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时间:2024-06-17 16:00:41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锦集15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管理信息系统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锦集15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

  0引言

  网络效应理论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经济思想,而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通信技术,因此研究网络效应对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效应来管理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运营,促进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升级与创新,整合各地区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兼容,更好服务于客户。

  1网络效应概述

  1.1网络效应定义

  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技术创新领域,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路径依赖是网络效应在社会技术演化领域的一个特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比路径依赖更复杂的关系—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所关注的是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因此,学者最初将网络效应定义为ICT产品所表现出的一种需求方规模经济现象,即使用一种产品的人数越多,该产品的价值越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购买和使用它。后来,学者将网络效应定义为行为人之问的经济效应。

  1. 2网络效应分类

  根据网络中用户之问连接方式的不同,网络可以分为直接网络和间接网络。直接网络是指市场中的用户通过使用水平兼容的产品以某种方式直接地连接在一起。间接网络是指市场中的用户通过使用垂直兼容的产品,购买互补产品间接地连接在一起。Katz和Shapiro将间接网络称为硬件—软件范式。

  1. 2.1直接网络效应

  直接网络效应(Direct network effect)指某产品使用者的效用随着本产品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多,它出现在直接网络中,直接网络由使用水平兼容的产品的用户构成。最为典型的是通信产业由消费者需求之问的相互依赖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此外,铁路以及软件也具有直接网络效应。

  1.2.2间接网络效应

  Katez和Shapiro最先将间接网络效应描述为随着某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其互补品种类会变得更为丰富,且价格更低。此后,间接网络效应被定义为:消费某种网络产品所获得的价值随着与该产品相兼容的互补品种类的增加而增加,这种互补品之问的关系被称为硬件/软件范式,其中基础产品被称为硬件,辅助产品被称为软件,硬软件被统称为系统产品间接网络效应(Indirect network effects)。间接网络效应主要产生于基础产品和辅助产品之问技术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即用户使用一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互补品的数量和质量,一种产品的互补品越多,那么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就越大。其与直接网络效应的差别在于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并不直接依赖于该产品的网络规模(购买同类或兼容产品的消费者数量之和),而是间接依赖于其互补品的种类与数量,直接网络效应来源于消费者需求之问的互补性,而间接网络效应则来源于产品需求的互补性。

  1.3网络效应的作用

  网络效应的存在,尤其是未被市场机制化的“直接网络效应”的存在,催生了外部性,即消费者对于网络性产品的消费行为会给其他消费者带来“正外部性”。而当这种正外部性的行为未得到补偿或鼓励时,造成网络产品的最优消费者数量低于实际消费者数量,于是导致“市场失灵”。网络效应会使技术产生冒尖现象(Tipping),即拥有技术标准的企业最终会赢者通吃,形成单一标准。企业问微小的技术差异通过网络效应放大后反映在市场上,最终可能决定产品竞争的胜负。同时,网络效应使技术标准的锁定产生路径依赖,即一旦某技术标准被广泛采纳,正反馈机制、收益递增以及消费者转移成本都可能促进市场锁定(Lock-in)此标准,即使有更优异的标准出现也难以将其替代,因此对网络技术标准的`追逐和控制成为主要竞争策略之一。

  2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工务段是铁路系统的重要单位之一,专门负责铁路线路、桥涵、隧道及相关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包括桥梁、隧道、涵洞、路基、钢轨、道岔、轨枕及道砟等的维修和养护。此外,铁路巡道、铁路道口的看守都属于工务段职责范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铁路工务部门也开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2. 1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自20世纪初开始,铁道部就对铁路工务管理实施了信息化管理,PWMIS是由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组织,由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牵头,在各局工务专家的支持下研发的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工务段三级工务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20xx年5月,PWMIS(一期)应用软件通过了铁道部运输局组织的技术评审;20xx年,PWMIS系统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技术评审;20xx年初开始在全路进行PWMIS工程建设,各铁路局(铁路公司)信息所(处)进行了网络版本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安装实施,工务项目组在全路进行了PWMIS系统使用培训工作。

  PWMIS 网络系统采用BEA公司的WebLogic Server作为Web服务器,此中问件服务器是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应用服务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信、邮政体系的B/S系统中。开发平台采用BEA WebLogic Workshop,此平台能够提供统一、简化、可扩展的开发环境,有利于加快基于J2EE标准的Web开发效率。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其模式在全路工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各地铁路工务段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了多个不同的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例如,济南铁路局的施工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工务安全与生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局雨量检测报警系统(工务段专用);临沂工务段的施工管理系统、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钢轨重伤伤损处理系统等。

  现行的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以现场调查及竣工资料作为数据源,构建了一个覆盖铁道总公司、铁路局、工务段的铁路工务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是以工务设备管理为主体业务的计算机综合应用平台。其主要功能集中于工务设备、状态的管理和数据传输等,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应用较少,更多地侧重于静态设备和图表数据管理,缺少现场设备检测、信息监测功能,不能及时实现,有序的动态管理。

  2. 2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比较

  国外铁路很少有专门的工务管理信息系统,而是包括工务和电务的铁路基础设施管理。从各国铁路工务管理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两类,即侧重于铁路轨道养护的轨道管理信息系统和侧重于所有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管理的系统训。资料分析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方而还有很大差距。

  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利用网络效应来减少这些差距,从而提高我国铁路工务段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营效率。

  3网络效应在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网络效应如果不能够内化,可能产生外部性,从而造成市场失灵,但是网络效应的存在同样可以产生冒尖现象。而在铁路工务段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既可以利用直接网络效应又可以利用间接网络效应来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效率。此外,可以利用网络效应在创新方面的影响,开发出具有更多功能模块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通过不断创新来优化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

  我国各地方铁路局都有自己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对此可以利用铁路信息系统的直接网络效应,也即当使用国家统一铁路信息系统的地方铁路局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形成正反馈,从而吸引更多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信息系统。因此,需要鼓励各铁路局使用同样标准的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铁路总公司可以利用网络效应带来的正反馈,吸引更多的地方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显然,产生正反馈需要一定的条件,即使用此信息管理系统的铁路局数量达到安装基础量(在某一时刻使用国家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地方铁路局总数量)。达到安装基础量时,就会产生网络效应,进而增加每个地方铁路局的价值,进一步吸引其它地方铁路局使用国家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随着使用国家标准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地方铁路局的增加,势必减少了使用各自管理信息系统的铁路局数量。因此,因此国家铁路总公司采取一定的措施,就能吸引其它铁路局使用该信息系统,网络效应的存在能给新加入的铁路局带来更多益处。

  针对我国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中GIS使用还未普及的情况,可以利用间接网络效应来整合现有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即纵向一体化。对于没有使用GIS的铁路局,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将GIS的功能模块加入到现有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样,对于我国铁路信息系统模块功能不全,不能动态监控轨道、桥梁以及隧道等铁路基础设施的情况,可不断加入相应的功能模块,从而实现对铁路运营的全面监控、维修、保养以及决策支持等。

  显然,无论是建立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还是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GIS的整合,以及开发新的功能模块,都离不开创新,而网络效应对创新有着显著影响。一方面,建立国家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通过创新以满足各地方铁路局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国家建立统一的铁路信息系统后,部分铁路可能不愿意改变现状,不利于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

  4结语

  网络效应起源于信息通信技术,在技术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者数量的增加,每个使用者得到的价值也将会增加。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同样存在网络效应。本文通过论述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指出网络效应的不同作用;分析国内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对比了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效应如何影响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本文认为,可吸引部分地方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当达到安装基础量后就可以利用网络效应来实现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2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是适应了大数字时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要求。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方便的了解游客的相关情况以及旅游景点的详情,处于旅游信息的集散地,为旅游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了解信息的载体,便于分析信息价值做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合理的优化景区的安排与设置。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旅游信息不对称性的局面,将信息的最大价值释放出来方便了企业价值的创造。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旅游行业最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的服务性产业,与其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以及组成要素都对旅游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协调其相互间的行业运行能够优化经济运行秩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要保证这个局面的生成需要实现各个行业的信息共享,只有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化才可以将各个行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旅游行业中的纠纷矛盾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机构间的关系时。信息的公开化可以解决信息阻塞的问题,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改善经济运行的环境。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精细化复杂化,充分有益的信息处于信息流中,加强信息的管理将减少识别有用信息的成本。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旅游行业也由国内地区的市场开始向国外进行拓展,空间上广延需要缩短信息的时间成本才能够将利益最大化。

  (二)信息的重要性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在原因。旅游产业其生产和消费同时性以及其产品不可转移也不可以储存,作为固定的消费品,需要消费者亲临,这就导致了消费者的频繁流动。吸引消费者旅游的关键在于旅游景点的信息是否流通到位,消费者能否获得充分的信息渠道。信息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自觉的涌向景点,并形成合理的旅游观念,有利于良性的旅游秩序形成。充足的信息帮助游客缓冲对未知环境的恐惧感,提高旅游消费的可能性。同时旅游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游客偏好信息的收集有利于提供各种可供游客选择的旅游产品,游客可以在权衡各项选择中做出合理的安排。总而言之,信息对于旅游者和旅游管理人员都是重要的,在市场化中,快捷通畅的信息渠道将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需要以市场的发展动态为依据,以服务顾客为核心全面思考旅游行业相关组成部分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完成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可扩展性原则。旅游行业是一个跨行业的部门,它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提供经济发展的契机,系统设计旅游管理信息平台要了解其他行业发展的信息才能正确预测旅游行业发展的状况。首先在系统设计中需要有未来发展的眼光,考虑旅游行业发展现实性因素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设计系统,为系统的升级改造保留剩余空间。同时在设计系统时要使系统简洁,能够清楚的操作,方便处理旅游业务。

  (二)适用性原则。旅游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用,所以在设计系统时要从系统的结构上来考虑系统与实践操作中的结合。系统在各个板块间要保证不重合,尽量的能与现实中的各个因素耦合,系统在应用中能够及时地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各个功能间实现密切的配合。

