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教师心得

时间:2022-07-05 20:32:1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教师心得【精】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师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教师心得【精】

幼儿园教师心得1

  柯维曾精辟地指出:一个组织百分之九十的问题都是体制上的一般问题,只有百分之十是有关人的问题。许多管理者都误认为,若能修正体制和结构,人的问题自然就消失了。事实上反其道而行才是正确的,即若能先纠正百分之十的人的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什么?因为人负责设计、运用体制和结构,要想改善体制,就先从人入手。

  一、了解“人”,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透视幼儿园的管理,是制度在先,人员在后;还是人员在先,制度在后?这是一个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常幼儿园的管理者大多是狠抓规章制度,各类各项制度详尽、具体到了极致,搞得人人草木皆兵,规章制度体现在管理中的是“严”、“管”、“卡”、“扣”,教职工和领导的关系十分紧张。工作中大家身心疲惫,步履维艰。我从以往的工作中认识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开展不能深入,教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是幼儿园管理目标未被广大教职工认可,管理中忽视了“人”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使之造成相互抵触的结果。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能力相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成绩,甚至能力差的人可能比能力强的人工作得更好。究其原因就在于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表现出的对人的尊重和激励的程度的不同。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8226;詹姆士通过实验发现:在按时计酬的条件下,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和尊重,仅能发挥其能力的10%~30%;如果受到正确和充分的激励和尊重,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的工作成绩不仅与其能力成正比,而且与其动机的激发程度成正比。即:工作成绩=能力×动机激发程度。由此可见,在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工作成绩的大小,取决于受到的激励和尊重程度的高低。透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无不体现着对“人”这一要素的充分尊重和激励,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理解“人”,推行目标化管理模式

  在幼儿园的管理中,我们认为目标化的管理是最能体现激励机制和“以人为本”这一原则的。目标管理,更精确地说是目标岗位职责管理,既有物质的工作成绩或有形的目标,又有文化水平、技术级别等精确无形的目标,通过目标的合理设定,使人产生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和尊重的作用。在目标化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在岗位和管理目标的设置上,注重了三个具体的原则:目标管理的具体性,目标管理的难度,目标管理的可接受性。而这一切都围绕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都建立在尊重广大教职工,激励广大教职工发挥潜能的基础上。

  在具体的管理中,我们首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我们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吸取一些先进的经验,在它们已有的经验上进行理性的、全面的综合思考,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提出幼儿园设岗位,个人填意愿,竞争择优上岗,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制定和推行岗位责任制,明确细化岗位职责,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使各项岗位职责和工作检查细则上下呼应,初步构成体系。在管理过程中,根据幼儿园的工作特点,制定了考核量化制度,把考核的具体量化与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相结合,进行动态的量化管理,同时引进了优质优酬的激励机制。

  我们幼儿园领导班子在管理中,调动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职代会民主监督的作用,凡是幼儿园的重大决策都由职代会通过,切实做到园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使园内重大问题决策更趋向民主、公开、合理,使管理更有序,更有效。

  实行了目标管理,使管理具有一定的高度,各部门和每个教职工根据园目标制定了各自的目标,使全园工作始终围绕总目标自觉地、有条不紊地进行。注重尊重教职工的人格,关心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激励他们的自觉工作精神,让每一位教职工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工作。

  三、尊重“人”,工作有“严”有“理”有“情”

  在幼儿园的具体工作中,我们是这样理解尊重的:尊重包括自尊和他尊。这种需要的满足,会使个体体会到生活的价值,增强自信心。作为一名管理者,应将每一位教职工都视为自己的老师、朋友,尊重他们,注意聆听他们心底的声音。我们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群众座谈会、班组长以上干部研讨会,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建设、管理中来,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幼儿园领导制定的每项管理措施都建立在充分尊重和了解教职工的基础上。

  每当幼儿园重大决策出台前,我们总先做调查,掌握群众心态和想法,并把领导为什么这样做的指导思想和群众沟通,全面分析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本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之处,然后提出总体改革目标和操作思路,使每项活动的开展都能做到在充分尊重广大教职工的意愿,有群众基础的情况下进行。例如,我园的各项岗位责任制,就是通过召开职代会,在审议每位代表提案的基础上,经过客观分析制定的。看到自己的提案成为全园工作的一部分,大家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被认可,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由于岗位责任制是在充分尊重每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制定的,因此大家都能主动地、自觉地完成好各项工作。

  在尊重、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方面,我们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方法:满足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愿望,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设法给予时间和物质上的保证;开展师德演讲比赛,保育员技能比武,举办专业知识讲座,计算机等级培训,鼓励教师从网上获取信息等,都取得了实际的效果。我们还满足教师的成就需要,组织公开课、观摩课,让大家展示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努力帮助她们总结经验,提高业务理论水平,积极帮助她们由“辛苦型”、“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

  坦白地讲幼儿园管理是比较严格的,但我们坚持的原则是“严而有理”。当有的教师出现违规事情,我就尖锐地提出,按制度予以处罚,但是我坚持这种批评和处罚要能促使大家提高责任意识的原则。出于帮助完善的态度,做到真诚热情地从幼儿园的利益出发提出建议,通过耐心、真诚的工作,尖锐的气氛变融洽了,交心的氛围浓烈了。由于工作做得有情有理,接受者不再有领导和我过不去的感觉了。

  管理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管理应该是“严而有理”,但我认为管理更应该“严而有情”。幼儿园实施目标化管理,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手中有了“权”和“钱”,但决不能简单化地代替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特别对教师的管理更不能以“管”代“理”,将考核作为“管”人、“卡”人的工具。因为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没有宽松和谐充满民主气氛的心理环境,难以激发教师创造的思维火花。因此,执行制度的同时更要做好思想工作,要讲究方法,通情达理,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感到作为管理者必须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真情融入管理之中,以平等的地位、和蔼的态度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

  在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建立一个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团结友爱的氛围是幼儿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我们在用我们的努力力图使大家懂得,在八幼温暖、和谐的集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团结和努力工作,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园内营造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管理者要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人,带动人,用真心、诚心、真言、实语去帮助人,团结人。在集体中,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我们想方设法不使之扩大,并帮助化解。个别同志遇到困难不能排解时,我们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和支持,使我们的工作真诚地传递了彼此之间的爱,温暖了教职员工的心。在畅所欲言、真诚宽松的气氛中,教育教学改革和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四、激励“人”,因园制宜,优质优酬

  幼儿园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是根本的。“只有无能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才”,园长不可能样样都精通,但一定要具备知人善任的能力和气度。掌握科学的激励艺术,就如同一个拥有精湛技艺的乐队指挥,能使乐队保持一致的节奏,发出和谐而美妙的声音。

  我们在强调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上,充分用活激励机制,充分满足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每一位教职工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这种需要的满足不仅仅要靠个体的主观努力,更需要外界给予一定的动力,为其创设一个实现自我的环境。比如,我们注重用人之长,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适当调整岗位,使她们在适宜的岗位上更充分地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要求大家要做到:站起来能说,坐下来会写。经过实践,每个人在座谈会上都能够积极地发言,并能完成专题总结。许多教职工说:“以前我总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这些事,现在发现了自己的潜能。”我们把教师的工作成效与具体的奖励机制相结合,目的就在于让每个教职工都有实现自我的空间,都有被认可的领域。

  幼儿园在实施目标管理中,明确地把工作质量与优质优酬相结合,与奖金挂钩,充分用活激励机制。幼儿园利用假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了参观旅游,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慰问老同志,利用幼儿园有限的条件,想方设法改善教职工的生活,使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感到了“被爱”、“被关怀”。大家越来越喜爱八幼这个集体,对这个集体充满了希望,愿意为这个集体的发展献计献策,因为在这里可以寻找到归属感,体验到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他人的关爱。

  新年之际,我们邀请了教职工和职工家属,对给予我们工作积极支持的女婿们,表示感谢。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举杯欢歌,翩翩起舞。大家在为自己是八幼一员而骄傲的同时,也在思考怎样通过我们更辛勤的工作,让八幼为我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而感到骄傲,把这种激励机制化作自己奋进的动力。

  “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使幼儿园的广大教职工为了共同理想和目标而凝聚在一起,幼儿园各项工作所取得的良好佳绩,很好地印证了这一切。真情实感的投入必然得到最佳的回报,以情为桥梁、“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必然结出丰硕的果实。

  水是可以流动的,但如果没有地势的起伏,也只能是一潭死水;旗帜是可以飘扬的,但如果没有风的吹拂,也只能是悬垂不动。同样,教师是有着高度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实际工作者,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入幼儿园的管理中,给她们适宜的外部环境,给她们充分尊重,合理激励,她们才会有驰骋的空间,发挥的天地。

幼儿园教师心得2

  今天早晨,我的同事贝贝妈妈告诉我:“你们班的孩子不得了,谈论的话题怎么这样复杂,昨天我家贝贝回来跟我讲,殷子烨告诉小朋友——他不想活了。”我接着问:“那么,贝贝有没有说他为什么不想活,他们什么时候谈论这一话题的。”贝贝妈妈说:“贝贝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想活,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大概是他们自由活动时说的吧!”

