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时间:2024-07-31 17:10:09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

  学生培养中创新创业意识是目的很多高等院校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工作室,让学生用自己课外的时间强化知识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开展自我管理,形成较强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自身创业素养,强化自身创业能力。

  1工作室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意义

  工作室创业模式即学生在学习期间自己组织的小团体,目的是在工作室内研究课上的难点和重点,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期在实践探索中寻找不足,不断的进行改进,通过实践理论的充实实现成员间的互动,共同寻找未来共同发展的平台。通过工作室的模式,能强化学生的管理,让学生在学习之余管理自我、创新自我、团结自我。并由具有创业经验的导师带队,学生根据知识内容自主设计实践活动,自主规划和经营。在工作室内工作和学习,能够累计经验和人脉,掌握团队合作理念,从而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提供筹码。工作室项目的开设能突破传统授课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可更好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通过自主实践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教学更好的融合实践。借助工作室模式能缩短理论与实践间的差距性,工作室的开展先要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然后结合学校的专业进行项目设定,最后调动学生的价值理念和导向,并将实战看成是驱动学生发展的前提保障。

  2工作室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1培养机制上具有开放、连续和融合性

  工作室要想长远发展人才是发展的核心前提,所以工作室就应网罗各类人才积极参与到建设中。工作室开设时人才的纳新和管理上要重视主体开放,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管理学生的团队意识。就机械类专业工作室为例,可在全校范围内招收具有科研和制作爱好的学生,可不限专业,只要有这方面爱好和研究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工作室内的人员形成学科交叉,避免工作室内的学生都是同一专业,问题处理中多使用同一处理模式。除此之外,让工作室内不同专业的成员间相互学习,进行优势借鉴,能利用本专业的优势特征,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团队内成员间的频繁交流,能使团队中成员了解更多相关专业的知识,进而拓宽团队中成员的知识层面,避免学生学习机械专业只能了解这一专业的知识,对其他专业的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满足未来国家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工作室管理中可以使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即非团队内的成员也能参与科技发明活动,这就能发动成员周边的同学、室友或者朋友等都积极的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成员间的亲密互动,能强化彼此间的合作意识。如项目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的外观设计,小组成员就会向美术专业的学生寻求帮助,他们能为小组成员提供新的思路或者设计理念,在双方的配合下共同完成外观的设计,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能在设计中重新整理思路,打破以往专业思路中的固化思想。所有参与工作室内的新成员,应经过一年的“试用期”,然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工作室成员。并要为工作室内的成员建立档案,使用编号制度管理成员,要求每个成员有着自己对应的编号,建立工作室微信或者qq群,利于成员工作之余交流项目和专业知识。定期开展讨论大会,总结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状况,探寻业务的进展情况,并解决工作中常见问题。

  2.2培养内容上的主体、互动和独立

  2.2.1主体活动

  作为工作室内的成员要结合自身的项目开发需求,设定具有针对性的项目探索计划。要求教师在培养中注意培养内容和方向上的一致,同时在保有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让学生有良好的主体性。培训中,教师应积极的与学生互动和交流,以构成师生互动平台,双方在交流与互动中,能了解彼此的看法。教师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学生可能在经验和能力方面会略显不足,但部分学生的思路不受传统思想束缚,具有创新意识,教师就要加以鼓励,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并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将具有质疑的权利,也愿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2.2互动性活动

  工作室组织定期讨论,这能提升小组内成员开拓的思想理念;积极的发言,并将自己的理念和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轮流组织会议,担任会议主持,从而锻炼人员的能力与表达。作为小组负责人需要协调好成员关系,并在互动中探索知识,提炼关键性知识要点,加入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如,电子通信专业的学生在讨论中发现,现在互联网软件的发展,很多手机厂商不重视硬件,导致手机蓝牙传输速度仍旧停留在过去的缓慢传输状态中,大型文件在无网络的情况下,传输速度极慢,那么是否未来创业可以从这方面入手,研制无网的传授系统。大家就此开展激烈的讨论,成员间进行互动必然会有意见冲突之时,通过冲突碰撞不断的谈论,涌现出新的思路,那么就应让学生在冲突中寻求能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并通过应付困难强化解决困难的意识与勇气,这才是开展创新意识的最终目的。

  3结语

  工作室是创新与创业的实践性载体,就应将学生看成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培养中以机制、内容和手段为主要入手点,共建创新意识,构建师生共建的学术共同体,补充现有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就业发展理念。

  作者:翁润钡 蔡露燕 单位: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小军,刘君,张红岩,马青丽.基于课外师生工作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03):11~12.

  [2]李智.创新创业工作室对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高师理科学刊,20xx(07):131~141.

  [3]邓小明,邓志龙.基于工作室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xx(06):111~112.

  [4]宋俊锋,林素仙,计佳燚,吴琼.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展望,20xx(07):131~141.

  [5]张红岩,林小军,马青丽.依托课外工作室模式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xx(06):111~112.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2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不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生产过程中,都可以见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效果,以培养一批有用的计算机人才。同时,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极其必要的,拥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灵活适应多种岗位的要求,会比其余学生更具创新精神。因而,笔者在本文中就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切实有效地提升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计算机技术人才。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高职院校也成了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如今,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各界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就更应该牢牢把握住社会的人才导向,对原有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不断革新,采用更加适合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创新型人才,让学生善于在职场中呈现自身能力,从而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为切入点,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出了部分建议,旨在为高职计算机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毫无疑问,高职院校是职业类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在如今的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学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从计算机技术目前的普遍应用来说,其发展前景非常好,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对计算机学习都非常青睐。为此,高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应该更为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具备创新精神的技术型人才。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环境

  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加强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高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内容。与此同时,高职计算机教师也开始更为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为计算机教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就学生层面而言,加强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其毕业后参加工作是大有裨益的。现今社会,就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技术创新人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也不可避免地要走出校园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就业前,必须要学习计算机课程,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对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之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在为高职院校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让其深刻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为此,高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目前的社会竞争而言,大多数行业都非常需要具备创新学习能力的人才。在此背景下,学生需要比以往更重视自身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创新能力甚至有可能成为其寻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金钥匙。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目标

  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相符,这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普通学校相比,高职院校显然要更为关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其符合社会现状,能够向社会输送一批具有服务能力和奉献精神的人才。从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决定的。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将创新能力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对高职教师而言,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其开展教学工作,努力优化自身教学效率所需要追求的目标。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

  毫无疑问,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区域。尤其是高职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更是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高职院校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从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高职计算机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些不足,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改进这些不足,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过于陈旧、老套