  (三)集成原则。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融合旅游产业以及计算机专业技术的系统化工程,其涉及的学科知识以及生活范围远远超过现实中旅游业发展的情况。作为服务旅游业发展的中介工具,系统设计要以集成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的综合应用为依托,实现游客信息、导游信息、景点信息、票价信息、住宿信息等诸多信息的高度集成与信息共享,并以数据、文档、图片等多种数据形式进行显示,从而形成较为全面实用性较强的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三、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智能化旅游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在现阶段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还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系统设计较传统有更多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促使了信息系统的快速完成投入到旅游行业中,实现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可行性。经济发展给开发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系统软件的成本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趋向较低的态势,所以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开发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将会是低成本高产出的活动。系统在开发时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但一旦处于应用状态,系统自动为旅游行业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

  (二)技术可行性。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技术掌握发展获取途径较多,在对系统设计中要对其软件和硬件进行科学的研究,通过与现实情况的分析比较适当的开发新的功能以满足性能需求。系统可以采用主流的java语言,对WEBMASTER而言,_ISP的写作界面应是随着需求而改动。采用的数据库有SQLServer、Oracle等,而相对于其他的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丝毫也不影响它在将来所发挥的功用。

  (三)操作可行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般网民都具有一定的网络操作知识,能够操作具体的系统,在科学设计系统完成后,系统的维护只需很小的成本。系统成为一个共享的工具,为旅游产业创造价值。系统只需要一定知识的人员就能够轻松的操作起来。

  结语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将旅游业动态化发展情况搬移到虚拟的空间,通过信息的供给与消费,创造经济价值,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在系统设计中需要借鉴各个学科的知识,同时要对比中吸收借鉴外国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有益经验,加快我国旅游行业的转型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3

  1 用户需求分析

  该系统可以用在学生仓储管理模拟情景中,具体管理的是库存信息和器材采购信息。

  经用户需求分析,本系统设计的需求有:

  (1)仓储信息管理人员可以查看、增加、删除、更新数据库中的信息。

  (2)仓储信息管理人员可以进行信息的分析、汇总、打印等。

  (3)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业务的不同添加用户、修改不同的用户权限、进行数据备份和数据库的基本维护等。

  2 系统功能

  2.1 库存信息管理

  库存信息主要包括器材的器材号、现有库存、最大库存、最少库存等信息。

  2.2 器材采购信息管理

  器材采购信息主要包括:器材号、购买数量、供货方、单价、总价、计划采购时间等。

  3 系统实现

  3.1 创建后缀名为 mdb 形式的数据库

  使用 ACCESS,新建一个名为“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的空数据库。

  3.2 数据表的创建

  (1)库存表包含的字段有:器材号、现有库存、最大库存、最少库存四个字段,将器材号设置为主键。(2)器材号表包含的字段有:器材号、器材名称两个字段,请将器材号设置为主键。(3)器材采购表包含的字段有:器材号、购买数量、供货方、单价、总价、计划采购时间六个字段。

  3.3 相关查询的创建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一大特点就是方便各类用户的查询,因此需创建的查询有:

  (1)利用库存表查询出现有库存介于 20至 40 的所有字段记录,将该查询保存为Querry1.

  (2)利用器材号表,完成参数查询,请输入器材号,查询出对应的`器材名称,将该查询保存为Querry2.

  (3)利用器材采购表查询出购买数量小于 20 且单价小于100 元的所有字段记录,将该查询保存为Querry3.

  (4)利用器材采购表,生成一张总价大于1000 元的新表,新表名称为“大单器材采购表”,将该查询保存为Querry4.

  (5)利用器材号表、器材采购表,查询出供货方为“A&B 器材公司”的记录,记录包含的字段为:器材号、器材名称、购买数量、总价四个字段,将该查询保存为Querry5.

  (6)利用库存表查询出现有库存在 40 以上的所有字段记录,将该查询保存为Querry6.

  (7)利用器材采购表查询出购买数量小于 20 且总价小于1000 元的所有字段记录,将该查询保存为Querry7.

  (8)利用器材采购表,生成一张总价小于1000 元的新表,新表名称为“小单器材采购表”,将该查询保存为Querry8.

  3.4 对应窗体的创建

  主要包括登录窗体(显示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正确便可登陆,不同的用户操作权限不同),主菜单窗体(用户只需点击对应按钮即可进入对应窗体进行操作),仓储信息录入窗体,采购信息录入窗体。

  3.5 打印报表的创建

  按照不同的用户需要,主要包括实现库存表、器材号表、器材采购表(在对应的查询窗体中选择器材的单个信息,输出此报表,用于查看单个器材)、器材采购汇总表(在对应的查询窗体中输入器材名称,按采购日期、采购单位等分别显示,还可进行计算和排序等)。

  3.6 数据库访问页的创建

  将库存器材信息中的一些情况可以采用 Web 页面的形式提示。

  (比如:库存器材紧缺信息、库存量太大信息等分类提醒需抓紧进料和禁止进料)

  4 结束语

  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系统设计时模块中所包含的各种功能,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实用方便的特点。本系统可以为仓储管理员提供便捷的仓储管理信息化方式,同时,大大提高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数据库项目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继萍.Access 20xx 数据库应用与开发从新手到高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access[EB/OL].[20xx-10-25].

  [3]文东,杨来明,胡文鹏.Access 20xx 数据库应用基础与项目实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3.

  [4](美)亚历山大(Alexander,M)ACCESS 数据分析宝典[M].梁普选,刘芳芬,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5]普瑞格.中文版 Access 20xx 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4

  1关键业务流程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在开发设计过程中,需重点考虑起草合同和变更合同在审核处理过程中的状态转换情况。起草合同一旦录入则置为待发送状态,在进行审核时,会依据实际情况产生审核通过或审核未通过的状态。在合同进行结项操作后还可以进行取消操作,恢复到审核通过状态。起草合同状态为审核通过时,如果需要对合同状态进行修改,则需要启动合同变更流程,变更合同的状态与起草合同的状态相同。审核通过的变更合同在审核通过状态下可以再次进行变更。结项状态的合同不能进行任何修改操作,如需要进行修改,则必须取消结项操作,将合同置为审核通过状态,然后使用变更合同的流程对其进行修改。同时,系统应重点解决合同的起草、评审和执行情况监控,主要有合同起草和合同变更2个流程合同变更流程在新增合同审核通过后进行。业务流程。

  2系统设计

  2.1总体架构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构架共划分为4层。

  (1)数据层:主要用于数据的存储,为其它各层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包括合同信息、变更信息审核信息、附件信息、统计信息、基础信息6个数据库

  (2)支持层:对系统的基础和公共功能进行整合,形成平台,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数据字典管理、数据导出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登陆管理等模块。

  (3)业务层:业务层是合同业务处理的核心内容,基于数据层和基础层建立,包括:合同起草管理。合同变更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合同执行管理和合同模板管理5个模块。

  (4)访问层:使用平台层的登陆管理,进行认证后,对业务和平台操作在页面中进行统一展现。

  2.2系统功能设计

  按照系统功能分析结果,为实现系统建设的目标,系统在提供人员部门、角色管理等基础功能的情况下,需要实现5个应用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合同起草管理、合同变更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合同执行管理和合同模板管理。各业务模块基于支持层建立,是实现企业合同管理规范的关键。起草合同在审核通过后,可以进行合同变更,变更合同也必须在审核后才能生效。起草合同和变更合同进入执行管理。只有录入了财务数据的合同才能进行结项管理。在进行收、付款合同统计和合同管理统计时,不区分是否为结项合同。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各子系统关系。

  2.2.1合同起草管理起草合同管理是办理合同业务的入口,为合同管理人员起草合同时使用,在此处提供新合同信息、审核未通过合同信息、待办事项的提醒等功能。系统中要管理的合同关键信息包括合同基本信息(名称、类别、对方单位、签订日期、起止日期、签订人等)、财务信息(合同金额、计划到付款信息、多部门联合分劈信息等)、合同文本等。

  2.2.2合同变更管理当已签订的正式合同需要变更时,由合同管理人员发起变更申请业务流程。此功能主要包括合同内容修改和合同变更申请的提交,以及对未通过审核的变更合同的修改,并提供合同变更历史和审核意见的跟踪查看功能。

  2.2.3财务信息管理财务人员对已签订的合同进行日常管理。包括财务工作号记录、实际到付款信息、发票开具与接收信息、税款信息等。

  2.2.4合同执行管理执行管理功能主要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重点是对合同查询和统计功能。

  (1)收/付款提醒:依据收付款计划,提醒合同管理人员近期收付款信息;

  (2)结项管理:当合同履行完成时,进行合同的结项操作,同时应对特殊情况,系统支付解除结项功能;

  (3)查询与统计:在对合同进行分类别、分形式管理的基础上,重点统计与分析系统的收/付款情况、税款情况、开具发票等。

  2.2.5合同模板管理针对铁路科研企业合同种类多而杂的`特点,方便合同起草人正确的使用最新的合同模板,系统提供外部合同模板、企业内部合同模板以及版本管理。

  2.2.6系统管理功能模块主要为以上系统功能提供支持,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管理、角色权限、人员管理、数据字典管理和系统日志等功能。其中数据字典涵盖了合同内容中的所有选择项的内容,包括合同类别、企业实体等内容,并与查询与统计功能紧密衔接。

  3结束语

  本文在铁路行业及签订合同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全新设计了一套适应铁路信息化科技型企业的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数据层、支持层、业务层、访问层4个层次搭建了系统的总体构架,明确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系统的关键设计。该系统对起草、变更、财务管理、执行管理、系统管理等各项功能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系统各项功能设计。系统已经完成总体设计、开发、测试及上线部署工作,并已投入使用,运行稳定。该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合同规范化的动态管理与监督,有效的规范了业务流程,方便了信息统计和查询,既解决了企业合同管理的实际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也较好地满足了现代科技型企业的管理要求,使企业运行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5