  听到孩子口中讲出了“我不想活了”这句话,使我很震惊,它会出自于我们大班孩子的口中吗?于是我开展了调查,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教育活动。

  一、展开调查,寻找说话者,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首先,设置问题情景,展开调查。

  我采用选择性活动的方法展开了调查,设置了选择性的问题:活着是好还是坏?答案A:认为自己是幸福、快乐的孩子,活着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答案B:认为自己是痛苦、不快乐的孩子,活着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将活动场地分为A、B两区,全班共31个孩子,选择A答案的有23个,选择B答案的8个。

  其次,了解孩子选择相应答案的原因。

  选择答案A的原因主要有:我有好朋友跟我玩,我很开心;如果我死了,爸爸妈妈会很伤心;如果死了,你就什么也看不到(眼睛作眯着状),什么事情都不知道,那多么糟糕(手一挥);选择答案B的原因主要有:我在家里没人和我玩,大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不理我;我们家里的人,在家不准我到外面和别的小朋友玩;我们班有的小朋友与我玩,有的不与我玩。

  最后,寻找“我不想活了”的说话者,了解说出这句话的真实情景。

  我以信任孩子们的心理状态说道:“小朋友,老师今天听到了一句话——我不想活,我想知道是谁说的,请他走到老师身边来。”殷子烨、戴钰力两人磨磨蹭蹭的低着头有点紧张的走到我身边。因为他们不知道老师会对他们怎样。为了缓解他们的紧张感,消除其顾虑。我先肯定他们诚实表现的行为,对他们说:“你俩很诚实,表现很好,老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说出这句话,现在可以告诉我吗?”殷子烨用手挠挠头傻笑着说:“我是跟电视剧里的人学的,说着玩的,我又不是真的不想活。”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刚才在选择答案时,殷子烨做眯着眼睛状,手一挥,说出的理由是:如果死了,你就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事情都不知道,那多么糟糕。他选择了A答案,说出“我不想活了”的真正情景是他模仿电视剧的人物的言行,闹着玩。可是戴钰力选择的是答案B,理由是什么,她一本正经的苦着脸带着伤感的语气说:“我在家里没人和我玩,大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不理我;在幼儿园我们班有的小朋友与我玩,有的不愿意和我玩。我觉得没意思,所以我不想活了。”原来,戴钰力受同伴殷子烨模仿表演的影响,结合自身缺乏亲人的关爱及与同伴间交往存在的问题,说出了“我不想活了”的话语。

  二、围绕孩子表述的真实想法所反映的问题,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

  (一)抓住契机,与孩子共同浅谈“生命的意义”这一话题,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

  在真正了解到大班孩子说出“我不想活了”的原委后,我的想法是从正面引导,让孩子知道生命的意义。为此,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孩子谈论《生命的意义》这一话题,让孩子初步懂得,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不会复活,就会向小朋友讲述的那样,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思维,一切都不知道,亲人会多么伤心,是糟糕的事情。让孩子知道人的生命的可贵,无论什么时候,大家都要好好珍惜,不可轻易的说出类似于“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杀”、“我要跳楼”等话语。此外,教育孩子要学会辨别是非,不要随便尝试或模仿一些不良的言行,避免出现意外,造成不良后果。

  (二)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增强其交往能力。

  戴钰力讲述自己不想活的理由是:在家没有人陪她玩;在幼儿园有的小朋友不愿和她玩,由此产生了消极的情感。从中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孩子需要亲人和同伴爱。二是,孩子与同伴间的交往能力值得关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开展了下列相关的活动:

  1.向家长发放倡议书,呼吁家长以及全社会来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其实,戴钰力小朋友描述的这种现象并不只是表现在个别孩子身上。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竞争的激烈,家庭结构的变化,大多数家庭中,孩子的年轻父母整天忙着自己的工作与活动,无暇理到孩子,孩子的一切都有年长的祖辈照管,与父母的交往较少,爷爷奶奶们担心孩子出现安全意外事故,限制孩子与他人交往;有的家庭不和睦或破碎,经常吵架,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据了解戴钰力的父母曾闹离婚,现在爸爸长期出差在外,妈妈也经常因工作需要经常外出,奶奶工作忙,平时都由爷爷照料,爷爷有时怕她外出调皮出事,不让其出去和其他小伙伴玩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的关爱、与同伴的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交往技能缺乏。因为交往能力低,与其玩的同伴就少,她感到了孤独,心理产生了消极因素,。在幼儿园她常围着我,有时拽着我的手,有时拉着我的衣服,时常还摘些小野花用纸一层层的包扎好送给我,轻轻的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你,让我叫你妈妈吧,我做你们家的悠悠(我的女儿)。”我感觉到了她非常需要成人的关爱。所以,我通过班级网页、班级留言板向家长发放倡议书——《请您多陪陪孩子》(详见文章后面的附件),呼吁家长以及社会来关注年幼孩子的心理需求,年轻的爸爸和妈妈抽空多陪陪孩子,加强与孩子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孩子体验到你们对他们的爱,让爱呵护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消除不良情感的影响,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本班发放的倡议书,得到了部分家长的响应,有些家长主动与我们班级老师交流自己对孩子的关照不够,并表示自己会尽量抽空陪陪孩子。原先从未和老师单独交流的戴钰力的妈妈向我们班级老师讲述了自己家庭的现状,她说为了孩子,她会和钰力爸爸一起努力,给孩子多一点关心。现在出差在外的钰力父母,常常抽空回家陪陪孩子,与孩子加强交流与沟通,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遇到一些育儿问题,能主动与老师联系,咨询科学的育儿知识与经验。还经常询问孩子在园的表现,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戴钰力也比从前活泼开朗了许多,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做事情更专注,常常因为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开心的露出笑脸。

  2.深入了解班级孩子的交往水平,营造良好的班级交往氛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孩子的交往能力。

  (1)通过“和好朋友握手”活动,了解本班孩子的交往水平。

  戴钰力说在幼儿园有的小朋友不愿意和她玩,她觉得没意思。我便顺着她的话继续追问:“在幼儿园我们班有小朋友不愿意跟你玩是吗?他们是谁?为什么不愿意跟你玩?”其他孩子见状有的急忙走到我和戴钰力的身边说道:“我愿意跟她玩呢,我也愿意……”顿时周围的气氛显得异常活跃。戴钰力在众多同伴的围拥下显得不知所措。我临时设计了“和好朋友握手”的活动,组织小朋友排好队,由戴钰力逐个去找平时乐意与她交往的小朋友,并和他们握一下手。如果平时不愿意或者从没有与她玩过的小朋友,就不要和她握手。戴钰力按照规则从排头开始逐个的去找小朋友握手。此时其他孩子都想与戴钰力握手,个个都将手伸出来,但是戴钰力很有主见的与相关的小朋友握了手。最终全班31个孩子,她与12个孩子没有握手。而这12个孩子根据平时老师观察的情况分析,这些孩子在交往方面存在着两个明显的特征:一类是7个性格偏内向,不善言语与交往的孩子;另一类是5个自身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孩子,如不礼貌、不懂得遵守规则、有攻击性行为等。

  (2)采用知识竞答、情景表演、讲故事、绘画、唱歌与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开展《朋友》主题活动,增强孩子的交往技能。

  根据上述情况,本班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交往水平有待提高。对于性格偏内向,不善言语及交往的孩子,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敢于与他人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必要性和好处,最终乐意与人交往。针对不遵守规则或交往行为方式存在一定问题的孩子,主要让他们懂得基本的交往技能,如:自身言行的文明,懂得分享、轮流、协商、合作等交往方式。为此,我利用班级课间休息或活动环节过度的时间段,进行了生成式的主题活动《朋友》。大班孩子已经具有一定交往技能的知识,如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集体规则要遵守等,以知识竞答的方式,再次提醒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言行文明,遵守规则才能顺利地开展活动,这样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朋友会更多;编排一些与孩子实际交往相关的情景剧,孩子通过演、看、评,增强了孩子的交往技能;师生共同收集有关朋友互相谦让、合作、分享等友好相处的故事,激发孩子学会关怀他人,积极与他人相处的热情;通过绘画、唱歌等艺术表现形式,体验与人相处的乐趣……

