“教路、学路和文章思路的优化组合,和谐统一”。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树立“双主”思想。即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是由导读课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只有树立“双主”思想,教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信息的双向交流。第二,导要有“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领导和支配地位决定了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内容、方法和进程。在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既不能导人“浅滩”而“滞航”,又不能导人“深海”而“沉船”,要在学生主体这个基础上进行主导。第三,学生依导学读。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学会和会学。这也体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教师导学,学生学“阅”,学而生疑,疑则发问,问则学会,从而达到会学。

  二、中学语文导读课的三大任务

  导读课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讲解的成分逐步减小,学生自学成分逐步增加。然而,学生和教师的活动都不能脱离教学目的而随意驰骋,因此,导读也必须完成三大任务:

  1、知识点———即导读课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导读课中体现这些知识的内容则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如《春》一课中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天上的街市》一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等。

  2、能力点———即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基本技能,包括阅、写、听、说四大能力。在导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可以形成某一种能力。如《背影》一课,感受文章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能提高阅读能力。《出师表》一课,诸葛亮诚恳委婉的`语言,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德育点———学校教育要教书育人,育人是目的。中学语文课是人们思想的载体。因此,教师要借助书面文字,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健康个性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中学语文导读课的实施步骤

  1、导预读———审题预知。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题眼,判断体裁;阅读注释并弄清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如《爱莲说》是初中课本的第一篇“说”。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说”这种体裁属于议论文,可叙事、可议论,常用来对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发表议论。然后,再让学生看注释,了解周敦颐所处的社会状况:在当时的社会,有的人趋炎附势,有的人拉帮结派,有的人隐姓埋名,与世无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要表明的是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志趣。在导预读环节,教师可利用正向思维的方法,把学生引人情境,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2、导初读———感知“写什么”。

  在预读的基础上,学生迫切地希望了解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此时,老师可以加以指导、明确要求,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行排除文字障碍,并初步感知课文写了什么,达到“读通”的目的。如《爱莲说》一文,通过初读后,学生明白了文章主要写的是莲花,作者不仅写了莲花的外部特征,而且还突出了莲的内在品格。在初读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防止产生片面追求情节而对语言文字不求其解的现象,并设置标记符号,让学生边读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3、导细读———思考为什么写和怎样写。

  即领会写作意图,理清思路。细读是捕捉文章中心的关键一环,是将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分析写作技巧的基础。作者的写作意图必须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即作者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胸中之意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先从整体着眼,再到局部体会,继而整体感知。在《爱莲说》一文中的结尾段,作者写道:“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可谓直接议论抒情,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重点段落,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导精读———读深,欣赏文章精华。

  所谓“精华”就是文章的绝妙之笔,或一段、或一节、或一词。多读精华之处是体会教材思想感情,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有效方式。其主要做法就是引导学生体会语感,而对文章神韵的敏锐感受就是语感。读画要能悟出“画外之音”,读书也要能悟出文章中传神的字字句句。欣赏需要“悟性”,培养悟性,首先要锻炼学生的身心感受,使他们忘我地投入作品,力争做到“人在书中”,达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导读课提倡教师“导”,但并不排除教师的讲。教师要传道、授业和解惑,时刻为学生指点迷津。

语文教学论文7

  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材与旧教材最大的区别。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思考练习,新教材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问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习惯,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在导读和练习中占有一定的训练比例。那么,如何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下现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善问”

  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

  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这几种形式,我在教《小猫种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程序:先让学生掌握“种”的音和义,然后在“种”后板书“鱼”,再在“种鱼”前板书“小猫”。让学生读后问:“你读了这个课题,有

  些什么疑问“学生纷纷发言:”鱼怎么能种呢?“”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它是怎么种鱼的?“我把几个主要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理清每个问句的疑问词,然后告诉学生:”读书就是要像今天这样多动脑筋,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指板书)请看第8课。“

  这个新课导入,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了提问的形式。

  第二步,加强学生质疑过程的引导和训练教材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不理解”的地方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疑惑点呢?我在引导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读读生字新词,想想有无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自己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想想是否正确,有不明白的就画出来。再读读课后要求掌握的词语,找出不理解的,再听听同学提出什么不理解的,想想自己是否明白,从而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看看自己哪些答不出,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来。再让学生细

