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平阳民俗

时间:2021-02-04 11:09:06 民俗风情 我要投稿

平阳民俗

  平阳地处浙闽边界的沿海一带,民风勤劳强悍。宋元以后,理学流行,封建礼仪影响深远。民间有“十二月谣”之说,可概括反映一年四季某些民间习俗。主要为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做吹箫;四月地擂(陀螺)密密跳;五月龙船两头翅;六月六,狗洗浴;七月七,烘烧杂麦麦(炒蚕豆);八月八,月饼嵌芝麻;九月九,登糕上捣臼;十月十,柑和桔;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黄蜡糖糕印状元。 除此之外,再来看看平阳还有哪些民俗吧!

  文化风俗

  平阳南麂鱼灯舞

  平阳南麂鱼灯以木为架,用竹篾、布、绸等按各种鱼类形态扎制轮廊,并绘以鱼类的鳞鳍色彩。灯内插以蜡烛,或装上小灯泡。夜间舞动迤逦过村,更是优美动人。舞灯者一律穿“龙裤”,打绑腿,腰系红彩带,头裹马夫包头,衣服色彩随所持鱼灯色彩而异。以唢呐伴舞,也配以丝竹弦乐,再加上锣鼓、木鱼、碰钟、大小钹等伴奏,显得欢快热烈。

  平阳布袋戏

  布袋戏传承基地——山门镇镇前街。平阳单档布袋戏极具历史和传统戏剧研究价值,已于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2008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一个人,一张嘴,一双手,两条腿,就把说、唱、奏、演、耍木偶全包了,有着民间艺术活化石之称。

  平阳卖技

  “卖技”是平阳万全地区一种特殊的民间曲艺。以清唱见长,并无乐器伴奏。也叫“卖奇”“唱排街”。其演唱形式同温州道情。在平阳,“元旦之夕,土人连袂入人家,编造俚词高声朗唱,谓之‘卖技’,连三宵而止。”(《平阳县志》)一般是到一处,唱一行,视其内容即兴编唱颂扬吉词,要点钱和糕米一类,如到豆腐店,唱词为:“豆腐店,有名堂,把情形说分方,豆子圆圆根又长,出在湖广并襄阳。豆腐渣,阿妈买去养猪娘;豆腐水,阿姐揭去洗衣裳。衣裳洗,雪能白,随日晒,喷能香”等,故俗称“唱三十六行”。

  开门炮

  农历大年初一的凌晨,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起床了,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梆敲三更,响炮连天,这意味着开门大吉,也宣告新年开始。

  平阳头发吊灯

  头发吊灯虽然也像元宵闹花灯传统民俗一样,“正月十五灯上殿”、“正月十八灯落殿”,但在当作花灯观赏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特殊的含义。头发吊灯向来有“竹为骨、纸为肉、发为脉、火为血气”之说。过去头发吊灯是靠放在灯座下的炭火加热而转动的。热气流的上升带动了吊灯轴盘旋转,被头发丝牵引的人物禽兽关节部位也随着活动起来。“新做八角一座城,内藏兵马多少名。红面坐天兵马乱,黑面坐天太平城。”其中“红面”“黑面”分别指炭火燃烧和熄灭。

  太平钿剪纸

  太平钿剪纸的内容多与喜庆节令、五谷丰收等联系,如“寿”、“福”、“福(中)寿”、“丁财两旺”、“同行到老”、“长生不老”、“福贵荣华”、“花篮双喜”、“松柏长青”、“寿比南山”、“平安吉庆”、“家门清吉”、“四季平安”、“万事如意”、“大吉大利”、“千岁”、“步步高升”、“鱼水千年合”、“百年好合”、“五子登科”等。人们把剪好的太平钿图案贴在门楣、窗子、椅子上,以表达自己的喜乐感情;或者把太平钿图案放在贺礼之物上,以示庆贺和歌颂。

  平阳木偶戏又称傀儡戏

  平阳木偶戏,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平阳民间就有木偶戏活动,民间还传承着古老的.药发木偶。另外平阳还是南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平阳出戏子”之说,如南戏的《张协状元》第53出就有一段借鉴木偶戏“舞鲍老”的场面,平阳木偶戏尊崇杭州府铁板桥头田都元帅为祖师爷。