  (3)营造平等和谐交往的班级环境氛围。

  通过《朋友》主题墙饰的布置,展示班级孩子友好交往的照片、绘画作品和表扬栏等,营造了良好的外在环境。此外,我更加注意与那些交往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多交流,在帮助他们提高交往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在日常的各个环节,我会刻意给孩子留有一定的时空,让他们自主的进行交流,提供商讨、合作、谦让、分享等机会。

  班集体主题活动《朋友》的开展,孩子的交往意识与欲望逐步增强,交往行为得到很好的改善,班级集体形成了良好的交往氛围。

  [思考与认识]

  孩子的一句话“我不想活了”引起了我的思考,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得到的认识是:孩子要能健康地成长,不仅要在身体上受到照顾,还需要和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发生情感上的联系。我们要对他们关爱,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那么,家园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呢?我的思考是:

  一、创设环境,以情育情,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

  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机会,让孩子获得积极的交往体验,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十分重要。主要的社交技能有:

  (一)和睦相处的交往技能。我们从礼貌用语和文明行为入手,进行尊重、理解、谦让、友爱的情感教育。教育孩子在交往和处事中学会主动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语言,活动中能够听取和征求同伴和老师的意见,促进协商的成功,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二)共同分享的相处技能。孩子间相互交往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良好个性情感的培养。因此,帮助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分享快乐,增进彼此友情尤重要。在家庭中,孩子一般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孩子的活动范围就从家庭扩大到学校,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为让孩子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可以定时让孩子带上自己心爱的玩具和喜欢吃的食物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在活动中老师可通过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有针对性的鼓励孩子与同伴进行交往。

  (三)相互合作的活动技能。根据各年龄段孩子认知发展水平,利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孩子学会交往,提高其合作交往的能力。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孩子自信心,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孩子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节日活动为孩子创设了愉快的交往机会,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活动之一。可充分利用孩子亲子游戏、文艺演出、运动会等活动,引导孩子参与,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风采,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活动的主角。在全体孩子一起游戏和交往中,既扩大了孩子的交往范围,同时又享受到活动的快乐,让孩子无形中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及同伴间友好相处、相互帮助的快乐。

  二、为孩子提供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孩子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连续过程,家长和老师要共同教育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给孩子树立榜样。老师和家长是孩子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是孩子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老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如:家中有小客人时,要鼓励孩子拿出好吃的食物招待客人,拿出喜欢的玩具与小伙伴一同玩。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交往能力,而且也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了礼貌待人,懂得分享,增强了社会交往技能和本领。家长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邀请邻居家的孩子在自家玩,或者到户外参与孩子的游戏。游戏中给孩子提出要求,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一起玩的乐趣。同时告诉孩子要善待别人,和伙伴友好相处,让孩子学会谦让,渐渐的孩子就能和同伴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

  (三)为孩子创造外出游玩的机会。家长应经常带孩子外出散步和游玩,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人的生活,鼓励孩子与他们简单地交往。如:看见老人、残疾人,可以启发孩子帮助他们,在公共汽车上为他们让座,做一个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总之,要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不是凭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共同为孩子创设各种交往的条件和环境,并进行细心、耐心的引导与教育。鼓励孩子多与他人友好交往,增强其交往认识与技能,使他们成为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协调与他人关系、活泼开朗的现代人,为今后的人生社会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教师心得3

  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一天早饭后,我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瑜瑜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琴琴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管赢说:“哎呀,那么娇气呀!”琴琴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么能那样呢!我们应该关心她的,老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了小语哭的原因,原来小语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马上送她到医务室看了看,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送她回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纷纷问:“老师,小语怎么了?小语怎么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说:“孩子们,小语没事了,她喘岔气了。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关心同伴了,很好。”并着重表扬了琴琴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

  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思想是附着于行动而存在的,总有一天思想会内化为行动的,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老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教师心得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教育观、教学观做了全新的解释,这些观念是针对传统教育重人才培养的统一性以及重知识灌输轻自学能力培养的特点提出来的。在传统的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幼儿教育自身的价值不受重视。在新课程倡导树立活动教学观,强调知识的建构性、过程性,重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既关注幼儿未来的发展又关注幼儿目前的现实生活,既关注幼儿整体又关注每一个个体,强调幼儿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因此,与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相适应,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观的指导下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可持续地发展。

  (1)、树立活动教学观,促进幼儿建构性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评判活动效果的好坏往往依据幼儿获得了多少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为了达到让幼儿多学知识这一目的,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个性的教学方式不仅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且使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降低,甚至开始厌倦学习。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忽视了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特性——活动性,活动的特点一是“活”,二是“动”,这是学前儿童的最大特点,学前儿童好动,喜欢游戏,在活动中能充分展现自己,身心各方面都得到有益发展。福禄倍尔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活动的本能,婴儿期以后这种活动本能主要表现在游戏中,在游戏中幼儿最能表现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活动教学观,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使幼儿在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中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2)、树立终身教育观,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课程处于基础位置,它的特殊对象是学前儿童,它处于人生起跑线上,其获得的经验会影响到青少年及一生,教育不仅应该关注幼儿未来的生活和现实的生活,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们是因此变得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倦学习?自我学习能力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信赖于教师、懒于思索?……如果是后者的话,无论教师教了什么,教了多少都是幼儿教育的失败,因为幼儿失去的远比我们得到的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忽视自我学习能力及其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状况,与终身教育的理念相去甚远。因此,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思考“应该教给幼儿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把教育看作是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活动,授人以“渔”,这样幼儿教育才无愧于被称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才能真正成为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幼儿所获得的发展也才不会是情感缺失的、表面的、片面的、暂时的,而是积极愉快的、真实的、全面的、可持续的。

  (3)、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纲要》指出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所以,教师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如大班的一个活动内容是“7”和“8”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师发给了每一位幼儿两张点子操作卡片,一张是“7”以内数的.加减法,另一张是“8”以内数的加减法,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图示写出相应的计算式。大部分幼儿很快就完成了,有个别的幼儿连数字都写错,如把“3”写成“”,但是也有一部分幼儿认为今天的内容太简单了,根本难不倒他们,有的幼儿都已经会15、25和50以内数的加减法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班幼儿的数学发展水平不平衡,教师却提供了同样的学习内容,难道是因为场地的制约、资源的限制吗?显然不是,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研究因材施教的依据——幼儿个体间发展水平的差异。

  首先应该树立全新的儿童观,认识到每一个幼儿都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发展水平是各异的,学习特点也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其次,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幼儿间的差异,并了解每一位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幼儿间的差异和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和组织层次化的内容,提供分层的材料,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保证每个幼儿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样教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才能尽可能地促进每一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幼儿园教师心得5

  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园长的工作内容也有所改变,除了国务管理,还必须考虑幼儿园的生存。许多园长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期超负荷工作,精力透支,常常出现苦闷、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园长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到工作。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办法。

  一、敞开心扉

  有些园长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经常板着脸,人为地压抑自己,切断了与群众正常的交流。长期不沟通就会产生感情隔阂,造成误会,增加烦恼,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园长应主动到群众中去,可以把自己不如意的事说出来,如家务的烦恼、孩子的学习等。也可以说说自己高兴的事儿让大家分享,如自己买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电视里有趣的新闻等。让教师知道,园长也是有血有肉、有快乐和烦恼的正常人。即使园长工作有点失误,群众也会谅解,不会求全责备要求过高。

  二、放权、放事、放心

  有些园长对下属做事总不放心,许多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繁重的事务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吃力不讨好,也限制了下属才能的发挥。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有依赖思想,大事小事都说:“找园长去!”其实像考勤、检查教案等权力都可以下放。

  三、不求完美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园长对自己也不必过分苛责。许多幼儿园,教师上公开课,园长从选择教材到准备活动都要亲自设计和指导。幼儿园搞演出,园长从动作、队形到服装道具制作都要亲自指导。幼儿园盖楼房,从图纸设计到装修,园长也要一一过问。园长要当“理论家”去指导科研,要当“作家”写文字材料,当“外交家”去协调各种关系,还要当“演说家”,等等。尽管这种进取精神很可贵,但要求过高,而已难以实现,给自己徒增很大压力c园长要善于用人。幼儿园的老师各有所长,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园长应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有道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在幼儿园这个特殊乐队里,园长应争取当个好指挥。

  四、做个快乐的人

  快乐与否对人的一生很重要。专家研究人的疾病40%左右是由于精神因素所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园长情绪不佳的原因之一是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如幼儿园加班,要求每个教师都到,倘若有一位教师没有来,打电话也没人接,这时个别园长就会认为她跟自己过不去,不尊重自己,事后不但批评该教师还要扣奖金。如果园长能这样想:该教师一定遇到什么特殊情况了,不然她不会不来,于是到她家去看望。人人都有烦恼,假如有位教师或家长冲你大发脾气,园长大可不必介意,完全可以退一步想:她(他)今天一定很不顺心。待对方冷静下来,再慢慢讲道理。园长对教职工满面春风,大度宽容,那么园长也会得到同样的回报,天天有好心情,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幼儿园教师心得6