  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质疑的途径很多,文题、文章内容、关键词句及设问、反复、过渡、照应甚至插图、关键标点等,都可以用来质疑。如果文章的题目提供了课文内容的指向和要点,我们就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导质疑。如《我爱故乡的杨柳》、《诚实的孩子》等,如果文章的脉络清晰,段落结构相同,我们就可抓住例段引路,揭示学法,让学生抓住要害,自读质疑。如《黄鹂和山雀》一文,写黄鹂和写山雀的两个段落,设计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卷叶虫真狡猾?(2)黄鹂捉卷叶虫的本领怎样?从哪看出来?再引导学生讨论,理清卷叶虫、黄鹂、梨树三者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回忆老师在教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提了几个问题,先提什么,再提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自学第二部分(写山雀段),思考应先清楚两个什么样问题,并用幻灯片提示:(1)为什么说____________?(2)________捉________的本领怎么样?从哪看出?结果表明,这样引导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提问迁移,效果很好。

  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小学生提问往往出现多而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归纳出主要问题,要求提问围

  绕中心,抓住要点,有思考价值。

  到中高年级,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各种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找出它们各自的质疑途径,以便学生在课外阅读思考时有章可循,从而提高阅读效益。几种常见的文体,其阅读步骤和质疑途径大致如下:记叙文,初读时了解大意,理清六要素,细读时理清层次和记叙顺序;精读时赏析好词好句,体会中心。写景的文章,要明确写的是什么景,此景有什么特点。说明文,要理清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有什么特点,文章按什么顺序,运用了什么样方法进行说明。借物喻人的`文章,要明确借何物喻何人,再抓重点,找特点,理清写作的目的,最后理清思路,了解方法。

  二、抓住质疑时机,让学生“好问”

  方法的传授固然很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训练。因为任何本领都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训出来的,质疑能力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使质疑训练落到实处。

  学生质疑,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一般地,课前的引发型质疑,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求知

  欲望;疏导型质疑,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课中的深究型质疑,便于学生对课文重点进行深究探索,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中心;而课后质疑,可以是总结型的,也可以是辨别鉴赏型的;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也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心,领悟写作方法。

  质疑训练,还可采用以下方法:

  1.“每日一问”,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时,坚持每天提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每日一问”笔记本上,教师要及时检查讲评。

  2.及时解疑,分类作答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步。教会学生提问,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才是教学的目的所在。帮助学生质疑解疑,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伺机诱导,授之以法,使学生自解其难,变“有疑”为“无疑”,从而提高质疑兴趣和质疑技巧。

  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应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等资料自己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大家讨论回答;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讲解说明。在指导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允许前

  后左右互相交流,大声争辩,允许师生互相提问,大家各抒己见。鼓励互相倾听,提倡求异思维。

  3.开展质疑比赛,给同一文章,让学生读后质疑。在相同的时间里,比比谁提的问题多,谁的问题切中了要害,并要求学生自问自答,说出思考过程。教师要及时进行评议,并对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养成好问好多思的习惯。

  总之,让学生“善问”、“好问”,是我们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方法和追求的目标。学生动脑、爱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益。

语文教学论文8

  摘要:“五环节”教学模式,是指按照“自学、互学、导学、自测、反思”这五个环节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五环节”教学是我校因校制宜,量身打造的新课改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五环节;教学模式

  “五环节”教学模式,是指按照“自学、互学、导学、自测、反思”这五个环节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五环节”教学是我校因校制宜,量身打造的新课改教学模式。当然,学有规律,教无定法,五个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适时调整它们的顺序。笔者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谈谈“五环节”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自学──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目标自主地学习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快速浏览课文,识记背景,了解作家,梳理字词,疏通文意,背诵经典片段,也可以深层次地思考文章主旨及艺术技巧。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学生可以通过自学了解兰亭聚会的背景及作家作品,然后识记字词,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章,掌握重点虚词“之”“以”“所”的用法及词类活用情况,尝试翻译一些诸如“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等等重要句子。

  二、互学──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学习,自主解决自学中的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自学的心得,然后将达成共识的内容以成果的形式书写在展示板上;遇到一些有疑惑的重难点,讨论无果后,可以与别的小组进行交流,如果都不能有效解决,可提交到全班进行讨论解决。如《兰亭集序》一文中,作者的生死观历来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在那样欢乐的场景中,作者会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觉得人生短暂而虚无。感觉文章第一段的风格和基调与后两段格格不入。由于对古人所处时代不了解,也囿于自身的阅历,学生不能很好理解这种情感的巨大落差,完全在情理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好好地引导。