  1 信息系统审计与环境信息系统审计

  在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建设方针指引下,信息系统日益成为企事业、行政单位和部门信息处理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为信息处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大支持的同时,其高度复杂性和自动化处理机制也为业务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潜在的风险。随着被审计单位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的加强,信息系统审计成为纳入到审计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系统审计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60 年代,当时主要针对财务软件中的数据进行审计,后来逐渐从电子财务数据审核拓展到整个信息系统本身的风险[1].信息系统审计领域的权威专家 Ron Weber 将信息系统审计定义为:“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安全、数据完整以及高效地利用组织的资源,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我国,信息系统审计是由有客观立场的独立审计师实施,包括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中的审计师和其他专业人员等;审计的对象是信息系统以及利用组织资源实现的以信息系统为载体的一切活动。

  随着环境信息系统逐渐成为环境管理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环境信息系统开展审计成为环境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也是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内容。目前,对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国内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情况的现状分析[2],对国内外环境信息系统存在问题的研究[3],以及在环境审计中涉及到的具体环境信息系统的问题[4-5]等,对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主要研究环境信息审计的一般目标和内容,以期为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2 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

  环境信息系统是对各种各样环境信息及其相关信息加以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信息体系。是环境信息采集系统、环境信息检测系统、环境信息处理系统、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等与环境相关的信息系统的总称[6].一般情况下主要指的是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和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为各种环境管理职能提供信息支持;(2)提高管理效率;(3)加强过程监督;(4) 促进有效控制;(5) 有利于各级管理的协调等五个方面。我国的环境信息系统基本结构分为国家、省市、地市三级系统。目前的环境信息系统和网络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作为环境管理的有力工具,环境信息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级环境管理机构和部门,在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信息系统具有分布性和集成性的特点,随着环境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的日益加剧,对环境信息系统本身的审计和监督成为必然。

  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包括主要包括评价及鉴证资产是否具备安全性,数据及信息是否具备有效性,利用资源是否具备经济性,以及是否与组织目标一致等。

  结合环境信息系统的作用以及信息系统审计的一般目标,可以认为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主要应包括环境环境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

  2.1 环境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审计

  环境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保障信息系统提供有用信息的前提和基础,是对环境信息系统质量的审计。包括系统的可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两方面。

  系统的可用性是指系统的功能应该可用,并符合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要求,满足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环境信息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的运行应该稳定可靠。

  环境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由硬件的可靠性、软件的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数据资源的可靠性等所决定。可靠性是环境信息系统一项重要的性能,特别是一些实时处理的系统如实时监测系统、水环境检测系统、大气检测系统等,对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审查系统的可靠性应审查系统有关控制措施,并对历史运行记录进行检查,对系统是否稳定运行进行综合评价。

  2.2 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审计

  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对环境信息系统系统信息质量的审计。环境信息系统在辅助管理的同时,还要考虑收集和管理的环境有关信息的安全性。安全性既包括授权用户的合理访问,也包括对非授权用户的拒绝,防止信息的泄密。

  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环境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等资源是否得到妥善保护,不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者泄露系统中的信息。环境信息系统的资源通常包括硬件、软件、网络、数据文件、系统文档、消耗型材料和其他设施。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通过建立相关的控制措施来加以保证的,所以审查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就是审查对相关资源的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

  2.3 环境信息系统的经济性审计

  环境信息系统的经济性是对环境信息系统效益的审计,包括环境信息系统的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

  环境信息系统的'效率性是指用最少的系统资源的投入产生最多的用户所需要的信息。环境信息系统运行需要耗费各种资源,包括机时、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力等,在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些资源都是稀缺资源,系统的质量、性价比、使用率等特征是反映信息系统效率的指标。对效率的审计可以通过系统的本身的效率和用户感知的效率进行评价。

  环境信息系统的效果性是指系统能否实现既定目标、系统的各项业务的处理过程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环境信息系统的效果性与环境信息系统的业务有关。要评价系统的有效性,需要对系统的业务有深入了解,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3 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

  根据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按照环境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把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分为:(1)环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2)环境信息系统运行管理;(3)环境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等三个主要方面。

  3.1 环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环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包括立项管理和项目建设两个方面。

  项目立项方面的审计内容包括:

  (1)决策情况,如立项依据是否真实、准确,项目需求是否真实反映单位实际管理需求,是否存在与单位管理环境和管理目标相脱节问题;(2)技术可行性情况,如依据系统功能、软硬件性能、环境条件等是否能满足目标要求;

  (3)投资可能性情况,如资金筹措计划的安排是否合理,来源是否合法,是否能满足建设和运行维护需要等;

  (4)投资经济性情况,重点审计不同建设单位之间协作以及与市场的软硬件概算投资差异等情况。

  项目建设方面的审计内容包括:

  (1)硬件配置情况,如相关合同及招投标手续是否合理,项目建设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相关软硬件采购计划、采购过程是否规范,所购硬件是否符合硬件系统配置方案的要求;

  (2)系统软件开发情况,如系统获取和开发过程是否合规,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方法是否合理,应用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有关要求;(3) 系统建设的财务收支状况,如建设内容所需资金和已用资金情况等;

  (4)数据准备情况,如审计建设单位内部信息是否规范,数据结构和编码方式是否统一,历史数据转换方式是否有效等;

  (5)运行规则制定情况,如系统工作模式、业务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是否明确,是否建立网络使用和管理等相关制度,以及在运行规则制定过程中,是否和系统开发人员有效配合,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

  3.2 环境信息系统运行管理

  项目运行管理方面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系统验收、投入使用、运行保障情况以及资料归档情况等四个方面。

  系统验收方面的审计内容包括:

  (1)相关环境信息系统是否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2)软件开发者是否按照合同规定完成和交付软件产品;

  (3)软件产品有无经过验收评审和软件产品的测试,有无形成正式的验收评审和测试结果报告等内容。

  系统投入使用情况的审计内容包括:

  (1)系统功能是否达到用户需求;

  (2)有无因软硬件的配合不协调、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低等原因导致系统作用不能完全发挥的情况存在。

  系统运行保障情况的审计内容包括根据相关管理制度,审查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和环境等是否能满足系统运行管理的要求;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责任是否明确,是否存在制约系统作用发挥的不利因素。

  建设资料归档情况的审计内容包括审查系统竣工后,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方案、数据库结构设计说明书、布线工程竣工文档等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文档是否准确完整。

  3.3 环境信息系统绩效评价

  环境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的内容具体包括:

  (1)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审计项目网络架构是否安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无存在软硬件可能被恶意破坏、数据可能被篡改、未经授权可能被违规操作,系统和数据无备份或未及时备份在遭受破坏时无法恢复等问题;

  (2)系 统 数 据 的 真 实 性 和 完 整性,如 审 计 系 统 数 据 是 否 达 到 相 关 行 业标准,各级数据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人为调整等问题;

  (3)系统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如审计系统的相关的自动报警机制是否及时、有效,出现报警情况后的应对措施是否畅通有效;系统数据在环境管理方面等方面是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不同部门数据一致性以及数据共享的效果等。

  4 小 结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20xx)中指出要加强对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情况的审计,并进一步指出要推动对各部门、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审计。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从审计工具向审计内容的转变,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将成为环境审计和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环境信息系统存在的风险,以及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和内容,对于审计实务的开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耿。 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的职能与类型[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xx(1):45-50.

  [2]朱琦,徐富春,尚屹。中国环境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展望[J]. 环境保护,20xx(3):47-50.

  [3]路月仙,陈振楼,王军,等 .环境信息系统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xx(6):52-54.

  [4]黄溶冰,赵谦。环境审计在太湖水污染治理中的实现机制与路径创新[J]. 中国软科学,20xx(3):66-73.

  [5]刘儒昞。 对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审计的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17):115-116.

  [6]曾向阳,闫靓,陈克安,等。环境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6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相互融合,正在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当今世界,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国示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充分利用“3S”(GIS,GPS,RS)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能和效益和规范化程度的信息系统。

  水利水电工程“个性”较强,不同的工程之间条件千差万别,工期较长,季节性强,技术复杂、设计变更一般较多,需要协调的关系多,规模和投资一般都比较大,且涉及征地、移民、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诸多环节。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问题多。如何通过推行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控制投资和质量,缩短工期,达到既定的质量和安全目标,成为水电开发投资企业和有关方面关注的重要问题。项目法人(建设单位)作为整个工程的责任主体,已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在准备阶段,就开始着手构建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已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展露其无限的生机,工程的建设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传统的方式已被信息技术所代替。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常用的文档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功能外,一般应集成项目管理模块。

  2、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2.1 共享资源的要求

  工程建设过程中由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各方往来产生的文件繁多,各方下达或上报的信息复杂多样,如何共享这些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方便查找利用,就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2.2 管理决策实效性的要求

  系统能够实时汇总、分析当前发生的各种信息,自动进行计算并按设定好的格式输出报表,便于完成统计数据上报和计划下达工作。另一方面,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这些信息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决策,对资源、进度、质量安全措施等进行调整,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有利于工程质量、进度、投资3大控制指标的实现。成功的信息系统应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

  2.3 管理决策科学性的要求

  科学的决策建立在有效的数据基础上,通过对工程各方面信息资源的准确搜集、加工、整理,把握工程全局,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计划和采承措施,科学地作出决策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实现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流程化管理过渡。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应以实用、易用为原则,以建设公司现有工作流程为依据,按照企业管理电子化、信息化的要求,引入项目管理思想,可以作为水电工程建设高效、科学、规范管理的有效工具。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工程各类数据和工作流程的电子化、信息化,而且可根据既定的工程进度计划和阶段目标,实时跟踪、比较分析,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为工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达到全面控制施工进度、成本和质量,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目的。信息系统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的手段。

  3、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

  3.1 项目管理方式

  3.1.1 文档管理系统+独立的项目管理软件方式有些工程不使用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只针对迫切需要的文档管理购买相应的管理系统或自行开发文档管理系统。同时,借助于当前流行的项目管理软件,主要是Microsoft Project和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简称P3),有的工程甚至只进行简单的进度管理,使用Microsoft Excel绘制横道图,使用AutoCAD绘制网络图。