  我校开展亲子教育是源于我校外来子女教育的实际。我校外来子女子家长中52%是做小生意的,这些家长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更不用说是辅导孩子学习了。可以说这些孩子在情感上是有缺失的,甚至有时会产生怨恨,为什么自己没生在好的家庭里。孩子渴望爸爸妈妈陪伴,渴望关心,家长想和孩子沟通,不知道如何沟通,他们想和孩子交流,但没有时间和精力。

  因此,我校家庭教育从情感入手,开展亲子教育,让孩子与家长在感情上交流、融合、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开展亲子教育,我们主要做了这样的尝试:

  1.组织亲子游戏

  这个活动,主要是利用孩子喜欢游戏的天性,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做游戏的过程中,彼此间有更密切地接触,从而实现感情交流的目的。我们学校利用每年的“体育节”活动,设计多种多样的亲子游戏,比如:三人“四足”跑、问好接力、竹竿响起迎客来等等,都是家长和孩子通过齐心协力,共同配合完成的游戏项目。有的孩子游戏中摔倒了,看到妈妈不顾一切地跑过来,体会到了妈妈的疼爱;有的孩子看到爸爸做

  游戏时开心的样子,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感到爸爸是那么的亲。游戏中,父母和孩子一起比赛竞争、一起呐喊助威,游戏结束了,一家三口仍然是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无形中起到了情感交流与融合的作用。

  2.开办亲子课堂

  每年,我们都把家长和孩子一起请进课堂,通过讲座、座谈、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有计划、有意识、巧妙地促进家长与孩子相互理解和沟通。三年级有一个小女孩,妈妈是送水工,一年到头都穿着那身旧制服,孩子嫌妈妈工作不好,丢人,怕被别人瞧不起,从不让妈妈到学校来,不让妈妈送、不让妈妈接、也不让妈妈来开家长会。老师发现问题后,三年级一班率先召开了题为《爸爸妈妈,我为您感到骄傲》主题班会,通过调查、访问、面对面交流,孩子们亲眼见到父母工作的艰辛,亲耳听到了人们对父母工作的肯定,亲身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在这个过程中,化解了彼此间的隔阂与矛盾。

  班会上,学生和爸爸、妈妈深情拥抱,泪水夺眶而出。班会结束时,有不少学生都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说:“爸爸妈妈,您工作太辛苦了!我以后再也不气您了!’’那个小女孩更是泣不成声地说:“原来我嫌您给别人送水的工作不体面,现在我知道了,您为大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家长也由衷地感叹:“这节班会开得太好了!”“感到孩子突然间长大了,懂事了!”

  3.组织亲子郊游

  亲子郊游让我们的亲子教育走向了社会。有一项活动,我们坚持了好几年,就是组织二年级即将入队的学生和家长,一起到陶然亭公园高君宇、石评梅墓前,举行庄严的入队仪式。现场,家长要为孩子赠送一份入队纪念品、一句鼓励的话语和一份期盼。家长们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放下生意,所有的家长都参加到活动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精心准备礼物,郑重其事的用双手把礼物赠送给孩子,真切表达自己的祝福与祝愿。更令孩子们激动的是,家长亲手为他们戴上有生以来的第一条红领巾,每位家长也倍感光荣与自豪。仪式结束后,家长和孩子都不舍得走,纷纷邀请老师合影留念,用照片记录这难忘的时刻。除此之外,我们还一起走进博物馆,共同感受科技的奥秘;一起走进电影院,共同感受影片的魅力;一起逛公园,共同感受生活的美好。活动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架起了一座心桥。家长们在活动中也懂得了生活中处处皆教育。

  亲子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1.亲子教育为外来子女家长创设了亲子交流的时间、空间和情境,使家庭教育更具实效性。

  2.亲子教育不仅促进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同时也促进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3.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创新与进步,它“教”的是家长,“亲”的是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师心得7

  一所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园长。然而,善于发现和培养教师,让每个教师都能开心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做出新业绩,却是增强幼儿园发展后劲的最为重要的关键因素。在管理过程中,我时常这样问自己:教师在幼儿园里工作开心吗?教师的工作是否积极?教师的专业水平是不是在不断进步?

  一、走进教师心理

  幼儿园教师以女性居多,女性在家庭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等。幼儿园工作又是一个相对于其他教育行业来讲较为繁杂的工作,回家要做家务,在幼儿园里要照顾孩子,休息时间很少。如果压力过大,教师难免会产生焦躁、心烦等情绪。总是在这样的心理因素下工作,教师的工作质量是难以得到保证的。因此,作为称职的园长,首先要充分理解教师的疾苦,对教师的家庭状况也要有个大致的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常和教师聊聊家常,这其中的正确引导作用要比开会作指示有效得多。

  有位老师的父亲是某单位负责人,前些时候因涉嫌经济问题被收审,这位老师的精神压力很大。我主动找她谈,了解有关情况,及时给予安慰,让她知道父亲出了事也只有坦然面对;自己在这个单位里的地位不会因为父亲的问题而下降,只要努力工作仍然会得到同事和家长的信任。这位教师从我的眼睛中读到了理解与支持,工作更加地投入了。

  小钱老师因为和同事关系不睦来找我,她坦然地说自己很不开心,并且感到非常委屈。我告诉她:人无完人,同事某方面的缺点自己也要学会容忍,多看同事的长处,这们你就会开心许多;同事之间有时候的无意之言不必太在意,你撒下友好的种子,就会收获到珍贵的友谊。转换另一种思维方式,同事和自己都会开心的。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小钱老师觉得这法子还真有效。

  人都需要倾诉,教师也是这样。当她将自己心中的苦处吐出来后,心中就会轻松许多。有时候,教师也与爱人闹意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园作为教师心中的家,就要真正做到为教师撑腰——当然要以教育她们在家里担任好自己的角色为前提。我时常跟我们幼儿园教师的爱人这样开玩笑:在家里要善待自己的妻子,否则我会带个“家庭矛盾调解别动队”开到你的家里,什么时候解决好问题什么时候走人。

  总之,要想让教师开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就必须让她们抛掉心中的负担。为此,必须要保证家庭幸福、同事团结,这也是园长帮助教师做好工作的重要责任。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教师专业的精良,需要有各种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合格的学习型组织,拥有收集、储存并转化知识的高度能力,而且能通过组织内个人的转变,促成团队组织的成功。学习型组织是促使组织内人员提升学习能力的最大利益组织。为此,我园在教研组和科研组的建立上,就讲究相对的固定和灵活性,并启动了教师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和心得与同组成员来分享。在幼儿园形成的学习型共同体内,教师能有效地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最为关键的是:开展以分享为目的的教学交流,在教师与同伴分享实践经验的过程中,会生成许多想法和理解。一个教师所描述的经验或者事件,会激起另一些成员的经验与故事的回应,而逐渐形成共同的关注点。每个教师获得应有的专业尊严与自信心,好的做法会立即得到发扬光大。

  教师们互相观摩同事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各种资料后,都会做出一定的评判,这是一个提高自己的过程。从人的本性来看,跟自己相比是自律能力强的人才能做到的,而更多的压力往往来自于横向的比较,同事们之间的经验更容易被推广。小杨老师的资料书写认真,切入口具有代表性,记载的内容很有价值,同事们看了以后很受触动,纷纷效仿,这比反复讲解某些注意点的效果要好得多;小葛老师的教育活动踏踏实实,有条不紊,敢于创新,大家观摩过后大受启发,这比将教育理念说来说去有效多了;小拜老师的论文在教育理念上发表了,小窦、小凌老师的论文在省里获奖了,大家非常开心,同时也终于知道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别人分享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同事能做到,自己也会做到。凡些种种做法,使教师的业务能力越来越强了。

  三、克服“高原现象”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经过“开始阶段——迅速成长阶段——‘高原期’阶段——克服‘高原期’阶段——迅速发展阶段”的过程。“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往往又可以看到曲线的继续上升。通过观察,我发现我园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好像很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可见“高原现象”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如果不能克服“高原现象”,就会影响教师专业的成长,也就无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师。

  为什么会形成“高原现象”?究其原因,社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感觉再好的工作环境也会因为天长日久而变得熟视无睹;随着年岁的增长,担当了母亲的角色,生活负担也越来越重了;此外,对职业的认同感和满意程度下降,兴趣降低,以及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等主观因素,都能导致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产生。