  三、导学──教师综合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重点地引导讲解

  当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之时,正是教师引导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将存疑的问题上交,然后集中选取学生反映得最多的问题进行引导。如针对《兰亭集序》中作者阐述生死观的问题,教师可作疏导与拓展,让学生明白古人那种“惜春常怕花开早”的微妙心理,在最欢乐最美好的时光里,人往往想将这一刻定格成永恒,但“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欢乐总是很短暂,生命如蜉蝣,转瞬即逝。在古人很多经典作品中都有所涉及,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和苏轼《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议论,就是最好的明证。这样举一反三地给学生讲述,学生自然就会触类旁通了。

  四、自测──学生迅速独立地完成检测题,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这一环节里,学生通过自测来检验掌握知识的程度,巩固学习的成果;教师通过学生完成自测的情况来判定学生收获的多寡。这跟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有些类似。自测的试题,一般是在导学案中早就准备好的,也可以是教师当堂下发的一张小测试卷。自测的试题要少而精,要有典型性。如《兰亭集序》一课,可以设计“之”“以”“所”等几组虚词;也可以设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类稍有难度的句子的`翻译;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作者生死观的看法。自测题切忌求全责备,贪大求多,一定要将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呈现出来。

  五、反思──学生对本堂课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回顾、思考和提炼

  这一环节尽管时间不多,但重要性不言自明。就像牛反刍一样,学生也需要对本堂知识进行细细咀嚼与慢慢回味。可以这样讲,学生的知识掌握要上一个新台阶,反思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方法值得借鉴。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中的“反思”环节极具创意与个性化,可以说是能力的升华,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结晶。他们的学生在这一环节里采用“顺口溜”或者小诗的形式来总结他们当堂所学。精当的概括,高度的提炼,诗化的语言,无一不展示出他们的激情与才情,让人啧啧称奇,击节叫好。笔者特别注重反思环节,让学生将才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如笔者在执教《兰亭集序》时,就曾让学生从作品背景,作家情况,文章主旨,艺术技巧等方面用对联来进行总结反思。学生的能力让老师眼前一亮,他们创作出来的对联文质兼美,语言洗练,充分展现了语文无与伦比的华丽与魅力。现撷取部分学生在这一课中自创的对联,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1.张栋上联:王羲之聚兰亭创千古佳作下联:陶渊明归田园著绝世名篇

  2.刘成果上联:二王书法辉映天地下联:三苏文采光照古今

  3.易雪上联:王右军忘情《兰亭序》感生命珍贵下联:白乐天寄意《琵琶行》叹仕途艰难

  4.杨青青上联: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抒发感慨,芬芳百世,后人皆有感下联:范仲淹著《岳阳楼记》展示胸襟,名流千古,读者俱开怀

  5.欧春香上联:陶渊明轻富贵淡名利钟意田园悠然采菊东篱下下联:王羲之乐天命思生死寄情山水酣畅饮酒兰亭边

  6.杨潇上联:王羲之作《兰亭集序》俯仰天地感叹人生短暂下联:陶渊明著《桃花源记》观赏田园惊呼景色神奇7.张志全上联:齐威王一鸣惊人治理国家兵强马壮下联:王羲之三分入木练就书法云浮龙惊

  8.李炳昭上联:音犹天籁字犹云,诗情自佳酿下联: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9.周珏上联:沧海岸边,魏武挥鞭咏志,抒王者抱负下联:会稽山中,晋贤把酒言欢,悟人生短长

  10.曹一万上联:王羲之会友兰亭曲水流觞,悟生命真谛下联:陶渊明种豆南山理荒除秽,忘尘世喧嚣总之,我校“五环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浪潮席卷下的一种大胆尝试,它所产生的效益已现端倪。

  我校高中语文课堂呈现出百花齐花、青葱喜人的良好态势。我校近几年来在高考中屡创佳绩,就是“五环节”教学模式最直接收益的体现。

语文教学论文9

  一、选择合适的话题整合教学内容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话是其中一个不可缺乏的途径。对话质量高低可间接对教学实效造成影响,因此不少教育专家纷纷指出应该适当精简课堂对话。所以,教师应该依文章重点与难点,选择合适的话题,并且按照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机地整合,由此通过精简教学流程,打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和时间赛跑》文章中,难点主要为父亲的话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按照“父亲的话对作者的影响”设计讨论话题,提问学生父亲的话为什么会让作者产生迷惑。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是因为作者还不清楚时间里事物不可回来的原因。教师可以继续再提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会害怕,学生指出作者之所以害怕是因为某天作者也会像外婆一样逝去等对话。通过围绕某个话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变序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难点。