  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经增设了计算机专业课程,也已对计算机教学做出了一定调整,开始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高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将学生的考试分数视为最重要的指标。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很多高职计算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知道向学生一味地灌输一些和计算机相关的公式,不注重学生是否理解,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这种学习氛围中,高职计算机教师依旧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有效激发,更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高职计算机教师对培养创新能力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要想实现自身的长足、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高职计算机教师还应该树立高度的创新思维培养意识,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断奋斗。然而,从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来看,许多教师都尚未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创新能力对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的作用缺少深刻认识。同时,高职学生参与计算机课程时,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都对其创新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严重阻碍。就教师层面而言,教师自身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大多数高职计算机教师都将自身的教学看做任务,认为只要把规定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除此之外,许多高职计算机教师对待创新教学的态度都比较随意散漫,不愿意深入研究创新教学。

  (三)对学生创新实力的考察结果存在偏差

  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和高职其它课程的一大区别,就是其教学考核模式仅仅停留在考试层面,并未真正凸显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的理念。由于高职计算机的考核模式过于老旧,并且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够把学生的真实水平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来,难以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职学生的考试压力也与日俱增,这就致使大部分高职学生在题目背诵上耗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尽管这样的做法,可以在短期内明显提高高职学生的答题能力,但却无法真正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一旦需要自主完成实践操作任务,学生就会手足无措。

  三、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如今,社会各界对人才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存不足来说,不仅国家需要提升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各高职院校也应该对教师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迫使高职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验,为高职计算机教师提出了几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要想切实有效地提升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就必须从教学方面进行革新,这也是提高教学生命力的重要举措。增设高职计算机课程的初衷,就是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所以,在实际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原有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束缚,敢于推陈出新,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情境中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主动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学习中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创新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实现真正的创新,就必须经历一个不断尝试与探究的过程。高职计算机课程和其它课程相比,显然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为此,高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教材为依托,采用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高职计算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将学生划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然后展开不同难度的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同时,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对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更加积极的应用,借助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当学生提出新想法时,教师必须要及时予以表扬,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体现高职计算机教学的个性化。

  (三)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从高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可以看出,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不同的,其学习兴趣也各有侧重点。基于此,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成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学习中来。高职计算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并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将单纯的知识讲解转化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重视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采用多种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丹.对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展望,20xx(25):240.

  [2]麦诗雅.试论如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1(15):94-95.

  [3]陈涛.探究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3(10):80-81.

  [4]赵军.浅析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创新[J].科技展望,20xx(10):180.

  [5]张喻莹.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现状与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3):55.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3

  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世纪的召唤,也是目前中学地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个人在十多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一、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讲,学习本身就是苦差使,只有让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才能有主动探知的欲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首要任务。

  艺术类学生普遍对文化课厌学,在地理教学中如果一味采用灌输方法,学生会对学习地理没了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引人入胜的设问,这些都是兴趣的催化剂。例如在讲《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课时,讲到新疆的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让同学们观察新疆的地形特点是否和新疆的“疆”字的右半部分有相似处,让来自新疆的几名同学介绍了当地的特产、气候特征,同学们尤其对新疆的各种瓜果感兴趣,提出了“新疆的瓜果为什么那么甜?”,又如在舞蹈班讲“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节时,有五位不同民族的同学,在课上分别着本民族的服装,为同学们表演本民族的舞蹈,讲述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板块运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2008 年 5 月 12 日一场空前的、惨不忍睹的 8 级大地震的场景”,同学们就会迫切想知道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进而把学生引入“板块运动”的地理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用我国的国粹谜语导入新课,也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在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部深入世界最大陆”。

  二、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创设地理意境

  一堂优秀的地理课,尽管教法可以灵活多样,但离不开语言艺术,教师优美、生动、活泼的语言,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优美语言艺术的感召下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忘掉疲倦,快乐学习,并接纳知识。

  如适当加上一些趣味语言,如谚语、诗词、成语、歌诀,不但使地理课妙趣横生,满堂生辉,而且能创设地理意境,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听课变为一种享受,事半功倍。例如诗歌的引用,可营造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讲“地球运动”时应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讲天气与气候时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诗词歌赋好比调味剂,使课堂变得有滋有味,学生回味无穷。歌曲在课堂中的应用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例如讲“长江的开发”时,同学激情澎湃唱响了《长江之歌》,从歌词中不仅了解到了长江的走向,而且领略到了长江汹涌澎湃的气势,这些趣味语言的运用,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地理课变得有滋有味,容易消化吸收。

  三、投入情感,创设成功机会

  实践教学中让我深刻体会到,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实任何一堂课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教师的情感投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只要教师对学生多一点关爱,就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就能点燃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进取的火种,例如班里一位来自新疆的同学,上课总是低着头,老师提问也不举手,在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节课时,特意为这位同学创设了情境,请她为同学们介绍新疆和呼和浩特的时差以及新疆的特产,因为有生活体验,所以该同学终于开口回答问题了。可见教师特殊的情感投入是多么重要。在课上为增加学生参与兴趣,只要同学们能参与课堂的互动,并能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回答的结果不着边际,教师也要首先真诚地肯定他们勤于思考、肯动脑筋的精神。尤其是对后进生,对文化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偶尔一次的举手,一定要抓住机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老师的关心与鼓励对一个学生来讲非常重要,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抓住第二课堂,提高综合创造力

  在培养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上,第二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初中学生动手参与社会实践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第二课堂教学,开展野外考察、野营、春游、参观、社会调查、地理讲座、课外兴趣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能获得创新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开始了真正的创新活动。作为地理更是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等)。这样,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十多年地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教师只有用心教学,在教学中巧妙应用语言艺术、尽可能多投入情感教育、有的放矢开展地理活动课,让学生不自觉地对地理课产生学习兴趣,才能抓住时机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4

  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对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在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中渗透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设立机械创新设计类专门课程,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广泛深入地开展机械创新设计的实践活动。

  引言

  机械工业是一个国度制造业开展的重要范畴,机械类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才能对国度制造业的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机械工业工程师的受教育层次和范围数量都已到达了很高的层次,但对机械工程设计人员创新才能的培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因而,探究一套理想可行的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办法,是构成工程创新才能的重要根底[1][2][3]。

  依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本科教育的现状和特性,总结出我国目前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办法存在的缺乏,制定一套契合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状况的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办法,在普通机械类本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5]。

  1.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方面的主要问题

  1.1创新设计理论教学深度严重缺乏

  目前,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理论教学主要依托课堂教学完成,由于机械创新才能的培育需求坚实而丰厚的理论根底,因而,与机械创新设计理论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机械创新设计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三维设计》等。这些课程目前的方案学时较少,因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学到最简单的`根底学问,而深层次的理论学问却没有控制,使得学生在停止机械创新设计理论活动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