  管理者要敏锐地发现教师出现的“高原现象”,分析每个教师出现“高原现象”的不同成因,才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尽快走出“高原期”。造成教师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千差万别,如有的教师可能是因为知识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教师可能是因为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有的教师可能是因为缺乏敬业精神,还有的则可能是因为缺乏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也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动力是人前进的源泉,信心是前进的支柱。当出现发展停滞等类似“高原现象”的问题时,应帮助教师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克服“高原现象”带来的挫折感、自卑感;正确面对,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可以克服“高原现象”;重新定位自我发展需求,对自身的发展提出更切实际的规划;找准新的对手,本园没有对手再到其他园去找。现代教师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的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早日突破“高原期”的有效方式。我园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淘金日记,记录可能对自己专业成长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为教学提供基本素材,并通过撰写心得,自我反思,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自主实践活动,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

  由此可见,幼儿园管理者要着力于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历程,分享教师专业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

  四、身教胜于言教

  作为合格的管理者,个人修养需要不断加强:要求教师不迟到,自己首先要准时;要求教师开展的教育活动有质量,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评价理念;要求教师坚持讲普通话,自己不能随意说方言;要求教师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自己也要努力实现。有人认为园长应该做绿叶,让教师做红花,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觉得,作为园长首先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园长。因为,园长的言行会激励教师不断奋进,这样的集体才是真正富有战斗力的集体,幼儿园才会向着更高品位迈进。

  有人说,教育孩子的过程是春风化雨的过程。其实,培养教师的过程同样也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只要管理者充分相信每一位教师,发现教师的潜能,精心地培养打造,师资队伍素质就会越来越好。

幼儿园教师心得8

  睿睿,是我们班里的一个孩子,眼睛大大的,长的特别可爱。来我们班里的人都喜欢抱抱他,可是有时候他确实是一个又让人喜欢又让人头疼的小男孩。

  平时早晨来园,不哭也不闹,就是张着胳膊让老师抱。平时上课,佳佳总是跟着程晓,或者跟着不带班老师。怎么让他坐他都坐不下。吃饭的时候更是不用提,脸上,衣服上,桌子上,地板上,都是,平时他点心都不怎么吃,给他点心,每次他都扔到垃圾桶里,但是饭却吃的很多,比我和葛老师吃的都多,添了还要,再添还要。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他不到小班年龄,连最基本的语言表达也不是很清楚,让他叫老师,他叫爷爷,叫奶奶。从来没有主动叫我们一次,除非给他吃最喜欢的牛奶,才有时候会叫老师。他不会和别的孩子玩,也不会给其他的孩子交流,他最依靠的就是老师。每天抱着我们的大腿,在我们腿旁边转来转去。

  他最喜欢拿着透明胶,在后面滚来滚去,一玩能玩很久,一个人玩一个人笑。他不会穿衣,也不会穿鞋子,身上热了,不知道说热,说是痒,如果我们没听到或者不给他脱衣服,他会在地上打滚,叫奶奶,他会一直哭,除非你去哄他。睡觉的时候,我们要靠着他,要等她睡着才能离开,不然他能一个人玩很久,还会自言自语,叫奶奶。完全不顾及别人在睡觉,甚至是感觉就他一个人。

  今天上午,我在上课,听到佳佳又在哭,躺在地上打滚,鼻涕眼泪都是,直到我去把他拉起来,才听邵老师说,原来他在撕薯片上的包装纸,撕不下来,就急的哇哇大哭。下午我在做头饰,佳佳就在我旁边玩,后来莫名其妙的他又哇哇大哭起来,还在地上打滚。还是葛老师过来把他拉起来哄好了。

  佳佳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因为他不会表达,不会交流,唯一的表达不开心的方式就是在地上打滚,大哭。我们两位老师付出了很多来照顾他。平时能抱着就抱着他,和他说话,平时有吃的,都问他要不要吃,大小便也是一天问很多次,平时他拿别人的东西,我们也是让别的孩子让着他。我们做什么事情能带着他,都尽量带着他,希望能让他建立安全感。

  现在虽然佳佳有进步,能在小椅子上坐几分钟,但是还有许多让我们犯愁的事,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的孩子,我们也好借鉴下经验,帮助孩子更快的成长。

幼儿园教师心得9

  本学期我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现场园际教研活动,观摩了4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开阔了眼界,进一步促进了我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首先是从参与者的角度来说,这次教研活动给我的感受:

  (一)多样的教研形式:

  此次的教研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有讨论式、答辩式、交流式、教育活动观摩式、研讨式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提高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热情,增强了教研效果。

  (二)主动的学习方式:

  本次教研较多地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参与式教研模式,使参加的人员不再是被动的听众和记录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教研室为我们大家营造了一个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先通过到各个班级观摩生活、游戏、运动活动,为大家提供思考、交流、讨论的机会,然后再集体观摩一节教学活动,之后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分组讨论,通过交流讨论和集体分享的方式构成观点的相互碰撞,再通过大组的汇报交流,充分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智慧,发现和得到了许多新的信息,大家都体验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二、其次是从幼儿教师的角度来说,这次教研活动给我的体会:

  (一)更新了教育观念:

  通过对《课程指南》的再学习、再解读,使我进一步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并领悟到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的节奏,努力成为一个拥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教育者,一个具备多种素质的组织者,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构建的研究者。努力做到以幼儿发展为本,使幼儿教育成为幼儿愉快的学习过程,使幼儿园成为儿童的乐园。

  在这次新课程的实践观摩中,我深深地体会到:4所幼儿园的教师都能以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将总目标化解于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并采用游戏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来进行,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园的主题综合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中介和桥梁。如: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整合意识都非常强,选材的内容都来源于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能注意捕捉孩子生成的内容,教师的提问都是比较开放的,使幼儿以往被动的知识接受,变为如今主动的探索和学习。

  (二)教育行为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转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真正建立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将过去的“一言堂”变为“群言堂’,把幼儿当作学习的主人,并注意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培养他们的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幼儿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如:4所幼儿园的老师们在游戏活动中,能利用各种空间为幼儿创设优美、温馨的游戏环境,游戏中注重对幼儿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倾听幼儿的谈话,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表现,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学习自主性。在区角游戏中,老师们还有意识地将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区域整和在一起。使区角游戏透过游戏的形式,促进孩子多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教师们还将课程内容渗透至生活活动之中,如: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环境,盥洗室有图文并茂的提示语、各种清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各班的环境创设中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渗透不同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充分活动和自主学习,使他们产生积极的生活体验,在他们的亲身实践中得到最全面、最完善的发展。

  这次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在于对二期课改的研讨中,使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作为老师我更关注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并能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在不断的困惑、疑难和反思中我感受着课改实践的艰辛和快乐。

  在二期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的观念在改变,教育教学行为也在逐渐改变,但在这一系列的改变中,我也感到了困惑:二期课改注重发挥孩子地自主性,让孩子彻底的解放,这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特别是一些记录、书写的东西特别多,这些占去了老师大部分的时间,如何把课程更进一步地理解、渗透,特别是在主题的开展过程中,怎样把握好幼儿的生成课程,更好地发挥幼儿地自主性,对孩子的出现的一些行为表现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评析,我在这些方面往往会出现“干着急”而无从下手的情况,所以还需要我继续努力地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专业技能,关注发展中的幼儿,与幼儿同成长,做一位积极进取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

  我想信新课改的明天会更灿烂!

幼儿园教师心得10

  推行素质教育,教师的素质提高是关键。一所幼儿园的活力最终是通过每一位教师的活力体现的。园长必须把队伍建设放在核心地位。以往教师常常会不自觉地从方便自己出发,要幼儿适应教师的几哦于方法,而忽略从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发展规律出发去考虑教育的有效方法。

  首先,园长要将教改的着力点放在如何使先进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最终有效地落实在幼儿的发展上。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观念内化并产生相应的教育行为,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点,也是我园“幼儿自主性培养”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有利于教师自我发展的新方法,使教师将转变教育行为作为自我完善的需要。经过尝试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变园长要我转变为我应该这样转变。

  具体做法一:深入第一线,捕捉典型实例,拍摄成录象,组织教师和幼儿观看、讨论、辨析。

  我们将教师们在日常教育中,处理幼儿冲突的几种典型做法和幼儿的反映逐一进行录象,例如:“洗手时的冲突”,第一种做法:教师放手不管,幼儿吵个不了了之。第二种做法:教师充当“和事佬”,幼儿觉得问题没有解决,心里不痛快。第三种做法:教师充当“判官”,批评双方,正面说教,幼儿嘴里道歉,心里不服气。第四种做法:教师启发双方说出各自的想法,了解对方的想法,幼儿心甘情愿地表示了歉意,以此培养了幼儿解决小矛盾的能力。

  我们组织大班幼儿观看录象并讨论,“你最喜欢老师哪一种做法?”幼儿普遍说,最喜欢第四种做法,一位小朋友说:“老师这样做很公平的。”另一位小朋友说:“这样做可以让我们知道别人是怎样想的了。”教师从幼儿的观点中,了解了幼儿对老师教育方法的评价,从而促使教师更自觉地把幼儿的愿望作为调整自己行为的依据。