  二、找出关键内容整合教学目标

  我们都知道,高中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篇幅很长,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文顺序采取段落讲解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因此,对于篇幅比较长的文章,教师应该适当从文章写作顺序跳出来,找出文章的某个关键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制定教学主线,从而对多个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比如,教师在讲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时,因为该文章是阅读课文,若教师一段一段进行品读,不仅缺乏阅读课的精髓,同时可造成课堂节奏非常刻板与拘谨。对此,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提炼出文章中的“拦路虎”以及“下马威”这两个字为关键词,直接开展重点教学,制定教学主线,指导学生对铁路修建存在的难点进行品读。具体步骤为: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理解两个关键词的意思。第二,分析文章比较难理解之处,两个关键词有什么含义,主要代表什么?最后,取两个关键词当中的一个,写一段与课文相关的文字。通过依关键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可以省略教学时间,还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三、对文章内容加以拓展整合教学资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时教师为了使学生更理解文章,会开展适当的拓展,给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文字、生活经验以及他人对课文内容感受等资料,由此取得课文和拓展相互结合的效果。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另一方面还能够拓展课文的'深度以及广度。比如李白的《独坐静亭山》诗中,某些资料说明此诗主要体现了作者孤独的情绪,但是当学生翻阅李白其他的诗作后,又会产生另外的体会。对此,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应该适当开展课外有关资料拓展,可以这样提问:“通过学习《独坐静亭山》后,我们体会了作者孤独的情感,对此我想提问,既然作者感觉孤独,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离开长安呢?”学生进行思考后,教师再提出:作者在其《山中问答》一诗中“问余何意栖碧山?”也提出了疑问,接着再引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当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做出回答。教师通过按照古诗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并且有机整合课文,从而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此诗的意思,体悟作者的情感,教学效果令人可喜。综上所述,高中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过程开展有效的整合,一方面可以充分将教和学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还能够对教学流程进行简化。通过有限的教学时间完成更多教学目标,构建一个聚集灵动、整合以及立体的语文课堂,并且将高中语文课堂打造成为一个实践性、人文性以及工具性三者有机结合的课堂。

语文教学论文10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起着重要的奠基石的作用,把小学语文的这块石头慢慢垒好了、结实了,才能攀越更高深的学科。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则让老师和学生难以把握,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无法融入理解。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敏感阅读期,刺激学生大脑中的语言思维区,培养其阅读的浓厚兴趣,并进一步加以巩固,这样才能在阅读启蒙的领域占领先机,弥补缺憾。

  关键词:趣味阅读;小学语文;弥补缺陷

  小学语文的趣味阅读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性、情感性以及良好的语感节奏,结合生活经历沉淀积累语文知识,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高尚情操与品格特征。在学校这个智力冲撞、生命力勃发的特定环境下,小学语文担负着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喷涌出耀眼光芒的重任。而阅读,大量的阅读正是满足学生的渴求,发展学生的心理,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这就是趣味阅读的全部意义所在。

  一、趣味阅读的黄金期及独特性

  1.知识存储和构筑框架

  启蒙教育家蒙特梭利的研究结果指明:3岁即可看一人,意指3岁即可萌生出一个人的学习兴趣所在,而在持续的近十年生涯中则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强烈探究需求,这时期的学生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迫切需要人类进步文化的种子,需要老师及父母在他们的内心播下美好阅读的种子,例如,诗歌背诵、国学经典诵读、童话故事、自然科学知识等,这些种子深埋在他们的心底,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会在他们的知识储备库中不断得以发酵、沉淀和聚集,最终形成他们自身独特的知识构架。

  2.奠基智力和健全心理

  优秀教育学家曾总结出人脑智力启蒙和直观感性思维的发展乃源自于文学阅读,博大精深的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在懵懂中获得知识功底、于一知半解中积累智力基石。阅读对学习存在困难、智力存在缺陷的学生较成绩优异者更能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所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加强其感觉统合训练的同时更要加强阅读,就如同感光力弱的胶片更需要很长的感光时间是同一个道理,要反复、反复、再反复地强化他们的智力区,用更明亮、更长时间的阅读之光来照耀他们,才能将困难的学生从黑暗的角落释放出来,奇迹般地展现他们独特的人生。