  1.2创新设计理论教学平台和理论环境建立缺乏

  学生停止机械创新设计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创新设计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制造需求学生经过大量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修正活动才干完成。作品的制造、装配、调试需求相应的实验设备、加工设备、调试环境作为支撑,否则,无论多么圆满的设计,都无法转化为实践的创新设计作品。

  而目前国内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创新类实验教学平台普遍缺乏,很多构思类机械创新实验无法展开。

  1.3创新设计软件培育缺乏

  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作品需求经过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完成设计、理论剖析、强度校核、完善修正后,才进入实践消费制造阶段。在作品的整个设计、制造、调试、修正过程中,三维设计软件起到了关键作用,因而需求强化对学生的计算机三维设计办法培训,让学生可以纯熟控制现代计算机设计软件的运用,从而高程度地完成设计作品。

  1.4缺乏企业工程实例教学过程

  机械工程方面的创新才能培育,必需严密分离企业实践的工程项目设计、制造、装配、实验等过程。假如没有相应的工程实例教学,学生就无法把所学到的理论学问和工程实践相分离,就不会对理论学问有更直观、深层次的了解。

  1.5创新设计才能培育没有与毕业设计、就业相分离

  培育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的最终目的是使其在工作以后可以更好地完成相关的工程设计工作,只要把创新才能培育和毕业设计、学生就业相分离,才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顺应今后的工作环境。

  2.创新才能培育经历的学习途径

  2.1学习其他高校的主要经历

  目前的大学活力械创新设计类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活力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3D设计大赛、全国大学活力器人大赛等,另外,还有与之对应的省级竞赛。能够在参与各类竞赛的过程中,经过交流沟通、学术论坛等活动,学习其他高校在培育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方面的先进经历,从而完善我校的培育办法。

  2.2经过参访国度重点实验室、国度工程中心等机构学习培育经历

  在机械工程范畴有很多国际知名的国度重点实验室、国度工程中心,经过对这些国度级科技创新机构停止学习访问,理解他们在培育人才机械创新设计才能方面的办法和手腕,从而完善我校在这方面的培育办法。

  2.3经过教员在职培训引进经历

  教员攻读博士研讨生、已有博士学位的教员进入博士后工作站、活动站学习进修,能够大大开阔我校教员的视野,进步教员的科研程度。同时,也能够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方向和创新才能培育办法、体制,从而完善我院的学生创新设计才能培育办法。

  2.4剖析企业在机械创新设计才能方面的经历

  能够经过走访周边知名企业调研其在培育员工创新设计才能方面的主要经历;经过学生就业洽谈等时机理解企业对学生创新设计才能的请求;经过毕业生回访理解曾经毕业的学生对母校培育办法的意见。

  2.5基于各种学生创新设计类大赛学习经历

  在指导办法上把各种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和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相分离;学生培育过程中强调用理论指导工程设计实例,用工程设计实例牵引学生理论学习;在创新办法上强调灵敏运用各类工程设计软件。

  3.树立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体系

  3.1总体培育体系剖析

  能够从学校层面对学活力械创新设计停止制度建立,树立一整套契合本校实践状况的培育制度,主要包括:教员辅导、鼓励制度;学生组织、鼓励制度。

  3.2教员辅导、鼓励制度的树立

  学生获取学问主要来源是教员,教员在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的各个环节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教员对学生创新设计才能的培育完成制度化和标准化,才干稳定持续地施行学生的创新才能培育。教员辅导制度的树立,需求在培育计划制定、教员大纲修正、授课方案施行等方面动手。首先,只要培育计划中包含了与学生创新设计相关的内容,才干使教员对症下药,带着目的停止辅导工作;其次,在教学大纲的修正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相关范畴的最新成果,从而为学生奠定最新的创新设计思想根底;最后,授课方案的施行也起到关键作用,教员只要灵敏控制授课方案的施行过程,才干依据学生的学习、创新、设计过程停止跟踪教学,从而完成因材施教。教员鼓励制度的树立,需求从经济奖励、科研奖励等方面动手,首先,要对教员辅导成果停止考评,依据考评对教员停止合理经济奖励,从而激起教员参与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的动力;其次,能够对参与辅导学生的教员停止科研方面的奖励,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3.3学生组织、鼓励制度的树立

  学生是机械创新设计活动的主题,因而,学生在机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只要把学生创新设计活动及其相关规则完成制度化和标准化,才干稳定持续地施行学生创新才能的培育。学生组织制度的树立,需求从学生发动、学生启示、学生分组完成设计等方面动手。首先,在对学生停止创新设计才能培育之前,需求充沛对学生停止思想发动,让学生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兴味所在,从而自发地参与其中;其次,在学消费生兴味后,需求经过创新方面的教学,对学生停止思想启示,从而激起学生的潜在发明力;最后,让学生自在组队,依照课题小组长担任制的准绳,使学生可以经过团队协作的办法完成本人的创新设计作品。学生鼓励制度的树立,需求在经济奖励、荣誉奖励方面动手,首先,要对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成果停止考评,依据考评对学生停止合理经济奖励,从而激起学生参与机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的动力;其次,能够对参与的学生停止荣誉方面的奖励,让学生感到从事机械创新设计活动的荣耀性,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创新才能培育“双分离”理念

  把“双分离理念”,即创新理论与创新设计实例相分离;学生创新理论与创新工具、手腕相分离作为理论学问和教学目的之间的“桥梁”,经过“双分离理念”把理论学问转化为实践创新才能,依照产生兴味→初步理解→了解概念→深化考虑→灵敏运用的次第树立培育办法,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愿望。在此根底上树立起一套契合实践状况的学活力械创新才能培育体制。

  5.结语

  经过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体系的树立,树立可以同时培育学生“创新认识”和“创新设计才能”的培育办法、相关制度,完善学生创新才能培育的相关制度,进步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程度。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5

  【摘 要】本文从新形势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出发,探索了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强调要树立“工学并举”、人文与科学相融合、批判继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应用讲授式加启发式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站在学术前沿,注重各个学科间的相互联系;采用多标准和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以促进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竞争也日益加剧,科学技术创新是各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科学技术创新依靠人才,人才竞争是各国家和地区竞争的根本。而理工科大学是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其教学的价值与功能不仅在于向大学生传授人类已探明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