  我们组织教师观看、思考、辨析第二、第三种做法,看似都是正面耐心说服教育,但其中发应的与观念却是教师忽视了幼儿的主体作用,忽视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一种做法看似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但却片面地把自主性理解为撒手不管。采用能够情景性的案例分析,每个人以一种局外人的观点,冷静地观察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了解幼儿的感受和反映,更容易以教育观念为指导,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客观合乎情理的判断,而这时的辨析更体现了教师的参与性和自觉性,更具有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内涵。“假如是我,我将怎样做更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成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完全不同于园长单方面评价所产身的效果。

  具体做法二:组织教师研究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把握师生互动的内涵。

  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互动过程。教师在理论上接受了新观念,但在实践转化中却往往只注重单方面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全副精力集中在如何完成自己的预定目标,而忽视接受来自于幼儿反馈的各种信息。我们看重分析体锻活动中两为老师的不同做法,研究幼儿动态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的个体提供适宜的教育,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大家认识到:要研究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和身心特点,教师要以关产幼儿入手,从幼儿的各种反馈观察幼儿入手,从幼儿的各种反馈观察幼儿入手,从幼儿的各种反馈观察幼儿入手,从幼儿的各种反馈中(包括语言、行为、情绪、神态等各种表现形式的反馈信息),了解幼儿的所思所虑和心理需求,自觉分析自身教育行为的适宜程度,及时调整教育措施。只有通过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使儿童观、教育观内化、自觉化,才能实现教师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如何处理好幼儿自主与规范的关系始终是教师在实践中难以把握的难题。幼儿期是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时期。怎样把社会对幼儿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自身需要和动机,从而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获得发展?我们认识到:必须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引起幼儿的自主活动,才能激发起幼儿的内在动力,使其在积极自主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我们围绕自主与规范的关系请大家谈谈自己实践的体会,启发教师辨析其中蕴涵的教育价值,以活生生的事例来证明教育观念转化为实践的可行性。如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还没有养成自己整理玩具的习惯,我们就把活动角活动材料的标记贴在玩具橱上,只要老师提示一句:小玩具累了,快送他们回家吧。幼儿就会主动按标记的提示,物归原处。教师以情感激发了幼儿的主体能动性,幼儿在参与整理玩具的过程中,体会到“我愿意”、“我来”、“我会”的自信和自豪,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整理物品的能力,更使他们体验到帮助、关心别人的快乐,从情感上的得到了满足。

  其次,采用多样化的策略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除了采用分层带教、业务学习、参与职务培训和鼓励自学进修外,我们还采用各种方法和形式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

  大胆起用,设岗培养骨干教师。幼儿园设行政助理、保教主任、年级组长、学科带头人、实习教研组长的职,我们选拔思想业务素质较好的同志明职授权,委以重任。我的基本做法是:一放,管理上放手,放权。二导,理论学习中导向、指导。三培养,注意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干部的培养。四把关,把好教育思想关和保教质量关。例如,青年教师承担公开课,由园学科带头人负责指导,我参与设计和试教,为了支持学科带头人大胆独立开展工作,我及时把修改意见与学科带头人沟通,再由学科带头人出面与执教老师评析探讨,这样既尊重了学科带头人,帮助它树立威信,同时又起到提高学科带头人的教研水平和把关作用。

  实施双向聘任制,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提供施展才华锻炼成长的机会。我们鼓励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主动承担社会工作,小青年教师在英语、电脑、组织活动等方面比老教师有更大优势,他们选择了上特色课,电脑管理员、活动主持人等来发挥自己的最佳优势。这学期我们建立了轮岗式的实习教研组长制度,为的是培养大家自荐、竞争,以此作为发掘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良好机会,也使每位教师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价值。

  开展分层次的看课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评析再设计交流。例如,每学期我们将各种开放、接任务和教研交流展示、业务评比活动结合起来,每次看课后,都由执教老师谈活动设计的指导思想,谈本班近阶段的目标教育如何反映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针对教育过程中不足之处,大家进行再设计,“假如是你上这一活动,准备怎样设计?”“遇上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处理?”针对难点和共性问题,利用大家的智慧交流各自的经验,使大家都受到启发。

  教研活动当场命题,设计活动,说课评析,培养教师设计活动能力。我们选择开放性、综合性较强的内容进行命题设计,如:看图讲述“会发生什么?”再如,采用方案教学思路,设计综合系列活动“水”,有位青年教师尽管某些设计还不够完善,但她的大胆创新精神和激发幼儿充分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以及在教育目标中渗透环抱意识并注意落实到孩子们的自身行动中去的设计思路,的到大家一致称赞,也使大家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启示。

  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教育活动录象资料。将每位教师的公开课、研究课、业务评比课录制下来,既可在教研活动时进行自我反思研究,达到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目的。

  搭建专题交流讨论的舞台,为教师提供一个试胆量、练口才、积极思辩的论坛。我们在年级组进行专题小结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园性答辩式专题交流讨论会,鼓励大家提问并参与讨论,当然本年级组成了最佳后援团。答辩式的交流讨论会促使教师主动学理论,努力提高书面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全面素质提高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同时对园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长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判断,找到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实践、改革的突破口,创造出更多的科学、有效而便于操作的师资培养的新方法的。

幼儿园教师心得11

  一天傍晚,一位幼儿家长急匆匆地来到园长办公室找我,说她的孩子吴某被陌生人接走了,不知去向……后经了解,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吴某见赵某的爷爷来接赵某,便要求赵某的爷爷带她回去。赵某的爷爷认识吴某的家,便答应了。于是,他在教室门口对老师说了声“老师,我把吴某接走了”,便离开了。当时,正是家长接幼儿的高峰期,教师在忙乱中并未看清接吴某的是谁,只知道是个高个的爷爷。吴某的妈妈来园未接到孩子,而老师又说不出孩子的去向,因此便气愤地找到园长室……

  虽然这件事只是虚惊一场,但却暴露了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经过研究,完善了“交接幼儿制度”。这项制度覆盖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个交接环节(包括入园、中途接送、教师之间或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换班、离园等),涉及到保健医生、带班教师、保育员、值班教师及家长等人员,内容全面、具体。

  为使“交接幼儿制度”不流于形式,落到实处,我们又采取了几条措施:

  首先,召开家长会。

  各班在近期内召开一次以交接幼儿为主要内容的家长会(以后该内容列入开学初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我园交接幼儿的制度,争取家长的配合。同时,让每位家长填写调查表(主要是调查可以接幼儿的人员及其与幼儿的关系等内容),调查表由各班妥善保管,各班要严格按调查表提供的可以接幼儿的人员名单交接幼儿。

  其次,幼儿园建立“各班交接幼儿记录表”。

  每天傍晚,各班总会有少数未被及时接走的幼儿,这些幼儿要由值班教师负责。带班老师必须与值班教师当面交接这部分幼儿,并在上述表上写明这些幼儿的名字,以及可以接幼儿的人员名单。此后,家长每接走一个幼儿,值班教师便在该幼儿的名字后作一记号。

  分析与思考

  1.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内肯定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如果偶尔出现了预想不到的事,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做到有漏必堵、防微杜渐。

  2.制度要细,责任要明,措施要可行,这三者缺一不可。否则,有制度而无相应的责任人,就可能出现遇事相互推诿的现象;有制度而无具体的措施,制度就无法落到实处;有措施及相关责任人而无制度,一旦出现意外事件,会无“法”裁决。

  忠之,幼儿园领导、保教人员和家长,谁都不希望在交接幼儿方面出现差错。因此,只要幼儿园做好宣传工作,家长们就会积极配合的;只要大家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送接幼儿这项工作就一定能做好。

幼儿园教师心得12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和任务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研究型的老师”成了幼儿教师即将面临的现实要求。这不但对教师本人提出了个体努力的发展方向,也是对幼儿园提出了新一轮的工作重点。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基地之一,应当切实地承担起这一重担,为有效地解决新的教师角色要求和现有教师整体素质不够的矛盾提供新的途径。然而,正如在《幼儿园教研工作现状分析》一文中提到,幼儿园的教研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教师缺乏积极的参与态度以及教研活动实效性低的问题,这一些都严重地阻碍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从而也阻碍了幼儿园教研活动对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推动力的发挥。

  我认为在幼儿园教研工作中积极拓展思路,是改变现状,充分发挥其在提高保教质量和师资素质方面独特作用的关键所在:

  一、促成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专业化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目标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教育信念、策略性知识、情景知识等相应的教育实践性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广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如哲学、数学、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因此,幼儿园要通过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研活动中不但要引导教师在实践性知识上的日益丰富,同时,也要积极引入或者引导教师吸收各科知识,努力培养“通才”和“专才”相结合的人才。如幼儿园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可让教师推荐自己平时读到的好文章、好书,可以是教育类的,也可以是非教育类的,在教研活动中向大家讲述其主要的或者是精辟的观点,扩大教师的知识面,促使教师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培养了教师提炼观点、清楚表达的能力。

  从教师的能力结构角度而言,幼儿教育的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能力要求逐渐呈现多元结构化,包含了教育幼儿的能力、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教育环境的创设能力、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教育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多方面。教研活动也要适应这种多元化的要求,从内容和活动形式上去体现和促成教师能力结构的专业化。在教研活动中,幼儿园可开设一些有益的教研活动,如开展“首席讲师”活动,请教师自愿或者轮流担任,负责活动内容的选定,活动形式的安排,以及在活动中的引导发言和总结性陈词等;也可以由教师自愿组合选题,合作收集相关资料,向大家做“小小讲座”。通过此类活动,教师的合作、组织、表述、反思等能力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开展生成式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生成活动观”已经深入人心,同样,“生成活动观”也适用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应关注教师当前工作中正在面临的需要和困惑,采取“随机研究”的方式进行行动式研究。比如说,在新学期开始,小班组的老师肯定有着各种难以解决的困惑,于是,教研活动便可以此为中心问题,引导教师进行分析和出谋划策;在面对幼小衔接工作上,大班组的教师可能有更直接而深刻的感受,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呢?教研组如果能及时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主题性的讨论,商量对策。这样不但能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问题,还可以形成一种互助合作的氛围,还可以促使教师在集体的反思中成长。

  在开展这种生成式的教研活动,我认为应需要注意几点:

  1、教研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关键。教学管理者要不断地深入教育现场和教师的心灵,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实践、与教师对话、分析教师课后反思、教育笔记等文本资料、综合反思等过程来发现教师的这些需要,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2、积极反思自身教育实践工作是生成式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生成式的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要积极促成教师间的讨论、分享等集体性的反思,帮助教师在实现个体经验的“横向流动”的过程中,同时,积极寻找自身的教育经验与相关的教育理论的联系,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教育行动理论,实现在专业化角度上的“纵向流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3、生成式的活动与预成式的活动相结合。提倡生成式的活动,并不意味着完全抹杀预成式活动的作用,多元化的活动方式,才能满足教师的短期和长期的发展需要。

  三、在教研活动中实施教师个性化成长策略。

  促成幼儿个体富有个性的成长是新《纲要》的重要观点,这一要求首先应转化为对教师的要求。因为,首先,在孩子身上处处折射着教师的影响,什么样的老师出什么样的学生;同时,对教师来说,她也是一个发展成长中的个体;再则,在改革的冲击下,幼儿教育更加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个体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创造首先就是一种个性化的展现。

  我认为,要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成长首先是了解个性,其次是促进个性的积极发展。通过教研活动的一“推”一“引”,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富有个性化地成长:

  营造宽松的教研氛围:如果教学管理者在活动中,能够积极营造平等、合作、欣赏、分享的氛围,消除教师的紧张和依赖心理,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一方面能让教师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利于自己深入了解每一个教师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推崇对话式研究:一言堂的教研、灌输式的理论学习,并不能让每一个教师展现真实的自己。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教学管理者才能了解教师心中所想,心中所需,也只有在了解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情况后,教学管理者才能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建议,帮助教师选择适合于她们的方式。这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在双向的交流中,彼此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最终使得教师能够将各种建议内化为自己的认识。这种基于每一个教师不同的需要上进行的对话,是个性化的,其影响也将是个性化的。

  积极的期望和无穷的挑战: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积极的期望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积极的期待表现在充分肯定和欣赏每一个教师的特点,为个性化的创造活动提供自由空间。如幼儿园在开展各类教师技能比赛活动中,可设立不同的奖项,如亲切互动奖、快乐参与奖、创意活动奖等,以此来激励教师不同教学风格和特色的形成。同时,还要根据教师不同的个性,为其设定相应的任务,让其在挑战中积极地学习,大胆地创造,不断地超越自己,从而引导其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发展。我认为,有的年轻教师在教育实践和教研活动中,如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创造能力,可让其勇担当重任,为全园的教师树立了一面勇于创新的旗帜。有的教师教育理论根基扎实,同时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磨练得善于表达,可让其积极承担课题的研究和讲座、教研的组织工作等。在不断的挑战中,使其长处更长,自信心大增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方面的进步。

  四、积极创新教研活即动的形式。

  说起教研活动,大家都会浮现出这样一些画面:园长和教学管理者口若悬河地介绍着某种新教育理论,底下许多老师在奋笔疾书地记录;或是当园长或教学管理者提出某一个教学方面的中心议题后,请大家发表意见,结果常常出现冷场的情况;观摩教学后,大家课评活动时,有的不知从何讲起,有的又怕讲得不对…这些场面对我们来说,太常见了。除了教研活动的主题脱离大家的需要外,形式的单调可能就是导致教师缺乏参与热情,教研活动缺乏实效的最大因素,尤其是年轻教师在一本正经的教研活动中往往显得战战兢兢。

  其实,如果我们不再把它作为一种形式化的工作,只是把教研活动作为一种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途径,也就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近来,也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在关注这一点,一些新的观点被提出来,许多新颖的活动方式也在逐渐被引入我们的教研工作中:

  参与式学习:如:深圳有一家新幼儿园,敢于让全园的教师自由组合,自选课题,对市内外幼教同行开通了互动式论坛。这个极富挑战性的任务,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激励、一种磨练。可能就是这家幼儿园敢于创新,让教师们在行动中逐渐向专家型教师发展,现在她们在教研工作方面硕果累累,社会声望也蒸蒸日上。

  头脑风暴法:其实也是参与式学习的一种,这种方法现在教研学习等活动中用得很多,其新颖的方式激发参与者的极大参与热情。当然,这种方法在具体运用中也有一些相对的适应性,较适宜用在讨论一些新话题或者由来自不同群体参与讨论某一话题。

  自我卷入式研究:许卓娅老师认为,老师可以通过研究自己、了解自己,来了解儿童,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自我的发展,又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比如说,在反思一种教育行为的适宜性时,可以让教师们把自己当成孩子,融入到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研讨和学习中特别推崇这一种方式。

  “声东击西”式:教研活动可以不就教育论教育吗?当然可以!另辟蹊径,从教师们有兴趣的事情上中发展我们期望的能力,正如王瑜元老师说的:要“跳出幼教的圈子看幼教的问题”。我园也尝试过一次由“跳蚤”引出的研讨,这其实是探讨一个心理学现象对我们教育的启示。

  “为什么跳蚤再也不想跳出来,也跳不出来了呢?”这个话题让大家觉得无比新鲜,尤其是一些平时不敢在群体中发言的年轻教师都非常踊跃,那一次的教研让大家畅所欲言,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但是,当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上,还需要教研组织者巧妙的引导将两者相结合,使一切变得水到渠成。

  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搞得有声有色,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许多生动有趣的培训方式完全可以值得我们借鉴,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教研也是一种人力资源培训。著名的海尔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人力资源的培训和企业文化的营造。他们的兴趣融入式全员参与和圣经法的模式就类似于笔者在前面提到的“声东击西”式,摒弃说教,把一些理念糅合在大家感兴趣的身边事物中,便能自然地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此外,他们的“变猫为虎”的方法也颇有意思,善于把一件普通的事情高深化,以新的语言、新的角度,甚至是夸张地对一些传统的观点进行阐述,而正是我们一般教师最缺乏的能力。在我们的教研活动中,也可以鼓励教师自创和运用一些教育术语来描述自己的做法和想法,经常性地尝试象一个幼教专家一样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这种心理暗示的方法对教师在专业成长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教研活动当然也可以是集体的、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一对一的对话,形式更是不拘一格,只要在教研活动目标的引导下,能吸引大家的积极参与,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大家发展,就是可以产生实效的教研活动。

幼儿园教师心得13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我是来自大一班的xxx,今日我很荣幸,也很高兴能站在国旗下,代表全园小朋友讲话。大家肯定发现我们身边多了很多新的面孔,那是我们新来的弟弟妹妹们,欢迎你们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

  想起刚进幼儿园时,我也是个萌萌的小不点,不会自我穿衣吃饭,上厕所要教师帮忙,上台发言会紧张的哭泣。在教师妈妈的细心呵护和鼓励下,渐渐的,我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教师们会教我唱歌、跳舞,陪我做游戏、给我讲故事。还教我学习礼仪、学习小朋友之间友好相处,做个懂礼貌有爱心的好孩子。此刻我已学会能给妈妈讲幼儿园学到的故事,学会自我穿衣服、洗脸、刷牙,学会协助教师做好班里卫生工作,学会很多安全知识和如何爱护地球妈妈的环保知识等等。总之,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长了不少本领。爸爸妈妈夸我懂事了,教师也说我提高了。在那里,我想说一声:多谢你,教师!