  二、小学语文辅导中趣味阅读应用要领

  小学语文趣味阅读其实质是用兴趣之绳牵引学生的感观和知觉,浓郁的兴趣芬芳会引发学生的无限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达到潜移默化、培养人格的最终目的。

  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项,用各环节间的联系巧妙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及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1.精心创建意境,导入文章主题

  小学语文以低年龄段学生为对象,教材以优美感性的语言为主,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让学生理解文化精粹。如,《老人与海鸥》一课的内容讲解,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多种生物及鸟类的图片,配以它们生活习性的讲解,让学生活泼自由的'天性在可爱的图片及教师生动的讲解中逐步进入文章的内容中去。

  2.注入感情因素,培养心理阅读

  凡是一篇好文章,都有它的立意和主题。优秀的教师要在课堂导入时,注重感情培养,用抑扬顿挫、丰富多变的表情带动学生的阅读情绪,注意掌握这其中的转折变化,让学生深切体会文章的内涵,在阅读的同时培养丰富的情感,激荡出学生的内心世界。

  3.紧扣提问切点,理解阅读精髓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学会找到文章内容的提问点,根据学生水平设置不同层面的提问点,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极为关键。只有找到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切入点,学生才会依循这个问题去探索、去深究,循序渐进、前后相连的问题会引导学生开启智力,拓展思维,在阅读的课堂中就能真正领会文章真谛。同时,教师在问题设计的环节要贴近学生生活,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因为不熟悉的事物让人们觉得陌生,从而逐渐失去对它的原始驱动力,只有让学生在问题中找到与自己的认识相似或相近的特征后,那么记忆的关联才会得以开启,才有兴趣的驱动。被学生接受的阅读提问才是真正激发兴趣、理解阅读的精要所在。

  4.鼓励迸发激情,赞许成就进步

  任何一个学生都离不开老师赞许的眼光,任何一个进步都离不开鼓励的字眼。小学语文趣味阅读学习中贯穿始终的是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智力思维的推动。鼓励教育会极大地触动学生的神经,尤其是学习能力困难的学生,更要让表扬和嘉许环绕在他们的身边,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阅读中提升智力,发展思维。

  总而言之,抓住学生的黄金阅读期,尽早确立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将是一个人智力语言发展至关重要的节点。为了让每个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就要重视黄金阅读期趣味阅读对启智、育性方面的重大作用,也许人类思维的奇迹就蕴藏在"趣味阅读"之中呢。

语文教学论文11

  就语体学的分类而言,语文教学论文属于科学研究论文的范畴。但是教学论文与一般的科研论文、学术论文又有所不同。学术论文可以是纯理论、纯学术的研究;而教学论文除了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理论性之外,还应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因为“教学”本身是一个实践活动。比如,就汉语语音问题来说,用音位学理论来分析现代汉语语音成分,分析单元音a及韵母ia,ai,ian中的a有什么不同,zhi和zi中的元音的发音特点如何,这样的语文论文属学术论文;而分析汉语拼音怎样教,有介音(韵头)的音节是三拼法好还是两拼法好,两拼法中是“声韵”相拼(如j+ian)好还是“声介合母/后随成分”相拼(如ji+an)好等等,这样的语文论文属语文教学论文。又如,研究句式是语法学方面的语文论文,研究句子在中小学怎样教则是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不能只是理论分析,而应该有具有充分说服力的实践性材料来加以证明,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应该对人们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这就是说,教学论文与一般学术论文的不同,是它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是针对教学实践来写的论文。教学论文虽然来自教学实践,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但教学论文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总结。

  语文教学论文与教学总结属于两个不同的文体范围。前者属科学研究论文范畴,后者属工作报告范畴。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学总结是对某个教学阶段、某个教学范围中教学工作情况的总结,它的内容主要是对教学实践的'一种说明。教学论文则是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文体,它除了具有实践的说明之外,还应该有理论的分析和一些学术性的探讨.当然,教学论文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因此,它与教学总结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好的教学总结经过加工和提炼就可以成为一篇教学论文。但从文体上说,二者毕竟有区别。教学总结中当然也可以有一些理性的分析和理论的探讨,但这不是必需的;教学论文则必须具有理论的探讨,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升华为理论,必须以规律的总结和提炼为目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学实践作法的表述上。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认为写语文教学论文首先要把握住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既注重实践性,又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既要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实践经验(包括自己的,或别人的;正面的,或反面的),又要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的理论(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语言学理论等等)加以分析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归纳出带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规律又要能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具有可操作性。

