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名著三国演义手抄报内容

时间:2024-02-20 09:00:06 金磊 手抄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手抄报内容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对手抄报很是熟悉吧,手抄报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手抄报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手抄报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著三国演义手抄报内容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义绝——关羽:(青龙偃月刀)

  1、英雄虎胆且有过人机智,单刀赴会、淹七军。

  2、武艺绝伦,有雄视天下的英雄气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

  3、忠义之气,义薄云天,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4、傲上而不辱下的英雄气概。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义释曹操。

  5、有过人的勇气和毅力,刮骨疗毒。

  6、顾全大局,挥泪斩马谡。

  7、刚愎自用,自负,大意失荆州。

  奸绝——曹操:

  1、胸怀大志,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视天下群雄如草芥。

  2、爱才且智力过人,当年和袁绍对峙的时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当袁绍的谋士许攸发现自己的主公没有远见的时候决心投靠曹操,许攸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正准备休息,听说许攸来了,连鞋子、衣服都没穿好就去迎接他,当时许攸感动到流泪,以后为曹操出谋略,提出偷袭袁绍的粮库“乌巢”结果曹操大胜,这场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从这可以看出曹操的人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对敌方来投靠自己的人推心置腹,慧眼识英雄,曹操的诗歌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疑是他对自己雄心壮志的表现扫平四海,称霸天下的英雄之志;心系天下,虎视群雄的英雄气魄。

  智绝——诸葛亮

  1、聪明绝顶,料事如神,熟知天下大势;有超人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才能。隆中对、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2、过人的口才与匡扶汉室的决心,舌战群儒。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忠君爱国的优秀品质,白帝城托孤。

  名垂青史的千古名相

  周瑜:

  1、不仅才智过人,更有礼贤下士的国者之风和宽阔的胸怀,程普对其的评价:淡泊名利,有儒者之风和忠义的气概。

  2、气量狭小,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

  吕布——三国第一武将

  1、飞将本色,勇武过人,三英战吕布。

  2、见利忘义,全无信义,贪生怕死,连环美人计。

  赵云:

  1、勇武过人,浑身是胆,英气勃发,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幼主。

  2、正直君子气概,赵云拒婚。

  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向关公便戳)。

  性如烈火,疾恶如仇

  成语:借东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青梅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纵虎归山。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三顾茅庐、乐不思蜀、老当益壮(宝刀未老)、言过其实、鞠躬尽瘁、七擒七纵、七步成诗、一身是胆、三让徐州、割须弃袍。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省祁县、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由于曾与另一位吴王朱元璋为敌,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弃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创作《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隋唐志传》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贾仲明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是十四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伟大作家之一。

  书名演变

  明代嘉靖元年,《三国志通俗演义》刊刻而成,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这就是后来《三国演义》各种版本的祖本。《三国志演义》与《三国演义》,都不是罗贯中原作的名称,而是在小说流传的过程中出现的。前者见于明代周弘祖的《古今书刻》,相沿已久;后者则见于清代毛宗岗的《读三国志法》。它们各自从一定角度反映了《三国》的特点。入清以后,毛评本多用《四大奇书第一种》或者《第一才子书》的名目,后来便逐渐出现了《三国演义》的新命名。这个名字在清代还并不很普及,直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的中国古典小说整理本,其中该书便名为《三国演义》,这个名字才最终定型,成为这部作品的通名。

  历史背景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记载三国事迹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中唐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晚唐李商隐的《骄儿诗》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赤壁鏖兵》等。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一说建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已知仅有的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创作过程

  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已知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这就是后来《三国演义》各种版本的祖本。罗贯中的署名也由此而来。到清代初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明代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加以修订,并逐回评论。他们进一步突出蜀汉的正统地位,对文字情节也做了不少改动,改善了原本松散拖沓的地方,使全书更加紧凑畅达。毛宗岗父子修订评点的《三国演义》刊行后,很快成为广泛流传的大众阅读版本。

  创作争议

  与其他世代累积型的章回小说一样,《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学术界是个尚存争议的问题。明清时期,人们倾向于认为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与此同时,也有作者为王实甫的说法。“王实甫之说”至今没有得到证实,“罗作之说”一直较为盛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又出现了否定罗贯中为作者的提法。“罗贯中说”与“非罗贯中之说”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

  《三国演义》的具体成书时间有争议,但《三国演义》并不是某一个作者的单独创作,而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社会阶层、特别是广大民众长期传讲演说的结果,参与创作的作者不计其数。即使有一个最后的整理加下写定者,他也只是这众多创作者中的一个。仅就现有文献记载和现存版本情况来看只能说,《三国演义》被刊刻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是从明中叶开始,它的社会影响也是从明中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