  新的学期,我想送给小朋友们三件礼物。

  第一件礼物的名字叫“欢乐”。期望小朋友们是欢乐的,每一天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快欢乐乐地学习和游戏。

  第二件礼物的名字叫“礼貌”。期望小朋友们都做有礼貌的好孩子,见着教师和小朋友会问好,离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说“再见”,还会讲“多谢、对不起”这些神奇的话,团结友爱朋友多。

  第三件礼物的名字叫“能干”。期望每个小朋友都能“自我的事情自我做”,自我睡觉叠被子,自我穿衣穿袜子,自我吃饭擦桌子,让爸爸妈妈都夸我们是最能干的好孩子。

  请小朋友们好好收下“欢乐、礼貌、能干”这三件礼物,让我们大家都做最棒的好孩子!

  我的话讲完了,多谢大家!

幼儿园教师心得14

  一、在主题活动的实施中培养幼儿的爱心教育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明确指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

  本学期的教材内容有关“爱”的方方面面可真不少,我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在以下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爱心教育。如:《温馨感谢》教育幼儿感受并懂得回报他人的爱,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引导幼儿理解“爱不单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也包括自己对他人的关心爱护。”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我首先给幼儿讲了一个《爱》的故事,然后组织幼儿围绕”爱“,讨论爱是什么?爱就是心里呀要装着别人。《留下我的爱》我针对小朋友马上就要毕业了,教育幼儿要珍惜在幼儿园的生活,告诉幼儿:“老师是多么爱你呀!你将怎样表达对老师的谢意?”有的小朋友折了千纸鹤送给老师,有的画了一幅最美的画献给老师,还有的说出心里祝福的话。最让我感动的是:惠玉莹小朋友搂着我的脖子,悄悄地跟我说:“王老师,我家有你的电话号码,想你的时候,我会给你打电话的。”天真稚嫩的话语,留下多少孩子对老师的的爱。在学习《好朋友档案》这个活动时,我请小朋友说出自己喜欢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使幼儿更全面的了解朋友,鼓励幼儿在朋友的交往中,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对培养了幼儿的爱心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一日活动中贯穿爱心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最初都拥有爱心,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人的品行也发生了变化。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人们都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可以看出,孩子们是渴望爱心教育的,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例如:“三八”节到了,教育幼儿给妈妈一个惊喜——唱歌、画画、讲故事都可以;国庆节到了,组织幼儿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激发了幼儿的爱国之情;游戏时,教育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当不小心碰着别人时,要主动说声“对不起”。别人有困难要热情地帮助别人。……正是因为我乐于幼教,喜欢孩子,所以我善于观察,捕捉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对幼儿随机进行爱心教育。最典型的教育案例------《快乐的生日会》:我们学前(二)班共有四十二个孩子,我特别喜欢他们,每天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很充实,很开心。我心里装着所有的孩子.孩子也乐意围着我说东道西。我和孩子们曾经立下约定:只要某某小朋友过生日,大家就为他祝贺,给他唱生日歌,还奖给特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我告诉小朋友:“母爱是最伟大的。生日就是妈妈生你的那一天,是妈妈给了你生命,你应该帮妈妈做点小事情,听妈妈的话,让妈妈高兴才对。妈妈为了你付出很多的爱,这一天你应该感谢你的妈妈。将来你还要把你的爱回报给妈妈。”细微的爱心举动,使孩子们感到大家庭的温暖,我也分享了孩子成长的快乐。虽然每个人只有一个生日,但是我们班四十多个孩子,一年就有四十多个这样快快乐乐的日子。通过《快乐的生日会》,对幼儿进行了爱心教育,使幼儿懂得了一个道理:快乐的事情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一份快乐就会变成许多快乐。在分享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我还通过歌曲《让座》,教育小朋友要尊敬老人,有礼貌;还给孩子们讲《孔融让梨》故事,教育小朋友兄弟姐妹之间也要互相谦让。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爱是相互的。爱心教育贯穿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三、利用家园、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强化幼儿的爱心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幼儿园的最佳合作伙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社会和幼儿园无法比及的,孩子最依恋的是家庭,最亲近的是父母,最爱做的是游戏,关键时刻配合幼儿园共同教育,会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人生的路途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向导,第一路标,在爱心教育中家长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有的幼儿在家和幼儿园出现“一个宝宝两个样”,针对这种反差现象,我通过多种形式——家访、电话、便条的形式,与家长密切配合,积极宣传爱心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儿童观、教育观,向家长提供培养孩子爱心的方法,以身示范,做孩子的榜样。我还通过家长会,共同商讨培养幼儿爱心的途径,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更加重视幼儿的爱心教育,主动在家中强化幼儿的爱心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丰富的社区资源也是向幼儿强化爱心教育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今年五一期间,我目睹了千载难逢的视觉盛会“千手观音,让爱飞翔”万分感动,于是我把精彩的一幕——千手观音与您牵手的彩色照片带回来,装饰了孩子的展板,为孩子创设了爱的氛围。孩子们看了惊叫起来:“快看呀!春节晚会的千手观音都是聋哑人。”“是啊!站在最前面领舞的邰丽华还是个聋哑人呢。他们的舞跳得那么美,一定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也一定经受了无数的考验,她们惊人的毅力、超难度的动作,震撼全国,红遍了大江南北,引起了人们情感的共鸣。各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积极参加了“慈善一日捐献爱心”活动。我们小朋友现在不能挣钱,也要投身到爱心大活动中去,请拿起我们手中的画笔,围绕“爱”这个中心,画幅画表达我们的心意,学会回报社会,强化自己的爱心意识,从小学会关爱他人,才能培养良好的品质。

  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爱心教育的实施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是啊!孩子的童心需要百般呵护,只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一定会受到丰硕的果实。

幼儿园教师心得15

尊敬的各位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十分高兴能在庄严的国旗下与你们一齐迎接这崭新而完美的一天。我是中二班高煜昕小朋友的妈妈,很高兴今日能站在那里跟你们分享我个人对东方之子幼儿园一些真实的感受。

  每一天清晨我在幼儿园门口看见和蔼可亲的园长和朝气蓬勃的教师,还有威武的保安叔叔用他们喜悦的笑容和热情,迎接每一位家长和孩子,他们用行动向我们敞开了怀抱并让我们感受到了东方之子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当我们踏进幼儿园操场时,地面又是那么干净,玩具都摆放得井然有序。让作为家长的我每一天都切实的感受到了幼儿园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所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家长和今日在场的小朋友一齐向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激并说声:“你们辛苦了”!

  我的孩子是一名新生,也是才随我搬家来深圳这座陌生的城市。在他最开始入园的这段时间里,他每一天都大声哭闹不肯来园,让我也十分苦恼。此刻入园不到两个月,他已经能自我主动要求来园,从家里散漫的玩耍到幼儿园专注地听教师讲课,回家还能跟我聊起一些幼儿园学到的知识,从以前的挑食到此刻回家跟我说:“妈妈,幼儿园的饭可香啦’。看到我孩子身上的这些巨大的转变,我就不得不提我们中二班三位年轻的美女教师们,虽然她们的年龄都很小,但对于孩子们的关心和照顾却是那么的细致入微,让作为家长和妈妈的我都觉得自惭不如,每一天她们要应对那么多个孩子的吃喝拉撒,还要给孩子们讲故事,教他们识字,还要陪他们玩耍。即便应对如此这样繁重的工作任务,她们也从不抱怨,用她们满腔的热忱对待每一个孩子和家长。甚至在她们的休息时间,她们都不忘用QQ和信息和家长们坚持着良好的联系和沟通,有时候很晚了还在给家长上传孩子在园的照片。还有几次我因为临时有事晚接了孩子一个多小时,我当时觉得很过意不去,可是教师却什么都没说,只是微笑的把孩子牵到我身边。应对如此细致,认真,负责的教师们,我心中的感动和温暖油然而生,真的十分感激你们三位教师,你们用行动诠释了你们无私大爱的精神,才让

  我如此放心把孩子交给你们。

  最终我期望在场的每一位小朋友和我一齐再次的感激东方之子幼儿园,感激那里所有的教师,是她们带给你们期望和欢乐,让你们欢乐自由的成长。

  多谢大家!

【幼儿园教师心得】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师心得01-20

幼儿园教师心得05-11

幼儿园教师实习心得12-24

幼儿园教师指南心得01-20

【热门】幼儿园教师心得07-02

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04-11

教师幼儿园实习心得12-28

【推荐】幼儿园教师心得07-03

幼儿园教师的家访心得04-12

幼儿园教师心得大全04-29