  不注意这一点,就难以写好语文教学论文,要么只阐述某种观点,不提出有现实针对性的实践依据,泛泛而论,不解决实际问题;要么只说自己怎么做怎么教,不分析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教,其中有什么值得认真研究的地方,这就和一般的教学工作总结没有什么不同。

语文教学论文12

  语文包含语言和文化双重含义,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正是打基础建立正确观念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期。语文学习不仅关系到读书和识字等最基本的功用,也是学生今后培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小学语文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学校在学生学习语文方面也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和精力,但许多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并不高,语文能力的提高也不是十分理想。这种现象与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分不开。教师仍然主宰着课堂,学生以教师为中心采取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有必要转变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注重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来培养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近年来,游戏教学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小学语文也应该积极主动探索采取游戏教学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开拓学生思路等作用。

  一、运用游戏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识字是他们首先面对的重要学习任务。由于孩子年龄普遍偏小,精神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对字的记忆能力也不是很强。针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识字教学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还容易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厌烦、枯燥、畏惧等不良情绪。游戏教学针对孩子的贪玩天性,寓教于乐,让小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知识。比如,在学习“人、手、头、上、长、高”等常用汉字时,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日常事务组成一个词组或一句话,让学生通过上下语境的联系记住生字,“人”字可以用“好人,坏人”“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手”可以用“手指”“手机”等,“头”可以用“光头”“小丽有漂亮的长头发”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比赛或用字造句,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此外,可以让学生互相指认生字,这种方法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不会让学生望字却步。

  二、运用游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很难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长时间阅读,用传统方法强行约束学生阅读并不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往往适得其反。而阅读是学生今后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适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集中精神读书。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认识生字后,分配给学生扮演课文中角色的任务。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对扮演充满期待,在课后对照课文反复演练,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课文的熟悉,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我叫“神舟号”》时,教师可以随机抽取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嫦娥姐姐”和“飞船弟弟“。学生在课后对照课文,分别扮演角色,并按照角色要求设计台词。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能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领会课文的内在含义,同时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阅读的兴趣。

  三、运用游戏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文一直是衡量语文能力的重要标杆,也是让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最为头疼的一个任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布置作文题目,提出写作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挖空心思将作文一个字一个字憋出来。这种写作方式让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同时为作文而作文的目的让学生苦不堪言。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生活经历等特性,将游戏融入作文,让学生备感兴趣的同时增强作文的.乐趣。比如,小学作文中经常布置的写“我所熟悉的人”这个题目,学生为完成作文字数要求而凑字数,让文章读起来不流畅、不传神,造成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缓慢。而用游戏的方式布置作文,将题目改成《猜猜这是谁》,要求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可以是亲属、同学等,但文中不能明确写出描述对象的名称,只能描写肖像、动作、语言、事迹等。作文完成后要求在全班面前朗读,每读一句就停顿一下,看是否有人猜出是谁,看谁的作文最快被猜出来。这种游戏方式会让学生积极动笔描绘,对增强学生主动作文、作文兴趣及作文能力都大有裨益。

  四、丰富游戏教学方式

  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方式不局限于上面例举的几种,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生的兴趣等采取丰富的游戏方式,主旨是通过游戏让学生获得知识、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比如,有的教师采取接龙造句的方式让学生将知识运用熟练。教师先在纸上写一个字后交个一个学生,学生用这个字组成词语写在纸上再传递给下一个学生,直至组成一句完整的句子。也有教师采取益智题竞赛、字谜抢答、幽默笑话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师不能只按着成年人的思维去传授知识,而是要将学习的方法生成、知识的拓展迁移作为教学的宗旨所在,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起到促进作用。而要想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自发自主地学习,则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做足功夫,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最终达到爱学、乐学的状态。

语文教学论文13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微课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多。正确运用微课技术,能够高效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有效对话的过程,而优化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选择。教师要将微课教学模式巧妙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顺利开启各层次学生智慧的同时享受学习的趣味,在知识积累、能力素养提升中让微课闪光,让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焕发生机。