  (1)Microsoft Project.Microsoft Project是一种功能强大而灵活的项目管理工具,可用于控制简单或复杂的项目。它能够帮助您建立项目计划、对项目进行管理,并在执行过程中追踪所有活动,使用户实时掌握项目进度的完成情况、实际成本与预算的差异、资源的使用情况等信息。

  Microsoft Project的界面标准、易于使用,上有项目管理所需的各种功能,包括项目计划、资源的定义和分配、实时的项目跟踪、多种直观易懂的了表及图形、用Web页面方式发丰项目信息、通过Excel、Access或各种ODBC兼容数据库存取项目文件等。

  (2)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简称P3)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是美国Primavera公司的产品,国际上流行的高档项目管理软件,已成为项目管理的行业标准。

  P3软件适用于任何工程项目,能有效地控制大型复杂项目,并可以同时管理多个工程。P3软件提供各种资源平衡技术,可模拟实际资源消耗曲线、延时;支持工程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进行信息交换,使项目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工程进度。P3还支持ODBC,可以与Windows程序交换数据,通过与其他系列产品的结合支持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风险分析。

  3.1.2 购买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加以改造购买利用在水电工程中应用较成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得到并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并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造,系统中也可集成第3方项目管理软件或是系统本身自带的项目管理模块。缺点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个性差异大,现有有软件往往满足不了要求,需要进行大量的改造工作,有时甚至需要推倒重来。

  3.1.3 自行组织编制本项目专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利用自有的软件开发人员或委托有实力的软件公司,针对本工程特点,借鉴现有的信息系统经验,编制本项目的专用管理信息系统。优点是能针对具体工程特点进行信息系统的构建,容易满足实际需要;缺点是开发周期可能较长、开发难度较大,有时编制出来的软件通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对工作效率的提高不明显。

  3.2 水电工程中应用较多的管理信息系统

  3.2.1 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TGPMS)是由三峡总公司与加拿大AMI公司合作开发的大型集成化工程项目管理系统,1995年10月启动,1999年4月正式上线动行。TGPMS以数据为核心,功能包括编码结构管理、岗位管理、资金与成本控制、计划与进度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工程设计管理、物资与设备管理、工程财务与会计管理、坝区管理、文档管理等13个子系统。支持各项工程管理业务,为工程各阶段决策服务。TGPMS在项目管理领域具有一定程度的通用性和较强的拓展性,系统可以集成办公自动化和P3等专业软件。作为一个原型系统,目前已在新疆的吉林台、贵州的洪家渡、清江水布垭、溪落渡工程等水电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而且还跨行业应用于北京城远市政工程、京沪高铁工程等。

  据了解,该系统前后耗资1亿多元开发,功能上比较全面,也可进行扩展,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在质量、成本模块的数据融合上很有特色。但该系统比较庞大,购买费用较高,在操作界面的简易性、友好性和系统的实用性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

  3.2.2 化科软PMS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由北京化科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包括:施工管理、概算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结算管理、统计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机电安装管理、监理日志、移民搬迁管理等模块。该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的工程,进行适应性的开发,在水利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已开发了几套在水利工程工地使用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黄河公伯峡工程、广西百色工程、黑龙江尼尔基工程、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广蓄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等。该系统数据事合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系统操作界面不太统一,几乎每个工程都不一样,如果能够对界面进一步规范统一,用户使用起来会更简便。

  3.2.3 梦龙管理系统梦龙开发有LinkWorks协同工作平台,在此平台上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增减模块,功能比较全面,尤其是进度管理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很方便地绘制和修改进度图、网络图,网络计划技术方面领先于国内其它同类软件。在项目管理方面,PERT项目管理软件经过在三峡工程一期围堰、茅坪溪泄水建筑物、导流明渠和大江截流等重点施工项目中结合生产深入研究并投入实际应用,已充分展示了它先进、科学、灵活、高效、功能强大等优势,为三峡一期工程加快施工进度,提前10个月浇筑混凝土和安全、正点实现大江截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的来说,该系统在水利行业应用还不是很多。

  4、当前水利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水利业务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为特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但进展比较缓慢,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各水利业务领域发展也很不平衡,覆盖全国的水利信息我络沿未形成。对照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当前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信息资源不足

  水利工作管理要面对洪涝、干旱及水污染灾害的防范、水资源调配、水土保持和水环境监测四大主题,所需支撑信息在内容上涉及面广,信息采集的时空间隔、数据类型、数据精度、交换格式与表达方式具有多样化特征。

  尽管多年来水行政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积累了一些基本观测资料,初步建设了一些基础数据库。但涉及减灾决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利建设管理等众多急需的相关基础信息资源建设还极不完善,如服务于多层次业务需求的空间数据,水资源调度,工程现状与工程规划设计及其他各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尚未全面启动。

  信息资源不足主要表现为:时效较差、种类不全、内容不丰富、基准不同、时空搭配不合理等,特别是信息的数字化和规范化程度过低,更加重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

  此外,信息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程度过低。从水利系统自身的角度看,一是动态信息采集环节薄弱,二是信息积累未能全面规范化,有许多宝贵的原始观测记录、历史文档、规划与设计等资料已因年代久远,未能得到妥善保护而损毁或散失,造成信息损失。与相关行业的信息交流受信息交换机制的制约,要么获取困难,要么因业务侧重。

  4.2 信息共享困难

  可重用性的共享性是信息资源价值优势的突出体现,共享是充分开发和广泛利用住处资源的基础。由于水利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信息基础设施与共享机制仍不配套,导致有限的信息资源共享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目标单一,导致条块分割

  目前在水利系统结合各项业务应用目标,开发建设了一些专用数据库用相应的应用软件。但由于各自技术水平、任务来源和资金渠道不同,这些数据库及其应用大多分散建设在各个地区和不同业务部门,呈现条块分割的特征,形成以地域、专业、部门等为边界的信息孤岛。各数据库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与手段,有些内容还相互重复、甚至互相矛盾。许多数据库为解决特定研究或业务应用而建,服务目标单一、相关文档不全,给后续扩展和改造增加了困难,更难以被其他系统调用和共享。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数据库不具备持续运行条件,难以向外界用户提供服务。

  (2)标准规范不全,形成数字鸿沟

  水利信息标准规范尚需进一步健全,行业内大多数数据库与具体业务处理紧密绑定,服务目标单一,多数已建数据库规范性较差,自成体系。对数据库文档普遍不重视,导致数据库只能在有限范围、有限时段内由少数人员熟悉使用。在共享环境中,这些数据库内的信息内容很难理解,其价值无法判断。客观上形成了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3)共享机制缺乏,产生信息壁垒

  由于以信息共享政策法规为主体的信息共享机制还未建立,社会公益与市场化服务界限不清,信息服务合理补偿机制尚未形成,导致信息资源的占有者都希望共享其他占有者的信息资源,却不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提供共享,单向的共享愿望形成事实上的信息壁垒。

  (4)基础设施不足,阻碍信息交流

  在当前水利行业网络系统等软硬件基础设施还不很完善的条件下,难以构成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支撑环境,导致信息交流的通道不畅、能力不足、效率不高,安全没有保障,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4.3 应用基础薄弱

  信息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是信息的共享与水利业务处理的数字化,除因信息资源限制导致的应用水平低外,对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应用的研究不充分、大多数水利业务数学模型还难以对实际状况做出科学的模拟。各级水利业务部门低水平重复开发的应用软件功能单一、系统性差、标准化程度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较低、成本高、维护困难,不能形成全局性高效、高水平、易维护的应用软件资源。

  5、结语

  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践当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随时关注世界前沿科研成果,引进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规划,进行创造性劳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取得良好成绩。

  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多元化。随着遥感、卫星及雷达等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提供了多元化的更丰富和更准确的信息,如防洪抗灾信息,卫星和雷达信息的引进,推进了“数字化流域”,从而使流域的规划、开发、管理全面实现信息数字化。

  (2)信息传输快和资料共享。先进的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大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如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建设中,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得在30分钟内收集齐全国的水雨情信息目标成为现实,比一在的2~3个小地缩短3/4~5/6倍,将为全国的防汛决策提高及时可靠的信息。此外,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将大大提资料的共享程度,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3)信息处理快速、可视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处理速度快、可视化程度高、表现直观,增强了决策支持的能力。

  (4)信息安全保障。应用各种先进的加密技术,确保信息的保密与安全。联合攻关,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水平应用软件,努力避免系统开发中的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5)努力提高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水平,重视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信息系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6)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确保系统及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郭武山。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式探讨。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xx年4月第4卷第2期。

  [2] 王建武, 陈永华等。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科学出版社,20xx年10月。

  [3] 李友国。 大型水电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实施方法探讨。中国三峡建设,20xx年9月。

  [4] 晏新春,杨平祥。 景洪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水力发电,20xx年7月。

  [5] 杨培岭。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务。 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xx年。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7

  1信息化现状分析

  1.1信息系统基础及设施

  信息系统基础原有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系统:闸门监控系,统主要用于三汊河河口闸工程的监控,包括启闭控制、工况监控、闸室上下游水位监测等功能。原型观测系统,主要用于工程的安全监测,包含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储存和管理等功能,配备有专用的采集和监测管理软件。水质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秦淮河流域水质情况,包括三汊河河口闸、武定门闸和天生桥闸等3处水质监测站,监测指标包括高锰酸盐指数、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氨氮、pH值、水温等7项。视频监视系统,用于对秦淮河流域重点控制工程的实时监视,分别安装于三汊河河口闸、秦淮新河水利枢纽、武定门闸、莲花闸、天生桥闸、南河闸等6座控制闸站。

  1.2硬件设备基础

  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业务应用系统具体功能设计包括数据查询、三汊河河口闸工程管理、外秦淮河调水管理、单位内部管理等功能子系统工程状态查询。查询闸门工况的实时数据,查看各数据历史趋势,具有运行记录和预警功能。原型观测数据查询。可以查询闸室底板扬压力、闸室底板基底土和灌注桩桩顶的压力、闸室底板钢筋应力、底板不均匀沉降、伸缩缝开合度、闸墩门支铰处的钢筋应力、护坡深层水平位移等监测项目的实时或历史数据,并能对测量成果进行浏览查询、图形曲线生成、报表输出、测值输入输出。外秦淮河远程集中监控查询。将秦淮河流域6座闸站运行工况的视频信号接入到管理系统中,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各闸站实时图像的查询及历史图像的`调用。