  1.提倡“工学并举”。“工”即工程实践,“学”即科学理论。“工学并举”即工程实践和科学理论相结合,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观来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工程实践与科学理论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2.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科学教人如何做事,人文则教人如何做人。人文教育是塑造人的人格、培养人的精神追求的教育,人文教育强调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养成创新精神,塑造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格,从而促进个人的智能发展。正如有学者所讲的“智能是知识与判断的综合,为了取得智能,工科学生必须要有人文科学的协助。”我国中学过早的文理分科,以及高等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的教育中,人文教育观念相对淡薄,人文教育环节相对薄弱,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使得许多大学生人文知识贫乏,缺少人文精神,不利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主张“批判继承”,培养批判性思维。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侧重对知识的传承,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突出对本专业学科体系的整体把握,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书本的权威,容易使学生绝对相信教师和书本,缺乏批判意识,不愿也不善于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养成惰性思维。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敢于并且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4.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创新动力。因此,要实现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向学生是知识的能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的学生观的转变;实现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向驾驶式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的教师观的转变;实现单纯传授知识向注重学生学会学习、情感和社会交往技能和谐发展的教学观的转变。

  二、改革教学方法

  1.应用讲授式加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指出: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这就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借鉴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强调有意义学习、发现学习、支架式教学等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对科学的学习,最终要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创新。理工科大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或者在知识的运用上固定僵化,是实践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

  1.站在学术最前沿。创新,是要在前人研究或实践的基础上的创新,如果没有站在学术的前沿,对前人的研究进行重复,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很难跟上学科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讲授本学科的基础内容,更要积极地从事学术研究,在授课中站在学术的最前沿讲授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使学生站在学术前沿来看待所学的内容,深刻地领悟所学学科的实践意义,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对相关领域生疑。引导学生课后积极关注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然后进一步去主动研究、攀登科学高峰。

  2.注重各个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创新,需要丰富的知识做基础,并且要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相互的联系。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相关学科有着内容或者方法上的联系。比如《建筑环境学》这门学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内容却涉及到热学、流体力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劳动卫生学、城市气象学、房屋建筑学、建筑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介绍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应用,促进学科的交叉,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从而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引导作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现在的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过分注重考试成绩,虽然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或创新能力的肯定和鼓励,其创新能力很难得到锻炼。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将考试成绩和学生的平常课堂表现相结合,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改变以往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掌握程度为基础的考查制度,实行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既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突出对追求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鼓励。比如采用科研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方式,或者采用实验设计、参与科技竞赛表现等,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又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鼓励和肯定。

  参考文献:

  [1]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辽宁教育研究,20xx,(6):55-57.

  [2]陶勇芳,商存慧,崔华华. 关于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xx(1):54-56.

  [3]阎立钦.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03.

  [4]陈志才,何卫华,马丽霞.略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xx,(9):30-31.

  [5]朱颖心.建筑环境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4.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6

  摘要: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是高中体育教学的核心。从体育教学规律出发,注重教育理念的创新,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学创新体育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其最显著的标志。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说,要实践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没有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无法想象的。因此,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认识,推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终生体育能力。

  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体育锻炼能力障碍的实质性问题。由于我们在教学观念上固守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的教育,忽视了富有情趣的游戏和比赛,教学上常常是光练不玩的"演练式"、"重复式"的老套路,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情趣体验和兴趣积累,教学也失去了活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克服这些,我们体育教师应以终身体育的思想为行动指南,把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与习惯自觉地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充分地挖掘运动的内在乐趣,增强体育健身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保持良好的学习锻炼热情。在趣味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积极科学地锻炼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教师应该把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锻炼习惯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提高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主要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通过体育健身的事例,充分让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明确体育锻炼对于文化学习的促进作用,自觉从思想接上认同、从行动上实践,形成终身锻炼的思想;二是教给学生日常锻炼的方法,引导学生善于利用晨起、课余、睡前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参与全民健身运动;三是将踢毽、跳绳、掰手腕等民族体育项目引入教学中,看看谁踢毽更轻灵、更艺术;谁跳绳坚持时间更长、花样更多;谁掰手腕更有你力量、更具技巧。四、经常性创造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体验到乐趣和快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水平,促进学生充分感受自我成长,为培养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只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校体育才能成为一门使学生受益终身的课程。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体育教学向来重视技能与技巧训练,训练过程比较简单枯燥。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创新教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整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挖掘教学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是目前高中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创新教法,就是要放弃过去机械古板的教学模式,少一些讲解多一些练习;少一些生硬性的传统练习,多一些自主练习;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创新;少一些检查与批评,多一些引导和鼓励。这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鼓舞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进行技巧练习的创新、技能示范的创新。其次,要求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创新,创新活动形式、活动载体、活动组织,以故事情节和各种模仿练习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要求教师积极利用一切手段为体育教学服务,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带动学习学习的效率。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发展学生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新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体育教学立足教学目标要求,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方法设计上,要积极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转向在教师指导、启发下的导法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在训练主体上,由过去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在训练目标上,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向同时"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要改变由简单的"一刀切",向促使学生在已有水平上都有所发展且能够充分发展的.方向迈进,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实现个体发展中,发展其创新精神,提高其体育实践能力。

  四、创新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教学评价就是要从单一评价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评价,综合对学生的体能指标和练习质量进行考评,既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更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从评价主体上说,要努力改变教师为终结性评价者的角色,允许学生某一项目多次重复测试,取自己最满意的成绩,注重体育成绩对学生成长的功能;要允许师生、生生进行多向的互动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评价、学业评价。从评价手段,可以用眼神给予处于意志动摇的学习鼓励,用话语给予产生迷惑思想的同学引导,用手势给予获得体育锻炼较佳状态(或成绩)的学生鼓励,书面成绩考核要立足于实践考核的基础上进行。要尽可能通过考核评价的多种作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良性反馈调节,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是伴随学生成长的终身教育。做为新时代的高中体育老师要富有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更新教育思想、积极推动体育课堂教学优化设计实施,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恒久的体育锻炼热情,不断推动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薛平安浅析高中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xx年3期

  [2]张国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现代教育探索》20xx年4期

  [3]郭德中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之创新《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xx年2期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7

  一、挖掘创新因素

  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问题。然而我们的任务是要在简单平凡的日常教学中,挖掘教学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素质。对于儿童来说,只要獨立思考能想出一些新的东西,都可以认为是创新的。

  二、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环境

  研究表明: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可以导致很高的创造力。教育者的任务应该是营造心理自由、充满乐趣的创造性环境,使学生进入一种放松、开放的状态,能集中精力学习、创新。面对学生的尝试行为,教师不能简单的批评与训斥,而应详细了解他们尝试行为的实质:想了解什么、体验什么、探究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尝试条件,鼓励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有益的探究行为,以满足他们强烈的尝试愿望,并针对尝试过程与结果,对他们进行指导,以提高其探究行为的教育价值。

  (二)创设宽松的时空环境

  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重视他们的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探究活动的材料、工具、场地等。因而我们教师应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理解学生的这种想法,支持学生的这种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外活动。给他们提供多感官活动的时机,当千姿百态的事物展现在面前时,尽可能让他们亲自看看、听听、闻闻、尝尝、摸摸,在探索生活世界奥秘的过程中认识世界、进行创造。