  一、深化新课导入,体会学习乐趣

  教师要巧借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制作微视频的同时深化新课导入,让新课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微课作用下的具体化情境中深刻体会学习乐趣,培养兴趣的同时强化课堂参与和自主学习意识,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中实现高质量语文教学。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教师要在解读“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知识点的.基础上巧借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多种教学元素,文本、动画、图像等,科学构建“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微视频,将其巧妙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各环节,让课堂在微课应用下焕发生机活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操作教学设备过程中客观展示关于“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对西沙群岛有全新的认识,了解地理位置、美景、国防作用、士兵驻守情况等。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领班级学生讨论想要对驻守西沙群岛的士兵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在微视频作用下的层次化探讨中深化新课导入环节,顺利开展“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中教学,也能让学生在微课作用下的教学情境中不断体会学习语文学科的乐趣,顺利激起对“富饶的西沙群岛”新课文学习欲望。在讲解课文中,教师可以借助知识点讲解微视频,深化课中教学内容以及形式,在巧设课文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层层导入新课文教学要点,引领各层次学生有效思考、探讨,在微视频作用下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层次化互动,便于学生在整体理解、细节把握过程中解决提出的问题,轻松理解、掌握“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内容。教师要根据课堂问题回答情况,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深化新课内容导入,在问题引领、补充讲解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互动,在掌握“富饶的西沙群岛”新课文知识中不断体会学习语文学科的乐趣,顺利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主动参与中实现高效的教与学。

  二、落实合作探究,发展思维能力

  教師要在巧引微课的过程中强调课内合作探究,在整合课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化课中问题探究、合作实践,让学生在层次化课内实践中解决问题,在理解、掌握课文新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更好地进行课外语文实践,在实现语文课文教学目标中让作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微课闪光。

  以“父亲、树林和鸟”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课内合作探究,在定位“花的勇气”课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过程中深化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合理化延伸、拓展教学内容,科学化设置课堂问题。比如,“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中“一生”和“最喜欢”说明了审美,为什么我看不见有鸟以及听不见鸟声,如何理解父亲的矛盾心理以及父亲和树林、鸟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将其融入到“父亲、树林和鸟”知识讲解微视频呈现过程中,在视频、问题、文本有机融合下,引导班级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自由朗读“父亲、树林和鸟”课文段落内容的同时相互探究、分析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在彰显各层次学生主体地位中深化课中教学内容。随后,教师可以从“父亲、树林和鸟”课文篇章结构、主题思想、语言特色等层面入手巧设探究性、开放性问题,在微视频指引下和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互动,在落实课中合作探究过程中实现有效教与学,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理解课文知识中成为语文课堂的“小主人”,在发展语文思维能力过程中让微课在语文教学课堂闪光,实现高质量语文教学。

  三、点亮巩固复习,夯实语文基础

  传统作业讲解以口头讲解、板书为主,花费时间较长,形式单一而滞后,不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以及有效语文教学的实现。教师可以巧借微课多层面优势作用,点亮巩固复习环节的同时深入把握班级各层次学生学习情况,以问题为基础,深化课堂内外教学实践,让学生在活用知识中夯实语文基础。

  以“红马的故事”为例,在课文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优势作用点亮课后巩固复习,在把握“红马的故事”课文教学内容过程中设置多样化的题型,比如,读拼音与写词语、词语搭配、用四字词语代替句中画线部分,包括结合“红马的故事”课文主题,合理选取课外美文,设置阅读、写作等结合的题型,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在反复观看课文知识点讲解以及归纳总结微视频的基础上巧用课中掌握的知识点完成课后作业,在点亮巩固复习过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学系统平台,客观点评班级学生完成情况的同时针对性讲解“红马的故事”课后作业,便于学生在完善语文知识体系中不断夯实语文基础,让微课闪光的同时展现语文课堂独特魅力。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深化认识微课教学模式,将其巧妙应用到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巧借微视频活化课本知识,在绘声绘色微视频展示中引领学生主动观察、提问、思考等,在启发、指引下构建、完善语文知识体系的同时发展语文综合素质,让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李水玲.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焕发活力【J】.新课程(上),20xx(05)

  【2】张静.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xx(12)

语文教学论文14

  一、激情教学的意义。

  (一)激情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比较保守,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而激情教学则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激情教学可以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拓展,视野得到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激情教学时,教师通过个性化、独特化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展露出来,为语文教学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激情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比较短的状态。在心理学层面上,激情指的是一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会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眼前的工作或者学习当中,进而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激情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改善教师长期不变的、枯燥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进行小学语文激情教学的策略