  2汊河河口闸工程管理子系统

  水闸运行管理。实现闸门启闭、水位调控等管理调度工作相关命令票和指令单网上运行,并支持信息储存和查询。水闸检查记录管理。实现经常、定期、特别检查等检查业务的标准化和流程化管理,支持检查记录(文字、图片)网上录入、储存和查询。养护维修管理。实现工程维修养护业务流程化管理,各项维修养护记录网上录入。养护外包服务考核。建立工程养护维修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考核打分网上运行,系统自动汇总统计结果。

  3外秦淮河水体管理子系统

  调水管理。支持调水工作相关报表的网上录入、查询功能;建立水质评价标准库,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评价水质;具有可拓展性,为调水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留有接口。外秦淮河远程集中监控养护维修。实现该养护维修工作的流程化管理,相关记录、上录入,支持查询、统计等功能。

  4结语

  相信随着后期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而这种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也将成为基层水管单位高效可靠的管理工具。集通信网主要包括水情测报、视频和工程监控传输网络,各视频监控点、水质监测点及水闸工情监测的数据全部通过该网络进行传输,并汇总到管理处中控室的服务器中。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8

  现在的旅游信息管理,是需要有管理系统的,这个系统主要是处理旅游信息的系统;首先是把旅游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传输等程序,最后才是旅游者进行信息检索,这些旅游信息供旅游者参考,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旅游线路的决策等。 基于这些要求,就要求旅游信息必须具备时间要及时,有新的消息需要随时更新等。

  1对不同时期的旅游信息进行分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了,在1981年的时候,中国国际旅行社,到美国引进了PRIME550型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在1984年的时候,也去美国引进了关于饭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逐步发展,很多行业都是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航空公司也是采用了这种订票系统,方便了乘客,订票不用去机场,在家里就可以直接定票了。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旅游业和信息技术之间互相结合,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早在10年前,国家旅游局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建设“金旅工程”通过旅游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下,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例如酒店、旅行社、景点等,可以很容易查到。尽管这些在国内已经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显得非常滞后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旅游管理系统系统相当封闭。对于很多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他们之间是无法进行信息的共享,互相之间利用的非常少,显得有点闭关自守。

  (2) 旅游管理系统在开发是没有考虑空间信息。开发者在进行开发时,没有考虑周全,对空间信息忽略了,因此,旅游者在查询时,不能很直观地看到空间信息。

  (3) 旅游管理系统的内容单一。 旅游管理系统,里面的内容多数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吸引力。

  针对当前我国旅游管理系统现状,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结合,设计出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把旅游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输入界面和输出界面等,进行进一步的设计,设计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本文采用ASP程序,开发出适合的软件,对于一些旅游规划的子系统来说,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例如旅游时间、费用等这些限制条件,再把这些需求转化为背包,或者不对称的TSP,再运用遗传算法,来进行解释。

  2对WebGIS技术进行分析

  WebGIS 是一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必须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一系列存储、处理、分析的计算机系统, 这种技术是和Intemet应用的产物,也是一种互相操作的有效途径。要实现地理信息在网上能够直观的浏览,这和图形是离不开的,但是,现在的浏览器不支持这样的图形。因此要实现这种效果,需要另寻方法,一种是利用客户端解决,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服务器解决。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1) 采用公共网关方式

  这种方式一方面采用的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两者之间一个接口;另一方面是采用服务器和服务器软件这两者之间一个接口,这就起到了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了。还有种方式是把信息传送到服务器上,再通过服务器把信息传递给程序,程序再传递给服务器,最后服务器再将结果传到客户那里。这种技术有两种,但是因为因为程序相对比较复杂,而且灵活性又非常大,并且这种程序需要单独的运行,这样的网站由于用户都非常多,因此对于服务器来说,负担非常的重,所以运行的效率就很低。

  (2) 采用服务器应用程序

  这种方法是针对公共网关效率低,才研制出来的,因此他的方法和公共网关的原理有些相似;同时,也有他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公共运用程序可以单独的运行,但是对于服务器应用程序,需要在一种特定的服务器上运行,因此他的运行速度非常的快。这种服务器应用程序也有他的缺点,表现在必须依赖服务器和计算机作为平台。虽然这种服务器增强了与客户的端的交互性,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空间数据,但是这种信息仍然是属于静态的。用户在操作的时候,不能随意的进行缩小和放大,原因是这种图像是属于实体,在进行放大或者缩小这些操作时,都需要通过服务器才能完成。当网络快时,用的人多,服务器的负担更重,从而导致系统的反应变慢。

  (3) 采用插入法

  这种方法采用的是,在浏览器那端安装插件,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图形信息。这种方法是,将部分服务器上的一些功能,转移到客户端上;这种方法克服了系统反应慢,减少了负载。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有他的缺点,要在客户端安装一些控件才能实现。

  (4) 采用Java应用程序法

  Java是一种编程语言。这种语言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一次编写 ,什么地方都能够运用,并且和操作平台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存取到网络的相关文件,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但是,也有他的缺点就是这种方法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工作量非常的大,速度也相对较慢。

  (5) 采用Map API

  在目前的一些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相关网站上,有一些应用程序接口,进行技术研发,研发者可以利用其中的资源,供第三方运用。这与一些软件的功能有些相似之处,但是二者运用的范围有所不同。表现在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

  但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而言,两者所应用的范围是不同的。首先,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供给专业人士用的。基于这些特点,采用Map API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3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需求分析是为了准确的定义为了系统目标,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用户的需求决定了系统的规模。

  首先通过了解用户的不同需求,再根据这些需求来设计出系统;同时,在这些系统设计完成之后,这些用户的'不同需求,成了最后验收的最主要的依据。

  旅客是非常关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因为这些游客,需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了解旅游信息,为整个旅游做好前期的决策或者规划;因此,在出发前,旅游者需要了解到旅游的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或者服务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包括吃、住、行、娱乐等等。假如旅游信息有变动时,这个系统将会随着变动而更新,所以,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查询到相对准确的信息;这样做好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后,为游客的整个旅行做到心里有数,也能让游客更好的选择目的地,安排好行程的时间、地点等,也能满足一些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增强旅游的

  宣传力度,也是为了让旅游信息管理的更好,且更进一步地管理好旅游提供的一些依据。所以说,对于旅游信息能够更科学、准确的管理,还能收集到反馈信息,为旅游分析、预测、决策等,提高科学的可靠性。因此,该系统除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上述需求外,还应该是一个网络系统,游客通过这些互联网,获取到有用信息。这样也能方便旅游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将准确的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从而使各种旅游资源的信息能够共同用,因此这个系统的目,依靠网络,为游客或者是旅游管理者,提高。达到旅游资源共享及信息更新的目的。

  因此,本系统应达到目标:依托网络和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信息资源的查询,也是方便旅游管理者能够快速的维护和更新相关信息。

  4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从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需求来看,这个系统包含有信息的查询、形成规划还有对旅游资源管理的维护和更新等等。

  (1) 对于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旅游景点和一些附属设施,这些都属于是旅游资源。这些都是通过旅游资源信息系统,以及文字、地图、照片、音频、图像等等这些多媒体信息,从而对旅游景点的风貌等进行全方面的介绍。同时,设计的系统可以让游客对相应的旅游景点的各种情况进行打分,并且根据最终的打分情况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推荐旅游景点。

  (2) 确定相应的旅游行程

  游客在选择自己预想中的旅游路线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旅游目的地,自己可以利用的旅游时间,自己预算的游玩费用等等从而预选出相对优秀的旅游行程路线。

  (3) 电子地图功能

  电子地图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借助电子地图控制相应的管理功能。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可以让图像放大、缩小以及还原等等这些具体的管理功能;第二,地图查询功能。可以根据游客制定的旅游地点,借助于先进的Map API技术,对周边的相关信息进行自动探测和搜索,系统具备的这个查询功能应该体现出高效、灵活和方便的特性,从而让游客借助这个查询系统能够较好地查询到相关实施的信息;第三,自驾游导航功能。当游客选定相应的旅游目的地之后,在起步开始就将起点和终点输入到系统中去,从而将相应的路程计算出来,通过文字的方式将行走的路线预设出来,同时将具体的路线在电子地图中向游客展示出来,引导游客准确找到旅游目的地;第四,地图输出功能。这个功能主要四实现专题地图的输出。针对的旅游风景区以及祥光的服务实施等方面的信息输出;第五,公交查询功能。对公交线路进行相应的查询,具体需要查询的是公交车的站点,公交车行走的路线以及是否需要换乘的可能性;第六,虚拟的旅游功能。游客在没有对相应的旅游景点进行游玩的时候,可以通过虚拟的旅游模式将相应的情况连接到酒店或者具体的景点,或者制作成为360°全景图的形式让游客从中感受到虚拟的真实旅游。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可以借助多种形式进行。而在当前的产业发展之中,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甚至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本系统的出发点主要是放在Map API和虚拟旅游技术方面,在对相应的情况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查、整理和汇总之后,同时借助于当前先进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秀资源上,通过可行性的研究,总体设计了相应的系统等等,将旅游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同计算机先进技术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整合利用,从而有效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9

  摘要: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是学校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途径。然而,其建设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建立学校MIS的必要性,功能模块,系统安全以及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四方面阐述学校MIS的建设和应用。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安全

  一、学校建设MIS的必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由于系统是学校自行研发的,各项功能都能配合本校的管理模式,体现本校的管理特色;针对性强, 符合实际需要。学校自行研发的系统与软件公司开发的系统不同,前者是系统跟着管理走,后者是管理跟着系统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查找方便、快捷、准确,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学校管理的数据相当庞大,仅是学生成绩这一项的数据就已经很多,而且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记录方式,师生查询起来相当麻烦, 耗时很多,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高速高效的目标。