  三、以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搞好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一)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要开发兴趣、注重个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技创新教育过程中,辅导教师要通过选题、活动形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趣”被激发的程度。例如,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实践,体验“趣”的三个层次:感受新奇,体味发明创造的乐趣;破除神秘,建树发明创造的兴趣;实践行动,享受发明创造的行趣。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才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出来。“趣”的激发,需要教师正确、巧妙、有效地引导。在此基础上,加强辅导,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和发明创造的欲望。

  (二)科技创新活动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实践活动的`选题,最好是从学生身边最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着手,这样的选题符合少年儿童认知需要,容易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开展活动也占尽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也能减少活动开支、易于活动的开展。

  (三)活动形式要种类多、方式新

  科技创新实践特色活动要形式多样。如可以开展科技创新知识竞赛活动、听专家做“实践活动知识讲座”或科普知识讲座活动、实地考察或参观调查活动、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

  交流活动、科技发明作品征集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科技发明与制作活动,展示学生科技发明成果活动、为学生的小发明申请专利等活动。每学期排出了活动安排表,由相关教师进行辅导,学生定期进行各种创新实践活动。

  (四)活动过程要遵从童心、及时调控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参与,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设计活动方案要遵从童心、寓教于乐。由于创新实践活动需要打破常规,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往往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所以还得应对各种变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以调控,发现新情况,分析新需要,研究新方案,解决新问题。在调控过程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预设方案进行修正、完善和补充,使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四、学校要为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设环境,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一)加强制度环境建设,确保科技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为保证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要制订较为完善的规划。除了具体安排每学年的科技活动内容外,还要大力投入科技教育资金,逐步完善科技教育奖励制度,改革科技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等措施,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发明活动的热情。

  (二)加强硬件环境建设,激励学生广泛参与科技发明活动

  硬件环境建设是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学校一直注重硬件环境建设,想方设法从环境方面激励学生参与活动,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还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导向,在校园文化墙、教学楼等处,张贴本校学生的科幻画、科技创新作文、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的画像及其激励学生成才的名言,营造出科技发明教育的良好氛围。

  五、结合农村自然条件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良好环境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作为教师可以与学生父母多进行沟通,努力让学生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适当的帮助家长找到一些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做到家访要正确及时,并要求孩子在场。比如说,一些家长害怕影响孩子学习成绩,一般在农忙时节都不愿让孩子参加到劳动中来,其实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作为家长就可以让孩子适当的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的乐趣,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体会到一颗一粒都来之不易,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孩子节俭的美德。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应当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有一个心理自由的空间,促进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得到自由的发展。

  六、开展竞赛,为学生搭建展示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台

  学校和科技创新组织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平台,以便每个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交流与锻炼,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再去不断地再去求知和探索。

  七、选拔培养有专长的创新型优秀辅导教师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有专长的创新性辅导教师。创新型优秀辅导教师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者,是活动的调控者,是探究的先行者。有专长的创新型优秀辅导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往往是靠创新型优秀教师的努力而形成的,学校要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首先要在选拔培养有专长的创新型优秀辅导教师下功夫。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才成长的基因,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让我们的祖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科技创新、发展领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8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我在教学中对进行创新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活动,在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自然、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允许学生提出问题、提出异议,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多向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敢想、敢问、敢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发挥。

  二、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激起求知欲,展开积极思维,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常见的盐”时,首先让学生判断一些物质所属种类,在物质中我设计了纯碱,从名字上看是碱,那么它是不是碱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新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感到诧异,为什么叫碱不是碱呢?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回忆碱和盐的定义,结合纯碱的结构特点分析,学生积极思维、讨论很快掌握了新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重“探索”、重“过程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重“探索”,重“过程教学”,设计探索性的实验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例如:我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把教材中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先演示课本上的两个实验,再做一个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开放的锥形瓶中反应的实验,结果与前面的结论不符。学生很迷惑,我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学生很快得出是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改进此装置使它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学生讨论得出:加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上套一个小气球,锥形瓶内稀盐酸单独用小试管盛装。再由学生演示,当两者反应后气球鼓起质量不变,学生非常兴奋,以探究的形式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学生动手“做科学”,使他们亲自体验探索自然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实施创新评价,激励创新精神

  在实施创新教育中,我觉得一个正确的、创新的评价方式,可以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无论“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我们都要积极、正确地评价他们的创新活动,对他们的创新加以肯定、表扬、鼓励,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爱创新、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

  总之,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实际课题。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尝试,有待今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9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基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要求不断提高,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下,高校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机器人教育载体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就是在这一时间段发展起来的。本文章中,笔者就对以此课程进行分析,阐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及机器人教育载体教学模式的作用,并对机器人教育载体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机器人是集机械结构、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自控、通信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集成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形式具有多样性,应用上也比较广泛。对于目前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为,保障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体系能够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需要重视对机器人教育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结合,以此来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机器人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其是将机器人的理论知识、设计制作、创新构想等环节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学习下,通过参与到机器人科技训练实践或科研项目之中去,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并构建起学生们良好的`实践创新意识。目前机器人教育载体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开展上主要包括:科技训练课程、校企合作课程、项目活动等模式。其开展和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对机器人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了学生们参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动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二、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措施

  (一)通过日常教学改革,深化实践创新培养课程项目发展

  传统的教学中对实践创新培养内容的缺失是促使高校构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初衷,基于此,在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时候,需要注重对日常教学模式的改革,要通过转变教学主体的方法,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丰富,围绕着现阶段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构建。比方说通过将机器人设计、机械设计及机电一体化系统构建等课程进行实验关联,来进行学生们相应的能力培养和意识构建。围绕着启发式教学理念,将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单片机等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们的电路设计和编程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实践课程占比的提升,要通过重视实践课程的建设,来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之中去。

  (二)加强实验实训课程的构建力度

  对于实验实训课程而言,其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并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拥有完善的实验室及实验实训基地的工业机器人课程开展,将有效的保障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基于此,高校需要注重对实验实训课程及基地的建设,要通过整合资源进行构建,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院校独立承建或院校合作建设等方式来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数量和质量。以此来保障学生们的实验实训课程开展能够有较好的硬件保障。另外,高校还要对实验实训课程的管理和考核模式进行完善,通过导入全过程的考核机制,注重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状态的考核,以保障考核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通过采取开放式的实验实训管理机制,为大学生创新理念的常识和实践提供条件。

  (三)导入CDIO理念注重课外科技训练开展

  通过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中融入CDIO理念,围绕着机器人载体进行课外训练的开展,将有效的提高大学生们参与热情和参与兴趣。各院校需要积极的进行活动协调和设计,通过不断的更新活动的内容,注重活动过程的引导,来激发学生们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动性。并在课外科技训练活动中,让学生们发掘自身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进行调整。例如,高校可以开展机器人创新设计竞赛,让学生们进行机器人功能、运作机理等方面的创新,并进行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将主动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与机器人创新设计进行结合,并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而且在进行机器人创新设计的时候,通过多人协同合作,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三、总结

  在本文章的研究和论述中,笔者就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措施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通过本文章的分析和论述,能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贺利乐,郑建校.以机器人教学和实验平台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装备制造技术,20xx(09):286-288.