  教师要想将激情教学更好地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不是很高,因此在激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仅要擅长知识层面上的教学,还要拥有比较全面的素养,诸如风度、性格、爱心等,这样才能够启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端正自己说话、做事的方式方法,带给学生“正能量”,培养学生乐观的性格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改变教学方式

  在激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并能够根据课堂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灵活转变,充分遵循“环境激发热情”“情感激发热情”和“兴趣激发热情”三个方面。其中,“环境激发热情”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创建一些课堂情境,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依靠黑板、粉笔和教材进行知识灌输的传统方式,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表演,通过学生的参与,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激发热情”则是指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以学生的兴趣作为中心点,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进而感受到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各种情感,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更加深入的感悟和理解。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经进入了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之中。而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比较强,因此在激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新颖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制作一些课件,并将课本知识和一些课外内容进行适当的融合,让学生通过新颖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这样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现今的社会中是需要一定激情的,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因此,从教学之始教师就应该把蓬勃的朝气和对学生的鼓励带进课堂,用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论文15

  一、多媒体应用体现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思路是题中之意

  这里讲的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论,高中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个教师也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的感受是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在内容编排上要清晰体现出教学思路,教学课题、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内容都要统筹考虑并在多媒体中得到体现和层次排布。

  (1)层次分明。一个课题分为几个课时,一个课时解决哪些问题都应有明确的计划,让多媒体教学既体现教学内容和思路,更为教学控制好进度和节奏。

  (2)突出重点。重点掌握和难点提升的部分如何分配章节,重点与难点的比例如何控制都要通过多媒体得到较好的体现。

  (3)课堂内容的引申和发展如何为学生提供相适合的方向。总之,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教育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是学习学习方法和构建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过程,后者应是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而教学思路在多媒体中的体现和传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为深入和便捷的平台。

  二、教学内容的编排是高中语文多媒体应用的重点

  语文教学所提供的表现形式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应是统一的,而教学内容就是其中的表现形式,教学目标的基础是完成课业,更高的层面是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实现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的飞跃。所以,教学重点必须在多媒体中得到重点体现。一是基础学习内容必须与重点学习内容拉开层次,无论是数量编排还是比重配比上都要有明显区别。了解内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应呈“枣核状”编排分布,为重点教学内容提供足够的空间。这一方面是应试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认识问题和学习问题的实际情况的客观判断。比如文言文教学,从课程标准的要求、高考试题的'题型来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对实词意义的理解、虚词用法的理解、词类活用和常用句式的理解、文言文大意的理解、文言文重点课文及语段的理解和背诵,以及浅易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进而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们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抓住这些重点内容,使学生能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

  三、重点理念的融入是高中语文多媒体应用的关键

  与前文教学思路的讨论类似,教学内容的编排应成为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方法、掌握内涵和精髓,全面提升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才是语文教学应有的主题。在这里还是必须重复以前常说的话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将其作为形式,而内容则体现在多媒体的形式中,在日常的积累、观察、研究和理念的深化上。具体讲就是要注重“以人为本”。一方面,通过教学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整体兴趣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另一方面,通过课下的作文等方式打开一扇语文教师与学生心灵之窗的通道,通过细心观察把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变化,总结规律特点,给学生以心理和精神上的更高关注和帮助,将这种思想和思维融入日常教学中,使教学既体现出生动的形式,更融入情感的内涵。一句话,我们应结合学生真正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共鸣,只有建立在相互交流、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语文教学的生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四、调动课堂气氛是高中语文多媒体应用的更高要求

  这里就要充分注重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深入结合。

  (1)课件的内容编排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能够恰当地表达和体现教学具体内容。

  (2)课件具体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并尽量贴近他们的兴趣爱好。

  (3)在多媒体应用的基础上尝试创新课堂形式、学习形式以及教学教法是保持语文多媒体教学常教常新并保持好的成效的积极动力。总之,无论多媒体教学如何发展、软硬件设施如何升级变化,我们教学的目标始终不变,语文教学以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建立知识结构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总体目标不会改变,让我们携起手来,深入学习和研究,以多媒体的应用为手段,为语文教学更好地实现育才目标做出更大的努力。

【语文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论文12-15

语文教学论文05-21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论文07-2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14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9-16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07-25

语文教学论文[热门]05-21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式论文08-26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论文07-14

浅谈语文教学论文的写作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