  二、学校MIS的功能模块

  学校MIS系统由多个管理信息子系统组成,最后形成一个学校管理的大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学校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数据、决策方案;提供最佳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学校各项管理的最优化川。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教学管理信息子系统(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学生管理信息子系统(招生、就业、学生工作等),人事管理信息子系统(人才引进、教师培训、人事工资管理、人事档案等),科研管理信息子系统(纵向课题、横向课题),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管理信息子系统(网络信息服务、图书档案信息服务等),后勤管理信息子系统(教室、宿舍、餐饮等服务)以及资产管理信息子系统(房产、地产、设备仪器、无形资产等)等等。各个管理信息子系统又是由若干个管理信息模块组成。

  三、学校信息系统安全

  校园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访问学校的校园网络,其中就可能有“”试图攻击网络,破坏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还有的可能窃取保密的技术资料及数据等等,这样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与逻辑安全;物理安全主要指网络硬件的维护和使用以及管理等;逻辑安全是从软件的角度提出的,主要指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等。

  由于学校信息系统支持全校各部门的办公活动,采取集中存放、统一管理数据的方式,因此这些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共享信息的安全,从数据管理安全和系统管理安全两个方面加以保证。在数据管理安全方面,录入数据要进行有效性检验,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归档制度、系统管理员责任制度、关键程序的管理制度和服务器机房的管理制度;在系统管理安全方面采用多层安全机制,即信息服务器的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和应用程序安全的四层安全保证。在信息服务器的网络安全方面,为了保护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在信息服务器与校园网的连接处设置了防火墙,使用防火墙用以防止非法用户的频繁登录、猜测系统密码,对服务器的开放端口进行限制,设置允许用户访问端口的时间,限制用户访问端口的IP地址等;在操作系统安全方面,系统管理员对用户权限严格控制,有些用户必须在指定的机器上进行某种操作;在数据库安全方面,对用户设定权限控制表,做好数据库审计记录的检查。

  四、值得注意的问题

  1、强化学习培训,为信息化增强后劲

  学校在建设硬件环境的同时,必须拿出一部分资金,挤出一定的时间,统一组织,科学安排,对教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其中对三支队伍的培训更要严格:一是领导干部队伍。首先要让他们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真正把信息化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到天天讲, 处处讲,营造浓郁的信息化氛围。二是骨干教师队伍。尤其是那些通过竞赛活动涌现出的各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能手,要让他们加强实践,提高技能,示范引路,以点促面,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是信息技术专职教师队伍。一所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有赖于学校领导的懂行和重视,更有赖于学校的信息化专业老师的素质和知识水平。一个好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能够将整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提高一个层次,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及时、随时的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够承担对本校教师进行简单而富有实质性的.辅导和培训工作。所以,学校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方面尽可能地提高这部分教师的待遇,另一方面经常派遣他们参加国家、省、市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学习、参观和进修,这对促进学校信息化水平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必将大幅度提高,这就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增加了坚强后劲。

  2、重视维护与换代,为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

  一些学校筹巨资建成了一座校园网,但由于管理不善,维护不力,服务不到位,短短一两年时间,就出现设施提前损坏、设备提前报废的情况。其实,校园信息化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工程,教学硬件设施的购置,除了考虑性能、价位等外,还要考虑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设备的后期维护,包括商家跟踪维护和学校自身维护。二是现在的IT业更新如此之快,教育教学的要求可能随时会根据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而做出合理的调整和改变。所以,硬件设施的购置策划一定要注意以后的二次更新和将来可能的升级换代,千万不可为省有限的钱,而将硬件的可扩展性全部放弃。

  学校全面实现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标准化、业务流程化、制度规范化”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理念,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让系统为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多发挥作用,促进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光生。走进“教育e 时代”—广州教育信息化创新和发展经验谈[J]。中国教育信息化

  [2]乌日其木格,马恒宇。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J]。内蒙古石油化工,

  [3]王映雪。基于Internet的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J]。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0

  摘要:由于信息数据的急剧增加,企业上线的实践也越来越短,风险控制力度也变大了,再加上现在的技术更新很快,必须有精细的管理跟系统的数据才能做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因此企业管理信息的系统建设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性。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

  1系统优化的必然

  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如何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已经是各个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了。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而且对于企业而言,给切页的信息存储提供了较大的益处。如今的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要处理更多的信息,如果信息系统的优化得不到完善,很容易影响企业的发展。

  2系统建设问题

  2.1企业信息量增加

  因为企业随时都在发展,业务也会增加,那么系统中的数据库也会急剧的增长,长此以往,系统性能也随之变弱,而企业所涉及的系统也会随着系统的变弱而出现一些列的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个数据急剧的增长的问题,企业就要购买大量的存储设备,这样一来,问题也就出现了,企业的管理变得很混乱、能源消耗巨大,数据也无法达到统一性,虽然是暂时解决了数据增长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麻烦。

  2.2产品所需时间变短

  要缩短上线时间产品就要对市场非常了解,并且要及时控制住市场动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行能力也有所提高,并且很多企业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取得不少的成就与进步。所以使得IT在整个行业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有了IT,企业将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并且很少的手工操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由于发展快速,竞争也愈来愈激烈,许多企业开始实施低成本策略,即降低成本,并且减少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2.3信息系统的风险增大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的各个系统都会应用到;那么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了,比如说企业风险,当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够正常运转的时候,就会存在企业风险;还有被一些相关的开发商锁定和控制的风险;还有一些系统缺少法律的保护造成的技术开发风险;要控制好这些风险管理,必须从内部管理来投入。

  2.4创新技术,精细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社会也要求企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精确、细微的管理就是企业所要发展的一个方向。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了现代化的企业当中,所以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信息技术的创新与IT息息相关,并且大量事实证明IT就是为企业创新而用的,那么随着这方面的发展企业对于IT人才的需求也迫在眉睫。

  2.5关于系统的集成和智能

  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企业也是往集成和智能的方向发展。而且许多企业经历了一系列的的发展,通过集成和智能化的管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帮助。为了适应新的模式需求,企业也需要转变,要以低成本生产模式为发展方向实施人和机器的互相学习,系统要集成人的'经验。那么企业要更好的发展必须通过网络和相关的管理系统跟合作伙伴集成采购方面,设计方面,车间方面,生产方面还有规划等等。

  3“互联网+”时代的系统优化

  3.1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

  电子商务系统能够实现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销售商的互动,与供应商的互动;其次它能够有效的给企业营销,并且降低成本;那么电子互联网的商业形式已经成为现代营销的新型模式了。而要想让网上购买率和销售率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必须充分的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实现企业信息和资金的一个运转,达到把电子商务平台打造起来的目标。要做好这一块还要定期做好数据分析,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才能够提升网上的销售额和采购的数量。

  3.2建立MIS系统

  什么是MIS系统呢?它主要是对日常事务的信息进行管理,而且管理非常的复杂,由于它非常的复杂,所以管理方法必须非常的科学。那么企业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要分阶段的去开发,每个阶段都要定期更新和维护,合理去取设置相关的目标到MIS系统;组建好自己的团队,按照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流程开发软件系统,并且开发出企业专有的MIS系统。有一小部分的企业中的一些信息还没有达到共享的状态,还有的部门信息非常的少,所以这些情况的发生就是没有设置好企业专有的MIS系统,建立好完善的系统,就不会有内部信息无法完全共享的情况了。

  3.3建立CRM系统

  CRM,中文意思是客户关系管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当中也是相当重要的,企业必须建立一个系统把客户关系的管理也纳入其中。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当中,就要把客户的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好,通过在线沟通的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为客户解答疑难问题,这也是维护客户关系的有效办法。因此建立CRM系统在现代企业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下,分析各个方面的原因总结并改善,相信企业一定能够有更宽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佘丛国.“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J].通信企业管理,20xx,08(06):28~29.

  [2]孙华.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xx,03(04):58~59.

  [3]管浩辛.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xx,02(13):168~169.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1

  论文关键词:信息 图书馆 管理系统 信息挖掘 标准化 规范化

  论文摘要:本文在图书馆 管理系统(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LMIS)建设和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的任务和技术特征及系统建设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信息管理体系(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MS)基本模式的初步构想。本文最后就初级阶段完成后的信息资源的继续挖掘及 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使用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型图书馆已逐步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管理,但因缺乏建设图书馆 管理系统(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LMIS)的理论指导,以及人们对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这一概念理解过于狭隘,将计算机的使用仅仅局限于图书日常加工和流通的各环节,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计算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深入使用。本文对如何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功地进行系统建设,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以下论点:

  ①图书馆 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可持续性工程”,系统建设必须分阶段进行,系统目标应同信息化程度相适应。

  ②图书馆 管理系统(LMIS)的建设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管理层面的问题,成功地进行系统建设必须要有信息管理体系(IMS)的支持。

  ③图书馆 管理系统应用面广,要求系统本身必须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1 图书馆 管理系统建设面临的问题

  图书馆 管理系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1.1 建设规划和总体目标不稳定。新的`信息管理方式会给管理带来革命性变化,会有一段不适应期;此外图书馆 管理系统建设需要很大投资、获益周期长且经济效益不直接,因而不少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不足。

  1.2 缺乏健全的信息管理体系。良好的信息运行机制是成功建设图书馆 管理系统的前提。

  1.3 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员若不会运用计算机管理信息,就谈不上具备自主和协助开发图书馆 管理系统的能力。

  2 图书馆 管理系统

  图书馆 管理系统就是对图书馆各种图书资料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计算、分析,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决策、采购计划、文献编目、图书流通所必须的信息的软硬件环境。它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处理来获得有关信息以控制利用过去的数据和相应的模型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

  2.1 系统构成

  管理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单元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基本单元为:

  (1)信息源。亦即信息的来源,此处指系统处理对象。信息源可分为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2)信息处理机。信息处理机获得数据,将其转换为信息并提供给接收器的一组装置(也可是人)。一般来说由四部分组成:

  ①用于收集、筛选、汇录有关数据资料的数据采集装置;

  ②用于整理、计算和处理数据资料的数据变换装置;

  ③将数据从信息源输送至处理中心和将信息从处理中心输送给接收者的数据传输装置;