  [2]骆德渊,秦东兴,黄洪钟.构建以“机器人”为载体的机电工程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研究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30(07):201-20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0

  摘 要:初中学生对实验有着天然的兴趣。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创新 素质

  俗话说得好:“文要念,数要算,理化定要做实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这门学科对实验要比其他自然学科更具依赖性,所以我们应该把物理实验看作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搞好实验教学呢?由于学生对物理实验大多存在为难情绪,所以我认为学生要做好物理实验,必须了解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中,实验现象往往是形成兴趣的思维基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下面以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序言——科学之旅》为例,谈谈我的做法与看法。因为物理是初中学生的一门新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用一系列的实验吸引学生。如:冷水能让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会跳舞的小人;硬纸板能托着装满杯的水;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乒乓球,用手托住,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乒乓球不会下落……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大自然的物理现象是生动的、有趣的,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得认真地学好物理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此教师应抓住时机结合教材上的`物理知识循序渐进地为学生一个一个地解开奥妙。如果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一些较难理解掌握的概念、定理、公式、单位、计算,就会使学生产生的好奇心在难学乏味中消失。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国际上的物理教学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加强实验是国际物理教学领域中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步骤

  1.实实在在抓好学生实验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凡是涉及到实验操作技能的内容,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在课堂上逐项对学生进行训练,按照“讲清原理、示范操作、学生练习、巩固提高”的四步曲训练操作程序,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与能力。具体做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编组,二到三人一组,强弱搭配,优化组合,教师跟班辅导,然后严格考核学生实验。

  2.利用兴趣正确引导,提高实验效果

  当孩子们看到别人做成了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也都有试一试的冲动,这就是兴趣。

  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实验兴趣,在这基础上,鼓励他们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大胆动手。同时应该提醒学生在做实验时需要注意的某些细节,使学生逐步养成精益求精的实验精神,提高实验效果。

  3.重视课本中的小实验和习题中的实验题

  初中物理教材中共有小实验三十个,大致可分为四类:A.自制测量仪器;B.应用要领测定物理量;C.研究性的小实验;D.制作性的小实验。对这四类小实验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创造,使其变为能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比如:

  (1)将研究性的小实验改为演示实验。如“真空不能传声”、“纸锅烧水”、“分子力”等研究性实验就可改为演示实验。

  (2)有些研究性小实验可以改为科技活动实验。如“用自制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的亮度”“两只灯泡串并联的转换”、“自制指南针”等。

  (3)对于制作性小实验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完成。如“制作针孔照相机”等。学生制作后全班进行评比,评选出制作小能手和优秀作品并进行奖励。

  (4)把习题中的实验题归纳入实验习题课。如“测凸透镜的焦距”、“用已知电阻值的电阻R及电表连接成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等,都可以让学生按实验习题课的要求完成。

  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智的舞台,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领域,使他们体会到了物理的研究方法,养成了观察和实验的习惯,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智能,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设计,充满人生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到科研项目,小到一道习题,真是无处不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物理实验中训练出来的设计能力,不仅能解决物理问题,还能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终身受益,可以举爱迪生、伽利略的事例来证明。

  其次,在实验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完成设计性实验后,要及时拿出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设计。如“用电度表测量用电器的功率”、“用弹簧秤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等就是很好的设计性较强的习题。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多数的物理现象都是通过实验才能解释,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实验教学。只要我们认真坚持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正确执行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搞好物理实验教学。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1

  在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物理学的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与确立大都依赖于实验,同时实验也是研究和发展物理学的最基本手段。它不仅是技术的操作过程,还包含了丰富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以及创造原理和创新能力。因此,物理实验的教学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但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实施。

  一、注重实验的导入,构建科学探索的课堂氛围

  大多数教师都会注重新课的引入,但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怎样导入?却考虑得比较少,往往直接把实验装置摆上讲台进行演示,这正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弊端。事实上,一个好的实验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还能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的机会,提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条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

  实验的引入十分重要。因此实验导入时,可以先推导出即将演示的实验的原理,也可以先导入其所用器材,进而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不管哪种导入方式都必须注意合理“布局”,教师的提问或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都要能刺激学生心理产生疑问,进而激发探究欲望,这样学生才有探索的内动力,才能形成探索的课堂氛围。学生一旦有机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他们就会在推导过程中积极应用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分类与比较等各种思维方法进行思考,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还激励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注重实验的实施,突出科学方法,突显创新意识

  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要有理想的实验装置,更重要的是如何实施实验的'演示及教学,以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实验中的技术、丰富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以及蕴含的创造原理与创新技法传授给学生,对发展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它们“显化”,加以突出,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可以说,相当于在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的进程中加进了催化剂。

  中学物理实验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较法、累积法、模拟法,还有等效法、转换法等。而且每个实验都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确定的,也是教育教学创造活动的结晶。因此,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的实施,即突出科学方法,显化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创新活动的乐趣,使他们从中培养创新精神,掌握好物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创新技法。可以说,学生对研究方法认识的进步,其意义并不比创新本身小。

  三、注重实验的创新设计,全面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对现有的实验大胆创新已成为当前物理教学的共识。教师该从何种途径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呢?根据应用实验手段研究物理问题时的基本过程,可归纳为如下几种途径:

  1.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创新

  教师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改变原有实验目的与要求,提出新实验课题,要求学生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甚至可适当增减),对原有实验进行创新改进,设计完成新实验课题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改进原实验、设计新实验的创新能力。

  2.通过改变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进行创新

  每个实验都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提出来的,这个理论就是实验原理。为达到同一实验目的,可依据不同原理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原有实验的原理或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进行创新,依据新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提出新的实验方案。

  3.通过改变实验器材进行创新

  这种创新情形需改变原有实验的使用器材(包括测量对象),提出了在新实验器材基础上测量原有的物理量或新的物理量的新实验课题,一般学生应用原有的实验理论和方法无法解答新实验课题,必须重新设计实验方案或步骤,这些都要求学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4.通过增设或改变实验情景进行创新

  现成的实验装置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教材上还有许多内容没有现成的仪器配备,若不做,学生就缺乏感性认识,很难对学生讲清楚,且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为此,教师应开发一些新实验,教师可以创设一种新的实验情景和应用情景来改变原来的实验,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论、方法及实验技术来设计新实验课题的新方案,从而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技术移植应用于新领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2