  渔家风俗

  平阳是沿海大县,民俗风情别具风采,特别是渔村,有着独具特色的渔家风俗。

  岁时

  南麂渔民逢节时之日,不外是祭祀和宴席,先以鱼肉鸡鸭斋供以祖灵、宗祠,然后举家欢聚,痛饮一餐。除端午节为中午举行,其余均为傍晚。其间,还有已出嫁女儿给娘家送礼。原先是实物,后嬗变为“礼金”。上辈人以实物回礼,如回粽子(示意“还宗”)、年糕、松糕(年年高)、巧食(糕点,示意心灵手巧)、桔子、雪梨(示意大吉大利)等。

  婚娶

  平阳人的婚嫁世袭浙闽二省沿海的习俗,有繁琐的礼仪程序。婚前有议婚、合庚、压定、后帖、送日等礼仪,婚时有迎娶拜、敬亲、入洞房等项目,婚后有分妆、回花等。闽南宗有“公鸡代拜堂”习俗:事先择定的婚期,因男方出海未归(渔汛一般在洋上10天左右),而婚期不能轻易改变,为此由伴郎(或伴娘)抱大公鸡代替新郎交拜天地。例行规矩,公鸡饰以彩披,加以冠戴,拜堂后将公鸡饲于洞房内,直至新郎归来始行放出。

  服饰

  平阳渔民过去穿拷衣、笼裤。其色深褚,棉布衣服经栲染后渝水不垢,耐日晒和耐咸湿浸蚀,有不脆不腐的特点。栲汁衣襟向取左开式,以避免海上生产时纽扣与网、线勾缠。笼裤大裤脚、大裆,直裆处折叠皱裥,似网状经络。裤下摆及腰腿侧斜兜处,绣有龙凤、虫鸟、花草的图案。随着人们观念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渔民服饰于20世纪70年代失传。

  做鱼福

  平阳渔民渔船出海捕鱼前,渔民们先祭祀海神或陈、杨二府爷,亦称“顺风酒”。烧香点烛,烧金银纸箔、燃放爆竹。祈祷出海人平安,举网能多得鱼。到年冬,买猪头还愿。《东瓯采风乐府》云:“冥钱累累燃爆竹,海滨鱼神做鱼福。举网为祝多得鱼,鱼福得力果如何?君不见泰西渔船多新制,捕获水族无噍类,淦户得知说海荒,求求祈禳更渺茫。呼嗟乎,泥首神尼香案下,不知退而修渔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渔捞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此俗渐渐消亡。

  鱼灯舞

  与各海岛渔村相似,平阳南麂也有鱼灯舞的传统。新春佳节,凡海滩、晒场、村头、广场可尽欢而舞,鱼灯队所到之处,鼓乐喧天,鱼跃龙腾,鞭炮声、鸣乐声响成一片,呈现出一派欢快热烈的渔区节日生活景象,别有一番情趣。

  鱼灯以木为架,用竹篾、布、绸等按各种鱼类形态扎制轮廊,并绘以鱼类的鳞鳍色彩。灯内插以蜡烛,或装上小灯泡。夜间舞动迤逦过村,更是优美动人。舞灯者一律穿“龙裤”,打绑腿,腰系红彩带,头裹马夫包头,衣服色彩随所持鱼灯色彩而异。以唢呐伴舞,也配以丝竹弦乐,再加上锣鼓、木鱼、碰钟、大小钹等伴奏,显得欢快热烈。

  除以鱼灯来表示吉庆有余外,从温州沿海迁移的渔民,还作兴舞龙灯和凳板龙等,以蜿蜒逶迤之势示意福寿延绵。

【平阳民俗】相关文章:

广州羊城民俗11-14

广州民俗特点11-14

传统民俗祭祖11-08

中秋赏月民俗09-03

冬至祭典民俗08-31

山西民俗特色06-04

客家民俗简介08-27

过年民俗传说03-20

河北民俗梅花拳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