  ④把数据和信息存储以供随时查询的数据存储和检索装置。在 管理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这里的自动装置一般是指人。

  ⑶信息主管。负责图书馆 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有关方面协调配合的人员。

  ⑷信息接收器。主要包括存储媒体和用户两部分。

  2.2 图书馆 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责

  图书馆 管理系统的职责主要包括:

  ⑴图书采访。包括以下功能:订购管理:包括馆藏与正在订购图书的查重、订购登记、编辑打印订单、打印订购目录及过期订单的处理(催询未到图书或撤消预定)。验收登记:包括到书验收、赠书登记、打印财产账等。经费管理:包括发票登记、经费使用报告等。

  ⑵图书编目。包括以下功能:编目查重:核查新到图书是新书还是复本或多卷本,复本不必重复编目。着录:抽取主题词,产生登录号、分类号、索书号,并将相应的数据输入计算机。打印:打印书标、卡片目录、新书通报等。典藏处理:将新书入馆,进入流通或阅览。⑶图书流通。包括以下功能:借还图书:包括借书、还书、过期处理、污损处理、丢书处理、罚款处理。读者管理:包括建立读者档案、颁发书证、书证挂失、调离消证、查询读者等。查询:包括查询图书信息、图书去向、读者借书情况及预约情况等。打印统计报表:打印各种统计报表。

  ⑷网上检索及预约。读者可以通过Intranet在自己的办公室查询、预约图书。查询可以按书名、分类号、索书号、内容提要等进行。

  ⑸数据安全及数据库维护。系统应有相应的安全机制,对不同人员有不同的权限。如读者只能查询及预约,而图书管理员可以进行读者管理、流通借阅等。数据库维护包括对数据文件记录的增加、删除、排序索引、备份及恢复等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2

  摘要:构建高效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在保障我国人民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为我国经济化建设发展作出的贡献。但这也要求医疗保险要具有一定规范、高效的流程,且要运用计算机及网络的相关技术,将医院、药店与社区进行有效连接,从而提升医疗保险的工作效率,又可以为参保人员提供便利。

  关键词: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医疗管理

  1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目前,医疗保险的对象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人群,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在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按照传统方式方法来处理和落实医疗保险工作,是难以保证此项工作满足制度要求的,应当探究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变医疗保险工作的现状,提高医疗保险工作的有效性,使之能够高质、高效地为不同的参保人员的不同的费用结算等工作服务。因此,应将目光落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将其有效应用于医疗保险工作之中,对医疗保险各个方面予以有效管控,有利于提高医疗保险工作质量和效率。

  1.1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使管理更精细

  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应用中,能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开展医疗保险工作,对医疗保险业务流程予以优化和简化,确保医疗保险工作能够顺利、标准、有效进行,避免导致工作执行不佳的现象出现。此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运作良好,能从管理的视角对医疗保险各个方面予以深入、详细分析,进而合理划分管理模块,比如基本档案管理、医保基金管理、零星结算管理、医疗管理等,从而有针对性地管控各个方面,保证医疗保险中心内部能够良好运行。所以,规范化、高效化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系统能使医疗保险各项管理更加精细。

  1.2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使管理更公平

  高效、规范化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还能够严格按照医疗保险相关的规范及标准,对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相关信息予以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进而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比如检测评价、费用结算、费用筹集、资格审查等方面的数据,以便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地落实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医疗保险的标准性、有效性、公平性。

  2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准则

  2.1要具备实用性

  系统的实用性是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顺利运行的关键所在。对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系统的功能性较强,与业务需求相符合;②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力也较强;③需要系统具有一定的便利性,提高系统的使用率。

  2.2要具备扩充性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扩充性的原因为:在社会保险中,医疗保险系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会不断加入各种不同的新的险种。这就使得在设计系统中必须需要具有一定的.扩充性,才能满足今后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和可能出现的大任务负载。

  2.3要具备先进性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使得医疗保险信息与其用户信息保持一致,且在设计时加入一些先进的技术,使其在今后的使用中可以继续升级系统,而不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

  2.4要具备规范性

  在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被加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这就要求医疗保险必须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其更好地为我国居民就医进行保障。

  3构建措施

  在现代化的今天,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应用于医疗保险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能消除以往医疗保险工作中常常出现的差错,提高医疗保险工作的效率。因此,如何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高效、规范地应用于医疗保险之中,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并总结了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下措施。

  3.1制订标准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在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化地落实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时,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作支撑。基于此,在构建高效、规范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时,应注意制订标准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即对以往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实际情况予以分析,确定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而通过管理问题来分析和确定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科学、合理地制订标准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3.2完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对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情况的了解,确定此系统是由3部分组成的,即医疗保险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交换及网络管理。

  3.2.1医疗保险中心管理信息系统

  从保证医疗保险中心良好运行、有效处理相关事务的角度考虑,在具体构建医疗保险中心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当设置基本档案管理、医保基金管理、零星结算管理、医疗管理、IC卡(社会保障卡)管理、财务管理等模块,按照医疗保险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来约束以上管理模块,保证各个管理模块的良好运作,为支持和推进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有效展开创造条件。

  3.2.2定点医院收费管理系统

  定点医院收费管理子系统在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社区与医保中心机房之间建立了通信,从而使此系统能够对药店、医保中心等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药物销售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进行。综上所述,系统是否完善,体现的不只是工作效率的提升,更要对流程进行有效规范。基于以往易出现错误,对管理信息采用机械进行分类,进行准确录入,再由人工进行核算,这样大大保证了公平公正性,提升了人员登记的准确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信息化不断提高的推动下,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并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因此,将计算机与医疗保险管理系统进行有效融合,这也是我国技术人员所要探究的。基于本文的分析,确定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医疗保险单位应当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使之辅助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为更好地推进我国医疗保险工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武万鹏.建设规范高效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思[J].信息系统工程,20xx(05).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3

  在现代信息科技的整体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领域与行业都将信息系统的完善设计与应用作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旅游业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朝阳产业,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更具有实际价值。基于此,本文就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展开分析,其中,系统设计方面主要介绍了设计原则、模块与操作流程的设计方式,在系统应用方面,通过模拟应用介绍了应用优势等内容。

  引言

  旅游产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促使旅游业拥有了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旅游企业由于成立与运营成本较低,运营模式较为简单等特点,导致旅游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一发展形式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设计与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对旅游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业务开展等的影响作用,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满足游客的需求。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辅助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信息化工具,作为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基础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适用性与实用性原则。旅游企业的经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利润获取方式较为单一,是一种“积少成多”的方式,将每一位旅游参与者的团费减去组织成本,再乘以参团人数即为最终利润,所以,利润水平与成本控制具有极大的关联。因此,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需要以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效率、满足游客需求为核心,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游客的使用需求。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设计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包括五个,一是数据收集模块;二是人机交换模块;三是操作执行模块;四是中央处理器模块;五是通信模块。这五个模块的功能各有不同,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数据收集模块即数据库,在旅游管理活动中,大量的数据是管理工作的主要支持,比如景点人数、导游数目、经济效益等,管理需针对上述情况具体开展。人机交互模块是指人员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程序,人员输入的指令通过该模块实现,如人员输入“九寨沟”,信息系统可以给出九寨沟的.基本情况,包括主要景点、门票价格等。其他模块的功能也与此类似,均是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和集成的。

  (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设计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以简单、快捷为基本原则,因此减少了层次,将执行层(输出层)、交互层(输入层)与中央处理器(控制层)直接进行连接,但输入和输出系统是分离的,不会相互影响。当人员将相关内容输入后,中央处理器会直接做出反应,给出相关内容,这一流程大大简化了工作内容,提升了效率。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效率优势;二是资源优势。效率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工作流程和模块设计上。上一小节中,给出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即输入-控制-输出两个基本层次,一切指令的反映速度均得到了有效保证,这一设计好比高速公路,分离的输入和输出层,就像双向通行的快车道,信息读取和反馈速度得到了保证。资源优势主要建立在数据库方面,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无论人员想了解旅游地点何种信息,均可以得到有效满足,包括美食、车辆、景点、文艺特色等,这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又一个突出的应用优势。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拟

  以武侯祠旅游为例进行模拟,人员进入成都后,向系统输入关键词“武侯祠”,可以得到相关信息包括武侯祠距离、门票价格、游客状况(淡/旺季)、最佳路线、旅游指导、附近景点等,游客按照相关信息进入景区后,又可以通过系统了解相关资料,包括诸葛亮生平、纪念馆建设等。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语音资料在系统中兼容,可供游客自由选择,同时游客可以随时调节声音、控制播放速率、暂停播放等,应用效果非常良好。此外,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中,系统具体较高的可操作性。就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形势与发展趋势来看,旅游业国际化将是所有旅游企业的共同发展目标,因此,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兼容了多种语言,外国游客可以选择英语等语言应用系统辅助旅游。模拟应用中,这一设计的效果也非常良好,兼容的英语、法语等发音准确,且文字清晰,能够很好地满足外国游客的需求。

  三、结语

  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获得显著提升。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明确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集成技术等,推动旅游产业中的信息技术革命,进而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将逐渐成为顺应时代潮流与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4

  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改进,使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让ISO9000标准具体落实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具体教学管理上,对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找出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点和关键流程。文章对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ISO9000;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系统开发理念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长久以来学校的各种管理工作大多都是以手工方式完成。由于手工操作的限制,基本上无法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及方法,进行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几年来,伴随着学院进一步的发展,学院加大了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建设力度,为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可行、可靠的系统平台和网络环境,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日益完善。由此,对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尤其重要。

  1系统开发理念

  在ISO9000标准中,规定了组织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其中包含了一系列过程,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和关联形成了一个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数据模型的建立,从而完成信息系统的构建。质量文件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信息的载体,其通常的出现和存在形式是质量报告、质量报表、质量记录等。因此,从特定的方面看来进行分析,可以将组织的质量管理过程当作一系列横向流程化管理过程,其中主要包括了质量文件、质量数据等方面的内容。将这一开发理念为基础,在分析系统的时候,会形成质量文件、信息数据、过程这三个相关的管理对象。