  [摘要]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基于此,浅谈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创新能力

  现在是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计算机能力已经成为现今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注重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1)教师要改变自己对待学生的方式,传统课堂教学时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了学生,并没有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人,新时期教师需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站在平等的角度和学生交流,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2)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建设趣味性的计算机教学课堂。以Flash动画的学习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利用Flash动画制作的超级玛丽游戏,这个游戏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当熟悉的人物和背景音乐响起时,学生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了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课堂教学通关游戏,通过特定的关卡解禁特定的技能,利用游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师注重建设趣味性的教学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为学生提出新型的`观点和建议奠定基础。(3)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发言和课堂提问。学生是教学课堂的重要主体,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遵守课堂规则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建设和谐活泼的教学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学时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打破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差,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学习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接下来的内容学习。以Word中文字排版的学习为例,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文字排版中的基础性内容,学生掌握了基础性的内容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更为复杂的电子板报,并对学生说:“同学们,请认真观察板报中的内容,思考版面上漂亮的背景是如何设计的?版面上的书签链接要怎样设置?这么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版面中的文字是覆盖在图片的上方的,请问这个效果是怎样做到的呢?页眉页脚应当怎样设置?请同学们结合Word文字排版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计算机中存入了一份没经任何设计的电子板报,请在板报上实际操作。”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操作素材,促使学生根据学习过的计算机知识进行独自思考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了传统依赖教师讲解的学习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结合学生的专业展开教学,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计算机教学,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学到的各科知识,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以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为例,教学网页设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经过设计的网页和未经任何改变的网页,引导学生用学过的Word的文字等的设置方法,改变网页中的字体、颜色、字形、间距,完成网页的初步设计。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所学的专业是电子商务,你们是需要自己设计网页的,请自行选择一个商品,根据你们学过的专业知识完善网页中的内容,设计专属于你们自己的网页!”教师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润色和完善自己的网页。学生在设计网页时会认真思考如何插入图片、如何插入音乐、如何设置网页的背景和模板等问题,促使学生发动自己的思维,想出具有创意的想法。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将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建设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仅依靠学生的上机和笔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样的课程评价方式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注重建设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课堂评价突出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若是能够提出具有创意的想法,提出具有创新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能够多看、多想和多运用等,该学生便会获得较高的课堂分数,反之分数较低。教师和学校联合改革课堂评价方式,利用课堂评价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认真思考,提出新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实行合理的课堂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白鲜霞.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xx.

  [2]张洁民.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计算机创新能力[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3

  摘要:中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广大中职学生就业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知识多和实践性强,因此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作者结合目前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设计能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技能;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结合中职培养目标,按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内容,突出与职业岗位的联系,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教与学向生产技术与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方向靠拢,强化学生与职业岗位对接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减少验证性试验中的测量数据和指标为主,转向完成工作任务及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技能训练,即:使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对知识点各个击破,形成分析能力、认识能力,体现目标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动手操作等多种能力,最终提高中职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能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目前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考核方式不科学。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分为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一直对理论进行闭卷考试,对技能操作课不考核,技能课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实践操作能力、技能操作过程中态度问题和完成技能实验报告的情况给一个技能课分数,很多院校的技能实验分数才占到总课时的15%~25%。技能课的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缺陷,很多教师在技能课上把考察重点放在学生课前是否预习,是否完成本次技能实践实验内容,记录的数据是否合理,等等。实际上,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并没有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创新能力,同时对这门技能课的重视程度大大下降。

  (二)电子电工技术技能实践课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方法守旧单一。从技能实践课教学内容看,一般的电工学实验题目大都属于基础验证性实验,设计技能性实验偏少。学生在做技能操作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培养不利。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大多采用老师板书,示范讲授为主,启发式教学较少,不利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发地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实验内容缺少趣味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低,严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师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重点进行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尽量做到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师生要共同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在“以生文本”的教育理念下,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善于主动发现问题、自己动脑分析问题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层次[1]有难度地提问,鼓励课堂中学生积极发言甚至做到畅所欲言,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鼓励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勇于立异创新。教师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合理而有创造性,便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强化师资建设,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技能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目前中职院校教师自身素质有限,大部分电子电工技术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居多,自身就缺少熟练的技术也没有实践操作的经验,更无法教会学生熟练技能,导致学生学的电工电子理论知识和电工电子技能实训项目脱节。提升教师技能与理论结合教学的能力,学生在技能操作训练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职院校需要强化师资建设,需要能同时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习指导的“双师型”教师,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在实践中能熟练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理论上应具有高级技工以上的证书,他们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将理论和生产技能操作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操作技能。

  (三)课程教学模式改变,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为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3]。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学生不应该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为中职学生提供广阔的技能操作平台,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把理论基础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多中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校外实践、实践实习基地等多种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真正到企业锻炼实习机会,同时开展中职生科技学术活动等,鼓励学生多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操作大赛等,最终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紫婷.构建分层次创新活动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7(7):11-13.

  [2]周一飞.基于电工学实验的学生能力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xx,24(6):60-61.

  [3]邓子新.实验室重在培养创新性的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6(3):1-4.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4

  目前在人才市场上,高职院校毕业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比较紧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多数的用人单位反映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不明显和突出,事实上导致了市场供需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面对人才市场的迫切需求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高职院校亟待改革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现状

  1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对于其发展没有准确的定位。因为不清晰的发展思路和不鲜明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特色,导致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与教学体系;高职实践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在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专业教学内容和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还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2相对统一的教学类型,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为受制于客观方面的条件,教师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坚持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最终导致创新教育的开展受到阻碍。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表现是,其校美内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也就是说,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但是实践能力严重不足。鉴于此,用人单位不得不对其进行再培训方能正式上岗,这无疑致使用人单位客观上增加经营成本,也消减了其进行毕业生招聘的积极性。

  3市场营销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没有切实突出时代和行业的特征。所设置的信息化专业课程比较少,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力度不够。充实与更新专业教学内容跟不上市场业务发展的步伐。人才市场和行业企业尤其重视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然而相关的培养和教育明显不足,导致学生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比较低,忽视服务行业在礼仪方面的要求。

  4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课堂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在建设市场营销专业时,一般都会意识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做到全部专业课程都实施实践教学,这导致学生并没有充分地接触实际的机会,从而使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很高。

  5教学与考核的方法与手段相对简单。往往重视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动脑与动手能力。应用的现代教育技术不够,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的建设不能与时俱进,没有把产学研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对国外的模仿或照搬,没有完全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创新思想、理论和实践体现得不明显。而市场营销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必须紧密联系实践进行教学和考核,才能体现出专业的科学性。考核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考试过后学生就不再与教师保持联系,导致无从了解自身学习的效果,还存在哪些缺点,进而也就不知怎样进行自我提高。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具有的重要性

  1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培养下,我国的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普遍不足。而高职教育本质上必须坚持就业导向,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保证其形成相关的职业能力,从而满足其就业岗位的各方面的要求。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拥有创新型人才能够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专职的高层次科学研究人员,而且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线劳动者。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不应该只是手持一纸文凭,或者再加上几个上岗证,不能仅满足于谋到一份职业而有饭吃,而应该成为创新型实用人才,努力转化现代科学知识为成熟的生产技术,并且在生产实践中加以积极应用推广。

  2改革市场营销教学的重点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特别重视创新实践能力。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应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企业和行业要求学生不能死学知识,而是要学会灵活运用。因此,改革市场营销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和输送企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从而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

  3企业要求营销人员具有基本的创新能力。现代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决定其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抢在别人之前把自己的传统产品淘汰,而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这是企业的最佳经营策略。而对于市场营销而言,则需要创新营销观念、组织和技术。这就需要市场营销人员时刻保持弹性的思维模式,不断开创营销新思维。对企业发展而言,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企业的营销工作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开拓性,所以企业尤其重视并要求其营销人员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三、改革高职市场营销教学,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专业教师要具有创新教育的思想。专业课教师决定着学生是否切实形成专业知识与素养,是否能够切实提高创新能力。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形成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坚持以创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投身于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之最终成为创新人才。

  2全面改革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不能只是针对一两门或者几门专业课程,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对课程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以实用性为目标,重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要适当地增加选修课程,尝试开设综合性的人文课程,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二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专业教师进行多种形式专业教学创新;三要积极借鉴先进的专业教学模式和经验,例如有些院校的“教学工厂”模式,以期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问题、进行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四要把创新和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已经毕业的学生积极创业的优秀典型,引导、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创业,努力成为创业、创新型人才。

  3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与教学氛围。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首先营造创新文化氛围,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在制定专业发展策略和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一线教师在构建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应该注重营造和谐自由、安全民主的环境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熏染学生的`专业素养,这本身就有力地体现了创新教育。

  4模拟实际的营销,锻炼学生的营销创新能力。营销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否则就无法适应实际的营销工作,因此必须与营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地培养创新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实训室、实训课程,以及通过顶岗实习等途径,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营销实践。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营销策划和营销大赛等相关的校园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营销创新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多半依靠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推动。因此,基于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引导鼓励学生多听、多看,从而形成创新的灵感。在进行专业教学时,教师必须坚持丰富专业知识,并进行及时的更新,不断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学科知识,进而激发出他们的创新灵感。同时,也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法去激发他们逐渐形成创新意识。二是利用营销实践中的具体故事或者案例,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利用发散思维尽量给出更多的答案,从而激发他们形成创新意识。三是采取企业常用的游戏培训方法,使学生在解决游戏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创新乐趣。这种方式相比于创新的实践课题操作起来更容易,能够节省课堂时间,效果也更为显著。

  6构建考核学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市场营销专业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具有能够量化的具体指标。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效果评价时,要把其是否具有创新意识、能力和成果作为重要内容,从而推动学生不断地去追求自我创新和提高。

  7专门开设“创新学”的相关课程。“创新学”属于新兴的学科,通过专门开设“

  创新学”的相关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向学生介绍创新思维、创新工程,以及开发创新和流畅性。从而有效地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职业教育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高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属于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而且创新意识是人类大脑的一种高级活动,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和形成。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坚持深化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从而使毕业生能够灵活地掌握营销专业知识,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韦恒,韦韧,肖南云.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xx,(12).

  [2]钱东东,吴少华,彭薇.高职教育要加强创新能力培养[DB/OL].中国知网,200802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5

  一、创设情境,诱发小学生的创新欲望

  (一)创设兴趣情境,为学生奠定创新基础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先导。教师如果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环境,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自然地发展,循序渐进,进而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适到最佳状态,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就会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知识,受年龄、身心发育等条件的制约,教师单纯的讲解可能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如果把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融于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开心愉悦地合作交流,那么效果会好很多。因此,对小学生来说,在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学与学生喜爱的游戏、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开发智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例如在学完乘法口诀后,为帮助学生牢记口诀,我在复习课上采用了一个小游戏:“口诀接龙”,即教师先随便报两个1位数,如“2”和“8”,指名学生口答其相乘的积“16”(口诀:二八一十六);再让他提问下一位学生:用所得的“1”和“6”相乘得多少,第二位学生口答“6”(口诀:一六得六);接下去,第二位学生又提问第三位学生:两个“6”相乘得多少,如此循环,学生兴趣很浓。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授课开始时,首先教师要围绕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做好课前设计,认真创设出有标向且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后,会带着问题,跟随教师的思路,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重点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需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有所深入,循序渐进。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利用教具、学具,动用心、眼、手等各种感官参与、探究,使学生自行发现和掌握知识的规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次,教师要围绕难点,从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系统性和规律性等方面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着力解决重点问题,突破难点,由此及彼,拓宽知识层面,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和内容的印象。

  二、给学生搭建时空平台,放手让学生探索、实践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起学生创新、探究的灵感和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新活动,往往来自于他们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关注,而兴趣和关注又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趣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积极带着问题思考,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创新。只要教师认真地研读教材,精心分析教材,做好“顶层设计”,很多知识和问题是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就可以掌握和解决的。教师要切实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提供创新的时间,让学生勇于表现,乐于表现

  叶澜教授说“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这就告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名向导,要避免“一言堂”唱独角戏,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地配合。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时间,去研讨、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对于自主探索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也就有不同的见解,教师不要以“权威人物”身份来下结论,不要急于否定学生,而是要珍视学生不同的思想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生在没有压力和拘束的氛围中快乐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辩论,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似是而非的知识辩清了,这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提升、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三)留出创新空间,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创新方面的潜力,我们要挖掘,不要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一定要放手给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思维理解后,联系生活动手操作,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会从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奇妙,产生探索数学奥妙的浓厚欲望,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创新的思想。比如在讲授“认识钟表”一课时,要先让学生充分观察钟面,探究它的秘密,然后自制钟面,做得好的学生用橙子做钟面,还连接了电路,形象地展示了钟表的工作原理。通过动手制作,学生在学习时遇到有关钟表的知识就迎刃而解了。

  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课堂。教师不变,课堂不会变,学生也就不会变。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将学习活动内化为一种创新活动,在创新思维和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探索数学王国的奥妙,培养出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报告02-1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报告(精选9篇)02-1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报告9篇02-1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报告(通用15篇)11-03

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论文08-24

培养幼儿交往能力论文12-11

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论文01-11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05-27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论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