  2系统过程分析

  2.1识别

  产品实现、资源管理、测量分析改进、管理职责等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中直接过程通常包括了相关的测量和监视以及有关于产品服务实现的过程,在系统中,这些过程都是较为重要的主过程。所以在其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支撑过程的形式来对其进行看待。直接实现增值价值,主要是在主过程中实现的。但是,在支持过程中,这种直接的增值方式却不能直接实现。不过,它却能够通过管理支持、资源保证等的提供,间接地在增值活动中进行参与,因此其在通常情况下都具有较为特殊的意义。但是,在建立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主过程和支持过程之间的关系,还应当进一步对过程进行分解和分析,才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2.2分解

  在主过程和支持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子过程,那么展开和认识这些子过程,就能够对相应的具体活动信息进行获取。在具体进行分解过程的时候,应当基于几个主要的过程,分别对各个体系过程进行识别,然后再对其进行分解,从而得到相应的活动和子过程。根据不同行业和组织的管理方式与特点,在过程分解的时候,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够无限制地对过程进行分解,如果将其分解到单一的活动,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同时,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对于这些问题,在对其进行看待的过程中,可以对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加以利用,然后在上一个层次的过程中,其进行归入。同时,要将其原有的单独过程的`地位进行取消。对过程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应当对相关的组织程序文件进行充分的参考和结合。具体来说,这些程序文件主要是基于ISO9000标准,并针对组织自身需求制定的。在分解过程中,要以此程序文件为基础,对标准要求进行兼顾,从而确保合理地进行分解。此外,在进行活动或子过程的分解中,应当良好地掌握分解程度,确保分解之后的活动或子过程具有实际意义。

  2.3优化

  在分解和识别过程之后,应当结合信息系统开发的实际需求,来优化组织原有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运行效率都得到良好的提升,同时还能够确保组织流程、信息系统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过程优化中,可以结合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来优化和再造过程。此外,还可以结合信息系统的建立要求,来优化和组合活动与过程。在过程优化中,基于管理思想,不能直接产生产值,也没有能够合并与削减的增值过程。同时,可以适当地合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转化操作、输入输出过程。对于事后检验过程,也应当尽量减少,从而使预防控制过程的能力进行提高。此外,应当转变工作过程,将职能管理中心更改为过程方法中心。另外,可以分解组合活动,从而达到基本信息分析单位。在开发系统中,系统分析和管理需要少量精简的输入输出过程。

  3信息数据分析

  3.1系统的基本单元

  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主要包括通信网络、信息处理单元、信息源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通信网络主要是对数据库、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加以利用,结合必须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数据通信网络的构建。通过通信网络来传递信息,从而串联信息处理单元和信息源,形成完整的管理系统。在信息加工中,质量信息处理单元是较为基础性的单位,能够处理输入信息,输出相应的质量信息。在质量信息中,主要包括了输入、处理、约束、存储、输出等部分。产生信息的源泉就是质量信息源,在整个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中,是一种输入性质的存在。组织中的最终信息源,通常是基层质量管理单位,或是一线工作岗位,亦或是过程初始阶段。而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对信息源进行确认和区分,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3.2信息数据的分析

  基于一定的控制和约束,对输入进行转化,使之成为输出,这一过程的操作称为活动。在活动输入形式方面,主要包括实物、信息等。无论是何种输入形式,都会有信息随之发生流动和转移。因此,基于信息流通的角度,利用加工处理对一组输入信息进行转变,使之成为一组输出信息的过程,即为活动。在信息处理单元中,活动具有较为基本的性质和意义。在输入和输出活动的过程中,也就是输入和输出信息处理单元的过程。而转化活动操作的过程,也就是加工信息处理单元的过程。所以,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分析了相关的信息数据,分析和确定了信息处理单元,就能够分析和确定活动中的信息管理。在系统开发的时候,组织质量管理工作流程,主要是由过程模型所提供的,而对于系统功能构架来说,过程模型是重要的基础。在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信息、查询信息、存储信息等管理活动,对其进行分析,就能够形成基于过程的信息分析。

  3.3质量文件的管理

  信息及其载体通常是以文件的形式出现,它能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例如记录表、照片、计算机硬盘、光盘、纸张、图纸等。而质量文件是质量信息的基本载体,作为管理对象来说,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中,具有最为直接的位置。在组织实际运作中,大多都是通过管理质量文件,来实现管理质量信息的目的。针对基层工作中的过程来说,通常使对原始的质量数据进行输入,而对相应的质量记录进行输出。在这一过程中,处理信息的流程主要就是统计和记录信息。在质量管理中,通常会分析和统计相关的质量记录,并且对质量报告和质量报表等进行制作,为高层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在高层中,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分析,从而通过相应指令的发布对组织质量工作管理进行指导。

  4系统构建

  基于建立数据模型和过程分析,能够对ISO9000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进行构建。在开发和设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基于过程分析来进行,对过程模型进行建立,然后分析相关的过程信息。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了系统功能模块开发、通信网络建设、数据库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系统中,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层、网络层、应用层、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在应用层中,对模块化开发方式进行应用,以不同的管理和过程对象,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在各个模块之间,相互保持着独立的关系,系统资源则是通过数据库进行调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各个子模块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够使系统的操作性得到提升,从而更加方便于系统的二次开发。在过程中,一系列的活动以及活动中产生的相关信息,与该系列信息质量文件相对应。基于过程分析,对信息数据模式、过程模型等进行建立。同时,对管理方法、管理文件等进行辨别,从而实现控制和管理质量文件的和过程。在设计系统访问模式的过程中,由于B/S结构和C/S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用了混合的方式进行。在组织内部,系统对C/S结构进行了应用将客户端PC处理能力进行了充分的发挥,从而提供了更多的操作功能给用户,这样就能够使系统的访问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而对于远程用户来说,则对B/S结构进行了应用,通过登录浏览器系统,能够有效地确保系统的灵活性与安全性,从而使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5结语

  在当前社会中,为了确保企业和产品的质量,在其进入市场之前,应当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个严格、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十分重要。而在这一领域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权威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应当基于ISO9000进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从而确保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5

  [摘 要]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招收学生的数量在不断攀升,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等学生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设计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其功能主要是对省级考生系统录取工作结束后产生的考生的基本信息和录取信息、院校的招生计划、单独考试等招生工作的流程及招生信息进行管理。本系统的开发采用B/S架构,开发语言采用ASP.NET,开发平台使用VS20xx,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xx。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测试,以及所使用的关键技术与工具。

  [关键词] 信息管理系统;招生管理;B/S架构;设计;实现

  1 引 言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招收学生的数量在不断攀升,对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等学生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面对日益繁重的信息管理工作,采用过去传统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往往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学校要采用信息化手段,以满足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的需求,有效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

  2 系统需求

  在系统开发中以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代替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通过Web信息管理模式来进行高校学生信息的管理。该系统是按照招生管理信息的内容及录取过程,结合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进行的信息系统开发,采用网上录取的方式,实现招生管理的合理化,对招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从而提高招录学生的素质。

  学校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输入,以实现招生数据信息的查询、统计、操作等功能。由计算机组成信息处理和主体决策功能来进行招生信息的管理工作,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提高合作效率,并且招生工作人员可在互联网上公告录取结果,方便考生查询。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招生计划管理、考生信息管理、学籍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Web信息发布等。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实现了对学生信息管理的控制。

  3 系统设计

  3.1 功能构架设计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结构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产生的网络结构模型,客户端浏览器是最核心的应用软件。这种方法降低了系统维护难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对于用户来说,只要在本地安装相应的浏览器,并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实现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实现系统功能,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招生计划管理、考生信息管理、学籍管理、Web信息发布等。

  学籍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生的招生过程控制管理,完成考生招录计划。学籍管理功能包括招生计划管理、考生信息管理、打印管理、考生登记统计等功能,单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校自主招生、单独考试、单独注册信息管理的需要。通过Web信息发布功能可在平台上发布招生信息,包括向公众发布录取计划、招生信息等功能。

  3.2 功能构架设计

  考生信息管理的基本服务功能包括考生信息的'增删改等基本操作功能,全国统招考生工作结束后,全国高考考生信息被省级招生系统接收,从省级招生系统中下载到高校,通过系统功能直接将考生的信息输入,可以将考生的信息关联在一起。

  3.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首先要满足系统用户的需求,然后在调用时要追求高效率的存储。数据库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信息系统,用来处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数据库设计是系统开发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系统是基于基础数据库结构而设计的数据库。因此,数据库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库设计者应具备丰富的数据库设计经验,熟悉程序设计的技术,要对系统的应用有充分的了解,清楚逻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以设计出合理的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库系统中包括的数据表有:专业表、用户表、招生计划表、考生信息表等。

  4 系统实现

  考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主要包括考生基本信息管理、考生考取信息管理、录取通知书打印、学生报到等功能。通过与国家招生信息采集系统的接口获取有关考生报名的基本信息,招生信息是根据大学及院校招生计划,实现考生信息录取的招生制度,包括考生的基本信息和录取信息,可实现按报名的省份获取考生的基本信息,在打印录取通知书、学生信息登记职能的基础上,对考生的信息进行管理,系统可实现通过系统导入或手工输入考生信息的功能,信息管理员可有选择地从省招生系统数据文件中下载信息并导入系统,可实现自动添加考生信息到系统中,这是对导入方式的补充。

  5 结 语

  本文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从系统设计、系统需求分析到系统实施的方法。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为了适应招生新形势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招生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而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了Dreamweaver页面,使用了JavaScript工具实现了网页特效,可提高软件的交互性。

  在开发中采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来进行数据存储操作。不仅进行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分析、系统实现分析,引入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及相关的开发工具,还对ASP.NET编程语言、UML建模等工具进行了介绍,较好地完成了学生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功能的实现。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相关文章: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06-21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06-17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集合)07-22

【优选】管理信息系统论文07-21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必备15篇07-21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优秀15篇07-22

管理信息系统报告01-27

管理信息系统实习总结04-18

管理信息系统报告14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